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上视频反馈早期干预对单调性扭动运动质量临床疗效的影响
1
作者 邱振涛 汪际英 +1 位作者 陈璠 丁月玲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87-390,共4页
目的探索线上视频反馈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MA)超早期预测高危儿为单调性扭动运动者,实施医—家联合早期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高危儿门诊诊治的矫正胎龄45周前、经微信线上视频反馈GMA为单调性扭动运动的127例高危儿,其中男性61... 目的探索线上视频反馈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MA)超早期预测高危儿为单调性扭动运动者,实施医—家联合早期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高危儿门诊诊治的矫正胎龄45周前、经微信线上视频反馈GMA为单调性扭动运动的127例高危儿,其中男性61例,女性66例,失访5例;采用抛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高危儿常规保健管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保健管理基础上给予微信线上视频反馈医—家联合早期干预,分别在纠正胎龄3月龄、10月龄进行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评估、12月龄0~6岁儿心评估量表评估,比较2组患儿干预效果。结果2组患儿纠正胎龄3月龄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评定AIM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胎龄10月龄时观察组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评定AIMS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百分位数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月龄0~6岁儿心评定量表评定适应能力、社交行为评分结果观察组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微信线上视频反馈,及时给予患儿医—家联合早期干预,可以对高危儿GMA结果异常者有效改善患儿运动、适应及社交行为能力,适宜在高危儿管理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大运动质量评估 视频反馈 医—家联合早期干预
下载PDF
多学科联合早期干预对降低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患病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1
2
作者 于姗姗 杨韵歆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早期干预对降低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的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产科行产前检查的具有妊娠糖尿病(GDM)高危因素的204例孕妇,按照知情同意原则进行分组,愿意配合的干预组在孕早期即给予包括健康教... 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早期干预对降低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的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产科行产前检查的具有妊娠糖尿病(GDM)高危因素的204例孕妇,按照知情同意原则进行分组,愿意配合的干预组在孕早期即给予包括健康教育、饮食与运动指导和体质量指数管理的干预措施,对照组则给予常规的孕期指导。在孕中期进行初次妊娠糖尿病筛查(OGTT)试验,对初次筛查未达到诊断标准的高危孕妇在妊娠35~37周再次行OGTT试验,以2次确诊例数相加之和计算2组高危孕妇GDM的发病率。结果随着高危因素项目的增加,孕妇GDM的发病率有显著升高趋势;采取多学科联合早期干预的干预组孕妇GDM的患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具有GDM高危因素的孕妇,在孕早期多学科联合给予包括健康教育、饮食与运动指导和体质量指数管理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GDM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多学科联合 早期干预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对脑瘫高危儿不同时期干预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姚凤莉 肖红池 +2 位作者 黄捷婷 尹晓丹 封志纯 《中国中医急症》 2008年第10期1358-1359,1363,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脑瘫高危儿不同时期干预的预后情况。方法将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新生儿NBNA评定总分≤35分者分为早期干预组及晚期干预组,早期干预组在新生儿期进行早期干预,晚期干预组在6个月后出现明显症状时给予干预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脑瘫高危儿不同时期干预的预后情况。方法将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新生儿NBNA评定总分≤35分者分为早期干预组及晚期干预组,早期干预组在新生儿期进行早期干预,晚期干预组在6个月后出现明显症状时给予干预治疗;比较两组高危因素、0~3个月出现早期症状、体征及1岁时后遗症方面之差异。结果中西医结合早期干预后,早期干预组1岁时无1例发生脑瘫,晚期干预组1岁时有3例诊断为脑瘫,癫痫1例,脑积水1例,白内障1例,双侧神经性耳聋1例。结论中西医结合对小儿脑瘫早期症状早期干预,可降低脑瘫发生率,减轻脑瘫程度。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开始时间越早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瘫 早期症状 早期干预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预警结合循证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感染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龚玉华 宋文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3期1268-1271,共4页
目的:研究预警结合循证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感染进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10月期间在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并明确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儿接受预警结合循证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照... 目的:研究预警结合循证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感染进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10月期间在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并明确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儿接受预警结合循证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天时,测定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炎症、氧化应激信号分子的表达量。结果:与组内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TNF-α、CysLTs、sTREM1、sP-selectin、sICAM1、MDA、SF、COR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TLR4、NF-κB、COX2、NOX4、MPO、iNOS的表达强度均显著降低,SOD、IgA的含量均显著升高且实验组患儿血清中TNF-α、CysLTs、sTREM1、sP-selectin、sICAM1、MDA、SF、COR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TLR4、NF-κB、COX2、NOX4、MPO、iNOS的表达强度低于对照组,SOD、IgA的含量高于对照组。结论:预警结合循证干预联合药物治疗能够减轻支原体肺炎患儿感染进程中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预警结合循证干预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早期综合干预对重度窒息患儿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明萌 明星辰 +2 位作者 王大斌 肖玉 梁松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丽珠赛乐和复方丹参多疗程治疗及康复治疗对改善重度窒息患儿预后的作用。方法: 70例重度窒息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 35例,干预组自新生儿期开始实施综合干预措施至 2岁。结果:干预组 1岁、2岁时智力发育指数(MDI...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丽珠赛乐和复方丹参多疗程治疗及康复治疗对改善重度窒息患儿预后的作用。方法: 70例重度窒息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 35例,干预组自新生儿期开始实施综合干预措施至 2岁。结果:干预组 1岁、2岁时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 (PD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呈显著性 (P<0. 01);干预组的后遗症发生率为 8. 57%,对照组的后遗症发生率为 28. 57%,两组患儿预后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5 )。结论:早期综合干预可促进重度窒息患儿智力发育,预防及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明显改善重度窒息患儿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综合干预 重度窒息 患儿 预后 心理运动发育指数 神经系统后遗症 综合干预措施 智力发育指数 对照组 早期干预 康复治疗 复方丹参 丽珠赛乐 新生儿期 显著性 发生率 多疗程
