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ME PROBLEMS ON WIND-DRIFT SAND GEOMORPHY IN EAST TAKLIMAKAN DESERT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保生 董光荣 +3 位作者 丁同虎 金炯 靳鹤龄 高尚玉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1年第14期1194-1198,共5页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some ideas on the strata and age of the wind-drift sand geomorphy in the east Taklimakan Desert as well as the cause on the basis of the extensive investigations on the strata of the wind-drift...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some ideas on the strata and age of the wind-drift sand geomorphy in the east Taklimakan Desert as well as the cause on the basis of the extensive investigations on the strata of the wind-drift sand geomorphy in the Taklimakan Desert mainly according to the record, the result of particle analysis and chronological data in T<sub>8710</sub> section located in the dense drifting sand area in the east Taklimakan Dese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 Taklimakan DESERT age of wind-drift sand geomorphy ARIDITY climate.
原文传递
2005-2020年鄱阳湖沙地输沙势特征分析
2
作者 杨德慧 吴汪洋 +2 位作者 高斌 王志琴 陈丹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8,共9页
鄱阳湖沿岸风沙活动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危害。探究环湖风沙环境和输沙势(DP)的时空变化,了解鄱阳湖沙地侵蚀规律,对鄱阳湖防沙的重点区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0年鄱阳湖沿岸九江、庐山、星子、永修、都昌、鄱阳和南昌... 鄱阳湖沿岸风沙活动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危害。探究环湖风沙环境和输沙势(DP)的时空变化,了解鄱阳湖沙地侵蚀规律,对鄱阳湖防沙的重点区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0年鄱阳湖沿岸九江、庐山、星子、永修、都昌、鄱阳和南昌7个气象站点的风况数据,利用输沙势分析其沙地的风能环境特征。结果表明:1)2005—2020年鄱阳湖沿岸的起沙风速波动减小,起沙风风频冬季最高,夏季最低,风向偏北。2)研究区内DP年际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季节差异性较大,春冬季大于夏秋季;空间异质性显著,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庐山和星子最大,鄱阳最小。庐山站处于中风能环境,其他6个站点属于低风能环境。DP的风向集中分布在N-NE,合成输沙方向指向偏西南。3)风向变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现象,南昌和永修表现出较大变率的单峰状态,其他5地则较多处于中等变率的双峰状态。总体上,DP时空演变差异与沙地面积变化一致,合成输沙势与沙地面积同期增大或减小,高值区分布在沙地面积较大处。建议以鄱阳湖西北部、都昌、永修为沙化防治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沙势 沙地 起沙风 鄱阳湖
下载PDF
Sand Grain Size and Organic Matter Concentration in the Intertidal Zones on the Southwest Coast of Taiwan
3
作者 Yih-Tsong Ueng Feng-Jiau Lin +2 位作者 Chun-Wen Tsao Han-Chang Chen Wu-Chanl Chang 《Natural Resources》 2021年第4期108-123,共16页
<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From April 2013 to April 2014, the average pH and water temperature of the Taisi oyster cultivation ar... <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From April 2013 to April 2014, the average pH and water temperature of the Taisi oyster cultivation area (TS, Yunlin County, Taiwan) were 8.05 (7.35 - 8.45) and 24.7<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730;</span>C (13.7<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730;</span>C - 32.8<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730;</span>C) (N = 8226) The average organic matter (OM) concentration at sites TS-A and TS-B were 6.9% ± 1.3% and 6.9% ± 1.2%, and the weight of drift sand was 40.3 ± 19.1 g/d/m</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2</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and 28.5 ± 34.3 g/d/m</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2</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N = 27). Considerable sand drifting typically occurs during the southwest monsoon season in summer. The average OM concentration at five dunes from Zhuoshui estuary to Zengwun estuary was 23.9 ± 4.5 g/kg. The percentage of sand grain weight of 0.15 - 0.25 mm and 0.25 - 0.60 mm was 82.5% ± 14.2% and 10.5% ± 12.0%.