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缩短DNT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庄俊鸿 夏鹰 杨国帅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368-372,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过程中,缩短患者到院就诊至静脉溶栓时间(DNT)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DNT分为研究组(DNT≤60 min,n=43)和对照组(DNT>60 min,n=43),对比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过程中,缩短患者到院就诊至静脉溶栓时间(DNT)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DNT分为研究组(DNT≤60 min,n=43)和对照组(DNT>60 min,n=43),对比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外周静脉血中神经元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内皮素-1(ET-1)、血栓烷B2(TXB2)以及一氧化氮(NO),同时检测两组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观察治疗结局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NSE以及S100β降低(P<0.05),ET-1与TXB2较低,NO水平较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SOD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死亡率、致死性脑出血率以及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时,缩短DNT能够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与氧化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到院就诊至静脉溶栓时间 神经功能 氧化应激 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基于定位二维码技术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流程管理模式
2
作者 张珠凤 李白玉 +3 位作者 李柯叶 黄少玲 费科锋 张蕾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5期5-8,12,共5页
目的基于定位二维码技术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流程管理模式,并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管理模式应用前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总用时及各时间节点用时、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同时比较模式应用前后急诊科护士护理记录书写... 目的基于定位二维码技术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流程管理模式,并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管理模式应用前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总用时及各时间节点用时、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同时比较模式应用前后急诊科护士护理记录书写用时、书写错误及缺陷等。结果基于定位二维码技术构建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流程能有效缩短DNT(P<0.001),模式应用后护理记录书写时间明显缩短(P<0.001),书写质量提高。结论通过定位二维码技术可实现流程数据精确抓取,在生成流程时间轴的同时可生成相应护理记录,为卒中流程质量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持,对高级卒中中心的建立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时间节点管理 定位二维码 dnt 质量与信息化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就诊至溶栓时间延误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君利 崔杨慧 +1 位作者 沈连华 杨晓丽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1期57-60,83,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卒中(AIS)患者就诊至溶栓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延误情况及相关因素,旨在为优化AIS的救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老年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卒中(AIS)患者就诊至溶栓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延误情况及相关因素,旨在为优化AIS的救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老年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将入组患者分为延误组(DNT>60 min,n=33)与非延误组(DNT≤60 min,n=56)。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AIS患者DNT延误的相关因素。结果延误组DNT明显长于非延误组[(85.16±10.29)min vs(40.53±12.58)min,P<0.05)]。延误组与非延误组在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至生化检查时间、影像学完成检查时间、知情同意耗时、入院时NIHSS评分、就诊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至生化检查时间、影像学完成检查时间、知情同意耗时、入院时NIHSS评分、就诊时间段均为影响老年AIS患者DNT延误的相关因素(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入院时间缩短、影像学完成检查时间增加、知情同意耗时增加和入院时NIHSS评分增加均为影响老年AIS患者DNT延误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85、2.195、2.255和2.179)(P均<0.05)。结论老年AIS患者DNT延误较为常见,其原因可能主要与发病至入院时间、影像学完成检查时间、知情同意耗时和入院时NIHSS评分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脑卒中 就诊至溶栓时间 院内延误 相关因素
下载PDF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时间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王利利 王盈 郝晓倩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4年第1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时间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8月在北京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同年9月至11月...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时间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8月在北京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同年9月至11月不断优化护理方案;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就诊的AIS患者110例作为治疗组,采用优化后的护理方案。观察比较两组预检分诊——急诊内科医生接诊时间、接诊评估——CT完成时间、预检分诊——溶栓药物首推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静脉溶栓前及溶栓后24小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结果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治疗前NIHSS评分等一般资料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治疗组预检分诊——急诊内科医生接诊时间为4.0(3.0,6.0)分钟,低于对照组的6.0(5.0,8.0)分钟;试验组接诊评估——CT完成时间为22.0(16.0,37.0)分钟,低于对照组的36.0(30.0,45.0)分钟;试验组预检分诊——溶栓药物首推时间为33.0(26.5,50.0)分钟,低于对照组58.0(42.0,73.0)分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前后组内、组间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以缩短预检分诊——溶栓药物首推时间时间,提高预检分诊——溶栓药物首推时间合格率及溶栓治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门——针时间
