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9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cess Analysis of Double 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 Trip-out on the Same Tower Due to Lightning
1
作者 DUAN Da-peng REN Zhi-gang WANG Peng YE Kuan CHANG Xiao-qi LI Wei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1-36,43,共7页
In recent years,several failures of double 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 on the same tower due to lightning were happened in Beijing power grid.Although it can be reclosed successful,the lightning strike caused a grave th... In recent years,several failures of double 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 on the same tower due to lightning were happened in Beijing power grid.Although it can be reclosed successful,the lightning strike caused a grave threat to the power grid security.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and the accident process were studied for the sake of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of lightning on power grid.As an example,110 kV double 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Xilong-line) was analyzed.At first,the system topology was given.Through the analysis on relay protection actions and the fault recorder data,over voltage on the insulator strings was calculated.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calculation,accident cause and the process were presented respectively.Secondly,it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lightning failure was caused by counterattack.The wave of the lightning over voltage would spread to the not grounded neutral point of the transformers,and make the neutral protective gap breakdown,then cause freewheeling with the frequency of 50 Hz.As results of the relay protection,the double 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 all tripped out.Finally,the causes of the accident were proposed that included terrain features,large corner towers,strong thunderstorm weather and poor grounded contact of the tow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 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s on the same tower lightning trip-out at the same time fault recorder over-voltage calculation lightning protection
下载PDF
THE SCITECH TOWER & PLACE AWARDED DOUBLE AUTHENTICATION
2
《China's Foreign Trade》 2002年第5期63-63,共1页
At present, as capital well-known office building, the SCITECHTOWER & PLACE achieved authenticated certificates of ISO 14001both international and China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fromUKAS and CACEB. It’s th... At present, as capital well-known office building, the SCITECHTOWER & PLACE achieved authenticated certificates of ISO 14001both international and China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fromUKAS and CACEB. It’s the first time for an office building gained thedouble authentication in mainland. Ms. Zhang Keping, general managerof the SCITECH TOWER & PLACE claimed that, it’s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CE AWARDED double AUTHENTICATION THE SCITECH tower ZHANG
下载PD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Energy-Efficient Technologies Used in the Shanghai Tower