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of 2015, the average OM concentration at the eight intertidal zones from Hanbao to Cigu was 49.8 ± 34.1 g/kg (N = 177), and the OM concentrations at Huwei estuary and Hanbao and Fangyuan intertidal zones were relatively high. The OM concentration (95.3 ± 75.7 g/kg) of the low tide zone of Huwei estuary was the highest among all tidal zones. The OM concentration during spring (59.4 ± 41.7 g/kg, N = 95)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autumn (39.1 ± 17.8 g/kg, N = 84). For sand grain size ranges 0.15 - 0.25 and 0.063 - 0.15 mm, the weight ratio of intertidal sediment was 39.4% ± 26.9% and 27.6% ± 20.1%, respectively. The broad and flat intertidal zone was marked by fine sand and long intertidal zone;the weight ratio of SGSs < 0.25 mm exceeded 65%, and the OM concentration was between 20 and 30 g/kg. Coastal habitat diversity creates differences in biological communities, especially among crabs and benthic organisms.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coastal environments can aid in the management of coastal wetlands.</span></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ift sand Intertidal Zone Organic Matter sand Grain Size Food Chain
下载PDF
Causes and controlling pattern of sand hazards at the Danghe Reservoir of Dunhuang in 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1
4
作者 XIE Sheng-bo QU Jian-jun PANG Ying-ju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11期1973-1983,共11页
Sand hazards are serious at the Danghe Reservoir of Dunhuang,and efforts to control sand are ineffective because disaster-causing mechanisms are currently unclear.The source of sandy materials,dynamic environment of b... Sand hazards are serious at the Danghe Reservoir of Dunhuang,and efforts to control sand are ineffective because disaster-causing mechanisms are currently unclear.The source of sandy materials,dynamic environment of blown sand,and controlling measures of the reservoir area are investigated using different methods,such as granularity analyses,wind regime and sand transport field observation and analyses,sand drift potential calculation.Accordingly,the sandy materials are found to derive chiefly from the Mingsha Mountain on the north side of the reservoir area.In addition,sand grain in the range of 0.50-0.25 mm and 0.25-0.10 mm are dominant.The prevailing sand-moving wind originates from the N direction,accounting for 15.38% of the yearly total,which coincides in the same direction with sand source,thereby increasing the severity of sand hazards in the reservoir area.The yearly sand DP is 1386.59 VU,the yearly RDP is 567.31 VU,the yearly RDP/DP is 0.41,and the yearly RDD is 183.15°.In the windy season(mainly in summer),sand materials are blown by wind from north to south,and then blocked by the Danghe River.The sand materials then move with an approximate east-west trend into the river channel and produce sediment,thereby causing adisaster.We propose that the sand-controlling pattern of the Danghe Reservoir is dominated by sand blocking in the