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producibility of optical quality parameters measured at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best focuses in a doublepass system 被引量:8
1
作者 Ai-Lian Hu Li-Ya Qiao +3 位作者 Ye Zhang Xiao-Gu Cai Lei Li Xiu-Hua 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5年第5期1043-1050,共8页
AIMTo evaluate intra-session repea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of optical quality parameters measured at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best focuses in a double-pass system.METHODSThirty Chinese healthy adults (19 to 40 yea... AIMTo evaluate intra-session repea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of optical quality parameters measured at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best focuses in a double-pass system.METHODSThirty Chinese healthy adults (19 to 40 years old) meeting our inclusion criterion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After a basic eye examination, two methods of optical quality measurement, based on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best focuses were performed using the Optical Quality Analysis System (OQAS) with an artificial pupil diameter of 4.0 mm.RESULTSWith each method, three consecutive measurements of the following parameters: the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cutoff frequency (MTF<sub>cutoff</sub>), the Strehl<sup>2D</sup> ratio, the OQAS values (OVs) at contrasts of 100%, 20%, 9% and the objective scatter index (OSI) were performed by an experienced examiner. The repeatability of each method was evaluated by the repeatability limit (RL) and the coefficient of repeatability (COR). Reproducibility of the two methods was evaluated by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 and the 95% limits of agreement (Bland and Altman analysis). Thirty subjects, seven females and twenty three males, of whom 15 right eyes and 15 left eyes were selected randomly for recruitment in the study. The RLs (percentage) for the six parameters measured at objective focus and subjective focus ranged from 8.44% to 15.13% and 10.85% to 16.26%, respectively. The CORs for the two measurement methods ranged from 8.27% to 14.83% and 10.63% to 15.93%, respectively. With regard to reproducibility, the ICCs for the six parameters of OQAS ranged from 0.024 to 0.276. The 95% limits of agreement obtained for the six parameters (in comparison of the two methods) ranged from -0.57 to 42.18 (MTF<sub>cutoff</sub>), -0.01 to 0.23 (Strehl<sup>2D</sup> ratio), -0.02 to 1.40 (OV<sub>100%</sub>), -0.10 to 1.75 (OV<sub>20%</sub>), -0.14 to 1.80 (OV<sub>9%</sub>) and -1.46 to 0.18 (OSI).CONCLUSIONMeasurements provided by OQAS with either method showed a good repeatability. However,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two different measurement methods showed a poor reproducibility.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t might be best to evaluate patients' optical quality by OQAS using the best focus as chosen automatically by the instru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quality double-pass system best focus REPEATABILITY REPRODUCIBILITY
下载PDF
Effect of low-degree astigmatism on the objective visual quality
2
作者 Ling-Ying Ye Shu-Feng Li +2 位作者 Jing-Jing Zuo Jin Li Hui-Xiang M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24年第6期1086-1093,共8页
