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Labor Transfer on Agricultural Land Use Conversion at Rural Household Level Based on Logit Model 被引量:9
1
作者 ZHONG Taiyang ZHANG Xiuying HUANG Xianji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8年第4期300-307,共8页
Since land and labor force are primary resources to be used and controlled by rural households, the allocation of labor forces will influence land uses, and further lead to land use conversion. The present study used ... Since land and labor force are primary resources to be used and controlled by rural households, the allocation of labor forces will influence land uses, and further lead to land use conversion. The present study used the Binary Logit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labor force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households, location, and land market on agricultural land use conversion at rural household level.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based on 329 valid questionnaires, which were obtained in Changshu, Rudong, and Tongshan counties, respectively representing the southern, middle and northern areas of Jiangsu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and market participation, location, zonal difference and labor transfer had strong influences on agricultural land use conversion. The participation of land market had a strong positive effect on land use conversion, especially for the farmland converted to the fishpond. The nearer to the county seat, the more conversion of land use occurred. Particularly, the labor force transfer caused by wage employment decreased this conversion probability, while the labor transfer caused by self-employment led to more conversion; and the increasing of income from labor transfer increased the conversion. Moreover, land use con- versions demonstrated zonal difference, which were more in Rudong and Changshu counties than in Tongshan County,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is conversion were different in the three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or force transfer agricultural land use conversion rural household Logit model Jiangsu Province China
下载PD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put,Labor Resource Allocation,and Rural Household Land Transfers
2
作者 Zhao Lei Liu Li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2年第6期1-18,共18页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put on rural households’land transfers,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accelera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t scale,and rural revit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put on rural households’land transfers,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accelera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t scale,and rural revitalization.By using the micro-data on rural households(2014–2018)from 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we mad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put on land transfers and drew three conclusions.First,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put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land transfers,which means the more rural households invest in agricultural machinery,the more willing they are to participate in land transfers.Second,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put on land transfers is mainly exerted by adjusting the allocation of labor resources for rural households,or rather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farmers engaged in agriculture and reducing the number of farmers-turned traders and workers to facilitate land transfers.Third,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put on land transfers concerns both the positive transfers-in and the negative transfers-out,and such an impact stays stable across income groups.Accordingly,we should further increase agricultural machinery-related subsidies,improve th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ervice outsourcing market,and help rural households to reasonably allocate their labor resource endowments and invest i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o increase land transf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put CMP model land transfers labor resource allocation
下载PDF
Agricultural Land Contract and Management Rights:Transferring Price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ypical Agricultural Areas of China 被引量:2
3
作者 穆松林 张义丰 +1 位作者 王开泳 Dhruba Bijaya G.C.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2年第3期262-268,共7页
