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前路椎体可控前移融合术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的短期疗效
1
作者 王海波 李欣 +2 位作者 王子然 陈德纯 卢一生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22-227,共6页
目的 评估颈椎前路椎体可控前移融合术(ACAF)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C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MCSMS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61例MCSMSS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ACAF组(n=28)... 目的 评估颈椎前路椎体可控前移融合术(ACAF)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C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MCSMS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61例MCSMSS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ACAF组(n=28)和ACCF组(n=33)。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测量手术前后C_(2~7) Cobb角评价颈椎曲度恢复情况,并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随访时间> 6个月。2组末次随访JOA评分、VAS评分及C_(2~7) Cobb角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ACAF组末次随访JOA评分、JOA评分改善率、VAS评分优于ACC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CAF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4%(6/28),ACCF组为36.4%(12/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2组手术节段融合率均为100%。结论 ACAF和ACCF治疗MCSMSS均有较好的短期临床疗效,ACAF可作为治疗MCSMSS的一种选择方案,其远期临床疗效尚须进一步研究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病 椎管狭窄 椎间盘切除术 脊柱融合术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后类脊髓高压综合征伴代谢性酸中毒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李寿春 张欢 许娟娟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13-216,共4页
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科常见病,其病因复杂,主要与遗传、椎间盘退行性变、发育异常、腰部外伤、姿势不当等因素相关^([1])。其发生率呈增长趋势,并呈年轻化,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医疗负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 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科常见病,其病因复杂,主要与遗传、椎间盘退行性变、发育异常、腰部外伤、姿势不当等因素相关^([1])。其发生率呈增长趋势,并呈年轻化,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医疗负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2])。约85%的LDH患者伴有坐骨神经痛^([3]),部分患者甚至出现二便失禁^([4])。LDH首选药物、物理治疗等非手术治疗方式,但非手术治疗疗效不佳的情况下需考虑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手术后并发症 类脊髓高压综合征
下载PDF
显微镜和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陈涛 童新宙 +3 位作者 郑阳 康忠山 康鹏程 陈良龙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22-24,28,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SLD)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22年5月在娄底市中心医院行微创手术治疗的4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M...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SLD)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22年5月在娄底市中心医院行微创手术治疗的4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MSLD治疗的患者192例(MSLD组)和行PELD治疗的患者294例(PEID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术后24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徒手肌力检查(MMT)评分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VAS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各个时间点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MMT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各个时间点MM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LD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60%(5/192),显著低于PELD组的8.50%(25/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LD和PELD手术均可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但PELD在局麻下操作,术中可检查患者的下肢肌力、疼痛与麻木的反馈,其警示作用可减少神经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外科学 腰椎/外科学 椎间盘切除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UBE与PELD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比较
4
作者 谭月坤 劳贵昌 +7 位作者 韦振飞 张瀚 梁树威 黄耀晴 曾繁悦 耿齐梓 庞慎宁 苏允裕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24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UBE)和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DLS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UBE组(采用...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UBE)和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DLS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UBE组(采用UBE手术,38例)和PELD组(采用PELD,36例)。记录手术时间和围术期并发症,评估患者手术前后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硬膜囊横截面积和术后12个月手术疗效(按改良MacNab标准)的差异。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与PELD组相比,UBE组手术时间更短(P<0.05);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2个月随访优良率相近(P>0.05)。患者术后1 d,1、12个月VAS评分和术后1、12个月ODI均较术前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UBE组硬膜囊横截面积大于PELD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和PELD均为治疗DLSS的有效手术方式,其中UBE手术时间更短,术后硬膜囊横截面积增加值更大,对临床术式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内窥镜检查 单侧双通道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下载PDF