3
作者 Sarah Chen Yuyang Li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22年第1期1-12,共12页
Climate change continues to affect the lives of individuals across the world, creating a rise in demand for new technologies that can slow down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Shanghai, one of the largest cities in the... Climate change continues to affect the lives of individuals across the world, creating a rise in demand for new technologies that can slow down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Shanghai, one of the largest cities in the world, has one of the highest carbon emission levels.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energy-efficient technologies have gain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Shanghai Tower is a pioneer in green building design and a prominent example of Shanghai’s efforts towards low-carbon city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wo technologies within the Shanghai Tower<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ground source heat pumps (GSHP) and double skin facades (DSF)</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will be analyzed. The paper will consist of firstly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the technologies, and then analysis, evalu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While both GSHP and DSF are used for sustainable purpos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echnologies depends on what environment the technology is used in and what purpose they serve. The evaluation of GSHP and DSF will be based on their performances under Shanghai’s climate and whether they contribute to the purposes of the Shanghai Tower.</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nghai tower Green Buildings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double Skin Facade Energy Efficiency
下载PDF
A New Principle of Fault Identification of on the Same Tower Based on Traveling Wave Reactive Powers
4
作者 Hao Wu Ruikai Ye +2 位作者 Xingxing Dong Kunjian Yu Zhengwei Chang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2019年第7期50-70,共21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fault identification of the double-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s on the same tower, a new algorithm for fast protection of double-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s on the same tower based ...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fault identification of the double-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s on the same tower, a new algorithm for fast protection of double-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s on the same tower based on the reactive powers of traveling wave is propos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ansform, the initial traveling wave reactive powers are calculated and th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reactive power under different fault conditions are studied. The protection criterion is constructed by analyzing the ratio of the reactive powers of the same end on double-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s and the ratio of the reactive