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蚕scaffold中新微卫星标记的获得与Dll基因的遗传连锁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郭秋红 詹帅 +3 位作者 相辉 赵云坡 李卫华 黄勇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7-194,共8页
在进行家蚕遗传连锁图谱的整合过程中,需要寻找两个作图群体中都有多态的共有标记,但这种共有标记数量较少。为此,利用已有的简单重复序列(SSR)与家蚕基因组进行比对,寻找到匹配的scaffold,再采用SS-RHunter1.3搜索其中的SSR区域,排除... 在进行家蚕遗传连锁图谱的整合过程中,需要寻找两个作图群体中都有多态的共有标记,但这种共有标记数量较少。为此,利用已有的简单重复序列(SSR)与家蚕基因组进行比对,寻找到匹配的scaffold,再采用SS-RHunter1.3搜索其中的SSR区域,排除掉原有SSR序列,选择重复次数在6~23之间的微卫星区域设计引物,用BC1群体的亲本及F1进行多态性的筛选,选择有多态性的标记用7019×(F50B×7019)BC1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根据原家蚕第2连锁群上SSR位点新设计的邻近的7对引物中,有6对引物在BC1群体的亲本中有多态性,选择其中2个进行遗传连锁分析,作图结果与原有相应SSR标记的作图结果基本保持一致,其中根据S0207所在scaffold上开发的NS02071和NS02072之间的图距达到6.9 cM;根据家蚕大造和C108的回交一代初步定位的D ll基因的位置与后来在其所在scaffold上所设计的临近引物D ll1和D ll2的定位一致,且这两个标记在遗传连锁图上的图距为0.0 cM,表明这两个标记在遗传图上的位置重叠。由此,在较短的DNA区域内(在遗传连锁图上表现1个位点)便有多个SSR标记可供使用,将为定位家蚕重要经济性状基因、分子辅助育种及功能基因研究等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微卫星标记 SCAFFOLD dll基因 连锁分析
下载PDF
DLL1基因杂合变异伴癫痫发作1例
2
作者 王怡 姚欢银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4期643-644,共2页
癫痫发作是脑部神经元的过度放电引起的大脑功能紊乱,属于神经内科的常见急症,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发病率较高。一些发育迟缓、智力残疾和大脑畸形的患儿可能包含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头颅MRI和MRA检查及基因检测对癫痫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癫痫发作是脑部神经元的过度放电引起的大脑功能紊乱,属于神经内科的常见急症,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发病率较高。一些发育迟缓、智力残疾和大脑畸形的患儿可能包含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头颅MRI和MRA检查及基因检测对癫痫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报道1例DLL1基因杂合变异伴癫痫发作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基因检测结果,供临床诊断及学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dll1基因变异 头颅MR 基因检测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小鼠子宫DLL1基因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马法洋 林爱琴 李铁臣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研究高水平17β-雌二醇持续刺激去卵巢小鼠,对子宫组织DLL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6只小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去卵巢E2实验组(手术造模+E2干预);TRIzol一步法提取两组小鼠子宫组织总RNA,采用RT-PCR法扩增目的基因及内参基... 目的:研究高水平17β-雌二醇持续刺激去卵巢小鼠,对子宫组织DLL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6只小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去卵巢E2实验组(手术造模+E2干预);TRIzol一步法提取两组小鼠子宫组织总RNA,采用RT-PCR法扩增目的基因及内参基因的目的片段,紫外光下观察电泳结果并采用QuantityOne-4.6.2凝胶分析软件测定目标带光强度值。结果:两组小鼠子宫组织标本均出现目的基因DLL1与内参基因Gapdh的目标带,DLL1/Gapdh光强度的比值分别为0.33±0.12、0.78±0.1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去卵巢E2实验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高剂量E2的持续干预可显著提高去卵巢小鼠子宫组织DLL1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能是雌激素依赖性子宫组织细胞不正常增殖的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 子宫组织 dll1基因
下载PDF
DLL4基因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中YY1和c-Myc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石丽芳 芮红兵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399-1403,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Notch的配体DLL4基因在白血病细胞株K562中对转录因子YY1和原癌基因c-Myc蛋白表达及细胞生长的影响。实验分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转染质粒pBudCE4.1)和实验组(转染质粒pBudCE4.1-DLL4)。转染后48小时,用免疫印迹法和... 本研究旨在探讨Notch的配体DLL4基因在白血病细胞株K562中对转录因子YY1和原癌基因c-Myc蛋白表达及细胞生长的影响。实验分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转染质粒pBudCE4.1)和实验组(转染质粒pBudCE4.1-DLL4)。转染后48小时,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外源性DLL4瞬时转染表达水平及YY1和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转染后48小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周期分布和凋亡。结果表明,在各组K562细胞中均检测到DLL4、YY1和c-Myc蛋白的表达,实验组的DLL4、YY1和c-Myc蛋白表达量比两个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实验组K562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较对照组G0/G1期细胞增多(p<0.001),凋亡率增加(p<0.001)。结论:DLL4基因能增加细胞转录因子YY1和原癌基因c-Myc蛋白的表达,诱导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并能增高凋亡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l4基因 K562细胞 YY1蛋白 -Myc蛋白 白血病
下载PDF
