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ouble-channel anastomosis and tubular gastroesophageal anastomosis in gastrectomy
1
作者 Bei-Ying Liu Shuai Wu Yu X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2024年第7期2012-2022,共11页
BACKGROUND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surgical technology and improvements in medical standards,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surgery is also evolving.Proximal gastrectomy is a common treatment,but double-chann... BACKGROUND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surgical technology and improvements in medical standards,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surgery is also evolving.Proximal gastrectomy is a common treatment,but double-channel anastomosis and tubular gastroesophageal anastomosi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terms of surgical options.Each of these two surgical methods ha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so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ir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AIM To compare the surgical safety,clinical efficacy,and safety of double-channel anastomosis and tubular gastroesophageal anastomosis in proximal gastrectomy.METHODS The clinical and follow-up data of 99 patients with proximal gastric cancer who underwent proximal gastrectomy and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18 and September 2023 were included in this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anastomosis methods used,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 double-channel anastomosis group(50 patients)and a tubular gastroesophageal anastomosis group(49 patients).In the double-channel anastomosis,Roux-en-Y anastomosis of the esophagus and jejunum was performed after proximal gastric dissection,and then side-to-side anastomosis was performed between the residual stomach and jejunum to establish an antireflux barrier and reduce postoperative gastroesophageal reflux.In the tubular gastroesophageal anastomosis group,after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stomach was cut,tubular gastroplasty was performed on the distal stump of the stomach and a linear stapler was used to anastomose the posterior wall of the esophagus and the anterior wall of the stomach tube.The main outcome measure was quality of life 1 year after surgery in both groups,and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were based on the postgastrectomy syndrome assessment scale.The greater the changes in body mass,food intake per meal,meal quality subscale score,and total measures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score,the better the condition;the greater the other indicators,the worse the condition.The secondary outcome measures were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nditions,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long-term complications,and changes in nutritional status at 1,3,6,and 12 months after surgery.RESULTS In the double-channel anastomosis cohort,there were 35 males(70%)and 15 females(30%),33(66.0%)were under 65 years of age,and 37(74.0%)had a body mass index ranging from 18 to 25 kg/m2.In the group undergoing tubular gastroesophageal anastomosis,there were eight females(16.3%),21(42.9%)individuals were under the age of 65 years,and 34(69.4%)had a body mass index ranging from 18 to 25 kg/m2.The baseline data did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for all),with the exception of age(P=0.021).The duration of hospitalization,number of lymph nodes dissected,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and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for all).Patients in the dual-channel anastomosis group scored better on quality of life measures than did those in the tubular gastroesophageal anastomosis group.Specifically,they had lower scores for esophageal reflux[2.8(2.3,4.0)vs 4.8(3.8,5.0),Z=3.489,P<0.001],eating discomfort[2.7(1.7,3.0)vs 3.3(2.7,4.0),Z=3.393,P=0.001],total symptoms[2.3(1.7,2.7)vs 2.5(2.2,2.9),Z=2.243,P=0.025],and other aspects of quality of life.The postoperative symptoms[2.0(1.0,3.0)vs 2.0(2.0,3.0),Z=2.127,P=0.033],meals[2.0(1.0,2.0)vs 2.0(2.0,3.0),Z=3.976,P<0.001],work[1.0(1.0,2.0)vs 2.0(1.0,2.0),Z=2.279,P=0.023],and daily life[1.7(1.3,2.0)vs 2.0(2.0,2.3),Z=3.950,P<0.001]were all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tubular gastroesophageal anastomosis group.The group that underwent tubular gastroesophageal