outer fringe and sand fixing in the inner fringe.Applying windbreak and sand fixation to control sandy material movement into the river channe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tarding sedimentation and extending the useful life of the Danghe Reservo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nghe 水库 沙来源 风方向 沙飘移潜力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sand damages and dynamic environment along the Tuotuohe section of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 被引量:1
5
作者 KeCun Zhang QingHe Niu JianJun Qu ZhengYi Yao QingJie Han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1年第2期137-142,共6页
Sand damages along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 occur frequently and have spread rapidly since it was completely opened to traffic in 2006. 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sand damages on the rail... Sand damages along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 occur frequently and have spread rapidly since it was completely opened to traffic in 2006. 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sand damages on the railway via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in situ observation of wind-blown sand. We selected the Tuotuohe section of this railway as a typical research object, and w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sand damages, drift potential, sand-driving wind rose, and their time variation. The direction of sand-drifting wind clearly varies with the season. In winter, the predominant wind blows from the west and lasts for three months, while in summer the frequency of northeasterly wind begins to increase and multi-directional winds also occurs in July. The drift potential in this area is 705.81 VU, which makes this a high-energy wind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Fryberger's definition. The directional variability (RDP/DP) is 0.84 and the resultant drift potential is 590.42 VU with a resultant direction of 8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hai-Tibet Railway sand damages sand-driving wind rose drift potential
下载PDF
铁路沿线联合沙障阻风固沙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6
作者 刘畅 王海龙 孙婧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8-184,共7页
目前铁路上常见风沙病害即为风蚀和沙埋,为保证铁路运输安全,基于欧拉-拉格朗日离散模型,对前期已确定设计参数的由透风栅栏及固沙砖沙障的联合沙障优化措施对路堤周围风沙流场积沙分布的防护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透风栅栏... 目前铁路上常见风沙病害即为风蚀和沙埋,为保证铁路运输安全,基于欧拉-拉格朗日离散模型,对前期已确定设计参数的由透风栅栏及固沙砖沙障的联合沙障优化措施对路堤周围风沙流场积沙分布的防护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透风栅栏的作用,其后风速降低约50%,部分风沙流受阻抬升导致流场4.5 m以上形成风速加速区;透风栅栏与固沙砖沙障联合作用,在距地面近2 m处风速小于5 m/s,有利于沙粒的沉降,路堤上已沉积在表面的沙粒也不易再次移动;路堤顶面风速降低23.5%,更有利于平稳输导风沙流,减少人工清沙频率,提高防沙效益;联合沙障优化措施在参考风速为分别为5.93、10.38、18.67 m/s时均可有效净化来流风沙;联合沙障有效颗粒防护率可达到89%以上,针对粒径d≥0.1 mm的颗粒,3种入口风速的防护率分别为99.9%、93.6%、9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流 铁路路堤 防风固沙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巴音温都尔沙漠东北缘起沙风风况及输沙势特征
7
作者 张昊 党晓宏 +3 位作者 刘阳 蒙仲举 郭春晖 张格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2-269,共8页