一例Adams-Oliver syndrome患儿DLL4基因变异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朱侨伟 陈玉兰 +4 位作者 简伟华 袁贯平 施尚文 杨秀芳 郑铠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2年第18期2815-2817,共3页
Adams-Oliver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多系统发育异常相关性疾病,可累及神经、眼部及心血管系统,并以先天性头皮缺陷及远端肢体缺陷的为主要特点[1]。1945年由Adams和Oliver首次报道了出生时头皮皮肤缺损的相关病例。AOS的发病率约为1/225 00... Adams-Oliver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多系统发育异常相关性疾病,可累及神经、眼部及心血管系统,并以先天性头皮缺陷及远端肢体缺陷的为主要特点[1]。1945年由Adams和Oliver首次报道了出生时头皮皮肤缺损的相关病例。AOS的发病率约为1/225 000~1/100 000,呈散发分布,在我国尚未有患病率统计数据的相关报道[2]。AOS的遗传方式有两种:DLL4,RBPJ,NOTCH1和ARHGAP31基因突变所致的AO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EOGT、DOCK6基因突变所致的AOS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OS的临床表型不一,可伴有包括心血管系统在内的其他系统异常表现,如先天性心脏缺陷、肺动脉高压、其他器官血管异常性疾病、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等[3]。本研究中我们对一例临床诊断为先天性头皮缺损的新生儿进行了遗传病全外显子组基因测序,对其父母进行特定基因缺失突变半定量PCR验证,最后进行基因变异分析及家系遗传分析,进一步明确其遗传学病因,为患儿的家系遗传咨询和优生优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s-Oliver syndrome 新生儿 dll4基因 NOTCH信号通路
下载PDF
沉默DLL3基因增强白血病K562/ADM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世广 司旭艳 +2 位作者 王丽君 仝雷 李阳杰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4-629,共6页
目的探讨沉默Delta-like ligand 3(DLL3)基因对白血病K562/ADM细胞对阿霉素(ADM)耐药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干扰人DLL3基因表达的shRNA质粒和无义对照质粒转染K562/ADM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DLL3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 目的探讨沉默Delta-like ligand 3(DLL3)基因对白血病K562/ADM细胞对阿霉素(ADM)耐药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干扰人DLL3基因表达的shRNA质粒和无义对照质粒转染K562/ADM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DLL3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ADM对K562和K562/ADM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内ADM浓度,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DLL3、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和P-糖蛋白(P-gp)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K562/ADM细胞DLL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亲代K562细胞(P <0. 05); ADM对K562和K562/ADM细胞的IC50分别为1. 08 mg/L和34. 93 mg/L;沉默DLL3基因后,K562/ADM细胞的耐药倍数下降至13. 12,反转倍数为2. 47;尽管抑制DLL3基因表达未对K562/ADM细胞凋亡产生影响,但可下调P-gp和GST-π的蛋白表达水平(P <0. 05),增加K562/ADM细胞内ADM的蓄积量(P <0. 05),从而增强ADM诱导的K562/ADM细胞凋亡(P <0. 05)。结论沉默DLL3基因可反转K562/ADM细胞对ADM的耐药性,这可能与下调P-gp和GST-π蛋白水平、从而减少K562/ADM细胞内阿霉素蓄积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l3基因 K562/ADM细胞 P-糖蛋白 谷胱甘肽S转移酶-Π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白血病
下载PDF
人前列腺癌组织DLL3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宁 盛爱民 马世堂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37-42,共6页
目的:研究人源前列腺癌组织DLL3基因生物信息学。方法:利用NCBI、ProtParam、DNASTAR、STRING、BioGPS、GEPIA、CCLE、TIMER等8个生物信息学平台,分别对人源DLL3基因序列、蛋白质理化性质、二级结构、疏水性以及DLL3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 目的:研究人源前列腺癌组织DLL3基因生物信息学。方法:利用NCBI、ProtParam、DNASTAR、STRING、BioGPS、GEPIA、CCLE、TIMER等8个生物信息学平台,分别对人源DLL3基因序列、蛋白质理化性质、二级结构、疏水性以及DLL3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人DLL3基因编码区长1857 bp,共618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2791 H4376 N846 O 825 S51,相对分子质量为64617.68,理化性质不稳定,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是一种亲水性蛋白质。通过BioGPS数据库分析DLL3 mRNA在正常的前列腺组织、T细胞和B细胞中DLL3表达水平较低;GEPIA显示在前列腺癌组织中DLL3的表达水平有所升高;CCLE显示在前列腺癌组织的T细胞中DLL3处于低表达,但在B细胞中表达略有升高。TIMER显示在前列腺癌免疫微环境中,DLL3的表达水平与免疫细胞B细胞、CD8+T细胞、巨噬细胞、CD4+T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呈负相关,共表达量下降,但与肿瘤纯度呈正相关(偏相关系数partial.cor=0.187),表达量增加。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人DLL3基因及其蛋白进行研究,为前列腺癌等疾病的研究和相关药物研发提供相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dll3基因 蛋白结构 前列腺癌 表达水平
下载PDF
Hox基因与昆虫体躯决定 被引量:3
8
作者 姚鹏程 叶恭银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5-107,共3页
本文综述了Hox基因的组成与功能 。
关键词 HOX基因 Ubx基因 dll基因 形态进化
下载PDF
Delta-like ligand 4基因对大鼠缺血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9
作者 覃燕飞 毕丹东 +1 位作者 杨明华 邓文莹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6期2-2,5,共2页