AIM: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low-degree astigmatism on objective visual quality through the Optical Quality Analysis System(OQAS).METHODS:This study enrolled 46 participants(aged 23 to 30y,90 eyes)with normal or corr... AIM: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low-degree astigmatism on objective visual quality through the Optical Quality Analysis System(OQAS).METHODS:This study enrolled 46 participants(aged 23 to 30y,90 eyes)with normal or corrected-to-normal vision.The cylindrical lenses(0,0.5,0.75,1.0,and 1.25 D)were placed at the axial direction(180°,45°,90°,and 135°)in front of the eyes with the best correction to form 16 types of regular low-degree astigmatism.OQAS was used to detect the objective visual quality,recorded as the objective scattering index(OSI),OQAS values at contrasts of 100%,20%,and 9%predictive visual acuity(OV100%,OV20%,and OV9%),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cut-off(MTFcut-off)and Strehl ratio(SR).The mixed effect linear model was used to compare objective visual quality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and examine associations between astigmatic magnitude and objective visual quality parameters.RESULTS:Apparent neg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magnitude of low astigmatism and objective visual quality were observed.The increase of OSI per degree of astigmatism at 180°,45°,90°,and 135°axis were 0.38(95%CI:0.35,0.42),0.50(95%CI:0.46,0.53),0.49(95%CI:0.45,0.54)and 0.37(95%CI:0.34,0.41),respectively.The decrease of MTFcut-off per degree of astigmatism at 180°,45°,90°,and 135°axis were-10.30(95%CI:-11.43,-9.16),-12.73(95%CI:-13.62,-11.86),-12.75(95%CI:-13.79,-11.70),and-9.97(95%CI:-10.92,-9.03),respectively.At the same astigmatism degree,OSI at 45°and 90°axis were higher than that at 0°and 135°axis,while MTFcut-off were lower.CONCLUSION:Low astigmatism of only 0.50 D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objective visual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degree astigmatism objective visual quality optical quality analysis system
下载PDF
双程色散声光可调谐滤波器设计
3
作者 庞亚军 姚美菱 +1 位作者 张锴 白振旭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7,共5页
声光可调谐滤波器(Acousto-Optic Tunable Filter,AOTF)是一种基于声光效应的色散器件,通过改变超声频率的大小,可以使光的衍射方向发生变化,从而进行波长选择。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新的双程色散AOTF结构,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滤波特... 声光可调谐滤波器(Acousto-Optic Tunable Filter,AOTF)是一种基于声光效应的色散器件,通过改变超声频率的大小,可以使光的衍射方向发生变化,从而进行波长选择。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新的双程色散AOTF结构,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滤波特性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双程色散AOTF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压缩光谱线宽,当中心波长为1064 nm时,在超声工作频率为84 MHz的情况下,线宽压缩效率达到了28.6%,明显提高了光谱分辨率;同时,这种结构还具有较强的抑制旁瓣效果,可以将中心波长为1064 nm的衍射光的旁瓣从-27.0 dB压缩至-44.8 dB,提高了光谱纯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光衍射 声光效应 双程色散 有限元分析 光谱分辨率
下载PDF
SMILE与EVO-ICL植入术矫正中度近视的短期视觉质量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姚浩英 栾静林 +4 位作者 张少斌 张浩润 王锐 赵静静 付梦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7-572,共6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EVO-ICL)植入术矫正中度近视术后短期视觉质量表现。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21-04/2022-02在潍坊眼科医院行SMILE和EVO-ICL植入术的中度...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EVO-ICL)植入术矫正中度近视术后短期视觉质量表现。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21-04/2022-02在潍坊眼科医院行SMILE和EVO-ICL植入术的中度近视患者51例51眼,根据手术方式分为SMILE组(30例30眼)和EVO-ICL组(21例21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wk,1、3mo观察两组患者视力[裸眼远视力(UDVA)、矫正远视力(CDVA)]、屈光度[等效球镜度(SE)]及双通道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Ⅱ)相关参数的变化,并填写视觉质量(QoV)调查问卷。结果:术后3mo,SMILE组和EVO-ICL组安全性指数(术后CDVA/术前CDVA)分别为1.20(1.00,1.20)和1.20(1.00,1.38),有效性指数(术后UDVA/术前CDVA)分别为1.00(1.00,1.20)和1.00(1.00,1.20);SE在±0.50D以内的比例分别为87%和100%。SMILE组术后客观散射指数(OSI)值增加,术后1wk,1mo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对比度视力(VA)100%、VA20%及术后各时间点斯特列尔比(SR)、VA9%均较术前降低(均P<0.05);EVO-ICL组术后各时间点OSI、MTF cutoff、SR、VA与术前相比均无差异(均P>0.05)。SMILE和EVO-ICL植入术后最常见的视觉症状分别为视觉朦胧和光晕。结论:SMILE和EVO-ICL植入术矫正中度近视术后短期均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预测性,两种手术术后均有视觉症状的发生,但患者总体满意度高,且EVO-ICL植入术后具有更好的客观视觉质量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 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EVO-ICL)植入术 中度近视 视觉质量 短期 双通道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