anastomosis had a superior anal exhaust score[3.0(2.0,4.0)vs 3.5(2.0,5.0),Z=2.345,P=0.019]compared to the dual-channel anastomosis group.Hemoglobin,serum albumin,total serum protein,and the rate at which body mass decreased one year following surgery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for all).CONCLUSION The safety of double-channel anastomosis in proximal gastric cancer surgery is equivalent to that of tubular gastric surgery.Compared with tubular gastric surgery,double-channel anastomosis is a preferred surgical technique for proximal gastric cancer.It offers advantages such as less esophageal reflux and improved quality of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ic neoplasms proximal gastrectomy Digestive tract reconstruction Dual channel reconstruction Tubular stomach reconstruction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下载PDF
Anti-reflux effects of a novel esophagogastric asymmetric anastomosis technique after laparoscopic proximal gastrectomy
2
作者 Li-Qun Pang Jie Zhang +11 位作者 Fang Shi Cong Pang Cheng-Wan Zhang Ye-Liu Liu Yao Zhao Yan Qian Xiang-Wei Li Dan Kong Shang-Nong Wu Jing-Fang Zhou Cong-Xue Xie Song Ch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2023年第8期1761-1773,共13页
BACKGROUND Reflux esophagitis is a comm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of proximal gastrectomy.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a safer method of performing esophageal-gastric anastomosis that reduces the risk of reflux afte... BACKGROUND Reflux esophagitis is a comm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of proximal gastrectomy.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a safer method of performing esophageal-gastric anastomosis that reduces the risk of reflux after proximal gastrectomy.We hypothesize that a novel technique termed esophagogastric asymmetric anastomosis(EGAA)can prevent postoperative reflux in a safe and feasible manner.To observe a novel method of EGAA to prevent postoperative reflux.METHODS Initially,we employed a thermal stress computer to simulate and analyze gastric peristalsis at the site of an esophagogastric asymmetric anastomosis.This was done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anti-reflux function and mechanism.Next,we performed digestive tract reconstruction using the EGAA technique in 13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laparoscopic proximal gastrectomy.Post-surgery,we monitored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reconstruction through imaging exams and gastroscopy.Finally,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to assess the efficacy of the anti-reflux effects.RESULTS Our simulation experiment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clockwise contraction caused by gastric peristalsis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gastric fundus caused by the increase of intragastric pressure could significantly tighten the anastomotic stoma,providing a means to prevent the reverse flow of gastric fluids.Thirteen patients with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tumors underwent laparoscopic proximal gastrectomy,with a mean operation time of 304.2±44.3 min.After the operation,the upper gastroenterography in supine/low head positions showed that eight patients exhibited no gastroesophageal reflux,three had mild reflux,and two had obvious reflux.The abdominal computed tomography examination showed a valve-like structure at the anastomosis.During followup,gastroscopy revealed a closed valve-like form at the anastomosis site without stenosis or signs of reflux esophagitis in 11 patients.Only two patients showe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symptoms and mild reflux esophagitis and were treated with proton pump inhibitor therapy.CONCLUSION EGAA is a feasible and safe surgical method,with an excellent anti-reflux effect after proximal gastrect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tumor proximal gastrectomy Digestive tract reconstruction Esophagogastric asymmetric anastomosis Reflux esophagitis Gastroenterography
下载PDF
胃近端切除伴双通道重建手术ICD-9-CM-3编码探讨
3
作者 郭旭升 杨智彬 张璇 《中国医院统计》 2024年第2期153-155,160,共4页