目的:探讨Delta—like ligand4(Dll4)基因对大鼠缺血脑组织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脑梗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36只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假手术组、Dll4移植组。制备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构建Dll4重组体腺病毒质粒,免疫组化和We... 目的:探讨Delta—like ligand4(Dll4)基因对大鼠缺血脑组织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脑梗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36只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假手术组、Dll4移植组。制备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构建Dll4重组体腺病毒质粒,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ll4和VEGF表达。结果:Dll4移植组神经元内的尼氏体有一定程度的脱失,较手术组改善明显(P〈0.05)。在Dll4移植纽均可见明显的Dll4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和缺血缺氧组相比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4±0.12VS1.3±0.03,2.74±0.12VS1.62%±0.34,P〈0.05)。VEGF在缺血缺氧组中的表达显著性高于Dll4移植组和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4±0.12VS1.71±0.03,2.74±0.12VS1.62%±0.34,P〈0.05)。D114和VEGF表达在Dll4移植组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6.732,P〈0.05)。结论:Dll4和VEGF负反馈调控机制促进血流灌注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l4基因 VEGF 缺血脑组织
下载PDF
mir-34a模拟物转染人脑胶质瘤细胞U87对Dll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肖 张文迪 +1 位作者 宁琴 罗小平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161-1163,共3页
目的观察mir-34a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87中Dll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Dll1是否为mir-34a的靶基因。方法将人脑胶质瘤U87细胞分为mir-34a模拟物组、阴性对照组、脂质体组和空白对照组,根据人源mir-34a序列,设计并合成其双链模拟物(m... 目的观察mir-34a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87中Dll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Dll1是否为mir-34a的靶基因。方法将人脑胶质瘤U87细胞分为mir-34a模拟物组、阴性对照组、脂质体组和空白对照组,根据人源mir-34a序列,设计并合成其双链模拟物(mir-34a mimics)。将mir-34a mimics以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包裹,并转染至人脑胶质瘤细胞U87中,转染后4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内Dll1基因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内Dll1蛋白表达水平。实验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转染后48 h模拟物组、阴性对照组、脂质体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内Dll1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26±0.09、1.29±0.03、1.10±0.12和1.39±0.08;转染后48 h模拟物组、阴性对照组、脂质体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内Dll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011 34±0.041 90、0.628 09±0.035 00、0.913 28±0.036 20和0.868 60±0.039 00。模拟物组Dll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脂质体组和空白对照组(Pa<0.05);而模拟物组Dll1的mRNA表达水平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人脑胶质瘤细胞U87中,mir-34a可通过下调Dll1蛋白而非基因表达水平发挥该靶基因转录后翻译水平的负性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MIR-34A 转染 dll1基因
原文传递
Notch信号转导途径配体基因JAG1和DLL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黑鹰 徐俊华 +1 位作者 王小峰 丁义江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96-399,共4页
目的探讨Notch信号传导途径配体基因JAG1和DLL1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06年9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行手术治疗的14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随... 目的探讨Notch信号传导途径配体基因JAG1和DLL1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06年9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行手术治疗的14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建立患者肿瘤标本组织芯片并对JAG1和DLL1基因表达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146例患者JAG1表达与其肿瘤分化程度有关.DLL1表达在不同肿瘤部位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种基因表达与微卫星不稳定状态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4例(91.8%)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42.3±13.3)个月。无瘤生存86例(64.1%),1、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74%和67%。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预后与TNM分期、病理学类型、微卫星状态、JAG1基因表达有关(P〈0.05)。JAG1基因高表达患者预后优于阴性表达和弱阳性表达的患者(P〈0.05)。结论Notch信号转导途径配体基因JAG1和DLL1表达分别与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部位有关.JAG1基因与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基因 JAG1 基因 dll1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