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6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危局部进展期直肠癌行全程新辅助治疗的近期疗效及术后DFS随访 被引量:2
1
作者 姚远 李宝 +2 位作者 潘晓飞 刘锐 李栋梁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 探讨全程新辅助治疗(TNT)模式在高危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6例高危LAR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辅助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新辅助放化疗(nCRT)组(56例... 目的 探讨全程新辅助治疗(TNT)模式在高危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6例高危LAR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辅助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新辅助放化疗(nCRT)组(56例)和TNT组(50例),所有患者经辅助治疗后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术。比较两组临床完全缓解(cCR)率、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放化疗不良反应、围手术期并发症、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及术后无病生存时间(DFS)。结果 TNT组患者治疗后cCR或pCR率为34.00%(17/50),明显高于nCRT组患者14.29%(8/56),两组间TRG分级比较无明显差异,但TNT组达到TRG 0级(pCR)比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放化疗不良反应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NT组CEA、CA125水平明显低于nCRT组(P<0.05)。随访时间12~52个月,nCRT组有11例患者出现了远处转移,12例出现局部复发。TNT组有7例患者出现了远处转移,6例出现局部复发。经Log-rank检验,TNT组患者术后DFS显著高于n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7,P=0.031)。结论 TNT治疗模式在不增加放化疗不良反应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前提下能够明显促进高危LARC患者肿瘤消退,改善患者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新辅助治疗 新辅助放化疗 高危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无病生存时间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TIMP-3及DNMT1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2
作者 于娇 李汉杰 +3 位作者 陈鑫 王青 葛鹏 李刚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7期3248-3253,共6页
目的:分析研究乳腺癌患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TIMP-3)及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8例临床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TIMP-3、DNMT... 目的:分析研究乳腺癌患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TIMP-3)及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8例临床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TIMP-3、DNMT1、ER、PR、HER-2、p53、Ki-67的表达,将TIMP-3、DNMT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随访生存状况进行相关性分析,所有入组患者均进行随访5年以上。结果:我们发现,在乳腺癌组织中,TIMP-3呈低表达,DNMT1呈高表达,TIMP-3及DNMT1的表达呈负相关;TIMP-3表达水平与Ki-67呈负相关,DNMT1表达水平与Ki-67呈正相关,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未见相关性。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只有临床分期和DNMT1表达水平是影响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的独立风险因素。TIMP-3低表达组的5年OS和DFS均显著低于高表达组,DNMT1高表达组的5年OS和DFS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结论:研究表明乳腺癌中TIMP-3及DNMT1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恶性表型及患者生存时间有关,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并作为治疗计划制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 DNA甲基转移酶1 总生存期 无病生存期
下载PDF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全程新辅助治疗模式
3
作者 周荻 周珺珺 +1 位作者 胡斌 陈海燕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目前公认的治疗模式为多学科综合治疗。标准术前同步放化疗可明显降低LARC的局部复发率,但不影响其远处转移发生率和总生存率,而全程新辅助治疗(TNT)通过提高化疗强度、延长放疗至手术的时间,从而提高肿瘤缓解率...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目前公认的治疗模式为多学科综合治疗。标准术前同步放化疗可明显降低LARC的局部复发率,但不影响其远处转移发生率和总生存率,而全程新辅助治疗(TNT)通过提高化疗强度、延长放疗至手术的时间,从而提高肿瘤缓解率,可明显改善无病生存率和无转移生存率。TNT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全身化疗完成度更高,能带来最大程度的肿瘤退缩,不但能改善远期生存,也能增加器官功能保留的机会。对于远处转移风险高或器官功能保留意愿强的LARC患者,TNT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治疗模式。随着免疫治疗在TNT领域的应用,TNT模式不断拓展;同时,疗效预测标志物的探索将为个体化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全程新辅助治疗 新辅助放化疗 无病生存 器官保留
下载PDF
术前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在乳腺癌预后评估的探讨
4
