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se-Level Cycles and Episodic Coal Accumulation——Case Study of Dongsheng Coalfield in Ordos Basin 被引量:6
1
作者 YANG Ren-chao HAN Zuo-zhen +1 位作者 LI Zeng-xue FAN Ai-ping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6年第4期439-442,共4页
The advantage of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which takes base-levels as reference, is that it can be applied to continental depositional basins controlled by multiple factors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e advantage of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which takes base-levels as reference, is that it can be applied to continental depositional basins controlled by multiple factors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resolution of sequential stratigraphic analysis. Moreover, the principles of base-level cycles are also suitable for analyzing sequential stratigraphy in continental coal-bearing basins because of their accuracy in forecasting distribution of coal measures. By taking the Dongsheng coalfield in the Ordos basin as an example,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base-level cycles in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coal is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Yan’an formation in the Dongsheng area is a long-term base-level cycle which is bordered by nonconformities and made up of five mid-term cycles and 13 short-term cycles. The long-term cycle and the mid-term cycles are obvious in comparison with a transverse profile. The episodic coal accumulation in the Mesozoic Ordos basin means that the deposition of primary matter (peat bogs) of coalification is discontinuous, periodical and cyclical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basin. The episodic accumulation of coal measures in the Yan’an stage is controlled by ascending-descending changes of a long-term cycle and middle-term cycles. Coal measures formed during the early and late periods of the long-term cycle are characterized by multiple layers, big cumulative thickness and poor continuity. Coal measures formed in the mid-term of the long cycle are dominated by good continuity, fewer layers and a small additive thickness, which is favorable for the accumulation of thick and continuous coal measures in the transition stage of mid term base-level cy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dos basin dongsheng coalfield base-level cycle sequential stratigraphy episodic coal accumulation
下载PDF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E in Jurassic Coal of Yan'an Formation from Dongsheng Coalfield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峰华 丛志远 +2 位作者 彭苏萍 唐跃刚 任德贻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2年第2期138-142,共5页
Concentration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REE) in Jurassic coal of YanAn Formation from Dongsheng coalfield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Ordos basin were determined by instrumental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INAA). Curv... Concentration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REE) in Jurassic coal of YanAn Formation from Dongsheng coalfield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Ordos basin were determined by instrumental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INAA). Curves