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孟子“仁政”:上古三代国家治理思想的集大成 被引量:3
1
作者 魏衍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2-192,208,共12页
“仁政”是孟子描绘天下国家治理思想的一幅宏伟蓝图,是《孟子》一书的思想内核和精神命脉。孟子“仁政”是对上古三代时期国家治理思想的集大成,其中“尧舜之道”是“根”,“三代之治”是“脉”,“周孔之教”是“魂”,并决定它成为深... “仁政”是孟子描绘天下国家治理思想的一幅宏伟蓝图,是《孟子》一书的思想内核和精神命脉。孟子“仁政”是对上古三代时期国家治理思想的集大成,其中“尧舜之道”是“根”,“三代之治”是“脉”,“周孔之教”是“魂”,并决定它成为深植于中华文化沃土的圣贤集体的智慧结晶。孟子“仁政”并非“载之空言”的简单说教,而是以“施仁政于民”为中心,以“省刑罚”“薄赋税”“深耕易耨”以及“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为基本点,共同构成了一套相对完备的思想学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仁政 尧舜之道 三代之治 周孔之教
下载PDF
由“周孔”而“孔孟”:儒家话语体系建构中的“圣人之道”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燕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56,168,共5页
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孔孟"取"周孔"而代之,"周孔之道"演化为"孔孟之道",是儒家基于特定历史语境建构话语体系的产物。随着周、孔形象渐趋圣化,汉唐时人多以周、孔并举,包含政治教化与人伦道... 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孔孟"取"周孔"而代之,"周孔之道"演化为"孔孟之道",是儒家基于特定历史语境建构话语体系的产物。随着周、孔形象渐趋圣化,汉唐时人多以周、孔并举,包含政治教化与人伦道德两方面内涵的"周孔之道"得以生成。继韩愈"道统论"之后,宋儒建构"性与天道"理论和道统谱系,"孔孟之道"逐渐成为儒学的代名词。统治者藉由教育、祭祀等参与此过程,也彰显出道统与治统的复杂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孔之道 孔孟之道 圣人 道统 治统
下载PDF
继道统与制礼法:汉代孔子见老子图的图像逻辑及其传播 被引量:4
3
作者 范桢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0,共10页
孔子见老子图是汉代墓葬艺术中的常见题材。结合与之相对应出现的周公辅成王图,通过图像和相关文献分析,笔者认为,孔子见老子图是用孔子见老子故事来表现孔子,而老子、项橐以及孔子弟子,都是孔子继承上天道统过程中的辅助角色。另外,孔... 孔子见老子图是汉代墓葬艺术中的常见题材。结合与之相对应出现的周公辅成王图,通过图像和相关文献分析,笔者认为,孔子见老子图是用孔子见老子故事来表现孔子,而老子、项橐以及孔子弟子,都是孔子继承上天道统过程中的辅助角色。另外,孔子对于汉室的现实意义是,他还是制作礼法的素王。孔子和周公一道,成为统治者利用的资源,被国家祭祀,也被视觉化。孔子见老子图从庙堂到墓葬的传播,也反映了汉代经义和谶纬思想传播的过程,由上而下、逐渐混杂、逐渐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见老子 周公辅成王 谶纬 汉画
下载PDF
不能以误读纠正“百年误读”——与《“克己复礼”的百年误读与思想真谛》的作者商榷 被引量:4
4
作者 萧作永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1期97-101,共5页
孔子的“克己复礼”,是一个明显具有政治内涵的命题;孔子对周礼有突破,但也有保留。《“克己复礼”的百年误读与思想真谛》一文,将“克己复礼”归为纯粹的修身之学,且只讲孔子对周礼的颠覆,而不提孔子对周礼的保留态度,这就有可能导致... 孔子的“克己复礼”,是一个明显具有政治内涵的命题;孔子对周礼有突破,但也有保留。《“克己复礼”的百年误读与思想真谛》一文,将“克己复礼”归为纯粹的修身之学,且只讲孔子对周礼的颠覆,而不提孔子对周礼的保留态度,这就有可能导致对孔子思想的新的误读,不利于批判地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克己复礼” 政治内涵 周礼 思想联系
下载PDF
清华简组诗为子夏所造魏国歌诗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树国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4期57-66,共10页
学界一般认为"清华简"《耆夜》《周公之琴舞》组诗为周初作品,为孔子所删之"《周颂》佚篇"。但组诗未见传世上古经典,内容与周初史实严重不合。《耆夜》组诗抬升魏文侯初祖毕公高地位,并赋予其《唐风·蟋蟀》... 学界一般认为"清华简"《耆夜》《周公之琴舞》组诗为周初作品,为孔子所删之"《周颂》佚篇"。但组诗未见传世上古经典,内容与周初史实严重不合。《耆夜》组诗抬升魏文侯初祖毕公高地位,并赋予其《唐风·蟋蟀》的著作权;《周公之琴舞》取材"周公致政,成王嗣位"这一史实而创作的魏国歌诗,为战国魏文侯僭位大造舆论。近来面世的"安大简"《诗经》,为时为魏文侯师的子夏在孔子所传《诗三百》基础上所编选,弦歌"六风"以媚附魏斯始侯之年(前446)制礼作乐的需要。"清华简"《耆夜》《周公之琴舞》组诗与"安大简"《诗经》体现了子夏之流在魏文侯支持下的礼乐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删诗 《耆夜》 《周公之琴舞》 子夏 “安大简”《诗经》