作者 牛莉莉 阎萍 +1 位作者 李建明 闫文萍 《新疆医学》 2024年第1期21-23,45,共4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对乳腺癌患者中预后评估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2018年军区总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患者82例,分析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与患者临床资料、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1)根据无疾病生存期,建立ROC曲线... 目的探究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对乳腺癌患者中预后评估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2018年军区总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患者82例,分析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与患者临床资料、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1)根据无疾病生存期,建立ROC曲线,根据约登指数取最佳敏感度及特异度,得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临界值为5.78。(2)按照LMR5.78分组,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术前高值LMR组与低值LMR组的临床资料中,年龄、绝经状态、TNM分期、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等均与LMR分组无统计学意义,DFS与LMR分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存函数分析,高LMR组乳腺癌患者的DFS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LMR≥5.78是乳腺癌预后有力的因素,术前LMR检测方便、低廉、结果稳定可作为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乳腺癌 生存时间
下载PDF
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术后血清CA125、D-D水平及残留病灶大小对无瘤生存期的影响
5
作者 孙慧霞 许静 +1 位作者 郭哲 梁殿迅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7期1175-1178,1182,共5页
目的 探讨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术后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D-二聚体(D-D)水平及残留病灶大小对无瘤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并记录无瘤生存期。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后血清CA125、D-D水平,分... 目的 探讨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术后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D-二聚体(D-D)水平及残留病灶大小对无瘤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并记录无瘤生存期。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后血清CA125、D-D水平,分析无瘤生存期影响因素;以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术后CA125、D-D水平及残留病灶大小与无瘤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化疗疗程、CA125、D-D水平及残留病灶大小的患者无瘤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前临床分期、术后CA125水平、术后D-D水平及术后残留病灶大小是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CA125、D-D水平及残留病灶大小与无瘤生存期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术后CA125、D-D水平及残留病灶大小是影响其无瘤生存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卵巢癌 无瘤生存期 糖链抗原125 D-二聚体 残留病灶大小
下载PDF
Ⅲ期胃癌D2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基于10年随访数据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桂芬 章倩 +2 位作者 刘娟 孙菁 林根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091-2097,共7页
背景局部进展期胃癌主要包括Ⅲ期胃癌,以综合治疗为主,患者术后复发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目的探究Ⅲ期胃癌D2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2014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疗科行D2根治术后辅助放化... 背景局部进展期胃癌主要包括Ⅲ期胃癌,以综合治疗为主,患者术后复发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目的探究Ⅲ期胃癌D2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2014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疗科行D2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病理结果根据国际癌症联合会(UICC)和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第八版胃癌TNM分期系统进行分期,明确诊断Ⅲ期胃癌。术后所有患者在第1年每3个月随访1次,之后2年内每6个月随访1次,而后每年随访1次。随访截止日期为2021-12-15。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究患者总生存时间(OS)和无病生存时间(DFS)的影响因素,列线图预测临床病理特征对预后的影响,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pTNM分期、年龄、转移淋巴结率(LNR)、胃切除方式患者生存差异。结果共纳入行术后辅助放疗的Ⅲ期胃癌患者135例,中位随访时间10.48年。5年内复发70例,死亡62例,5年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48.1%(65/135)、54.1%(73/135);10年内复发74例,死亡74例,10年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均为45.2%(61/135)。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不同pTNM分期、pT分期、LNR、癌结节、肿瘤位置、胃切除方式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pTNM分期、pT分期、LNR、神经浸润、胃切除方式患者10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TNM分期(ⅢA期,OS:HR=0.40,95%CI=0.19~0.83;DFS:HR=0.40,95%CI=0.19~0.92)、LNR(>50%,OS:HR=1.74,95%CI=1.03~2.94;DFS:HR=1.73,95%CI=1.02~2.94)、胃切除方式(全胃切除术,OS:HR=2.07,95%CI=1.22~3.50;DFS:HR=2.02,95%CI=1.20~3.41)是Ⅲ期胃癌D2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患者OS和D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40岁,HR=2.19,95%CI=1.06~4.53)是Ⅲ期胃癌D2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另外,列线图表明年龄、pTNM分期、LNR、胃切除方式对Ⅲ期胃癌D2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患者预后有预测作用。胃癌术后患者复发情况:10例(7.4%)局部复发(放射野内吻合口和淋巴结的复发),35例(25.9%)患者出现腹、盆腔播散种植,37例(27.4%)患者出现了远处转移(包括肺、肝、骨、脑等脏器);部分患者发现了2种类型以上的复发。不同pTNM分期、年龄、LNR、胃切除方式的Ⅲ期胃癌患者术后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部分Ⅲ期胃癌D2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患者复发或死亡主要在5年内。pTNM分期、LNR和胃切除方式是这类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D2切除术 辅助放化疗 预后 存活率 无病生存时间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与其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夏坤健 王琳 孙振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483,共9页
