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灵武长枣干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1
作者 马乔女 贾慧 +2 位作者 顾欣 赵岩 王新谱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311,共9页
为明确灵武长枣干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通过对灵武长枣干腐病发病枝条采样,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柯赫氏法则验证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获得3株疑似病原菌,经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GF1菌株为灵武长... 为明确灵武长枣干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通过对灵武长枣干腐病发病枝条采样,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柯赫氏法则验证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获得3株疑似病原菌,经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GF1菌株为灵武长枣干腐病病原菌。依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GF1菌株为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GF1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为6;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7;光照条件有利于孢子萌发;孢子致死条件为55℃/20 min和60℃/10 min及以上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武长枣 干腐病 病原菌 木贼镰孢菌
下载PDF
干乳期奶牛隐性乳腺炎主要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2种抗菌药物的体外抗菌效果评价
2
作者 艾俊杰 戴小华 +4 位作者 何薇 宋林卿 王彦斌 王利敏 冯浩强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年第2期122-128,共7页
[目的]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奶牛隐性乳腺炎常见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评价头孢洛宁和利福昔明对临床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效果。[方法]采用兰州隐性乳腺炎诊断液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某奶牛养殖场的干乳期奶牛进行诊断;利用平... [目的]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奶牛隐性乳腺炎常见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评价头孢洛宁和利福昔明对临床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效果。[方法]采用兰州隐性乳腺炎诊断液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某奶牛养殖场的干乳期奶牛进行诊断;利用平板划线法及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采集的74份乳样进行细菌分离及种属鉴定;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头孢洛宁和利福昔明对致病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从74份乳样中共分离、鉴定致病菌9种、103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5株,占总菌株数量的33.98%;大肠杆菌24株,占总菌株数量的23.30%;产色葡萄球菌15株,占总菌株数量的14.56%;模仿葡萄球菌(10株)、表皮葡萄球菌(6株)、屎肠球菌(5株)、溶血性葡萄球菌(4株)、地衣芽孢杆菌(3株)和腐生葡萄球菌(1株)的数量分别占总菌株数量的9.70%、5.83%、4.85%、3.88%、2.91%、0.97%。体外抗菌试验结果显示,头孢洛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屎肠球菌、模仿葡萄球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的MIC分别为0.12、3.91、0.98、0.06、0.98、0.98、3.91、0.06、0.49μg/mL,MBC分别为0.24、7.81、1.95、0.12、1.95、1.95、7.81、0.24、1.95μg/mL;利福昔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屎肠球菌、模仿葡萄球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的MIC分别为0.20、6.25、1.56、0.78、1.56、1.56、12.50、0.20、0.20μg/mL,MBC分别为0.78、12.50、3.13、1.56、3.13、3.13、12.50、0.78、1.56μg/mL。[结论]引起该养殖场干乳期奶牛隐性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色葡萄球菌;头孢洛宁和利福昔明对临床分离的致病菌株均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洛宁 利福昔明 干乳期奶牛 隐性乳腺炎 致病菌
