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迪西妥单抗和术后化疗用于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的局限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1
作者 许巧 姜宇 +1 位作者 万士豪 何云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00-1004,共5页
目的:初步探索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的局限性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辅助使用维迪西妥单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术后辅助使用维迪西妥单抗的局限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维迪西妥组)和... 目的:初步探索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的局限性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辅助使用维迪西妥单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术后辅助使用维迪西妥单抗的局限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维迪西妥组)和104例术后使用传统化疗的患者(术后化疗组)临床资料,随访患者的复发情况,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和术前术后的相关数据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维迪西妥组患者术后1人复发,其复发率(9.4%)远远低于术后化疗组(20.2%)(P=0.007)。同时,维迪西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低于术后化疗组(20.2%)(P=0.022)。结论:术后治疗的12个月内,维迪西妥组患者与接受传统化疗的患者相比,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率相对更低,提示维迪西妥在降低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和延缓疾病进展方面有探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迪西妥单抗 抗体偶联药物 化疗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尿路上皮癌
下载PDF
抗体药物偶联物维迪西妥单抗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尹月 张艳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608-1614,共7页
目的:探讨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 ADC)维迪西妥单抗治疗后肿瘤患者神经毒性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实现个体化用药提供更多决策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3年6月我院接受维迪西妥单抗治疗的临床病例,记录患者临... 目的:探讨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 ADC)维迪西妥单抗治疗后肿瘤患者神经毒性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实现个体化用药提供更多决策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3年6月我院接受维迪西妥单抗治疗的临床病例,记录患者临床信息,利用回顾性分析、单因素以及回归分析方法确定维迪西妥单抗致神经毒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7例接受维迪西妥单抗治疗的肿瘤患者,出现神经毒性37例,占比27.01%,其中手足麻木16例(11.7%),四肢关节痛和肌痛伴麻木和麻刺感23例(16.8%),肌力减退13例(9.5%),行走困难6例(4.4%)。本研究中神经毒性出现时间范围在治疗后d 3~d 241,中位发生时间为治疗后d 42,约50%患者在用药2周期后即出现了神经系统毒性。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ECOG)评分及既往是否合并疾病对神经毒性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既往合并疾病[比值比(odds ratio, OR)=10.125,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 95%CI):3.194~32.101,P<0.001]及年龄(OR=2.802,95%CI:1.137~6.908,P=0.025)是维迪西妥单抗治疗后出现神经毒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既往合并疾病和年龄是维迪西妥单抗治疗后出现神经毒性的影响因素。因此,在使用抗体偶联药物维迪西妥单抗治疗时,对于既往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及年龄60岁以上患者需密切关注神经毒性的发生情况,积极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病变 抗体药物偶联物 维迪西妥单抗 影响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维迪西妥单抗与特瑞普利单抗联用致心肌炎
3
作者 林潮金 何桂林 +2 位作者 贾暖 陈穗琛 刘超然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190-192,共3页
1例68岁女性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接受免疫治疗(维迪西妥单抗120 mg+特瑞普利单抗240 mg静脉滴注、第1天,14 d为1个周期)。首次用药后19 d,患者诉腰部肌肉酸痛,实验室检查示肌酸激酶(CK)1079 U/L,CK⁃MB 33 U/L。暂停第2个周期免疫治... 1例68岁女性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接受免疫治疗(维迪西妥单抗120 mg+特瑞普利单抗240 mg静脉滴注、第1天,14 d为1个周期)。首次用药后19 d,患者诉腰部肌肉酸痛,实验室检查示肌酸激酶(CK)1079 U/L,CK⁃MB 33 U/L。暂停第2个周期免疫治疗,并予泼尼松20 mg口服、1次/d。5 d后,患者出现胸闷,实验室检查示CK 3366 U/L,CK⁃MB 91 U/L,乳酸脱氢酶518 U/L,肌红蛋白1282μg/L,高敏肌钙蛋白T 0.068μg/L,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148 ng/L。结合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考虑为维迪西妥单抗和特瑞普利单抗联用所致心肌炎,将泼尼松换为甲泼尼龙160 mg静脉滴注、1次/d。患者上述实验室检查指标逐渐下降,但心电图检查示异位心律,给予胺碘酮等治疗。甲泼尼龙静脉滴注11 d后,改为甲泼尼龙片20 mg口服、1次/d(逐渐减量并停用)。停用激素后4 d复查,患者实验室指标和心电图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心肌炎 心房颤动 心脏毒性 抗体偶联药物 尿路上皮癌 维迪西妥单抗 特瑞普利单抗
原文传递
1例维迪西妥单抗联合卡度尼利单抗治疗晚期膀胱癌致免疫相关性肝炎的病例分析
4
作者 郭一萌 常可欣 郝志英 《肿瘤药学》 CAS 2024年第4期401-405,共5页