下载PDF
论孔子对周公“德”、“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沈长云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14-16,,25,,共4页
周公通过对夏殷之鉴的总结 ,提出了“德”、“礼”的主张。“德”是为了“保民”而对统治者个人提出的道德要求 ,而“礼”是对道德行为的制度化。这样 ,周朝统治者从专注于鬼神世界转向专注于现实社会和体察民情 ,从神权政治转向德治和... 周公通过对夏殷之鉴的总结 ,提出了“德”、“礼”的主张。“德”是为了“保民”而对统治者个人提出的道德要求 ,而“礼”是对道德行为的制度化。这样 ,周朝统治者从专注于鬼神世界转向专注于现实社会和体察民情 ,从神权政治转向德治和礼制。孔子继承了周公的“德”、“礼”思想 ,并进一步发展为“仁学”思想。孔子与周公 ,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奠基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周公 仁学思想
下载PDF
先秦儒家话语形构与“周孔之道”述论
7
作者 李燕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9-34,共6页
从知识考古学的角度看,"周孔之道"的生成关乎先秦儒家的话语形构。春秋中后期以来,面对现实危机与变革需求,诸子纷纷建言立说,并围绕"圣人救世"的思想主张交相驳难。其中,儒家作为观察、感知、记录和教化的主体,通... 从知识考古学的角度看,"周孔之道"的生成关乎先秦儒家的话语形构。春秋中后期以来,面对现实危机与变革需求,诸子纷纷建言立说,并围绕"圣人救世"的思想主张交相驳难。其中,儒家作为观察、感知、记录和教化的主体,通过描述、阐发和辩论等方式形构"圣人之道"话语。随着周、孔形象渐趋圣化,以"六经"为核心的古代典籍成为儒家经典并取得权威地位,"周孔之道"也得以在儒家的话语运作中被表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孔之道 先秦儒家 话语形构 圣人 “六经”
下载PDF
“吾从周”文化意蕴再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自慧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9-36,59,共9页
《论语·八佾》中的"吾从周"一语标志着孔子的精神方向。孔子"从周"究竟"从"了什么,这不仅关乎儒家思想的渊源,而且关涉中国文化的进路。对"从周"含义的理解不能仅局限于文本角度的章句考... 《论语·八佾》中的"吾从周"一语标志着孔子的精神方向。孔子"从周"究竟"从"了什么,这不仅关乎儒家思想的渊源,而且关涉中国文化的进路。对"从周"含义的理解不能仅局限于文本角度的章句考训,还应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来进行探赜。从章句考训看,孔子"从周"之义不是遵从广义的周代礼乐制度,而是遵从"周之文章",即周礼中维护社会秩序的等级制度;从《论语》所映现的孔子思想体系看,作为与时偕行的"圣之时者",孔子追从的不是崩溃中的奴隶制度,而是周礼之礼乐精神和周公的"德治""德教"思想。孔子在周礼和周公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了儒家的伦理思想体系,奠定了中国文化"大传统"的坚实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周公 周礼 吾从周 礼乐制度
下载PDF
论《道德经》“德经”篇中“礼”的批判指向
9
作者 许彦龙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62-66,共5页
老子说"礼"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多数学者认为这是老子针对孔子的"克己复礼"的主张而提出的反对意见。随着对老子研究的深入以及出土文献的开掘,人们发现传世文献中的一些记载也有可商榷之处。合理地界... 老子说"礼"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多数学者认为这是老子针对孔子的"克己复礼"的主张而提出的反对意见。随着对老子研究的深入以及出土文献的开掘,人们发现传世文献中的一些记载也有可商榷之处。合理地界定老子之"礼"、周公之"礼"和孔子之"礼"三者各自的所指范畴,不难得出结论:老子的思想是针对周公之"礼"提出的。老子和孔子对"礼"范畴的界定并非指向同一层面,但内在的精神具有一致性,二者都对周礼进行了批判性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老子 孔子 周礼 道德 仁义
下载PDF
当今向孔子借鉴什么?——兼探孔子思想与《周易》的关系
10
作者 朱安群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71-77,共7页
处在钱潮滚滚,充满焦躁危疑忧惧情绪,人与自然、人与人疏离感日益加剧的今天,人们开私塾,拜孔子,背儒经,无疑是希望收到调整心态、从容对待潮流挑战的效果。孔子的价值观中有哪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达成这个目的?现认为,要认识孔子其人其... 处在钱潮滚滚,充满焦躁危疑忧惧情绪,人与自然、人与人疏离感日益加剧的今天,人们开私塾,拜孔子,背儒经,无疑是希望收到调整心态、从容对待潮流挑战的效果。孔子的价值观中有哪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达成这个目的?现认为,要认识孔子其人其学,必须抓住"道",而孔子之道又导源于《周易》。探源讨流,说明孔子思想中最值得当今汲取或借鉴的东西是:一、周易和孔子之道的理想境界———中和之道;二、周易的忧患意识和孔子的担当精神;三、周易的"彰往察来"和孔子的"过则勿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周易 中和 忧患意识 过而能改