Henan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province and one of China’s major grain-producing areas. Agricultural land transfer and large-scale operations will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ood secur... Henan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province and one of China’s major grain-producing areas. Agricultural land transfer and large-scale operations will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ood security. This is a case study taken in Xiwan village in Qinyang city, Henan. This paper builds a transferring pricing model using land use rights assessment and characteristic correction of land contract and management rights.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nsferring price of land contract and management rights should include the economic price, social price and corrected price. The use of a price model should focus on the distinc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If there is no change in agricultural project,the actual transferring price should be the sum of the economic price and social security price. If there is a change in agricultural projects,such as cropland into cash crops,the actual transferring price should be the sum of the economic price, social price and corrected price.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income distribution following the transfer, transferring gains should follow a rational distribution in the outflow side, inflow side, managers and land owner. The government should establish reasonable and orderly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land circulation transferring and use this to build a land transferring pric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ical agricultural areas agricultural land contract and management rights transferring price transferring model
原文传递
1990—2015年四川盆地农地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4
作者 段丁琪 张浩哲 +2 位作者 饶洁 徐月航 唐强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346,共13页
四川盆地是中国自然地域单元和粮食主产区。20世纪以来,区域社会-生态系统变迁驱动农地利用规模和结构发生变化,而农地利用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尚不明晰。本文利用1990、2000、2010和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结合... 四川盆地是中国自然地域单元和粮食主产区。20世纪以来,区域社会-生态系统变迁驱动农地利用规模和结构发生变化,而农地利用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尚不明晰。本文利用1990、2000、2010和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结合空间分析和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四川盆地农地的时空演变特征,探究不同时期社会经济驱动过程。结果表明:(1)1990—2015年,农地面积减少1859.91 km^(2),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其中,1990—2010年,农地变化以内部转移为主,大量旱地和水田转变为园地,部分农地转为林地与建设用地;2010—2015年,农地呈现集中转变为建设用地的趋势。(2)川东北地区园地面积显著增加,城市中心与主干道附近建设用地面积明显增长,林地面积增加集中于平行岭谷地带,其空间聚集效应均表现为高-高聚集或低-低聚集特征。农地内部转移、农地向建设用地和林地的转变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和聚集效应。(3)2000—2010年间,农业劳动力与造林面积百分比是农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多表现为非线性增强;2010—2015年间,GDP是农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因子间交互作用表现为双因子增强解释程度更高。研究结论可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 时空演变 驱动机制 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农地转出户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微观实证
5
作者 范柱柱 刘国勇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205-212,221,共9页
在合理筛选变量并对农户生计策略进行细分的基础上,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全国整合样本的数据,构建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及心理资本的6维生计资本量化指标体系,采用多项Logit模型实证分析生计资本对... 在合理筛选变量并对农户生计策略进行细分的基础上,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全国整合样本的数据,构建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及心理资本的6维生计资本量化指标体系,采用多项Logit模型实证分析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生计策略类型的农地转出户的生计资本指标及总指数存在差异化的分化特征。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越大的农户,越倾向选择农业主导型生计策略;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越大的农户,越倾向选择农业兼业型生计策略;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越大的农户,越倾向选择务工兼业型生计策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越大的农户,越倾向选择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各影响因素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相对风险比具有差异性。据此提出政府要引导农户耕地规模化经营,健全社会化保障服务,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普及非农技能培训等差异化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农地转出 生计资本 生计策略 多项Logit模型
下载PDF
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基于准自然实验的实证分析
6
作者 王颜 郑亚男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73-180,共8页
基于2007-2022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西藏和港澳台除外)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土地流转政策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流转政策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经济韧性,并且规模化经营在土地流转政策影响农业经济韧性的过... 基于2007-2022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西藏和港澳台除外)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土地流转政策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流转政策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经济韧性,并且规模化经营在土地流转政策影响农业经济韧性的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经过稳健性检验证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土地流转政策对农业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粮食主产区和胡焕庸线东南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政策 农业经济韧性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土地流转契约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基于江西省水稻主产区农户的调研数据
7
作者 张梦玲 张予涵 谢芳婷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4,共6页
基于江西省水稻主产区810户稻农的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探讨不同属性的土地流转契约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土地经营规模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无偿转入土地的农户更倾向于采纳农业绿色生产技术。(2... 基于江西省水稻主产区810户稻农的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探讨不同属性的土地流转契约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土地经营规模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无偿转入土地的农户更倾向于采纳农业绿色生产技术。(2)土地流转契约签订时间越长、签订形式越规范,农户采纳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可能性越高。(3)当土地流转提升农户耕地的规模化水平时,土地流转契约对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会显著增强。据此,提出注重土地流转主体间的道德规范作用、建立健全合同机制保障地权稳定性及交易规范性、搭建土地要素市场化平台以提升农户耕地的规模化水平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 土地流转契约 绿色生产行为 调节效应 Heckman两阶段模型 江西省
