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Resolution Profiles of Dissolved Reactive Phosphorus in the Porewaters of Lake Sediments Assessed by DGT Technique 被引量:1
1
作者 Jian Wang Jingtian Zhang +3 位作者 Qiong Xie Fengyu Zan Shengpeng Zuo Shouliang Huo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4年第8期694-702,共9页
The technique of DGT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was applied to obtain high-resolution vertical profiles of dissolved reactive phosphorus (DRP) in sediment porewater of Lake Chaohu, a shallow eutrophication la... The technique of DGT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was applied to obtain high-resolution vertical profiles of dissolved reactive phosphorus (DRP) in sediment porewater of Lake Chaohu, a shallow eutrophication lake. Three kinds of DGT probes (with three thicknesses of diffusive gel: 0.38 mm, 0.78 mm and 1.18 mm) measured vertical concentration and induced flux from solid to solution phase which had intricate variations with depth.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higher concentrations and induced fluxes of DRP were achieved by using DGT probe with thicker diffusion layer (CDGT1.18 > CDGT0.78 > CDGT0.38) and relatively stable DRP concentration profiles using DGT probes with 0.78 mm diffusive gel were obtained in each sediment core. The DRP concentrations displayed a clear gradient from Core C1 to Core C3 in sediment porewaters due to different sources and exchange degrees of reactive phosphorus. Compared to the concentrations obtained by the centrifugation technique, the concentrations of DRP resulting from the DGT technique were higher because some dissolved reactive phosphorus compounds have always been neglected using conventional centrifuga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solved Reactive Phosphorus (DRP)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dgt) technique POREWATERS SEDIMENTS
下载PDF
基于DGT和化学提取法研究浙西北地质高背景区土壤镉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吴超 孙彬彬 +4 位作者 成晓梦 刘冬 乔宇 贺灵 曾道明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3-838,共16页
地质高背景区相较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壤镉污染影响范围更广,在区域尺度上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危害。土壤镉生物有效性是决定其生物可利用性、生物毒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探寻可行的土壤镉生物有效性评价方法对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和风... 地质高背景区相较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壤镉污染影响范围更广,在区域尺度上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危害。土壤镉生物有效性是决定其生物可利用性、生物毒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探寻可行的土壤镉生物有效性评价方法对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DGT技术、单一提取法、连续提取法和土壤溶液法常用于测定土壤有效镉,但已有研究成果主要基于同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室内盆栽实验,难以代表自然污染土壤中的复杂情况。为探明各土壤重金属有效态提取技术对地质高背景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Cd生物有效性评估效果,本文以浙江西北部土壤Cd高地质背景区水田土壤-水稻籽实和旱地土壤-小白菜样品为研究对象,实验应用DGT技术、单一提取法(0.01mol/L氯化钙提取)、连续提取法(七步连续提取)和土壤溶液法评价土壤中镉生物有效性。结果显示:①研究区水田和旱地土壤Cd平均含量分别为1.07mg/kg和0.73mg/kg,显著高于浙江和全国土壤平均水平,Cd的异常富集主要与浙西北地区广泛分布的黑色岩系有关。