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腹行改良Heller+Do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远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刚 张逊 卢喜科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632-1635,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行改良Heller+Do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远期疗效。方法自2001年6月至2009年8月,对2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经腹改良Heller+Dor术,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8例患者术后随访3~9年,平均5.12年,89.29%(25/28)的患者达到满... 目的探讨经腹行改良Heller+Do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远期疗效。方法自2001年6月至2009年8月,对2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经腹改良Heller+Dor术,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8例患者术后随访3~9年,平均5.12年,89.29%(25/28)的患者达到满意的疗效。术后反酸率为10.71%(3/28),其中1例在术后6年出现较为严重的胃灼热症状。术后远期随访示患者吞咽困难评分由术前6.50分降至1.18分;钡餐造影示食管最大直径由术前(3.46±1.16)cm减少至(1.88±0.93)cm;食管测压示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平均下降了10.07mm Hg,上诉3项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Heller+Dor术可以有效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和减少术后反酸的发生,远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症 改良HELLER dor术 远期疗效
下载PDF
28例改良Heller+Do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观察与护理
2
作者 陈霞 苏静 吴会平 《天津护理》 2015年第2期123-124,共2页
总结28例改良Heller+Do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术前做好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管路管理,定期随访进行居家指导,促进患者恢复。
关键词 改良Heller+dor术 贲门失弛缓症 护理
下载PDF
经腹改良Heller术联合Do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脱磊 张逊 +3 位作者 韩兴鹏 韩洪利 卢喜科 孙大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8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经腹行改良Heller术联合Do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经腹行改良Heller术联合Do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33例。结果术后32例症状明显好转,1例仍有吞咽困难,术后1个月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24 h反流次数、最长反流... 目的观察经腹行改良Heller术联合Do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经腹行改良Heller术联合Do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33例。结果术后32例症状明显好转,1例仍有吞咽困难,术后1个月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24 h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pH〈4.0时间、pH〈4.0时间百分比较术前均有下降(P均〈0.05)。30例患者获1-6 a随访,症状消失22例,改善8例。3例术前存胃食管反流者术后随访均无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结论 经腹行改良Heller术联合Dor术能明显改善贲门失弛缓症的症状,有效防止术后胃食管反流,且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改良HELLER dor术
下载PDF
腹腔镜改良Heller术联合Dor术式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被引量:4
4
作者 和华 楚敏 +2 位作者 苏晓通 户平安 张练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改良Heller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2年16例行腹腔镜下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联合Dor(前180°胃底折叠缝合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改良Heller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2年16例行腹腔镜下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联合Dor(前180°胃底折叠缝合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16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其中2例因食管黏膜穿孔行一期缝合修复,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无明显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腹腔镜改良Heller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腹腔镜 改良Heller dor胃底折叠
下载PDF
经腹行改良Heller+Do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
5
作者 于广聪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30期71-71,73,共2页
目的:探究经腹行改良Heller+Do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贲门失弛缓症患者40例,均进行经腹行改良Heller+Dor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后,症状有明显好转39例(97.5%),仅1例... 目的:探究经腹行改良Heller+Do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贲门失弛缓症患者40例,均进行经腹行改良Heller+Dor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后,症状有明显好转39例(97.5%),仅1例仍有吞咽困难;术后1个月,40例患者的平均LESP、24 h平均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pH<4时间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6个月~4年的随访,症状消失32例(80.0%),改善7例(17.5%),术后出现食管反流仅1例(2.5%)。结论:经腹行改良Heller+Do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恢复较快,术后不易出现胃食管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HELLER dor术 贲门失弛缓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腹腔镜改良Heller肌切开术联合胃底折叠术(Dor/Toupet)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对比
6
