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伤椎功能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1
作者 刘耿耿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5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伤椎功能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8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2例,经伤椎椎弓...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伤椎功能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8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2例,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和对照组(42例,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椎体解剖结构、伤椎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均升高,矢状面Cobb角均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6个月,研究组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可改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椎体解剖结构及腰椎功能,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 胸腰椎骨折 伤椎功能
下载PDF
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与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对比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利锋 李强 杜凯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3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与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嵩县西关骨科医院收治的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肌间隙组(38例)和后路... 目的对比分析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与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嵩县西关骨科医院收治的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肌间隙组(38例)和后路组(38例),肌间隙组患者采用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后路组患者采用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角角度、椎体功能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肌间隙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后路组(t=7.845,P<0.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后路组(t=6.061,P<0.001);术后3个月,肌间隙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角角度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与后路组无明显差异(t=1.201、1.523、1.081,P=0.234、0.132、0.283);肌间隙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与后路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无明显差异(χ^(2)=0.724,P=0.395)。结论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与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胸椎骨折 腰椎骨折 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 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 椎体功能
下载PDF
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内固定术在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3
作者 黄忠福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8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2例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保守治疗组)和观察组(手术治疗组),...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2例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保守治疗组)和观察组(手术治疗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即要求患者卧床休息2-3个月,在其背部放置软枕,加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等。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入院时、伤后3个月和伤后12个月时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入院时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大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伤后3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伤后3个月和12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本组入院时高度,Cobb角小于本组入院时的大小(P<0.05),但对照组不同阶段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大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入院时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伤后3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2组伤后3个月和12个月的疼痛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本组入院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本组入院时评分(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68.29%(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可以在促进椎体高度恢复的同时重建脊椎的稳定性,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患者脊椎功能恢复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优势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胸腰椎段骨折 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 椎体前缘高度 COBB角 疼痛评分
下载PDF
脊柱内固定系统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禾 邢更彦 +6 位作者 杨传铎 张新宇 姜川 吴奋起 白晓东 高春华 叶启彬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23-927,共5页
目的评价自行研制的脊柱撑开复位内固定系统(distraction reduction fixation system,DRFS)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其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12个市售新鲜猪T11~S2脊柱标本,行前屈20°、后伸10°、左右侧屈30°、左... 目的评价自行研制的脊柱撑开复位内固定系统(distraction reduction fixation system,DRFS)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其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12个市售新鲜猪T11~S2脊柱标本,行前屈20°、后伸10°、左右侧屈30°、左右旋转20°完整标本刚度测试后,行L3椎体楔形截骨,后方小关节切除,制备椎体骨折脱位标本,并进行DRFS内固定,同法测试脱位后及内固定后各项运动刚度。1998年4月-2002年10月,对31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DRFS内固定治疗。男19例,女12例;年龄17~46岁,平均32.1岁。损伤节段:T112例,T1211例,L114例,L24例。骨折类型按Denis分型,单纯压缩骨折2例,爆裂骨折16例,骨折脱位13例。结果骨折脱位标本前屈、后伸、左屈、右屈、左旋及右旋的刚度较完整标本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FS内固定后标本各项运动的刚度均高于骨折脱位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后标本后伸刚度高于完整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运动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0个月,平均10.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5~11个月,平均8个月。伤椎前、后缘高度分别由46.2%±7.5%和76.4%±2.4%恢复至89.8%±4.6%和94.1%±1.5%,伤椎中点高度由术前60.8%±6.4%恢复至90.7%±2.9%,Cobb角由术前(26.3±5.9)°降至(5.2±1.8)°,以上各项指标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滑脱椎体均复位。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术前5例A级,恢复至B级2例,3例无变化;6例B级恢复至C级4例,D级2例;13例C级恢复至D级6例,E级7例;7例D级均恢复至E级。结论自行研制的DRFS能提供足够的稳定性,符合脊柱生理活动要求。DRFS具有良好的撑开、复位功能,内固定牢固,操作简便,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良好内固定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撑开复位内固定系统 生物力学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过伸复位外固定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效敏 张俊忠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年第7期490-492,495,共4页