单孔分体内镜、单侧双通道内镜及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唐振宇 李亚浩 +3 位作者 李子航 朱广晔 王宇铖 俞鹏飞 《中医正骨》 2024年第6期23-31,共9页
目的:比较单孔分体内镜(one-hole split endoscope, OSE)、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UBE)、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 PETD)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比较单孔分体内镜(one-hole split endoscope, OSE)、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UBE)、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 PETD)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游离型LDH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26例采用OSE治疗(OSE组)、37例采用UBE治疗(UBE组)、31例采用PETD治疗(PETD组)。比较3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X线透视次数、切皮前准备时间、镜下操作时间、手术时间、血细胞比容减少量、术中及术后1 d的总失血量、冲洗液用量、摘除髓核体积、髓核摘除比、腰部和腿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并发症发生率及LDH复发率。结果:(1)一般结果。UBE组患者切口长度大于OSE组和PETD组(P=0.000,P=0.000),OSE组患者切口长度大于PETD组(P=0.000);PETD组患者术中X线透视次数多于OSE组和UBE组(P=0.000,P=0.000),OSE组和UBE组患者术中X线透视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8);PETD组患者切皮前准备时间长于OSE组和UBE组(P=0.000,P=0.000),OSE组和UBE组患者切皮前准备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8);PETD组患者镜下操作时间长于UBE组和OSE组(P=0.016,P=0.022),OSE组和UBE组患者镜下操作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2);PETD组患者血细胞比容减少量低于OSE组和UBE组(P=0.000,P=0.000),OSE组和UBE组患者血细胞比容减少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6);PETD组患者术中及术后1 d的总出血量少于OSE组和UBE组(P=0.000,P=0.000),OSE组和UBE组患者术中及术后1 d的总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0);OSE组患者冲洗液用量多于UBE组和PETD组(P=0.000,P=0.000),UBE组患者冲洗液用量多于PETD组(P=0.000);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摘除髓核体积、髓核摘除比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疗效评价结果。3组患者术后1年腰部、腿部疼痛VAS评分和ODI均小于术前(Z=-4.460,P=0.000,Z=-5.304,P=0.000,Z=-4.862,P=0.000;Z=-4.460,P=0.000,Z=-5.304,P=0.000,Z=-4.864,P=0.000;Z=-4.460,P=0.000,Z=-5.306,P=0.000,Z=-4.863,P=0.000),3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腰部、腿部疼痛VAS评分和ODI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0.054,P=0.973,H=0.617,P=0.734;H=1.646,P=0.439,H=5.411,P=0.067;H=0.647,P=0.526,H=0.201,P=0.904)。(3)安全性评价结果。OSE组与PETD组各发生神经损伤1例,UBE组发生类脊髓压迫症1例、竖脊肌肌疝1例。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PETD组LDH复发2例,3组患者LDH复发率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1)。结论:采用OSE、UBE、PETD治疗游离型LD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相当,PETD的切口短、出血量和冲洗量少,而OSE和UBE的X线透视次数少、切皮前准备时间和镜下操作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内窥镜检查 椎间盘切除术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可视化环锯技术辅助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6
作者 杨磊 陈锋 +1 位作者 吴晓飞 刘宁 《中医正骨》 2024年第8期35-40,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可视化环锯辅助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 目的:系统评价可视化环锯辅助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比较可视化环锯和传统环锯辅助PETD治疗LDH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回顾性临床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1月30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其中随机对照试验2项、回顾性临床研究8项;共涉及756例患者,其中可视化环锯组377例、传统环锯组37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环锯组相比,可视化环锯组手术时间更短[MD=-10.40,95%CI(-12.08,-8.71),P=0.000]、术中X线透视次数和术中出血量更少[MD=-6.67,95%CI(-6.94,-6.40),P=0.000;MD=-2.22,95%CI(-3.56,-0.89),P=0.001]、腿部疼痛缓解更明显[MD=-0.28,95%CI(-0.43,0.14),P=0.000]。2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腰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腰痛疾患疗效评分、术后疗效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的证据表明,相较于传统环锯辅助PETD,采用可视化环锯辅助PETD治疗LDH,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X线透视次数和出血量、减轻腿部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内窥镜检查 可视化环锯 专题Meta分析
下载PDF
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切除术后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自然转归
7
作者 芦银江 任伟峰 +1 位作者 许汉荣 余春华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57-261,共5页
