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bile Bearing Plate Dislocation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Due to Muscle Spasm:A Case Report
1
作者 Jean-Damien Nicodeme Claus Locherbach +2 位作者 Alexandre Terrier Aurélien Gallice Brigitte MJolles 《Ope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3年第2期69-73,共5页
An unusual case of early dislocation of a mobile bearing posterior stabilized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a 48-year-old Caucasian woman is described. Dislocation occurred one day postoperatively, attributed to a gap mi... An unusual case of early dislocation of a mobile bearing posterior stabilized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a 48-year-old Caucasian woman is described. Dislocation occurred one day postoperatively, attributed to a gap mismatch. Revision surgery reduced posterior dislocation, increased bearing plate thickness and rebalanced ligaments. A second dislocation occurred after revision surgery. The patient’s history was retaken and a hamstring spasm disease identified. A new revision utilized a more constrained design, without perioperative local nerve block. Two years following surgery, no further dislocation had occurred. A numerical musculoskeletal model of the case and implant configuration identified no trend to mobile bearing dislocation when regular muscle forces were applied. Muscle spasm is a risk factor for mobile bear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dislocation, especially with femoral nerve bl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LOCATION Femoral Nerve Block mobile bearing prosthesis Muscle Spasm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下载PDF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Mobile-bearing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The Influence of Tibial Component Coronal Alignment 被引量:26
2
作者 Guang-Duo Zhu Wan-Shou Guo +2 位作者 Qi-Dong Zhang Zhao-Hui Liu Li-Ming Che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1期2873-2878,共6页
Background: Controversies about the rational positioning of the tibial component in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UKA) still exist. Previous finite element (FE) studies were rare, and the results varied. Th... Background: Controversies about the rational positioning of the tibial component in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UKA) still exist. Previous finite element (FE) studies were rare, and the results varied. This FE study aim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tibial component coronal alignment on knee biomechanics in mobile-bearing UKA and find a ration range of inclination angles. Methods: A three-dimensional FE model of the intact knee was constructed from image data of one normal subject. A 1000 N compressive load was applied to the intact knee model for validating. Then a set of eleven UKA FE models was developed with the coronal inclination angles of the tibial tray ranging from 10° valgus to 10° varus. Tibial bone stresses and strains, contact pressures and load distribution in all UKA models we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under the unified loading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Results: Load distribution, contact pressures, and contact areas in intact knee model were validated. In UKA models, von Mises stress and compressive strain at proximal medial cortical bon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s the tibial tray was in valgus inclination 〉4°, which may increase the risk of residual pain. Compressive strains at tibial keel slot were above the high threshold with varus inclination 〉4°, which may result in greater risk of component migration. Tibial bone