双通道重建理论上是近端胃切除术较为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由于ICD-9-CM-3词典库更新停滞以及医院端现用手术词典库扩码不足等原因,对于胃近端切除伴双通道重建手术的ICD编码存在一定争议。本文从相关手术的内涵和历史演进等角度,对该... 双通道重建理论上是近端胃切除术较为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由于ICD-9-CM-3词典库更新停滞以及医院端现用手术词典库扩码不足等原因,对于胃近端切除伴双通道重建手术的ICD编码存在一定争议。本文从相关手术的内涵和历史演进等角度,对该手术的ICD-9-CM-3编码进行了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近端切除手术 双通道重建手术 ICD-9-CM-3 手术操作编码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传江 赵小军 +2 位作者 尤小兰 程之逸 刘贵远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术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为70例早期近端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食管胃重建组(n=31)与双通道重建组(n=39)。观...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术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为70例早期近端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食管胃重建组(n=31)与双通道重建组(n=39)。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反流性食管炎情况。结果: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双通道重建组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长于食管胃重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住院时间、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通道重建组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低于食管胃重建组。结论: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术可减少近端胃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近端胃切除术 双通道重建
下载PDF
近端胃切除后改良肌瓣吻合术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岳超 彭锐 +10 位作者 孙广立 陈亮 汪海天 徐卫国 魏尉 周斌 文旭 顾荣民 明学志 陈环球 李刚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39-444,共6页
目的分析食管胃改良肌瓣吻合加胃间置术用于近端胃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2年10月江苏省肿瘤医院胃外科收治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近端胃切除后均采用改良浆肌瓣吻合法行食管胃吻合加双通道... 目的分析食管胃改良肌瓣吻合加胃间置术用于近端胃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2年10月江苏省肿瘤医院胃外科收治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近端胃切除后均采用改良浆肌瓣吻合法行食管胃吻合加双通道胃间置行消化道重建。简要步骤为:于残胃前壁标记制作浆肌层隧道,长约3.0 cm,宽约3.5 cm,在食管断端上缘约5.0 cm处与肌皮瓣上缘固定,食管残端置入隧道,手工缝合食管残端与残胃,隧道吻合完成后行胃空肠吻合及空肠空肠吻合。观察患者手术安全性、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内镜随访,根据改良洛杉矶分级系统评估反流性食管炎严重程度。术后1年应用EORTC QLQ-C30量表评估生活质量。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2例为腹腔镜辅助手术,7例为开放手术。手术时间为(195.2±39.8)min,吻合时间为(69.8±4.1)min,肌瓣制作时间为(21.2±3.8)min,术中失血(82.2±47.9)mL。术后通气时间为(2.6±0.7)d,总住院时间为(13.6±1.3)d。术后所有病例均无ClavienDindo分级Ⅱ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术后1年内镜随访未见明显吻合口狭窄及反流。术后1年患者健康状况、功能量表评分较术前提高(P<0.05),症状量表评分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7)。结论改良浆肌瓣食管胃吻合术浆肌瓣血供良好,能够维持良好的单向阀功能,有助于降低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吻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胃切除 食管胃吻合 改良浆肌瓣吻合 双通道胃间置术
下载PDF
双通道吻合消化道重建术对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术患者营养状态和并发症的影响
6
作者 施佩姝 罗德胜 叶珠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3期67-69,86,共4页
目的 探究双通道吻合消化道重建术(DTR)对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术(LPG)患者营养状态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近端胃癌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2例)。对... 目的 探究双通道吻合消化道重建术(DTR)对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术(LPG)患者营养状态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近端胃癌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2例)。对照组进行腹腔镜全胃切除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消化道重建术,试验组进行LPG+DTR。评估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IBV)、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 d胃肠激素水平[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T)、血管活性肠肽(VIP)];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体重指数(BMI)],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IBV、VAS低于对照组,LESP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的MTL和SST均低于术前,VIP高于术前,且试验组MTL、SST高于对照组,VIP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Hb、Alb低于术前,对照组BMI低于本组术前,试验组BMI高于本组术前,且试验组Hb、Alb、BMI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TR联合LPG治疗近端胃癌患者,可改善其营养状态,调节胃肠激素水平,且能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道吻合消化道重建术 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术 营养状态 并发症
下载PDF
全胃切除调节型双通道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胃肠屏障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7
作者 高永江 刘杰 +2 位作者 田利军 吴智斌 化建彪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调节型双通道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胃肠屏障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全...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调节型双通道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胃肠屏障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消化道重建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胃切除调节型双通道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的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ET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胆囊收缩素水平、胆囊排空率、胆囊容积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清铁蛋白(S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胃切除调节型双通道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术可改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胃肠屏障功能、胆囊收缩功能及营养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胃切除术 调节型双通道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术 进展期胃癌
