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年乌鲁木齐Ms4.8级地震发震构造及房屋震害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阿里木江.亚力昆 陈建波 《高原地震》 2018年第3期42-47,共6页
2018年1月20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Ms4. 8级地震,震中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部的柴窝堡盆地内,最大烈度为Ⅴ度。震区房屋主要是中老旧、自建土木(砖木)和砖混结构房屋,因多数为未经正规设计,地基处理不规范,没有进行过抗震设防的自建房,在此... 2018年1月20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Ms4. 8级地震,震中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部的柴窝堡盆地内,最大烈度为Ⅴ度。震区房屋主要是中老旧、自建土木(砖木)和砖混结构房屋,因多数为未经正规设计,地基处理不规范,没有进行过抗震设防的自建房,在此次地震中出现不同程度破坏,部分房屋墙体出现细小裂缝、横纵向连接处竖向裂缝等;砖混结构房屋因建造年代久远,施工质量差,出现了横纵墙连接处的轻微裂缝、门洞贯通性斜向裂缝、窗户洞周围墙皮被挤、墙体竖向裂缝等。富民安居房屋抗震措施满足设防要求,抗震性能良好,在本次地震中基本完好,经受住了地震考验。根据现场调查结果,本次地震位于柴窝堡南缘断裂附近,可能为该断裂最新活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4.8级地震 地震灾害 活动断裂 发震构造
下载PDF
冷竹关沟高陡斜坡地震动响应特征
2
作者 唐涛 王运生 +3 位作者 吴昊宸 刘世成 冯卓 詹明斌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2-513,共12页
四川省泸定县冷竹关沟两岸属于高陡斜坡,距2022年5月20日汉源M_(S)4.8地震震中52 km。基于冷竹关沟监测剖面上安置的4台强震仪对汉源M_(S)4.8地震的监测数据,分析了高陡斜坡上的地震波响应规律,并与前人研究成果对比,结果显示:(1)斜坡... 四川省泸定县冷竹关沟两岸属于高陡斜坡,距2022年5月20日汉源M_(S)4.8地震震中52 km。基于冷竹关沟监测剖面上安置的4台强震仪对汉源M_(S)4.8地震的监测数据,分析了高陡斜坡上的地震波响应规律,并与前人研究成果对比,结果显示:(1)斜坡对此次地震的地震波放大效应在水平南北向最为显著,右岸半岛状山梁处的放大作用强于左岸浑厚山体,且随着高程的增加场地的放大作用逐渐增大;(2)斜坡右岸的地震动卓越频率为2—6 Hz,左岸主要分布在7—13 Hz,冷竹关沟高陡斜坡的地震动卓越频率在半岛状山梁部位以特低频为主,在浑厚山体斜坡以中低频为主,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中,斜坡更容易与卓越频率在此范围内的地震动记录发生共振作用,以致坡体地震动响应强烈;(3)冷竹关沟高陡斜坡存在地震波背坡效应,同时该处斜坡对地震波的放大效应还受到微地形的控制,地震波在右岸坡顶凸起地形处能量最为强烈,右岸斜坡坡顶在地震波经过时更容易发生崩塌等次生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源M_(S)4.8地震 冷竹关沟 放大效应 斜坡地震动 深切峡谷
下载PDF
广东东源M_S4.8地震序列震源位置及周边地区P波三维速度结构 被引量:10
3
作者 叶秀薇 黄元敏 +1 位作者 胡秀敏 刘锦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9-819,938,共11页
利用震源位置和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得到2012年2月16日广东东源MS4.8地震序列的震源位置及震源区速度结构模型,并进一步采用双差定位法对该序列位置重新定位.结果显示,东源MS4.8地震是一次自上而下、自西向东的单侧破裂过程,破裂面积约3... 利用震源位置和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得到2012年2月16日广东东源MS4.8地震序列的震源位置及震源区速度结构模型,并进一步采用双差定位法对该序列位置重新定位.结果显示,东源MS4.8地震是一次自上而下、自西向东的单侧破裂过程,破裂面积约3km×5km.震源区地壳结构复杂,埋深712km处为一个速度达6.2km/s的高速体,主震的起始破裂位置位于高速体的顶部速度梯度较大的区域,破裂面穿越整个高速体,余震止于高速体下方的低速区底部(埋深约16km).东源县锡场镇下方的这种高、低速相间的结构,表明地壳层间相邻物质性状的差异利于应变能的积累和释放,因此东源地区具备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源M4 8地震 联合反演 速度结构 双差定位
