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干成熟工艺对风鸭脂质分解氧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永丽 章建浩 +2 位作者 靳国锋 张杨萍 李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81-86,共6页
以樱桃谷鸭为原料,通过对高温风干成熟和低温风干成熟工艺过程中鸭胸肉和皮下脂质TBARs值、POV值及脂肪氧合酶活力的比较,研究加工过程中脂质分解氧化规律及其与工艺温度、盐分和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风干72h时,高温风干成熟加工过... 以樱桃谷鸭为原料,通过对高温风干成熟和低温风干成熟工艺过程中鸭胸肉和皮下脂质TBARs值、POV值及脂肪氧合酶活力的比较,研究加工过程中脂质分解氧化规律及其与工艺温度、盐分和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风干72h时,高温风干成熟加工过程中皮下脂肪的POV值比低温风干成熟工艺降低了30.77%,脂肪氧合酶活力提高了7.26%,TBARs值无显著变化;风干96h时,鸭胸肉POV值比低温风干工艺降低了62.50%;高温风干成熟过程中游离脂肪酸(FFA)总量与温度呈正相关,鸭胸肉中盐分和TBARs值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可以认为盐含量与温度是影响风鸭制作过程中脂质分解氧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鸭 硫代巴比妥酸值 过氧化值 游离脂肪酸 脂肪氧合酶
下载PDF
风鸭风干工艺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1
2
作者 潘道东 罗永康 姜梅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6-378,383,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探讨了微生物菌种、风速、相对湿度、风干时间、温度对风鸭风味及游离氨基酸产生的影响 .结果表明 ,这些因素对风鸭风味及游离氨基酸产生均有显著的影响 .其最佳风干条件为 ,菌种 :乳酸链球菌 +丁二酮链球菌 +微球菌 ;风速 ... 采用正交试验探讨了微生物菌种、风速、相对湿度、风干时间、温度对风鸭风味及游离氨基酸产生的影响 .结果表明 ,这些因素对风鸭风味及游离氨基酸产生均有显著的影响 .其最佳风干条件为 ,菌种 :乳酸链球菌 +丁二酮链球菌 +微球菌 ;风速 :5m/s;相对湿度 :68% ;风干时间 :75h ;温度 :1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鸭 风干 工艺条件 优化 风味 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传统风鸭加工过程中脂肪水解和氧化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戚巍威 徐为民 +2 位作者 徐幸莲 周光宏 赵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38,共4页
以樱桃谷瘦肉鸭为原料,按传统工艺加工风鸭,分析了鸭胸肉及皮下脂肪的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羰基双烯值、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胸肉脂肪的TBARS值在于腌工艺阶段显著上升(P<0.05),在风干工艺阶段... 以樱桃谷瘦肉鸭为原料,按传统工艺加工风鸭,分析了鸭胸肉及皮下脂肪的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羰基双烯值、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胸肉脂肪的TBARS值在于腌工艺阶段显著上升(P<0.05),在风干工艺阶段先降后升;而皮下脂肪的TBARS值持续增加,在风干最后阶段略有下降。胸肉脂肪和皮下脂肪的羰基双烯值在加工过程中均逐渐增加,最后有下降趋势。饱和脂肪酸(S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SMUFA)在加工过程中变化不大,而多不饱和脂肪酸(SPUFA)在腌制后有下降,后逐渐回升,在风干20 d达到最高。亚油酸、花生四烯酸、油酸和棕榈酸是游离脂肪酸的主体成分,不饱和脂肪酸占FFA总量的7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风鸭 脂肪氧化 脂肪水解 加工过程
下载PDF
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小肽及游离氨基酸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施帅 陆应林 徐幸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0-103,共4页
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小肽和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对其特殊风味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不同加工阶段南京板鸭的腿肌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加工过程中小肽和游离氨基酸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传统工艺条件下,蛋白质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并随着... 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小肽和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对其特殊风味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不同加工阶段南京板鸭的腿肌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加工过程中小肽和游离氨基酸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传统工艺条件下,蛋白质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并随着加工工艺的进行蛋白分解量增多,小肽总量和氨基酸总量呈正相关(R2=0.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鸭 游离氨基酸 蛋白质分解 小肽