下载PDF
Effects of Different Preservation Methods 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of Marine Pathogen Vibrio anguillarum 被引量:2
3
作者 YU Yongxiang ZHANG Zheng +4 位作者 WANG Yingeng LIAO Meijie RONG Xiaojun LI Bin ZHANG Hao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417-1426,共10页
Freeze-drying,continuous passage and ultra-low temperature cryopreservation are often used to preserve pathogens.In this study,Vibrio anguillarum was rejuvenated by intramuscular infection as the initial strain.The di... Freeze-drying,continuous passage and ultra-low temperature cryopreservation are often used to preserve pathogens.In this study,Vibrio anguillarum was rejuvenated by intramuscular infection as the initial strain.The difference between cells preserved with different preservation methods and their initial strains were compared with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methods and through antibiotics resistance analysis.The composition of protectants for freeze-drying V.anguillarum was optimized.We found that the optimal composition of protectants was 8% of trehalose,12% of skim milk,8.0% of lactose,2.0% of sodium citrate,12.0% of serum and 8.0% of mannitol.The indexes of lysine decarboxylase and urease changed after continuous passage.The urease reaction changed after freeze-drying and freeze-thawing,but the reaction can be restored to the initial after freeze-drying.Based on the antibiotics resistance analyses,the sensitivity of V.anguillarum to different drugs including rifampicin,erythrocin,furazolidone,ceftazidime,lomefloxacin,gentamycin,azithromycin,doxycycline,ampicillin,co-trimoxazole and cefoperazone changed after different treatments,and some of these changes can be restored to the original through activation culture.In sum,compared with cryopreservation and continuous passage,the freeze-drying is more sustainable for the long-term preservation of V.anguillarum,which showed a better effect in maintaining the origin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hog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EZE-dryING continuous PASSAGE CRYOPRESERVATION pathogen VIBRIO ANGUILLARUM protectant
下载PDF
不同地区枣树干腐病病原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孟颢光 魏晨星 +5 位作者 祁魏峥 文才艺 王留超 万鑫茹 臧睿 赵莹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8-114,共7页