下载PDF
农户农地转出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云南省砚山县的农户调查
8
作者 陶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250-252,共3页
分析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因素,对解决生产经营零散,实现全面小康、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依据云南省砚山县的问卷调查数据,采取统计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受教育... 分析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因素,对解决生产经营零散,实现全面小康、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依据云南省砚山县的问卷调查数据,采取统计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受教育年限、承包地块的面积、承包地块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农户所在区位对农地转出有显著性影响。(2)年龄、职业类别、承包地距离、家庭总人口数以及务农人口数对农地转出意愿影响不显著。农地转出意愿是受到承包地块特征等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的。结合实证分析结果,为增强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盘活农地承包流转,提高农户耕地利用效率,需要加大农村科技、教育投入,立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和服务水平,制定优惠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确保农村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 转出意愿 影响因素 二元LOGISTIC模型 农户调查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农地流转与耕地细碎化治理 被引量:2
9
作者 吴诗嫚 孟圣翔 +1 位作者 卢新海 李卓凡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2-56,共15页
破解耕地细碎化问题是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研究多从高标准农田建设或农地流转单方面探讨耕地细碎化的治理路径,难以全面、系统刻画耕地细碎化的治理效果。文章深入解析高标准农田建设、农地流转... 破解耕地细碎化问题是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研究多从高标准农田建设或农地流转单方面探讨耕地细碎化的治理路径,难以全面、系统刻画耕地细碎化的治理效果。文章深入解析高标准农田建设、农地流转与耕地细碎化的关系,利用湖北省466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揭示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地流转的不同联动模式对耕地细碎化的影响效应及其差异,探求适应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耕地细碎化治理新路径。研究表明:“先建设后流转”与“先流转后建设”模式对耕地细碎化的影响效应分别为-2.32和-3.14,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且“先流转后建设”模式显著优于“先建设后流转”模式。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基本结论仍然成立,具有可靠性和科学性。基于此,文章从充分发挥市场调整与工程技术的融合作用、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地流转的联动模式等方面提出政策启示,不仅有利于农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还能对促进林地细碎化治理、优化配置林地资源、加快“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高水平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探路领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农地流转 耕地细碎化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中国农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吉雪强 刘慧敏 张跃松 《中国土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61,共11页
研究目的:探明农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为实现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言献策。研究方法: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工具变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农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强度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农地流转面积... 研究目的:探明农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为实现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言献策。研究方法: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工具变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农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强度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农地流转面积扩大会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2)农业化学化水平在农地流转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农地流转主要通过降低农业化学化水平而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3)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农地流转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过程中发挥遮掩效应(削弱作用),农地流转会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而降低其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减量效应。研究结论:农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建议通过加快农地流转、提升农业化学物资使用效率、推动清洁型农业机械应用等措施进一步发挥农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减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业碳排放 碳达峰 碳中和 工具变量 中介模型
下载PDF
土地流转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基于2005—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聪 孙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0-143,共14页
土地流转抑或城乡收入差距都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2005—2021年31个省级的宏观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土地流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1)土地流转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土地流转抑或城乡收入差距都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2005—2021年31个省级的宏观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土地流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1)土地流转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土地流转每增加1%,城乡收入差距将缩小7.67%。在替换被解释变量、调整样本数据、重新设定模型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2)土地流转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和人均土地产出,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土地流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主要通过影响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差距,实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的。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构建权利开放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土地产出的经济附加值,在土地产权细分中保障农户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的增长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城乡收入差距 农业机械化 土地产出 中介效应模型