【目的】探究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是否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方法】以2013年5月2日至2018年5月2日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化疗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无/轻度骨髓抑制)与病例组(重度骨髓抑制)。本研究... 【目的】探究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是否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方法】以2013年5月2日至2018年5月2日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化疗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无/轻度骨髓抑制)与病例组(重度骨髓抑制)。本研究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TNBC患者25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125例(0级骨髓抑制20例、Ⅰ级骨髓抑制43例、Ⅱ级骨髓抑制62例),病例组患者126例(Ⅲ级骨髓抑制114例、Ⅳ级骨髓抑制12例)。采用χ^(2)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肿瘤病理类型、肿瘤T分期、肿瘤N分期、肿瘤Nottingham分级、脉管内癌栓、化疗方案,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对TNBC患者DFS及OS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间的一般临床病理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与病例组患者5年DFS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5.2%vs.85.7%,P=0.027),5年OS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8%vs.95.2%,P=0.057)。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是TNBC患者DFS(HR=0.332,95%CI:0.173~0.638,P=0.001)及OS(HR=0.193,95%CI:0.062~0.602,P=0.005)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TNBC患者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患者的DFS较无/轻度骨髓抑制患者的长,OS亦有延长的趋势,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可作为乳腺癌预后良好的一个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辅助化疗 骨髓抑制 无病生存期 总生存期
下载PDF
线粒体DNA含量在结直肠癌中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杜杨斌 郭文文 何震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1-687,共7页
目的:探究组织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含量和结直肠癌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117例结直肠癌患者并收集临床病理资料。运用RT-qPCR检测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mtDNA含量,探究mtDNA含量与各项预后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 目的:探究组织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含量和结直肠癌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117例结直肠癌患者并收集临床病理资料。运用RT-qPCR检测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mtDNA含量,探究mtDNA含量与各项预后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根据截断值区分患者并绘制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曲线。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究术后DFS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mtDN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2);低mtDNA含量与肿瘤位于结肠、低分化、TNM分期差、淋巴结转移相关(P <0.05)。ROC曲线提示mtDNA含量为500.699可作为截断值。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mtDNA含量低于500.699(HR=4.285,95%CI:1.938~9.475)、肿瘤低分化(HR=2.886,95%CI:1.428~5.835)是与DFS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患者中,组织mtDNA含量与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低mtDNA含量是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结直肠癌 预后 肿瘤复发 无病生存期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预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的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魏显飞 陈基明 +4 位作者 吴莉莉 何天洪 谷士康 刘美娜 谢伶俐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9-516,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平扫和三期增强CT的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组学综合模型对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DF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21年6月在本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24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DFS患... 目的:探讨基于平扫和三期增强CT的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组学综合模型对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DF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21年6月在本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24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DFS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大于3个月。采用随机分组法,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87)和验证集(n=37)。