目的探讨过伸复位外固定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垫枕复位组(简称对照组)与过伸复位外固定组(简称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垫枕练功法,治疗组应用过伸复位外固定法。所有患者均于复位前... 目的探讨过伸复位外固定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垫枕复位组(简称对照组)与过伸复位外固定组(简称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垫枕练功法,治疗组应用过伸复位外固定法。所有患者均于复位前、后及愈合后记录伤椎的压缩率、复位率和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压缩椎体复位率、压缩率和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过伸复位外固定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并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复位 外固定
下载PDF
胸腰段椎体骨折后路钉棒固定单纯撑开和不撑开经椎弓椎体复位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
6
作者 吴镇权 杨昀焯 +1 位作者 俞莉敏 胡立生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3期269-270,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骨折后路钉棒固定单纯撑开和不撑开经椎弓椎体复位的疗效。方法选取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138例,数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对照组给予后路钉棒固定不撑开经椎弓椎体复位治疗,观察组给予后路钉棒固定单纯撑...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骨折后路钉棒固定单纯撑开和不撑开经椎弓椎体复位的疗效。方法选取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138例,数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对照组给予后路钉棒固定不撑开经椎弓椎体复位治疗,观察组给予后路钉棒固定单纯撑开经椎弓椎体复位治疗。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疗效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钉棒固定单纯撑开经椎弓椎体复位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操作简单,出血量少,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椎体骨折 椎弓椎体 撑开复位 钉棒固定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建金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5期565-567,共3页
目的进行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Logistic回归分析,为提升胸腰椎骨折手术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15-01-2017-01于我院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2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 目的进行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Logistic回归分析,为提升胸腰椎骨折手术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15-01-2017-01于我院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2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通过CT图像观察椎体"空壳现象"发生情况,将出现"空壳现象"患者设为观察组,未发生者设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病历资料,调查性别、年龄、合并骨质疏松等,通过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24例患者术后12个月内出发生椎体"空壳现象"现象72例,发生率58.06%;两组合并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程度、骨折类型、椎体复位程度、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合并慢性疾病等因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椎体压缩程度≥50%、合并骨质疏松症、年龄≥60岁,均是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发生率较高,椎体压缩程度≥50%、年龄≥60岁、合并骨质疏松症均会增加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椎体“空壳现象”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经伤椎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复位效果及椎管侵占率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海波 李林东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0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研究探讨经伤椎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复位效果及椎管侵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泗阳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14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5例),其中... 目的研究探讨经伤椎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复位效果及椎管侵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泗阳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14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经伤椎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跨伤椎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矢状位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和椎管侵占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4.011,P=0.000),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t=11.470,P=0.000),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患者矢状位Cobb角均明显小于对照组(t=30.600、34.820、27.130,P均=0.000),伤椎前缘高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t=19.150、25.130、27.930,P均=0.000),椎管侵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2.080、20.680、23.000,P均=0.000)。结论与跨伤椎内固定相比,经伤椎内固定能够更好地重建椎体生理高度,降低椎管侵占率,矫正脊柱畸形,恢复脊柱正常解剖结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伤椎内固定 跨伤椎内固定 胸腰段脊柱骨折 骨折复位 椎管侵占率
下载PDF
“危亦林悬吊复位法”联合经皮钉棒固定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徐王兵 李勇 +2 位作者 钟发明 叶勇祥 万宣 《微创医学》 2020年第6期722-725,共4页
目的探讨“危亦林悬吊复位法”联合经皮钉棒固定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危亦林悬吊复位法”联合经皮钉棒固定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28例),采用单纯经皮钉棒... 目的探讨“危亦林悬吊复位法”联合经皮钉棒固定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危亦林悬吊复位法”联合经皮钉棒固定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28例),采用单纯经皮钉棒固定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27例),采用保守治疗的患者纳入保守组(25例)。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椎体高度、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结果治疗后3个月,三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Ha)、椎体后缘高度(Hp)均上升,VAS评分均显著下降,JOA评分中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及膀胱功能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变化更显著(均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后的“危亦林悬吊复位法”联合经皮钉棒固定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减轻患者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危亦林悬吊复位法 经皮钉棒固定微创手术 椎体高度 疼痛程度
下载PDF
金天格胶囊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何剑星 邬春虎 +1 位作者 杭立 喻友亮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5期106-108,共3页
目的:观察金天格胶囊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给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服用钙尔奇D3片,研究... 目的:观察金天格胶囊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给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服用钙尔奇D3片,研究组术后服用金天格胶囊。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骨密度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7.67%,对照组为83.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骨密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为2.33%,对照组为为9.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天格胶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疗效确切,并可有效提高患者骨密度,效果优于钙尔奇D3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金天格胶囊 骨密度
下载PDF
