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46例
1
作者 陈勇 庄全魁 +3 位作者 白亮 李杨 孟勇 王叶密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30-334,共5页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手术对老年肩袖损伤病人疼痛、手臂与肩部功能障碍(DASH)评分及再撕裂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老年肩袖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依照手术方法的...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手术对老年肩袖损伤病人疼痛、手臂与肩部功能障碍(DASH)评分及再撕裂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老年肩袖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依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划分成对照组(肩关节镜下单排铆钉固定)、治疗组(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手术),分别为43例、46例。于术前、术后1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肩疼痛度,采用手臂与肩部功能障碍(DASH)评分量表评定肩关节功能,测量患肩关节前屈、外展活动度,并统计两组1年内再撕裂发生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病人术后再撕裂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1年两组不同撕裂程度病人VAS、DASH评分及患肩关节前屈、外展活动度与同组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均P<0.05),术后两组轻度撕裂病人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组中、重度撕裂病人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较对照组优(均P<0.05);治疗组再撕裂发生率4.35%明显较对照组的23.26%低(P<0.05);年龄、手术方式是病人术后再撕裂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对老年肩袖损伤病人实施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肩疼痛及功能,显著降低再撕裂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肩关节镜 双排缝合桥技术 老年人
下载PDF
观察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对伴有骨质疏松老年肩袖损伤的疗效
2
作者 于川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6期29-33,共5页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对伴有骨质疏松老年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择进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治疗的260例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肩袖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关节镜下修复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单排组与双排组,各130例。单排...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对伴有骨质疏松老年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择进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治疗的260例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肩袖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关节镜下修复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单排组与双排组,各130例。单排组采用单排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双排组采用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肩关节恢复优良率、手术前后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ASES)评分、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前后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肩袖再撕裂发生率。结果 双排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肩关节恢复优良率分别为76.15%、87.69%、94.62%,高于单排组的64.62%、70.00%、78.46%(P<0.05)。术前,两组患者ASES评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ASES评分均比术前明显升高,且双排组患者ASES评分分别为(77.64±5.37)、(84.73±5.24)、(90.16±4.75)分,明显高于单排组的(72.82±4.93)、(79.38±5.01)、(82.04±4.98)分(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比术前明显降低,且呈现出递减趋势(P<0.05);术后3个月,双排组患者VAS评分(3.45±0.72)分明显低于单排组患者的(4.02±0.65)分(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患者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均比术前明显增大且呈现出上升趋势(P<0.05)。术后3个月,双排组患者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95.03±7.81)°明显大于单排组患者的(89.48±7.62)°(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患者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追踪随访,双排组患者肩袖再撕裂发生率2.31%,明显比单排组患者的10.00%更低(P<0.05)。结论 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是安全可靠的,应用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肩袖损伤患者中能够加快患者肩袖的愈合,促进其损伤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减轻疼痛,同时降低肩袖再撕裂发生率,近远期疗效均显著优于单排锚钉缝线桥技术,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 骨质疏松 老年肩袖损伤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小钰 马敬祖 +2 位作者 于佳 万钧 马军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538-1543,共6页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双滑轮和双排缝线桥联合技术治疗肩袖损伤(rotator cuff tears,RCT)的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接受传统缝线桥技术治疗的52例RCT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双滑轮和双排缝线桥联合技术治疗肩袖损伤(rotator cuff tears,RCT)的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接受传统缝线桥技术治疗的52例RCT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同期于我院接受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的53例RCT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愈合率、再撕裂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和术后6个月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体侧外旋、体侧内旋)、肩关节功能[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Constant-Murley评分(constant-Murley