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溴索治疗豚鼠分泌性中耳炎实验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侯玉凡 李泽民 +2 位作者 郭颖 姜涛 华娜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18,共1页
咽鼓管压力平衡、引流和保护功能的体现与其黏膜表面活性物质有关,咽鼓管黏膜内磷脂堆积形成板层结构,称为板层体即是表面活性物质的前体,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分泌及作用与板层体有关。已有研究表明,氨溴索能够增加肺II型细胞及... 咽鼓管压力平衡、引流和保护功能的体现与其黏膜表面活性物质有关,咽鼓管黏膜内磷脂堆积形成板层结构,称为板层体即是表面活性物质的前体,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分泌及作用与板层体有关。已有研究表明,氨溴索能够增加肺II型细胞及板层体的数量,提高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由此我们设计本课题,应用氨溴索治疗豚鼠分泌中耳炎,观察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实验(Animals Laboratory) 豚鼠(Guinea Pigs) 咽鼓管(eustachian tube) 中耳炎 伴渗出液(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药物疗法(drug therapy)
下载PDF
鼻内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李坤军 周汝环 +1 位作者 徐明安 张雁冰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9年第3期171-173,170,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的鼻内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和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均行鼻内镜下经咽鼓管内注入地塞米松和氨溴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改善、听力的提高及并发症发生情... 目的探讨无创的鼻内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和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均行鼻内镜下经咽鼓管内注入地塞米松和氨溴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改善、听力的提高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患者总有效率为85.48%,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为83.87%,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0,P>0.05);治疗时,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74%,治疗后1个月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26,P<0.05)。结论鼻内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和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可改善患者耳闷等症状,提高患者的听力水平,且后期并发症发生率极低,效果显著,有其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经咽鼓管注药 分泌性中耳炎
下载PDF
翳风穴水针治疗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媚 王慈 +4 位作者 丁毅 王丽华 胡蓉 张珺珺 郭裕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9期1117-1122,共6页
目的观察翳风穴水针治疗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穴位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黏液促排药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口服及鼻用类固醇激素喷鼻治疗,穴位组给予鼓室内注射联合翳... 目的观察翳风穴水针治疗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穴位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黏液促排药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口服及鼻用类固醇激素喷鼻治疗,穴位组给予鼓室内注射联合翳风穴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鼓室内注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ETDQ-7)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ETDQ-7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TDQ-7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穴位组低于对照组(P<0.01)。穴位组的ETDQ-7评分降低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穴位组和对照组的声导抗总有效率分别为79.4%和5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典鼓室内注射的基础上联合翳风穴水针治疗能进一步提高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翳风 水针 注射 鼓室内 分泌性中耳炎 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
下载PDF
静脉泵入血管活性药时安全封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小丽 陈音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4期282-283,共2页
目的研究静脉泵入血管活性药时传统封管方法和改良封管方法对患者心律、血压的影响。方法 120例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每组60例。改良组采用改良方法封管,常规组采用传统方法封管,并通过床边心电监护监测封管时心... 目的研究静脉泵入血管活性药时传统封管方法和改良封管方法对患者心律、血压的影响。方法 120例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每组60例。改良组采用改良方法封管,常规组采用传统方法封管,并通过床边心电监护监测封管时心率、心律、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改良组与常规组比较,封管心律失常发生率更低、血压波动幅度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静脉泵入血管活性药时采用改良封管方式,可避免血压、心率的大幅度波动,有利于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药 微量注射泵 封管方法 续泵
下载PDF
咽鼓管吹张注药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 被引量:7
5
作者 同娟 陈静 +1 位作者 陈丹 马永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咽鼓管吹张注药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单纯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和研究组(n=... 目的探讨咽鼓管吹张注药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单纯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和研究组(n=30,使用咽鼓管吹张注药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气导平均阈值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3.70%,略低于对照组的20.00%,但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咽鼓管损伤出血、剧烈疼痛等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无咽鼓管狭窄、持续性眩晕等并发症。结论咽鼓管吹张注药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纠正患者气导平均阈值,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且可预防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吹张注药 皮质类固醇激素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气导平均阈值
下载PDF