后路椎体截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陈旧性骨折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真 许仁国 +1 位作者 王春生 刘娟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2期1-2,共2页
目的:观察后路椎体截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陈旧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陈旧性骨折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后路椎体截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8个月,对比治疗... 目的:观察后路椎体截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陈旧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陈旧性骨折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后路椎体截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8个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程度、后凸畸形角度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达到Ⅰ期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严重并发症。与治疗前对比发现,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下降,后凸畸形角度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脊柱胸腰段陈旧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椎体截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手术效果满意,患者疼痛和畸形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体截骨复位植骨内固定 脊柱胸腰段 陈旧性骨折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12
作者 胡万彪 何玉涛 +2 位作者 张云 胡伟 王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和经皮穿刺球囊括张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研究组实施经皮穿刺球...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和经皮穿刺球囊括张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研究组实施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统计2组手术效果、治疗前后椎体高度、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5%,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第3个月,研究组椎体高度大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 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型术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椎体高度 出血量
下载PDF
后路复位内固定与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被引量:7
13
作者 庞仲辉 张亚斌 +1 位作者 姚永峰 裴少琨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17期1426-1428,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复位内固定、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实验组行后路复位内固定、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置钉术,对照组行后路复位内固定、跨伤椎椎弓根置钉,术... 目的探讨后路复位内固定、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实验组行后路复位内固定、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置钉术,对照组行后路复位内固定、跨伤椎椎弓根置钉,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手术前后患者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比、椎管侵占率,并于术后1年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后凸Cobb角、椎管侵占率显著降低,椎体前缘压缩比显著增加(P<0.05),手术后各时段实验组后凸Cobb角、侵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椎体前缘压缩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实验组B级所占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E级所占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复位内固定、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置钉在伤椎复位、重建椎体高度和矫治后突畸形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后路复位内固定 伤椎固定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3
14
作者 胡俊翔 林华杰 贾晋荣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第3期319-32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1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记录矢状面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以评估椎体骨折复位情况,采用疼痛VAS评分、MacNab标准评估胸腰椎功能改善情...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1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记录矢状面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以评估椎体骨折复位情况,采用疼痛VAS评分、MacNab标准评估胸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6(14.5±1.8)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神经根或脊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骨折均愈合,时间4~7(5.2±1.1)个月;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断裂、松动现象。矢状面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疼痛VAS评分术后6个月均明显优于术前(P<0.01)。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估胸腰椎功能改善情况:优12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17/19。结论采用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伤椎高度可明显恢复,疼痛及腰背部功能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钉棒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术 椎体复位
下载PDF
经皮钉棒内固定和Wiltse入路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及对患者椎体形态、创伤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小龙 葛郁龙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986-989,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钉棒内固定和Wiltse入路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及对患者椎体形态、创伤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69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行Wiltse入路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B组行经皮钉... 目的:研究经皮钉棒内固定和Wiltse入路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及对患者椎体形态、创伤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69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行Wiltse入路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B组行经皮钉棒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指标、椎体形态指标、骨折愈合因子以及创伤因子水平。结果:A组治疗优良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低于B组,术中出血量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A组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后凸Cobb角、矢状位指数均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4周,A组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异构体5b(TRACP-5b)水平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两组白介素(IL)-18、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皮钉棒内固定和Wiltse入路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创伤因子水平相当,然而Wiltse入路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在疗效、患者椎体形态和骨折愈合因子改善方面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钉棒内固定 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 椎体形态 创伤因子 Wiltse入路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红菊 饶忠 郑容斌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4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7月于我院采取开放复位内固定术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围手术期护理,记录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7月于我院采取开放复位内固定术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围手术期护理,记录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后护理满意率达98.72%,仅有3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且经治疗和护理后痊愈。