下载PDF
南京板鸭生产过程中脂肪酶和磷脂酶的活力变化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徐为民 徐幸莲 +2 位作者 周光宏 郑安俭 王道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02-305,共4页
研究了板鸭生产过程中各工艺点样品肌肉中酸性脂肪酶、中性脂肪酶和磷脂酶活力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板鸭在腌制过程中,这三种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在排坯和风干过程中,酶活性逐渐丧失。通过相关分析表明,板鸭加工过程中,盐含量及水分... 研究了板鸭生产过程中各工艺点样品肌肉中酸性脂肪酶、中性脂肪酶和磷脂酶活力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板鸭在腌制过程中,这三种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在排坯和风干过程中,酶活性逐渐丧失。通过相关分析表明,板鸭加工过程中,盐含量及水分含量与这三种酶活性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鸭 酸性脂肪酶 中性脂肪酶 磷脂酶
下载PDF
风鸭腌制新技术 被引量:7
6
作者 潘道东 罗永康 王善荣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4-87,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 ,探讨了蛋白酶种类、腌制时间、腌制温度对风鸭风味和游离氨基酸产生 ,及亚硝酸钠、异抗坏血酸钠、乳酸用量和腌制时间对风鸭发色的影响 .结果表明 ,蛋白酶种类、腌制时间、腌制温度对风鸭风味及游离氨基酸产生 ,及亚...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 ,探讨了蛋白酶种类、腌制时间、腌制温度对风鸭风味和游离氨基酸产生 ,及亚硝酸钠、异抗坏血酸钠、乳酸用量和腌制时间对风鸭发色的影响 .结果表明 ,蛋白酶种类、腌制时间、腌制温度对风鸭风味及游离氨基酸产生 ,及亚硝酸钠、异抗坏血酸钠、乳酸用量和腌制时间对风鸭的发色 ,均有显著性的影响 .其最佳腌制条件 :蛋白酶种类为毛霉蛋白酶 +青霉蛋白酶+木瓜蛋白酶 ,腌制时间 5h ,腌制温度 18℃ ,亚销酸钠、异抗坏血酸钠和乳酸用量分别为 10 0mg/kg、30 0mg/kg和 2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鸭 发色 风味 游离氨基酸含量 腌制 亚硝酸钠 控制 肉制品
下载PDF
高温风干对风鸭品质及脂质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郇延军 陈妹 +1 位作者 钟玉虎 栾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91-96,共6页
通过对高温风干和低温风干鸭胸肉理化指标、TBARS及产品感官品质、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比较,研究高温风干工艺对风鸭品质特性及脂质氧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温风干可以显著加速风鸭水分散失、Aw下降及盐分积累速度(p<0.05),显著促进a*... 通过对高温风干和低温风干鸭胸肉理化指标、TBARS及产品感官品质、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比较,研究高温风干工艺对风鸭品质特性及脂质氧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温风干可以显著加速风鸭水分散失、Aw下降及盐分积累速度(p<0.05),显著促进a*值下降(p<0.05),对质构影响不显著;高温风干组TBARS值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温度对脂质氧化速率影响极显著;挥发性风味物质中醛类物质含量(达54.85%和67.1%)显著高于原料,己醛、壬醛、3-甲基正丁醛和戊醛是醛类物质的主体成分,是形成风鸭风味品质的一类重要物质;高温风干生成更多的酸、酮类物质可能是脂质过氧化产生酸败味的重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鸭 高温风干 硫代巴比妥酸值 挥发性风味物质 品质特性
下载PDF
木糖葡萄球菌对风鸭蛋白质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许慧卿 汪志君 +1 位作者 蒋云升 王畏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3-155,162,共4页
以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为发酵剂加工风鸭,研究其在风鸭加工过程中对肌肉蛋白降解的影响。用SDS-PAGE电泳分析蛋白质的降解规律,同时比较加工初期及末期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并以不接菌样品为对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 以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为发酵剂加工风鸭,研究其在风鸭加工过程中对肌肉蛋白降解的影响。用SDS-PAGE电泳分析蛋白质的降解规律,同时比较加工初期及末期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并以不接菌样品为对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木糖葡萄球菌促进了肌浆蛋白与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显著增加了游离氨基酸的总量;产鲜氨基酸的总量和比例均显著增加;必需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总量显著增加,比例显著下降。总之,木糖葡萄球菌是一种优良的发酵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葡萄球菌 风鸭 蛋白质降解 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南京板鸭生产过程中风味成分组成及其变化 被引量:15
9
作者 徐为民 周光宏 +1 位作者 徐幸莲 王道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9-115,共7页