为有效防控枣树干腐病,以47株不同来源的枣树干腐病斑分离物为材料,采用ITS和EF-1α基因序列比对分析以及室内接种方法,对枣树干腐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分析其分布特点及致病力差异。结果显示,47株不同来源的枣树干腐病病原菌包括葡萄座... 为有效防控枣树干腐病,以47株不同来源的枣树干腐病斑分离物为材料,采用ITS和EF-1α基因序列比对分析以及室内接种方法,对枣树干腐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分析其分布特点及致病力差异。结果显示,47株不同来源的枣树干腐病病原菌包括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希氏座腔菌(Spencermartinsia viticola)、平截色二孢(Diplodia mutila)、色二孢菌(D. seriata)和火炬树暗葡腔菌(Phaeobotryon rhois)5个种,其中,S. viticola的分离频率最高,约65.96%,B. dothidea的分离频率次之,为17.02%;河南和河北的优势病原菌分别为葡萄座腔菌(B. dothidea)和色二孢菌(D. seriata),山西、甘肃和宁夏的优势病原菌均为希氏座腔菌(S. viticola);枣树干腐病的5种病原菌中B. dothidea的致病力最强,P. rhois的致病力最弱;病原菌S. viticola在山西和河北的分离株致病力较强,在河南、宁夏和甘肃的分离株致病力较弱。以上研究表明,枣树干腐病的病原主要由5种葡萄座腔科的真菌组成,不同地域的优势病原菌存在差异;此外,不同地区的同种病原菌的菌株间致病力存在差异,同一地区的不同种病原菌株间的致病力也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干腐病 病原真菌 病原鉴定 致病力 地域差异
下载PDF
甘肃窖藏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朱艳 朱福鹏 +7 位作者 陈富 师桂英 赵元寿 张凤 巩文娟 张威 王小晶 李永才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0-248,共9页
目的明确引起甘肃马铃薯主产区窖藏块茎干腐病致病菌的种类,确定强致病性的优势种群。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法从甘肃省通风贮藏库窖藏的典型马铃薯干腐病发病块茎组织中分离纯化获得病原菌,采用形态学结合真菌ITS序列进行菌种鉴定,用MEGA软... 目的明确引起甘肃马铃薯主产区窖藏块茎干腐病致病菌的种类,确定强致病性的优势种群。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法从甘肃省通风贮藏库窖藏的典型马铃薯干腐病发病块茎组织中分离纯化获得病原菌,采用形态学结合真菌ITS序列进行菌种鉴定,用MEGA软件比较亲缘关系,根据柯赫氏法则测定分离菌株对‘大西洋’和‘陇薯7号’马铃薯微型薯的致病性。结果从采集的马铃薯罹病组织中分离纯化得到15株真菌,分别鉴定为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茄病镰刀菌(F.solani)、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木贼镰刀菌(F.equiset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环孢镰刀菌(F.annulatum),分离频率在6.67%~26.67%之间。6种镰刀菌均可导致马铃薯块茎发病,其中锐顶镰刀菌、三线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引起的病斑显著大于其他3种镰刀菌引起的病斑。结论引起甘肃窖藏马铃薯干腐病的病原菌主要有三线镰刀菌、茄病镰刀菌、锐顶镰刀菌、木贼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和环孢镰刀菌,致病力强的优势种群为锐顶镰刀菌、三线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环孢镰刀菌作为马铃薯干腐病的致病菌属首次在我国被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干腐病 镰刀菌 分离 致病性
下载PDF
干眼发病机制及致病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袁慧艳 刘健 +2 位作者 张明明 李书娇 亢泽峰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7期675-678,683,共5页
随着社会发展,视觉行为占据生活中绝大部分时间,干眼产生的干涩、异物感及灼热感等不适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干眼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复杂多样,与性别、年龄、环境、种族、眼部手术、全身疾病及眼表情况等因素相关,因此无法... 随着社会发展,视觉行为占据生活中绝大部分时间,干眼产生的干涩、异物感及灼热感等不适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干眼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复杂多样,与性别、年龄、环境、种族、眼部手术、全身疾病及眼表情况等因素相关,因此无法实现精准的针对性治疗,在临床上难以完全治愈且病情易反复。本文回顾近几年的相关文献,对干眼的发病机制及发病因素进行综述,多方面认识干眼的发生发展,以期为干眼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发病机制 致病因素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试析《燥气总论》从燥气论治肿瘤放射性损伤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河燃 张一鸣 +2 位作者 杨雪飞 张志娣 黄挺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16-519,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陈葆善《燥气总论》中的燥气理论思想,以期为临床从燥气论治肿瘤放射性损伤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通过熟读细析《燥气总论》,试从燥邪的致病特点、发病传变、治法方药等方面,系统总结陈氏燥邪证治的思想内涵,归纳肿瘤放... [目的]初步探讨陈葆善《燥气总论》中的燥气理论思想,以期为临床从燥气论治肿瘤放射性损伤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通过熟读细析《燥气总论》,试从燥邪的致病特点、发病传变、治法方药等方面,系统总结陈氏燥邪证治的思想内涵,归纳肿瘤放射性损伤的临床特征,探析应用燥气理论治疗肿瘤放射性损伤的潜在学术思路。