下载PDF
急诊绿色通道的优化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DNT改善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解晨 谷有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17期1864-1869,共6页
目的评估通过对急诊绿色通道的优化改进,分析优化前后DNT相关因素变化,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到院就诊至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改善。方法选取2018-01设立急诊卒中绿色通道以来至2019-04收治的使用阿替普酶(r... 目的评估通过对急诊绿色通道的优化改进,分析优化前后DNT相关因素变化,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到院就诊至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改善。方法选取2018-01设立急诊卒中绿色通道以来至2019-04收治的使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2例,以2018-12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授予我院为“高级卒中中心”为时间分水岭,将急诊绿色通道优化后设为优化组,共30例患者(2018-12—2019-04);优化前设为对照组,共32例患者(2018-01—2018-11),通过对比2组患者从发病到接诊到会诊到达时间、完成采血到检验科接受标本时间(血常规、凝血功能、急诊生化)、检验科接收标本到报告检验结果时间、接诊到CT完成时间、CT完成到交代病情谈话签字时间、签字到静脉用药时间、急诊接诊到静脉溶栓用药时间(DNT),并比较2组患者的DNT时间。结果实施急诊绿色通道的优化改进后,DNT由对照组的87.97 min缩短到优化组64.5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患者接诊到会诊到达时间、接诊到CT完成时间、CT完成到交代病情谈话签字时间、签字到静脉用药时间,优化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患者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优化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患者完成采血到检验科接受标本时间、检验科接收标本到报告检验结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优化组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结论通过对急诊绿色通道的优化改进,对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DNT的可控因素进行质量管理,能明显缩短DNT,降低患者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从而改善卒中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绿色通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RT-PA静脉溶栓 dnt时间
下载PDF
绿色通道联合静脉溶栓在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中的应用疗效及对DNT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佳艳 谭秀革 +1 位作者 陈奕菲 张春鹏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454-457,共4页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联合静脉溶栓对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的疗效及对入院-用药时间(DN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缺血性卒中病人1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病人分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n=98)和观察组(2016年1月至2018...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联合静脉溶栓对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的疗效及对入院-用药时间(DN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缺血性卒中病人1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病人分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n=98)和观察组(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n=98)。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协作流程,给予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绿色通道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住院时间,溶栓前、溶栓后1、24 h 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评分,以及治疗后6个月再住院率及死亡率。结果 2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抢救后入院至CT室时间、CT完成至用药时间、DNT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2组溶栓后1、24 h 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 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 <0. 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再住院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绿色通道联合静脉溶栓治疗能缩短缺血性卒中病人的抢救时间,减轻病人神经缺损严重程度及症状,有助于降低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通道 静脉溶栓 缺血性卒中 入院-用药时间 神经缺损评分 改良Rankin评分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DNT延长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晋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23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IS)患者到达医院到静脉溶栓时间(DNT)延长的影响因素。方法 70例AIS患者,均接受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根据DNT不同分为延误组(DNT>60 min,37例)和非延误组(DNT≤60 min,33例)。对比两...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IS)患者到达医院到静脉溶栓时间(DNT)延长的影响因素。方法 70例AIS患者,均接受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根据DNT不同分为延误组(DNT>60 min,37例)和非延误组(DNT≤60 min,33例)。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分析AIS患者DNT延长的影响因素。结果非延误组和延误组NIHSS评分分别为9(2,18)分和11(5,17)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6>0.05)。非延误组既往有脑卒中史的比例较延误组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基线资料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延误组的血压、血糖低于延误组,发病到入院时间、患者及家属决策时间短于延误组,心源性脑梗死率、醒后脑卒中率低于延误组,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既往无脑卒中病史、入院时血糖、血压不达标、心源性脑梗死、醒后脑卒中、家属决策时间长等因素易发生DNT延长。相反,有脑卒中史、入院血压、血糖达标、非心源性脑梗死、发病时间明确、家属对溶栓认知程度高、决策时间短,DNT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到达医院到静脉溶栓时间 静脉溶栓