[目的]起沙风和输沙势特征是评估区域风能环境的关键指标。分析巴音温都尔沙漠东北缘起沙风风况和输沙势变化特征,揭示该地区近地层风动力特点及风沙活动强度,评估区域风能环境状况,为研究区风沙运动研究和科学防沙治沙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起沙风和输沙势特征是评估区域风能环境的关键指标。分析巴音温都尔沙漠东北缘起沙风风况和输沙势变化特征,揭示该地区近地层风动力特点及风沙活动强度,评估区域风能环境状况,为研究区风沙运动研究和科学防沙治沙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巴音温都尔沙漠东北缘气象站2017—2021年的风况数据,系统分析了该区域起沙风风况和输沙势变化特征。[结果](1)该地区年均起沙风频率为43.70%,平均起沙风速为7.57 m/s,二者均以春季最高。不同季节和年均起沙风均以偏西(W,WSW,SW)和偏南(S,SSE,SE)风向为主。(2)年均输沙势(DP)为68.36 VU,合成输沙势(RDP)为29.39 VU,风向变率指数(RDP/DP)为0.43,合成输沙势方向(RDD)为91.33°,春季输沙势(DP)和合成输沙势(RDP)显著高于其他季节。(3)研究区起沙风平均风速对输沙势的影响大于起沙风频率,风沙活动强度主要由风速大小决定。[结论]巴音温都尔沙漠东北缘整体属于低风能环境,地表沙物质全年向东输移,春季是最主要的风沙活动期。6月是人工防护林建设和飞播造林治沙的关键时期,建议栽植防护林和飞播种子的走向与输沙势方向垂直,从而阻断沙物质持续东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沙风 输沙势 风能环境 巴音温都尔沙漠
下载PDF
基于原位试验的砂枕水下漂移规律研究
8
作者 王茂枚 侯悦 +2 位作者 王宏伟 张子鹏 朱昊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0-36,共7页
砂枕自水面抛投后,受重力和水流的推移力作用,在下沉的过程中,会产生顺水流方向的落距。砂枕落入河底后还会具有一定的速度,若这个速度大于砂枕的止动流速,那么砂枕还会继续运动,而砂枕自触碰床面后发生的移动距离为稳定移距(二次漂距)... 砂枕自水面抛投后,受重力和水流的推移力作用,在下沉的过程中,会产生顺水流方向的落距。砂枕落入河底后还会具有一定的速度,若这个速度大于砂枕的止动流速,那么砂枕还会继续运动,而砂枕自触碰床面后发生的移动距离为稳定移距(二次漂距)。根据砂枕在动水中的漂移规律进行试验,结合垂线流速分布规律,通过3种漂距计算方法得到砂枕水下漂移到着床稳定全过程的漂移距离计算公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河流的垂线流速为指数型流速分布时,使用惯性力法和综合系数法推导出的漂距公式适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治理 垂线流速 砂枕落距 二次漂距
下载PDF
漂移食用油油罐群的修复
9
作者 左青 李涵 +1 位作者 左晖 付学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9-152,共4页
油罐区不同规格(30、50、100、500、2000 t)的油罐在洪水冲击下罐体漂移到承台上面,油罐承台内沥青砂层出现空穴,罐顶连接栈桥撕裂变形,罐体连接管道变形和破裂,管线错位。结合施工实际,介绍了2000 t油罐、500 t及以下油罐的修复工艺,... 油罐区不同规格(30、50、100、500、2000 t)的油罐在洪水冲击下罐体漂移到承台上面,油罐承台内沥青砂层出现空穴,罐顶连接栈桥撕裂变形,罐体连接管道变形和破裂,管线错位。结合施工实际,介绍了2000 t油罐、500 t及以下油罐的修复工艺,并对重点工序(油罐基础垫层制作,油罐底板制作、铺设,油罐复位及锚定,油罐气密性及稳定性试验)进行了阐述。经过修复,油罐满足设计要求,可重新投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油罐 漂移 沥青砂层空穴 油罐复位
下载PDF
基于三维水动力模型的砂枕漂距预测研究
10
作者 侯悦 马剑波 +2 位作者 朱昊 李士军 朱慧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7-93,117,共8页
砂枕是抛投护岸的新材料,具有结构稳定、工程造价低等优点。以往仅采用传统的抛投经验公式,每次抛前均需测量水深和流速,较少使用模型模拟三维流场,耗费人力物力。为提高施工效率,通过垂线分层流速分析,结合Mike3水动力模型和砂枕漂距公... 砂枕是抛投护岸的新材料,具有结构稳定、工程造价低等优点。以往仅采用传统的抛投经验公式,每次抛前均需测量水深和流速,较少使用模型模拟三维流场,耗费人力物力。为提高施工效率,通过垂线分层流速分析,结合Mike3水动力模型和砂枕漂距公式,分别采用六层法和十一层法进行砂枕漂距预测,结果表明十一层法更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投护岸 垂线分层流速 水动力模型 三维流场 砂枕漂距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农田地表风沙流特性 被引量:41
11
作者 陈智 麻硕士 +2 位作者 赵永来 孙悦超 崔红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8-122,共5页
土壤风蚀是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地退化的重要原因。该文利用移动式风蚀风洞对保护性耕作农田和传统翻耕农田进行原位测试,对比分析保护性耕作农田地表风沙流特性,探讨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的影响机理,为防治农田土壤风蚀提供... 土壤风蚀是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地退化的重要原因。该文利用移动式风蚀风洞对保护性耕作农田和传统翻耕农田进行原位测试,对比分析保护性耕作农田地表风沙流特性,探讨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的影响机理,为防治农田土壤风蚀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与对照秋翻地相比,由于直立残茬的作用,保护性耕作农田能迅速降低近地表风速,特别是在残茬高度内改变了风速随高度变化的对数规律,风速随高度的降低而急剧减小。其风沙流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异,风沙活动层主要集中在180~400mm高度范围内,占总输沙量的67.94%~69.28%,最大输沙率出现在距地表240mm高度上,风沙流结构呈现出类似象鼻形状的"象鼻效应"。风沙流总输沙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秋翻地,保护性耕作是一种防治农田风蚀沙化的有效耕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 土壤 风蚀 保护性耕作 风速廓线 风沙流结构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植被土壤肥力变化 被引量:39
12
作者 顾峰雪 潘晓玲 +1 位作者 潘伯荣 文启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179-1188,共10页