resection comer acted as a strain-raiser regardless of the inclination angles. Compressive strains at the resected surface slightly changed with the varying inclinations and were not supposed to induce bone resorption and component loosening. Contact pressures and load percentage in lateral compartment increased with the more varus inclination, which may lead to osteoarthritis progression. Conclusions: Static knee biomechanics after UKA can be greatly affected by tibial component coronal alignment. A rauge from 4° valgus to 4° varus inclination oftibial component can be recommended in mobile-bearing U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NCLINATION mobile-bearing STRAIN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原文传递
两种不同平台单髁置换术对内侧单间室膝骨性关节炎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德胜 杨绿林 +3 位作者 王胤斌 张梓炀 马涛 龚文涛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71-275,共5页
目的观察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对膝骨性关节炎手术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内侧单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155例,均行人工单髁置换术,其中97例选择美国邦美Oxford第三代活动平台(mobilebearing,MB)单髁假体,58例选择德国LINK固定平... 目的观察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对膝骨性关节炎手术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内侧单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155例,均行人工单髁置换术,其中97例选择美国邦美Oxford第三代活动平台(mobilebearing,MB)单髁假体,58例选择德国LINK固定平台(fixed-bearing,FB)单髁假体。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B组与FB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间ROM、HSS评分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B和FB单髁置换术在膝骨性关节炎中短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B单髁假体术后易出现假体脱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单髁置换术 活动平台 固定平台
下载PDF
胫骨假体内外翻角对固定平台单髁关节置换后近期疗效的影响
4
作者 王虎 冯硕 +2 位作者 张强 陈家浩 陈向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827-3832,共6页
背景:既往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活动平台单髁关节置换后胫骨假体内外翻角度对术后短期疗效的影响,然而对固定平台单髁关节置换后胫骨假体内外翻角度短期疗效的影响鲜有报道。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患者接受固定平台单髁关节置换后,... 背景:既往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活动平台单髁关节置换后胫骨假体内外翻角度对术后短期疗效的影响,然而对固定平台单髁关节置换后胫骨假体内外翻角度短期疗效的影响鲜有报道。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患者接受固定平台单髁关节置换后,胫骨假体内外翻角对近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3年1月因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关节科行固定平台单髁关节置换的120例患者(122膝)为研究对象,分别由2名医师基于术后X射线片测量单髁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内外翻角、胫骨假体内外翻角、股骨假体屈伸角以及胫骨假体后倾角。排除其余3个角度的影响后,将胫骨假体内外翻角测量结果分为<-2°、-2°-2°、>2°3组,分别记为第1,2,3组。记录各组患者术前、术后末次随访的膝关节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及人工关节遗忘指数,并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120例患者(122膝),根据术后胫骨假体内外翻角大小进行分组,第1组37例,第2组60例,第3组23例,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侧等基线资料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患者置换后随访时间为3-30个月;③第2组术后末次随访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高于第1组(P=0.015)和第3组(P=0.012);第2组术后末次随访美国膝关节协会临床评分显著高于第1组(P=0.014)和第3组(P<0.001);在术后人工关节遗忘指数上,第2组高于第1组(P=0.033)和第3组(P=0.016);④提示固定平台单髁关节置换术后,胫骨假体内外翻角处于-2°-2°时可以取得较好的短期临床疗效,假体自我化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关节置换 膝关节内侧骨性关节炎 胫骨假体内外翻角 固定平台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活动平台单髁假体和固定平台单髁假体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雷雪枫 张文正 +1 位作者 薛华明 涂意辉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76-79,共4页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KOA)的重要手术方法。近年来,随着单髁置换术的广泛应用,活动平台(MB)和固定平台(FB)假体的差异比较成为了目前争论的热点。本文综述了活动平台和固定平台植入物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KOA)的重要手术方法。近年来,随着单髁置换术的广泛应用,活动平台(MB)和固定平台(FB)假体的差异比较成为了目前争论的热点。本文综述了活动平台和固定平台植入物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在设计、手术操作、临床结果与功能评分及假体生存率的表现差异,旨在为膝内侧间室终末期骨关节炎患者寻求一种更可靠和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活动平台单髁置换 固定平台单髁置换