作者 李四桥 买二辉 +1 位作者 郑幼伟 常清潭 《临床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抗返流胃底折叠术(Dor/Toupet)联合腹腔镜改良Heller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中临床效果的差别。方法选择经腹腔镜行改良Heller+Dor术及改良Heller+’Foupet术患者43例,比较其GERD症状敏感度分数,检测手术前后食管... 目的探讨两种抗返流胃底折叠术(Dor/Toupet)联合腹腔镜改良Heller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中临床效果的差别。方法选择经腹腔镜行改良Heller+Dor术及改良Heller+’Foupet术患者43例,比较其GERD症状敏感度分数,检测手术前后食管静息LES压力、残余LES压力、食管远端收缩期压力指标;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患者各项症状改善情况及食管末端24hpH值。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食管测压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oupet组和Dor组术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年相关症状改善情况、食管pH监测各项指标动态发现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患者症状改善比较,Toupet组吞咽困难、胸痛及烧心症状改善情况优于Dor组(P〈0.05),而恶心/呕吐、胀气/暖气、咳嗽/声嘶、哮喘等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Toupet组病理性返流次数、最长返流时间、pH〈4.0时间、De—Meester积分均低于Dor组(P〈0.05)。结论两种抗返流胃底折叠术(Dor/Toupet)联合腔镜Heller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少胃酸返流次数及时间,同时Toupet术式组在1年后症状改善及pH监测相关指标较Dor术式组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胃底折叠 dor术 Toupet 改良HELLER手
下载PDF
贲门失弛缓症应用经腹行Heller术联合改良Dor术治疗效果观察
7
作者 曹志坤 曹克坚 《中国综合临床》 2013年第5期533-535,共3页
目的评价经腹行Heller术联合改良Do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贲门失弛缓症患者35例,均经腹行Heller术联合改良Dor术治疗,其中20例术前及术后均行食管测压检查及24h食管pH监测,对术前及术后食管... 目的评价经腹行Heller术联合改良Do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贲门失弛缓症患者35例,均经腹行Heller术联合改良Dor术治疗,其中20例术前及术后均行食管测压检查及24h食管pH监测,对术前及术后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及24h内食管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pH〈4.0时间、pH〈4.0时间百分比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例仍有吞咽困难,其余34例症状明显好转。术后1个月复查食管测压检查及24h食管pH监测,LESP值(10.22±8.91)mmHg较术前(30.81±6.63)mmHg明显下降(t=20.185,P=0.008)。24h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pH〈4.0时间、pH〈4.0时间百分比等指标较术前均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40、2.335、2.829、2.139,P值分别为0.022、0.019、0.036、0.040)。随访32例(91.4%,32/35),其中症状消失24例(75.0%,24/32),改善8例(25.0%,8/32);术前经24h食管下端pH监测证实其中4例(20.0%,4/20)存在不同程度的胃食管反流,术后随访均无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结论经腹行Heller术联合改良Dor术除能明显改善贲门失弛缓症的症状外,还能有效防止术后可能带来的胃食管反流,且手术操作较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 食管失弛缓症 HELLER 改良dor术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加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魏明天 邓祥兵 +2 位作者 张元川 杨廷翰 王自强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加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迟缓症的治疗效果以及折叠术对术后返流症状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7月行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加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迟缓症的患者资料,随访...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加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迟缓症的治疗效果以及折叠术对术后返流症状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7月行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加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迟缓症的患者资料,随访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反酸等症状,总结临床体会。结果:1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术并加做胃底折叠术,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3.2±4.1)d,术后住院天数(7.1±2.6)d,术中出血(5.2±1.9)mL,手术时间(78.5±26.8)min;术后无1人死亡,随访患者1例6个月时出现反酸症状,1例1年后出现吞咽困难症状。结论: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加Dor胃底折叠术应作为治疗贲门失迟缓症推荐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heller肌切开 dor胃底折叠 贲门失迟缓症 并发症
下载PDF
经腹食管裂孔修补加Dor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玉丰 张逊 +2 位作者 卢喜科 徐医军 韩兴鹏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裂孔修补加Dor部分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远期疗效。方法对41例食管裂孔疝患者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及Dor胃底折叠术,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症状缓解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前及术后3个月、1年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和食... 目的探讨食管裂孔修补加Dor部分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远期疗效。方法对41例食管裂孔疝患者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及Dor胃底折叠术,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症状缓解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前及术后3个月、1年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和食管黏膜内镜分级,评价术后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 41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无围术期死亡病例。随访1~5年,无术后复发病例,手术结果满意率95.12%。1例术后切口感染,经换药处理后痊愈;4例术后短期内进食固体食物时有不同程度哽噎感,其中3例可耐受,1例行球囊扩张后好转。术后远期生活质量评分、食管测酸测压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短期与术后远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经腹行食管裂孔修补加Dor部分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安全、经济、出血少、疗效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裂孔疝 dor部分胃底折叠 治疗效果 远期