powers at both ends on the same line. According to the ratio of reactive power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line and both ends of the same line, it is possible to identify whether the faults of the double-circuit line of the same tower occurred in or out of the protection zone. A large number of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tection performance is sensitive and reliable, and quick to respond. The criterion is simple and is basically not affected by fault initial angles, fault types, and transitional resist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 on the SAME tower TRAVELING Wave Reactive Power S-TRANSFORM Fault Identification
下载PDF
双柱悬索拉线塔风致倒塌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正良 张智航 王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5-267,共13页
作为风敏感结构,双柱悬索拉线塔在强风荷载作用下易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发生倒塌破坏,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风灾易损性分析。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双柱悬索拉线塔风致倒塌易损性分析方法。首先,考虑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基于拉丁超立方抽... 作为风敏感结构,双柱悬索拉线塔在强风荷载作用下易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发生倒塌破坏,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风灾易损性分析。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双柱悬索拉线塔风致倒塌易损性分析方法。首先,考虑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建立双柱悬索拉线塔不确定性模型,完成所有样本模型的非线性静力推覆分析;然后,利用B-R准则和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拟合得到双柱悬索拉线塔倒塌易损性曲线;最后,研究风向角和拉线初张力对结构倒塌易损性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确定性倒塌分析,不确定性倒塌分析能够更好地评估双柱悬索拉线塔的抗风承载能力;风向角对双柱悬索拉线塔的倒塌易损性影响较大,结构的最不利风向角为45°,当基本风速小于56.5 m/s时,结构在任一风向角下的倒塌概率都很小;拉线初张力对结构倒塌临界风速无影响,但对立柱顶点位移易损性曲线影响较大;增大拉线初张力,左右侧立柱的顶点位移易损性曲线均向左移动,且其对背风侧立柱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柱悬索拉线塔 风灾易损性 初张力
下载PDF
考虑多重性能水准的特高压双柱悬索拉线塔风灾易损性分析
6
作者 李正良 张智航 王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304-8315,I0032,共13页
特高压双柱悬索拉线塔为典型的风敏感结构,其在不同强度风荷载作用下易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及破坏,针对此类结构的风致损伤评估研究亟待开展。该文提出一种考虑多重性能水准的特高压双柱悬索拉线塔风灾易损性分析方法。首先,开展结构立... 特高压双柱悬索拉线塔为典型的风敏感结构,其在不同强度风荷载作用下易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及破坏,针对此类结构的风致损伤评估研究亟待开展。该文提出一种考虑多重性能水准的特高压双柱悬索拉线塔风灾易损性分析方法。首先,开展结构立柱刚性模型的风洞试验,获取立柱的气动三分力系数并模拟得到相应风荷载;进而,定性划分双柱悬索拉线塔的性能水准,并基于Pushover分析给出各性能水准所对应的量化模型;最后,在求得双柱悬索拉线塔概率风灾需求模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风灾易损性分析,并研究风向角对易损性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主体立柱的气动升力系数CL和气动力矩系数CM在不同工况下均接近于0,气动阻力系数CD则均大于2,且从0°到45°呈递增趋势;基于立柱顶点位移可建立双柱悬索拉线塔的多重性能水准,而由风灾易损性分析可知,双柱悬索拉线塔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发生各级风致损伤及破坏的概率很小,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风性能;风向角对双柱悬索拉线塔风灾易损性影响显著,结构的最不利和最有利风向角分别为90°和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双柱悬索拉线塔 多重性能水准 风洞试验 风灾易损性 风向角
下载PDF
密度峰值聚类在塔机损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王胜春 安宏 +1 位作者 安增辉 李文豪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4,共7页