下载PDF
活动式与固定式UKA衬垫的接触力学和磨损对比研究
6
作者 屈亚飞 张静 +3 位作者 陈瑱贤 高永昌 张烜 靳忠民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1-968,共8页
目的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对比研究ISO 14243-1∶2009力控制标准测试条件下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活动式与固定式衬垫的接触力学和磨损性能。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两种衬垫在测试条件下的接触应力和... 目的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对比研究ISO 14243-1∶2009力控制标准测试条件下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活动式与固定式衬垫的接触力学和磨损性能。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两种衬垫在测试条件下的接触应力和von Mises应力,并采用磨损预测模型模拟5 MC(million cycles,百万次循环)步态周期工况获得两种衬垫的线性磨损深度、磨损体积。结果磨损前活动式与固定式衬垫的最大接触应力分别为15.7、44.3 MPa,最大von Mises应力分别为11.94、23.33 MPa。随着磨损加剧,活动式衬垫的最大接触应力和von Mises应力先减小后趋于稳定,而固定式衬垫的基本保持不变。固定式衬垫的线性磨损深度为活动式的1.5倍,但活动式衬垫的磨损体积是固定式的5.4倍,且活动式衬垫的背部磨损体积占其总磨损体积的70%。结论与固定式UKA衬垫相比,活动式UKA衬垫具有较低的接触应力与von Mises应力,但有较大的磨损体积。活动式衬垫背部磨损是磨屑增加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膝关节置换术 固定式衬垫 活动式衬垫 接触力学 磨损预测
下载PDF
MBT系统在膝关节翻修及复杂初次膝关节置换中的运用
7
作者 徐石庄 孙克富 +2 位作者 唐金龙 谌业帅 赵凤朝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 探讨MBT系统在膝关节翻修及复杂初次膝关节置换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采用MBT系统行翻修或复杂初次置换并获得12-54个月随访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例,女13例;年龄47-78岁,平均(66.5±... 目的 探讨MBT系统在膝关节翻修及复杂初次膝关节置换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采用MBT系统行翻修或复杂初次置换并获得12-54个月随访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例,女13例;年龄47-78岁,平均(66.5±8.6)岁。均为单侧,左侧9例、右侧8例。运用MBT原因:翻修4例,创伤性关节炎并骨缺损4例,严重骨质疏松3例,严重畸形并骨缺损4例,骨缺损并韧带松弛2例。7例配合运用延长杆,10例仅用袖套未加延长杆。术后6周、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以及以后每年定期随访,根据HSS膝关节评分和X线检查评估临床疗效,包括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透亮线、骨长入、膝关节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随访12-54个月,平均(30.4±10.5)个月,术后末次随访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47.6±12.8)分增加至(86.1±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P=0.00)。17例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由术前(66.7±13.5)°增加至(103.5±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P=0.00)。随访期间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假体相关感染、松动、垫块不稳和脱位等并发症。结论 MBT可以维持关节线,达到良好的膝关节2区固定,增加假体的稳定性,提高复杂膝关节置换和膝关节翻修的临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平台翻修系统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关节假体
下载PDF
固定平台型和移动平台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效果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晓峰 陈百成 +6 位作者 师晨霞 高石军 邵德成 王飞 李彤 陆博 陈竟青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367-1370,共4页
[目的]对应用移动平台型假体和固定平台后稳定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进行随访对照研究,分析这两种假体TKA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间诊断为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应用固定平台... [目的]对应用移动平台型假体和固定平台后稳定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进行随访对照研究,分析这两种假体TKA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间诊断为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应用固定平台后稳定型假体(scorpio)和移动平台型假体(Gemini MKⅡ)行TKA手术。记录术前及随访时术膝的膝关节评分、疼痛评分、功能评分、髌骨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及股骨角、胫骨角、膝外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髌骨高度。[结果]术前固定平台组和移动平台组的年龄、体重指数、患膝内翻畸形、最大屈曲度及屈曲挛缩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平均随访31个月,固定平台组和移动平台组的术前术后膝关节评分、疼痛评分、功能评分、髌骨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都明显改善了患膝的症状和功能。固定平台组和移动平台组的术后最大屈曲度(108°±9.3°,99.5°±10.1°)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股骨角、胫骨角、膝外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术前术后髌骨高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平均随访31个月时固定平台后稳定型假体和移动平台假体TKA均明显改善了患膝的症状和功能,两组的膝关节评分、功能评分、疼痛评分、髌骨评分及X线片检查评价均无显著性差异。固定平台组的术后最大屈曲度大于移动平台组的术后最大屈曲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假体 固定平台 移动平台