按传统生产工艺生产南京板鸭,分别在原料、干腌、湿腌、排坯、风干5 d、风干10 d和风干15 d等7个工艺段随机取6只板鸭的股二头肌作为样品进行风味成分检测。结果显示:在原料、干腌、湿腌和排坯阶段的鸭肉中分别检测到33、68、18和31种... 按传统生产工艺生产南京板鸭,分别在原料、干腌、湿腌、排坯、风干5 d、风干10 d和风干15 d等7个工艺段随机取6只板鸭的股二头肌作为样品进行风味成分检测。结果显示:在原料、干腌、湿腌和排坯阶段的鸭肉中分别检测到33、68、18和31种风味化合物;在风干5 d、10 d和15 d的鸭肉中分别检测到43、57和54种风味化合物。这些成分可归类为:含硫类、胺类、醇类、羧酸类、烃类、酮类、酯类、醛类、醚类、含氮类和呋喃类化合物。在南京板鸭成品的风味成分中,醛类、醇类、烃类和酮类分别占化合物总数的37.78%、26.93%、18.39%和11.72%。主成分分析显示,第一主成分主要由2种醛、1种羧酸和1种醇组成,第二主成分主要由2种醛、1种酮和1种烯组成。第一和第二主成分总计解释了南京板鸭风味成分变化总方差的8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板鸭 加工过程 风味成分
下载PDF
传统风鸭加工过程中非蛋白氮和游离氨基酸的变化 被引量:26
10
作者 戚巍威 徐为民 +2 位作者 徐幸莲 周光宏 陶亚东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0-193,共4页
以樱桃谷瘦肉鸭为原料,按传统工艺加工风鸭,分析鸭胸肉中非蛋白氮(NPN)、游离氨基酸(FAA)含量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肌肉中的NPN和FAA含量都随加工过程逐步升高,NPN在风干15 d略有降低(P>0.05),而FAA在风干20 d显著升高(... 以樱桃谷瘦肉鸭为原料,按传统工艺加工风鸭,分析鸭胸肉中非蛋白氮(NPN)、游离氨基酸(FAA)含量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肌肉中的NPN和FAA含量都随加工过程逐步升高,NPN在风干15 d略有降低(P>0.05),而FAA在风干20 d显著升高(P<0.05);成品风鸭胸肉中的FAA占NPN的28%以上,其中以谷氨酸(Glu)、丙氨酸(Ala)、亮氨酸(Leu)、赖氨酸(Lys)和精氨酸(Arg)等含量较高;肌肉中大部分FAA的浓度数倍于其阈值,这对传统风鸭滋味的形成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风鸭 蛋白质水解 非蛋白氮 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脂肪氧化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徐为民 郑安俭 +3 位作者 诸永志 周光宏 徐幸莲 王道营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2-455,共4页
通过对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TBARS)值、羰基值和双烯值等氧化指标的测定,研究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各工艺点板鸭肌肉脂肪的氧化变化。结果显示:板鸭肌肉脂肪的过氧化值、TBARS值、羰基值和双烯值在加工过程中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表明... 通过对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TBARS)值、羰基值和双烯值等氧化指标的测定,研究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各工艺点板鸭肌肉脂肪的氧化变化。结果显示:板鸭肌肉脂肪的过氧化值、TBARS值、羰基值和双烯值在加工过程中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表明脂肪氧化程度逐渐增加;腌制工艺对板鸭TBARS值、羰基值和双烯值影响显著,而过氧化值则在风干过程中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板鸭 脂肪 氧化
下载PDF
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肌肉蛋白降解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陆应林 周光宏 +2 位作者 徐幸莲 施帅 万红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4-47,共4页
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的肌肉蛋白降解对其特殊风味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南京板鸭不同加工阶段为研究对象,采用SDS-PAGE电泳分析板鸭肌肉蛋白的降解及其变化规律,检测板鸭加工各阶段游离氨基酸(FAA)含量。结果表明:在板鸭加工各阶... 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的肌肉蛋白降解对其特殊风味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南京板鸭不同加工阶段为研究对象,采用SDS-PAGE电泳分析板鸭肌肉蛋白的降解及其变化规律,检测板鸭加工各阶段游离氨基酸(FAA)含量。结果表明:在板鸭加工各阶段中蛋白质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并随着加工工艺的进行蛋白分解量增多,游离氨基酸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板鸭 加工 蛋白质降解 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风鸭的腌制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海祥 杨士章 +1 位作者 施帅 吴明亮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35-1039,共5页