of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REE were drawn, and many geochemical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1) The contents of REE in Jurassic coal with low ash and sulfur are lower than those of Carboniferous and Permian coal from the Basin of North China; 2) Inside the Dongsheng coalfield, coal from the north has higher contents of REE than that form the south because the north is near the area of source rock which is the main supplier of REE, while the south is far away from the area of source rocks; 3) Although Jurassic coal in Dongsheng is the low ash coal with less than 10%, the contents of REE are still proportional to ash yield of ash and SiO 2 contents. 4) Although the Jurassic coal in Dongsheng were deposited in oxidative continental environment of river lake, Eu depletion of REE in coal commonly exists, and positive abnormity of Ce dose not exist. This reflects the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REE in source rock of continental area; and 5) Compared with other rocks, coal shows extremely complexity of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REE, which is the result of continuous alteration and redistribution of matter in coal occurred in open basi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 earth elements GEOCHEMISTRY Jurassic coal dongsheng coalfield
下载PDF
东胜煤田巴音陶勒盖勘查区煤层及聚煤环境分析
3
作者 俎新许 陈倩倩 +1 位作者 李锋 刘明明 《煤炭科技》 2024年第2期15-18,26,共5页
巴音陶勒盖勘查区位于东胜煤田北部,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为本区含煤地层,按沉积旋回和岩性组合特征,自上而下可划分为3个岩段4个煤组。以东胜煤田巴音陶勒盖勘查区资料为基础,对勘查区煤层和聚煤环境进行综合研究表明,区内沉积环境以河... 巴音陶勒盖勘查区位于东胜煤田北部,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为本区含煤地层,按沉积旋回和岩性组合特征,自上而下可划分为3个岩段4个煤组。以东胜煤田巴音陶勒盖勘查区资料为基础,对勘查区煤层和聚煤环境进行综合研究表明,区内沉积环境以河流—三角洲相为主,伴有滨湖、浅湖和滨湖—泥炭沼泽相,局部发育半深湖相—深湖相。煤层发育严格受沉积环境的控制,区内形成了可对比煤层11层、可采煤层7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组 聚煤环境 东胜煤田 巴音陶勒盖
下载PDF
基于AHP的东胜煤田煤层顶板充水强度分区评价
4
作者 付德渊 樊江伟 +3 位作者 乌阳嘎 黄海鱼 白志君 李哲 《陕西煤炭》 2024年第9期58-63,99,共7页
煤层顶板充水强度是矿区水害防治基础指标之一,为揭示东胜煤田煤层顶板充水强度整体规律,以该煤田各矿区为研究区,选取煤层顶板各含水层受导水裂隙带破坏高度为充水强度主控影响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应用GIS的空间复合叠... 煤层顶板充水强度是矿区水害防治基础指标之一,为揭示东胜煤田煤层顶板充水强度整体规律,以该煤田各矿区为研究区,选取煤层顶板各含水层受导水裂隙带破坏高度为充水强度主控影响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应用GIS的空间复合叠加对充水强度进行分区评价。结果表明,充水强度整体表现规律为随着东胜煤田煤层埋深由东北向西南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的充水强度分区结果与煤田各矿区矿井涌水量分布结果大致相同,该成果可为东胜煤田各矿井水害防治提供区域性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胜煤田 充水强度 层次分析法(AHP) 含水层
下载PDF
东胜煤田西北缘延安组沉积特征及成煤沉积环境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兴龙 梁圣建 +4 位作者 王平丽 刘佳敏 李增学 冯凯 李旭超 《中国煤炭地质》 2023年第10期8-13,22,共7页
基于钻井岩心、测井资料,以及煤岩煤质等实验测试资料,采用沉积学、煤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及岩相古地理学等理论方法,研究了东胜煤田西北缘延安组的沉积特征、成煤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研究区共识别出15种岩相,两种岩相组合类型。根据岩... 基于钻井岩心、测井资料,以及煤岩煤质等实验测试资料,采用沉积学、煤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及岩相古地理学等理论方法,研究了东胜煤田西北缘延安组的沉积特征、成煤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研究区共识别出15种岩相,两种岩相组合类型。根据岩相组合所代表的沉积环境,识别出了曲流河、辫状河两种主要沉积体系,煤层主要形成于河漫的泥炭沼泽环境。通过分析研究区主采煤层显微煤岩组分特征,发现各煤层显微组分中主要为镜质组,其次是惰质组,壳质组及无机物含量最少,显微煤岩类型为微镜惰煤。通过分析煤的灰分、硫分,研究区的煤质类型以低灰煤、低硫煤为主。由镜惰比分析可以看出,研究区延安组成煤环境为潮湿—弱覆水环境和极潮湿—覆水环境。通过TPI-GI坐标图,识别出研究区存在两种煤相类型,即干燥森林沼泽相以及潮湿森林沼泽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组 成煤沉积环境 煤相类型 聚煤规律 东胜煤田
下载PDF