下载PDF
Oxford膝关节单间室置换术后内翻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及松洁 黄野 +4 位作者 王兴山 柳剑 窦勇 姜旭 周一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3-297,共5页
目的:分析使用Oxford膝关节单间室假体置换术后出现内翻的术前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施行的660例(767膝)Oxford单间室置换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力线X线片分为内翻组(Noyes... 目的:分析使用Oxford膝关节单间室假体置换术后出现内翻的术前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施行的660例(767膝)Oxford单间室置换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力线X线片分为内翻组(Noyes≥3°)和正常组(Noyes<3°)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术前屈曲畸形(flexion deformity,FD)、膝关节疼痛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pain score,AKS)和功能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function score,AKS function),测量术前Noyes角、股骨远端外侧角(lateral distal femoral angle,LDFA)、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关节线相交角(joint line converge angle,JLCA),并对以上术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性别、术侧、年龄、BMI、术前ROM、术前膝关节疼痛评分和功能评分不是术后力线内翻的危险因素(P>0.05)。术后内翻的影响因素依次为MPTA<84°(P=0.018,OR=3.712,95%CI:1.250~11.027),术前Noyes>5°(P=0.000,OR=3.105,95%CI:1.835~5.254),术前FD>5°(P=0.001,OR=1.976,95%CI:1.326~3.234)。术前LDFA(P=0.146)和术前JLCA(P=0.709)对术后力线都没有表现出统计学意义的影响。结论:术前内翻较重的患者,尤其内翻畸形主要来自胫骨侧的患者,以及术前有屈曲畸形的患者更容易出现Oxford单间室置换术后力线内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置换 下肢力线 活动平台 关节成形术 X线片
下载PDF
活动半月板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单间室骨关节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2
10
作者 蒋正宇 张超 沈计荣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4期32-34,38,共4页
目的比较活动半月板单髁关节置换术(UKA)及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两种术式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随访接受单髁关节置换术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各10例(UKA组10膝,TKA组10膝)。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手术者完成。2... 目的比较活动半月板单髁关节置换术(UKA)及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两种术式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随访接受单髁关节置换术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各10例(UKA组10膝,TKA组10膝)。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手术者完成。20例患者均获得了完整的随访,其中UKA组平均随访时间为9.5个月,TKA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1.3个月。对2组患者手术前后HSS评分、膝关节最大屈曲度、出血量及术后4 d血红蛋白下降量等进行比较。结果UKA组和TKA组均获得满意疗效,2组患者随访中均未发现感染、切口不愈合、假体松动等并发症。2组患者术前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H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与TKA组相比,UKA组出血量较少(P<0.05),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少(P<0.05)。术后UKA组HSS评分较TKA组高(P<0.05),UKA组膝关节最大屈曲度较TKA组大(P<0.05)。UKA组患者术后膝关节HSS评分、最大屈曲度均优于TKA组,出血量和血红蛋白下降量均低于TKA组。结论对于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UKA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功能良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半月板 单髁置换 全膝置换 骨关节炎
下载PDF
三代Oxford单髁置换动静态定位技术减少垫片脱位的临床经验性回顾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虎 王迎春 +3 位作者 张春礼 丁明 杜天舒 赵阳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2期50-52,共3页
目的介绍第三代Oxford半月板单髁股骨假体的动、静态定位技术,以期获得良好的半月板垫片运动轨迹,减少旋转,从而减少半月板垫片因过度旋转而脱位的并发症。方法采用动态标记加器械静态定位,确定股骨假体的位置,观察试模垫片的轨迹,再次... 目的介绍第三代Oxford半月板单髁股骨假体的动、静态定位技术,以期获得良好的半月板垫片运动轨迹,减少旋转,从而减少半月板垫片因过度旋转而脱位的并发症。方法采用动态标记加器械静态定位,确定股骨假体的位置,观察试模垫片的轨迹,再次调整假体的方位,最终获得良好的半月板垫片轨迹。跟踪随访采用该项技术术后1年以上的65膝,观察垫片脱位发生率。结果未发生一例半月板垫片脱位。结论动静态结合,试模轨迹测试股骨假体定位技术,可显著减少活动半月板垫片脱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置换 活动半月板 假体定位 垫片轨迹
下载PDF
