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改良Heller肌切开术联合胃底折叠术(Dor/Toupet)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对比
1
作者 李四桥 买二辉 +1 位作者 郑幼伟 常清潭 《临床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抗返流胃底折叠术(Dor/Toupet)联合腹腔镜改良Heller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中临床效果的差别。方法选择经腹腔镜行改良Heller+Dor术及改良Heller+’Foupet术患者43例,比较其GERD症状敏感度分数,检测手术前后食管... 目的探讨两种抗返流胃底折叠术(Dor/Toupet)联合腹腔镜改良Heller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中临床效果的差别。方法选择经腹腔镜行改良Heller+Dor术及改良Heller+’Foupet术患者43例,比较其GERD症状敏感度分数,检测手术前后食管静息LES压力、残余LES压力、食管远端收缩期压力指标;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患者各项症状改善情况及食管末端24hpH值。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食管测压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oupet组和Dor组术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年相关症状改善情况、食管pH监测各项指标动态发现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患者症状改善比较,Toupet组吞咽困难、胸痛及烧心症状改善情况优于Dor组(P〈0.05),而恶心/呕吐、胀气/暖气、咳嗽/声嘶、哮喘等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Toupet组病理性返流次数、最长返流时间、pH〈4.0时间、De—Meester积分均低于Dor组(P〈0.05)。结论两种抗返流胃底折叠术(Dor/Toupet)联合腔镜Heller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少胃酸返流次数及时间,同时Toupet术式组在1年后症状改善及pH监测相关指标较Dor术式组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胃底折叠 dor术式 Toupet 改良HELLER手
下载PDF
室间隔折叠治疗左室前壁并前间隔巨大室壁瘤
2
作者 许华山 赵文增 +3 位作者 徐敬 乔晨晖 刘超 Khan Mohammed Firo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目的:评价室间隔折叠加Dor或Cooley术式治疗心肌梗死后左室前壁并前间隔巨大室壁瘤的效果。方法:23例心肌梗死后左室前壁并前间隔巨大室壁瘤采用室间隔折叠、前壁室壁瘤行Dor或标准线性缝合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比患者术前、出院... 目的:评价室间隔折叠加Dor或Cooley术式治疗心肌梗死后左室前壁并前间隔巨大室壁瘤的效果。方法:23例心肌梗死后左室前壁并前间隔巨大室壁瘤采用室间隔折叠、前壁室壁瘤行Dor或标准线性缝合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比患者术前、出院前、术后3个月的心功能NYHA分级、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结果:与术前相比,出院前、术后3个月NYHA分级从3.21±0.62分别提高到1.72±0.31和1.57±0.23(P<0.05),LVEDVI从(102.31±18.71)mL/m2分别减少到(62.11±6.21)mL/m2和(54.63±4.54)mL/m2(P<0.05),LVESVI从(69.32±17.48)mL/m2分别减少到(30.23±3.25)mL/m2和(28.34±3.12)mL/m2,LVEF从(32.92±8.12)%分别提高到(48.78±4.51)%和(50.52±4.68)%(P<0.05)。结论:冠心病左室前壁并前间隔巨大室壁瘤室间隔采用折叠术、前壁室壁瘤行Dor或标准线性缝合术能明显改善左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壁瘤 前间隔室壁瘤 室间隔折叠 dor术式 Coole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