下载PDF
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术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治疗重度贲门失弛缓症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勃聿 秦鸣放 +2 位作者 王庆 赵宏志 王帅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7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术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治疗重度贲门失弛缓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12年7月天津市南开医院收治的重度贲门失弛缓症患者25例,采用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术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出...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术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治疗重度贲门失弛缓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12年7月天津市南开医院收治的重度贲门失弛缓症患者25例,采用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术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主观症状和客观检查随访结果。结果25例均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及死亡病例。手术时间(88.2±15.1) min,术中出血量(22.1±9.7)mL,住院时间(7.0±1.2)d。随访4~60个月,术后21例患者主要症状得到缓解;另4例出现症状,其中1例5个月后存在餐后腹胀,1例8个月后出现反流症状,2例13个月后出现吞咽困难伴食速减慢。结论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术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治疗重度贲门失弛缓症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腹腔镜Heller肌切开 dor胃底折叠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大勇 秦鸣放 +1 位作者 赵宏志 邹富胜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行腹腔镜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治疗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临床数据。结果:31例均成功行腹... 目的:探讨腹腔镜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行腹腔镜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治疗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临床数据。结果:31例均成功行腹腔镜手术,27例术前与术后3个月吞咽困难评分(1.10±0.18与0.91±0.12,P<0.01)、术前与术后胸骨后疼痛评分(0.38±0.04与0.36±0.03,P<0.05)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体质量指数(21.32±1.26与20.47±1.34,P<0.05)及生活质量指数(85.69±7.78与80.43±9.19,P<0.05)明显优于术前。结论:腹腔镜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对于改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 dor胃底折叠 贲门失迟缓症
下载PDF
腹腔镜Dor胃底折叠术治疗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大勇 吴瑜 +1 位作者 王帅 曹占国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945-948,共4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Dor胃底折叠术(LDF)治疗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RE患者51例,其中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状态(观察组)19例,单纯RE(对照组,32例),均采用LDF进行... 目的:评价腹腔镜Dor胃底折叠术(LDF)治疗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RE患者51例,其中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状态(观察组)19例,单纯RE(对照组,32例),均采用LDF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Demeester评分、食管LES静息压、GERD-Q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满意度评分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行LDF,术后早期症状均获得有效缓解,两者患者的GERD-Q和Demeester评分均低于术前,食管LES静息压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SAS、SD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长期随访结果,观察组反流症状复发率高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DF治疗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RE安全且有效,但远期反流症状复发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对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RE患者应加强术后抗焦虑治疗,以巩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dor)胃底折叠 反流性食管炎 焦虑和(或)抑郁状态
下载PDF
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Dor胃底折叠术在贲门失弛缓症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春雷 董建敏 邬林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31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999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1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施行腹腔镜Heller肌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平均时间(105.2±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999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1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施行腹腔镜Heller肌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平均时间(105.2±25.6)min,术中平均出血(32.3±12.0)mL。其中术中食管黏膜穿破2例;反流性食管炎2例;1例仍有轻度吞咽困难。手术效果优良率87.5%(14/16)。结论:腹腔镜Heller肌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治疗方式,术中精细操作,术后严密检查,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Heller肌切开 dor胃底折叠 贲门失弛缓症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治疗食管裂孔疝129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帅 秦鸣放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3503-3507,共5页