应用Oxford单髁置换术治疗年轻膝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早期疗效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兴山 柳剑 +1 位作者 蒋毅 黄野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0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Oxford单髁置换术治疗55岁及以下膝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行Oxford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的47例(56膝)55岁及以下膝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 目的探讨应用Oxford单髁置换术治疗55岁及以下膝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行Oxford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的47例(56膝)55岁及以下膝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前及末次随访记录患者的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ROM)及机械轴股骨胫骨角(mFTA),并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假体生存率。结果手术年龄为(52.77±2.28)岁。随访时间为(42.16±9.60)个月。ROM由术前的(114.02±5.75)°提高至术后的(120.35±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由术前的(6.14±0.86)分降低至术后的(1.18±1.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FTA角由术前的(7.14±2.66)°改善至术后的(4.10±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无膝关节内翻过度矫正。OKS评分由术前的(20.04±3.88)分提高至术后的(42.07±4.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优良率为91.1%。5例患者术后残留持续疼痛。随访期间,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假体生存率为100%。结论Oxford单髁置换术可显著改善年轻膝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膝关节功能,早期疗效满意。残留疼痛是Oxford单髁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单间室 活动平台
下载PDF
活动与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的随访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少华 周观明 +3 位作者 陈希聪 肖可明 蔡剑 曾会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5785-5792,共8页
背景:单髁置换假体主要分为活动平台和固定平台2种类型,由于两种平台假体的设计理念和手术操作方法上的不同,对于两种平台假体的选择还有一定分歧和争议。目的:比较活动与固定平台单髁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背景:单髁置换假体主要分为活动平台和固定平台2种类型,由于两种平台假体的设计理念和手术操作方法上的不同,对于两种平台假体的选择还有一定分歧和争议。目的:比较活动与固定平台单髁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单侧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154例,男54例,女100例,年龄56-81岁,其中100例接受活动平台单髁假体置换治疗(活动平台组),54例接受固定平台单髁假体置换治疗(固定平台组)。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膝关节目测类比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与临床KSS评分,复查X射线片(胫股角、髋-膝-踝角度、胫骨后倾角)评估下肢力线矫正情况。研究符合佛山市中医院对研究的相关伦理要求(fsz20130642)。结果与结论:①154例患者术后获得60-72个月的随访;②两组末次随访的膝关节目测类比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与临床K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两组末次随访的胫股角、髋-膝-踝角度、胫骨后倾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活动平台组胫股角与髋-膝-踝角度的矫正值大于固定平台组(P <0.05),两组间胫骨后倾角矫正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两组间下肢机械轴位置Kennedy和White分布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④活动平台组出现1例假体松动,2例衬垫脱位;⑤结果表明,两种平台单髁置换假体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中期随访临床结果无明显差异,但活动平台单髁假体置换下肢力线矫正角度较固定平台大,对于恢复下肢解剖轴线更有优势;2种单髁假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活动平台单髁置换后中期随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固定平台,活动平台中期并发症主要是假体松动、衬垫脱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 固定平台 活动平台 单髁置换 关节炎
下载PDF
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5年随访 被引量:2
14
作者 牛国庆 彭智浩 +2 位作者 温建强 潘耀成 卢国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3期5283-5288,共6页
背景: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主要影响股骨内侧髁,是膝关节单髁置换的良好适应证,但对于单髁置换后的治疗效果仍有争议。目的:探讨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随访5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佛山市... 背景: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主要影响股骨内侧髁,是膝关节单髁置换的良好适应证,但对于单髁置换后的治疗效果仍有争议。目的:探讨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随访5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佛山市中医院骨关节科诊断为膝关节内侧间室自发性骨坏死并行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治疗的患者资料,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64例患者。