目的 探讨椎间盘切除术对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22年4月采用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172例LDH患者资料(LDH组),并选取同期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量并比较站立位全脊柱侧位... 目的 探讨椎间盘切除术对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22年4月采用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172例LDH患者资料(LDH组),并选取同期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量并比较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矢状面平衡(SVA)、胸椎后凸(TK)、胸腰椎交界角(TLJA)、腰椎前凸(LL)、腰骶前凸(LSL)、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等参数,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LDH组患者术前SVA、TK、PT明显高于对照组,LL、PI、S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DH组患者术后6个月SVA、TK、LL、PI、SS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DH组患者术后6个月各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LDH组所有患者术后腰痛及下肢神经损伤症状均明显改善,其中123例手术前后采用SF-36评分完成了临床疗效评价,术后6个月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4个维度的评分明显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LDH患者单纯椎间盘切除术后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有自发改善趋势,表现为SVA、TK、LL、PI、SS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切除术 骨盆测量 摄影测量法
下载PDF
颈椎退行性疾病前路手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
8
作者 洪海东 卢旭华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28-232,共5页
目的 分析颈椎退行性疾病前路手术后住院时间(LOS)延长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1月—2022年1月嘉定区中医医院及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采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241例。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情况及术后情况相关参数,... 目的 分析颈椎退行性疾病前路手术后住院时间(LOS)延长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1月—2022年1月嘉定区中医医院及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采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241例。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情况及术后情况相关参数,并通过相关分析探索影响LOS与术后LOS的因素。结果 根据术式分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CF)组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组LOS与术后L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疾病诊断、手术节段、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时间、第1天引流量及第2天引流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根据疾病诊断分组,脊髓型颈椎病(CSM)组LOS、术后LOS显著长于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疾病诊断、糖尿病、手术时间、出血量、ICU治疗与LOS及术后LOS存在相关性。结论 CSM患者的LOS、术后LOS显著长于CSR患者。此外,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ICU治疗可能是LOS、术后LOS延长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间盘切除术 脊柱融合术 住院时间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联合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9
作者 应春宁 唐步顺 陈福宇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76-181,共6页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CF)联合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6例MCSM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CF)联合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6例MCSM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前路组(33例)和后路组(33例),前路组采用ACCF联合ACDF治疗,后路组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植骨融合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2组患者脊髓功能,在手术前后颈椎动力位X线片上测量颈椎活动度(ROM)和颈椎曲度指数(CCI)。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前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且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进一步改善;前路组各随访时间点JOA评分较后路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ROM较术前下降,且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进一步下降;CCI较术前升高,且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进一步升高;前路组ROM、CCI变化程度较后路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植骨融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CF联合ACDF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MCSM均有确切疗效,安全性相当;但ACCF联合ACDF在改善脊髓功能及影像学指标方面更具优势,手术创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病 椎间盘切除术 脊柱融合术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对比
10
作者 涂兵 宋磊 +3 位作者 练沛荣 陈钧麟 马向阳 易红蕾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对比经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和腰椎后路单纯髓核摘除术对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55例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其... 目的对比经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和腰椎后路单纯髓核摘除术对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55例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其中微创组采用经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n=25),传统组采用腰椎后路单纯髓核摘除术(n=30)。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术后并发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但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传统组;两组术后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改善,且微创组术后随访3、12个月VAS评分及术后3个月ODI均优于传统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腰椎后路单纯髓核摘除术,经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但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优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切除术 内窥镜检查 钙化