下载PDF
T-PRK与SMILE矫正低度近视的视觉质量观察
5
作者 林敏 姚浩英 +3 位作者 张浩润 王锐 赵静静 付梦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8-654,共7页
目的:观察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矫正低度近视的角膜像差变化及视觉质量特点。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1-04/2022-04于潍坊眼科医院行T-PRK手术32例32眼及SMILE手术45例45... 目的:观察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矫正低度近视的角膜像差变化及视觉质量特点。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1-04/2022-04于潍坊眼科医院行T-PRK手术32例32眼及SMILE手术45例45眼的低度近视患者,比较两组术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效球镜(SE)、角膜高阶像差(HOAs)及客观视觉质量。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见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mo,T-PRK组与SMILE组的安全指数分别为1.13±0.16和1.16±0.17(P=0.48),有效指数分别为1.10±0.20和1.15±0.18(P=0.27)。T-PRK组和SMILE组UCVA(LogMAR)≤0的占比分别为94%和98%。两组残余SE在±0.50D内的占比分别为88%和87%。两组患者HOAs和球差均显著升高(P≤0.01),且两组间增加量无差异(P=0.31、0.89)。两组患者水平彗差、水平三叶草、垂直三叶草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SMILE组垂直彗差显著升高(P<0.001),而T-PRK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且SMILE组的增加量明显大于T-PRK组(P<0.001)。两组间OSI、MTF_(cut off)、SR、VA100%、VA20%、VA9%比较均未见差异(P>0.05)。结论:T-PRK与SMILE矫正低度近视均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视觉质量,SMILE手术与T-PRK手术相比诱导更多的垂直彗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 低度近视 角膜像差 双通道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Ⅱ
下载PDF
光程差分析系统和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综合分析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术后视觉质量的风险因素
6
作者 刘浇艺 赵歧 +2 位作者 钟丘 黄任强 邱丽芬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光程差分析系统(OPD-ScanⅢ)和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Pentacam)综合分析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术后视觉质量的风险因素。方法:纳入中山爱尔眼科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200例白内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屈光性白... 目的:探讨光程差分析系统(OPD-ScanⅢ)和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Pentacam)综合分析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术后视觉质量的风险因素。方法:纳入中山爱尔眼科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200例白内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治疗,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测量所有患者视力恢复情况;通过OPD-ScanⅢ检查测量所有患者全眼总高阶像差;通过Pentacam检查患者角膜曲率、全角膜高阶像差。于术后3个月,采用视功能与生存质量调查问卷(NEI-VFQ-25)评估患者视觉质量。结果: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患者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提高,且术后3个月高于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患者总高阶像差、全角膜高阶像差较术前升高,Km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高阶像差高、全角膜高阶像差高是影响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术后视觉质量的风险因素。结论:总高阶像差高、全角膜高阶像差高是影响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术后视觉质量的风险因素,可于术前通过OPD-ScanⅢ和Pentacam精确评估患者高阶像差,减少高阶像差升高幅度,提高术后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性白内障 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 光程差分析系统 视觉质量
下载PDF
有晶状体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飞秒激光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瑞娜 郭红亮 +2 位作者 马挺 梁厚成 龙潭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33-837,共5页