下载PDF
早期踝泵运动联合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3
6
作者 黄雪娟 谢间莲 卢向莉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7期141-144,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踝泵运动联合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216例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108例)与试验组(108例),对照... 目的观察早期踝泵运动联合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216例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108例)与试验组(108例),对照组予围术期综合护理,试验组予早期踝泵运动联合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下肢血流速度、髋关节功能评分,干预后不同时间段静息、被动屈髋15°时疼痛评分,下肢肿胀、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率、肺栓塞(PE)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干预后两组下肢血流速度、髋关节功能明显较干预前提升,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静息、被动屈髋15°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下肢肿胀率(2.78%),DVT形成率(0.00%),均低于对照组(12.96%、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早期踝泵运动联合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升患者下肢血流速度,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术后疼痛感,有效减少术后发生下肢肿胀、深静脉血栓等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踝泵运动 围术期 综合护理 联合干预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形成
下载PDF
特殊婴幼儿早期发现和干预的医教结合模式建构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念丽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13年第1期58-61,共4页
从教育科学的神经基础研究出发,梳理了处于大脑发展敏感期的特殊婴幼儿的镜像神经元系统、布罗卡区等区域的神经可塑性理论,提出对处于神经敏感期的特殊婴幼儿进行医教结合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的模式建构的设想。
关键词 特殊婴幼儿 医教结合 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模式
下载PDF
LC早期干预对急性胆源性水肿性胰腺炎转归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文全 陈相 +1 位作者 尹建明 杨留洪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27期36-38,40,共4页
目的:研究LC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早期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0例符合临床研究的病例,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早期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的患者行LC对患者康复及病情恶化方面的转归有明显... 目的:研究LC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早期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0例符合临床研究的病例,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早期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的患者行LC对患者康复及病情恶化方面的转归有明显的临床治疗作用。结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伴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早期行LC的方法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LC 早期干预
下载PDF
应用动脉检测仪联合综合指标对动脉硬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陶伟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0期260-262,共3页
目的通过使用动脉硬化检测仪这一无创方法了解血管疾病,及早干预并治疗,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事件几率。方法通过对40岁以上高危人群以体检筛查的方式,应用联合检测指标共同分析、诊断血管疾病。从而有针对性的起到早期干预、早期... 目的通过使用动脉硬化检测仪这一无创方法了解血管疾病,及早干预并治疗,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事件几率。方法通过对40岁以上高危人群以体检筛查的方式,应用联合检测指标共同分析、诊断血管疾病。从而有针对性的起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的目的。结果动脉硬化在4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超过50%的人均有不同程度周围血管硬化。引起动脉硬化的病因中高危因素依次是高血压、高脂血症、抽烟。结论这种检测方法简便、快捷、针对性强,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对心脑血管疾病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对临床意义大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检测仪 联合综合指标 早期干预 动脉硬化
下载PDF
预警视角下的联合干预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10
作者 李留夷 王应琼 曾颖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7期891-894,共4页
目的探讨预警视角下的联合干预措施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2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98,给予常规干预联合预警视角下... 目的探讨预警视角下的联合干预措施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2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98,给予常规干预联合预警视角下干预措施)和对照组(n=102,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疾病知识了解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感染、髋部疼痛、假体松动)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问卷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T、APTT明显均长于对照组患者,FIB、D-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髋部疼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预警视角下的联合干预措施能够降低股骨颈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增强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的认知,改善凝血功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预防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 联合干预 股骨颈 骨折 深静脉血栓 预防效果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燕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方法 2013年5月-2014年9月在本研究组就诊的脑瘫患儿共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西医康复训练和中医康复疗法。结果...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方法 2013年5月-2014年9月在本研究组就诊的脑瘫患儿共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西医康复训练和中医康复疗法。结果观察组治疗轻度脑损伤、中度脑损伤、重度脑损伤后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2.0个月显著少于对照组起效时间3.5个月,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0%,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0%,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小儿脑瘫较传统西医康复训练优势明显,应注重早期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小儿脑瘫 早期干预 康复