下载PDF
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双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11
作者 熊成杰 石长贵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 评估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双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17年8月—2022年3月,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采用PELD治疗双节段LDH患者40例(双节段组),并按照年龄、性别和手术节段匹配同期采... 目的 评估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双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17年8月—2022年3月,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采用PELD治疗双节段LDH患者40例(双节段组),并按照年龄、性别和手术节段匹配同期采用PELD治疗的单节段LDH患者80例(单节段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临床疗效。结果 双节段组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次数高于单节段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VAS评分、ODI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根据改良MacNab标准,双节段组和单节段组末次随访时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7.5%和85.0%。2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再手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无腰椎不稳、术中神经根损伤或术后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PELD治疗双节段LDH疗效确切,且不会影响术后脊柱稳定性或增加术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内窥镜检查 椎间盘切除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硬膜外类固醇激素注射对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术后复发的影响
12
作者 武乐成 熊成杰 石长贵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302-307,共6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类固醇激素注射(ESI)对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1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采用PELD治疗的300例LD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19... 目的探讨硬膜外类固醇激素注射(ESI)对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1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采用PELD治疗的300例LD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19年10月之前采用PELD治疗的患者154例,术中硬膜外类固醇注射(ESI)1 mL复方倍他米松(ESI组);2019年10月及之后采用PELD治疗的患者146例,术中未行ESI(对照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下肢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椎功能,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末次随访时疗效优良率。记录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复发和再手术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2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VAS评分和ODI较术前显著降低,术后2周ESI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Nab标准,2组疗效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I组术前6周内接受ESI治疗的28例患者的复发率(10.7%,3/28)高于其他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I组发生硬膜破裂3例,对照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出现术中马尾疝出和术后脑脊液漏;ESI组发生术后感觉异常3例,对照组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中神经根损伤、术后感染和术后血肿等并发症。随访期间,ESI组9例复发,其中4例再手术;对照组7例复发,其中3例再手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LD术中结合ESI治疗有助于缓解术后早期疼痛,降低术后感觉异常发生率;但术前6周内接受过ESI治疗的患者,PELD术中进行ESI存在增加复发风险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内窥镜检查 椎间盘切除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糖皮质激素类 注射 硬膜外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经椎板入路手术治疗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作者 张冰 马航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1726-1728,173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经椎板入路手术治疗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行经皮脊柱内镜经椎板入路手术的164例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A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行常...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经椎板入路手术治疗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行经皮脊柱内镜经椎板入路手术的164例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A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行常规开放手术的97例患者(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腰腿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功能障碍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腰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腰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术后12个月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腰腿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腰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术后12个月的ODI评分均低于B组。