背景随着近视患病率的增加,近视患者如何选择合适的矫正方法以达到更好的视觉质量成为研究热点。目的采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仪(OQAS)对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效果和视觉质量与飞秒激光准分子激... 背景随着近视患病率的增加,近视患者如何选择合适的矫正方法以达到更好的视觉质量成为研究热点。目的采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仪(OQAS)对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效果和视觉质量与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设计,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纳入屈光度为-4.00- -9.00D且拟行近视矫正手术者26例52眼,按照角膜厚度分为ICL植入术组和FS—LASIK组,角膜厚度〈500μm者12例24眼接受ICL植入术,角膜厚度≥500μm的14例28眼接受FS—LASIK手术,2个组间年龄、性别、术前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和术前等效球镜度(SE)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随访至术后3个月,对2个组术眼术后裸眼远视力(UCDVA)、SE、OQAS测量的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 off)、客观散射指数(OSI)、斯特列尔(Strehl)比率及对比度100%、20%、9%时的对比度视力(OV100、OV20、OV9)进行比较,并对各自组内术眼手术后UCDVA与术前BCDVA进行比较。结果ICL组和FS.LASIK组术眼术后BCDVA均优于术前UCDVA(-0.04±0.10与0.05±0.12;-0.07±0.12与0.00±0.12),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3.128、2.358,均P〉0.05)。2个组间术眼术后SE、UCDVA和BCDV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92、0.900、-0.653,均P〉0.05)。OQAS测量结果显示,2个组间术后MTF cut off、OSI、Strehl比和OV100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032、-1.440、-0.224,均P〉0.05)。ICL组术眼术后OV20和OV9值分别为0.82±0.14和0.80±0.21,均明显高于FS—LASIK组的0.59±0.15和0.47±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05、4.702,均P〈0,05)。结论]CL植入术和FS—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和屈光度,在20%和9%的对比度下,ICL术眼术后的视觉质量优于FS—LASI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手术 屈光手术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视觉质量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仪
下载PDF
双通道视觉质量系统评估不同方位白内障透明角膜切口手术疗效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健 罗玲慧 段国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位白内障透明角膜切口手术疗效以及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在白内障手术前后视觉质量评估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囊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共64例64眼,根据术中透明角膜切口的位置分为A组(透明角膜切口位... 目的探讨不同方位白内障透明角膜切口手术疗效以及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在白内障手术前后视觉质量评估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囊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共64例64眼,根据术中透明角膜切口的位置分为A组(透明角膜切口位于双眼颞侧)和B组(采用正上方透明角膜切口)。所有入选病例均行标准对数视力评估,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检测。比较两组视力、MTF截止空间频率(MTF cut-off)、斯特列尔比值(strehl ratio,SR)、客观散射指数(objective scattering index,OSI)值及对比度为100%、20%、9%时的OQAS值(OQAS value,OV100%、OV20%和OV9%)。结果所有患者术后1d、1周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均逐渐上升,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视力逐渐趋于稳定;其中A组术后1d、1周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均高于同时间点B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间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d及1周两组患者OSI值均较术前逐渐下降,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中A组术后1d(2.81±0.89)及1周(1.98±0.73)OSI值明显低于B组术后1d(3.46±1.17)及1周(2.61±1.20)(均为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OSI值均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术后1d、1周、1个月及3个月两组患者OV9%值均较术前逐渐上升,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中A组术后1d(0.29±0.09)、1周(0.33±0.12)、1个月(0.37±0.14)及3个月(0.42±0.17)均明显高于B组术后1d(0.24±0.10)、1周(0.27±0.09)、1个月(0.31±0.09)及3个月(0.34±0.14)(均为P<0.05);所有患者术后各时间点MTF值、SR值、OV100%值、OV20%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白内障术中采用颞侧角膜切口,术后眼内散射小,视力恢复快,视觉质量高,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能进一步量化视觉质量参数,在视觉质量评估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 角膜切口 白内障 视觉质量
下载PDF
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评估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 被引量:5
9