下载PDF
基于膜解剖的胃后间隙入路在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惠滨 邱仙土 +4 位作者 郑长悦 黄少雄 林智鑫 徐金桥 林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09-714,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膜解剖的胃后间隙入路”(我们称之为“欢乐间隙”)联合食管空肠自牵引后离断吻合技术(self-pulling and latter transection,SPLT)在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9月~2021年9月,对15例T1~2N... 目的探讨“基于膜解剖的胃后间隙入路”(我们称之为“欢乐间隙”)联合食管空肠自牵引后离断吻合技术(self-pulling and latter transection,SPLT)在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9月~2021年9月,对15例T1~2N0M0食管胃结合部肿瘤行3D全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欢乐间隙”为我们基于“膜解剖”理论提出的位于腹腔干左侧、胰腺上后缘的Gerota筋膜与胃背系膜之间的融合筋膜间隙,手术进入此间隙可快速完成胃后部分的分离并完成手术,术者感到愉悦,故称为“欢乐间隙”。使用SPLT技术行食管-空肠吻合。结果15例均顺利完成全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237.5±55.3)min,术中出血量(84.7±28.3)ml,术后排气时间(2.1±0.4)d,术后进流质饮食时间(2.9±1.1)d,术后引流时间(6.4±0.9)d,总住院时间(15.1±2.1)d。术后病理腺癌1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例,切缘均为阴性。术后肺部感染2例。随访1年,均未出现反流性食管炎及肿瘤复发,各营养指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欢乐间隙”入路联合SPLT技术在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中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近端胃切除术 双通道吻合
下载PDF
双通道重建的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生存质量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超凡 吴新军 +6 位作者 李岩 陈炳合 薛明辉 秦蕾 魏勇 张倩倩 朱绍辉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898-905,919,共9页
目的:探讨双通道重建的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LPG-DTR)治疗胃上部癌的安全性及生存质量。方法:对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施行LPG-DTR、食管胃吻合的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LPG-EG)、Roux-en-Y吻合的腹腔镜全胃切除术(LTG-RY)治疗的长径&l... 目的:探讨双通道重建的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LPG-DTR)治疗胃上部癌的安全性及生存质量。方法:对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施行LPG-DTR、食管胃吻合的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LPG-EG)、Roux-en-Y吻合的腹腔镜全胃切除术(LTG-RY)治疗的长径<4 cm胃上部癌患者进行队列研究。完成术后1年随访的患者共247例,其中LPG-DTR组59例、LPG-EG组91例、LTG-RY组97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1年内并发症、食管反流症状、反流性食管炎、体重、血红蛋白、红细胞参数等相关指标。结果:3组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G-DTR组术后食管反流症状、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低于LPG-EG组(P<0.0166),与LTG-RY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LPG-DTR组体重高于LPG-EG组(P<0.05),与LTG-RY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高于LPG-EG组与LTG-RY组(P<0.05);红细胞参数异常比例低于LTG-RY组(P<0.0166),与LPG-EG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LPG-EG与LTG-RY,治疗早期及肿瘤长径<4 cm的胃上部癌,LPG-DTR是生存质量更好的术式,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可减少术后食管反流,利于维持术后营养、减轻术后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近端胃切除术 全胃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双通道重建
下载PDF
SPLT吻合技术在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性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宁 许诚 +4 位作者 孙娇娜 施大为 丛仔红 郭玲 刘永存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9期2792-2796,共5页
目的研究自牵引后离断(SPLT)吻合技术在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性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拟接受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的87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传统组(予传统全腹腔镜近... 目的研究自牵引后离断(SPLT)吻合技术在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性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拟接受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的87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传统组(予传统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42例和SPLT组(予SPLT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营养状况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情况。