下载PDF
东源M4.8级地震现场流动监测的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林伟 李敬 +2 位作者 刘少文 陈杏 吴华灯 《华南地震》 2012年第B11期29-37,共9页
东源M4.8级有感地震发生后,广东省地震局地震现场工作队在震中附近架设了3个流动台,现场组网监测余震的活动。通过10 d的观测,不但记录了大量ML0.0级以上地震,还记录更多的ML0.0级以下地震事件。统计分析表明,此次地震属主震-余震型。... 东源M4.8级有感地震发生后,广东省地震局地震现场工作队在震中附近架设了3个流动台,现场组网监测余震的活动。通过10 d的观测,不但记录了大量ML0.0级以上地震,还记录更多的ML0.0级以下地震事件。统计分析表明,此次地震属主震-余震型。流动监测不但提高了地震监测能力和定位精度,还向数字化烈度迈进了一步,为今后的烈度速报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源 地震 流动监测 作用
下载PDF
2011年安徽安庆M4.8地震前苏、皖典型前兆异常特征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俊 缪阿丽 +5 位作者 李军辉 何康 郑海刚 洪德全 徐如刚 杨源源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8-576,共9页
通过对2011年安徽安庆M4. 8地震前震中400 km范围内前兆异常进行回溯性分析,总结了前兆异常特征。结果显示:时间上前兆异常具有显著的群体性、协调性等阶段性特征,震前12个月异常月频次逐步增加;震前3个月异常月频次加速上升,进入临震阶... 通过对2011年安徽安庆M4. 8地震前震中400 km范围内前兆异常进行回溯性分析,总结了前兆异常特征。结果显示:时间上前兆异常具有显著的群体性、协调性等阶段性特征,震前12个月异常月频次逐步增加;震前3个月异常月频次加速上升,进入临震阶段;震前1. 5个月,部分异常结束,异常月频次转折下降。空间上,异常广泛分布,但主要集中在250 km空间范围内,异常具有迁移性特征。水位、水温测项映震效果较好,水位突降异常短临意义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庆地震 前兆异常 异常月频次 水位
下载PDF
2012年2月16日河源M4.8级地震 被引量:6
6
作者 钟贻军 陈庞龙 +4 位作者 王维亮 叶秀薇 卢帮华 李宏志 黄定华 《华南地震》 2012年第2期9-19,共11页
通过地震序列特征分析初步判断认为,河源ML4.8级地震与库水位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明显,短期内震中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现场宏观调查结果显示,极震区Ⅵ度等震线长轴为北北西向,震源机制解所反映的震源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为北西西向... 通过地震序列特征分析初步判断认为,河源ML4.8级地震与库水位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明显,短期内震中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现场宏观调查结果显示,极震区Ⅵ度等震线长轴为北北西向,震源机制解所反映的震源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为北西西向,与区域构造应力场方向一致;地震的发震构造应为北北西向,但震中区附近并无此组断裂出露地表,因此河源ML4.8级地震的成因,仍然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源ML4 8级地震 地震序列 宏观调查 发震构造 地震成因
下载PDF
2012年和2013年广东东源4.8和4.7级地震和异常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叶东华 陈大庆 +1 位作者 杨马陵 刘吉平 《华南地震》 2018年第4期1-9,共9页
2012年2月16日、 2013年2月22日在广东省东源县分别发生4.8、 4.7级地震,两次地震震中位于河源市区西北方向约30 km的新丰江水库库区西北边缘。2012年4.8级地震序列为主震—余震型,最大余震3.7级,余震衰减较快。4.8级地震是在北西西向... 2012年2月16日、 2013年2月22日在广东省东源县分别发生4.8、 4.7级地震,两次地震震中位于河源市区西北方向约30 km的新丰江水库库区西北边缘。2012年4.8级地震序列为主震—余震型,最大余震3.7级,余震衰减较快。4.8级地震是在北西西向主压应力作用下,沿北北西向断层(震中区附近地表无此断层出露)产生带有正断倾滑分量的走滑错动的结果。2013年4.7级地震序列为孤立型,最大余震2.2级;震源性质为正断走滑型,节面Ⅱ为主破裂面,主压应力P轴方位南东东向。东源4.8、 4.7级地震是与构造活动有关的构造型地震。4.8、 4.7级地震前出现3项地震学异常, 4项前兆观测异常,均为中短期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源地震 序列特征 震源特征 前兆异常