[结果]《燥气总论》指出,燥邪在病理上兼具寒、火、湿三邪的致病特点,病机传变遵循“先伤肺胃,先气后血,再伤络脉”的规律,在发病方式上又有直中、伏气之别,重视运用辛散之法以治燥邪,尊《伤寒论》之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为治燥祖方。归纳肿瘤放射性损伤的临床特征发现,放射线可归为一种特殊的燥气病邪,其致病亦有火、寒、湿三邪特点,基本病机亦为燥气致病,先气后血,伤及络脉,故可尝试运用《燥气总论》的学术思想论治放射性损伤。[结论]《燥气总论》对燥邪之理法方药分析论述精辟独到,恶性肿瘤放射性损伤亦具有燥邪致病特点,因此运用《燥气总论》中的燥气理论对肿瘤放射性损伤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发掘、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燥气总论 燥气理论 致病特点 发病传变 治法方药 恶性肿瘤 放射性损伤
下载PDF
儿童干眼的危险因素及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依宁 孟雕 高云仙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86-289,共4页
干眼是我国眼科临床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本综述对近年来的关于儿童干眼的相关研究总结发现,近年来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加上部分全身性因素,儿童干眼的发病人数呈快速上... 干眼是我国眼科临床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本综述对近年来的关于儿童干眼的相关研究总结发现,近年来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加上部分全身性因素,儿童干眼的发病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但对于儿童干眼的相关研究较少。西医尚无针对儿童干眼病因的治疗方法,长期药物点眼会造成儿童角膜损伤。中医治疗操作简单便捷、经济实惠、疗效确切,易被家长和干眼儿童接受。因此,本文将从儿童干眼的危险因素及中西医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干眼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干眼 病因 中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环境毒邪探讨PM2.5所致干眼的治法
9
作者 钟缘 赵盼 +1 位作者 谭诗 彭清华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955-957,977,共4页
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风险和危害已成为社会关注的公共话题,环境毒邪是基于环境污染现状提出的中医病因学概念。细颗粒物(PM2.5)属于环境毒邪范畴,是干眼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从环境毒邪理论出发,PM2.5具有外感性、相兼性、毒损性及... 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风险和危害已成为社会关注的公共话题,环境毒邪是基于环境污染现状提出的中医病因学概念。细颗粒物(PM2.5)属于环境毒邪范畴,是干眼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从环境毒邪理论出发,PM2.5具有外感性、相兼性、毒损性及普遍易感性等病因学特点,黏附于眼表易损气津、易伤目络、易兼夹他邪合而为病,从而引起类似于干眼的病理变化。在治疗时应灵活运用益气解毒、攻邪解毒和通络解毒等方法随证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毒邪 PM2.5 干眼 中医治疗
下载PDF
广西澳洲坚果干花病病原菌鉴定
10
作者 王彤彤 蒋婷 +4 位作者 谭德锦 王晓宇 卢艳春 杨志强 徐冬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8-241,252,共5页
笔者于2022年4月在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圃内发现澳洲坚果干花病,该病害危害花序,造成花瓣变褐、花序轴干枯甚至整个花序干枯死亡。本研究根据柯赫氏法则鉴定病原菌,并依据其形态学特征及TEF-TUB-ITS多基因联合... 笔者于2022年4月在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圃内发现澳洲坚果干花病,该病害危害花序,造成花瓣变褐、花序轴干枯甚至整个花序干枯死亡。本研究根据柯赫氏法则鉴定病原菌,并依据其形态学特征及TEF-TUB-ITS多基因联合建树明确病原种类,结果显示其致病菌为亚洲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asiatica与腐生新拟盘多毛孢N.saprophytica。这是亚洲新拟盘多毛孢与腐生新拟盘多毛孢造成澳洲坚果干花病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干花病 亚洲新拟盘多毛孢 腐生新拟盘多毛孢 病原鉴定