Score,CMS)、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术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前屈上举、体侧外旋、体侧内旋度数、ASES评分、UCLA评分及CM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线桥技术在RCT治疗中效果显著,可加强RCT患者关节灵活度,有利于RCT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下双滑轮 双排缝线桥 肩关节功能 关节灵活度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与双排锚定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疗效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骏 李强 +1 位作者 孟柏屹 李成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与双排锚定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8年7月—2021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分为对照组(双排锚定缝线桥技术治疗)与观察组(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与双排锚定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8年7月—2021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分为对照组(双排锚定缝线桥技术治疗)与观察组(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治疗),每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肩关节Constant评分、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肩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再撕裂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两组Constant评分、UCL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Constant评分、UCLA评分均比治疗前高(P<0.05)。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两组前屈活动度、外展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前屈活动度、外展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再撕裂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与双排锚定缝线桥技术均能帮助肩袖全层撕裂患者缓解其疼痛、促使其肩关节功能恢复,但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远期预后较为良好,可降低患者的再撕裂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全层撕裂 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 双排锚定缝线桥技术
下载PDF
单排锚钉联合骨隧道与双排锚钉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刘国印 吕德珍 +4 位作者 冷楠楠 柏天婷 王永强 陈建民 汪勇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46-751,共6页
目的探讨单排锚钉联合骨隧道(SRA-BT)与双排锚钉(DRA)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GT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锚钉固定技术治疗的GT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和锚钉固定方式分为SRA-BT组(18例)和DRA组(22例),SRA-BT组采用... 目的探讨单排锚钉联合骨隧道(SRA-BT)与双排锚钉(DRA)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GT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锚钉固定技术治疗的GT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和锚钉固定方式分为SRA-BT组(18例)和DRA组(22例),SRA-BT组采用内排锚钉联合骨隧道的缝线桥固定技术,DRA组采用内排锚钉联合外排锚钉的缝线桥固定技术。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和术后相关指标、并发症、术后肱骨大结节位移距离;术后6个月时评估患者的肩关节疼痛程度、功能和活动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未发生感染和内固定失败。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肱骨大结节位移距离和术后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RA-BT组切口长度较DRA组增大,住院总费用低于DRA组(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静息和活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而术后2组间术后静息和活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ASES评分及前屈、外展、0°外旋和90°内旋的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RA-BT与DRA治疗GTF的临床疗效明确,均能有效提高肩关节功能并缓解术后疼痛,但SRA-BT在降低医疗费用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 大结节骨折 单排锚钉 双排锚钉 骨隧道 缝线桥
下载PDF
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与双排缝合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比较
6
作者 孟强 旺托娅 +2 位作者 奈日斯格 高艳霞 郝世忠 《骨科》 CAS 2023年第5期419-423,共5页
目的比较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与双排缝合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共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肩袖损伤病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对照组... 目的比较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与双排缝合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共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肩袖损伤病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对照组采用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病人均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进行临床及随访评估,记录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评分和术后肩袖再撕裂发生率。再分别观察肩袖撕裂直径大小(以3 cm为界)不同的病人中,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和UCLA评分的差异。结果手术前两组病人的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和UCL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时,试验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Constant⁃Murley评分和UCL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肩袖撕裂直径<3 cm的病人,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和UCL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肩袖撕裂直径≥3 cm的病人,试验组的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和UCL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试验组的再撕裂率更低(7.5%vs.1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排缝合技术,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具有更优的临床疗效。但对于肩袖撕裂直径<3 cm的病人,单排缝合技术能获得与双排缝合桥技术相似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撕裂伤 单排缝合技术 双排缝合技术 关节镜检查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双滑轮无结缝线桥固定术治疗肩袖撕裂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7