在极端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利用地下咸水 (矿化度 4~ 5 g/L)灌溉建立人工植被后 ,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也促进了风沙土的成土发育 ,使土壤内部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通过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人工植被建立对流沙的固定和成... 在极端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利用地下咸水 (矿化度 4~ 5 g/L)灌溉建立人工植被后 ,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也促进了风沙土的成土发育 ,使土壤内部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通过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人工植被建立对流沙的固定和成土发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它使土壤内部的各个性质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得到改善 ,土壤的肥力提高 ,这种变化是随着植被建立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的。同时由于受到不同植被类型和人为措施的影响 ,使得相同种植时间的不同样地 ,土壤性质的变化有差异。另外从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等方面出发 ,建立了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并利用多元统计方法 ,对塔克拉马干沙漠腹地人工植被建立过程中土壤肥力的变化特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随着人工植被建立时间的延长 ,土壤肥力呈增长趋势 ,但由于植被类型和人为措施的不同 ,相同种植时间的植被样地 ,土壤肥力的变化不同 ,变化最为显著的是蔬菜地、花卉地和草地 ,IFI值分别为 0 .689、0 .72 9和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沙 成土变化 综合评价 塔克拉玛干 沙漠腹地 人工植被 土壤肥力
下载PDF
煤矿斜井井筒过流砂层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6
13
作者 孟庆彬 韩立军 +4 位作者 石荣剑 柳志军 路拓 李向阳 石高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00-910,共11页
流砂层是矿井建设常遇见的不良地层,在含水或动力扰动下具有自流动性,施工不当会引起流砂向临空面流动充填开挖空间将井筒淹没或造成地表大面积塌陷。采用工程地质钻探与地面直流电法勘探技术,确定了流砂层的厚度与含水特征;根据斜井井... 流砂层是矿井建设常遇见的不良地层,在含水或动力扰动下具有自流动性,施工不当会引起流砂向临空面流动充填开挖空间将井筒淹没或造成地表大面积塌陷。采用工程地质钻探与地面直流电法勘探技术,确定了流砂层的厚度与含水特征;根据斜井井筒穿越流砂层的垂深,将斜井井筒过流砂层技术方案进行分类研究,提出了斜井井筒过不同厚度流砂层的合理掘进技术;基于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确定了斜井井筒支护结构承受的荷载,提出了斜井井筒过流砂层合理的井壁结构;为评价支护效果,对斜井井筒围岩变形、型钢支架受力、二衬接触应力、衬砌钢筋受力及渗水压力等进行了实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斜井井筒过流砂层的施工技术方案分类合理,保证了斜井井筒的掘进进度与施工安全;井壁结构安全可靠,保证了斜井井筒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井井筒 流砂层 施工技术 井壁结构 监控量测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流动沙地土壤水分动态、土壤水势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叶冬梅 秦佳琪 +2 位作者 韩胜利 田有亮 郭连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6-130,共5页
通过对乌兰布和沙漠流动沙地土壤水分动态的研究表明:沙土含水量的时空变化与降雨季节和降雨量有密切关系。100mm左右的降雨量对沙地和丘间地的影响深度主要在60cm左右,因此0-60cm土层为土壤水分受降雨影响的活跃层;通过对土壤含水量与... 通过对乌兰布和沙漠流动沙地土壤水分动态的研究表明:沙土含水量的时空变化与降雨季节和降雨量有密切关系。100mm左右的降雨量对沙地和丘间地的影响深度主要在60cm左右,因此0-60cm土层为土壤水分受降雨影响的活跃层;通过对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水势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相同土壤含水量下沙土水分对植物的有效性远大于粘土;通过降雨量对沙地贮水量影响的研究表明:只有38%左右的降雨量增加了土壤贮水量,其余62%被蒸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 土壤水分 流动沙地 生态系统 植被
下载PDF
敦煌莫高窟风沙危害综合防护体系设计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汪万福 王涛 +3 位作者 张伟民 张国彬 邱飞 詹红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4-620,共7页
风沙危害是敦煌莫高窟保护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建立一个完整的防护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的防沙治沙试验工程防护效应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敦煌莫高窟风沙危害综合防护体系设计进行了讨论。根据... 风沙危害是敦煌莫高窟保护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建立一个完整的防护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的防沙治沙试验工程防护效应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敦煌莫高窟风沙危害综合防护体系设计进行了讨论。根据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以固为主,固、阻、输、导相结合;以工程和生物措施为主,兼顾化学固沙;高新技术与常规治理技术相结合;重点治理,分阶段实施与长远目标相结合的设计原则,认为根据不同地貌特征及地表组成物质,依次建立鸣沙山前缘流动沙丘和平坦沙地阻固区、窟顶戈壁防护区、洞体崖面固结区、石窟对面流动沙丘固定区、窟区防护林带建设区及天然植被封育保护区,可使危害莫高窟的风沙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并达到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环境质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莫高窟 风沙危害 防沙治沙 综合防护体系