所有患者术前行腹部CT平扫及三期(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使用ITK-SNAP软件分别在四期CT图像上沿胰腺肿瘤边缘逐层勾画ROI并融合生成三维容积ROI(VOI),然后导入FAE软件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及LASSO-Cox回归分析进行纹理特征的筛选,然后分别构建各期和多期联合(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影像组学模型并计算相应的影像组学标签得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临床特征和CT形态学特征并构建临床模型。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合临床模型变量及影像组学标签构建临床-组学综合模型并绘制其诺莫图。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时间依赖性(time-dependent)ROC曲线、校正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对模型的诊断效能及临床效益进行评价。利用R语言计算临床-组学综合模型的最佳截断值,并据此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资料并进行log-rank检验。结果:基于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及多期联合分别筛选得到5、16、4、12和17个组学特征,分别建立相应的组学模型并获得影像组学标签值。经log-rank检验,所有组学标签均与DFS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多期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最佳(训练集:C-index=0.786,6~24个月AUC=0.850~0.928;验证集:C-index=0.802,6~24个月AUC=0.796~0.874);而临床模型的预测效能较低(训练集:C-index=0.635,6~24个月AUC=0.647~0.679;验证集:C-index=0.596,6~24个月AUC=0.545~0.656)。临床-组学综合模型的预测效能(训练集:C-index=0.812,6~24个月AUC=0.883~0.958;验证集:C-index=0.796,6~24个月AUC=0.813~0.894)明显优于临床模型;校准曲线显示临床-组学综合模型的拟合度好;DCA显示临床-组学综合模型的临床净收益优于临床模型。临床-组学综合模型的截断值为2.738。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高风险组患者的DFS明显短于低分风险组。结论:基于多期CT扫描的影像组学模型结合临床特征构建的临床-组学综合模型在预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术后DFS方面,相较于临床模型和影像组学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能,有助于指导临床制订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导管腺癌 无病生存期 影像组学 预测模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D34^(+)细胞数对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影响
10
作者 彭英楠 边志磊 +3 位作者 张素平 李丽 曹伟杰 万鼎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背景: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较高的植入功能不良相关,因此经常要求更高的CD34^(+)细胞数量,但现有研究关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CD34+细胞剂量和研究终点关系的结论是有争议的。目的:探究CD34^(+)细胞数对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 背景: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较高的植入功能不良相关,因此经常要求更高的CD34^(+)细胞数量,但现有研究关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CD34+细胞剂量和研究终点关系的结论是有争议的。目的:探究CD34^(+)细胞数对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疾病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血液病患者,总计135例。结合既往研究结果及移植中心经验,以CD34+细胞数5.0×10^(6)/kg为截止点,将队列分为2组。评估两组的移植物植入情况、复发率及非复发死亡率、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等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与结论:①CD34+细胞剂量与血小板的植入相关,高剂量组血小板的植入时间早于低剂量组(14 d vs.16 d,P=0.013)。②两组患者3年总生存期无显著差异(67.5%vs.53.8%,P=0.257);两组间的无进展生存期也无显著性差异(65.6%vs.44.2%,P=0.106),但根据疾病风险指数(DRI)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低危患者高剂量组的3年无进展生存期较低剂量组升高(72.0%vs.49.3%,P=0.036)。③高剂量组3年累积复发率小于低剂量组(16.0%vs.33.5%,P=0.05)。④两组100 d内非复发死亡率高剂量组大于低剂量组,但无显著差异(17.3%vs.6.7%,P=0.070);进行分层分析发现,高危患者中高剂量组100 d内非复发死亡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20.0%vs.3.3%,P=0.046)。⑤综上所述,输注>5.0×10^(6)/kg的CD34^(+)细胞可促进血小板早期植入,可改善移植中低危风险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期,并且降低移植后累积复发率;但在高危患者中,高剂量CD34+细胞导致移植后100 d内的非复发死亡率增高,考虑可能与移植后早期重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增多相关,因此考虑对回输高剂量CD34+细胞的患者应加强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细胞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总生存 无进展生存 复发 非复发死亡
下载PDF
以大型单中心医院登记为基础的6737例接受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的生存报告
11
作者 沈洁 王江立 +5 位作者 王泽洲 莫淼 周昌明 袁晶 徐大志 郑莹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8-277,共10页
背景与目的:收集以医院登记为基础的6737例接受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的随访资料,分析其1、3和5年观察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和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率,为中国的胃癌防控和政策制定提供真实世界研究证据。方法:纳入... 背景与目的:收集以医院登记为基础的6737例接受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的随访资料,分析其1、3和5年观察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和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率,为中国的胃癌防控和政策制定提供真实世界研究证据。方法:纳入2015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共6737例,通过查阅患者病史了解患者的临床信息,并通过复诊病史、电话随访和死因数据链接等方式收集患者的生存随访资料,随访统计时间截至2023年11月30日。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患者1、3和5年OS率和DFS率,并在不同年龄组、性别、治疗时期、肿瘤分期及病理学特征等亚组中分别描述。结果:接受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经中位50.99个月随访后,5年OS率和Ⅰ~Ⅲ期患者5年DFS率分别为70.37%和69.46%。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胃癌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94.32%、82.56%、51.01%和23.97%。不同年龄、部位、大体分型、Borrmann分型和Lauren分型的患者生存有显著差异。结论:肿瘤分期是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应加强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胃癌的筛查和早诊早治,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总生存率 无病生存率 医院登记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12