②相较于碳酸盐岩区,黑色岩系区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组分占比较高,水田和旱地土壤Cd的活动系数(MF)高达59.9%和51.8%,Cd易在土壤-作物系统中发生迁移富集;③植物体内镉含量Cd-P与不同方法测定的有效镉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但Cd-P与DGT技术测定的有效镉含量相关性优于其他三种方法,水田土壤测得的有效Cd与水稻籽实相关关系:C_(soln)>C_(DGT)>C_(Cacl_(2))>C_(F_(1)+F_(2)+F_(3)),旱地土壤测得的有效Cd与小白菜相关关系:CDGT>C_(Cacl_(2))>C_(F_(1)+F_(2)+F_(3))>C_(soln)。综合比较不同土壤有效Cd测定方法的优缺点,DGT技术可以模拟植物体对Cd的动态吸收过程,更能准确地反映土壤Cd生物有效性,预测作物Cd含量水平,这与已有研究成果一致。此外,本文研究成果表明DGT技术评价土壤Cd生物有效性,不仅适用于人为污染区,也可应用于地质高背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高背景 黑色岩系 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 化学提取法 生物有效性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potential interferences on the measurement of dissolved reactive phosphate using zirconium oxide-based DGT technique 被引量:4
3
作者 Qin Sun Yifei Chen +2 位作者 Di Xu Yan Wang Shiming D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8期1592-1600,共9页
A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DGT) technique based on hydrous zirconium oxide (Zr-oxide) has been recently develope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dissolved reactive phosphate (DRP). In this study, the detailed ... A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DGT) technique based on hydrous zirconium oxide (Zr-oxide) has been recently develope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dissolved reactive phosphate (DRP). In this study, the detailed performance of the DGT technique is reported. Spiking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several orthophosphate monoester compounds contributed to the Zr-oxide DGT measurements of DRP. However, such a phenomenon is unlikely to occur during field conditions due to the low concentration of organic P in typical natural waters. The presence of Cl- (up to 106 g/L), SO42- (up to 16 g/L), HCO3- (up to 817 g/L), and AsO2- and AsO 3 4 (both up to 1 mg As/L) in solutions had negligible effects on the measurement of DRP. The threshold concentrations of Cl-, SO42- and HCO3- have been increased from previous reports for the measurements of DRP using other adsorbent-based DGT techniques. The capacity for DGT measurements of DRP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olution pH (4.2-9.2). The lowest capacity (95 μg P/m2 at pH 9.2) was still greater than that of other DGT techniques that are usually use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DRP (2-12 μg P/cm2 ). The Zr-oxide binding gel could be stored for up to 2 years without any aging effect. This period of validity was considerably longer than the ferrihydrite binding gel that is commonly used in present DGT devices (6 months). The field application reveal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DRP measured in three fresh water samples using the Zr-oxide DGT technique were in agreement with those of the traditional colorimetric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dgt technique zirconium oxide (Zr-oxide) dissolved reactive phosphate (DRP) interference soil water
原文传递
基于薄膜扩散梯度技术对耕地土壤砷生物有效性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成明 辜洋建 +3 位作者 高玉花 毕建玲 陈璐 张同生 《山东国土资源》 2023年第10期31-37,共7页