作者 肖显文 张红 田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目的运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分析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选择术前角膜散光≥1.00 D的44例52眼植入AcrySof Toric人工晶状体,根据植入晶状体的型号不同分组,其中T3组19眼,T4组18眼,T5组10眼... 目的运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分析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选择术前角膜散光≥1.00 D的44例52眼植入AcrySof Toric人工晶状体,根据植入晶状体的型号不同分组,其中T3组19眼,T4组18眼,T5组10眼,T6组5眼。术后3个月评估4组间的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轴位旋转度和残余散光,并运用视觉质量分析系统测量4组间的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Strehl比值、客观散射指数和不同对比度(OV100%、OV20%和OV9%)的调制传递函数值。结果术后3个月的裸眼远视力为(0.18±0.11)LogMAR;最佳矫正远视力为(0.07±0.08)LogMAR;轴位旋转为3.62°±1.76°;残余散光为(0.50±0.29)D;客观散射指数为1.800±0.840;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为(22.862±5.584)c·d-1;Strehl比为0.155±0.038;OV100%、OV20%和OV9%分别为0.760±0.180、0.770±0.190和0.780±0.210。T3、T4、T5和T6组的残余散光分别为(0.34±0.28)D、(0.47±0.24)D、(0.57±0.19)D和(0.90±0.29)D,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参数4组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可较全面、客观地评估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AcrySof Toric人工晶状体可以有效及安全地矫正白内障患者的角膜散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 TORIC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 散光
下载PDF
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在单眼弱视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慧杰 柴松 姜娇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22期3404-3408,共5页
目的运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分析单眼弱视患者弱视眼与非弱视眼的客观视觉质量。方法28例就诊的单眼弱视患者的双眼分别应用基于双通道技术的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TM II)进行测量,检测记录并分析以下参数:MTF截止空间频率(MTF cut ... 目的运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分析单眼弱视患者弱视眼与非弱视眼的客观视觉质量。方法28例就诊的单眼弱视患者的双眼分别应用基于双通道技术的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TM II)进行测量,检测记录并分析以下参数:MTF截止空间频率(MTF cut off)、斯特列尔比值(strehl ratio,SR)、客观散射指数(objective scattering index,OSI)值、对比度分别为100%、20%和9%时的对比度视力(visual acuity,VA)值,并比较双眼之间的差异及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结果非弱视眼DSI值与弱视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弱视眼MTF cut off值、SR值与弱视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弱视眼100%、20%、9%时VA值弱视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眼视觉质量与患者年龄、最佳矫正视力、等效球镜无相关性(P<0.05)。结论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可较全面、客观地评估弱视患者的视觉质量,对弱视患者的诊断提供临床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质量分析系统 双通道 弱视 视觉质量
下载PDF
空间光调制器实现随机相位模板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超 沈学举 杨胜翔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5-370,共6页
为了构建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实时光学加密系统,采用仿真实验的方式,分析了在双随机相位光学加密系统中使用空间光调制器实现随机相位编码时相位编码参量对加密效果的影响。重点研究了随机相位模板中独立相位调制点的个数及相位调制范围... 为了构建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实时光学加密系统,采用仿真实验的方式,分析了在双随机相位光学加密系统中使用空间光调制器实现随机相位编码时相位编码参量对加密效果的影响。重点研究了随机相位模板中独立相位调制点的个数及相位调制范围对加密图像质量的影响,并引入相关系数来衡量加密图像和原始图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设定相关系数阈值为0.1的条件下,独立相位调制点个数达到128×128,相位调制范围达到2π时,加密效果较好。该结果对设计实时光电加密系统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光学 加密效果 仿真分析 空间光调制器 双随机相位加密
下载PDF
高度近视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拱高对眼前节结构及视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波 庞辰久 +4 位作者 任胜卫 顾宇伟 王树林 代丽娟 范棋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1年第6期406-412,共7页