下载PDF
2010年1月24日山西河津-万荣M_s 4.8地震特征 被引量:18
8
作者 宋美琴 李斌 +3 位作者 吕芳 刘素珍 王秀文 梁向军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2年第1期18-22,共5页
分析2010年1月24日山西河津-万荣M_s 4.8地震序列特征,利用P波初动及振幅比和波形反演CAP两种方法计算震源机制解,结合本次地震的地质构造和历史地震活动背景、震源机制、余震分布、极震区长轴方向等分析,结果表明,隐伏的西辛封断裂为... 分析2010年1月24日山西河津-万荣M_s 4.8地震序列特征,利用P波初动及振幅比和波形反演CAP两种方法计算震源机制解,结合本次地震的地质构造和历史地震活动背景、震源机制、余震分布、极震区长轴方向等分析,结果表明,隐伏的西辛封断裂为发震构造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津-万荣ms4.8地震 地震参数 地震序列 发震构造
下载PDF
2012年02月16日广东东源M4.8级地震序列的精定位及发震构造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翁钊强 周坤隆 林群 《华南地震》 2018年第S1期64-68,共5页
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12年2月16日广东东源M 4.8级地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结果表明:精定位后均方根残差平均值为0.03 s,震源位置估计误差(2倍标准偏差)在EW方向上平均为0.16 km, NS方向上平均为0.15 km,垂直方向上平均为0.15 km,定位精... 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12年2月16日广东东源M 4.8级地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结果表明:精定位后均方根残差平均值为0.03 s,震源位置估计误差(2倍标准偏差)在EW方向上平均为0.16 km, NS方向上平均为0.15 km,垂直方向上平均为0.15 km,定位精度得到很大提高。在地震现场考察结果和等震线图基础上,根据余震长轴展布方向,并结合震源机制解的结果,综合分析认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北北西向的石角—新港—白田断裂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地震定位 东源地震 震源机制解 发震构造
下载PDF
虎门大桥在河源4.8级地震中记录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立新 姜慧 +1 位作者 赵贤任 吴彬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3年第5期292-300,共9页
为实时监测桥梁结构振动状况和记录大型桥梁真实地震反应,在虎门大桥悬索桥东西主塔、箱梁上架设了总计36通道的强震动监测系统。简要介绍了该监测系统的测点布置、系统构成和技术特点,并重点对系统在2013年2月22日河源4.8级地震中的强... 为实时监测桥梁结构振动状况和记录大型桥梁真实地震反应,在虎门大桥悬索桥东西主塔、箱梁上架设了总计36通道的强震动监测系统。简要介绍了该监测系统的测点布置、系统构成和技术特点,并重点对系统在2013年2月22日河源4.8级地震中的强震动记录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由于局部场地条件差异引起的多点地震动输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门大桥 强震动记录 场地效应 多点输入 河源4 8级地震
下载PDF
山西南部两次中等地震预测回顾与讨论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自红 张淑亮 陈慧 《国际地震动态》 2017年第12期1-5,共5页