作者 刘伟 宁仁德 +3 位作者 方闰 郑瀚林 陶训勋 潘良春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2期1408-1412,共5页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双滑轮无结缝线桥固定术治疗肩袖撕裂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80例肩袖撕裂损伤患者(均为中型和大型撕裂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选取传统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观察组选取关节镜下双滑轮无结缝线桥固定术治疗...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双滑轮无结缝线桥固定术治疗肩袖撕裂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80例肩袖撕裂损伤患者(均为中型和大型撕裂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选取传统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观察组选取关节镜下双滑轮无结缝线桥固定术治疗。分析术前1 d、术后2周疼痛和肩关节功能相关评分以及肩袖再撕裂概率等。结果术前1 d,2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Shoulder rating scale,UCL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2组VAS评分低于术前1 d,UCLA评分高于术前1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UCL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1 d,2组肩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2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术前1 d,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恢复时间与患手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肩袖再撕裂、关节僵硬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肩袖撕裂选取关节镜下双滑轮无结缝线桥固定术修复治疗,肩关节功能改善显著,活动度增大,避免再撕裂情况发生,其具有操作简便优势,在临床治疗中适应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套损伤 关节镜 双滑轮无结缝线桥固定术
下载PDF
肩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在肩袖全层撕裂中的应用比较
8
作者 刘振鲁 卞为伟 纪小孟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8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在肩袖全层撕裂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4月盐城市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肩袖全层撕裂患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肩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对照组采取...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在肩袖全层撕裂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4月盐城市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肩袖全层撕裂患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肩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对照组采取双排技术,比较两组手术切口总长度、手术耗时及术后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术后1月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总长度(4.1±0.2)cm短于对照组,手术耗时(96.5±11.3)min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7.6±0.3)d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80,P<0.05)。术后1个月随访时,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中的前屈角度、外旋角度和后伸角度分别为(163.2±10.2)°、(60.1±1.7)°和(35.6±1.9)°,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肩袖全层撕裂损伤者行肩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手术创伤小,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镜 缝线桥技术 双排技术 肩袖 全层撕裂
下载PDF
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与单排固定治疗中型肩袖撕裂的效果比较
9
作者 丁泓浩 谢晓亮 桂云金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0期49-52,共4页
目的比较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与单排固定治疗中型肩袖撕裂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水电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中型肩袖撕裂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接受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双排组,接... 目的比较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与单排固定治疗中型肩袖撕裂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水电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中型肩袖撕裂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接受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双排组,接受肩关节镜下单排固定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单排组。比较两组的肩关节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再撕裂发生率与治疗满意度。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的肩关节活动度均大于术前,且双排组大于单排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Fugl-Meyer量表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术前,且双排组高于单排组(P<0.05)。双排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再撕裂发生率均低于单排组(P<0.05)。双排组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单排组(P<0.05)。结论对于中型肩袖撕裂患者的治疗,以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治疗与单排固定治疗均可获得不错的效果,但前者会更明显地增大肩关节活动度,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尤其减少了术后肩关节再撕裂的发生,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型肩袖撕裂 肩关节镜 双排缝合桥固定 单排固定 肩关节活动度 上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比较
10
作者 李亮 《智慧健康》 2023年第6期95-99,共5页