目的对比高度近视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V4c植入术后不同拱高对前房深度(ACD)、房角以及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2017年7月~2018年7月,39例(76眼)高度近视眼行ICL V4c植入术,用CASIA SS-1000频域眼前节光学相干层析成像(AS-OCT)... 目的对比高度近视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V4c植入术后不同拱高对前房深度(ACD)、房角以及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2017年7月~2018年7月,39例(76眼)高度近视眼行ICL V4c植入术,用CASIA SS-1000频域眼前节光学相干层析成像(AS-OCT)测量术前、术后中央ACD、小梁与虹膜夹角(TIA)及术后中央拱高;术后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TMⅡ)分别测量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斯特列尔比;术后1年按照中央拱高不同分组,组1:拱高<500μm;组2:拱高为500~750μm;组3:拱高>750μm,对比3组间数据的差别。术后中央拱高采用One-way ANOVA处理,余手术前后数据采用重复测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检验处理。结果术后1年,各组间裸眼视力(UCVA)、等效球镜度(MRSE)、眼压、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组ACD分别减小24.20%、30.46%、31.27%,组3与前2组相比,术后ACD减小值及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3 TIA750μm(3点、9点、12点、6点位及四方位均值)分别较术前减小52.16%、53.90%、51.03%、50.07%及52.26%,与其他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组间OSI、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斯特列尔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应用频域AS-OCT观察ICL V4c植入后的位置及ACD、房角相关结构有很好的临床前景。术后1年,中央拱高在750μm以内者,ACD变浅,房角变窄,各方位房角开放,对中央角膜ECD、眼压及术后视觉质量无明显影响。拱高>750μm者,甚至稍>1000μm的,也能保持大部分房角开放,眼压及角膜中央ECD正常;关于远期的影响,还需长期临床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眼前节 光学质量 眼内散射 双通道技术
下载PDF
飞秒LASIK术后早期综合视觉质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雄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774-1776,共3页
目的:评价近视患者接受飞秒LASIK术后早期的综合视觉质量,探讨双通道系统(OQAS)在视觉质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09/2015-09进行飞秒LASIK手术近视患者48例96眼,使用OQAS检查,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wk,1、3mo共四个时间点... 目的:评价近视患者接受飞秒LASIK术后早期的综合视觉质量,探讨双通道系统(OQAS)在视觉质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09/2015-09进行飞秒LASIK手术近视患者48例96眼,使用OQAS检查,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wk,1、3mo共四个时间点的斯特列尔比(Strehl ratio,SR),调制传递函数截止空间频率(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cutoff frequency,MTF cutoff)、眼内客观散射指数(objective scattering index,OSI)三个指标,并从客观方面分析和评价患者手术前后早期的视觉质量。结果:术后3mo的MTF截止空间频率优于术前,OSI在术后1wk和1mo均比术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mo恢复至术前水平。利用Pearson线性相关对SR、OSI与MTF截止空间频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SR、OSI两者皆与MTF截止空间频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飞秒LASIK术后视力恢复快,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MIT截止空间频率、SR、OSI检查结果可作为综合指标来评价临床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LASIK术 近视 视觉质量 双通道系统
下载PDF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与FS-LASIK术后视觉质量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马春霞 李文静 +4 位作者 蔡岩 王慧娴 邓月 马高阳 高晓唯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05-1308,共4页
目的:比较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与FS-LASIK术治疗中高度近视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06/12分别行ICL植入术和FS-LASIK术的近视患者58例116眼(ICL组)和48例96眼(FS-LASIK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 目的:比较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与FS-LASIK术治疗中高度近视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06/12分别行ICL植入术和FS-LASIK术的近视患者58例116眼(ICL组)和48例96眼(FS-LASIK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屈光度、视力和视觉质量情况。结果:术后3mo,ICL组患者球镜度数高于FS-LASIK组(0.19±0.22D vs 0.09±0.29D,P<0.05),但两组患者视力、柱镜度数和等效球镜度数无差异(均P>0.05);ICL组患者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 off)、客观散射指数(OSI)和OV9%均明显优于FS-LASIK组,而SR较FS-LASIK组降低,且与术前相比,ICL组患者MTF cut off明显增高,SR、OSI值降低,FS-LASIK组患者SR值降低(均P<0.05)。结论:ICL植入和FS-LASIK术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和屈光度,对于中高度近视患者ICL植入术可提供相对较好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高度近视 飞秒激光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 视觉质量
下载PDF
ICL V4c治疗高度近视眼双通道系统视觉质量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海武 李金瑛 +1 位作者 刘畅 吴承高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53-1355,共3页