下载PDF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对慢性肾脏病早期干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雪琴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10期122-123,共2页
目的:研究肾炎康复片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早期干预效果。方法:在2017年6月1日-2019年6月30日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脏病(1~2期)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按1∶1比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盐酸贝那普利片... 目的:研究肾炎康复片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早期干预效果。方法:在2017年6月1日-2019年6月30日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脏病(1~2期)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按1∶1比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研究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治疗。以患者治疗前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尿NAG(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GFR(肾小球滤过率)、Scr(血清肌酐)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作为观察指标,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尿NAG、GFR、S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研究组均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早期干预治疗中,采用肾炎康复片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的方式有着较好的效果,且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临床应用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康复片 贝那普利 联合治疗 慢性肾脏病 早期干预效果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联合中医护理技术在中风后偏瘫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衡思巧 李媛媛 +1 位作者 张艳 李妍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33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联合中医护理技术在中风后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时间段内邳州市中医院脑病2科收治的78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方案的差异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联合中医护理技术在中风后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时间段内邳州市中医院脑病2科收治的78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方案的差异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开展早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早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评价指标包括Fugl-Meyer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的Fugl-Meyer量表评分为(56.79±3.16)分,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的Fugl-Meyer量表评分为(43.02±2.78)分,两组均较入院时得到显著升高(P<0.05);出院时观察组Fugl-Meyer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为(75.18±3.84)分,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为(55.69±3.25)分,两组均较入院时得到显著升高(P<0.05);出院时观察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风后偏瘫患者开展早期护理干预与中医护理技术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 联合 中医护理技术 中风后偏瘫患者
下载PDF
多学科联合早期强化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1
14
作者 刘莹莹 冯文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8期49-52,共4页
目的研究多学科联合早期强化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高危因素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接收的861例产前门诊行产前检查且建立围产期保健卡的具有... 目的研究多学科联合早期强化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高危因素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接收的861例产前门诊行产前检查且建立围产期保健卡的具有GDM高危因素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将孕妇分为两组,愿意配合的干预组在孕早期(8周~12周+6天)即给予心理、营养、运动和体重管理等多学科综合强化管理的干预措施,对照组则给予常规的孕期营养及运动宣教。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孕周,计算母婴妊娠结局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和早产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分娩孕周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和母婴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联合早期强化干预对GDM高危因素孕妇可显著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高危因素 多学科联合早期干预 母婴妊娠结局
下载PDF
高危儿家庭和门诊结合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会娟 鲁玉霞 孟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9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和门诊相结合早期干预治疗高危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高危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干预组采用家庭和门诊结合的早期干预方式,对照组只使用常规的养育及小儿疾... 目的探讨家庭和门诊相结合早期干预治疗高危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高危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干预组采用家庭和门诊结合的早期干预方式,对照组只使用常规的养育及小儿疾病知识。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积极的干预,干预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行为各指标的DQ比对照组高,且干预组总康复率为79.55%,对照组为7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儿给予家庭和门诊相结合早期干预能改善患儿智能和运动发育水平,对提升高危儿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早期干预 家庭和门诊结合
下载PDF
饮食干预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于提升脑梗塞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魏晓旭 马婷 刘丽 《科技与健康》 2022年第6期19-21,共3页