结果SPLT组患者的消化道重建时间、下纵膈淋巴结清扫数目、中转辅助例数分别为(26.55±4.72)min、(8.05±2.24)枚、1例,明显短(多、少)于传统组的(30.81±6.28)min、(5.55±1.63)枚、7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LT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61.52±48.14)min、(114.18±35.51)mL,略长(少)于传统组的(244.49±42.84)min、(118.29±35.29)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LT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82±0.76)d、(3.04±0.91)d、(1.52±0.39)d,明显短于传统组的(3.53±1.05)d、(3.82±1.21)d、(1.84±0.5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LT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2.48±2.37)d,略短于传统组的(13.05±2.51)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LT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传统组的2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LT组患者术后体质量指数、白蛋白、预后营养指数分别为(24.77±2.26)kg/m^(2)、(51.67±7.34)g/L、49.82±5.65,略高于传统组的(23.98±2.65)kg/m^(2)、(49.35±6.55)g/L、48.26±5.16,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为2.22%,略低于传统组的9.52%,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的双通道重建,SPLT吻合技术应用于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性切除中,不仅可缩短消化道重建时间,增加下纵膈淋巴结清扫数量,降低中转辅助发生率,而且还可以加速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改善术后远期营养状况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胃癌 腹腔镜 双通道重建 自牵引后离断吻合 食管-空肠吻合
下载PDF
近端胃切除抗反流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强 姚骏 +2 位作者 张鑫 杜杉珊(综述) 王伟军(审校)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4期388-393,共6页
近端胃癌在中国及部分亚洲国家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是该疾病最有效、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传统全胃切除术具有较好的根治效果,但术后难以避免营养代谢障碍、生活质量下降等并发症发生。近年来临床开展的近端胃切除术在切除肿瘤... 近端胃癌在中国及部分亚洲国家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是该疾病最有效、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传统全胃切除术具有较好的根治效果,但术后难以避免营养代谢障碍、生活质量下降等并发症发生。近年来临床开展的近端胃切除术在切除肿瘤组织的同时,保留部分胃组织,有利于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然而近端胃切除术中破坏食管括约肌和His角,引起残胃反酸、反流,导致反流性食管炎,同样也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为解决反流的问题,临床医师探索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目前有报道的消化道重建方法很多,各有优劣。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和临床新进展,列举目前常用消化道重建方法,总结其术后生活质量、生存结局相关文献资料,以供临床医师参考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胃癌 近端胃切除术 反流性食管炎 消化道重建
下载PDF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腹腔镜经腹-左膈肌路径近端胃加食管下段切除高位消化道重建现状
12
作者 胡文庆 杨垠浩 +1 位作者 崔鹏 魏伟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3期226-232,共7页
近年来,随着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及早期病例的增加,AEG的手术治疗成为热点问题。由于AEG的解剖位置及肿瘤生物学的特殊性涉及到胸腔和腹腔两个不同的手术领域,在治疗策... 近年来,随着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及早期病例的增加,AEG的手术治疗成为热点问题。由于AEG的解剖位置及肿瘤生物学的特殊性涉及到胸腔和腹腔两个不同的手术领域,在治疗策略的选择上仍然存在较多争议。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和消化道重建的安全性是影响治疗策略选择的关键要素。腹腔镜下经腹食管裂孔路径在完成腹腔淋巴结清扫的同时可保证下纵隔淋巴结清扫的肿瘤学安全性,是治疗食管浸润长度≤4 cm的AEG之首选手术路径。经腹食管裂孔路径操作时,可打开左侧膈肌,将下纵隔空间扩大或将腹部与左侧胸腔直接相通。这样避免传统开胸,增加操作空间和改善手术视野,既可以减轻胸部创伤,又可以更清晰、完整地清扫下纵隔淋巴结,尤其是充足的操作空间和足够的食管游离度可以使纵隔或左侧胸腔内的高位消化道重建变得更安全、可行。本中心将此路径称为经腹-左膈肌(abdominal-left diaphragmatic,ALD)路径。以食管胃侧壁吻合和双肌瓣吻合为代表的功能性消化道重建术式可经ALD路径逐步应用至更高的吻合平面,拓展了消化道重建的适应证。在保证手术安全性的同时,兼顾良好的抗反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近端胃切除 消化道重建 左侧胸腔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与全胃切除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治疗早期近端胃癌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石平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5期150-154,共5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与全胃切除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治疗早期近端胃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8例早期近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与全胃切除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治疗早期近端胃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8例早期近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全胃切除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流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胃肠功能指标[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营养指标(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手术前后体质量减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流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血清MTL水平低于术前,VIP水平高于术前,两组血清SS水平均低于术前,但研究组血清MTL、S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VI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个月及1年,研究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个月,研究组体质量减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8%(6/64),低于对照组的28.12%(1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胃切除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相比,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治疗早期近端胃癌患者可加快胃肠功能恢复,缩短卧床和住院时间,改善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淋巴结清扫数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近端胃癌 近端胃切除 双通道吻合术 全胃切除 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 胃肠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早期近端胃癌行腹腔镜辅助下近端胃切除双通路吻合术的短期手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4