自体脂肪注射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程贵 贾海英 +1 位作者 郑亿庆 杨海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8年第3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采取自体脂肪注射咽鼓管咽口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patulous Eustachian tube,PET)疗效。方法选取18例至少经过保守治疗1个月且无明显效果的患者。抽取患者大腿处的脂肪组织,注射到咽鼓管咽口,通过缩窄咽口从而治疗PET,术后进... 目的探讨采取自体脂肪注射咽鼓管咽口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patulous Eustachian tube,PET)疗效。方法选取18例至少经过保守治疗1个月且无明显效果的患者。抽取患者大腿处的脂肪组织,注射到咽鼓管咽口,通过缩窄咽口从而治疗PET,术后进行不少于12个月的随访,根据患者的主观感觉评价以及视觉模拟标尺VAS来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最少12个月随访中,总有效率达到83.3%(包括显效27.8%,有效55.5%),16.7%患者没有任何改善,没有患者术后出现病情恶化,同时也没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自体脂肪注射是治疗PET的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 耳疾病 临床方案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 自体脂肪注射
下载PDF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同步双管更换特殊药物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颜婷 王显悦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30-31,共2页
目的减少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者更换盐酸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特殊药物时生命体征的波动以及输液管气泡的发生。方法将100例使用特殊药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更换特殊药法,观察组使用同步双管换药... 目的减少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者更换盐酸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特殊药物时生命体征的波动以及输液管气泡的发生。方法将100例使用特殊药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更换特殊药法,观察组使用同步双管换药的方法。结果观察组心率、动脉血压波动阳性发生率及输液管气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者更换特殊药物时采用同步双管接药法,可明显减少心率、动脉血压波动以及输液管气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特殊药物 同步双管换药 注射泵 血压 心率 输液管气泡
下载PDF
鼻内镜下咽鼓管导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效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唐富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10期47-48,共2页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咽鼓管导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28例。常规组患者接受显微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组行鼻内镜下咽...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咽鼓管导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28例。常规组患者接受显微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组行鼻内镜下咽鼓管导管注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49,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常规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咽鼓管导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鼻内镜 治疗效果 咽鼓管导管 注药
下载PDF
内窥镜下双灌注疗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5例疗效观察
9
作者 孙幸波 王美珩 +3 位作者 宫国俊 杨玉衡 王讯 韩荣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双灌注疗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疗效。H方法治疗组35例44耳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灌洗和鼻内镜下咽鼓管灌洗双灌洗;对照组35例44耳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单灌洗。结果治疗组治愈19例25耳,有效13例15耳;无效3例15耳,总... 目的探讨内镜下双灌注疗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疗效。H方法治疗组35例44耳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灌洗和鼻内镜下咽鼓管灌洗双灌洗;对照组35例44耳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单灌洗。结果治疗组治愈19例25耳,有效13例15耳;无效3例15耳,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治愈12例16耳,有效14例17耳,无效9例11耳,总有效率71.4%,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窥镜下双灌洗法可作为治疗SOM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 鼻内镜 分泌性中耳炎 双灌洗法
下载PDF
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注药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林雯超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注药联合口服抗生素及黏液促排剂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0月门诊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共135例(158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组及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2例(5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注药联合口服抗生素及黏液促排剂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0月门诊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共135例(158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组及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2例(50耳):接受药物治疗;常规组45例(53耳):接受药物治疗+鼓膜穿刺术;研究组48例(55耳):接受药物治疗+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注药。经治疗后观察2个月,研究终点时对3组疗效、纯音听阈测试(PTA)、鼓室图变化、有无并发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注药联合口服用药治疗法,安全有效,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及患者接受程度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鼻内镜 咽鼓管 吹张 注射
下载PDF
