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for Effects of Temperature Rise of PV Modules upon Driving Distance of Vehicle Integrated Photovoltaic Electric Vehicles
1
作者 Masafumi Yamaguchi Yasuyuki Ota +18 位作者 Taizo Masuda Christian Thiel Anastasios Tsakalidis Arnulf Jaeger-Waldau Kenji Araki Kensuke Nishioka Tatsuya Takamoto Takashi Nakado Kazumi Yamada Tsutomu Tanimoto Yosuke Tomita Yusuke Zushi Kenichi Okumura Takashi Mabuchi Akinori Satou Kyotaro Nakamura Ryo Ozaki Nobuaki Kojima Yoshio Ohshita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24年第4期131-150,共20页
The development of vehicle integrated photovoltaics-powered electric vehicles (VIPV-EV) significantly reduces CO<sub>2</sub> emissions from the transport sector to realize a decarbonized society. Although ... The development of vehicle integrated photovoltaics-powered electric vehicles (VIPV-EV) significantly reduces CO<sub>2</sub> emissions from the transport sector to realize a decarbonized society. Although long-distance driving of VIPV-EV without electricity charging is expected in sunny regions, driving distance of VIPV-EV is affected by climate conditions such as solar irradiation and temperature rise of PV modules. In this paper, detailed analytical results for effects of climate conditions such as solar irradiation and temperature rise of PV modules upon driving distance of the VIPV-EV were presented by using test data for Toyota Prius and Nissan Van demonstration cars installed with high-efficiency InGaP/GaAs/InGaAs 3-junction solar cell modules with a module efficiency of more than 30%. The temperature rise of some PV modules studied in this study was shown to be expressed by some coefficients related to solar irradiation, wind speed and radiative cooling. The potential of VIPV-EV to be deployed in 10 major cities was also analyzed. Although sunshine cities such as Phoenix show the high reduction ratio of driving range with 17% due to temperature rise of VIPV modules, populous cities such as Tokyo show low reduction ratio of 9%. It was also shown in this paper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riving distance of VIPV-EV driving in the morning and the afternoon is due to PV modules’ radiative cooling. In addition, the importance of heat dissipation of PV modul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fficiency PV modules with better temperature coefficients was suggested in order to expand driving range of VIPV-EV. The effects of air-conditioner usage and partial shading in addition to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rise of VIPV modules were suggested as the other power losses of VIPV-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hicle Integrated Photovoltaics (VIPV) VIPV-powered Electric Vehicles Driving Distance PV modules Solar Irradiation Temperature Rise Radiative cooling
下载PDF
Performance on Power,Hot and Cold Water Generation of a Hybrid Photovoltaic Thermal Module
2
作者 Thakrittorn Pansiri Attakorn Asanakham +1 位作者 Thoranis Deethayat Tanongkiat Kiatsiriroat 《Energy Engineering》 EI 2022年第5期1861-1878,共18页