目的 根据武警江苏省总队医疗骨科对老年肩袖伤的治疗特点,就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本项目选择了武警江苏省总队医疗骨科临床中心2013年6月-2022年2月收治的近40例老年肩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 根据武警江苏省总队医疗骨科对老年肩袖伤的治疗特点,就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本项目选择了武警江苏省总队医疗骨科临床中心2013年6月-2022年2月收治的近40例老年肩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的处理方法不同分成治疗组(运用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和对照组(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每组20例,研究了两组患者术中术后UCLA评估、Constant评估、术中术后VAS疼痛评估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的UCLA评分和Constant评分,结果表明,手术各项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后各项数据分析效果,治疗组好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患者术前后结果差异相对地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的对照显示,手术痛苦分数相比无差别(P>0.05),术后疼痛分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显示,治疗组的临床疗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肩袖伤的患者而言,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的治疗效果更显著,更能够满足患者的治疗要求,值得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镜 单排缝合桥修复技术 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 老年肩袖损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肩袖撕裂双排缝合技术与缝线桥技术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49
11
作者 裴杰 王青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3,20,共6页
背景:肩袖损伤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肩关节疾患。随着关节镜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肩袖损伤患者得到了治疗:肩关节镜下行肩袖破裂修补术。但很少有对于缝线桥和经典双排术后疗效的对比研究。目的:本次回顾性研究针对经典双排和缝线桥技... 背景:肩袖损伤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肩关节疾患。随着关节镜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肩袖损伤患者得到了治疗:肩关节镜下行肩袖破裂修补术。但很少有对于缝线桥和经典双排术后疗效的对比研究。目的:本次回顾性研究针对经典双排和缝线桥技术术后疗效进行分析,包括临床疗效、再撕裂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对比。方法:选取本治疗组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诊断为肩袖全层撕裂的患者40例:经典双排缝合20例,缝线桥技术20例。对每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肩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包括UCLA、ASES、Constant、VAS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及MRI),对比分析患者术后疗效、再撕裂率、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在最后一次随访(术后6个月)时,两组的UCLA、ASES以及Constant评分较术前都有显著提高,双排缝合组分别达到了33.1、89.4、83.5,缝线桥组分别为31.85、84.6、82.4,两组患者的这三项指标较术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组间术后UCLA、ASES以及Con-stant评分却不具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295、0.08和0.651)。两组患者术后的关节活动度较术前也有显著改善(双排缝合组和缝线桥组P值均<0.001),但两组间术后对比同样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前屈和外展的P值分别为0.986和0.323)。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双排缝合组和缝线桥组分别降到了2.15和1.85(P值均<0.001),但两组间差异也无显著性(P=0.389)。在满意度方面,大部分患者均选择了"非常满意",少数患者选择"一般":双排缝合组2位、缝线桥组1位。术后MRI显示3位患者出现了再撕裂(双排缝合组2位,缝线桥组1位)。两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双排缝合组107(75~145)min;缝线桥组92(65~125)min。住院总费用分别为:双排缝合组42980元,缝线桥组53908元。结论:肩袖撕裂行双排缝合或缝线桥技术均能获得良好疗效,两者的术后评估不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撕裂 双排缝合 缝线桥技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关节镜下缝合桥技术与双排缝合技术治疗肩袖部分损伤21例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7
12
作者 刘平 敖英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关节镜下缝合桥技术与双排缝合技术治疗肩袖部分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9月~2014年9月,21例肩袖部分损伤患者(滑囊侧损伤11例,腱内损伤10例)转变为完全性肩袖损伤,然后行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治疗,10例应用缝合桥技... 目的:回顾性研究关节镜下缝合桥技术与双排缝合技术治疗肩袖部分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9月~2014年9月,21例肩袖部分损伤患者(滑囊侧损伤11例,腱内损伤10例)转变为完全性肩袖损伤,然后行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治疗,10例应用缝合桥技术,11例应用双排缝合技术。术前均行肩关节X线片与MRI检查,术前与术后均行疼痛目测评分(pain visual analog scale,PVAS)及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标准评分与Constant评分。术后平均随访18.7个月(12~25个月)。结果: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缝合桥组:PVAS评分由术前的5.3±1.3降低到术后的0.7±0.8(P〈0.01),UCLA评分及Constant评分分别由术前16.3±2.9、64.8±7.5提高到术后的32.9±2.5、93.7±6.1(P〈0.01);双排缝合组:PVAS评分由术前的4.7±1.7降低到术后的0.6±0.7(P〈0.01),UCLA评分及Constant评分分别由术前17.7±2.1、62.7±5.7提高到术后的34.1±1.0、93.8±2.4(P〈0.01)。缝合桥组与双排缝合组术后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滑囊侧损伤与腱内型损伤是两种存在很多共性的部分肩袖损伤,将二者转变为完全性肩袖损伤后行关节镜下缝合治疗效果良好,关节镜下缝合桥技术与双排缝合技术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双排缝合技术操作更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 部分厚度 损伤 缝合桥 双排
下载PDF
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与双排技术修复全层中撕裂肩袖损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2
13
