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民初遗民诗词中的苏轼意象
被引量:
1
1
作者
罗惠缙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5期175-181,共7页
苏轼意象不同于苏轼形象,苏轼意象是由具象的人生经历、亲友、遗物、文学图录等与抽象的文化精神(文学精神、文学人物、人格魅力和文化性格)及与其关联的爱情、友情等构成。因苏轼独特的文化精神影响,苏轼经历、心灵的神通等原因,民初...
苏轼意象不同于苏轼形象,苏轼意象是由具象的人生经历、亲友、遗物、文学图录等与抽象的文化精神(文学精神、文学人物、人格魅力和文化性格)及与其关联的爱情、友情等构成。因苏轼独特的文化精神影响,苏轼经历、心灵的神通等原因,民初遗民借助淞社、超社(逸社)、须社、沤社、白雪词社等社团雅集、酬唱活动,通过对苏轼生日的追忆,表达了对苏轼狂旷谐适的人格精神、人格魅力和文化性格的崇敬与景仰;通过对苏轼图像、遗物、遗迹的吟咏,表达了对苏轼的崇拜与神往;通过对苏轼兄弟情、友情、爱情诗的唱和,表达对普适的人间情爱的肯认与赞颂。分析苏轼意象为了解文化的苏轼、了解苏轼的文学意义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初遗民
苏轼意象
东坡生日
东坡笠屐图
苏轼崇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坡帽”与丁仙现——与苏轼相关的戏剧资料发覆之一
2
作者
贾喜鹏
王建弼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4-18,共5页
很多资料记载了苏轼与宋杂剧的关联,有两条涉及到了宋杂剧艺人丁仙现和他演出时的道具"东坡帽"。资料中丁仙现所戴,既不是画像中的"东坡帽",也非图像中乐伎人所戴的"幞头",而是有所改造,如同雕砖人物所...
很多资料记载了苏轼与宋杂剧的关联,有两条涉及到了宋杂剧艺人丁仙现和他演出时的道具"东坡帽"。资料中丁仙现所戴,既不是画像中的"东坡帽",也非图像中乐伎人所戴的"幞头",而是有所改造,如同雕砖人物所戴形状的帽子。丁仙现在苏轼道说之后才被众多的文献记载,一方面是因为与苏轼的交集而引发注意,另一方面也与丁仙现本人的品性和表演才艺相关,但我们仍然感谢苏轼为丁仙现留下的首道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宋杂剧
东坡帽
丁仙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坡笠屐”的图文生成及其多重阐释——一个跨媒介艺术史研究的个案
被引量:
3
3
作者
陈琳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38,66,共12页
苏轼戴笠着屐的形象,最初源于其谪居儋州的生活片段,经由后人的文学书写与绘画形塑,逐渐演变为苏轼最深入人心的经典形象,在中国艺术史和文化史上具有独特而广泛的影响。关于“东坡笠屐”的既往研究,或从文字材料出发,梳理探讨其本事源...
苏轼戴笠着屐的形象,最初源于其谪居儋州的生活片段,经由后人的文学书写与绘画形塑,逐渐演变为苏轼最深入人心的经典形象,在中国艺术史和文化史上具有独特而广泛的影响。关于“东坡笠屐”的既往研究,或从文字材料出发,梳理探讨其本事源流及文化意蕴,或侧重图像分析,就图式与技法风格考察“东坡笠屐”主题绘画的艺术特征。文章尝试综合运用文字与图像两方面材料,引入“跨媒介艺术史”的研究视野,探讨“东坡笠屐”形象的生成路径及其多重阐释面向。后人或借助“风雨海上苏”的政治隐喻,还原苏轼贬谪儋州的历史本事,对其戴笠形象作原境式的解读;或将苏轼打造为趋于符号化的文人典范,凸显“坡仙”风流的形象内涵;或发掘苏轼形象的诙谐潜质,展示一种超越文人传统的精神姿态。这些不同的形塑方式,也显示出图文媒介之于苏轼形象生成及其意义阐释的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东坡笠屐”
《东坡笠屐图》
跨媒介艺术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坡巾源流:古代士人对帽的接受与改造
被引量:
1
4
作者
吴比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1-143,共13页
帽在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为北方少数民族所喜戴。至迟于先秦,“高顶帽”为中原百姓接受。但在汉及以前的服饰体系中,中原地区主流语境崇冠轻帽,视“高顶帽”为胡人之象征。历经魏晋风度和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洗礼后,士人们反而开始...