通过采集耕地土壤样品及盆栽农作物(小白菜)试验,基于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GT)研究了耕地土壤砷生物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回归分析比较传统Tessier法和DGT技术评价As生物有效性,两种方法测定耕地土壤As含量与农作物As含量都呈显著相... 通过采集耕地土壤样品及盆栽农作物(小白菜)试验,基于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GT)研究了耕地土壤砷生物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回归分析比较传统Tessier法和DGT技术评价As生物有效性,两种方法测定耕地土壤As含量与农作物As含量都呈显著相关关系,但DGT技术相关性更高,能够更科学地反映出耕地土壤中As的生物有效性及耕地土壤的环境质量。温度为15~25℃时,As生物有效性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温度为25~30℃时,As生物有效性随温度升高略有降低。土壤pH与As生物有效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土壤pH的升高,土壤中As生物有效性增强,植物中As含量也随之增加。固化剂可以降低土壤As生物有效性,对降低土壤As污染具有一定作用。本研究进一步提升了对耕地土壤中As生物有效性的认识,可为耕地土壤As治理及农产品安全种植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gt) 耕地土壤 生物有效性
下载PDF
嘉兴市北部湖荡区沉积物磷释放通量估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马迎群 迟明慧 +4 位作者 温泉 曹伟 秦延文 刘志超 杨晨晨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212-219,共8页
为了解沉积物磷释放对水体磷污染的影响,以嘉兴市北部湖荡区为研究对象,结合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GT)对湖荡区(汾湖、莲泗荡、北官荡)沉积物磷释放通量进行研究,分析磷释放影响因素,并对沉积物磷释放对上覆水体的影响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 为了解沉积物磷释放对水体磷污染的影响,以嘉兴市北部湖荡区为研究对象,结合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GT)对湖荡区(汾湖、莲泗荡、北官荡)沉积物磷释放通量进行研究,分析磷释放影响因素,并对沉积物磷释放对上覆水体的影响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汾湖、莲泗荡和北官荡采样点沉积物-上覆水界面DGT-P(溶解性有效态磷)浓度总体表现为莲泗荡(0.735 mg/L)>北官荡(0.154 mg/L)>汾湖(0.077 mg/L)。垂向分布上,3个湖荡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中DGT-P浓度均高于上覆水,但在沉积物-上覆水界面±10 mm范围内表现各不相同,其中汾湖采样点沉积物-上覆水界面DGT-P没有明显的浓度梯度,说明沉积物向上覆水释放磷能力较弱,而莲泗荡采样点呈现明显的浓度梯度,沉积物有较强的释放磷能力,北官荡采样点介于二者之间。各湖荡采样点沉积物-上覆水界面磷释放通量对上覆水体的影响有限,其中莲泗荡采样点磷释放通量最高,为0.490 mg/(m2·d),对上覆水体的贡献率也最大(1.93%),表现为磷“源”;其次为北官荡采样点,其磷释放通量为0.047 mg/(m2·d),对上覆水体的贡献率为0.24%;汾湖采样点磷释放通量接近0,表现为磷“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铁氧化物还原溶解对沉积物-上覆水界面磷的迁移转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有机质矿化过程对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扩散梯度 释放通量 沉积物
下载PDF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测量砷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孙琴 徐律 +2 位作者 丁士明 陈静 章丽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82-1490,共9页
研究了水体中常见无机阴离子和腐植酸对以氧化锆为固定膜的新型薄膜扩散梯度技术(Zr-oxide DGT)测量砷(As)的影响及其在自然地表水体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短期(16h)暴露,SO_4^(2-)无影响,而HCO_3^-、Cl^-、SiO_3^(2-)和腐植酸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了水体中常见无机阴离子和腐植酸对以氧化锆为固定膜的新型薄膜扩散梯度技术(Zr-oxide DGT)测量砷(As)的影响及其在自然地表水体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短期(16h)暴露,SO_4^(2-)无影响,而HCO_3^-、Cl^-、SiO_3^(2-)和腐植酸有一定的影响,其忍耐的最高浓度值分别为360mg/L、45g/L、100mg/L和36mg/L.1~4d暴露期间,37~148mg/L的HCO_3^-、1.44~2.88g/L的SO_4^(2-)、12~24g/L的Cl^-、8~24mg/L的SiO_3^(2-)和3~9mg/L的腐植酸均无影响,而高浓度的HCO_3^-(370mg/L)、SO_4^(2-)(8.64g/L)、Cl^-(72g/L)和腐植酸(27mg/L)3~4d以及SiO_3^(2-)(72mg/L)2~4d的存在明显降低该技术对As的吸收富集,并对As(Ⅲ)的作用更大.将Zr-oxide DGT技术应用于南京市地表水体,并与传统的主动监测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利用Zr-oxide DGT技术测得的溶解态As浓度与传统的主动采样技术测定浓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gt) 氧化锆(Zr-oxide) 砷(As) 无机阴离子 腐植酸 水体
下载PDF
薄膜梯度扩散技术在重金属植物有效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郭连文 陈宏 +3 位作者 姜玉花 张洋洋 薄乐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5-369,共5页
