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频率副词“动不动”的主观评价功能及其形成机制
1
作者 朱铭宇 《伊犁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7-53,共7页
现代汉语频率副词“动不动”具有表达说话人主观评价的功能,且倾向于表达负面评价,表示说话人认为某行为、动作、事件发生过于轻易。说话人使用“动不动”表达主观评价的原因实质上是因为说话人认为行为、动作、事件的发生具有不合理性... 现代汉语频率副词“动不动”具有表达说话人主观评价的功能,且倾向于表达负面评价,表示说话人认为某行为、动作、事件发生过于轻易。说话人使用“动不动”表达主观评价的原因实质上是因为说话人认为行为、动作、事件的发生具有不合理性或非常规性,从而产生意外情感,表现为语用否定、感叹、强化疑问三项语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不动 句法特征 意外范畴 语用否定
下载PDF
表频率副词“时不时”和“动不动” 被引量:6
2
作者 郝玲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06-109,共4页
现代汉语中"时不时"和"动不动"都是表中等频率义副词,两词在句法功能上有很多共同点,但在语义、句法、语用方面也有很大差异。句法上,二者在谓语的词性、后加"地"、在句中的位置、主语的人称、否定式的... 现代汉语中"时不时"和"动不动"都是表中等频率义副词,两词在句法功能上有很多共同点,但在语义、句法、语用方面也有很大差异。句法上,二者在谓语的词性、后加"地"、在句中的位置、主语的人称、否定式的意义、可进入的祈使句的类型等方面都有差别。"动不动"可以提示"反预期事件"或"反预期频率",而"时不时"没有这样的功能。另外,"动不动"常含有"轻易"、"随意"、"轻率"的意味,有明显的主观性,口语色彩明显,"时不时"没有明显的主观性,口语色彩也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不时 动不动 比较 频率 预期 主观性
下载PDF
“动不动VP”的格式义及语用功能 被引量:6
3
作者 别晨霞 方绪军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66-68,共3页
在含有"动不动VP"的句式中,一般情况下句子表达较强烈的主观色彩,这一主观色彩主要源自于"动不动"本身含有的语义特征。我们分析"动不动"和"VP"语义上的关联,并指出在不同句类中,"动不动V... 在含有"动不动VP"的句式中,一般情况下句子表达较强烈的主观色彩,这一主观色彩主要源自于"动不动"本身含有的语义特征。我们分析"动不动"和"VP"语义上的关联,并指出在不同句类中,"动不动VP"出现的机率并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不动VP” 句类 主观性
下载PDF
“动不动”和“动辄”的历史演变及语用差异 被引量:3
4
作者 崔姗姗 贾燕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32-138,148,共8页
统计数据显示,“动不动”和“动辄”与频度副词“动”在汉语发展史上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唐五代之前以使用“动”为主,宋以后则主要使用“动不动”和“动辄”。“动辄”连用的形式六朝已出现,至宋代发生词汇化,主要用于史书、文集类文献... 统计数据显示,“动不动”和“动辄”与频度副词“动”在汉语发展史上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唐五代之前以使用“动”为主,宋以后则主要使用“动不动”和“动辄”。“动辄”连用的形式六朝已出现,至宋代发生词汇化,主要用于史书、文集类文献中;明清时期,随着其句法功能的扩展,亦可用于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作品中。作频度副词的“动不动”始见于北宋文献,但在当时的南北方通语中已普遍使用;元明以来,其后所接的句法形式更为多样。在语用方面,“动不动”表频度时具有不如意性,表达一种反预期信息,多用于口语中;而“动辄”则更加中性,表达一种预期信息,多用于书面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辄 动不动 历史演变 语用差异
下载PDF
评注性副词“动不动”的用法与来源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军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54,共5页
现代汉语的频度副词"动不动"具有较强的评注性。一般出现在小句或谓词性短语的前面,表达说话者对后面动作、行为、事件频繁出现的消极评价,主要适应于口语体或主观语体。这种用法最早出现于宋代文献,在元曲中发展、明清小说... 现代汉语的频度副词"动不动"具有较强的评注性。一般出现在小句或谓词性短语的前面,表达说话者对后面动作、行为、事件频繁出现的消极评价,主要适应于口语体或主观语体。这种用法最早出现于宋代文献,在元曲中发展、明清小说中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不动 评注性 消极义 口语语体 主观性
原文传递
汉语中的“动不动_1”和“动不动_2”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世凯 刘嵚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31,共3页
汉语中有两个“动不动”。动词性联合结构“动不动1”出现于主语、谓语、宾语等核心位置,可后附总括性标举范围副词“都”。副词“动不动2”,出现于核心动词、数量性体词之前或作全句修饰语,可后附连词“就/也”。“动不动2”是表示中... 汉语中有两个“动不动”。动词性联合结构“动不动1”出现于主语、谓语、宾语等核心位置,可后附总括性标举范围副词“都”。副词“动不动2”,出现于核心动词、数量性体词之前或作全句修饰语,可后附连词“就/也”。“动不动2”是表示中频意义的时频副词,但与“常常”等不同,“常常”强调“多次”,“动不动2”除表中频义外,强调“轻易”,含有预设信息,表达说话者的主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不动 联合结构 副词 时频 预设
原文传递
频度副词“好不好”的虚化历程及主观化 被引量:2
7
作者 付开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89-90,93,共3页
频度副词"好不好"产生于明末清初,清代有零星用例,到现代汉语基本消失。其来源是"好不好1"、"好不好2"的持续虚化、词汇化,其中也伴随着主观化的历程。其消亡后,原有功能由"动不动、动辄"替代。
关键词 频度副词 好不好 虚化 主观化 动不动
下载PDF
消极评价句式“NP动不动就VP”及其教学问题
8
作者 马洪海 单光素 马思鸣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 2020年第1期144-156,共13页
"NP动不动就VP"是现代汉语里一个常用的句式,具有消极评价的语用功能。根据调查,留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一句式的消极意义评价的主观色彩,对这一句式的使用常常采用回避的态度。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将"NP动不动... "NP动不动就VP"是现代汉语里一个常用的句式,具有消极评价的语用功能。根据调查,留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一句式的消极意义评价的主观色彩,对这一句式的使用常常采用回避的态度。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将"NP动不动就VP"看作是一种句式,对这一句式的结构特点及语用功能进行描写,并根据功能教学法对该句式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式 动不动就VP 消极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