作者 费文勇 袁即山 +2 位作者 真启云 谢军 丁华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2期157-160,164,共5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传统双排技术与缝线桥技术对全层中撕裂肩袖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将44例全层中撕裂肩袖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双排技术(DR组,22例)、缝线桥技术(SB组,22例)修复。对两组术中锚钉使用量、手术时间、肩关节功能...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传统双排技术与缝线桥技术对全层中撕裂肩袖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将44例全层中撕裂肩袖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双排技术(DR组,22例)、缝线桥技术(SB组,22例)修复。对两组术中锚钉使用量、手术时间、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患肩活动范围、再撕裂率进行分析。结果 SB组手术时间短于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4个月。两组患者末次随访VAS、ASES、Constant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组术中使用内排锚钉(1.4±0.2)枚、外排锚钉(2.3±0.3)枚,再撕裂率为9.1%;DR组术中使用内排锚钉(1.5±0.3)枚、外排锚钉(1.5±0.5)枚,再撕裂率为31.8%;两组内排锚钉使用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排锚钉使用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再撕裂率SB组少于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技术修复全层中撕裂肩袖损伤均可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在术后再撕裂率及手术时间上较传统双排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检查 线桥技术 传统双排技术
下载PDF
双排线桥混合穿骨缝合与双排线桥带线锚钉治疗中等大小肩袖撕裂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佳 张磊 +5 位作者 魏戌 刘晓华 李妍 韩庆欣 范丁元 冯敏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比较双排线桥混合穿骨缝合与双排线桥带线锚钉治疗中等大小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2月我科82例肩袖中等大小全层撕裂,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双排线桥混合穿骨缝合)与对照组(双排线桥带线锚钉),比较2组患者术前... 目的比较双排线桥混合穿骨缝合与双排线桥带线锚钉治疗中等大小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2月我科82例肩袖中等大小全层撕裂,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双排线桥混合穿骨缝合)与对照组(双排线桥带线锚钉),比较2组患者术前(T_(0))及术后2周(T_(1))、6周(T_(2))、3个月(T_(3))、6个月(T_(4))、1年(T_(5))Constant-Murley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活动度评分,采用MRI Sugaya分类对肩袖愈合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均未出现感染、神经损伤、大血管损伤、肩关节脱位等严重并发症。对照组1例因术后超声提示肩袖再撕裂行反式肩关节置换手术,剔除本研究,最终81例获得1年临床随访。对照组住院费用(59763.3±2718.3)元显著高于(49090.4±4434.0)元(t=13.095,P=0.000)。2组间VAS评分6个时间点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组间Constant-Murley评分、活动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40,P=0.562;F=1.749,P=0.190),组间和时间交的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57,P=0.876;F=0.710,P=0.618)。术后1年随访2组MRI Sugaya分类差异无显著性(Z=-0.115,P=0.908)。结论双排线桥混合穿骨缝合与双排线桥带线锚钉治疗中等大小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排线桥混合穿骨缝合肩袖修复方式经济性更优,兼具经济性与临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骨缝合 肩袖撕裂 双排线桥
下载PDF
肩关节镜下不同缝合固定修复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15
作者 骆勇刚 陈俊 +3 位作者 庄万强 唐毅 唐康来 陈雍华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6期535-540,共6页
目的比较肩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与传统缝线桥技术固定修复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诊断为中型、大型肩袖损伤的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治疗,对照组采... 目的比较肩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与传统缝线桥技术固定修复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诊断为中型、大型肩袖损伤的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缝线桥技术治疗。记录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onstant评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分,比较2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肩关节前屈、外旋活动度和术后12个月肩关节再撕裂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均无血管神经损伤、锚钉拔出、深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2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Constant评分、UCLA评分、ASE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术后3 d、3个月、6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Constant评分、UCLA评分、A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肩关节前屈、外旋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肩关节前屈、外旋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未见修复肩袖再撕裂,对照组再撕裂发生率为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与传统缝线桥技术修复中型、大型肩袖损伤都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较好恢复肩关节功能,但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更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尽快恢复,明显降低术后肩袖再撕裂的发生率,安全性更好,患者预后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肩袖损伤 修复 肩关节镜技术 缝线桥技术 双滑轮
下载PDF
肩关节镜下辅助复位联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16
作者 郭德华 张国福 +2 位作者 曾志奎 吴成林 许洋 《骨科》 CAS 2022年第4期333-337,共5页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辅助复位联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实施肩关节镜下辅助复位联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25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另将同期...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辅助复位联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实施肩关节镜下辅助复位联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25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另将同期收治的25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病人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末次随访关节活动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前屈活动度、内旋活动度、外展活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骨折愈合时间、外旋活动度及后伸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较对照组(36%)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4,P=0.024)。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6%(24/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2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74,P=0.014)。结论 肩关节镜下辅助复位联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大结节骨折 双排缝线桥技术 关节镜