下载PDF
HFMEA模式在优化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夏玉婷 甄文 +1 位作者 李家欣 霍佳佳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1190-1198,共9页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模式在优化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静脉溶栓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及评价。方法:分别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2020年4月至...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模式在优化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静脉溶栓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及评价。方法:分别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2020年4月至2022年1月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救治的AIS患者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55)。对照组采取急诊AIS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采取HFMEA模式下的优化护理,比较2组入院-完成各环节用时、溶栓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并比较随访6个月后预后优良率。结果:观察组入院-完成各环节用时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入院-给予静脉溶栓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60 min达标率、血管再通率及溶栓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24 h和7 d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预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6.36%和84.44%,P<0.05)。结论:HFMEA模式的优化护理能有效缩短首发AIS患者静脉溶栓各环节用时,提升整体溶栓效率,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脑卒中 静脉溶栓 入院-给予静脉溶栓时间
下载PDF
优化卒中通道诊疗流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DTN达标率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纪莉莉 葛姚澄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4期3834-3836,3840,共4页
目的探究预检台设置卒中护士优化卒中通道诊疗流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门至用药时间(DTN)达标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2... 目的探究预检台设置卒中护士优化卒中通道诊疗流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门至用药时间(DTN)达标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2018年5月至2020年7月入院为对照组,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入院为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诊疗流程,观察组则在预检台设置卒中护士以优化卒中通道诊疗流程,对2组的进门到用药时间(DTN)进行统计,同时比较2组的自理能力评估量表(Brathe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结局。结果对照组DTN长于观察组(t=2.729,P<0.05),2组的DTN达标率存在明显差异(χ2=4.039,P<0.05);护理后,对照组的Brathel低于观察组(t=3.210,P<0.05),NIHSS评分高于观察组(t=2.678,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χ2=4.389)、致残率(χ2=4.039)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预检台设置卒中护士优化卒中通道诊疗流程可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DTN,并提升其达标率,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死亡及致残的风险,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检台 卒中护士 优化卒中通道诊疗流程 急性缺血性卒中 DTN达标率 预后
下载PDF
脑卒中中心通道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临床价值研究
10
作者 赵慧宇 张微 罗庆玲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7期769-772,共4页
目的 研究脑卒中中心通道对急性脑缺血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3年02月收治的100例应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以脑卒中中心通道的执行时间(2022年07月01日)前后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一... 目的 研究脑卒中中心通道对急性脑缺血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3年02月收治的100例应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以脑卒中中心通道的执行时间(2022年07月01日)前后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OTD、发病至病房时间、ONT、DTI、就诊至化验检验时间、化验送检至回报时间、DNT,以及两组病例住院时、出院时NIHSS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OTD、发病至病房时间、ONT、DTI、就诊至化验检验时间、化验送检至回报时间、DNT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其中除OT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余两组患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普通就诊流程,脑卒中中心通道就诊流程中各环节所用的时间可明显缩短,经次通道可增加临床患者的静脉溶栓率,可减少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中心 急性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 溶栓疗效
下载PDF
时间管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4
11