煤炭矿区排矸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肖萌 郭巧玲 +1 位作者 杨云松 代彬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9-157,共9页
采用填埋覆土的方式对煤矸石进行处理,在沉陷区沟壑地带分层充填矸石,使沟地变为平地,对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神府东胜煤田的大多数煤矿现已基本采用填埋覆土的方式对煤矸石进行处理。以神府东胜煤田中某排矸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排矸场... 采用填埋覆土的方式对煤矸石进行处理,在沉陷区沟壑地带分层充填矸石,使沟地变为平地,对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神府东胜煤田的大多数煤矿现已基本采用填埋覆土的方式对煤矸石进行处理。以神府东胜煤田中某排矸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排矸场表层土壤(地表及-1 m处)中As、Cd、Cr、Cu、Mn、Ni、Pb和Zn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土壤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研究表明,排矸场中As、Cd、Cr、Cu、Pb、Zn含量超过该地区的土壤背景值,对当地的土壤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排矸场土壤中As、Cd、Cr、Cu、Mn、Ni、Pb在-1 m处的含量高于表层土壤,并且排矸场中-1 m处土壤的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都高于对照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排矸场中Cd、Cr、Cu、Ni残渣态占比最大,As可氧化态占比最大,Mn、Zn、Pb可交换态和可还原态占比较大,Mn、Zn、Pb以更不稳定的形态存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土壤 重金属 污染 排矸场 神府东胜煤田
下载PDF
东胜煤田典型煤矿开采沉陷变形破坏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汉元 赵頔 +6 位作者 敖嫩 段丞 王明君 祁帅 贾旭 邓燕 武建强 《中国煤炭》 2023年第4期73-79,共7页
针对鄂尔多斯市东胜煤田煤矿开采沉陷引起的地表变形、破坏等问题,基于采动地表移动规律,结合东胜煤田典型煤矿岩移观测台账,采用非线性函数拟合法对采动引发的地表变形规律进行拟合;应用概率积分法进行对比验证,分析得出东胜煤田地表... 针对鄂尔多斯市东胜煤田煤矿开采沉陷引起的地表变形、破坏等问题,基于采动地表移动规律,结合东胜煤田典型煤矿岩移观测台账,采用非线性函数拟合法对采动引发的地表变形规律进行拟合;应用概率积分法进行对比验证,分析得出东胜煤田地表最大下沉速度与采矿条件之间的关系;应用极差和方差进行分析得出各影响因素中最大显著因素。以上研究成果以期为矿井工作面优化设计、采动损害程度评价预测以及采煤沉陷区的生态修复等提供基础参考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胜煤田 开采沉陷 非线性函数拟合 概率积分法
下载PDF
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建设弃土弃渣冲刷试验研究 被引量:41
8
作者 王文龙 李占斌 +4 位作者 李鹏 鲁可新 郭彦彪 郑良勇 徐伯荣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8-71,共4页
采用野外放水冲刷实验,对神府东胜煤田弃土弃渣侵蚀产沙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弃土弃渣堆积年限越短,可蚀性越大,侵蚀程度越强。经过4~7年的自然沉降过程,其表面的紧实度逐渐趋于稳定值。流量相同时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产沙量1... 采用野外放水冲刷实验,对神府东胜煤田弃土弃渣侵蚀产沙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弃土弃渣堆积年限越短,可蚀性越大,侵蚀程度越强。经过4~7年的自然沉降过程,其表面的紧实度逐渐趋于稳定值。流量相同时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产沙量1997年弃渣>1994年弃渣>煤渣>煤矸石。径流量、产沙量与放水流量呈线性关系,产沙量与径流量亦呈线性关系。集中的水流冲刷对弃土弃渣坡面造成严重的侵蚀,使含沙量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随着时间的变化含沙量出现剧烈的上下波动,总体上表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同时,会出现高含沙水流过程甚至泥石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府东胜煤田 开发建设 弃土弃渣 冲刷试验
下载PDF
神府东胜煤田原生地面放水冲刷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文龙 李占斌 +4 位作者 李鹏 鲁可新 郭彦彪 丁文峰 郑良勇7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59-62,共4页
神府东胜煤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人为水土流失,为了分析计算神府煤田弃土弃渣、扰动地面及非硬化路面的新增水土流失量,以本区未经人为扰动的、撂荒的原生地面为自然侵蚀本底值的作用对象,采用野... 神府东胜煤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人为水土流失,为了分析计算神府煤田弃土弃渣、扰动地面及非硬化路面的新增水土流失量,以本区未经人为扰动的、撂荒的原生地面为自然侵蚀本底值的作用对象,采用野外放水冲刷实验的研究方法,对原生地面的侵蚀产沙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径流量、产沙量与放水流量,径流量、产沙量与坡度的关系均呈线性相关,即随着坡度与放水流量的增大,径流量和产沙量也在线性增加。径流量与产沙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变化,关系式为Ms=0.049W0.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府东胜煤田 弃土弃渣 放水冲刷试验
下载PDF
神府东胜煤田开发中扰动地面径流泥沙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文龙 王兆印 +3 位作者 李占斌 郭彦彪 李鹏 鲁可新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0-64,共5页