下载PDF
外燥对小鼠气管上皮纤毛运动与呼吸道液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丁建中 张六通 +5 位作者 邱幸凡 龚权 朱慧玲 王超 张渊 谭联惠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07-609,共3页
目的:观察外燥对小鼠气道组织、气管纤毛运动(CM)与呼吸道液黏多糖(RS)的影响。方法:72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常温燥组、温燥组、凉燥组,每组18只。第7天与第14天检测病理组织学、CM和RS情况。结果:温燥组... 目的:观察外燥对小鼠气道组织、气管纤毛运动(CM)与呼吸道液黏多糖(RS)的影响。方法:72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常温燥组、温燥组、凉燥组,每组18只。第7天与第14天检测病理组织学、CM和RS情况。结果:温燥组小鼠第14天气管上皮鳞状化生、气管纤毛片状缺损、肺泡瘀血、水肿等较第7天加重,约40%浆液腺上皮黏液腺化生;凉燥组小鼠气道病变比温燥组略轻,约20%浆液腺上皮黏液腺化生。与常温常湿组比较,温燥组小鼠第7天与第14天CM加快,第7天RS增高但第14天减缓(P<0.01);凉燥组小鼠第7天RS减少,第14天升高且CM加快(P<0.01)。结论:温燥通过损伤气道纤毛-黏液毯屏障、腺体结构而致肺津生成减少与宣输失司,是燥咳的重要病机之一。凉燥组小鼠RS增加与CM加快,与凉伤肺阳而致肺津不化,凝成痰饮有关。CM与RS可为研究外燥病机提供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燥邪 纤毛 葡糖氨基聚糖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马铃薯干腐病菌种类鉴定及致病性 被引量:25
12
作者 闵凡祥 王晓丹 +6 位作者 胡林双 魏琪 董学志 李凤兰 李鹤春 刘伟婷 郭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2-115,119,共5页
本研究将采自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马铃薯干腐病病样进行分离和病原菌纯化,得到27个镰刀菌菌株,通过致病性鉴定,其中的18个菌株具有致病性。运用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综合分析的方法,对上述18个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为6种镰刀菌,分别为拟... 本研究将采自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马铃薯干腐病病样进行分离和病原菌纯化,得到27个镰刀菌菌株,通过致病性鉴定,其中的18个菌株具有致病性。运用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综合分析的方法,对上述18个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为6种镰刀菌,分别为拟枝孢镰孢(Fusarium sporotrioides)、茄镰孢(F.solani)、接骨木镰孢(F.sam-bucinum)、拟丝孢镰孢(F.trichothecioides)、燕麦镰孢(F.avenaceum)和茄病镰孢蓝色变种(F.solanivar.coerule-um)。同时对上述6种镰刀菌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镰刀菌致病性不同,以接骨木镰孢、燕麦镰孢和拟丝孢镰孢致病力最强,拟枝孢镰孢致病力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干腐病 镰刀菌 致病性
下载PDF
凉燥致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丁建中 张六通 +4 位作者 龚权 陈刚 张渊 杜亚明 李侃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636-2638,共3页
目的研究凉燥对小鼠的主要致病机制。方法216只无特定病原体级(SPF)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A组),常温燥组(B组),凉燥组(C组),每组72只。在模拟凉燥条件下造模,第7天与第14天检测气道与皮肤组织病理、气管纤毛运动、气道液分泌(RS)... 目的研究凉燥对小鼠的主要致病机制。方法216只无特定病原体级(SPF)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A组),常温燥组(B组),凉燥组(C组),每组72只。在模拟凉燥条件下造模,第7天与第14天检测气道与皮肤组织病理、气管纤毛运动、气道液分泌(RS)与气道液IgG抗体(IgG-R)、血液流变学、细菌攻击实验与气管细胞bcl-2基因、bax基因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C组第14天气管、肺与皮肤病变明显,肺细菌数增高,IgG-R增高,第7天RS降低(P<0.01),血液流变学影响不明显,但气管细胞bcl-2基因表达下降。结论凉燥伤肺、伤津,致气道"纤毛-黏液毯"局部御邪屏障受损;肺津凝滞于肺,以致宣输失司则皮肤失养。本结果为凉燥致病提供实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燥 致病机制
下载PDF