下载PDF
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研究——以无锡市东亭镇、安镇镇和羊尖镇为例 被引量:24
12
作者 周青 黄贤金 +2 位作者 濮励杰 李宪文 周峰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42-846,共5页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无锡市东亭镇、安镇镇和羊尖镇为例,通过应用德尔菲法和主成分分析法选择农地利用变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模型,并据此着重分析了区域农地数量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农业集...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无锡市东亭镇、安镇镇和羊尖镇为例,通过应用德尔菲法和主成分分析法选择农地利用变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模型,并据此着重分析了区域农地数量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农业集约化、城市(上海市)辐射力以及耕地保护政策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农业土地利用变化是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且在不同的乡镇,农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因素是有所差异的,而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各驱动因素的重要程度也是动态变化的。最后,作者就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合理保护农地尤其是耕地资源;重视耕地质量占补平衡;依据农业产业发展态势,积极调整农地利用结构;推进非农产业升级,合理控制非农用地规模;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的经济约束机制和土地利用决策体系;加强区域合作,避免产业结构的趋同导致的土地利用结构的趋同;促进产业科技进步,提高土地利用占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利用 区域农业 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因素 占补平衡 非农用地 耕地保护政策 农业土地 占用 综合作用
下载PDF
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模拟模型的MATLAB实现及应用 被引量:18
13
作者 余强毅 吴文斌 +4 位作者 陈羊阳 杨鹏 孟超英 周清波 唐华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5-114,共10页
Agent模型是研究农业土地系统复杂性与动态性的有效工具。在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模拟模型(CroPaDy,an agent-based model for simulating crop pattern dynamics)概念化设计的基础上,借助MATLAB平台开放性、矩阵运算能力强等特点,实现Cro... Agent模型是研究农业土地系统复杂性与动态性的有效工具。在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模拟模型(CroPaDy,an agent-based model for simulating crop pattern dynamics)概念化设计的基础上,借助MATLAB平台开放性、矩阵运算能力强等特点,实现CroPaDy模型的数值模拟,并以黑龙江省宾县调查数据为依据,完成模型的区域实证研究。基于MATLAB的模型实现过程充分考虑了CroPaDy模型的多层次性(土地流转行为与作物选择行为)成功实现了3个子模块的动态嵌套模拟:1)Agent生成模块。基于已有的多源GIS数据、统计数据、典型调查数据、以及个体的通用规则,利用蒙特卡洛方法生成每一个个体Agent的属性信息;2)Agent分类模块。基于调查数据对受访农户进行态度聚类分析,然后借助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确定所有生成的Agent所在的类型;3)Agent决策模块。利用概率方法,计算特定周期内每个Agent的决策行为。区域实证研究中,直接将空间耕地网格作为个体Agent,实现区域全覆盖(网格大小设置为114 m×114 m,约等于户均耕地面积),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2010年玉米、大豆、水稻、烤烟的模拟结果分别为2 6055.9、5 192.2、3 506.8、3 983.9 hm2,利用宾县统计年鉴(2010)进行验证,模型总体模拟精度达90%以上。CroPaDy模型的设计与实现科学合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可操作性,能够用以表达特定区域内的农作物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模型 MATLAB AGENT模型 态度 土地流转 农业土地系统
下载PDF
河南省耕地流转价格空间分异及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杜挺 朱道林 +1 位作者 张立新 赵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50-258,共9页
为探究耕地流转价格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机制,该文以河南省耕地流转租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空间关联分析研究了耕地流转租金的空间集聚状况和空间布局,并通过建立指标体系,采用相关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去揭示耕地流转租金空间格局的形成... 为探究耕地流转价格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机制,该文以河南省耕地流转租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空间关联分析研究了耕地流转租金的空间集聚状况和空间布局,并通过建立指标体系,采用相关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去揭示耕地流转租金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局趋势上,河南省耕地流转租金在东西方向呈现明显的倒"U"型,在南北方向上总体呈北高南低的态势;全局Moran’s I达到0.63,表明耕地流转租金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集聚现象;热点分析发现耕地流转租金的热点区和次热点区集中分布在南太行山前平原和豫东平原地区,次冷点区域分布于次热点区外围,冷点区主要布局在豫西伏牛山区和豫东南大别山区;相关分析表明耕地流转租金与耕地平均质量等别、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影响因子具有显著的统计相关性和空间耦合性;空间计量模型结果显示,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 error model,SEM)的拟合效果优于空间滞后模型(spatial lag model,SLM),其中耕地平均质量等别、GDP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在模型中分别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通过了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共线性诊断结果显示GDP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共线性,从而解释了GDP在空间计量模型中系数为负的原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当模型只引入耕地平均质量等别和农民人均纯收入2个变量时达到最优。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河南省耕地流转租金在省域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呈现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在耕地流转租金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上,耕地流转租金受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耕地平均质量等别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较GDP、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对耕地流转租金的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土地利用 模型 河南省 耕地流转租金 空间关联分析 相关分析 空间计量模型
下载PDF
农户农用地流转意愿及流转数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安徽省278户农户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24
15
作者 储成兵 李平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87,共5页
利用安徽省的入户调查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及流转数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户主的文化程度、家庭非农收入占比、搬迁意愿、农地流转的价格、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所在乡镇是否有农地流转中介组织... 利用安徽省的入户调查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及流转数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户主的文化程度、家庭非农收入占比、搬迁意愿、农地流转的价格、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所在乡镇是否有农地流转中介组织等因素对农地流转意愿及流转数量影响较为显著。最后,提出了促进农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Heckman模型 意愿
下载PDF