辅舒良咽鼓管逆行灌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樊秀江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辅舒良咽鼓管逆行灌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辅舒良咽鼓管逆行灌注法和传统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结果:实验组治愈率61.8%,好转率29.4%,无效率8.8%,总有效率91.2%;与传统组相比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 目的:探讨辅舒良咽鼓管逆行灌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辅舒良咽鼓管逆行灌注法和传统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结果:实验组治愈率61.8%,好转率29.4%,无效率8.8%,总有效率91.2%;与传统组相比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咽鼓管功能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辅舒良咽鼓管逆行灌注法能改善咽鼓管功能状态,提高患者听力,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浆液性 咽鼓管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丙酸氟替卡松咽鼓管逆行灌注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12
作者 樊秀江 武艳芬 刘领波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81-383,共3页
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咽鼓管逆行灌注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109例(133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按就诊时编号的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5例(68耳)采用丙酸氟替卡松250μg咽鼓管逆行灌注,对照组54例(65耳)采用鼓膜穿刺... 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咽鼓管逆行灌注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109例(133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按就诊时编号的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5例(68耳)采用丙酸氟替卡松250μg咽鼓管逆行灌注,对照组54例(65耳)采用鼓膜穿刺抽液加注氟美松1 mg,2周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42耳(61.8%),好转20耳(29.4%),无效6耳(8.8%),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治愈22耳(33.8%),好转23耳(35.4%),无效20耳(30.8%),总有效率69.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咽鼓管功能正常者观察组为5耳(7.4%),对照组为5耳(7.7%),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咽鼓管功能正常者分别为53耳(77.9%)、31耳(47.7%),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咽鼓管功能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丙酸氟替卡松咽鼓管逆行灌注法能改善咽鼓管功能状态,提高患者听力,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浆液性 咽鼓管 药物疗法
下载PDF
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注药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蕾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5期127-129,共3页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注药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注药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的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注药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较高的近远期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注药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鼻内镜下经咽鼓管鼓室联合用药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伴糖尿病
14
作者 陈永宝 王福俊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第3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咽鼓管鼓室联合用药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伴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8年5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64例(68耳)SSNHL伴2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后1 d~1周,治疗组32例(34耳),对照组32例(34耳)。对照...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咽鼓管鼓室联合用药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伴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8年5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64例(68耳)SSNHL伴2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后1 d~1周,治疗组32例(34耳),对照组32例(34耳)。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全身用药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常规全身用药配合经咽鼓管咽口鼓室内注药治疗,然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PTA。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8.2%(30/34)显著高于对照组67.6%(2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TA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PTA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TA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PTA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经咽鼓管鼓室联合用药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伴糖尿病的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鼻内镜 咽鼓管 鼓室注入 突发性耳聋
下载PDF
两种途径鼓室注入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梁冬泳 何中扬 +4 位作者 李趣 邹秀园 黄岳 王菊新 卓勇智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途径进行鼓室注入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式分别为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注药、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方法将药物治疗1周~1个月但疗效欠佳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5例(69耳),分成两组进行治疗,治疗组3... 目的:探讨两种途径进行鼓室注入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式分别为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注药、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方法将药物治疗1周~1个月但疗效欠佳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5例(69耳),分成两组进行治疗,治疗组32例(33耳)行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注药治疗,对照组33例(36耳)行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治疗,每2~3 d注药1次,共治疗3次。随访10~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3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31/33)和83.3%(30/36)。随访10~12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5.2%(5/33)和33.3%(12/36),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电子鼻咽喉镜下经咽鼓管注药和鼓膜穿刺注药两种方法鼓室注入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相同疗效,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注药疗法可作为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咽喉镜 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 鼓室注药