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骨坏死部位、Koshino分期和坏死体积等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膝关节最大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牛津膝关节评分、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评估术前和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术前和随访时均通过双下肢全长X射线片评估下肢力线情况,同时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与结论:①62例患者为股骨内髁骨坏死,2例患者胫骨内侧平台骨坏死;Koshino分期Ⅲ期40例,Ⅳ期24例;病变体积5.62-32.52cm^3,小体积坏死45例,中体积坏死14例,大体积坏死5例;②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60-72个月;其中1例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聚乙烯衬垫脱位,再次手术使用加厚垫片后功能良好;2例患者术后4年出现假体松动,翻修成全膝关节置换;其余患者随访期间均无感染、假体脱位、假体松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心脑血管意外、创伤后精神障碍等并发症发生;③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牛津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髋膝踝角、胫股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患者下肢力线得到纠正;⑤提示采用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具有创伤小、骨量保留多、术后恢复快、下肢力线改善明显、术后关节功能良好的优点,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坏死 关节 单髁置换 活动平台 假体 随访
下载PDF
牛津Oxford活动平台内侧单髁置换后外侧和髌股间室骨关节炎的中远期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乔仁秋 殷力 +3 位作者 张翼 王海涛 夏培格 孔智恒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3期5318-5323,共6页
背景:单髁置换以其创伤小、康复快、花费少及本体感觉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活动平台内侧单髁置换后,外侧间室和髌股间室骨关节炎中远期进展的研究较少。目的:评估活动平台内侧单髁置换后外侧和髌股间室骨性关节炎的进展情况。方... 背景:单髁置换以其创伤小、康复快、花费少及本体感觉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活动平台内侧单髁置换后,外侧间室和髌股间室骨关节炎中远期进展的研究较少。目的:评估活动平台内侧单髁置换后外侧和髌股间室骨性关节炎的进展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活动平台单髁置换的95例患者资料。根据术前和末次随访膝关节X射线片,运用Kellgren-Lawrence分级评估外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进展情况,其中进展组32例,未进展组63例。运用Kellgren-Lawrence分级及是否有膝前痛症状评估髌股间室骨关节炎的进展情况,其中进展组41例,未进展组54例。比较骨关节炎进展组和未进展组的影像学和临床特征差异,分析术后效果与外侧和髌股间室骨关节炎进展的关系。结果与结论:①末次随访,与未进展组比较,外侧间室骨关节炎进展组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降低(P<0.05),目测类比评分和人工关节被遗忘评分升高(P<0.05);②活动平台内侧单髁置换后外侧间室骨关节炎进展的发生率(33.7%)低于髌股间室骨关节炎进展的发生率(43.2%),外侧间室骨关节炎进展与髌股间室骨关节炎进展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③术后随访5-10年,均未出现感染、聚乙烯垫片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④活动平台内侧单髁置换后中远期效果主要受外侧间室骨关节炎进展影响,而不受髌股间室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置换 活动平台 外侧间室 髌股间室 骨关节炎 人工关节被遗忘评分 目测类比评分 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
下载PDF
单髁置换胫骨假体后倾角对关节接触应力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苑博 莫中军 +3 位作者 朱旭 曾纪洲 闫松华 张宽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70-1075,共6页
目的 建立活动平台膝关节单髁置换(mobile-bearing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MB-UKA)术前、术后膝关节有限元模型,研究MB-UKA胫骨假体后倾角对关节接触应力影响。方法 基于健康受试者计算机断层(computed tomography, CT)... 目的 建立活动平台膝关节单髁置换(mobile-bearing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MB-UKA)术前、术后膝关节有限元模型,研究MB-UKA胫骨假体后倾角对关节接触应力影响。方法 基于健康受试者计算机断层(computed tomography, CT)及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MR)影像,构建健康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并验证MB-UKA术前、术后模型的有效性。模拟MB-UKA胫骨假体后倾7°手术,将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及力平台相关参数作为有限元模型输入条件,分别计算外侧间室胫骨平台软骨和聚乙烯衬垫的最大接触应力。结果 与现有文献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表明,健康膝关节和MB-UKA术后膝关节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较为合理。MB-UKA术后胫股关节接触应力变化较大,聚乙烯衬垫接触应力远大于对侧间室胫骨平台软骨接触应力。结论 本文所建MB-UKA术前、术后有限元模型较为合理。研究结果为MB-UKA的评估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平台膝关节单髁置换 胫骨假体 后倾 接触应力
下载PDF
活动和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超 虞宵 +4 位作者 周晓强 李志强 刘宇博 陈广祥 张向鑫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2期91-96,共6页