中国耕地流转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桂民 陈聪 +1 位作者 曹光乔 易中懿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共7页
通过耕地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解决"谁来种田"的关键。分析各因素对耕地流转的作用及影响强度,识别其主导因素,对促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具有积极意义。该文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方法(logarithmic mean weigh Division i... 通过耕地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解决"谁来种田"的关键。分析各因素对耕地流转的作用及影响强度,识别其主导因素,对促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具有积极意义。该文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方法(logarithmic mean weigh Division index method,LMDI)建立因素分解模型,定量评价并对比分析2008?2014年间中国省域耕地流转变动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8?2014年,中国耕地流转面积累计增长了1.96?107 hm2,增长2.7倍,年均增长率达到24.40%,京津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北地区等经济活跃或优势农业产区的耕地流转发展较快。2)经济因素、农民增收因素、农机化因素对耕地流转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农机化因素对耕地流转的促进作用最大,研究期内农机化累计效应促进耕地流转率提高18.16%,经营意愿因素对耕地流转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区域之间4个分解因素的累计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经济效应促进了华东与华南地区耕地流转率的显著提高,农民增收效应主要促进了华东地区耕地流转率提高,农机化效应促进了大部分地区耕地流转率提高10%以上,但华南与西南地区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土地利用 模型 耕地 流转 时空特征 因素分解 LMDI法
下载PDF
重庆市璧山县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冯玲玲 邱道持 +1 位作者 赵亚萍 石永明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8年第4期551-556,共6页
农地流转是解决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撂荒及闲置的有效途径,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农地流转的供给者,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对农地使用权流转有着根本性的影响。文章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通过对5个镇156... 农地流转是解决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撂荒及闲置的有效途径,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农地流转的供给者,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对农地使用权流转有着根本性的影响。文章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通过对5个镇156户农户的随机抽样调研,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以期为加快农地流转和培育农地流转市场提供量化的依据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户意愿 LOGISTIC回归模型 璧山县
下载PDF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耕地动态变化的遥感监测 被引量:16
18
作者 董婷婷 张增祥 钱凤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8-82,共5页
以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地区(科尔沁左翼后旗)的耕地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在RS和GIS的支持下,利用遥感影像(MSS,TM)重建了科尔沁左翼后旗1975、1985、1995、2000和2005年耕地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研究结果表明:1975~2005年间... 以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地区(科尔沁左翼后旗)的耕地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在RS和GIS的支持下,利用遥感影像(MSS,TM)重建了科尔沁左翼后旗1975、1985、1995、2000和2005年耕地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研究结果表明:1975~2005年间耕地面积整体上增加但增加的幅度略有不同;1995~2000年间耕地的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而2000~2005年间耕地的土地利用动态度相对较小;1975~2000年间耕地整体重心向西迁移,2000年后耕地的重心缓慢向东迁移;1975~2005年间耕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来自对草地的开垦和沼泽的围垦,耕地面积的减少主要由于耕地撂荒转变为草地(2000年前)、退耕转变为草地(2000年以后)和耕地的沙化、盐碱化等退化的发生;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宏观政策的导向是影响科尔沁左翼后旗耕地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带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 空间重心转移模型 驱动力
下载PDF
农地流转效益、农业可持续性及区域差异 被引量:13
19
作者 夏玉莲 曾福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00-106,共7页
基于农地对农业生产的基础性作用,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以及面板数据对我国农业可持续性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农业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中、东、西部地区的农业可持续性大小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粮食非主产地区的农... 基于农地对农业生产的基础性作用,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以及面板数据对我国农业可持续性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农业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中、东、西部地区的农业可持续性大小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粮食非主产地区的农业可持续性大于粮食主产区;而农地流转对农业可持续性的影响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或粮食非主产区表现出显著性,在经济欠发达的中部或粮食主产区则表现不明显。因此,建议大力推进耕地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地的有序、高效流转,如中、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地区,挖掘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潜力,促进与保持农业可持续性,实现区域间平衡和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业可持续性 区域差异 因子分析 面板模型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助农增收绩效评价——基于DID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一豪 刘雨欣 +1 位作者 姜天瑞 郭翔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0-43,共4页
使用DID模型来评价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助农增收的绩效,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农机合作社社员与非社员相比,农户家庭总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显著增加,经营性收入显著减少。因此,农机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助农... 使用DID模型来评价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助农增收的绩效,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农机合作社社员与非社员相比,农户家庭总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显著增加,经营性收入显著减少。因此,农机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助农增收方面效果显著。引入控制变量后,户主年龄与家庭收入呈负相关;家庭人数与家庭收入呈正相关;户主受教育程度、人均耕地面积、非农收入所占比重、是否在社内打工与家庭总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呈正相关,与经营性收入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合作社 农地流转 农户收入 绩效评价 DID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