水和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了环境质量,并引发了诸多食品安全问题。植物是与水和土壤相互作用最为密切的生物,重金属的植物有效性评价一直是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早期预警研究的热点。薄膜梯度扩散(DGT)技术可通过模拟植物对重金属的吸... 水和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了环境质量,并引发了诸多食品安全问题。植物是与水和土壤相互作用最为密切的生物,重金属的植物有效性评价一直是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早期预警研究的热点。薄膜梯度扩散(DGT)技术可通过模拟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过程预测重金属的植物有效性。本文阐述了DGT技术用于重金属形态分析的基本原理。重点综述了应用DGT技术预测重金属植物有效性研究进展,展望了用DGT技术预测重金属植物有效性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梯度扩散技术 重金属 植物有效性
下载PDF
土壤中离子平均结合自由能的测量方法
8
作者 周俊 周东美 王玉军 《广东化工》 CAS 2011年第6期215-216,209,共3页
平均结合自由能是土粒与离子间结合能的一个绝对指标,反映的是离子在土粒表面和本体溶液中的分配比例。结合能越大,离子被吸附的就越多,留在溶液中的就越少。平均结合自由能能够很好的反映土壤与离子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Langmuir吸... 平均结合自由能是土粒与离子间结合能的一个绝对指标,反映的是离子在土粒表面和本体溶液中的分配比例。结合能越大,离子被吸附的就越多,留在溶液中的就越少。平均结合自由能能够很好的反映土壤与离子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Langmuir吸附等温线法、离子活度法、Wien效应和DGT技术四种方法测量土壤粘粒与离子间的平均自由结合能介绍,比较四种方法的优劣性,从而得出最优的测量土壤粘粒与离子间能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活度法 悬液Wien效应 土壤粘粒 平均结合自由能 dgt技术
下载PDF
厦门同安湾红树林及临近光滩沉积物孔隙水中溶解活性磷和亚铁分布特征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蔡宇 郭占荣 +4 位作者 潘峰 刘花台 王博 李志伟 庄振杰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2-40,共9页
为了解红树林与光滩磷、铁地球化学行为的差异,借助薄膜扩散梯度技术(ZrO-Chelex DGT),对厦门同安湾红树林及临近光滩孔隙水中溶解活性磷(DRP)、Fe2+浓度进行了原位测量,并采集了相应沉积物柱状样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Fe2+与DRP... 为了解红树林与光滩磷、铁地球化学行为的差异,借助薄膜扩散梯度技术(ZrO-Chelex DGT),对厦门同安湾红树林及临近光滩孔隙水中溶解活性磷(DRP)、Fe2+浓度进行了原位测量,并采集了相应沉积物柱状样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Fe2+与DRP呈现较好的线性正相关,说明磷的吸附/解吸与铁氧化还原循环有关;(2)在不同深度,光滩孔隙水中DRP浓度均高于对应深度红树林。在浅层,由于溪水的补给造成光滩的磷富集;在深层,红树植物根部吸收导致磷浓度下降,光滩有机质含量较多,矿化释放DRP使其浓度较高;(3)孔隙水中的Fe2+浓度分布表明,红树林区域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由好氧环境进入厌氧环境;而光滩沉积物氧化还原环境可能受到红树林的影响,孔隙水Fe2+在垂向上波动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铁分布特征 dgt取样技术 泥质潮滩 红树林 孔隙水
下载PDF
新型薄膜扩散梯度技术定量采集高盐度水体中的铵离子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钟敏 杨澜 孙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82-3090,共9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铁氰化钴钠的新型薄膜扩散梯度(DGT)被动采样装置,将其应用于高盐度水体中铵离子的定量采集.采用双滴加法制备铁氰化钴钠,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仪和氮气吸附-脱附测试对其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和孔结... 设计了一种基于铁氰化钴钠的新型薄膜扩散梯度(DGT)被动采样装置,将其应用于高盐度水体中铵离子的定量采集.采用双滴加法制备铁氰化钴钠,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仪和氮气吸附-脱附测试对其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和孔结构特征进行表征.研究了铁氰化钴钠对铵离子的吸附速率和吸附容量.建立了以琼脂糖凝胶为扩散相、铁氰化钴钠为结合相的DGT被动采样装置.研究了采集时间、水体pH值和共存阳离子对基于铁氰化钴钠的DGT技术采集铵离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铁氰化钴钠吸附铵离子在60 min时基本达到了吸附平衡;当铵离子初始浓度为300 mg/L时其吸附容量为90 mg/g.DGT装置结合铵离子的质量随着布置时间的增加呈现线性增长(0~24 h,r^(2)=0.994).当pH=4~8,Na^(+)浓度为0~10000 mg/L,K^(+)浓度为0~25000 mg/L,Mg^(2+)浓度为0~20000 mg/L,Ca^(2+)浓度为0~25000 mg/L时,DGT装置累积的铵离子质量没有明显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基于铁氰化钴钠的DGT装置可以准确有效地采集高盐度水体中的铵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扩散梯度(dgt) 铵离子 高盐度 共存离子
下载PDF