2008年山西数字地震台网投入运行以来,在山西南部发生两次较为显著的地震事件,即2010年1月24日山西河津4.8级地震和2016年3月12日山西盐湖4.4级地震,这两次中等地震无论中期还是短期预测,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分析这两次地震前异常... 2008年山西数字地震台网投入运行以来,在山西南部发生两次较为显著的地震事件,即2010年1月24日山西河津4.8级地震和2016年3月12日山西盐湖4.4级地震,这两次中等地震无论中期还是短期预测,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分析这两次地震前异常时空变化特征,发现东郭井水位水温、侯马水管、临汾水平摆和垂直摆等测项均出现较显著的短临异常,异常重现性较好,可将其作为山西南部地区中等地震短临预测的主要依据;大同老震区窗口爆发活动异常对山西地区中等地震有较好的短临预测意义,可作为发震时间的主要预测依据。而发震地点预测必须依据地震活动异常和地震前兆异常来进行综合判别,二者集中出现的地区往往是发震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南部 河津4.8级地震 盐湖4.4级地震 中期预测 短期预测
下载PDF
唐山M 4.8地震地磁谐波振幅比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立峰 乔子云 +1 位作者 张国苓 寇海川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8年第5期39-47,共9页
针对2012年5月28日河北唐山M 4.8地震,采用地磁谐波振幅比方法,分析昌黎、静海、红山及承德地磁台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地磁观测数据,结果显示:各台站10 min周期的计算结果波动性明显,其他周期形态较为一致;距震中最近的昌黎地磁台Y_(Z... 针对2012年5月28日河北唐山M 4.8地震,采用地磁谐波振幅比方法,分析昌黎、静海、红山及承德地磁台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地磁观测数据,结果显示:各台站10 min周期的计算结果波动性明显,其他周期形态较为一致;距震中最近的昌黎地磁台Y_(ZHx)(NS)测向的10—40min周期地磁谐波在下降至极低值后,开始转折时发生地震,而Y_(ZHy)(EW)测向未出现明显转折现象;位于河北平原地震带中部的静海地磁台对此次地震反应显著,2个测向在震前均出现下降—转折—上升的变化特征。通过对比位于不同地区的4个地磁台站地磁谐波振幅比变化,发现受大范围整体构造应力场作用的影响,计算结果具有相似的趋势性变化特征,具体到局部地区或断裂带内部,各台站之间显示出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M4.8地震 地磁谐波振幅比 深部电导率 地磁异常
下载PDF
福建仙游地震综合判定
13
作者 廖丽霞 秦双龙 邱毅 《内陆地震》 2018年第3期221-228,共8页
仙游M_S4. 8地震前福建流体观测出现一组典型的氟离子高值异常,震前综合流体多测项多种方法对未来发震空间位置进行判定。震后结合地质构造、测震等学科资料对这一地震进行疏理,发现流体资料判定的发震空间位置就是仙游M_S4. 8震前福建... 仙游M_S4. 8地震前福建流体观测出现一组典型的氟离子高值异常,震前综合流体多测项多种方法对未来发震空间位置进行判定。震后结合地质构造、测震等学科资料对这一地震进行疏理,发现流体资料判定的发震空间位置就是仙游M_S4. 8震前福建区域震群序列的发震位置,且震群序列震中空间分布与该区断裂带方向一致;对震群序列中M_S3. 0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求解,发现这些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几乎一致,两组节面解为北东向和北西向,最后目标地震也确实发生在所圈定的空间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游ms4.8地震 发震空间位置 流体异常分析
下载PDF
2016年山西运城M_(L)4.8地震序列精定位分析
14
作者 王卓君 蔡妍 +1 位作者 张娜 任力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年第6期36-41,共6页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联合山西测震台网和河南测震台网共81个地震台站的震相观测报告,对2016年山西运城M_(L)4.8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得到395次地震的精定位结果。结果显示,地震序列震中分布更加集中,优势分布方向NNW,且震源深度集中...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联合山西测震台网和河南测震台网共81个地震台站的震相观测报告,对2016年山西运城M_(L)4.8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得到395次地震的精定位结果。结果显示,地震序列震中分布更加集中,优势分布方向NNW,且震源深度集中分布在4—10 km。参考主震的震源机制解,推断此次运城M_(L)4.8地震序列发震断裂为盐湖北岸龙居镇附近的NNW向隐伏断裂。发震断层剖面显示:发震断层具有高倾角,倾向偏NE;主震及较大余震集中分布在断层南端,震源深度8—11 km;沿断层展布方向,地震震源深度由南向北逐渐变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城M_(L)4.8地震序列 双差定位 地震精定位 震源深度 隐伏断裂
