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区排放负荷污染系数百分比分配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徐斌 施介宽 秦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4-367,共4页
在考虑了总量控制区风频、风速和各功能区位置及污染源“影响范围”等影响因素的条件下 ,提出了“平均下风距离”的概念 ,从而建立了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总量控制区内功能区排放负荷分配新方法 .通过与总量控制A值法所提出的面积分配... 在考虑了总量控制区风频、风速和各功能区位置及污染源“影响范围”等影响因素的条件下 ,提出了“平均下风距离”的概念 ,从而建立了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总量控制区内功能区排放负荷分配新方法 .通过与总量控制A值法所提出的面积分配方法相比较 ,验证了新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负荷 平均下风距离 排污总量控制方法 A值法 环境容量 功能区
下载PDF
总量控制区内功能区排放负荷的风频分配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斌 施介宽 秦艳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0,共4页
在总量控制A值法(GB/T13201-91)的基础上,考虑了总量控制区“气象资料”和各功能区位置及污染物“影响范围”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平均下风距离”的概念,从而建立了功能区排污负荷分配方法。通过与面积分配方法相比较,验证了新方法的... 在总量控制A值法(GB/T13201-91)的基础上,考虑了总量控制区“气象资料”和各功能区位置及污染物“影响范围”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平均下风距离”的概念,从而建立了功能区排污负荷分配方法。通过与面积分配方法相比较,验证了新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量控制 排放负荷 环境容量 风频分配法 大气污染物
下载PDF
高耸升船机塔柱结构抗风数值风洞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博文 赵兰浩 刘文化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85,共6页
利用数值风洞模型技术,采用原始不可压缩黏性流体N-S方程描述风场的运动,建立合适的计算域边界条件,基于ADINA有限元分析软件,提出了一种高耸升船机塔柱结构抗风分析方法,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 利用数值风洞模型技术,采用原始不可压缩黏性流体N-S方程描述风场的运动,建立合适的计算域边界条件,基于ADINA有限元分析软件,提出了一种高耸升船机塔柱结构抗风分析方法,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升船机塔柱结构的风致响应,求得升船机塔柱结构风载体型系数,推导了升船机塔柱结构顺风向风振系数表达式,并与规范值进行了对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高耸升船机塔柱结构顺风向最大位移出现在其迎风面顶部附近;数值风洞模型计算得到的升船机塔柱结构风载体型系数大于规范值;对于顺风向风振系数而言,在结构高度90 m以上区域规范值都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船机 塔柱结构 数值风洞 风致响应 风载体型系数 风振系数
下载PDF
不同深宽比矩形平面超高层建筑顺风向风致荷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伟兴 王奕可 《甘肃科学学报》 2022年第5期86-93,共8页
超高层建筑正朝着更高、更柔的方向发展。结构设计中常常发现较小深宽比的板式超高层建筑起控制性作用的仍是顺风向风荷载(DWL)。针对高度为200 m左右的矩形平面超高层建筑,采用高频底座测力天平技术,在B、C两类风场中对7种深宽比和3种... 超高层建筑正朝着更高、更柔的方向发展。结构设计中常常发现较小深宽比的板式超高层建筑起控制性作用的仍是顺风向风荷载(DWL)。针对高度为200 m左右的矩形平面超高层建筑,采用高频底座测力天平技术,在B、C两类风场中对7种深宽比和3种凹角率的超高层建筑的顺风向风致荷载特性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重点考察了整体体型系数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深宽比、湍流度、凹角率和阻尼比对DWL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在一定的深宽比范围内低估了结构的整体体型系数;宽边迎风时的顺风向平均风荷载(DMWL)最大约为窄边迎风时的6.61倍,其对D/B的敏感度显著大于顺风向脉动风荷载(DFWL),且DMWL在较小深宽比时起控制作用;B类地貌下的DMWL最大高出C类地貌66.7%;D/B=3和D/B=4的最优凹角率分别为10%和15%,分别能降低23.76%和19.57%的DMWL;采用2%阻尼比计算得到的最大DFWL比5%阻尼比的计算结果高出35.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超高层建筑 顺风向风致荷载 整体体型系数 深宽比 风洞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