水稻根茬还田对土壤及稻米中镉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石含之 江棋 +10 位作者 刘帆 文典 黄永东 邓腾灏博 王旭 徐爱平 李富荣 吴志超 李梅霞 彭锦芬 杜瑞英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3-369,共7页
当前中国红壤地区镉污染严重。水稻根茬还田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另一方面会对土壤及作物中Cd产生影响。然而不同剂量根茬还田对土壤镉有效性及水稻镉吸收的影响尚不清楚。选取中国南方地区典型地带性土壤(红壤),通过水稻盆栽试验,... 当前中国红壤地区镉污染严重。水稻根茬还田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另一方面会对土壤及作物中Cd产生影响。然而不同剂量根茬还田对土壤镉有效性及水稻镉吸收的影响尚不清楚。选取中国南方地区典型地带性土壤(红壤),通过水稻盆栽试验,对比了CaCl_(2)提取法和薄膜梯度扩散技术(DGT法)两种土壤有效态Cd的测定方法,研究了不同剂量水稻根茬还田(质量分数分别为0.24%、0.48%、0.72%)下土壤及水稻中镉质量分数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水稻根茬还田后,0.48%、0.72%处理中土壤有效态Cd质量分数较对照显著增加,增幅为8.2%—88.2%;3种剂量根茬还田,稻根Cd含量显著增加2.0—4.0倍;稻米中Cd含量随着根茬还田量的增加而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根茬还田量为0.24%时,稻米Cd含量较对照降低30.6%,根茬还田量为0.72%时,稻米含量Cd显著增加54.2%(P<0.05)。根茬还田量高于0.48%会加剧稻米Cd污染风险。相关性分析显示,DGT和CaCl_(2)提取法测定的土壤有效态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04,P<0.01),且两种方法测定的土壤有效态Cd与稻米Cd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DGT法能较好地预测Cd的生物有效性。土壤有机碳与稻米Cd呈显著负相关,稻米Cd均与土壤有效态Fe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有机碳对Cd的吸附作用大于其还原溶解作用。该研究揭示了水稻根茬还田对土壤及稻米中Cd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根茬还田量的临界值,对实际生产中根茬还田处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累积 根茬还田 薄膜梯度扩散技术(dgt)
下载PDF
双导丝术与早期经胰管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在困难性胆管插管ERCP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唐尚军 白梅 +5 位作者 王于梅 罗涛 邢明珍 谭向红 邓芳 余灏东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2207-2210,共4页
目的:探讨双导丝技术(DGT)与早期经胰管乳头括约肌切开术(TPS)在困难性胆管插管(DSBC)ERCP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9年1月在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行ERCP插管时DSBC患者152例,根据插管方法分为单导丝技术(SGT)组(对照组)、DGT组和... 目的:探讨双导丝技术(DGT)与早期经胰管乳头括约肌切开术(TPS)在困难性胆管插管(DSBC)ERCP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9年1月在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行ERCP插管时DSBC患者152例,根据插管方法分为单导丝技术(SGT)组(对照组)、DGT组和TPS组,比较3组患者插管时间、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DGT组、TPS组的插管时间分别为(6.47±1.84)min、(5.29±2.01)min,显著低于SGT组的(8.17±2.3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GT组、TPS组的成功率分别为84.45%、93.75%,显著高于SGT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GT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07%,TPS组并发症发生率20.83%,SGT组并发症发生率30.43%,DGT组和TPS组与SGT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而导丝进入胰管时继续SGT成功率低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经DGT、TPS均可有效提高插管成功率,且并发症发生率均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困难性胆管插管 双导丝技术 经胰管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并发症
下载PDF
A Study of Different Unwarping Methods for Omnidirectional Imaging
13
作者 Wee Shen Pua Wai Kit Wong +1 位作者 Chu Kiong Loo Way Soong Lim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2012年第3期226-239,共14页
关键词 全景成像 全景图像 计算性能 联合国 维修费用 成像系统 变形过程 图像转换
下载PDF
蓝藻生消对沉积物-水界面磷、铁、硫耦合循环的影响
14
作者 王计超 黄涛 +3 位作者 孙婷婷 包妍 陶鹏良 孙庆业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1-240,共10页