神府东胜国家级特大煤田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严重扰动了原有的土壤结构层次,破坏了地面的植被,造成了严重的新增水土流失,本文采用野外放水冲刷实验的研究方法,对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建设中人为扰动地面侵蚀产沙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神府东胜国家级特大煤田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严重扰动了原有的土壤结构层次,破坏了地面的植被,造成了严重的新增水土流失,本文采用野外放水冲刷实验的研究方法,对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建设中人为扰动地面侵蚀产沙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5°条件下在流量为15 L/min2、0 L/min2、5 L/min时产沙量与径流量呈幂函数关系,10 L/min时呈线性关系。11°条件下在各放水流量时的产沙量与径流量呈线性关系。17°条件下流量为10 L/min1、5 L/min时产沙量与径流量呈对数函数关系,20 L/min2、5 L/min时呈线性关系。产沙量与坡度在放水流量10 L/min2、5 L/min时呈对数函数关系,在放水流量15 L/min2、0 L/min时呈线性关系变化。径流量与放水流量呈线性关系,产沙量与放水流量呈对数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府东胜煤田 扰动地面 放水冲刷试验 径流产沙
下载PDF
神府东胜煤田扰动地面野外降雨试验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宏伟 王文龙 +2 位作者 王贞 詹松 车小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5,20,共6页
神府东胜煤田是我国探明储量最大的煤田,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扰动地面,造成了严重的矿区水土流失。为了科学地预测和治理矿区扰动地面的水土流失,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对神府东胜煤田扰动地面的侵蚀产沙过程进行模拟,深入... 神府东胜煤田是我国探明储量最大的煤田,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扰动地面,造成了严重的矿区水土流失。为了科学地预测和治理矿区扰动地面的水土流失,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对神府东胜煤田扰动地面的侵蚀产沙过程进行模拟,深入探讨其侵蚀产沙、产流特征。结果表明:降雨强度是影响扰动地面产流时间的主要因素,产流时间与降雨强度呈负幂函数相关;在试验条件限定的范围内,入渗率随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增大均呈先增大后稳定的趋势,但坡度对其影响较弱;径流率随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增大均呈幂函数增大,且相关系数较高;径流含沙量和侵蚀速率均与降雨强度呈幂函数相关,但相关系数不高;径流量与降雨强度呈很好的线性相关;产沙量与径流量呈幂函数相关,且相关系数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府东胜煤田 扰动地面 野外降雨试验 径流量 产沙量
下载PDF
神府-东胜采煤塌陷区裂缝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郭巧玲 马志华 +2 位作者 苏宁 杨云松 韩振英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9-116,共8页
为揭示采煤塌陷区裂缝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以神府-东胜煤田石圪台采煤塌陷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理统计法对塌陷区不同宽度(8、4、3、2和1 cm)的裂缝和非裂缝区土壤含水量进行对比分析,并利用地统计方法、Surfer11. 0对采煤塌陷区土壤含... 为揭示采煤塌陷区裂缝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以神府-东胜煤田石圪台采煤塌陷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理统计法对塌陷区不同宽度(8、4、3、2和1 cm)的裂缝和非裂缝区土壤含水量进行对比分析,并利用地统计方法、Surfer11. 0对采煤塌陷区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深度的土层,裂缝区土壤含水量明显小于非裂缝区,且随着裂缝宽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减小幅度不断增大。垂向分布上,裂缝宽度≤3 cm的测点,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说明宽度较小的裂缝对较深的土层含水量影响较小;而在裂缝宽度> 3 cm的测点,地面以下30 cm至60 cm的土层含水量明显偏小,说明宽度较大的裂缝对相对较深的土层含水量影响较大。对于土壤含水量的平面变化,各土层土壤含水量低值区均位于裂缝区的裂缝发育带,高值区位于非裂缝区的植被覆盖区。以上结果说明采煤塌陷区裂缝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土体结构,造成土壤含水量减少,影响土壤水空间分布,造成土壤水分流失,导致生态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裂缝 煤矿塌陷区 SURFER 11. 0 神府-东胜煤田
下载PDF
神东煤田扰动地面与原地面产流产沙及水动力学参数对比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贞 王文龙 +2 位作者 金剑 罗婷 王浩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0年第6期69-74,共6页
煤矿开发建设活动破坏了原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形成的人为扰动地面水土流失剧烈。采用野外放水冲刷试验,研究神府东胜煤田原地面与扰动地面产流、产沙以及水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扰动地面产流时间小于原地面,产流强度是原... 煤矿开发建设活动破坏了原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形成的人为扰动地面水土流失剧烈。采用野外放水冲刷试验,研究神府东胜煤田原地面与扰动地面产流、产沙以及水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扰动地面产流时间小于原地面,产流强度是原地面的1~2倍;扰动地面的初始含沙量是原地面的10~30倍,产沙强度是原地面的10~50倍;扰动地面的雷诺数和阻力系数均大于原地面,弗劳德数差异不显著;不同坡度、不同流量2种处理类型的产沙强度与产流强度呈指数函数关系,产沙强度和雷诺数呈幂函数关系,产流强度和雷诺数呈幂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对矿区扰动地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地面 扰动地面 产流 产沙 水动力学参数 神府东胜煤田