本试验研究了用复合发酵剂生产风鸭的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鸭胚腌制的最佳条件为食盐浓度8%,蔗糖3%,复合香辛料(花椒八角1:1混合)1.5%,腌制时间12 h。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发酵条件:植物乳杆菌、戊糖乳杆菌、... 本试验研究了用复合发酵剂生产风鸭的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鸭胚腌制的最佳条件为食盐浓度8%,蔗糖3%,复合香辛料(花椒八角1:1混合)1.5%,腌制时间12 h。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发酵条件:植物乳杆菌、戊糖乳杆菌、变异微球菌与汉逊德巴利氏酵母菌之间的菌种比例1:2:1:2,接种量1.5%,发酵温度22℃,发酵时间73 h,所得风鸭pH值为5.18,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鸭 发酵 腌制 复合发酵剂
下载PDF
动力学模型预测板鸭货架寿命 被引量:25
14
作者 张丽平 余晓琴 童华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84-586,共3页
研究不同温度下贮藏过程中板鸭的感官性质、细菌总数、酸价、水分含量、过氧化值及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随存放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引起贮藏过程中板鸭品质下降的关键因子是板鸭中脂肪的氧化酸败,并建立了酸价、过氧化值与贮藏时间、... 研究不同温度下贮藏过程中板鸭的感官性质、细菌总数、酸价、水分含量、过氧化值及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随存放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引起贮藏过程中板鸭品质下降的关键因子是板鸭中脂肪的氧化酸败,并建立了酸价、过氧化值与贮藏时间、贮藏温度之间的动力学模型,以预测板鸭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和货架期。并求出了酸价变化反应的Ea和K0分别为66.1kJ/mol和2.173×1010,过氧化物生成反应的Ea(活化能)和K0分别为103.96kJ/mol和1.016×1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鸭 货架寿命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肌内磷脂与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道营 徐为民 +1 位作者 徐幸莲 周光宏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0-323,共4页
研究了南京板鸭各个加工工艺阶段的股二头肌肌内磷脂与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采用氯仿-甲醇溶液提取肌内脂质,采用固相萃取法将游离脂肪酸和磷脂与其他脂类分离,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各种磷脂组分的含量,通过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了游离脂... 研究了南京板鸭各个加工工艺阶段的股二头肌肌内磷脂与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采用氯仿-甲醇溶液提取肌内脂质,采用固相萃取法将游离脂肪酸和磷脂与其他脂类分离,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各种磷脂组分的含量,通过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了游离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各种磷脂含量显著降低,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提高,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提高与磷脂含量的降低与脑磷脂含量的下降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板鸭 加工工艺 磷脂 游离脂肪酸
下载PDF
高温风干成熟工艺对风鸭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锋 王永丽 章建浩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6-202,共7页
为研究高温风干成熟工艺对风鸭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检测了原料、腌制、风干24、48、72、96 h不同工艺阶段风鸭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种类及相对含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影响风鸭... 为研究高温风干成熟工艺对风鸭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检测了原料、腌制、风干24、48、72、96 h不同工艺阶段风鸭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种类及相对含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影响风鸭风味的主要因子。共检测到110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分别为醇类(38)、烃类(24)、醛类(19)、酮类(9)、胺类(7)、呋喃类(4)、酯类(3)、酸类(2)、含硫化合物(2)、醚类(1)和含氮化合物(1)。第一主成分主要由醛、醇类和甲基酮构成,第二主成分主要由烃、醇和醛等组成。风鸭风味的形成受脂肪氧化分解、蛋白质降解及微生物共同作用的影响,通过控制加工工艺参数可以调控高温成熟风鸭风味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鸭 高温风干 风味 GC-MS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腌制方法对板鸭含盐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晓华 董闽鲜 +2 位作者 熊勇华 尹郁荪 赖卫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5-87,共3页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研究了加盐量、腌制方式和时间对板鸭含盐量的影响,经新复极差测验,发现在相同加盐量下,干腌12h和24h的板鸭含盐量无显著差异(p>0.01);干腌24h均比湿腌24h的含盐量高,且差异显著(p<0.05);当加盐量为5%时...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研究了加盐量、腌制方式和时间对板鸭含盐量的影响,经新复极差测验,发现在相同加盐量下,干腌12h和24h的板鸭含盐量无显著差异(p>0.01);干腌24h均比湿腌24h的含盐量高,且差异显著(p<0.05);当加盐量为5%时,板鸭的含盐量显著低于传统加工方法(p<0.01),此时干腌和湿腌的板鸭含盐量分别为6.52%和5.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腌制方法 板鸭 含盐量 方差分析 新复极差测验