结论:积极对采取开放复位内固定术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术中配合及相应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疾病情况,减少不适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开放复位内固定 术中配合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椎体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伟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8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椎体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取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椎体植骨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椎体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取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椎体植骨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5 d、1个月、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X线照射时间);手术前后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结果两组术后5 d、1个月、3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5 d、1个月、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4.5±1.6)、(3.6±1.3)、(1.5±0.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1.8)、(4.8±2.4)、(3.2±1.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均高于本组术前, Cobb角均小于本组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92.15±3.61)%高于对照组的(87.84±5.12)%, Cobb角(7.2±2.1)°小于对照组的(8.3±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67.5±10.2)ml少于对照组的(234.1±23.8)ml,手术时间(80.3±18.4)min和术中X线暴露时间(153.6±10.8)s长于对照组的(65.3±12.5)min、(53.8±12.3)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椎体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出血量少,疼痛轻,骨折愈合好,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 椎体植骨术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撑开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对VAS评分的影响
18
作者 荆丹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20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撑开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对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胸腰椎骨折的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先入院35例...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撑开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对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胸腰椎骨折的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先入院35例患者)、观察组(后入院35例患者),前者利用常规开放式内固定治疗,后者利用经皮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撑开复位治疗,对不同治疗措施下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总住院时间及伤椎椎体后凸Cobb角及VAS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103.47±28.01)min、术中出血量(118.32±30.22)mL、总住院时间(10.72±2.33)d,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用时(118.32±30.22)min、术中出血量(354.65±115.49)mL、总住院时间(18.64±5.7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术后1 d及术后6个月患者伤椎椎体后凸Cobb角及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而言,经皮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撑开复位治疗疗效显著,且具有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螺钉 短节段固定 撑开复位治疗 胸腰椎骨折 VAS评分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对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5
19
作者 阮传江 申才佳 +4 位作者 赵勇 赵玉振 刘东旗 范海涛 申才良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29期5723-5725,共3页
目的:对比探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与常规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期确诊收治的66名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36名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对照组30名行常规跨伤椎后路... 目的:对比探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与常规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期确诊收治的66名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36名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对照组30名行常规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随访期间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手术时间、术中血量、伤椎前高压缩比、Cobb角、椎管侵占率等临床指标,及Frankel分级变化。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的Frankel分级及生活质量均优于治疗前(P<0.05),而两组间相比,实验组的临床疗效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符合生物力学特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内植骨 复位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原文传递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结合间接复位法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疗效观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春增 陈亮 +2 位作者 张志明 顾勇 杨惠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12期2321-2324,共4页
目的:评价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结合间接复位法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000年6月~2011年3月11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接受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分别对其术前、术后、末次... 目的:评价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结合间接复位法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000年6月~2011年3月11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接受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分别对其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拍摄正侧位片,手术前后拍摄CT。X线片上测量伤椎前后缘高度比(AVH、PVH),楔变角(VBA),Cobb's角及矢状面指数(SI);CT片上测量骨块所占椎管矢状径比例并计算骨块回缩率。根据Denis疼痛分级及Oswestry功能评分和Frankel分级对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情况进行评估。结果:112例患者VBA、Cobb's角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结果分别是:VBA:19.4°±7.7°,4.2°±4.7°,6.7°±5.0°;Cobb's角:17.8°±9.3°,2.8°±8.7°,8.8°±8.5°;SI值:16.3°±8.7°,1.9°±4.3°,6.0°±7.1°,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伤椎AVH、PVH均较术前显著增加,VBA、Cobb?s角及SI均较术前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与末次随访时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丢失。末次随访时,仍有2例患者存在括约肌障碍,1例全瘫患者无明显恢复,其余患者均有Frankel 1级以上的改善;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优82例,良20例,差3例,优良率为97.1%,平均得分11±14,其中有4例发生内固定物断裂。Denis疼痛分级结果为:P1级61例,P2级40例,P3级10例,P4级1例。椎管中骨块复位率与术后AVH复位值成正相关(P<0.01),与术后VBA负相关(P<0.05)。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间接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内固定 间接复位 临床疗效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