单髁置换术(UKA)是指治疗单一间室膝骨关节炎(KOA)的一种微创手术,因其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逐渐成为膝骨关节炎阶梯化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临床上应用的UKA假体主要有活动平台(MB)和固定平台(FB)两种,MB-UKA可... 单髁置换术(UKA)是指治疗单一间室膝骨关节炎(KOA)的一种微创手术,因其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逐渐成为膝骨关节炎阶梯化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临床上应用的UKA假体主要有活动平台(MB)和固定平台(FB)两种,MB-UKA可使膝关节的运动更接近自然生物力学且磨损率低,但易发生垫片脱位及假体撞击等并发症。FB-UKA较稳定,无脱位风险,并发症少但磨损率高。目前国内外文献对两者的孰优孰劣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本文就MB-UKA和FB-UKA的最新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置换术 活动平台 固定平台 膝骨关节炎
下载PDF
固定平台型和活动平台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闫丹舟 马保安 《现代医学》 2010年第4期372-375,共4页
目的:比较固定平台型及活动平台型假体在全膝人工关节置换临床应用中的实际效果,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假体类型。方法:2005年10月至2008年11月在我科接受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者80例(92膝),其中使用固定平台型假体者(A组)42例(46膝),使用活... 目的:比较固定平台型及活动平台型假体在全膝人工关节置换临床应用中的实际效果,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假体类型。方法:2005年10月至2008年11月在我科接受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者80例(92膝),其中使用固定平台型假体者(A组)42例(46膝),使用活动平台型假体者(B组)38例(46膝),术后平均随访22(13~52)个月,分别记录两组术前和术后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ROM)和HSS评分。结果:A组和B组膝关节活动度和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都明显改善了患膝的症状和功能。结论:两种假体对改善膝关节功能均有肯定作用,且近期疗效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平台 活动平台 膝关节假体 置换
下载PDF
活动与固定平台单髁关节置换术短期疗效对比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金凤 路玉峰 +6 位作者 乔锋 张保刚 贾斌 贺金龙 许兆辰 钟豪良 任敬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892-897,共6页
目的对比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中西医结合骨科收治的124例膝关节内侧骨关... 目的对比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中西医结合骨科收治的124例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患者,均采用UKA治疗。64例患者使用第2代LINK固定平台Sled假体(固定平台组),其中男18例,女46例;年龄50~83岁,平均(66.2±7.7)岁。60例患者使用第4代Oxford活动平台假体(活动平台组),其中男10例,女50例;年龄53~82岁,平均(63.4±7.1)岁。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功能评分、机械股胫角(mechanical femorotibial angle,mFTA),术后胫骨假体内翻角、股骨假体外翻角以及胫骨假体后倾角。结果随访时间28~44个月,平均(36.0±7.3)个月。术后两组均未出现感染、衬垫脱位、骨折、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无菌性松动等并发症。Sled假体UKA术后胫骨假体内翻明显大于Oxford假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两种假体KSS评分和功能评分术后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P<0.001)。尽管Sled假体UKA术后KSS评分和功能评分高于Oxford假体,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平台UKA与活动平台UKA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与影像学结果,两者短期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骨关节炎 单髁置换术 固定平台 活动平台
下载PDF
活动与固定平台单髁假体对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延净德 胡彬 +2 位作者 谢兴文 闫永昌 沙宇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908-912,共5页
目的观察活动与固定平台的单髁假体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在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活动与固定平台的单髁假体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在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Link固定平台UKA治疗,男20例,女22例;年龄52~88岁,平均(68.16±5.28)岁;左膝13例,右膝29例;身体质量指数(23.51±3.82)kg/m^(2);术前关节平均屈曲角度(115.62±5.49)°。观察组采用Oxford活动平台UKA治疗,男23例,女19例;年龄48~89岁,平均(68.37±5.43)岁;左膝14例,右膝28例;身体质量指数(23.54±3.75)kg/m^(2);术前关节平均屈曲角度(115.58±5.37)°。观察并记录膝关节功能、疼痛、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个月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24个月HSS评分、K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均低于本组术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胫股角(femoral tibia angle,FTA)、胫骨平台后倾角(sagittal tibial Angle,STA)较本组术前显著缩小(P<0.05)。术后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关节最大伸直角度明显优于术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感染、假体松动、衬垫脱位、关节出血及纤维化、关节炎进展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UKA治疗膝关节内单间室骨关节炎均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改善关节活动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平台 固定平台 单髁置换 膝关节骨关节炎 单间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