术后12个月,A组疗效优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开放手术,经皮脊柱内镜经椎板入路治疗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和腰椎康复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外科学 椎间盘移位/并发症 椎间盘移位/外科学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纤维环修复同步行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早期腰椎功能恢复比较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传将 黎庆初 +2 位作者 王小勇 刘则征 杨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6期7386-7390,共5页
背景:研究表明有限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但同时面临更高的复发风险,临床上如何在既保证获得良好疗效的同时,又降低椎间盘突出复发的概率,纤维环修复技术可能是有效途径,但目前报道极少。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下行腰椎... 背景:研究表明有限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但同时面临更高的复发风险,临床上如何在既保证获得良好疗效的同时,又降低椎间盘突出复发的概率,纤维环修复技术可能是有效途径,但目前报道极少。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下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并同步行纤维环修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椎间盘镜手术患者224例,其中56例同时行纤维环缝合作为修复组,对照组168例单纯行椎间盘镜髓核摘除。两组均记录术前、术后10 d及术后3,6,12,18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腰痛和下肢痛的目测类比评分。同时记录手术并发症、术后腰椎间盘突出复发情况。结果与结论:修复组51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对照组均获得完整随访。修复组与对照组术前及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腰部和下肢目测类比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修复组术后10 d 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目测类比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并持续到术后18个月。两组均未发生硬膜囊撕裂、椎间隙感染、椎管内血肿形成等严重并发症。对照组9.5%复发,其中有31.2%再次手术,修复组中3.9%复发,无再次手术者。结果证实,腰椎间盘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修复可获得显著的早期临床效果,有效降低了腰椎间盘突出的复发率及再次手术的风险,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软骨组织工程 显微内窥镜 椎间盘 髓核摘除 纤维环修复 同步 疗效评价 近期随访
下载PDF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置钉选择 被引量:51
15
作者 邹伟 肖杰 +5 位作者 龙浩 张洋 吴陈 杜玉辉 冯明星 周昌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6-361,共6页
背景:单向椎弓根螺钉虽然在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中有不利于安装的弱势,但其具有比万向椎弓根螺钉更佳的力学传导特性和稳定性,实践中如何选择和使用这2种螺钉,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提高疗效,已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目的:比较单向与万... 背景:单向椎弓根螺钉虽然在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中有不利于安装的弱势,但其具有比万向椎弓根螺钉更佳的力学传导特性和稳定性,实践中如何选择和使用这2种螺钉,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提高疗效,已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目的:比较单向与万向椎弓根螺钉不同置钉选择下,经皮椎弓根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无神经损伤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25例采用单向钉复位骨折固定(单向钉组),21例采用万向钉复位骨折固定(万向钉组)。比较内固定前后2组椎体前、后缘高度、伤椎后凸角、矫正率、丢失率等影像学指标,评价经皮单向钉和万向钉复位固定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1)2组在内固定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等围术期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2组内固定后伤椎前、后缘高度百分比、伤椎后凸角度与内固定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内固定后单向螺钉组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伤椎后凸角度、矫正度优于万向螺钉组(P<0.05),末次随访时丢失率优于万向螺钉组(P<0.05),但内固定后伤椎后缘高度百分比差异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4)结果说明,与万向钉复位固定比较,应用单向钉椎弓根螺钉经皮微创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更具有满意的骨折撑开复位疗效,后期矫形丢失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胸腰椎 脊柱骨折 经皮 微创性 骨折复位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腰椎间盘切除与人工椎间盘对关节突关节内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康华 王华 +1 位作者 雷光华 宋先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4期558-559,共2页
目的:测量腰椎间盘切除及人工椎间盘置换后关节突关节内的压力变化,探讨椎间盘切除及人工椎间盘置换对关节突关节的影响。方法:分别测量L4~5椎间盘切除前、后及SB-ChaiteⅢ型人工椎间盘置换后轴向、后伸、侧弯载荷下关节突关节内的压... 目的:测量腰椎间盘切除及人工椎间盘置换后关节突关节内的压力变化,探讨椎间盘切除及人工椎间盘置换对关节突关节的影响。方法:分别测量L4~5椎间盘切除前、后及SB-ChaiteⅢ型人工椎间盘置换后轴向、后伸、侧弯载荷下关节突关节内的压力变化,采用自身对照法进行比较。结果:相同的轴向、后伸、侧弯载荷下,椎间盘切除后关节突关节内的压力变化率明显大于椎间盘切除前与人工椎间盘置换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人工椎间盘置换后较椎间盘切除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切除后关节突关节内压力变化率的增高提示椎间盘切除后腰椎生物力学的改变可能是关节突关节退行性变的重要原因;人工椎间盘置换可以消除椎间盘切除对关节突关节内压力改变的负面影响,恢复关节突关节内近似正常的压力改变,提示人工椎间盘可以起到正常椎间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切除 人工椎间盘 关节突关节内压力 影响