作者 罗德胜 徐宏涛 +5 位作者 章平禄 胡平 曹海波 郑晶晶 吴丹 孙政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为评估早期近端胃癌保功能手术的可行性与益处,比较早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的短期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29例早期近端胃癌患者接受近端胃切除... 目的为评估早期近端胃癌保功能手术的可行性与益处,比较早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的短期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29例早期近端胃癌患者接受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同时选取该院2015年6月以来行全胃切除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的早期近端胃癌患者,做人口统计学信息、合并症、肿瘤特征和TNM分期配对,对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和短期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病理学特征相近,两组患者均无中转开腹及均未出现术中并发症,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双通道组淋巴结清扫量(16.73±5.68)枚明显少于全胃切除组(21.43±4.09)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每组患者均无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反流性食管炎、切口感染及淋巴瘘的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围术期炎症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3个月发现,较之全胃切除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患者,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患者生活满意度高,两组患者术后体重均较术前下降,其中全胃切除组患者术后体重下降较双通道组比例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和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双通道组血红蛋白量较全胃切除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前、术后1及2个月,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时,双通道组患者血清白蛋白量(41.45±3.68)g/L明显高于全胃切除组(38.45±4.9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早期近端胃癌行腹腔镜辅助下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近期疗效满意,与全胃切除组比较,双通路术式不增加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更好,术后体重下降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近端胃癌 腔镜辅助 近端胃切除 双通路吻合 手术效果
下载PDF
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的适应证及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15
15
作者 徐泽宽 徐皓 李铮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5,共4页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胃上部癌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根治性胃切除术仍然是胃上部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主要术式为全胃切除术或近端胃切除术。近端胃切除术因其保留部分胃的功能,对患者营养状况影响较小而越来越受到关注...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胃上部癌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根治性胃切除术仍然是胃上部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主要术式为全胃切除术或近端胃切除术。近端胃切除术因其保留部分胃的功能,对患者营养状况影响较小而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胃癌的腹腔镜治疗效果不断改善。近年来,全腹腔镜技术被应用于胃上部癌的治疗,但该手术方式在根治范围及消化道重建等问题上尚存争议。本文将重点介绍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的适应证及如何合理地选择消化道重建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腹腔镜 近端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下载PDF
双通道吻合技术在早期胃癌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0
16
作者 刘选文 李金秋 +2 位作者 刘通 林红 朱甲明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21-24,29,共5页
目的:探讨双通道法应用于早期胃癌近端胃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4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例于近端胃切除术中采用双通道法行消化道重建(双通道组),22例于全胃切... 目的:探讨双通道法应用于早期胃癌近端胃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4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例于近端胃切除术中采用双通道法行消化道重建(双通道组),22例于全胃切除术中采用空肠食管吻合法行消化道重建(传统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双通道组消化道重建吻合时间[(33.76±6.95)min vs.(34.5±5.12)min]、术中出血量[(91.59±19.28)mL vs.(93.40±21.14)mL]、淋巴结清扫数量[(28.00±5.21)枚vs.(27.40±4.47)枚]、术后排气时间[(4.24±1.75)d vs.(4.25±2.10)d]及术后住院时间[(12.53±3.28)d vs.(13.60±3.62)d]与传统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3%(1/19)vs.31.8%(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23±11)个月,双通道组出现肠梗阻1例(5.3%),无远期并发症发生;传统组出现反流性食管炎2例(9.1%),营养不良5例(22.7%);两组均无肿瘤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近端胃切除术中采用双通道吻合法较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法更具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近端胃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双通道吻合术 消化道重建
下载PDF
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后的两种重建术式评价 被引量:20
17
作者 肖仕明 姜淮芜 +3 位作者 吴宸 欧荣册 陈进 肖琳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682-685,689,共5页