研究分析了饮食干预结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塞患者的康复影响。收集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进行治疗的4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20)和常规组(n=20)。常... 研究分析了饮食干预结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塞患者的康复影响。收集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进行治疗的4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20)和常规组(n=20)。常规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饮食干预结合早期康复护理,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发现,选用饮食干预结合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饮食干预结合早期康复护理 自我管理能力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医教结合促进高危儿早期发展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兴莲 徐海青 戴琼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14-1117,共4页
目的探索医教结合干预法对高危儿早期发展的效果,促进高危儿早期康复和身心全面发展。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1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高危儿门诊进行随访的1个月的高危儿为研究对象。高危儿医教结合140例,医学干预组142例,... 目的探索医教结合干预法对高危儿早期发展的效果,促进高危儿早期康复和身心全面发展。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1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高危儿门诊进行随访的1个月的高危儿为研究对象。高危儿医教结合140例,医学干预组142例,健康对照组125例。6、12、24月龄时三组进行智力和运动发育测评,24月龄时进行幼儿情绪社会性评估。结果医教结合组各月龄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均高于医学干预组(P<0.05),6、12月龄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均高于医学干预组(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DI与P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月龄医教结合组幼儿情绪四个维度的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医学干预组(P<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外化、内化、失调三个维度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力域阳性率医教结合组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医教结合的早期干预模式,可更有效地促进高危儿智力发展、早期社会交往能力及良好情绪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医教结合 早期干预 情绪
原文传递
早期益生菌干预联合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9
18
作者 付健 宋云林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9期1046-1049,1055,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益生菌干预联合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8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给予早期益生菌干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益生菌干预联合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8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给予早期益生菌干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早期益生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干预。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胃肠道不良反应、胃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认知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白蛋白(g/L)、前白蛋白(g/L)、血红蛋白(g/L)水平升高(34.63±4.79 vs 32.05±3.64,215.56±30.13 vs 201.57±29.47,121.51±13.08 vs 114.90±12.36),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37.5%vs 15.0%),D-乳酸(mmol/L)、降钙素原(μg/L)水平降低(1.31±0.38 vs 2.15±0.43,4.20±1.03 vs 6.45±1.16),MMSE评分和MoCA评分升高(24.65±2.08 vs 22.16±1.95,26.61±2.17 vs 24.35±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益生菌干预联合肠内营养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胃肠功能和认知功能,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益生菌干预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早期肠内营养 重型颅脑外伤 胃肠功能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早期综合系统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龙生 刘桂华 +4 位作者 钱沁芳 徐玉英 杨式薇 洪钰 欧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22期3818-3821,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早期干预模式对提高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命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开始后连续收录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早期干预,观察组进行常规系统保健指导,选择第2、4、6、9、12、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早期干预模式对提高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命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开始后连续收录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早期干预,观察组进行常规系统保健指导,选择第2、4、6、9、12、18、24个月最后一周为观测周,在观测周内选择实际生长水平、神经、心理、运动等作为生命质量水平的评价指标。结果 1干预组身长、体重的发育优于观察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头围发育无显著差异(P>0.05);2干预组的神经运动检查在视听反应、肌张力、反射、姿势,运动的异常项目明显少于观察组。3《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测评结果在干预组2月龄患儿智能发育与观察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干预组4、6、8、12、18月龄患儿智能发育均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早期综合干预可以提高患儿的实际生长发育水平,有效地减少神经运动反射异常,提高运动与智能发育水平,提高极低早产儿的生命质量,减低脑瘫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早期综合干预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生命质量
原文传递
早期干预治疗与联合药物治疗在新生儿脑损伤患儿治疗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邹林霞 林小苗 +2 位作者 陈维华 廖婵 杨立星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7年第12期44-47,共4页
目的:通过应用早期干预、早期干预联合神经营养类药物治疗新生儿脑损伤患儿中疗效的对比分析,选择更为合适、有效的针对新生儿脑损伤的临床疗法。方法:将232例脑损伤患儿(包括低体重儿、早产儿、HIE、不同程度窒息等)纳入试验组,对照组... 目的:通过应用早期干预、早期干预联合神经营养类药物治疗新生儿脑损伤患儿中疗效的对比分析,选择更为合适、有效的针对新生儿脑损伤的临床疗法。方法:将232例脑损伤患儿(包括低体重儿、早产儿、HIE、不同程度窒息等)纳入试验组,对照组选取我院116例各项指标完全正常的新生儿,通过对比分析试验组不同治疗方案Gesell评测DQ值来衡量两种疗法的临床疗效优劣。结果: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后表现出显著优势,与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早期干预组相比显著高于其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均有显著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确诊新生儿存在脑损伤时,积极治疗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促进其发育商(DQ)的提高;且与早期干预相比,联合神经营养类药物能够更加有效地缓解新生儿脑损伤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脑损伤 早期干预 联合治疗 神经营养药物 发育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