帽在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为北方少数民族所喜戴。至迟于先秦,“高顶帽”为中原百姓接受。但在汉及以前的服饰体系中,中原地区主流语境崇冠轻帽,视“高顶帽”为胡人之象征。历经魏晋风度和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洗礼后,士人们反而开始以戴帽为雅,“高顶帽”始被士人广泛设计和改造,汉化特征显著,流行于社会各阶层。其中一款“墙外有重墙”“界在两眉间”的造型成为后来“东坡巾”的原生要素。唐及五代,“高顶帽”演化为周边带檐、中有竖棱、乌纱材质、多为平顶、意趣浓烈的纱帽,帽之文人化随之定型。北宋以降,乌纱帽出现了诸多名目,虽整体造型一致,但方圆高低的细节各有不同,有一种身高檐短、上宽下窄的方帽尤其受到苏轼喜爱。由于苏轼巨大的影响力,这种方帽在宋代和明代分别有了“子瞻样”和“东坡巾”的专名,后又被民间附会为苏轼发明。明清时,“东坡巾”已成为苏轼画像中的程式化符号之一,不仅在中国古代文人群体中影响深远,还传播到了越南、日本、朝鲜等东亚文化圈的国家,产生了很多富有国别特色的变体。“东坡巾”的形成、改造和传播过程彰显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特殊性和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士人
东坡巾
子瞻样
苏轼
高顶帽
乌纱帽
首服体系
原文传递
题名
民初遗民诗词中的苏轼意象
被引量:
1
1
作者
罗惠缙
机构
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5期175-181,共7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民初遗民文人社团与文学演进研究"(13A079)
文摘
苏轼意象不同于苏轼形象,苏轼意象是由具象的人生经历、亲友、遗物、文学图录等与抽象的文化精神(文学精神、文学人物、人格魅力和文化性格)及与其关联的爱情、友情等构成。因苏轼独特的文化精神影响,苏轼经历、心灵的神通等原因,民初遗民借助淞社、超社(逸社)、须社、沤社、白雪词社等社团雅集、酬唱活动,通过对苏轼生日的追忆,表达了对苏轼狂旷谐适的人格精神、人格魅力和文化性格的崇敬与景仰;通过对苏轼图像、遗物、遗迹的吟咏,表达了对苏轼的崇拜与神往;通过对苏轼兄弟情、友情、爱情诗的唱和,表达对普适的人间情爱的肯认与赞颂。分析苏轼意象为了解文化的苏轼、了解苏轼的文学意义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民初遗民
苏轼意象
东坡生日
东坡笠屐图
苏轼崇拜
Keywords
Adherent's poems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images of Su Shi
dongpo
's birthday
dongpo
with sandals and bamboo
hat
the worship of Su Shi
分类号
I025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坡帽”与丁仙现——与苏轼相关的戏剧资料发覆之一
2
作者
贾喜鹏
王建弼
机构
长治学院中文系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4-18,共5页
基金
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上党地区戏曲的调查与研究"
文摘
很多资料记载了苏轼与宋杂剧的关联,有两条涉及到了宋杂剧艺人丁仙现和他演出时的道具"东坡帽"。资料中丁仙现所戴,既不是画像中的"东坡帽",也非图像中乐伎人所戴的"幞头",而是有所改造,如同雕砖人物所戴形状的帽子。丁仙现在苏轼道说之后才被众多的文献记载,一方面是因为与苏轼的交集而引发注意,另一方面也与丁仙现本人的品性和表演才艺相关,但我们仍然感谢苏轼为丁仙现留下的首道痕迹。
关键词
苏轼
宋杂剧
东坡帽
丁仙现
Keywords
Su Shi
Zaju in the Song Dynasty
dongpo hat
Ding Xianxian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坡笠屐”的图文生成及其多重阐释——一个跨媒介艺术史研究的个案
被引量:
3
3
作者
陈琳琳
