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影视人才多模态培养模式探究
1
作者 林敏嘉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3期167-172,共6页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我国高等教育作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高地,其培养模式亟需转向培育以服务乡村文化振兴为导向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该文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聚焦多模态影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操作过程以有效...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我国高等教育作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高地,其培养模式亟需转向培育以服务乡村文化振兴为导向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该文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聚焦多模态影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操作过程以有效推动乡村文化的意义传达。扎根乡村“三生”开发多模态影视教育资源,以文化振兴作为设计目标,以影视乡建作为影视人才的话语实践场域,实现文化振兴内在价值与高校影视人才专业能力培养的耦合,构建影视学科发展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振兴 影视人才培养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高等教育 影视乡建
下载PDF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电影字幕翻译研究——以《木乃伊3:龙帝之墓》为例
2
作者 尹思琪 何广惠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0期17-21,共5页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对于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影视作品中字幕翻译对于作品的主题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式和多模态语篇四大类型之一,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对作...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对于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影视作品中字幕翻译对于作品的主题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式和多模态语篇四大类型之一,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对作品中文化知识的传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影视作品是推动不同文化交流互动的重要媒介,该文以《木乃伊3:龙帝之墓》为例,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角度对字幕翻译进行研究、解读,转变叙事的单一模式,结合多种模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丰富表达的模式,拓宽表达的范围,进而满足人们了解不同文化以及跨文化交流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分析 字幕分析 影视文化 文化传播 《木乃伊3:龙帝之墓》 翻译理论
下载PDF
电影语篇中人物多重身份态度意义的多模态建构 被引量:6
3
作者 管乐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71,共7页
近年来,多模态语篇的研究一直是语篇分析的热点,但是从认知评价理论的角度研究多模态语篇还比较少。本文在基于认知评价理论态度意义多模态建构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影语篇人物身份态度意义的多模态分析新框架,并用新的分析框架对主体... 近年来,多模态语篇的研究一直是语篇分析的热点,但是从认知评价理论的角度研究多模态语篇还比较少。本文在基于认知评价理论态度意义多模态建构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影语篇人物身份态度意义的多模态分析新框架,并用新的分析框架对主体人物乔·金曼在电影《比赛计划》中所体现的人物多重身份进行了态度意义的多模态分析。研究发现,在电影多模态语篇中,主体人物的语言和表情、手势、姿势和动作等身体语言以及场景设置等非身体语言都是建构人物身份态度意义的重要资源,人物多重身份建构的态度意义不仅体现在话语中,而且还体现在多种模态符号资源之间的协调和互动中,同时态度意义对电影语篇人物多重身份的建构也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语篇 评价理论 态度意义 多模态 身份建构
下载PDF
以中国为方法:新时代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方法立场与主体证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强 乔慧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2-148,共7页
新时代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生成、构建于新时代中国文化思想场域,是新时代中国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的折射与回声。中国电影理论批评是中国电影学人积极参与传承与建设中国文化思想的主体自觉的过程,也是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在世界话语对话中的... 新时代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生成、构建于新时代中国文化思想场域,是新时代中国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的折射与回声。中国电影理论批评是中国电影学人积极参与传承与建设中国文化思想的主体自觉的过程,也是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在世界话语对话中的主体确认的过程。他们“以中国为方法”正是立足于中国文化政治现实,面向全球化文化、政治、经济语境,重新审视中国电影理论与批评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客观辩证关系的一种“批判性中国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中国为方法 中国电影理论 中国电影理论话语体系
下载PDF
兰州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基于第二十五届兰洽会2019年宣传视频 被引量:7
5
作者 王龙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40-46,共7页
选取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2019年度宣传视频,基于社会符号学的视觉语法理论,构建了城市形象宣传片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并运用这一框架从视觉模态与听觉模态角度阐释各种模态符号如何相互协作实现视频主题意义,从而构建城市形象。研究发现... 选取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2019年度宣传视频,基于社会符号学的视觉语法理论,构建了城市形象宣传片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并运用这一框架从视觉模态与听觉模态角度阐释各种模态符号如何相互协作实现视频主题意义,从而构建城市形象。研究发现,在概念意义方面,宣传视频聚焦于画面的参与者、视觉的过程建构及周边环境的融合。在互动意义方面,体现在图像的参与者、图像所表征的事物和图像观看者之间的关系。在组篇意义方面,视频通过整体版面布局,在视觉模态与听觉模态方面做到了很好的融合与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语法理论 多模态话语 城市形象宣传片 融合与互补
下载PDF
后殖民电影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1
6
作者 何燕李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49-54,共6页