作者 张敏敏 吴雄枫 +5 位作者 陈蕾 姜一 朱宣 张永巍 吴涛 邓本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06-1211,共6页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探讨时间管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溶栓后24hNIHSS...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探讨时间管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溶栓后24hNIHSS评分分为有效组(n=74)及无效组(n=124),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按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n=157)及预后不良组(n=41),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同时比较有效组及无效组间从发病至用药的各段时间的差异,评价时间管理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溶栓前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及冠心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溶栓前NIHSS评分低、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短、溶栓前无冠心病史是疗效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年龄、发病时的血糖水平、患者的糖尿病史、房颤史、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前GCS评分及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溶栓前NIHSS评分低是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在时间管理上,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主要是由发病至就诊时间的差异(P<0.01)导致的。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溶栓前NIHSS评分低、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短、溶栓前无冠心病史预示rt-PA静脉溶栓疗效良好,溶栓前NIHSS评分低预示静脉溶栓预后良好。降低患者发病至就诊的时间可提高静脉溶栓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时间安排 入院到进针时间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缩短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至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时间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7
12
作者 傅晓 赵西耀 +3 位作者 王力 李向新 刘兰芹 吴慧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2972-2977,共6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缩短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入院至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时间(DNT)中的临床价值,以期为改善AIS患者的临床预后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建德分院...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缩短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入院至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时间(DNT)中的临床价值,以期为改善AIS患者的临床预后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建德分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88例,剔除非急诊就诊者9例,最终纳入研究者79例。根据CQI实施与否进行分组,即2015年1月前为改进前组(46例),2015年4月后为改进后组(33例)。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AIS患者平均DNT为101.2 min,高于2013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关于AIS的早期管理指南要求的60 min。因此,2015年1—4月运用CQI理念与方法管理AIS患者的诊治流程,使符合静脉溶栓治疗条件的AIS患者在入急诊室60 min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时间截至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入急诊室到颅脑CT检查时间,颅脑CT检查到开始静脉溶栓治疗时间,DNT,静脉溶栓治疗后24 h、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静脉溶栓治疗7 d内症状恶化、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静脉溶栓治疗后3个月改良Rankin评分(mRS),预后良好发生率,病死率。结果为保证两组患者在年龄、糖尿病发生率及NIHSS具有可比性,剔除部分患者,最终纳入改进前组35例患者,改进后组20例患者。改进后组患者颅脑CT检查到开始静脉溶栓治疗时间、DNT短于改进前组(P<0.05);两组患者入急诊室到颅脑CT检查时间,静脉溶栓治疗后24 h、7 d NIHSS,静脉溶栓治疗7 d内症状恶化、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静脉溶栓治疗后3个月mRS,预后良好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QI在缩短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DNT中的临床价值明显,且能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在各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入院至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时间 持续质量改进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快速时效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其效果观察 被引量:27
13
作者 裔雅萍 林燕 +2 位作者 刘烨 陈芳 谢欢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9-712,共4页
目的 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诊快速时效管理体系,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构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AIS患者急诊快速时效管理体系,并将此系统应用于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本院急诊就诊的63例AIS患者(快速时效管... 目的 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诊快速时效管理体系,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构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AIS患者急诊快速时效管理体系,并将此系统应用于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本院急诊就诊的63例AIS患者(快速时效管理模式组);同时与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30例AIS患者作对照(常规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AIS患者急诊就诊环节中预检分诊时间、基本措施落实时间、检查转运时间、入院至溶栓时间(DNT)的差异.结果 与常规治疗对照组比较,快速时效管理模式组检查转运时间、DNT均显著缩短[检查转运时间(min):10.56±7.12比27.93±10.89,DNT(min):57.52±14.23比75.69±21.11,均P<0.05];而常规治疗对照组与快速时效管理模式组预检分诊时间、基本措施落实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预检分诊时间(min):3.37±1.47比3.23±1.27,基本措施落实时间(min):10.30±5.55比7.81±5.63,均P>0.05].结论 AIS患者在急诊实行快速时效管理体系,可明显优化就诊流程中的检查转运环节,从而缩短患者的再灌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快速时效管理系统 入院至溶栓时间 急诊
下载PDF