机构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38,66,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图像视域下的宋代文学阐释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CZW015)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苏轼戴笠着屐的形象,最初源于其谪居儋州的生活片段,经由后人的文学书写与绘画形塑,逐渐演变为苏轼最深入人心的经典形象,在中国艺术史和文化史上具有独特而广泛的影响。关于“东坡笠屐”的既往研究,或从文字材料出发,梳理探讨其本事源流及文化意蕴,或侧重图像分析,就图式与技法风格考察“东坡笠屐”主题绘画的艺术特征。文章尝试综合运用文字与图像两方面材料,引入“跨媒介艺术史”的研究视野,探讨“东坡笠屐”形象的生成路径及其多重阐释面向。后人或借助“风雨海上苏”的政治隐喻,还原苏轼贬谪儋州的历史本事,对其戴笠形象作原境式的解读;或将苏轼打造为趋于符号化的文人典范,凸显“坡仙”风流的形象内涵;或发掘苏轼形象的诙谐潜质,展示一种超越文人传统的精神姿态。这些不同的形塑方式,也显示出图文媒介之于苏轼形象生成及其意义阐释的不同影响。
关键词
苏轼
“东坡笠屐”
《东坡笠屐图》
跨媒介艺术史
Keywords
Su Shi
"
dongpo
in a Bamboo
hat
and Clogs"
Painting of"
dongpo
in a Bamboo
hat
and Clogs"(
dongpo
liji tu)
Cross-media Art History
分类号
J0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坡巾源流:古代士人对帽的接受与改造
被引量:
1
4
作者
吴比
机构
中国国家博物馆
出处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1-143,共13页
文摘
帽在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为北方少数民族所喜戴。至迟于先秦,“高顶帽”为中原百姓接受。但在汉及以前的服饰体系中,中原地区主流语境崇冠轻帽,视“高顶帽”为胡人之象征。历经魏晋风度和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洗礼后,士人们反而开始以戴帽为雅,“高顶帽”始被士人广泛设计和改造,汉化特征显著,流行于社会各阶层。其中一款“墙外有重墙”“界在两眉间”的造型成为后来“东坡巾”的原生要素。唐及五代,“高顶帽”演化为周边带檐、中有竖棱、乌纱材质、多为平顶、意趣浓烈的纱帽,帽之文人化随之定型。北宋以降,乌纱帽出现了诸多名目,虽整体造型一致,但方圆高低的细节各有不同,有一种身高檐短、上宽下窄的方帽尤其受到苏轼喜爱。由于苏轼巨大的影响力,这种方帽在宋代和明代分别有了“子瞻样”和“东坡巾”的专名,后又被民间附会为苏轼发明。明清时,“东坡巾”已成为苏轼画像中的程式化符号之一,不仅在中国古代文人群体中影响深远,还传播到了越南、日本、朝鲜等东亚文化圈的国家,产生了很多富有国别特色的变体。“东坡巾”的形成、改造和传播过程彰显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特殊性和丰富性。
关键词
古代士人
东坡巾
子瞻样
苏轼
高顶帽
乌纱帽
首服体系
Keywords
ancient literati
dongpo hat
Zizhan style
SU Shi
high top
hat
black gauze
hat
headgear system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G127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民初遗民诗词中的苏轼意象
罗惠缙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东坡帽”与丁仙现——与苏轼相关的戏剧资料发覆之一
贾喜鹏
王建弼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东坡笠屐”的图文生成及其多重阐释——一个跨媒介艺术史研究的个案
陈琳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东坡巾源流:古代士人对帽的接受与改造
吴比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