目的:应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评价V4c型可植入式隐形眼镜(implantable contact lens V4c,ICL V4c)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眼的术后视觉质量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近视度数为-6.00~-12.00D患者30例60眼,年龄18~3... 目的:应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评价V4c型可植入式隐形眼镜(implantable contact lens V4c,ICL V4c)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眼的术后视觉质量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近视度数为-6.00~-12.00D患者30例60眼,年龄18~35岁,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6,角膜散光≤1.0D,全部采取颞侧透明角膜切口,植入ICL V4c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分别在术后1wk,1、3mo进行随访观察,检查项目: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后裸眼视力(UCVA)、术眼的OSI(客观散射指数)、MTF cut off(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SR(斯特列尔比值)和100%、20%及9%的OV值(对比度视力)。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手术前后各项参数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术后1wk,1、3mo的UCVA逐渐改善,与术前BCVA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wk,1、3mo的OSI、MTF cut off、SR、OV 100%、OV 20%及OV 9%均优于术前,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L V4c植入术能有效矫正-6.00~-12.00D的高度近视,术后OSI比术前减小,术后UCVA优于术前BCVA,术后的MTF cut off、SR、100%、20%、9%的OV值比术前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ICL V4c植入术 双通道视觉分析系统 视觉质量
下载PDF
双通道系统评估不同近视患者行FS-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静 刘治容 +3 位作者 张瑞帆 陈波 陈斌 吴峥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2-1016,共5页
目的:采用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评价不同近视患者行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后视觉质量的变化。方法:共收集行FS-LASIK的患者65例130眼,分为低、中、高度近视三组。采用OQAS系统检查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视觉... 目的:采用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评价不同近视患者行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后视觉质量的变化。方法:共收集行FS-LASIK的患者65例130眼,分为低、中、高度近视三组。采用OQAS系统检查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视觉质量参数的变化。结果:低度近视组术后10dOV100%、MTFcutoff值高于高度近视组,OV20%、OV9%值高于中、高度近视组(均P<0.017)。术后1d低度近视组和术后1、10、30d中、高度近视组OSI和MeanOSI均比术前显著升高,而MTFcutoff、SR、OV100%、OV20%、OV9%均比术前显著降低(均P<0.0083)。MeanOSI与OV100%、OV20%、OV9%、SR、MTFcutoff均呈负相关,与OSI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FS-LASIK术后早期视觉质量下降,泪膜功能与视觉质量变化趋势一致,低度近视比中、高度近视患者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飞秒激光 角膜磨镶术 视觉质量 双通道技术 客观散射指数
下载PDF
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评价翼状胬肉手术前后患者的视觉质量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婉若 杨燕宁 +1 位作者 李经纬 柯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83-686,共4页
目的利用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对翼状胬肉切除前后患者的客观光学质量变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确诊为单眼翼状胬肉并且进行翼状胬肉切除伴自体结膜瓣移植手术患者20例20眼,根据翼状胬肉... 目的利用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对翼状胬肉切除前后患者的客观光学质量变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确诊为单眼翼状胬肉并且进行翼状胬肉切除伴自体结膜瓣移植手术患者20例20眼,根据翼状胬肉尺寸大小分为小胬肉组10例10眼和大胬肉组10例10眼,采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Ⅱ进行视觉质量检测,记录健康眼及患眼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的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cut off,MTF_(cutoff))、斯特列尔比(Strehl ratio,SR)、基础客观散射指数及总客观散射指数值,通过计算得出泪膜客观散射指数(tear film objective scatter index,TF-OSI)。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中患眼术后3个月MTF_(cutoff)、SR均升高,TF-OSI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术前与术后1个月相比两组三项视觉质量参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两组之间的视觉质量参数相比,只有术后3个月的MTF_(cutoff)、SR、TF-OS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与术后1个月的视觉质量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中健康眼与患眼术前相比MTF_(cutoff)、SR、TF-OSI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翼状胬肉会影响视觉质量及泪膜功能,早期手术切除能够带来改善,但这种改善可能出现在术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利用视觉质量分析系统Ⅱ可以对手术前后的结果进行客观分析,MTF_(cutoff)、SR、TF-OSI可作为综合指标来评价临床上翼状胬肉患者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手术 视觉质量 双通道视觉分析系统
下载PDF