This paper proposed a new function of photovoltaic thermal(PVT)module to produce nocturnal cool water not just only generating electrical power and hot water during daytime.Experimental test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Ch... This paper proposed a new function of photovoltaic thermal(PVT)module to produce nocturnal cool water not just only generating electrical power and hot water during daytime.Experimental test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Chiang Mai tropical climate with a 200 Wp monocrystalline PVT module having dimensions of 1.601 m×0.828 m connected with two water tanks each of 60 L taken for hot and cool water storages.The module was facing south with 18o inclination.The electrical load was a 200 W halogen lamp.From experiments,by taking the module as a nocturnal radiative cooling surface,the cool water temperature in the cool storage tank could be reduced 2℃–3℃each night and the temperature could be reduced from 31.5℃to 22.1℃within 4 consecutive days.The cool water at approximately 23℃was also used to cool down the PVT module from noon when the PVT module temperature was rather high,and then the module temperature immediately dropped around 5℃and approximately 10%increase of electrical power could be achieved.A set of mathematical models was also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PVT module temperature and the hot water temperature including the cool water temperature in the storage tanks during daytime and nighttime.The simulated results agreed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voltaic thermal module power generation hot and cold water production nocturnal cooling
下载PDF
SiC MOSFET器件高温下最大电流导通能力评估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华康 宁圃奇 +2 位作者 康玉慧 曹瀚 郑丹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6-395,共10页
碳化硅SiC(silicon carbide)器件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耐高温半导体器件,高功率密度和高温应用需要更深入地研究损耗和散热问题。研究了SiC MOSFET功率模块在高温下的最大电流导通能力,考虑了电气性能和散热的相互关系。在建立SiC MOSFET... 碳化硅SiC(silicon carbide)器件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耐高温半导体器件,高功率密度和高温应用需要更深入地研究损耗和散热问题。研究了SiC MOSFET功率模块在高温下的最大电流导通能力,考虑了电气性能和散热的相互关系。在建立SiC MOSFET器件的热电耦合模型配合系统散热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热失控过程的机理。通过热电联合仿真确定了一款SiC功率模块高温下的电流容量,与实验结果相比误差约为4%,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 结温 封装 功率模块 碳化硅 热失控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双面散热功率模块本构热阻建模与表征
4
作者 梁钰茜 孙鹏 +2 位作者 牛富丽 梁森浩 曾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095-6109,I0022,共16页
双面散热(double-sided cooling,DSC)功率模块的结-壳热阻,是其电热设计、状态监测与失效分析的关键性能指标。然而,现有的结-壳热阻模型及其测试标准,仅针对单通道传热的功率模块,难以匹配多通道传热的DSC功率模块,无法识别DSC功率模... 双面散热(double-sided cooling,DSC)功率模块的结-壳热阻,是其电热设计、状态监测与失效分析的关键性能指标。然而,现有的结-壳热阻模型及其测试标准,仅针对单通道传热的功率模块,难以匹配多通道传热的DSC功率模块,无法识别DSC功率模块的本构热阻信息。首先提出DSC功率模块的本构热阻模型,阐释DSC功率模块本构热阻的物理意义,分析重构单通道传热本构热阻的可行性和唯一性;其次,评估所提本构热阻与传统测试热阻的本质差异。基于商业化DSC功率模块,采用多物理场分析方法,构建DSC功率模块的热阻数据库;然后,基于神经网络学习方法和所构建的数据库,建立DSC功率模块的本构热阻模型,并通过大量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的交叉验证及多款DSC功率模块的实测结果,验证神经网络重构本构热阻的泛化能力和兼容能力,为多通道散热功率模块的热阻建模与表征,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模块 双面散热 本构热阻 多物理场分析 神经网络
下载PDF
SiC功率模块的液冷散热设计与节能分析
5
作者 巩飞 郭鸿浩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98-104,共7页
