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种不同方法制备六味地黄丸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詹冬华 郑捷 +2 位作者 陈佳 罗佩霞 许韩翰 《中南药学》 CAS 2009年第7期515-518,共4页
目的比较制丸机-微波干燥法与泛丸法-烘箱法制备六味地黄丸的质量。方法以丸的重量差异、崩解时限、马钱苷的含量及溶出度为指标,比较2种方法制备六味地黄丸的质量。结果制丸机-微波干燥法制备的六味地黄丸含量高、崩解时限短、重量差... 目的比较制丸机-微波干燥法与泛丸法-烘箱法制备六味地黄丸的质量。方法以丸的重量差异、崩解时限、马钱苷的含量及溶出度为指标,比较2种方法制备六味地黄丸的质量。结果制丸机-微波干燥法制备的六味地黄丸含量高、崩解时限短、重量差异更易于控制。结论采用制丸机-微波干燥法制的六味地黄丸的质量优于泛丸法-烘箱法制备六味地黄丸的质量,过程简单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制丸机-微波干燥法(Z法) 泛丸法-烘箱法(F法) 崩解时限 马钱苷 溶出度 重量差异
下载PDF
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三奇复萎软索丸的制丸工艺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5期138-140,共3页
目的优选确定三奇复萎软索丸最佳制丸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L9(34)法,以丸剂的溶散时限、水分含量作为等价权重评价指标,对影响蜜丸成型的3个关键因素:炼蜜程度、原料药与炼蜜的配比、干燥灭菌时间进行多水平考察,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方... 目的优选确定三奇复萎软索丸最佳制丸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L9(34)法,以丸剂的溶散时限、水分含量作为等价权重评价指标,对影响蜜丸成型的3个关键因素:炼蜜程度、原料药与炼蜜的配比、干燥灭菌时间进行多水平考察,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三奇复萎软索丸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老蜜,最细药粉与老蜜的配比为1∶1;控制蜜温在90℃合坨;制成丸剂低温烘干间歇灭菌33h,放冷分装即得。结论本工艺在传统制丸基础上进行改良并增加了参数依据,工艺稳定、重现性好,制得的丸剂质量可控。该方法提升了院内制剂三奇复萎软索丸的工艺标准,保障了该制剂的质量稳定性和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奇复萎软索丸 制丸工艺 正交试验 溶散时限 含水量
下载PDF
葛根总黄酮滴丸的制备与溶出度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宋凤兰 潘育方 +1 位作者 侯冬枝 罗克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52-1256,共5页
目的研制葛根总黄酮滴丸,并考察其溶出度。方法以滴丸的外观、丸质量变异系数、溶散时限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滴丸的制备工艺;HPLC法测定滴丸中葛根素;转篮法比较葛根素在滴丸与片剂中的溶出度。结果最优制备工艺:药物与基... 目的研制葛根总黄酮滴丸,并考察其溶出度。方法以滴丸的外观、丸质量变异系数、溶散时限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滴丸的制备工艺;HPLC法测定滴丸中葛根素;转篮法比较葛根素在滴丸与片剂中的溶出度。结果最优制备工艺:药物与基质比例为1∶3,滴速为20滴/min,药液温度为80℃,管口温度为50℃,滴距为6 cm,制冷温度为10℃;制得滴丸中葛根素为5.542 mg/g;滴丸在20 min内累积溶出率达到98.81%,片剂20 min内的累积溶出率仅有10.70%。结论葛根总黄酮滴丸制备方法稳定、可行,定量测定方法简便、易行,滴丸可提高葛根素的溶出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总黄酮 滴丸 溶散时限 葛根素 HPLC 溶出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