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定性预测白内障手术效果的准确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肖羽 杨燕宁 +1 位作者 黄林英 郭婉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34-836,共3页
目的:评价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TM)Ⅱ)定性预测白内障手术效果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10/12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57例67眼,根据术前客观散射指数(OSI)分为A组(28眼,OSI>8.0)、B组(28眼,OSI≤8.0)、C... 目的:评价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TM)Ⅱ)定性预测白内障手术效果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10/12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57例67眼,根据术前客观散射指数(OSI)分为A组(28眼,OSI>8.0)、B组(28眼,OSI≤8.0)、C组(11眼,因晶状体严重混浊无法检测出OSI值)。根据术前模拟对比度视力(Predicted VA100%)和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预测手术疗效。结果:A组患者术后达到符合标准者26眼(93%),B组患者术后达到符合标准者24眼(86%),两组患者术后符合率无差异(P=0.669),且两组患者术前Predicted VA100%与术后2wk BCVA无相关性(r_s=0.103,P>0.5)。结论:OQAS^(TM)Ⅱ系统能够客观、准确、直观地定性预测白内障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 定性预测 白内障 视力
下载PDF
双通道视觉分析系统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评价 被引量:13
19
作者 樊秋阳 滕妍 白晶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第4期57-61,共5页
目的:分析探讨双通道视觉光学质量分析系统(OQAS)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选择93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术,于术前、术后1周... 目的:分析探讨双通道视觉光学质量分析系统(OQAS)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选择93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术,于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月应用双通道OQAS评价患者视力情况以及点扩散函数(PSF)、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MTF)、MTF截止空间频率(MTF_(cutoff))、斯特列尔比值(SR)、OQAS值OV_(100%)、OV_(20%)和OV_(9%)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后患者视力情况明显改善,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3个时间点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31,P<0.05)。治疗后,患者OSI、PSF和OV_(9%)均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32,F=9.102,F=5.029;P<0.05);而在MTF_(cutoff)、SR、OV_(100%)、OV_(20%)的比较中均无差异。MTF为5 cpd和10 cpd时,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3个时间点的MTF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29,F=4.039;P<0.05);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分别在5 cpd、10 cpd和15 cpd的MTF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829,F=6.921;P<0.05)。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应用双通道视觉分析系统能够较好的评价患者的视觉质量,能够客观上反映患眼的像差、散射和衍射等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道视觉分析系统 视觉质量 高度近视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下载PDF
SMART与TransPRK术后早期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易允娣 王静 陶黎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70-873,共4页
目的:比较SMART和TransPRK术矫正近视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8-01/08于我院行SMART和TransPRK术的近视伴散光患者各60例120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UCVA)、视觉质量、主观疼痛评分、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及角... 目的:比较SMART和TransPRK术矫正近视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8-01/08于我院行SMART和TransPRK术的近视伴散光患者各60例120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UCVA)、视觉质量、主观疼痛评分、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及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发生情况。结果:术后5d,1、3mo两组患者UCVA≥1.0眼数所占比例均无差异(P>0.05),但术后5d SMART组患者视觉质量优于TransPRK组(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视觉质量逐渐提高。术后1、3d,TransPRK组和SMART组患者主观疼痛评分(3.56±0.96分vs 3.07±1.07分;1.22±0.61分vs 0.84±0.59分)均有差异(P<0.01)。术后5d,TransPRK组患者角膜上皮完全愈合率低于SMART组(69.2%vs 83.3%,P<0.05)。术后1、3mo,两组患者haze发生率(5.0%vs 5.0%;8.3%vs 10.0%)均无差异(P>0.05)。结论:SMART与TransPRK术后视力恢复速度和稳定性无明显差别,但SMART术后早期疼痛较轻,角膜上皮愈合速度快,视觉质量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经角膜上皮准分子激光表层切削术 智能脉冲技术 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