下载PDF
开发建设中扰动地面新增水土流失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罗婷 王文龙 +1 位作者 李宏伟 白芸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35,共6页
针对神府东胜煤田开采过程中所引发的严重新增水土流失问题,采用野外放水冲刷的试验研究方法,对神府东胜煤田扰动地面新增水土流失机理和流失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放水冲刷流量和坡度下,原始地面的平均土壤入渗率较扰动地... 针对神府东胜煤田开采过程中所引发的严重新增水土流失问题,采用野外放水冲刷的试验研究方法,对神府东胜煤田扰动地面新增水土流失机理和流失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放水冲刷流量和坡度下,原始地面的平均土壤入渗率较扰动地面的增加30%;两种不同类型下垫面的径流量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冲刷的前6min,径流量均较小,且原始地面>扰动地面,在6min以后,径流量迅速增大,且原始地面<扰动地面,扰动地面的平均径流量较原始地面增加14%;原始地面的侵蚀产沙在整个放水冲刷过程中没有显著变化,基本维持在一个常数水平;扰动地面在放水冲刷0—15min的侵蚀产沙量较高,此后侵蚀产沙随冲刷历时的延长而下降并最终趋于稳定;扰动地面的平均含沙量较原始地面增加96%,平均产沙量增加89%;新增土壤流失量随放水流量和坡度的增大而增大,10°时,新增土壤流失量最大;同一坡度条件下,放水流量越小,土壤流失量增加的百分比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地面 新增水土流失量 入渗率 径流量 侵蚀产沙 神府东胜煤田
下载PDF
东胜煤田导水裂隙发育及其分区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鞠金峰 马祥 +4 位作者 赵富强 刘阳军 王业征 刘乐 许家林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2-212,共11页
东胜煤田是我国西北部能源供给的重要基地,煤炭资源丰富但赋煤条件多变,导致不同矿区采动导水裂隙的发育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揭示东胜煤田采动导水裂隙发育的分区特征对于科学指导区域煤炭绿色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东胜煤田17对主... 东胜煤田是我国西北部能源供给的重要基地,煤炭资源丰富但赋煤条件多变,导致不同矿区采动导水裂隙的发育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揭示东胜煤田采动导水裂隙发育的分区特征对于科学指导区域煤炭绿色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东胜煤田17对主力矿井30个工作面的导水裂隙发育特征统计与实测,获得了赋煤条件变化对导水裂隙带高度(简称“导高”)的影响规律;通过对东胜煤田赋煤条件的典型分区,提出了不同分区覆岩“导高”的预计方法。结果表明,相比深部开采,浅部煤层采动引起的覆岩“导高”波动程度更为显著,尤其在埋深200~300 m,裂采比上下波动范围可达2.55倍。覆岩导水裂隙的发育受控于关键层的破断运动,顶板7~10倍采高范围之外最近一层关键层底界即为导水裂隙发育的顶界;据此合理解释了浅/深埋煤层“导高”波动性差异的原因。浅埋煤层覆岩关键层数量相对偏少,极易出现主关键层进入7~10倍采高范围的情况,造成导水裂隙直接发育至基岩顶界,引起“导高”值的异常大幅度波动。而对于深部煤层,覆岩7~10倍采高范围之外关键层数量相对偏多、间距偏小,当因地质条件改变而引起关键层位置变化时,“导高”的波动范围仅限于7~10倍采高范围附近关键层与其上部相邻关键层之间的间距,难以出现“导高”的大幅度波动现象。据此提出,在埋深低于500 m条件不能直接使用采高倍数法进行“导高”预计,应根据关键层位置及其对破断裂缝导水性影响规律进行判断;而当埋深超500 m时,可按17~24倍采高的统计值进行简单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开采 导水裂隙 典型分区 关键层 东胜煤田
下载PDF
神府东胜煤田扰动地面水流水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贞 王文龙 +2 位作者 罗婷 王浩 金剑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2-45,共4页
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建设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扰动地面,形成了新的人为水土流失。采用野外放水冲刷实验,对人为扰动地面水流的水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流速与放水流量呈幂函数关系,在上、中、下3个断面上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 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建设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扰动地面,形成了新的人为水土流失。采用野外放水冲刷实验,对人为扰动地面水流的水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流速与放水流量呈幂函数关系,在上、中、下3个断面上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水流流态属于紊流,雷诺数与放水流量呈幂函数关系;弗劳德数值在0.59~0.88之间,Fr<1,水流属于缓流;阻力系数随坡度增加而增大;水流剪切力和水流功率分别与放水流量呈幂函数关系,并随坡度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府东胜煤田 扰动地面 水动力学参数 野外放水试验
下载PDF
东胜煤田侏罗系延安组植物群及古气候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希杰 王士路 +1 位作者 商晓飞 李海锋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31-37,共7页