为综合评估SiC功率模块的液冷冷板散热效果,设计了串联、并联与串并联3种冷板流道结构,从器件温升、系统能效、散热性能3个方面共计10项指标评估了冷板性能,基于ICEPAK仿真分析了液冷系统流场与温度场的稳态分布特征,从节能角度给出了... 为综合评估SiC功率模块的液冷冷板散热效果,设计了串联、并联与串并联3种冷板流道结构,从器件温升、系统能效、散热性能3个方面共计10项指标评估了冷板性能,基于ICEPAK仿真分析了液冷系统流场与温度场的稳态分布特征,从节能角度给出了液冷散热方案的工程应用选择与优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冷板内部串联流道设计的温升与散热性能指标更优,但其能效表现系数仅为并联设计的1/5,散热表现的提升以增加冷板内部压力损失为代价,降低了其能效表现;3种流道设计下,冷却液流量由8.2 L/min提高至24.6 L/min,冷板的能效表现系数分别由1 275,6 407,1 425下降至53.2,258.3,60.6,故提高冷却液流量并非改善散热的首选。实际工程应用中,在器件的温升允许范围内,应优先选择冷板内部的并联流道设计与多冷板间并联的散热方案,以提高散热系统的节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模块 热设计 冷板 液冷 节能
下载PDF
基于制冷量为200kW的液冷方舱设计
6
作者 朱长青 卢佳乐 +2 位作者 钟根仔 侯春枝 杨敏玲 《制冷与空调》 2024年第3期16-21,共6页
文章针对特种车辆天线阵面内部的电源模块和微波组件的散热问题,提出了一种液冷方舱的设计方案,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试验测试。基于特种车辆的工作环境、结构特点和性能指标要求,本方案将液冷方舱化分为制冷系统、供水系统和维修通道3个部... 文章针对特种车辆天线阵面内部的电源模块和微波组件的散热问题,提出了一种液冷方舱的设计方案,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试验测试。基于特种车辆的工作环境、结构特点和性能指标要求,本方案将液冷方舱化分为制冷系统、供水系统和维修通道3个部分。其中,制冷系统采用2个制冷单元“并联扩容”的设计方式,实现了200kW的制冷量;供水系统采用“互为备份”的双循环泵设计方式,确保了冷却水的持续循环供应;维修通道采用“单通道居中布局”的设计方式,提供了零部件安装和维护的便利性。围绕3个部分,详细探讨了液冷方舱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和工作模式,并着重研究了供水温度控制等关键技术。最后采用焓差法测试方法对其进行了性能验证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液冷方舱的制冷量为201.5kW,最大消耗功率为95.5kW,均满足性能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源模块 微波组件 液冷散热 制冷量
下载PDF
蓄冷降温式太阳电池组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秦红 沈辉 +4 位作者 张仁元 史保新 梁振南 陈维 邓晨冕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7-453,共7页
根据太阳电池温度特性,研究通过工程热物理途径来提高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方法,开发出新型蓄冷降温式太阳电池组件,利用夜间大气自然冷量吸收太阳电池热量,降低其工作温度。室外试验于07年10月~08年11月在广州地区进行,测试分析了... 根据太阳电池温度特性,研究通过工程热物理途径来提高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方法,开发出新型蓄冷降温式太阳电池组件,利用夜间大气自然冷量吸收太阳电池热量,降低其工作温度。室外试验于07年10月~08年11月在广州地区进行,测试分析了该组件及对照组平板式太阳电池组件的温度—电能输出及转换效率特性。结果表明:与平板式组件相比,蓄冷降温式太阳电池组件工作温度大大降低,效率相应提高。蓄冷降温式组件最大温降达26.5℃,瞬时电能输出相对提高18%,全天电能输出增长1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蓄冷降温式太阳电池组件 转换效率 电能输出特性 冷却 温度
下载PDF
直接冷却IGBT功率模块散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微 刘钧 +1 位作者 苏伟 邰翔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25,60,共6页
电力电子设备元器件的温度是影响电力电子设备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在IGBT功率模块散热方面,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是在模块的设计阶段应用直接冷却技术,将散热鳍片集成在功率模块的铜基板上。这种结构使IGBT模块在安装固定时不再... 电力电子设备元器件的温度是影响电力电子设备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在IGBT功率模块散热方面,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是在模块的设计阶段应用直接冷却技术,将散热鳍片集成在功率模块的铜基板上。这种结构使IGBT模块在安装固定时不再需要通过导热界面材料来连接模块铜基板和支撑底板,因而使模块的总热阻大大降低。本文对自主研发的二合一直接冷却IGBT功率模块进行了仿真试验研究,并对比了传统间接冷却模块的散热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直接冷却模块的热阻最高降低了33%,而且温度场分布也更加均匀。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证明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模块 直接冷却 温度场 热阻
下载PDF
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蒸发冷却技术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国建鸿 李振国 傅德平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8-140,共3页
介绍了采用蒸发冷却方式来冷却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方法。功率模块安装在冷凝器箱体表面,器件的热量传至箱体,使箱体内冷却液由液态转化为气态,与箱体内的水冷管进行热交换。采用该冷却方法可将大功率器件的壳温控制在80℃以内,并且冷... 介绍了采用蒸发冷却方式来冷却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方法。功率模块安装在冷凝器箱体表面,器件的热量传至箱体,使箱体内冷却液由液态转化为气态,与箱体内的水冷管进行热交换。采用该冷却方法可将大功率器件的壳温控制在80℃以内,并且冷却结构简单,体积小,无噪音,冷却液具有高绝缘性,运行安全可靠,冷却介质温度均匀,冷却效率高,适用于高热密度的大功率器件的冷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冷却 模块/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