建立塔机有限元模型,获取塔机完好状态和各损伤工况的各采集点的动态位移。提出了两种模型建立方法,基于悬臂梁的双输入单输出模型和基于时域数据的动态双输入单输出模型,对基于时域数据的双输入单输出模型首先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参数初... 建立塔机有限元模型,获取塔机完好状态和各损伤工况的各采集点的动态位移。提出了两种模型建立方法,基于悬臂梁的双输入单输出模型和基于时域数据的动态双输入单输出模型,对基于时域数据的双输入单输出模型首先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参数初值,进一步利用粒子群优化方法进行参数优化,提高了模型精度。以完好工况的塔机数据为基础,建立基于悬臂梁的双输入单输出模型和基于时域数据的双输入单输出模型,计算参数,建立损伤识别模型,用待检状态的位移数值拟合模型,用两种模型计算出的残差方差做损伤因子,利用密度峰值聚类方法对损伤因子进行分析,实现了对塔机的损伤判定和损伤位置的确定。这种基于密度峰值聚类的诊断方法可对塔机微小损伤进行智能诊断和位置确定,该方法只需要塔机完好状态的数据和待检状态的数据即可自动诊断,解决了塔机损伤识别中损伤数据难以获取,因而无法实现智能训练和诊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机 双输入单输出模型 粒子群优化 密度峰值聚类 损伤因子
下载PDF
苏东坡黄州词《南乡子·重九涵晖楼呈徐君猷》写作时间考
8
作者 陈淑梅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南乡子·重九涵晖楼呈徐君猷》一词是苏东坡在黄州重阳节涵晖楼宴席上填的。词人以诗的意境和语言,紧扣重九楼头饮宴,意境深刻,影响深远。至于该词的写作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从《南乡子·重九涵晖楼呈徐君猷》词的... 《南乡子·重九涵晖楼呈徐君猷》一词是苏东坡在黄州重阳节涵晖楼宴席上填的。词人以诗的意境和语言,紧扣重九楼头饮宴,意境深刻,影响深远。至于该词的写作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从《南乡子·重九涵晖楼呈徐君猷》词的思想内容、从写作背景考证《南乡子·重九涵晖楼呈徐君猷》词的写作时间、从思想情感考证《南乡子·重九涵晖楼呈徐君猷》词的写作时间等三个方面考证其写作时间,通过考证,得出的结论是:《南乡子·重九涵晖楼呈徐君猷》一词是苏东坡元丰三年(1080)重阳节所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坡 《南乡子·重九涵晖楼呈徐君猷》 重阳节 写作时间考
下载PDF
鲜花湖特大桥主桥设计研究
9
作者 李邦映 《北方交通》 2024年第7期5-9,共5页
鲜花湖特大桥是G4222和县至襄阳高速公路舒城(千人桥)至金寨(皖豫界)段的主要控制性工程之一。主桥采用(118+220+118)m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塔梁墩固结体系;上部结构采用单箱三室大悬臂斜腹板宽幅箱形主梁,人字形主塔,单索面扇形、... 鲜花湖特大桥是G4222和县至襄阳高速公路舒城(千人桥)至金寨(皖豫界)段的主要控制性工程之一。主桥采用(118+220+118)m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塔梁墩固结体系;上部结构采用单箱三室大悬臂斜腹板宽幅箱形主梁,人字形主塔,单索面扇形、横向双排布置斜拉索;下部结构结合现场环境,采用X形双肢薄壁墩、群桩基础。鲜花湖特大桥主桥构造新颖美观,融合了结构设计与景观需求。通过系统介绍该桥设计方案、结构和主要计算结果,以供同类项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斜拉桥 人字形主塔 X形双肢薄壁墩 结构设计
下载PDF
广州南沙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主体结构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亮 刘冰 +1 位作者 程睿 黄玮嘉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6-22,42,共8页
广州南沙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属于大型复杂会议类建筑,具有大底盘双塔、钢屋盖连体、大开洞、竖向质心偏移、大跨结构等多项不规则项。介绍了结构重力体系和抗侧体系的选型思路,主体结构选用混凝土框架+屈曲约束支撑体系,外表皮采用空... 广州南沙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属于大型复杂会议类建筑,具有大底盘双塔、钢屋盖连体、大开洞、竖向质心偏移、大跨结构等多项不规则项。介绍了结构重力体系和抗侧体系的选型思路,主体结构选用混凝土框架+屈曲约束支撑体系,外表皮采用空间钢结构。重点分析了单塔与整体结构的差异以及钢屋盖对下部双塔的影响。通过弹塑性分析,对大震作用下各个时程点的损伤水平进行评估,对大开洞的楼板进行了地震及温度作用下的楼板应力分析;对大跨桁架进行了抗连续倒塌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可满足大震不倒的要求,支撑承载力能充分发挥,大底盘结构具有良好的基座支撑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南沙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 大底盘双塔 钢屋盖连体 混凝土框架+屈曲约束支撑体系
下载PDF
某大底盘双塔楼偏置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分析
11
作者 王江龙 高扬 +2 位作者 赵冬 王丽梅 张晨 《甘肃科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10-116,124,共8页
以某城市综合体实际工程为背景,研究扭转不规则等超限工程的破坏机理和应对措施,并基于抗震性能提出工程设计方法。该工程为大底盘双塔楼偏置超长复杂高层建筑,存在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竖向体型收进、局部穿层柱、双塔楼结构及塔... 以某城市综合体实际工程为背景,研究扭转不规则等超限工程的破坏机理和应对措施,并基于抗震性能提出工程设计方法。该工程为大底盘双塔楼偏置超长复杂高层建筑,存在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竖向体型收进、局部穿层柱、双塔楼结构及塔楼偏置等不规则项,采用基于动力非线性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利用多种软件进行了小震下的反应谱分析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中震弹性和不屈服的承载力复核,以及大震下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抗震性能良好,结构体系合理可行,能够达到小震弹性、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性能目标。由于该结构超长,通过温度作用间接效应分析,计算超长结构在温度影响下产生的温度应力,并根据温度应力计算配筋,与结构荷载效应组合,解决了超长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影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限高层建筑 双塔楼 抗震性能设计 动力弹塑性分析 温度应力