应用放大镜观察的方法对东胜煤田侏罗系延安组中保存的大量植物化石进行分析,共鉴定出24属64种。在此基础上,对侏罗系延安组植物群组合特征及其所反映的古气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植物群可分为有继承性的Coniopteris szeiana-Nilssoni... 应用放大镜观察的方法对东胜煤田侏罗系延安组中保存的大量植物化石进行分析,共鉴定出24属64种。在此基础上,对侏罗系延安组植物群组合特征及其所反映的古气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植物群可分为有继承性的Coniopteris szeiana-Nilssoniapterophylloides-Eboracialobifolia与Neocalamites hoerensis-Podozamites lan-ceolatus上下两个组合;该植物群与北京门头沟植物群、豫西义马植物群主要属种相同,都是银杏纲、真蕨纲占优势,并以蚌壳蕨科的繁盛为特征,均属于我国北方地区早、中侏罗世Con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可进行对比;植物群组合特征反映东胜煤田延安组时期为季节分明、偏潮湿的温带-暖温带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胜煤田 侏罗系 延安组 植物群 古气候
下载PDF
非硬化土路土壤剥蚀率与水动力学参数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罗婷 王文龙 +2 位作者 王贞 金剑 王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6-98,101,共4页
神府东胜煤田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非硬化土质路面,为了确定影响这种土路土壤剥蚀率的侵蚀因子,分析其侵蚀机理,选取非硬化路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放水冲刷试验,系统地分析了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建设中非硬化土路土壤剥蚀率与坡... 神府东胜煤田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非硬化土质路面,为了确定影响这种土路土壤剥蚀率的侵蚀因子,分析其侵蚀机理,选取非硬化路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放水冲刷试验,系统地分析了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建设中非硬化土路土壤剥蚀率与坡度、放水流量、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单位水流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剥蚀率与各单因子之间显著相关,土壤剥蚀率与坡度和放水流量、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均呈线性关系,与单位水流功率呈三次方关系,坡度和水流功率是影响土壤剥蚀率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硬化土路 土壤剥蚀率 水动力学参数 神府东胜煤田
下载PDF
东胜煤田阿不亥勘查区侏罗系主要煤层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聂浩刚 董福辰 赵维宽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36-143,共8页
阿不亥勘查区位于东胜煤田东北部,区内主要含煤岩系为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主要含5个煤组,含煤9~22层,平均15层。含煤地层岩性空间上变化频繁,给煤岩层对比研究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文章通过选取岩性组合对比法、标志层法、层间距法和测井... 阿不亥勘查区位于东胜煤田东北部,区内主要含煤岩系为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主要含5个煤组,含煤9~22层,平均15层。含煤地层岩性空间上变化频繁,给煤岩层对比研究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文章通过选取岩性组合对比法、标志层法、层间距法和测井曲线对比法并结合地震剖面成果,对区内煤层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共编号煤层18层。其中,可采煤层15层,不可采煤层3层,可采煤层中基本全区可采煤层3层(4-1、4-2中、6-2中),大部可采煤层9层(2-2上、2-2中、2-2下、3-1、3-2、4-2上、5-1、6-2上、6-2下),局部可采煤层3层(2-1、3-2下、6-1)。主要可采煤层(基本全区可采和全区大部可采)对比可靠程度相对较高,煤层结构简单,厚度变化较小,属于较稳定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胜煤田 延安组 煤层对比
下载PDF
神府东胜煤田沉陷区三种人工林生长状况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雅茹 董杰 +5 位作者 汪季 马迎宾 党晓宏 孙萍 王博文 张兴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5-120,共6页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神府东胜煤田沉陷区不同立地条件下三种人工林的生长状况,并对林下土壤含水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人工林生长指标与林下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樟子松的生长状况为梁地阴...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神府东胜煤田沉陷区不同立地条件下三种人工林的生长状况,并对林下土壤含水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人工林生长指标与林下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樟子松的生长状况为梁地阴坡>覆沙地>梁地坡顶>梁地阳坡,方差分析表明差异显著(P<0.05)。沙棘与山杏的生长状况为梁地阴坡>梁地坡顶>梁地阳坡,方差分析表明沙棘生长状况差异性极显著(P<0.01),山杏生长状况差异不明显。不同立地条件樟子松,沙棘,山杏的各项生长指标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山杏各项生长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大于0.9。樟子松,沙棘,山杏的生长状况与土壤含水量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在0.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府东胜煤田 沉陷区 生长状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