后殖民电影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非洲、南美洲等有色族裔的民族解放运动中,旨在批判欧美电影的新殖民主义功能;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有色族裔的文化解放运动中,主要批判了西方电影中模式化的"他者"... 后殖民电影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非洲、南美洲等有色族裔的民族解放运动中,旨在批判欧美电影的新殖民主义功能;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有色族裔的文化解放运动中,主要批判了西方电影中模式化的"他者"形象;20世纪80年代兴盛于全球化的后殖民批判浪潮中,主要揭露了西方电影中的"东方主义"、"文化帝国主义"、"权力话语"等。在三个发展阶段中,国内外的后殖民研究存在很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国外起步早、发展快、成果多,而国内则起步晚、发展慢、成果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 电影理论 模式化形象 殖民话语 “第三电影” 白人良心电影
下载PDF
评价理论下的国家身份建构的积极话语分析——以《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成 《海外英语》 2014年第20期253-254,共2页
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的今天,国家形象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在国际竞争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各国均致力于良好的国家形象的塑造,构建积极健康的国家身份。近年来,话语分析出现了建设性的转向,出现了积极话语分析,对批评话语分析... 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的今天,国家形象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在国际竞争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各国均致力于良好的国家形象的塑造,构建积极健康的国家身份。近年来,话语分析出现了建设性的转向,出现了积极话语分析,对批评话语分析做出了发展和补充。该文运用积极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评价理论,对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角度篇)中的中国国家身份的构建进行分析,以深刻解读如何构建积极良好的国家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话语分析 国家身份 评价理论 中国国家宣传片
下载PDF
中国电影理论创新之思
8
作者 王雪平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99-103,共5页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发表以后引起了党政机关和学术研究界高度重视,形成了一股谈创新、求创新的热潮。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繁荣自然也离不开电影理论的开拓创新,但对于如何实现...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发表以后引起了党政机关和学术研究界高度重视,形成了一股谈创新、求创新的热潮。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繁荣自然也离不开电影理论的开拓创新,但对于如何实现电影理论的创新,想必方家各有高见,无论促进电影艺术及电影理论创新的意见形式如何,最终必须以服务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推动中国电影事业的健康发展,提升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艺术上的影响力为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7讲话” 电影艺术 电影理论 中国话语
下载PDF
历史电影的转轨、再造与证成——当代美国历史电影的种族政治转向与话语接合策略
9
作者 王鑫 黄皓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67,共12页
历史电影作为多元话语与意识形态争夺的文化场域,提供了一面从文化层面观照社会问题的"影像之镜"。历史文本的每一次改写,都意味着话语生态与文化体系的改变或重塑。种族问题深植于美国的建国史与发展史中,并在不同历史年代... 历史电影作为多元话语与意识形态争夺的文化场域,提供了一面从文化层面观照社会问题的"影像之镜"。历史文本的每一次改写,都意味着话语生态与文化体系的改变或重塑。种族问题深植于美国的建国史与发展史中,并在不同历史年代的影视作品中延展出殊异的叙事文本,也暗含了种族政治在美国社会中的走向与态度变迁。通过梳理美国历史电影在叙事话语上的嬗变,将不同时代表征同一历史事件的影像文本相互对勘,从而揭示了美国历史影片的种族转向既是种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又以不同的接合策略介入现实,指引少数族裔进行平权抗争,从影像话语出发不断形塑着美国种族政治的时代地形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电影 种族政治 文化认同 话语 接合理论
下载PDF
《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意识形态批评的萌芽与“祛幻”/“制幻”的分歧
10
作者 田亦洲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61-66,共6页
《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是中国早期电影史上一部重要的理论译作,它既是对当时世界范围内左翼文化运动的热烈响应,也是中国最早引进的外国(日本)左翼电影理论文献,更被视作中国左翼电影理论的纲领性文本。如果说鲁迅翻译这篇文章的目的,... 《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是中国早期电影史上一部重要的理论译作,它既是对当时世界范围内左翼文化运动的热烈响应,也是中国最早引进的外国(日本)左翼电影理论文献,更被视作中国左翼电影理论的纲领性文本。如果说鲁迅翻译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在承认电影之意识形态功能的基础上去破解它的话,那么左翼电影人重视这篇文章,则是在理解电影之意识形态功能的基础上去运用它。前者强调“祛幻”,后者意在“制幻”。这一“错位”很好地解释了鲁迅与左翼电影人之间的观念差异,呈现出外国电影理论在中国传播与接受的复杂性。正因如此,在电影史研究中加入翻译史的视角与方法,或可为我们更好地观照中国早期电影理论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 鲁迅 意识形态批评 左翼电影理论话语 翻译史研究
下载PDF
《电影月报》研读笔记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帆 胡淑帧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7-134,共8页
《电影月报》是20世纪20年代末出版发行的电影刊物,该刊在常态的影界宣传图文之外,特辟了专栏登载电影基础知识、电影理论研究、电影批评与外国影业绍介等文章,并以专号形式对"有声电影"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开启了早期电影期刊... 《电影月报》是20世纪20年代末出版发行的电影刊物,该刊在常态的影界宣传图文之外,特辟了专栏登载电影基础知识、电影理论研究、电影批评与外国影业绍介等文章,并以专号形式对"有声电影"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开启了早期电影期刊综合性、专业性与学理性的轨路,成为早期电影史论研究的重要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月报》 早期电影史论 本土批评 话语建构 有声电影
原文传递
从释意理论看国产电影片名的英译策略
12
作者 冯芸 《现代英语》 2020年第15期72-74,共3页
释意理论认为翻译的本质在于译者可以在语言符号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认知补充对原文意思做出一种解释。文章深度解析了释意理论,以中国电影片名的英译为例,对译者的翻译方法给予理论依据和指导,指出以词句为单位的字面意思的重合不是释... 释意理论认为翻译的本质在于译者可以在语言符号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认知补充对原文意思做出一种解释。文章深度解析了释意理论,以中国电影片名的英译为例,对译者的翻译方法给予理论依据和指导,指出以词句为单位的字面意思的重合不是释意理论所追求的目标,在实际交际中对非语言意义的传递才是达成交际任务的核心。因此,在不能直译和音译的情况下,改译、套译、转换视角等翻译策略是可供译者选择的翻译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意理论 电影片名英译策略 语篇翻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