原文传递
激素内镜下咽鼓管注入和鼓膜穿刺注入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近期疗效、气导听阈及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33
16
作者 盛迎涛 孟繁杰 王平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5期799-801,共3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咽鼓管注入激素和鼓膜穿刺注入激素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近期疗效、气导听阈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萧山第一医院耳鼻喉科门诊治疗的88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观察内镜下咽鼓管注入激素和鼓膜穿刺注入激素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近期疗效、气导听阈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萧山第一医院耳鼻喉科门诊治疗的88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咽鼓管注入组和鼓膜穿刺注入组,每组各44例。鼓膜穿刺注入组局麻后于监视器监控下进行鼓膜穿刺,吸净积液并注入激素;咽鼓管注入组在鼻内镜下做咽鼓管吹张,局麻后经空气压缩泵雾化布地奈德给药,雾气经咽鼓管入鼓室,2组患者治疗时间为15 d。于2组患者治疗前1~2 d、治疗后15 d测听力水平,测试250、500、1 000、2 000、4 000 Hz气导听阈,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气导听阈及复发率。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症状体征、纯音测、声阻抗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与9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咽鼓管注入组在治愈与有效两方面均较鼓膜穿刺注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复发率上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250、500、1 000、2 000、4 000 Hz气导听阈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但2组患者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咽鼓管注入激素和鼓膜穿刺注入激素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疗效明显,咽鼓管注入激素治愈率更高,两者复发率相当,均能降低患者的气导听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注入 鼓膜穿刺注入 分泌性中耳炎
原文传递
不同方法治疗成人分泌性中耳炎对比评价86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丽华 赵新涛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治疗成人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疗效差异,并分别进行评价。方法对成人SOM患者86例(92耳)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46例(49耳)采用综合方法治疗,口服头孢他美酯、糖皮质激素、稀化黏素等药物,1%呋麻滴鼻液滴鼻,鼓膜穿刺抽液并注...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治疗成人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疗效差异,并分别进行评价。方法对成人SOM患者86例(92耳)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46例(49耳)采用综合方法治疗,口服头孢他美酯、糖皮质激素、稀化黏素等药物,1%呋麻滴鼻液滴鼻,鼓膜穿刺抽液并注入(地塞米松+ɑ糜蛋白酶),咽鼓管吹张术治疗。对照组40例(43耳)采用常规治疗,口服头孢氨苄、糖皮质激素、稀化黏素等药物,1%呋麻滴鼻液滴鼻,鼓膜穿刺抽液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无不良反应。结论综合方案治疗成人SOM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综合治疗 鼓膜穿刺术 鼓室注药 咽鼓管吹张
原文传递
地氯雷他定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咽鼓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芳君 栾卫红 +2 位作者 董雅萌 王奇博 李丽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33期6528-6530,6504,共4页
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及对咽鼓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地氯... 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及对咽鼓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地氯雷他定。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咽鼓管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咽鼓管功能不良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咽鼓管功能恢复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后气骨导差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1周及1月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可减少渗出和中耳积液潴留,有效改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咽鼓管功能,促进听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氯雷他定 地塞米松 鼓室内注射 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功能
原文传递
通气散和二陈汤加味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成光 《中医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1245-1246,共2页
目的:探讨通气散和二陈汤加味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113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疗法,以鼓膜穿刺加中耳腔药物注射为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通气散和二陈汤加味(... 目的:探讨通气散和二陈汤加味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113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疗法,以鼓膜穿刺加中耳腔药物注射为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通气散和二陈汤加味(方药组成:柴胡10 g,香附子10 g,枳壳12 g,木香10 g,桔梗10 g,川芎10 g,陈皮10 g,白术10 g,制半夏10 g,茯苓10 g,石菖蒲6 g,僵蚕10 g,生甘草6 g)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气散和二陈汤加味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通气散 二陈汤 咽鼓管 鼓膜穿刺 中耳腔药物注射
下载PDF
泪道置管联合泪道注药术病人的护理45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又珍 黄雄高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泪道置管 泪道注药术 护理 泪道疾病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