通过构建微宇宙实验模拟了为期52 d的蓝藻生长与消亡过程,利用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GT)分析了蓝藻生消过程沉积物-水界面(SWI)有效态磷、铁、硫的分布及其扩散通量变化.结果表明,实验周期内加藻组上覆水的溶解氧(DO)和pH均高于对照组,藻... 通过构建微宇宙实验模拟了为期52 d的蓝藻生长与消亡过程,利用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GT)分析了蓝藻生消过程沉积物-水界面(SWI)有效态磷、铁、硫的分布及其扩散通量变化.结果表明,实验周期内加藻组上覆水的溶解氧(DO)和pH均高于对照组,藻类生长和消亡显著改变了界面理化性质.蓝藻萌发期(1~4 d)和快速生长期(15~19 d)SWI有效态磷和有效态铁显著正相关表明,沉积物磷的释放主要受控于铁磷的还原.蓝藻快速生长阶段(15~19 d),有效态铁、有效态硫扩散通量的同步升高指示铁、硫循环耦合了内源磷的释放;此外,沉积物碱性磷酸酶活性(APA)的上升和烧失量(LOI)的下降指示了有机磷矿化释放的另一途径.蓝藻快速衰亡阶段(23 d),藻类有机质降解磷释放导致了沉积物有效态磷和铁的解耦.蓝藻衰亡后期(41~52 d),硫酸盐还原介导的磷释放减弱,有效态磷和有效态铁的显著正相关指示沉积物铁磷的还原再次成为磷释放的主要机制,但释放水平显著降低.本研究表明,蓝藻生消显著影响了沉积物-水界面铁、硫、磷耦合循环,对认识湖泊内源污染释放规律与富营养化治理具有科学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水华 沉积物-水界面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gt) 内源磷 有机质矿化
原文传递
Synergistic effect of vermiculite and submerged plants on lake sediments
15
作者 Rou Wang Yunli Liu +10 位作者 Feng Luo Guoliang Bai Yadong Tang Qingjun Fang Jiying Zhu Beining Li Zisen Liu Feng He Qiaohong Zhou Zhenbin Wu Yi Zhang 《Water Biology and Security》 2023年第3期57-65,共9页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vermiculite and the submerged macrophytes Vallisneria spiralis and Hydrilla verticillata on lake sediment was studied using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DGT)technology.The dynamics of ph...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vermiculite and the submerged macrophytes Vallisneria spiralis and Hydrilla verticillata on lake sediment was studied using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DGT)technology.The dynamics of phosphorus(P)fractions in sediment,the labile-P and labile-S in the water-sediment continuum,and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in the rhizosphere were studied.Vermiculite effectively promoted reproduction of microorganisms in the sediments Microbial abundance in treatments containing V.spiralis with sediments containing 10%added vermiculite,and H.verticillata containing 50%added vermiculite being 1.7 and 3.5 time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s which contained no added vermiculite.Acidobacteria and Proteobacteria populations,which are both beneficial for the sediment microenvironment,were higher in treatment groups containing vermiculite.The bioavailable-P in treatment groups containing added vermiculite was lower at th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with a correlating decrease of TP by between 63%and 91%in the overlying water.This suggests that vermiculite can affect the release of labile P and facilitate the assimilation of nutrients by macrophyte roots.Additionally,vermiculite can improve the 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 and further reduce sulfide toxicity to plants.These results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application of vermiculite combined with submerged plants for the remediation of eutrophic lak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dgt) techniqu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VERMICULITE Sediment microenvironment Submerged plant growth
原文传递
阿哈水库沉积物-水界面磷、铁、硫高分辨率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6
16
作者 孙清清 陈敬安 +4 位作者 王敬富 杨海全 计永雪 兰晨 王箫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810-2818,共9页