作者 杨昕 李和根 +8 位作者 周蕾 徐蔚杰 朱丽华 肖凌 侯宛昕 封佳莉 黄弦歌 管懋莹 陆恩昊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39-2345,共7页
目的:分析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根治术后无瘤生存期的影响因素,观察中医药干预对于早期NSCLC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单臂、单中心数据回顾性研究,分析415例接受中医药干预的早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Kaplan-Meier法对可能影... 目的:分析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根治术后无瘤生存期的影响因素,观察中医药干预对于早期NSCLC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单臂、单中心数据回顾性研究,分析415例接受中医药干预的早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Kaplan-Meier法对可能影响早期NSCLC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经显著性检验后有意义的可疑影响因素纳入Cox回归分析,建立Cox风险比例模型。结果:415例早期NSCLC患者的1年、2年、3年、5年、10年无瘤生存率为96.1%、87.5%、84.0%、76.5%、67.4%。2)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吸烟史、手术方式、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中医辨证分型、中医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疗程、中医干预空白期、中医综合治疗持续时间为预后相关影响因素(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临床分期、中医辨证分型、中成药疗程、中医综合治疗持续时间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医药干预可以提高早期NSCLC患者的无瘤生存率,改善预后。2)早期NSCLC患者中,女性、年轻、不吸烟、行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肺腺癌(贴壁型为主)、临床分期早、气阴两虚及肺脾气虚型患者预后佳。术后中医药干预空白期短且长期中医综合辨证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非小细胞肺癌 根治术后 复发转移 预后因素 无病生存期 生存分析 疗效
下载PDF
预测浸润性乳腺癌无病生存期的临床影像融合模型研究
13
作者 曹婷婷 丁雪委 +2 位作者 郑皓 葛敏 王世威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56-161,共6页
目的构建术前临床影像组学融合模型,探讨其预测浸润性乳腺癌无病生存期的效能。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术前接受乳腺动态增强MRI检查的浸润性乳腺癌女性患者131例。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91例... 目的构建术前临床影像组学融合模型,探讨其预测浸润性乳腺癌无病生存期的效能。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术前接受乳腺动态增强MRI检查的浸润性乳腺癌女性患者131例。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91例与内部验证集40例。从肿瘤和瘤体向外扩5mm区域分别提取原始肿块和瘤内加瘤周的影像组学特征。运用F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像组学特征进行缩减后,分别建立影像组学模型。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临床病理风险因素与无病生存期的关系,并确定有效的预测因素建立临床模型。将最优影像组学模型的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和独立临床病理风险因素结合建立融合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估影像组学模型和融合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在验证集中,临床模型、原始肿块影像组学模型、瘤内加瘤周影像组学模型及融合模型的AUC(95%CI)分别为0.791(0.690~0.893)、0.898(0.839~0.956)、0.930(0.878~0.983)、0.969(0.941~0.996),灵敏度分别为0.789、0.895、0.842、0.947,特异度分别为0.714、0.821、0.857、0.938,其中融合模型预测效能最佳。结论基于术前MRI影像组学特征的临床影像融合模型对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对乳腺癌无病生存期的预测和个性化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复发 无病生存期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无病生存期和免疫水平
14
作者 陈树清 张羽 +4 位作者 陈东 常喜豹 刘静静 陈雷 钱银锋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7-113,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机器学习的影像组学模型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双中心212例接受过根治性手术并正规随访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资料。提取所有患者T2WI序列中原发灶及瘤周5 mm... 目的探讨基于机器学习的影像组学模型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双中心212例接受过根治性手术并正规随访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资料。提取所有患者T2WI序列中原发灶及瘤周5 mm区域的影像组学特征。采用5种机器学习方法(梯度提升机、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随机生存森林、支持向量机和极端梯度上升)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并计算最佳影像组学评分(radiomics score,Radscore)。分析Radscore对现有临床预测指标的增量价值并构建联合模型。最后,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影像组学模型的生物学机制。结果基于梯度提升机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效能最佳,其在训练集和验证集预测1年、3年、5年DFS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77、0.986、0.995和0.745、0.764、0.80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和Radscore为子宫内膜癌患者DFS的独立预测因素。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预测1年、3年、5年DFS的AUC分别为0.926、0.894、0.864和0.828、0.839、0.873。同时,生信分析提示Radscore与子宫内膜癌患者免疫水平显著相关。结论基于机器学习的影像组学模型有助于子宫内膜癌DFS及免疫水平的预测。影像组学和临床指标的联合能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预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无病生存期