黑龙江沙棘干缩病病原菌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宋瑞清 孙海珍 +1 位作者 董希文 邓勋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8-95,共8页
2006—2007年分秋、春、夏3次采集大果沙棘干缩病感病植株感病部位组织,分离纯化、鉴定获得8个真菌菌株。根据Koch's证病法则,选择分离自具有明显干缩病症状植株感病部位的分离物的孢子作为致病性测定用接种体,分别采用菌剂灌根、... 2006—2007年分秋、春、夏3次采集大果沙棘干缩病感病植株感病部位组织,分离纯化、鉴定获得8个真菌菌株。根据Koch's证病法则,选择分离自具有明显干缩病症状植株感病部位的分离物的孢子作为致病性测定用接种体,分别采用菌剂灌根、干部刮伤涂抹菌剂的方法对沙棘幼苗和12年生沙棘进行接种后,引起与自然发病相一致的症状,对接种发病的植株再分离获得3个菌株。对上述菌株进行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测定,将其鉴定为拟枝孢镰孢菌。该病原菌可生长在沙棘的叶部、枝干部及根部,生长在不同部位的菌株存在致病力上的差异。该病原菌在大果沙棘上的危害在黑龙江省尚属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沙棘 干缩病 病原鉴定 拟枝孢镰孢菌
下载PDF
大叶伞干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杀菌剂毒力测定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云霞 郭嘉铭 +1 位作者 施祖荣 向梅梅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22期227-230,共4页
为明确大叶伞干腐病的病原菌种类,筛选有效药剂,为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该病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进行了杀菌剂毒力测定。在形态学基础上,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对大叶伞(Schefflera actinophylla)干腐病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为可可毛... 为明确大叶伞干腐病的病原菌种类,筛选有效药剂,为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该病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进行了杀菌剂毒力测定。在形态学基础上,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对大叶伞(Schefflera actinophylla)干腐病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为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大叶伞干腐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0.02μg/mL,其次为45%咪酰胺水乳剂、43%戊唑醇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性粒剂和25%丙环唑乳油,EC50值均小于1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伞 可可毛色二孢 病原菌鉴定 毒力测定
下载PDF
水稻旱育秧立枯病致病菌鉴定及药剂防治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同春 马严明 +1 位作者 陆悦建 叶钟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4,共4页
从水稻旱育秧病苗上分离到 6 7个菌株 ,经鉴定分属于镰刀菌 5 8个、腐霉菌 7个、丝核菌 2个。经回接测定其致病性 ,结果表明致病的镰刀菌主要是串珠镰刀菌 (Fusariummoniliforme) ;腐霉菌中主要是盐腐霉 (Pythiumsalinum)、间生腐霉 (P ... 从水稻旱育秧病苗上分离到 6 7个菌株 ,经鉴定分属于镰刀菌 5 8个、腐霉菌 7个、丝核菌 2个。经回接测定其致病性 ,结果表明致病的镰刀菌主要是串珠镰刀菌 (Fusariummoniliforme) ;腐霉菌中主要是盐腐霉 (Pythiumsalinum)、间生腐霉 (P .interedium)和顶生腐霉 (P .acrogenum ) ;丝核菌为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solani)。接种试验表明串珠镰刀菌在 6~ 8d龄幼苗的根中部侵染发病率最高 ,腐霉菌和丝核菌在一叶一心期茎基部侵染发病率最高。药剂试验表明以浸种灵 (二硫氰基甲烷 )、土菌消 (hymexazol)、甲霜灵 (metalaxyl)等种子处理加土壤处理 ,防效优于单独种子处理或土壤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立枯病 致病菌鉴定 药剂防治
下载PDF
宁夏水稻旱育秧立枯病病原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国珍 蒋细良 +2 位作者 沙月霞 大津善弘 郭德宝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4-187,共4页