目的:探讨两种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疾病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天津市微创外科中心于2001-03/2009-02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的129例食管裂孔疝患者资料.按照术式的不同分成2组:Nissen组53例,采用Nissen全... 目的:探讨两种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疾病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天津市微创外科中心于2001-03/2009-02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的129例食管裂孔疝患者资料.按照术式的不同分成2组:Nissen组53例,采用Nissen全360°胃底折叠术;Dor组76例,采用Dor前180°胃底折叠术.结果:手术顺利,无死亡病例.30例患者(N组16例,D组14例)术后早期出现吞咽不适,21例4mo内自行缓解.3例(Nissen组)持续吞咽困难患者半年后行内镜下食管扩张治疗.6例疝复发(Nissen组1例,Dor组5例).手术总体满意率89.15%.结论: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能够有效的治疗食管裂孔疝疾病.Dor前180°胃底折叠术能够降低Nissen全360°胃底折叠术由于折叠过紧、迷走神经分支损伤带来的腹胀、吞咽不畅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抗反流效果仍较后者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食管裂孔疝 dor胃底折叠 NISSEN胃底折叠
下载PDF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文星 孙作成 孙充兵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疾病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潍坊市人民医院于2010年9月~2012年6月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的65例食管裂孔疝患者资料。其中Nissen全360。胃底折叠术24例,Toup... 目的探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疾病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潍坊市人民医院于2010年9月~2012年6月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的65例食管裂孔疝患者资料。其中Nissen全360。胃底折叠术24例,Toupet270。胃底折叠术20例,Dor前180。胃底折叠术21例,52例应用补片修补裂孔,剩余患者丝线缝合裂孔。结果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者。术后随访3~20个月,手术效果满意率92.31%,术后3个月复查胃镜、上消化道造影等检查基本恢复正常。其中11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轻度反酸、烧心症状,6例4个月内自行缓解,3例出现吞咽困难(Nissen组2例,Toupet组1例),l例出现严重反酸、腹胀(Dor组),1例疝复发(Dor组,单纯丝线缝合裂孔)。结论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疾病有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疗效可靠等特点,胃底折叠术式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食管裂孔疝 NISSEN胃底折叠 Toupet胃底折叠 dor胃底折叠
下载PDF
免气腹辅助3D腹腔镜改良Heller肌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16
作者 杨兴国 伍冀湘 +3 位作者 于磊 张云峰 于涛 蒋俭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92-895,共4页
目的:探讨免气腹辅助3D腹腔镜改良 Heller 肌切开联合 Dor 胃底折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7月~2015年11月对32例贲门失弛缓症行免气腹辅助3D腹腔镜下贲门食管肌层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前部180&#176;胃底折叠... 目的:探讨免气腹辅助3D腹腔镜改良 Heller 肌切开联合 Dor 胃底折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7月~2015年11月对32例贲门失弛缓症行免气腹辅助3D腹腔镜下贲门食管肌层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前部180&#176;胃底折叠缝合术)。结果32例均成功完成免气腹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71.6±36.8) min,术中出血量(23.6±18.4)ml,住院时间(8.2±2.6)d,无食管漏等并发症及死亡。32例术后随访6~34个月,平均15.3月,Eckardt评分Ⅰ级20例(62.5%),Ⅱ级9例(28.1%),Ⅲ级3例(9.4%);手术有效29例(90.6%),失败3例(9.4%)。23例术后6个月复查食管吞钡造影,食管最大横径(31.1±5.2)mm,较术前(45.3±8.0)mm明显改善(t=11.064,P=0.000)。结论免气腹辅助3D腹腔镜改良Heller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腹腔镜Heller肌切开 dor胃底折叠 免气腹
下载PDF
室间隔折叠治疗左室前壁并前间隔巨大室壁瘤
17
作者 许华山 赵文增 +3 位作者 徐敬 乔晨晖 刘超 Khan Mohammed Firo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目的:评价室间隔折叠加Dor或Cooley术式治疗心肌梗死后左室前壁并前间隔巨大室壁瘤的效果。方法:23例心肌梗死后左室前壁并前间隔巨大室壁瘤采用室间隔折叠、前壁室壁瘤行Dor或标准线性缝合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比患者术前、出院... 目的:评价室间隔折叠加Dor或Cooley术式治疗心肌梗死后左室前壁并前间隔巨大室壁瘤的效果。方法:23例心肌梗死后左室前壁并前间隔巨大室壁瘤采用室间隔折叠、前壁室壁瘤行Dor或标准线性缝合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比患者术前、出院前、术后3个月的心功能NYHA分级、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结果:与术前相比,出院前、术后3个月NYHA分级从3.21±0.62分别提高到1.72±0.31和1.57±0.23(P<0.05),LVEDVI从(102.31±18.71)mL/m2分别减少到(62.11±6.21)mL/m2和(54.63±4.54)mL/m2(P<0.05),LVESVI从(69.32±17.48)mL/m2分别减少到(30.23±3.25)mL/m2和(28.34±3.12)mL/m2,LVEF从(32.92±8.12)%分别提高到(48.78±4.51)%和(50.52±4.68)%(P<0.05)。结论:冠心病左室前壁并前间隔巨大室壁瘤室间隔采用折叠术、前壁室壁瘤行Dor或标准线性缝合术能明显改善左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壁瘤 前间隔室壁瘤 室间隔折叠 dor术 Coole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