下载PDF
2010年山西河津4.8级地震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低点时间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贾昕晔 戴勇 +2 位作者 高立新 陆颍哲 贾彦杰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05-111,共7页
2010年1月11—24日,华北地区出现7次地磁低点位移异常。异常结束1天后研究区内发生2010年1月24日山西河津4.8级地震。采用实测低点时间减去理论低点时间的方法剔除低点时间经度效应,并以剔除经度效应后低点时间为0h的等值线作为低点位... 2010年1月11—24日,华北地区出现7次地磁低点位移异常。异常结束1天后研究区内发生2010年1月24日山西河津4.8级地震。采用实测低点时间减去理论低点时间的方法剔除低点时间经度效应,并以剔除经度效应后低点时间为0h的等值线作为低点位移分界线,山西河津4.8级地震震中处于1月16日、17日、19日、22日地磁低点位移分界线上。低点位移异常日期间,华北地区存在显著的高梯度带,该文采用梯度值定量描述低点时间空间变化程度。在正常日期间,华北地区未出现梯度值大于1h/(°)的区域,在异常日期间,出现梯度值大于1h/(°)的区域,河津4.8级地震多位于高梯度区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津4.8级地震 地磁垂直分量 日变化 低点位移 低点时间
下载PDF
2020年西藏尼玛M_(S)6.6和M_(S)4.8地震震源机制测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旭茂 梁姗姗 +1 位作者 邹立晔 姜鑫 《地震科学进展》 2021年第5期234-240,共7页
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04时07分,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发生MS6.6地震,震源深度10 km,震中位置为(33.19°N,86.81°E)。主震发生当日18时50分,发生一次MS4.8强余震,震源深度为10 km。本文基于西藏、青海、新疆区域波形资料,采... 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04时07分,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发生MS6.6地震,震源深度10 km,震中位置为(33.19°N,86.81°E)。主震发生当日18时50分,发生一次MS4.8强余震,震源深度为10 km。本文基于西藏、青海、新疆区域波形资料,采用ISOLA近震全波形方法对这两次地震进行震源机制反演。结果显示,尼玛MS6.6主震的最佳断层面解为:节面Ⅰ走向8°/倾角46°/滑动角-93°,节面Ⅱ走向191°/倾角44°/滑动角-87°;矩震级MW6.4,最佳矩心深度7 km。震源区应力主轴的空间取向为:主压力轴P的方位角220°、倾伏角88°,主张力轴T方位角99°、倾伏角1°。MS4.8强余震的最佳断层面解为:节面Ⅰ走向12°/倾角47°/滑动角-106°,节面Ⅱ走向214°/倾角45°/滑动角-74°;矩震级MW5.0,最佳矩心深度6 km。震源区应力主轴的空间取向为:主压力轴P的方位角207°、倾伏角78°,主张力轴T方位角113°、倾伏角1°。震源机制反演结果表明,这两次地震均为以正断型为主的地震事件,与震源区附近先前地震的震源机制有较好的一致性。结合周边地质构造和余震分布,我们认为尼玛MS6.6地震可能是由位于日干配错断裂和依布茶卡盆地西缘断裂之间的一条正断层活动所引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玛M_(S)6.6地震 尼玛M_(S)4.8地震 震源机制测定 发震构造
下载PDF
基于sPn深度震相的沙雅M_(S)4.8地震震源深度研究
17
作者 闫新义 冯雪玲 +1 位作者 赵石柱 金花 《内陆地震》 2022年第3期204-210,共7页