下载PDF
塔楼超限高层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新虎 《建筑施工》 2024年第2期257-261,共5页
某双塔高层建筑在空中连廊与底部裙房分别相连,存在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刚度突变、尺寸突变、构件间断等超限不规则项,属于超限高层结构,给施工带来了困难。为此,通过对结构多遇地震弹性分析、楼板应力分析、构件性能化分析、连体... 某双塔高层建筑在空中连廊与底部裙房分别相连,存在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刚度突变、尺寸突变、构件间断等超限不规则项,属于超限高层结构,给施工带来了困难。为此,通过对结构多遇地震弹性分析、楼板应力分析、构件性能化分析、连体钢结构专项分析、弹塑性时程分析等计算分析结构抗震性能,提出相应技术措施加强结构薄弱部位,保证了地震作用下结构安全可靠,总结的经验可供类似项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塔结构 高位连体结构 超限分析 结构加强
下载PDF
双摆起重机系统的预设性能自适应跟踪控制
13
作者 唐鹏 刘汉忠 +2 位作者 朱晓春 田昭 万锦旗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2-30,共9页
针对塔式起重机在工程应用中因多种因素影响经常表现双摆特性问题,本文设计一种预设性能自适应跟踪控制器,在保证台车和起重臂快速定位的同时抑制吊钩和负载的摆动,且跟踪误差限制在设计的时变界内.通过李雅普诺夫方法和拉塞尔不变性原... 针对塔式起重机在工程应用中因多种因素影响经常表现双摆特性问题,本文设计一种预设性能自适应跟踪控制器,在保证台车和起重臂快速定位的同时抑制吊钩和负载的摆动,且跟踪误差限制在设计的时变界内.通过李雅普诺夫方法和拉塞尔不变性原理证明本文控制器的稳定性.与LQR、ESC控制器进行仿真对比,并对起重机搬运的连贯动作(变负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定位精度和抗摆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雅普诺夫函数 双摆效应 轨迹跟踪 塔式起重机
下载PDF
双层薄壳钢-混组合桥梁钢塔建造线型控制技术
14
作者 张晓伟 薛长利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7期156-159,共4页
以安阳至罗山高速公路黄河大桥钢塔为例,双层薄壳桥梁钢-混组合塔建造线形控制是较为复杂的过程,需从横断面的分块设计,双层薄壳单元加工的精度控制,塔节段整体组装(预拼装)精度控制,桥位安装线形采用特征点控制,混凝土时间和浇筑量分... 以安阳至罗山高速公路黄河大桥钢塔为例,双层薄壳桥梁钢-混组合塔建造线形控制是较为复杂的过程,需从横断面的分块设计,双层薄壳单元加工的精度控制,塔节段整体组装(预拼装)精度控制,桥位安装线形采用特征点控制,混凝土时间和浇筑量分别予以控制,针对各工序的控制要点,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通过该项目的实践,塔壳的线型满足设计要求,为类似结构桥梁钢塔建造线型控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薄壳 钢-混组合塔 控制技术
下载PDF
混凝土斜拉桥换索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和旭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2期202-204,共3页
受材料性能演化和运营荷载变化的影响,双塔双索面斜拉桥的拉索性能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桥梁的正常服役性能。为确保斜拉桥结构安全,及时更换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拉索非常必要。基于此,文章以蚌埠市解放路淮河大桥为工程背景,基于桥梁斜拉索... 受材料性能演化和运营荷载变化的影响,双塔双索面斜拉桥的拉索性能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桥梁的正常服役性能。为确保斜拉桥结构安全,及时更换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拉索非常必要。基于此,文章以蚌埠市解放路淮河大桥为工程背景,基于桥梁斜拉索技术状况调查结果,从斜拉索技术状况、换索设计方案及换索设计要点三方面阐述了双塔双索面斜拉桥的换索设计方法。文章研究成果可为斜拉桥换索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塔双索面 预应力混凝土 斜拉桥 换索设计
下载PDF
大型直筒-锥段型钢结构冷却塔地震反应与风致稳定性分析
16
作者 周钰 杨建林 《特种结构》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直筒-锥段型钢结构冷却塔自重较轻、塔型相对规则,正逐步成为火电行业大型冷却塔建设的新方向,而该结构大跨度大空间特点导致的强震下响应与风致整体稳定性,是钢塔结构设计的挑战。使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建立钢冷却塔模型,进行恒荷载、... 直筒-锥段型钢结构冷却塔自重较轻、塔型相对规则,正逐步成为火电行业大型冷却塔建设的新方向,而该结构大跨度大空间特点导致的强震下响应与风致整体稳定性,是钢塔结构设计的挑战。使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建立钢冷却塔模型,进行恒荷载、风载和地震作用下的计算,分析塔筒的受力情况和内力分布规律;以一阶线性屈曲模态作为钢塔初始缺陷状态,以H/300(H为塔高)作为初始缺陷大小,基于双重非线性分析,探究此类钢结构冷却塔真实工况下的风致非线性屈曲规律。结果表明:在多向地震作用下,钢冷却塔的位移符合《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 7—2010)要求,锥段和直筒段主要分别发生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整个塔体的变形性能满足我国抗震设防要求;考虑双重非线性下钢结构冷却塔临界屈曲承载力下降,直筒段设置的加强环有力保证了结构刚度。为类似大跨度钢塔抗震性能及稳定性能评估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冷却塔 双非线性 屈曲分析 风致稳定性