下载PDF
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病理特征预测早期宫颈癌无病生存期的效能
15
作者 宋佳成 蒋晓婷 +2 位作者 张爱宁 张晶 陈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目的:对比最优磁共振组学参数及临床病理参数预测早期宫颈癌患者无病生存期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6月行根治性子宫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的186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前国际妇产科联盟(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of Gy... 目的:对比最优磁共振组学参数及临床病理参数预测早期宫颈癌患者无病生存期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6月行根治性子宫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的186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前国际妇产科联盟(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ⅠB~ⅡA],搜集患者多模态磁共振组学参数、临床特征、术后病理特征及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用最小决策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及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来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构建临床病理特征模型(包括有意义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影像组学模型(T1CE、DWI、T2WI、T1CE+DWI、T1CE+T2WI、DWI+T2WI和T1CE+DWI+T2WI的影像组学评分)及联合模型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无病生存期的预测效能进行相互比较。结果:在预测早期宫颈癌无病生存期中,T1CE序列的组学模型(C指数:训练集0.798,验证集0.758)优于临床病理模型(C指数:训练集0.746,验证集0.641)。联合模型(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及T1CE的影像组学评分)拥有最高的诊断效能(C指数:训练集0.848,验证集0.784)。结论:基于T1CE的影像组学评分联合临床病理特征对早期宫颈癌无病生存期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无病生存期 影像组学 核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TROP2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16
作者 董博 姚曼曼 +2 位作者 尚宏悦 杨凯成 刘铁军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10期765-771,共7页
目的 探讨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hoblast cell-surface antigens 2,TROP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明确TROP2的表达与SAC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本... 目的 探讨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hoblast cell-surface antigens 2,TROP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明确TROP2的表达与SAC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获得单位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ROP2在85例SACC组织及各自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利用Kaplan-Meier法对40例SACC患者进行TROP2蛋白表达与患者术后五年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关系分析;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SACC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TROP2在SACC组织中的低表达或不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TROP2低表达或不表达与SACC患者肿瘤的生长以及临床分期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TROP2蛋白低表达或不表达的SACC患者的DFS显著低于高表达患者(P<0.05),预后不良。Logistic回归模型预后分析显示:TROP2蛋白低表达或不表达(OR=5.37;95%CI:1.03~28.08;P=0.046)与Ⅲ-Ⅳ临床分期(OR=6.89;95%CI:1.37~34.77;P=0.019)均为影响SA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TROP2蛋白在SACC组织中低表达或不表达,患者预后不良,与肿瘤的生长、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且TROP2低表达或不表达可作为SA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TROP2为SACC患者预后不良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TROP2 生物标志物 临床分期 临床病理特征 无病生存期 生存分析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后机器人辅助与开腹手术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术后生存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
17
作者 周潇妮 唐旭秀 +5 位作者 蔡丽萍 涂春华 张智 张琦玲 肖子文 赵娜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78-185,共8页