采用深度震相sPn对新疆沙雅县M_(S)4.8地震事件进行震源深度计算,所得震源深度为12.6 km。采用震源机制解CAP以及PTD与单纯型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震源深度结果分别为11.3 km、14.6 km。将3种方法计算出的震源深度进行对比分析,所得结果... 采用深度震相sPn对新疆沙雅县M_(S)4.8地震事件进行震源深度计算,所得震源深度为12.6 km。采用震源机制解CAP以及PTD与单纯型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震源深度结果分别为11.3 km、14.6 km。将3种方法计算出的震源深度进行对比分析,所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与沙雅隆起造成的走滑变形层所在深度基本一致。该结论说明通过深度震相sPn计算震源深度结果较为可靠,是计算震源深度的一种快捷、准确的方法。震源深度的准确测定,利于发震构造的判别,对震源处发生破裂过程的认知有重要影响,对地震事件的分析与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震相sPn 震源机制解 PTD 沙雅M_(S)4.8地震 沙雅隆起
下载PDF
唐山4.8级地震前易县地震台地应变异常特征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慧琴 李均良 +5 位作者 张肖 佘雅文 宋志刚 符泽宇 王妍 李万里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5年第6期73-79,共7页
2012年5月28日河北省唐山发生M_S 4.8地震,地震前易县地震台地应变观测数据出现异常,对四分量应变数据、体应变及伸缩仪观测数据,从发震时刻、异常形态、起始和持续时间、异常幅度等进行分析,认为异常在时间和形态上具有一致性,且同一... 2012年5月28日河北省唐山发生M_S 4.8地震,地震前易县地震台地应变观测数据出现异常,对四分量应变数据、体应变及伸缩仪观测数据,从发震时刻、异常形态、起始和持续时间、异常幅度等进行分析,认为异常在时间和形态上具有一致性,且同一地震台不同观测手段同时监测到异常,可见此异常具有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4.8级地震 地应变观测异常 可靠性分析 异常形态 特征分析
下载PDF
2002年4月22日临城—隆尧交界M_S 4.8地震重新定位
19
作者 白燕 张新东 闫俊岗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8年第1期49-52,共4页
收集2002年4月22日临城—隆尧交界处M_S 4.8地震震中周围120 km以内地震台站记录,利用Hyposat定位方法重新定位,获得发震时刻为2002年4月22日03:34:39.02,震中位置为(37.40°N,114.57°E),震源深度为11.8 km。结合该地震现场考... 收集2002年4月22日临城—隆尧交界处M_S 4.8地震震中周围120 km以内地震台站记录,利用Hyposat定位方法重新定位,获得发震时刻为2002年4月22日03:34:39.02,震中位置为(37.40°N,114.57°E),震源深度为11.8 km。结合该地震现场考察报告,发现此次地震重定位结果可靠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尧ms4.8地震 重定位 震中位置
下载PDF
2022年昌吉M_(S)4.8地震地下流体异常特征
20
作者 贾永斌 刘萍 +2 位作者 王斌 汪成国 邓明文 《内陆地震》 2024年第4期376-386,共11页
通过对2022年7月20日昌吉M_(S)4.8地震前地下流体异常特征和震源机制解进行分析,总结地震前地下流体异常特征和分布范围。分析表明:昌吉地震地下流体异常在80~140 km之内。从发震时间来看,昌吉地震前地下流体异常可分为短临异常和中期... 通过对2022年7月20日昌吉M_(S)4.8地震前地下流体异常特征和震源机制解进行分析,总结地震前地下流体异常特征和分布范围。分析表明:昌吉地震地下流体异常在80~140 km之内。从发震时间来看,昌吉地震前地下流体异常可分为短临异常和中期趋势背景异常,其中以短临异常为主。中期趋势背景异常呈现出新26泉动水位先下降后上升。短临异常表现为新04井静水位上升、新20井静水位上升、新15泉电导率上升。异常在空间上呈现出EW向分布。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节面I走向81°,倾角69°,滑动角174°;节面II走向173°,倾角84°,滑动角21°。P轴方位305°,T轴方位为39°,表明昌吉M_(S)4.8地震是在NWW向挤压,NEE向拉伸的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地震事件。昌吉地震震源机制解所得主压应力作用方向与地震前异常展布方向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吉M_(S)4.8地震 地下流体 异常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