下载PDF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量装置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虞晓磊 汤向华 +1 位作者 施雄杰 王悦 《无线互联科技》 202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量对于电力运维人员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为了实现在不解开接地引下线情况下即可测量杆塔的接地电阻,文章设计了一种新型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量装置,该装置采用双钳法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首先,分析了新型输电...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量对于电力运维人员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为了实现在不解开接地引下线情况下即可测量杆塔的接地电阻,文章设计了一种新型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量装置,该装置采用双钳法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首先,分析了新型输电线路接地电阻测量装置的原理;其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对接地电阻测量装置进行硬件设计;接着,对接地电阻测量装置进行软件设计,给出系统工作流程;最后,对所开发测量装置进行测试,所开发测量装置的测量值与精密电阻实际值误差在3%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杆塔 接地电阻 测量装置 双钳法 模块化设计
下载PDF
双缆三塔悬索桥力学性能参数分析
18
作者 潘济 王盛铭 贾丽君 《上海公路》 2024年第2期55-62,I0011,共9页
为研究双缆三塔悬索桥关键设计参数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对双缆三塔悬索桥关键力学指标进行了近似计算公式的推导,研究了主缆在活载、恒载下的线性和内力,并以主跨跨径为1 500 m、2 000 m和2 500 m的三塔钢箱梁悬索桥为研究对象,分析... 为研究双缆三塔悬索桥关键设计参数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对双缆三塔悬索桥关键力学指标进行了近似计算公式的推导,研究了主缆在活载、恒载下的线性和内力,并以主跨跨径为1 500 m、2 000 m和2 500 m的三塔钢箱梁悬索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跨径下的悬索桥静力特性随顶缆恒载分担系数、索塔纵向刚度、主缆矢跨比、边中跨比等结构设计参数改变的变化规律,为双缆三塔悬索桥初步设计时的参数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缆三塔悬索桥 简化计算 受力性能 参数分析
下载PDF
双筒型旧硝铵造粒塔爆破拆除数值模拟与施工设计
19
作者 孔庆亮 夏治园 +4 位作者 王刚 刘明锋 钱明渊 杨帆 高朋飞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9,共9页
针对复杂环境下57 m高双筒型旧硝铵造粒塔拆除爆破工况,通过分析双筒型造粒塔存在下落势能大与质量分布不均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中间起爆、逐段向双侧的爆破方式,以实现“定向爆破+内合”的倒塌效果。爆破设计方案中采用梯形爆破切口,并... 针对复杂环境下57 m高双筒型旧硝铵造粒塔拆除爆破工况,通过分析双筒型造粒塔存在下落势能大与质量分布不均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中间起爆、逐段向双侧的爆破方式,以实现“定向爆破+内合”的倒塌效果。爆破设计方案中采用梯形爆破切口,并严格控制其周长及高度,适当保留底部支撑墙体并开设精确对称定向窗,使用高精度导爆管雷管结合孔内延时、孔外接力的复式闭合双回路起爆技术进行爆破施工。经理论分析计算,最终确定爆破切口长度为13.5 m、高度3.5 m。为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使用LS-DYNA仿真软件建立造粒塔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倒塌预分析。仿真计算结果显示:造粒塔爆破倒塌过程共历时约8.8 s,通过对造粒塔倒塌形态和顶部关键质点位移变化进行分析发现倒塌过程存在轻微下座,未发生前冲现象,总体方案的爆破参数选取合理,拆除爆破可达到预期效果。现场爆破完成后发现爆破倒塌效果与仿真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为同类型爆破工程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筒造粒塔 定向爆破 分离式共节点 数值模拟 爆破设计
下载PDF
浅埋超大直径双圆顶管侧穿高压铁塔桩基预加固方案
20
作者 康兰方 苗冰阳 +2 位作者 马海军 梁斌 张波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0-36,共7页
以深圳市铁岗-石岩水库水质保障工程2#顶管侧穿王洋Ⅰ线N14高压铁塔为背景,对浅埋超大直径双圆顶管侧穿高压铁塔桩基预加固方案进行系统研究。提出管幕支护、“管幕支护+钻孔灌注咬合桩+旋喷桩”、“管幕支护+微型桩+旋喷桩”3种预加固... 以深圳市铁岗-石岩水库水质保障工程2#顶管侧穿王洋Ⅰ线N14高压铁塔为背景,对浅埋超大直径双圆顶管侧穿高压铁塔桩基预加固方案进行系统研究。提出管幕支护、“管幕支护+钻孔灌注咬合桩+旋喷桩”、“管幕支护+微型桩+旋喷桩”3种预加固方案,通过MIDAS/GTS建立数值模型,分析3种方案加固效果。结果表明:方案一加固效果不理想;方案二加固效果明显提升,对桩基沉降最为显著,较方案一降低53%;采用方案三,塔基整体沉降、水平、纵向位移及相邻桩基沉降差较方案二分别减少42%、20%、16%及19%,更能有效控制桩基稳定;加固后,塔基最大沉降为5.49 mm,最大水平位移为3.99 mm,最大纵向位移为2.28 mm,相邻塔基最大差异沉降为0.95 mm,基础最大局部倾斜为0.03%,均满足施工控制标准。方案三加固技术能较好地控制铁塔桩基沉降,保证高压铁塔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直径双圆顶管 高压铁塔 预加固方案 管幕支护 隔离桩 现场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