组建脑卒中中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疗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5
14
作者 罗高权 曾凡杰 +4 位作者 武肖娜 黎春镛 姚惠东 李波 刘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85-889,共5页
目的探讨组建脑卒中中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治疗效指标的影响。方法按脑卒中中心成立前后分成既往对照组180例患者和正式运行组245例患者,记录诊治过程各环节时间点,比较两组静脉溶栓例数、血管内介入治疗例数、入院到溶栓的治疗... 目的探讨组建脑卒中中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治疗效指标的影响。方法按脑卒中中心成立前后分成既往对照组180例患者和正式运行组245例患者,记录诊治过程各环节时间点,比较两组静脉溶栓例数、血管内介入治疗例数、入院到溶栓的治疗时间(DTN)、死亡例数、入组时NIHSS评分、4周后NIHSS评分、3个月后NIHSS评分、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脑卒中中心成立后各环节所耗时间持续减少;单纯静脉溶栓例数以及DTN<60 min达标率增加,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血管内介入治疗例数增加、DTN时间减少、4周后NIHSS评分减少、3个月后NIHSS评分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介入治疗例数、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3,P=0.247);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2,P=0.406)。结论脑卒中中心成立后通过优化卒中诊疗流程,可以显著地提升医疗机构对于卒中的诊疗水平,减少卒中诊疗各环节时间,缩短DTN时间,提升溶栓率,改善患者预后,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中心 静脉溶栓 DTN时间 NIHSS评分
下载PDF
医院诊治模式的改变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邢鹏飞 张永巍 +5 位作者 陈蕾 朱宣 张萍 吴雄枫 邓本强 刘建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17-620,共4页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中心成立前后诊治模式的改变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中心成立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03例,剔除病历资料不全者31例,...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中心成立前后诊治模式的改变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中心成立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03例,剔除病历资料不全者31例,最终纳入72例作为对照组,并接受串联诊治模式。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10例,剔除13例(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行重组组织型纤维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4例,另有静脉溶栓患者9例数据不全),最终纳入197例作为观察组,并接受并联诊治模式。两组均于发病4.5h内就诊且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发病至就诊、就诊至开始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到治疗、就诊到治疗及发病到治疗时间等各时段所耗时间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就诊至开始影像学检查时间、影像学检查到治疗时间、就诊到治疗时间、发病到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4±12)min比(60±20)min、(27±12)min比(62±31)min、(51±17)min比(122±52)min、(153±69)min比(230±81)min,均P<0.01];观察组发病至就诊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病中心的建立及流程改善缩短了时间窗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时间。患者发病到就诊的时间仍较长,应加强卒中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急性缺血性卒中 医师诊疗模式 就诊到治疗时间
下载PDF
改进急诊流程,提高急性卒中静脉溶栓的成效 被引量:20
16
作者 凌倚峰 程忻 +2 位作者 方堃 胡祖鹏 董强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3期17-21,共5页
目的静脉注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是经循证医学证明缺血性卒中超早期最有效的治疗药物,rt-PA的疗效有时间依赖性,因此,我们尝试通过优化急诊流程来减少溶栓院内延误的时间。方法自... 目的静脉注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是经循证医学证明缺血性卒中超早期最有效的治疗药物,rt-PA的疗效有时间依赖性,因此,我们尝试通过优化急诊流程来减少溶栓院内延误的时间。方法自2011年7月以来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建立了急诊溶栓治疗的"华山模式",以减少延误治疗,评价急性卒中患者到院至rtPA为溶栓治疗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和DNT≤60分钟比例来分析华山医院静脉溶栓的院内延误情况。结果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共收住2564例脑梗死患者,其中117例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其中4位先行多模式CT后溶栓,故剔除。113例溶栓患者年龄中位数68岁(四分位数范围:57~74岁),男性占64.6%,基线NIHSS卒中评分中位数10分(6~14分)。优化急诊溶栓流程后,溶栓比例逐年从1.9%增加至9.2%(P<0.001)。DNT中位数从100分钟(86~112分钟)缩短至74分钟(55~99分钟)(P<0.001),DNT≤60分钟比例从6.5%上升至34.1%(P=0.003),而患者的症状性脑出血率没有增加(9.7%vs.7.3%,P>0.05)。结论优化急诊流程后,使华山医院时间窗内脑梗死患者的溶栓比例明显提高,并且大幅度减少院内延误。希望通过进一步优化流程细节来达到DNT≤60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卒中 到院至rt-PA溶栓治疗时间 溶栓治疗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路径管理对血管再通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威 贺红艳 +1 位作者 计达 沈洪 《武警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787-790,共4页
目的观察优化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急诊路径管理对血管再通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5-01至2011-12共1134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急诊血管再通... 目的观察优化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急诊路径管理对血管再通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5-01至2011-12共1134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急诊血管再通治疗情况及时间截点。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路径管理下,患者急诊静脉溶栓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逐年变化情况,及急诊静脉溶栓联合PCI治疗(易化PCI治疗)和直接PCI对临床的影响,分析患者发病-来诊时间、来诊-静脉溶栓时间(门-针时间)和来诊-急诊PCI时间(门-球时间)变化情况。自2004年进一步优化管理路径,取消心内科会诊,加强了时间截点管理等措施,分析优化前后变化情况。结果急诊PCI患者人数逐年增加,2004年急诊PCI患者人数开始多于静脉溶栓人数;患者发病-来诊时间17年间变化不大,患者来诊-静脉溶栓时间和来诊-急诊PCI时间2004年后有明显缩短。易化PCI不能降低住院病死率。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路径的实施,逐年缩短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诊至救治时间,可以挽救濒死心肌,对急诊临床工作有很好的指导和帮助作用。易化PCI较直接PCI相比不能改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门-针时间 门-球时间