选取贵州典型高原亚深水型湖库阿哈水库为研究对象,利用薄膜扩散梯度技术获取夏季分层期不同湖区沉积物-水界面磷、铁、硫的原位、二维高分辨分布信息,并结合水化学及沉积物磷形态分析,探讨了沉积物P-Fe-S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 选取贵州典型高原亚深水型湖库阿哈水库为研究对象,利用薄膜扩散梯度技术获取夏季分层期不同湖区沉积物-水界面磷、铁、硫的原位、二维高分辨分布信息,并结合水化学及沉积物磷形态分析,探讨了沉积物P-Fe-S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沉积物-水界面DGT-P的浓度变化范围0.00~0.43 mg·L^(-1),DGT-Fe的浓度变化范围0.00~2.83 mg·L^(-1),DGT-S的浓度变化范围0.00~0.10 mg·L^(-1).阿哈水库沉积物孔隙水磷、铁、硫浓度在垂向分布上没有显著的相关性,DGT-P、DGT-Fe甚至还呈反向变化,这与很多湖泊的研究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是阿哈水库沉积物具有很高的Fe/P和Fe/S比值,过剩的Fe导致还原态S以FeS/FeS_2形式沉淀后,P仍然被Fe(Ⅲ)固定在沉积物中.阿哈水库沉积物磷形态以Na OH-SRP和BD-P为主,Na OH-SRP含量变化范围为192~604 mg·kg^(-1),平均值约为392 mg·kg^(-1),BD-P含量变化范围为143~524mg·kg^(-1),平均值约为225 mg·kg^(-1).阿哈水库底层水体长期处于厌氧环境,Fe、S地球化学循环对沉积物内源磷释放起着重要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哈水库 沉积物-水界面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
原文传递
薄膜梯度扩散技术在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宏 郭连文 +2 位作者 张洋洋 薄乐 励建荣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04-908,共5页
薄膜梯度扩散(DGT)技术可通过模拟生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过程预测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本文阐述了DGT技术用于重金属形态分析的基本原理。重点综述了应用DGT技术测量重金属有效态和预测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用DGT技术预测重... 薄膜梯度扩散(DGT)技术可通过模拟生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过程预测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本文阐述了DGT技术用于重金属形态分析的基本原理。重点综述了应用DGT技术测量重金属有效态和预测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用DGT技术预测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 重金属 有效态 生物有效性
原文传递
梯度扩散薄膜技术在干旱区土壤中原位测定磷素的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哈丽哈什·依巴提 李青军 张炎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3-49,共7页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technique,DGT)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水体、沉积物和土壤中有效态元素生物有效性研究的一种新技术,为确定测定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的DGT最佳测试条件以及肥料磷在土壤中迁移特性,采...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technique,DGT)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水体、沉积物和土壤中有效态元素生物有效性研究的一种新技术,为确定测定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的DGT最佳测试条件以及肥料磷在土壤中迁移特性,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土壤与DGT作用时间、环境温度、土壤相对含水量对DGT测定的磷素生物有效性影响,并利用DGT测定肥料磷在表面撒施和滴施(4种土壤类型:潮土、灌淤土、灰漠土和草甸土)方式下土壤剖面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DGT-P随土壤与DGT作用时间(0-24 h)的增加而增加,在24 h后趋于稳定;DGT-P随土壤相对含水量(20%-100%)的增加而增加,在含水量为80%-100%时最大,当相对含水量增加到120%时,DGT-P则降低;DGT-P随环境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25℃后趋于稳定。与表面撒施处理相比,滴施可以增加5-15 cm肥料磷的分布。而滴施处理的磷的移动性也受到土壤类型和质地的影响,在草甸土(71%砂粒)上运移性较大,在潮土(46.65%砂粒)上运移性较小。总之,DGT测定的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最佳测试条件为土壤与DGT作用时间在24 h,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100%,环境温度25℃,磷肥滴施优于表面撒施,滴施的磷肥能够迁移到更深的土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 土壤磷素 生物有效性 磷迁移
原文传递
土壤-植物体系中硒生物有效性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9
作者 周菲 彭琴 +6 位作者 王敏 薛明月 翟辉 刘娜娜 王梦柯 齐明星 梁东丽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61-472,共12页