下载PDF
几种微生物发酵剂对风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许慧卿 汪志君 +3 位作者 于海 蒋云升 王畏畏 焦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746-3753,共8页
【目的】探讨几种微生物对风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为肉制品发酵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米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和德汉逊氏酵母菌(Dabaryomyces Hansenula)为发酵剂... 【目的】探讨几种微生物对风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为肉制品发酵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米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和德汉逊氏酵母菌(Dabaryomyces Hansenula)为发酵剂生产风鸭,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HS-SPME/GC-MS)对发酵风鸭肌肉中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种类和相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共检测到风味化合物117种,主要包括酸10种、醛20种、醇17种、酮14种、酯类27种、烃20种、酚类2种和杂环7种。其中对照中检测到64种风味化合物,米酒乳杆菌、木糖葡萄球菌和德汉逊氏酵母菌处理中分别检测到69、69和73种风味化合物。在各处理中,对照样品中烃类含量较高,米酒乳杆菌处理中酸的含量较高,木糖葡萄球菌处理中醛的含量较高,而德汉逊氏酵母菌处理中醇和酯的含量高。【结论】微生物对风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都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影响。这些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对风鸭特有风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剂 风鸭 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下载PDF
德汉逊氏酵母对风鸭肌肉蛋白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许慧卿 汪志君 +2 位作者 王畏畏 方维明 蒋云升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2-86,共5页
以德汉逊氏酵母(Dabaryomyces hansenula)为发酵剂,研究其在风鸭加工过程中对肌肉蛋白降解的影响;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蛋白质的降解规律,比较加工初期与末期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德汉逊氏酵母可促进肌浆蛋白和... 以德汉逊氏酵母(Dabaryomyces hansenula)为发酵剂,研究其在风鸭加工过程中对肌肉蛋白降解的影响;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蛋白质的降解规律,比较加工初期与末期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德汉逊氏酵母可促进肌浆蛋白和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但游离氨基酸总量并未显著增加;必需氨基酸总量和比例均显著增加;鲜味氨基酸总量和比例显著下降,甜味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总量和比例未发生显著变化。在以德汉逊氏酵母为发酵剂时应与其他发酵剂混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鸭 德汉逊氏酵母 蛋白质降解 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米酒乳杆菌对风鸭肌肉蛋白质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许慧卿 蒋云升 +2 位作者 王畏畏 汪志君 董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5-148,共4页
以米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为发酵剂加工风鸭,研究其在风鸭加工过程中对肌肉蛋白降解的影响。用SDS-PAGE电泳分析蛋白质的降解规律,同时比较加工初期及末期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并以不接菌样品为对照。结果表明,与对照样相比,米酒... 以米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为发酵剂加工风鸭,研究其在风鸭加工过程中对肌肉蛋白降解的影响。用SDS-PAGE电泳分析蛋白质的降解规律,同时比较加工初期及末期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并以不接菌样品为对照。结果表明,与对照样相比,米酒乳杆菌促进了肌浆蛋白与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显著增加了游离氨基酸的总量;产鲜氨基酸、苦味氨基酸的总量和比例均显著增加;必须氨基酸总量显著增加,比例未发生显著变化;甜味氨基酸的总量未发生显著变化,比例显著下降。总之,米酒乳杆菌是一种优良的发酵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酒乳杆菌 风鸭 蛋白质降解 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