下载PDF
唐太宗变更周公孔子先圣地位述论
11
作者 鄢挺 徐聪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76-80,共5页
贞观二年,唐太宗诏停周公为先圣而改立孔子,此举既与贞观初的政治背景紧密联系,其中特别是出于对周公的忌讳,又受释奠礼本身之传统及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和在道统中的崇高地位的影响。其决定因素,是以孔子为先圣,适应了唐初大一统的发展趋... 贞观二年,唐太宗诏停周公为先圣而改立孔子,此举既与贞观初的政治背景紧密联系,其中特别是出于对周公的忌讳,又受释奠礼本身之传统及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和在道统中的崇高地位的影响。其决定因素,是以孔子为先圣,适应了唐初大一统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实现国家文化上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太宗 释奠礼 先圣 周公 孔子
下载PDF
从周公到荀子:试论先秦时期礼乐思想的逻辑演进
12
作者 韩书安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 2016年第2期86-103,共18页
先秦时期的礼乐思想经历了周公"制礼作乐"的初创期、孔子"缀礼正乐"的定型期、墨子"非礼难乐"的失范期、荀子"论礼释乐"的再造期四个发展阶段。根据他们对礼乐思想的独特诠释,可以归纳为"缘德说礼""以仁释礼""因利非礼"... 先秦时期的礼乐思想经历了周公"制礼作乐"的初创期、孔子"缀礼正乐"的定型期、墨子"非礼难乐"的失范期、荀子"论礼释乐"的再造期四个发展阶段。根据他们对礼乐思想的独特诠释,可以归纳为"缘德说礼""以仁释礼""因利非礼""援法入礼"四个不同特点。从周公到荀子,先秦时期的礼乐思想,经历了一个起承转合的逻辑演进,从而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礼乐观念的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思想 周公 孔子 墨子 荀子
下载PDF
从周公与孔子思想的差别谈儒家思想的起源
13
作者 谌中和 《云梦学刊》 2024年第6期36-45,共10页
作为中国文明伦理化时代的开启者,周公是在贵族庄园经济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展开其政治伦理思考的,周公“族国一体”的伦理化思想虽然有一定的民本主义色彩,但主要为特定“天命”家族的世袭统治提供辩护。春秋战国时期家庭经济时代的到... 作为中国文明伦理化时代的开启者,周公是在贵族庄园经济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展开其政治伦理思考的,周公“族国一体”的伦理化思想虽然有一定的民本主义色彩,但主要为特定“天命”家族的世袭统治提供辩护。春秋战国时期家庭经济时代的到来是中国文明真正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正是这一变局催生了孔子的全新政治伦理思考。孔子主张把家庭生活的伦理原则提升为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强调君主应该用父亲管理家庭的方式来管理国家。孔子的思考奠定了中国后世家庭伦理社会的基本伦理格局,他由此而成为中国文明的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对周、孔思想的这种讨论表明,家庭经济时代的到来才是孔子儒家思想的真正时代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 孔子 技术化 伦理化
下载PDF
中国音乐教育哲学溯源——周孔乐教文化传统中的理论建构 被引量:3
14
作者 修海林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1年第2期105-118,167,共15页
中国音乐教育哲学传统形成的实践基础,是周代建立并广泛实施的礼乐教育。儒家文化正是在周公创立的礼乐教育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并由此形成中国音乐教育的哲学传统。儒家的社会实践,是以伦理学为出发点;儒家对人的认识,则以人性论为认识基... 中国音乐教育哲学传统形成的实践基础,是周代建立并广泛实施的礼乐教育。儒家文化正是在周公创立的礼乐教育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并由此形成中国音乐教育的哲学传统。儒家的社会实践,是以伦理学为出发点;儒家对人的认识,则以人性论为认识基础,此决定了人性论及相关伦理学理论成为礼乐教育哲学的理论基础。中国礼乐教育的哲学基础,在认识论层面,是以"和""乐"为核心范畴;在本体论层面,是"乐本体"而非"音本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哲学 周孔 礼乐教育 人性论 乐本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