下载PDF
多中心基层医院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金云龙 王志敏 +9 位作者 王鹏 王俊 王利民 金友雨 戴加勇 吴日圣 潘公华 陈伟庆 裘银虹 吴俊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5期386-391,共6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性缺血性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院内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就诊于台州地区9家基层医院4.5 h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资...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性缺血性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院内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就诊于台州地区9家基层医院4.5 h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资料,统计院内延迟时间(门-针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以及各控制因素的平均时间,根据DNT平均值及DNT是否超过60 min进行分组,并分析影响DNT的相关因素。结果共入组28例患者,平均DNT为(79.50±26.97)min。DNT≤79.50 min组相较于DNT〉79.50 min组,到院至卒中团队接诊时间(P=0.007)、到院至谈话时间(P〈0.001)、到院至到达病房时间(P〈0.001)、到院至得到化验结果时间(P〈0.001)以及完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至用药时间较短(P〈0.001),高血压病(P=0.049)、高脂血症(P=0.007)及心房颤动病史(P=0.022)比例较小,收缩压相对较低(P=0.021)。比较DNT≤60 min及DNT〉60 min组,前者到院至出发行CT检查时间(P=0.025)、到院至完成CT时间(P=0.001)、到院至谈话时间(P〈0.001)、到院至到达病房时间(P〈0.001)、到院至得到化验结果时间(P=0.009)以及完成CT至用药时间较短(P〈0.001),血糖水平相对较低(P=0.001),糖尿病(P=0.001)及高脂血症病史(P=0.030)比例较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到院至完成CT检查时间[比值比(odds ratio,OR)0.95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917~0.992,P=0.005)]、到院至谈话时间(OR 0.501,95%CI 0.320~0.781,P=0.003)、到院至到达病房时间(OR 0.925,95%CI 0.886~0.970,P=0.010)以及完成CT至用药时间(OR 0.796,95%CI 0.620~0.982,P=0.005)、到院至得到化验结果时间(OR 0.496,95%CI 0.312~0.804,P=0.037)的延长、血糖的升高(OR 0.610,95%CI 0.281~0.969,P=0.017)是DNT≤60 min的阻碍因素。结论基层医院到院至完成CT检查时间、到院至谈话时间、到院至到达病房时间、到院至得到化验结果时间、完成CT至用药时间以及血糖是影响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DNT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到院到用药时间 质量管理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流程优化 被引量:8
19
作者 单培佳 王施 +2 位作者 谢涛 周建光 周颖奇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7年第3期246-250,共5页
目的观察加强流程管控对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院内时间延误(Door-to-needle time,DNT)的影响。方法自2012年初起,采取多种管理措施对静脉溶栓流程进行改造,对改造前后的DNT、DNT≤60分钟比例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流程改造... 目的观察加强流程管控对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院内时间延误(Door-to-needle time,DNT)的影响。方法自2012年初起,采取多种管理措施对静脉溶栓流程进行改造,对改造前后的DNT、DNT≤60分钟比例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流程改造前共收治静脉溶栓患者41例,中位年龄为67.5岁(四分位数范围:60~77.5岁);流程改造后3年内共收治静脉溶栓患者380例,中位年龄75岁(63~83岁),较改造前明显增加(P<0.01)。流程改造后,DNT中位数由109分钟(68~148分钟)降至69分钟(41~97分钟)(P<0.01);DNT≤60分钟比例由9.8%提高至43.2%(P<0.01)。结论加强优化溶栓流程的管理,可使溶栓患者数量明显增加,院内延误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院内延误时间 流程管控
下载PDF
不同剂量乌拉地尔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压和院内时间延误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陶晓晓 王鹏 +9 位作者 金云龙 辛花平 肖雨 郑娴 胡美铃 黄阳萍 叶佳媚 彭霜霜 王俊 王志敏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671-67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剂量的乌拉地尔针剂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前血压控制及其对院内时间(DNT)延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6例接受乌拉地尔降压后经静脉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行溶栓治疗的患者,根据负荷剂量分为A、B、...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剂量的乌拉地尔针剂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前血压控制及其对院内时间(DNT)延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6例接受乌拉地尔降压后经静脉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行溶栓治疗的患者,根据负荷剂量分为A、B、C 3组:A组负荷剂量5 mg,B组负荷剂量12.5 mg,C组负荷剂量25 mg。分别比较3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DNT及3个月时MRS评分。结果:血压情况:与A组SBP(173.27±6.92)mm Hg、DBP(81.73±7.71)mm Hg比,B组SBP(165.80±7.76)mm Hg、DBP(80.93±6.95)mm Hg和C组SBP(154.80±10.69)mm Hg、DBP(73.60±5.13)mm Hg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DNT延误:与A组(89.00±25.76)min比,B组(76.73±20.20)min和C组(73.10±14.15)min均明显缩短(均P〈0.01);3个月时MRS评分(0~1分比例):与A组(为45.5%)和C组(为50.0%)比,B组(为60.0%)百分比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乌拉地尔针剂首剂负荷12.5 mg可有效降压,使血压快速达标,且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地尔 缺血性卒中 院内时间延误 静脉溶栓前血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