下载PDF
戈壁风沙流若干特征研究 被引量:37
16
作者 邹学勇 董光荣 王周龙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68-373,共6页
本文从理论推导入手,阐述了戈壁风沙流中沙粒起跃角度、跃移高度和风沙流结构、强度、能量分布状况等特征,指出与流沙地表风沙流的显著差异,并得到风洞实验验证。
关键词 风沙流 戈壁风沙流 沙粒运动 能量
下载PDF
戈壁风沙流结构和风速廓线特征研究 被引量:53
17
作者 张克存 屈建军 +1 位作者 俎瑞平 方海燕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5,58,共3页
通过对戈壁地表风沙流特性的风洞模拟实验,旨在探讨戈壁地表性质是如何影响气流的紊动性,并对风沙流的结构和风沙活动层内的风速廓线产生影响,从而对野外风沙工程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实验发现:在戈壁地表风沙活动层主要集中在距地表20c... 通过对戈壁地表风沙流特性的风洞模拟实验,旨在探讨戈壁地表性质是如何影响气流的紊动性,并对风沙流的结构和风沙活动层内的风速廓线产生影响,从而对野外风沙工程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实验发现:在戈壁地表风沙活动层主要集中在距地表20cm范围内;由于沙颗粒与戈壁地表的砾石发生碰撞,浓度分布不再简单的服从对数关系递减,其极值出现的高度随风速的增加而上移,呈现"象鼻效应";不同风速下风沙活动层内同一高度含沙颗粒浓度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壁 风沙流结构 风速廓线
下载PDF
风沙过渡区耕地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动态变化研究——以陕西榆阳区为例 被引量:14
18
作者 莫宏伟 任志远 +1 位作者 王欣 韩用顺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7-541,共5页
对榆阳区1984~2003年各乡镇耕地NPP单位面积量及总量进行分区动态测算。研究表明:①1984~2003年,榆阳区耕地净第一性生产力总量在波动中上升;②1984~2001年,榆阳区北部耕地净第一性生产力远高于南部,且呈较快上升趋势,南部黄土丘陵... 对榆阳区1984~2003年各乡镇耕地NPP单位面积量及总量进行分区动态测算。研究表明:①1984~2003年,榆阳区耕地净第一性生产力总量在波动中上升;②1984~2001年,榆阳区北部耕地净第一性生产力远高于南部,且呈较快上升趋势,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耕地净第一性生产力呈较平缓的波动变化,且略有下降;③1984~2001年,榆阳区城区、近郊、远郊的差异性在单位耕地面积净第一性生产力上体现为城区>近郊>远郊;在耕地NPP总量方面,城区、近郊和远郊都表现为在波动中上升,三区变化以远郊波动幅度最大;④榆阳区耕地净第一性生产力总量的大幅增长有农业投入增加的原因,但主要得益于该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过渡区 榆阳区 耕地 净第一性生产力 动态变化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蒙华铁路地质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桂卫 王在岭 +2 位作者 张戎垦 杜辉 张聪颖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32,共6页
研究目的: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通道工程浩勒报吉至三门峡段风沙、煤窑采空、黄土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发育,同时沿线地貌类型复杂,沟壑纵横,大范围地面调绘工作开展困难。为优化地质调绘方法,提高不良地质勘察效率和质量,研究利用遥感判... 研究目的: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通道工程浩勒报吉至三门峡段风沙、煤窑采空、黄土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发育,同时沿线地貌类型复杂,沟壑纵横,大范围地面调绘工作开展困难。为优化地质调绘方法,提高不良地质勘察效率和质量,研究利用遥感判释技术进行沿线不良地质勘察。研究结论:(1)研究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和三维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沿线不良地质遥感判释,查明了沿线不良地质分布特征;(2)划分出沿线毛乌苏沙漠区风沙分布特征,识别出煤窑采空分布范围,判释出270余处黄土滑坡和崩塌,判释准确率高于85%;(3)高分辨率遥感和三维遥感技术的综合应用可满足多类型不良地质勘察的需要,为地质选线提供了直接参考;(4)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艰险山区长大线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 三维遥感 风沙 黄土滑坡 崩塌 遥感判释
下载PDF
阿拉善东南部自然环境演变与地面流沙路径的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心源 王飞跃 +3 位作者 杜方明 周秉根 常月明 胡玮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9-486,T003,共9页
阿拉善东南部包括腾格里和吉兰泰两区。腾格里和吉兰泰两区在晚更新世均是一个湖域广阔的淡水大湖。之后 ,吉兰泰大湖和腾格里大湖在封闭状态下 ,一方面因气候转为干旱、蒸发致使湖域减小直至完全干涸 ,露出的湖底在风的吹蚀作用下形成... 阿拉善东南部包括腾格里和吉兰泰两区。腾格里和吉兰泰两区在晚更新世均是一个湖域广阔的淡水大湖。之后 ,吉兰泰大湖和腾格里大湖在封闭状态下 ,一方面因气候转为干旱、蒸发致使湖域减小直至完全干涸 ,露出的湖底在风的吹蚀作用下形成沙漠 ;另一方面在“狭管效应”作用下 ,由吉兰泰西部来自雅玛雷克沙漠和在腾格里西部来自巴丹吉林沙漠的风吹沙沿着地形上狭窄通道的侵进是加剧这两个湖盆沙漠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对此 ,基于遥感的研究提出了研究区西缘挡沙固沙 ,建立生态保护带 ,区内分块治理、有效控制流沙的侵进和扩张以及通过改善下垫面性质来控制沙尘的发生与强度 ,逐步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研究区风沙的治理 ,对于缓解京津沙尘灾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流沙路径 自然环境演变 风沙通道 多源遥感 干旱 吹蚀作用 沙漠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