目的分析维迪西妥单抗联合卡度尼利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肝炎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安全使用卡度尼利单抗和维迪西妥单抗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回顾1例晚期膀胱癌患者使用维迪西妥单抗联合卡度尼利单抗治疗导致免疫相关性肝炎的临床... 目的分析维迪西妥单抗联合卡度尼利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肝炎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安全使用卡度尼利单抗和维迪西妥单抗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回顾1例晚期膀胱癌患者使用维迪西妥单抗联合卡度尼利单抗治疗导致免疫相关性肝炎的临床表现、诊治思路、治疗结局,对病例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转氨酶及胆红素水平恢复,免疫相关性肝炎分级降至1级以下。结论免疫相关性肝炎临床表现不典型,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生命危险,医生应根据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及时发现免疫相关性肝炎并给予早期治疗,以预防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迪西妥单抗 卡度尼利单抗 免疫相关性肝炎 药物性肝损伤
下载PDF
维迪西妥单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5
作者 徐俊 王晓丽 +1 位作者 倪静怡 张娣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0期2913-2917,共5页
目的研究维迪西妥单抗(RC48)在晚期胃癌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既往至少接受过两次系统化疗失败的30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RC4... 目的研究维迪西妥单抗(RC48)在晚期胃癌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既往至少接受过两次系统化疗失败的30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RC48组(n=15)和对照组(化疗/靶向/免疫单药)(n=15)。观察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中位随访7.5个月,RC48组和对照组的ORR为20%vs.0%(P=0.224),DCR为53.3%vs.20%(P=0.128),中位PFS为4个月vs.3个月(P=0.479),中位OS为18个月vs.5个月(P=0.043)。安全性方面,RC48组和对照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均白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两组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无致死性不良事件。结论RC48在晚期胃癌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患者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迪西妥单抗 抗体偶联药物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胃癌
下载PDF
维迪西妥单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在膀胱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森林 李心远 +7 位作者 陈勇 王明 何卫阳 匡幼林 任轲 刘欢锐 白雪松 苟欣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12-817,共6页
目的评估维迪西妥单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在膀胱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3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维迪西妥单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行新辅助治疗的16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1例... 目的评估维迪西妥单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在膀胱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3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维迪西妥单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行新辅助治疗的16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1例;年龄(66.12±14.37)岁。新辅助治疗前影像学评估肿瘤分期T_(2)N_(0)M_(0)期5例,T_(3)N_(0)M_(0)期11例;活检病理为低级别尿路上皮癌3例,高级别尿路上皮癌13例;活检病理免疫组化染色示HER-2(0)、(+)、(++)、(+++)分别为1、6.6、3例。新辅助治疗方案:维迪西妥单抗120mg,每2周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替雷利珠单抗200mg,每3周为1个周期,共3个周期。新辅助治疗后行影像学检查评估靶病灶变化情况。分析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6例均完成新辅助治疗。16例中5例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3例疾病稳定,1例疾病进展。12例(75.0%)客观缓解,15例(93.8%)疾病控制,14例(87.5%)目标病灶较基线缩小。在9例HER-2阳性(++/+++)和7例HER-2阴性(0/+)患者中分别有2例(22.2%)和3例(42.9%)达完全缓解,分别有8例(88.9%)和4例(57.1%)达客观缓解。16例新辅助治疗后,6例拒绝手术治疗,2例行保留膀胱综合治疗;8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手术切缘均为阴性,其中5例(62.5%)术后病理分期<T_(2)期,2例(25.0%)达病理完全缓解。仅2例出现术后相关并发症,均经治疗后好转。新辅助治疗的3~4级不良反应为血糖升高2例(12.5%),ALT升高1例(6.3%),高甘油三酯血症1例(6.3%),白细胞减少1例(6.3%)。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包括皮疹3例(18.8%),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12.5%),免疫性结肠炎1例(6.3%)。结论维迪西妥单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在膀胱癌的新辅助治疗中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手术切缘阳性率低,且在HER-2阴性的患者中亦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维迪西妥单抗 替雷利珠单抗 新辅助治疗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