从宁夏8个市县采集旱育秧立枯病病样550份,分离后获275株菌,分属8属真菌:①镰孢属(Fusari-um),占53.1%;②腐霉属(Pythium),占22.5%;③丝核属(Rhizoctom),占1.5%;④蠕孢属(Bipolaris),占2.5%;镰格孢菌(Alternaria)28株,占10.2%;青霉菌(Pe... 从宁夏8个市县采集旱育秧立枯病病样550份,分离后获275株菌,分属8属真菌:①镰孢属(Fusari-um),占53.1%;②腐霉属(Pythium),占22.5%;③丝核属(Rhizoctom),占1.5%;④蠕孢属(Bipolaris),占2.5%;镰格孢菌(Alternaria)28株,占10.2%;青霉菌(Penicillium)13株,占4.7%;根霉菌(Rhizopus)9株,占3.3%;木霉菌5株,占1.8%。经对镰孢菌、腐霉菌、丝核菌致病性测定表明,不同病菌的致病力和引起的症状类型有一定差异。3个属的病菌均能引致稻苗的黄枯、青枯,并且伴随茎基部褐色病斑;引起矮化的是镰刀菌和腐霉菌;引起徒长的主要是镰刀菌。镰刀菌发病率75.4%,腐霉菌发病率41.5%,丝核菌发病率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育秧 立枯病 病原菌
下载PDF
掺Zn纳米TiO_2对6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超 张越锋 吴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9-232,共4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纳米材料,并进行Zn^(2+)掺杂改性,采用冷冻干燥法获得纳米微粉,在自然光下对红枣链格孢、黄瓜枯萎病、辣椒疫霉病、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和玉米弯孢等6种病原菌做抗菌实验,研究其对植物病原微生物的杀灭与抑...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纳米材料,并进行Zn^(2+)掺杂改性,采用冷冻干燥法获得纳米微粉,在自然光下对红枣链格孢、黄瓜枯萎病、辣椒疫霉病、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和玉米弯孢等6种病原菌做抗菌实验,研究其对植物病原微生物的杀灭与抑制作用。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进行物性表征,采用菌丝抑制率法统计病原菌存活数、相对抑菌率。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处理的TiO_2材料颗粒大小均匀,抑菌能力好于焙烧处理,Zn^(2+)掺杂后纳米TiO_2对植物病原菌抑制与未掺杂时相比有较好地抑制作用,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达到65.3%,红枣链格孢菌较低仅为47.5%,纳米微粉具有抗暴晒和水浸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冷冻干燥 植物病原菌 抗菌活性
下载PDF
干制辣椒红色素丧失与病原菌的关系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桂舫 金静 +3 位作者 傅德峰 王远路 蒋雯雯 刘建萍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7-29,共3页
通过对褪色的干制辣椒种子及组织的分离培养,得到4种真菌的菌株,分别为Acremonium sp.、Alternaria sp.、Cladosporium sp.和Fusarium sp.。采用刺伤法将这4种真菌接种到转红期的健康辣椒果实上,初步发现Acremonium sp.和Fusarium sp.... 通过对褪色的干制辣椒种子及组织的分离培养,得到4种真菌的菌株,分别为Acremonium sp.、Alternaria sp.、Cladosporium sp.和Fusarium sp.。采用刺伤法将这4种真菌接种到转红期的健康辣椒果实上,初步发现Acremonium sp.和Fusarium sp.可混合侵染引起辣椒红色素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制辣椒 辣椒红色素 褪色病原菌
下载PDF
3株甘薯干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冬静 谢逸萍 +2 位作者 孙厚俊 徐振 张成玲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1-8,共8页
为了明确3株甘薯干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单因素试验并利用十字交叉法和血球计数对其菌丝生长和产孢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GF1Y和GF2Y在碱性较强的环境下菌丝生长速度更快,而菌株GF3Y对酸碱度不敏感;GF1Y和GF2Y对光照不敏感,... 为了明确3株甘薯干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单因素试验并利用十字交叉法和血球计数对其菌丝生长和产孢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GF1Y和GF2Y在碱性较强的环境下菌丝生长速度更快,而菌株GF3Y对酸碱度不敏感;GF1Y和GF2Y对光照不敏感,而GF3Y在完全光照条件下生长速度最慢;3个菌株在不添加碳源或氮源条件下均能较快生长,但是其菌丝均较稀薄;3个菌株的产色素能力随着pH值、氮源等条件的不同而变化;GF1Y的菌丝致死温度为58℃,10 min,GF2Y和GF3Y的菌丝致死温度均为60℃,10 min;GF1Y的孢子致死温度为48℃,10 min,而GF2Y和GF3Y的孢子致死温度均为50℃,10 min;GF1Y和GF3Y的产孢量很低,因此不同条件对其产孢量的影响较小;GF2Y的最适产孢条件为pH 9、完全光照、以葡萄糖为碳源,以尿素为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干腐病菌 镰刀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