下载PDF
新型液冷动力电池模组传热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冯能莲 陈龙科 邹广才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5-410,共6页
为提升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传热效果,研发了新型液冷动力电池模组。基于单体电池的最大发热功率测试结果,建立了新型液冷动力电池模组的冷却/加热系统试验平台,该平台由供液系统、冷却系统、加热系统、信号测量(传感器)与数据处理系统... 为提升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传热效果,研发了新型液冷动力电池模组。基于单体电池的最大发热功率测试结果,建立了新型液冷动力电池模组的冷却/加热系统试验平台,该平台由供液系统、冷却系统、加热系统、信号测量(传感器)与数据处理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等组成,可进行液冷动力电池模组传热特性的试验,为后续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热管理系统 液冷动力电池模组 试验平台 传热特性
下载PDF
电热冷联产硅基薄膜光伏辐射板组件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尹宝泉 王一平 朱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28-1033,共6页
对联产组件的性能进行户外测试,并分别与常规硅基薄膜组件、常规辐射板组件的性能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同类型硅基薄膜组件,硅基薄膜光伏辐射板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可提高3%~6%;相对于同规格辐射板组件,其集热效率略有... 对联产组件的性能进行户外测试,并分别与常规硅基薄膜组件、常规辐射板组件的性能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同类型硅基薄膜组件,硅基薄膜光伏辐射板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可提高3%~6%;相对于同规格辐射板组件,其集热效率略有提高,达到45%;而其制冷量有所降低,但仍可达到30~50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薄膜电池 辐射板 电热冷联产 太空辐射 光伏辐射板组件
下载PDF
蒸发冷却技术在大功率模块冷却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振国 国建鸿 傅德平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2-94,共3页
以特殊场合电力电子变流装置中器件的冷却为出发点,详细论述了蒸发冷却技术在一套800kVA变流装置中的应用,给出了其运行原理、实现方法和试验数据。现场调试运行结果表明,该套装置具有体积小、安全可靠、冷却效率高等特点。同时,由于去... 以特殊场合电力电子变流装置中器件的冷却为出发点,详细论述了蒸发冷却技术在一套800kVA变流装置中的应用,给出了其运行原理、实现方法和试验数据。现场调试运行结果表明,该套装置具有体积小、安全可靠、冷却效率高等特点。同时,由于去掉了风机,降低了噪声,而且基于蒸发冷却本身的特点,使得该套装置中的器件(IGBT)壁面温度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保持在45℃左右(可通过改变腔体内部的压力来调节)。整个装置运行取得了较好的冷却效果,满足了特殊场合的需要,从而为大功率器件的冷却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实现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冷却 冷凝器 大功率模块
下载PDF
车用双面散热功率模块的热-力协同设计 被引量:19
13
作者 曾正 欧开鸿 +2 位作者 吴义伯 柯灏韬 张欣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3050-3064,共15页
双面散热(DSC)功率模块可以降低封装热阻和寄生参数,是车用电机控制器的发展趋势。然而,双面散热功率模块内的热-力交互作用机制尚不明晰,且缺少热-力协同的设计方法。为了克服热阻与应力之间的相互制约,该文提出一种多目标协同的双面... 双面散热(DSC)功率模块可以降低封装热阻和寄生参数,是车用电机控制器的发展趋势。然而,双面散热功率模块内的热-力交互作用机制尚不明晰,且缺少热-力协同的设计方法。为了克服热阻与应力之间的相互制约,该文提出一种多目标协同的双面散热功率模块设计方法。建立了双面散热功率模块热学和力学性能的数学模型,表征材料属性和封装尺寸对功率模块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有限元分析(FEA)方法进行验证。此外,提出双面散热功率模块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协同提升功率模块的热-力性能,并给出基于非占优遗传算法的求解方法。最后,基于所提出的多目标协同设计方法,对比研究了封装材料属性对优化设计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模块 双面散热 多目标优化 热-力协同设计
下载PDF
IGBT功率模块新型直接冷却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微 刘钧 +1 位作者 马翀慧 曾志刚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84,共4页
分析了当前应用的几种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功率模块冷却技术的现状和特点,同时介绍了Danfoss公司发明的新型直接冷却技术ShowerPower,详细分析了其设计原理和技术特点。随后针对1 700 V/1 000 A的IGBT模块,使用CFDe... 分析了当前应用的几种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功率模块冷却技术的现状和特点,同时介绍了Danfoss公司发明的新型直接冷却技术ShowerPower,详细分析了其设计原理和技术特点。随后针对1 700 V/1 000 A的IGBT模块,使用CFDesign流体仿真分析软件,应用带有流量分配元件的ShowerPower冷却装置进行了多工况的仿真分析,得到了功率模块的温度场分布(包括IGBT芯片的结温)及冷却装置内的速度场。同时,设计实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ShowerPower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功率模块内部芯片温度分布的均匀性,从而提高功率模块电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模块 直接冷却 Showerpower技术 温度场