下载PDF
肩袖损伤经肩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128例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肖展豪 陈强 向宁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1期45-46,共2页
目的 研究并分析在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双排缝线桥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28例的肩袖损伤患者,应用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后,观察并记录... 目的 研究并分析在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双排缝线桥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28例的肩袖损伤患者,应用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后,观察并记录手术前后的相关指标变化,如手臂的外展、前屈功能、VAS和UCLA评分等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经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提升治疗效果,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的恢复,确保肩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 双排缝线桥 效果
下载PDF
双排缝合桥技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的术后康复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莺莺 明文义 吴旭东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7期1612-1613,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治疗全层撕裂肩袖的护理经验及锻炼方法。方法对32例采用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治疗的肩袖全层撕裂患者术后采取疼痛护理、功能体位护理、肩部支具护理及康复锻炼指导等护理方法,评价护理疗效。结果本...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治疗全层撕裂肩袖的护理经验及锻炼方法。方法对32例采用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治疗的肩袖全层撕裂患者术后采取疼痛护理、功能体位护理、肩部支具护理及康复锻炼指导等护理方法,评价护理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10个月以上随访,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关节镜下采用双排缝合桥技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疗效良好,术后合理有效的护理和功能锻炼对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镜 肩袖撕裂 双排缝合桥技术 康复护理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双排单滑轮缝线桥治疗全层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军 李志国 +1 位作者 刘昭 邢更彦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7期771-774,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单滑轮缝线桥对大、中、小型全层肩袖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收治的全层肩袖损伤患者94例,根据关节镜下测量的撕裂范围分为大型组26例(3cm≤撕裂范围<5cm)...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单滑轮缝线桥对大、中、小型全层肩袖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收治的全层肩袖损伤患者94例,根据关节镜下测量的撕裂范围分为大型组26例(3cm≤撕裂范围<5cm)、中型组35例(1cm≤撕裂范围<3cm)、小型组33例(撕裂范围<1cm),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双排单滑轮缝线桥固定。术后随访18~24个月,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再撕裂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且末次随访时明显低于术后1年,而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小型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中型组和大型组,且中型组明显低于大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肩关节功能明显优于术前,且末次随访时明显优于术后1年,而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小型组的肩关节功能明显优于中型组和大型组,且中型组明显优于大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小型组术后无再撕裂发生,中型组术后发生再撕裂1例(2.94%),大型组术后发生再撕裂4例(18.18%),中、小型组术后再撕裂发生率明显低于大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双排单滑轮缝线桥对大、中、小型全层肩袖损伤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较大的肩袖损伤需延长功能康复期以防止再撕裂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镜 全层肩袖损伤 双排单滑轮缝线桥 损伤再撕裂
下载PDF
一种新的高强度肩袖穿骨缝合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
20
作者 马佳 张磊 +7 位作者 冯敏山 魏戌 刘广伟 刘晓华 李妍 范丁元 韩庆欣 徐晓旭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91-799,共9页
目的:在新鲜冷冻猪尸体肩关节重塑模型,与传统穿骨缝合方式(X盒子)进行比较,评估新的肩袖穿骨缝合方式的生物力学强度优效性。方法:将12例猪尸体肩关节重塑标本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X盒子穿骨缝合方式(n=6),实验组双排线桥穿骨缝合方式(n... 目的:在新鲜冷冻猪尸体肩关节重塑模型,与传统穿骨缝合方式(X盒子)进行比较,评估新的肩袖穿骨缝合方式的生物力学强度优效性。方法:将12例猪尸体肩关节重塑标本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X盒子穿骨缝合方式(n=6),实验组双排线桥穿骨缝合方式(n=6)。采用力学实测方法,先后测量耐疲劳性(间隙差值比率、足印区裸露面积比率)、失效强度(失效最大负荷、失效类型)。结果:双排线桥穿骨缝合方式的平均失效强度为546.8±73.6 N,高于X盒子缝合方式(364.3±71.7 N),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49,P=0.001)。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双排线桥穿骨缝合方式(Ⅰ型再撕裂n=1;Ⅱ型再撕裂n=5)比X盒子缝合方式(Ⅰ型再撕裂n=5;II型再撕裂n=1)存在高3.2倍的趋势出现Ⅱ型再撕裂(与Ⅰ型再撕裂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双排线桥穿骨缝合方式在标记点间隙差值比率(F=11.74,P=0.006)及足印区裸露面积方面(F=6.85,P=0.026)显著低于X盒子缝合方式。其中双排线桥穿骨缝合方式在40 N、60 N、80 N及100 N位置的标记点间隙差值比率以及80N及100 N位置的足印区裸露面积比率显著低于X盒子缝合方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在40 N及60 N位置的足印区裸露面积比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的肩袖双排线桥穿骨缝合方式失效强度、耐疲劳强度优于X盒子穿骨缝合方式,双排线桥穿骨缝合方式较X盒子穿骨缝合方式更易倾向出现Ⅱ型再撕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骨缝合 肩袖撕裂 双排线桥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