目的:探究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后应用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后术后生存质量的差异,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接受治疗的76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 目的:探究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后应用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后术后生存质量的差异,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接受治疗的76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研究组为机器人手术组,38例患者全部于新辅助化疗结束后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为开腹手术组,38例患者在新辅助化疗结束后行开腹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两组均对部分患者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纳入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特征、术后手术质量评价指标并统计和分析其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一般临床特征无差异,但研究组术后多项手术质量评价指标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理预后因素、无病生存期、总生存期、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宫颈浸润程度和术后是否补充放化疗为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比传统开腹手术的手术质量评价好,但两者在患者病理预后因素及术后生存期上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机器人辅助手术 开腹手术 总生存期 无病生存期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早期喉鳞状细胞癌整体预后及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18
作者 龚霄阳 敖天 +4 位作者 李旺 汪李琴 陈海兵 陆兆屹 陈曦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6-22,共7页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早期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的整体预后情况,并评估相关风险因素对患者无病生存期(DFS)的影响,从而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20年12月接受经口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手...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早期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的整体预后情况,并评估相关风险因素对患者无病生存期(DFS)的影响,从而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20年12月接受经口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369例早期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为32~1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2个月。并统计分析获得患者各项肿瘤学结果,包括DFS、总生存期(OS)、局部控制率(LC)、保喉率(LP)。结果术后共计70例患者出现复发,40例死亡。所有患者总的1、2、5年DFS分别为89%(95%CI:86%~92%)、85%(95%CI:82%~89%)、80%(95%CI:76%~84%),中位DFS未到达。1、2、5年OS分别为97%(95%CI:96%~99%)、92%(95%CI:89%~95%)、89%(95%CI:85%~92%),中位OS未到达。且累及前连合显著影响患者DFS,但对OS没有影响。而ACI患者1、2、5年DFS分别为87%(95%CI:82%~92%)、82%(95%CI:77%~88%)、76%(95%CI:70%~82%)。而未侵犯患者1、2、5年DFS分别为92%(95%CI:87%~96%),89%(95%CI:84%~93%),85%(95%CI:79%~91%)。结论等离子手术与CO_(2)激光手术或是单纯放疗的疗效较为接近。累及前连合与术后肿瘤切缘也是影响患者术后DFS的重要因素,并且术后复发患者的二次等离子手术并非禁忌。术前做好相应评估,在确认前连合区域外侧甲状软骨没有明显侵犯并且术前判断可以获得阴性切缘的情况下再考虑行等离子手术治疗,才能使患者获得最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喉癌 低温等离子手术 肿瘤学结果 无病生存期
下载PDF
头颈癌治疗诱发的淋巴水肿:临床因素和预后分析
19
作者 郭毅波 李晨尧 +2 位作者 樊奇 季彤 任振虎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60-364,共5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淋巴水肿的严重程度与其相关临床数据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接受多模式治疗的79例头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基于术后6个月以上的磁共振成像结果进行淋巴水肿诊断和分级,通过查阅电子病历和电话随访获取相关... 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淋巴水肿的严重程度与其相关临床数据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接受多模式治疗的79例头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基于术后6个月以上的磁共振成像结果进行淋巴水肿诊断和分级,通过查阅电子病历和电话随访获取相关信息。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TNM分期、颈淋巴清扫范围的增加,患者淋巴水肿重度率增加。术前接受药物诱导化疗的患者与未接受化疗的患者相比,淋巴水肿重度率更高。不同严重水肿程度患者无瘤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头颈部淋巴水肿的发生与肿瘤分期、淋巴清扫的程度以及综合治疗方式有一定相关性,仍需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水肿 头颈癌 综合治疗 无瘤生存期
下载PDF
健脾为主的中药干预对KRAS突变型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20
作者 汤紫怡 孟丹 +1 位作者 仇奕文 朱莹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1782-1787,1793,共7页
目的观察以健脾为主的中药治疗对KRAS突变型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复旦大学肿瘤医院闵行分院的116例KRAS突变型Ⅱ~Ⅲ期结... 目的观察以健脾为主的中药治疗对KRAS突变型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复旦大学肿瘤医院闵行分院的116例KRAS突变型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资料,以持续接受中药治疗≥3个月的患者为治疗组,以未接受中药规范治疗或持续时间<3个月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期(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及1,2,3,5年无病生存率,分析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组中位无病生存期为23.13个月,较对照组的16.90个月明显延长(P<0.05);治疗组1,2,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3%,46%,40%,30%,对照组分别为67%,38%,18%,6%,治疗组无病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为患者无病生存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脉管内癌栓是患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淋巴结分期为N1期的患者相比于N2期患者复发转移的风险更低(P<0.05)。结论健脾为主的中药治疗可有效延长KRAS突变型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降低复发转移率;脉管内癌栓及区域淋巴结是KRAS突变型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复发转移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中药 KRAS突变 结直肠癌 无病生存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