下载PDF
新型蜂巢式液冷动力电池模块传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冯能莲 马瑞锦 +3 位作者 陈龙科 董士康 王小凤 张星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13-1722,共10页
为了维持动力电池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应使电池模块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和温差维持在适宜的范围之内。为此,提出一种新型蜂巢式液冷动力电池模块,该结构内部设有进/出口导流板且电池呈蜂巢式分布,冷却液体与电池呈360°间接接触,... 为了维持动力电池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应使电池模块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和温差维持在适宜的范围之内。为此,提出一种新型蜂巢式液冷动力电池模块,该结构内部设有进/出口导流板且电池呈蜂巢式分布,冷却液体与电池呈360°间接接触,极大强化了换热效果。在单体电池热特性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流体力学平台建立新型蜂巢式液冷电池模块模型,研究了电池模块的热行为,分析了冷却液流量、冷却液温度对电池模块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增加冷却液流量可显著降低电池模块最高温度,改善温度均匀性,当冷却液流量增加到1.5 L/min之后,电池模块最高温度及最大温差趋于稳定;(2)冷却液温度的降低可显著降低电池模块中最高温度,但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模块中的温度均匀性;(3)冷却液流量和温度对电池模块的加热特性影响显著。因此,采用液冷方式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电池 数值模拟 蜂巢式液冷动力电池模块 实验验证 模型 传热性能
下载PDF
锂离子动力电池新型液冷模块传热特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冯能莲 马瑞锦 陈龙科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40-1446,共7页
为解决锂离子动力电池(简称电池)散热问题,开发了适用于圆柱状电池的新型蜂巢式液体冷却模块.基于ANSYS FLUENT平台建立其三维热模型,对电池模块散热结构进行传热特性仿真分析,并利用试验平台进行模型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增设导流板的... 为解决锂离子动力电池(简称电池)散热问题,开发了适用于圆柱状电池的新型蜂巢式液体冷却模块.基于ANSYS FLUENT平台建立其三维热模型,对电池模块散热结构进行传热特性仿真分析,并利用试验平台进行模型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增设导流板的液体散热改进结构,并定量分析了电池模块在不同冷却液温度、流速条件下的三维温度分布情况.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电池模块三维热模型的正确性以及散热结构的合理性;冷却液温度及流速对电池模块的温度及其分布影响显著,应加以合理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动力电池模块 间接接触液体冷却 热模型 散热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用水冷散热器的设计及仿真 被引量:10
17
作者 余军 马雅青 +1 位作者 赵振龙 焦明亮 《大功率变流技术》 2015年第3期51-53,63,共4页
IGBT是电动汽车用功率组件中的关键器件,因发热量大,其散热的好坏直接影响整车的可靠性;同时功率组件小型化、集成化的发展趋势,使得IGBT散热器的尺寸须严格控制。文章介绍了一种针肋式(PIN-FIN)水冷散热器的设计过程,并应用ICEPAK热分... IGBT是电动汽车用功率组件中的关键器件,因发热量大,其散热的好坏直接影响整车的可靠性;同时功率组件小型化、集成化的发展趋势,使得IGBT散热器的尺寸须严格控制。文章介绍了一种针肋式(PIN-FIN)水冷散热器的设计过程,并应用ICEPAK热分析软件对散热器的三维流场、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使用PIN-FIN冷板不仅能很好地满足IGBT的散热需求,而且大大减小了冷板的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FIN 水冷散热器 热仿真 功率组件 电动汽车
下载PDF
冗余技术在DCS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帮军 贺丽岩 +1 位作者 赵中河 马振营 《自动化应用》 2012年第6期5-6,共2页
从DCS系统出发,分析冗余部件的应用及特点。
关键词 可靠性 电源 控制器 通信网络 I/O卡件 服务器 冷却系统
下载PDF
某型功放模块的液冷结构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白宏兵 高双虎 《电子科技》 2013年第12期101-103,共3页
针对液冷工作原理,结合产品实际要求,介绍一种机载电子设备冷板液冷设计,仿真结果证明,设计满足了模块化的机载电子设备热设计需求。
关键词 机载电子设备 冷板 功放模块
下载PDF
浅析微模块数据中心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15
20
作者 郭亮 《信息通信技术》 2013年第1期33-37,共5页
经过集装箱数据中心、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发展热潮后,微模块数据中心进入人们的视野。其制冷、供电和服务器定制技术都有鲜明的特点。文章通过分析这些技术以及案例,提出只要解决了标准化、产业化等问题之后,微模块数据中心将会得到更快... 经过集装箱数据中心、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发展热潮后,微模块数据中心进入人们的视野。其制冷、供电和服务器定制技术都有鲜明的特点。文章通过分析这些技术以及案例,提出只要解决了标准化、产业化等问题之后,微模块数据中心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模块数据中心 制冷技术 供电技术 服务器定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