下载PDF
有限元法分析多节段颈椎病4种颈前路修复方式的生物力学特点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忠海 林斌 +4 位作者 唐家广 任东风 李利 吴闻文 侯树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4期6612-6619,共8页
背景:多节段颈椎病因脊髓多严重受压,故多需手术去除压迫,但是对于选择何种前路修复方法最好,目前仍未达成共识。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对4种颈椎前路修复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其生物力学特点。方法:基于健康成年男性C2-C7节段CT图... 背景:多节段颈椎病因脊髓多严重受压,故多需手术去除压迫,但是对于选择何种前路修复方法最好,目前仍未达成共识。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对4种颈椎前路修复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其生物力学特点。方法:基于健康成年男性C2-C7节段CT图像建立颈椎有限元模型。模拟4种颈椎前路修复方式分别建模,包括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颈椎前路混合减压融合、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减压单纯Cage置入融合,计算C盘以及钛板-螺钉界面应力变化情况。2/3、C6/7椎间结果与结论:(1)4种颈椎前路修复方式在前屈、后伸、侧屈、旋转工况下相邻节段的椎间盘应力均为C2/3节段大于C6/7节段,而且均是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减压单纯Cage置入融合组椎间盘应力最小,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组椎间盘应力最大;(2)钛板-螺钉界面应力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组最大,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组最小;(3)结果说明,在修复多节段颈椎病的4种颈前路融合内固定方式中,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减压单纯Cage置入融合对于相邻节段的生物力学影响最小,理论上可以降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病率,但该方法存在增加融合器沉降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切除术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多节段颈椎病 颈椎前路融合术 椎间盘切除 椎体次全切除 混合减压 相邻节段退变 有限元模型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显微内窥镜治疗侧隐窝狭窄型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5
18
作者 翟晓军 毕大卫 +1 位作者 傅宏 祖罡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2期120-121,共2页
2000年至2005年,我院应用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结合自制长柄窄骨刀凿除增生关节突内聚部分及增厚的椎板、自制带牵引线棉球压迫椎内静脉丛止血,对78例术前影像学诊断为侧隐窝狭窄型椎间盘突出症行... 2000年至2005年,我院应用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结合自制长柄窄骨刀凿除增生关节突内聚部分及增厚的椎板、自制带牵引线棉球压迫椎内静脉丛止血,对78例术前影像学诊断为侧隐窝狭窄型椎间盘突出症行侧隐窝、神经根管扩大椎间盘切除术,得到随访6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切除术
下载PDF
经皮髓核钳夹术联合臭氧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价值 被引量:22
19
作者 华双一 徐仁良 祁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81-283,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腰椎间盘钳夹术(PLD)联合臭氧(O3)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价值。方法 在DSA监视引导下,健侧卧位,经侧后方入路引入直径4 .8mm工作套管,多角度破环,摘除髓核,直至无明显髓核钳夹出,后于盘内及椎间孔附近各注入O2- O31 ... 目的 探讨经皮腰椎间盘钳夹术(PLD)联合臭氧(O3)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价值。方法 在DSA监视引导下,健侧卧位,经侧后方入路引入直径4 .8mm工作套管,多角度破环,摘除髓核,直至无明显髓核钳夹出,后于盘内及椎间孔附近各注入O2- O31 0ml;对于L 4~5及L5~S1均突出患者,主要椎间盘采取上述方法,另一次要椎间盘采取2 1G乙醇针经皮穿刺,于盘内及椎间孔附近各注入O2 -O31 0ml。结果 穿刺及技术操作成功率1 0 0 %,显效6 3例,有效2 7例,无效1 0例,总有效率达90 %。O2 - O3注射于椎间盘内时,1 2 0个椎间盘,有37个椎间隙轮廓显示清晰,35个椎间隙显示欠清,30个只有针尖部见气体进入椎间盘,椎间隙显示不清,1 8个有大量气体进入椎管硬膜前间隙。结论 PLD与O3注射术联合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作用机制上优势互补,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髓核钳夹术 臭氧注射术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联合髓核摘除修复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7
20
作者 张德宏 方鹏飞 闫永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6期7412-7416,共5页
背景:侧后路经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联合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是治疗慢性椎间盘源性腰腿痛的微创治疗方法,尤其适合于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联合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 背景:侧后路经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联合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是治疗慢性椎间盘源性腰腿痛的微创治疗方法,尤其适合于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联合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者,均应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联合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患者腰痛缓解情况,ODI评分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情况,随访时间1-6个月,平均3.5个月。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神经血管系统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患者腰痛及生活能力均获得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目测类比评分评分及ODI评分明显改善(P<0.01);参照Macnnab疗效评定标准,结果显示治疗后1周有效率达到94%,治疗后3月有效率为97%。说明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联合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肯定,并发症少,近期功能恢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射频 微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