目的探讨近端胃癌根治术后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6月至2007年1月期间我院行近端胃癌次全胃切除连续病例59例,依据重建方式分为2组:胃食管侧端吻合重建组(GE组)和调节型双通道间置空肠重建组(GIE组),GIE组重建在残... 目的探讨近端胃癌根治术后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6月至2007年1月期间我院行近端胃癌次全胃切除连续病例59例,依据重建方式分为2组:胃食管侧端吻合重建组(GE组)和调节型双通道间置空肠重建组(GIE组),GIE组重建在残胃与食管间增加一段长35cm的连续性间置空肠,对比分析2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全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吻合口漏、倾倒综合征及中度以上贫血病例发生。术后1和6个月体重、RBC、Hb、Alb、PNI值以及其相对于术前的变化值〔术后1个月RBC(P=0.006)、Hb(P=0.001)相对于术前的变化值除外〕,GIE组和GE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IE组术后腹部症状和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的Visick评分优于GE组(P<0.001):GIE组主要为Ⅱ级(74.2%),GE组主要为Ⅲ级(64.3%)。与GE组比较,GIE组术后并未延迟首次化疗时间(P>0.05),手术时间延长(0.35±0.13)h(P=0.01)。结论调节型双通道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在近端胃次全切除术中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防止癌细胞残留和改善近端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次全胃切除 消化道重建 间置空肠 调节型双通道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与全胃切除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8
作者 余建贵 曹栀 刘建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与全胃切除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1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35例。观...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与全胃切除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1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对照组选择全胃切除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比较2组围手术期临床相关指标、术后1年并发症、营养状况、生存质量及术后5年的生存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重建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清扫淋巴结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倾倒综合征、腹泻、餐后饱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体重指数大于术前的发生率和血红蛋白、白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Visick分级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随访5年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治疗早期胃癌安全、可行,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倾倒综合征、腹泻及餐后饱胀等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 全胃切除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 手术后并发症 倾倒综合征 腹泻
下载PDF
双通道重建在腹腔镜辅助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新军 李岩 +4 位作者 薛明辉 陈炳合 魏勇 朱绍辉 闫争强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1年第7期498-504,共7页
目的:总结双通道重建在腹腔镜辅助近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1月至2019年8月施行的57例腹腔镜辅助近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术中保留远端胃,采用双通道消化道重建。观察术后双通道重建的手术结果... 目的:总结双通道重建在腹腔镜辅助近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1月至2019年8月施行的57例腹腔镜辅助近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术中保留远端胃,采用双通道消化道重建。观察术后双通道重建的手术结果、术后并发症、胃食管反流改善情况、术后进食情况,并行术后消化道造影,观察胃肠排空途径,术后内镜评估反流性食管炎情况。结果:5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273.7±34.3)min,双通道重建时间平均(81.9±20.4)min,手术失血量(56.1±14.3)mL。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2.3%,其中食管空肠吻合口漏1例,瘘口愈合后出现食管空肠吻合口狭窄。术后患者均无反酸、烧心等反流表现。术后1个月每日餐次5~7次,平均(5.8±0.8)次,此后餐次逐渐减少;术后1年,每日3次正餐外简餐1~2次,正餐餐次进食量估测为患病前的80%~90%。术后1个月行消化道造影,造影剂均经过两条通道,54例以空肠途径为主,3例以残胃十二指肠途径为主。术后1年例行胃镜检查,发现1例反流性食管炎(A级)。结论:双通道重建是较理想、安全、可行的腹腔镜辅助近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可避免术后胃食管反流,增加进食量,利于维持术后营养状态、减轻术后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近端胃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双通道重建
下载PDF
近端胃切除残胃空肠双通道吻合术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任俭 崔建明 +1 位作者 黄俊杰 夏亚斌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探讨近端胃切除残胃空肠双通道吻合术在胃上部癌手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其他方式进行比较。方法:以黄山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胃上部癌行胃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近端胃切除残胃空肠双通道吻合术(... 目的:探讨近端胃切除残胃空肠双通道吻合术在胃上部癌手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其他方式进行比较。方法:以黄山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胃上部癌行胃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近端胃切除残胃空肠双通道吻合术(DC)组、全胃切除Roux-en-Y空肠代胃术(RY)组和近端胃切除食道胃吻合术(GE)组。结果:所有病例距肿瘤远切缘>5cm,切缘阴性,符合D2根治术的规范。术后未发生吻合口漏、梗阻、出血等并发症。随访12个月,DC组患者的倾倒综合征、腹泻、餐后饱胀发生率分别是0.00%、3.03%和3.03%,分别低于RY组的16.67%、30.00%和83.33%(P均<0.05)。DC组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6.06%,低于GE组的50.00%(P<0.05),但与RY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C组和RY组术后1年的体质量大于术前的比例、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均高于RY组,分别为78.79%vs23.33%、(128.9±19.4)g/Lvs(112.8±17.6)g/L和(349.9±20.6)mg/Lvs(312.8±19.4)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组患者术后1年的体质量大于术前的比例高于GE组(78.79%vs50.00%,P<0.05)。结论:近端胃切除,残胃空肠双通道吻合术能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并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是胃上部癌根治术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胃切除 双通道吻合术 消化道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