硒是哺乳动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鉴于其缺乏和毒害剂量间范围狭窄,在作物硒生物强化及硒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需对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进行准确评价.但由于土壤是一个多相非均质的复杂体系,土壤类型较多且土壤性质差异很大,迄今国内外尚... 硒是哺乳动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鉴于其缺乏和毒害剂量间范围狭窄,在作物硒生物强化及硒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需对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进行准确评价.但由于土壤是一个多相非均质的复杂体系,土壤类型较多且土壤性质差异很大,迄今国内外尚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土壤有效硒测定及其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因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常用的测定土壤有效硒含量的化学浸提法(包括单一浸提及连续浸提法)和新兴的梯度薄膜扩散技术(DGT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提出0.1 mol/L KH2PO4-K2HPO4浸提法作为土壤有效硒测定方法;讨论了运用化学浸提法测定结果、基于此计算获得的特征参数(土壤结合强度(IR值)和移动系数(MF值))、植物硒含量表征土壤硒生物有效性的可行性,旨在为土壤-植物体系中硒生物有效性的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硒生物有效性 化学浸提 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法) 评价指标
原文传递
Effect of water-driven changes in rice rhizosphere on Cd lability in three soils with different pH 被引量:6
20
作者 Jinjin Wang Dongqin Li +4 位作者 Qin Lu Yulong Zhang Huijuan Xu Xueli Wang Yongtao L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82-92,共11页
Po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water management,namely continuous flooding(CF),intermittent flooding(IF)and non-flooding(NF),on Cd phytoavailaility in three paddy soils that differed in p H a... Po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water management,namely continuous flooding(CF),intermittent flooding(IF)and non-flooding(NF),on Cd phytoavailaility in three paddy soils that differed in p H and in Cd concentrations.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DGT)technique was employed to monitor soil labile Cd and Fe concentrations simultaneously at three growth stages(tillering,heading and mature stage)of rice.The Cd phytoavailability were generally in the order of NF>IF>CF,and higher rice Cd(over permitted level,0.2 mg/kg)were only found in neutral and acidic soils under NF conditions.DGT measured soil labile Cd rather than total Cd was the most reliable predictor for Cd accumulation in rice.CF enhanced the formation of root plaques,which related to oxidation of large quantities of available Fe on root surfaces due to the O2 secretion of rice root.The Cd concentration in root plaques shared the same trend with DGT-Cd.Generally,root plaques would inhibit Cd uptake by rice under CF conditions,while under IF and NF conditions,root plaques act as a temporarily store of Cd,and soil labile Cd is the key factor that controls the transfer of Cd from soil to rice.The results of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revealed that water management had the greatest effect on soil Cd lability and rice Cd in acidic soil.Thus,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 availability of Cd and soil p H when assessing current agricultural practices of contaminated soil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mium lability RHIZOSPHERE Rice Water management Root plaque dgt techniqu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