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4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reciating the Poetry of Du Fu Du Fu and his Poem Spring Outlook
1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5年第4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Appreciating the Poetry of du fu du fu and his poem Spring Outlook
下载PDF
Bashu Culture and Du Fu's Poetic Space
2
作者 Zhang Zongfu Huang Yan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7年第3期50-67,共18页
Bashu culture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ese culture. Du Fu's poems on the theme of Bashu account for a considerable portion of his poems, due to his long-term stay in Bashu and the vital effects of Bashu cu... Bashu culture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ese culture. Du Fu's poems on the theme of Bashu account for a considerable portion of his poems, due to his long-term stay in Bashu and the vital effects of Bashu culture had on him. The unique Bashu culture enriched his creativity, and greatly expanded his poetic space. Du Fu's Bashu poems show the natural scenery, human geography, local customs and practices, and the cultural personality of the Bashu people. In addition, Du Fu combined organically his care for the fate of his nation and the people with Bashu culture, to realize more abundant and profound space of his po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hu culture du fu poetic space ABUNDANCE PROfuNDITY
下载PDF
The Body Posture and Space of Du Fu's Writings of Illness
3
作者 HO CHI-CHU TOH HOCK A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7年第1期1-22,共22页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use a new vision in interpreting Du Fu's disease poem in order to build a more profound interpretation in the tradition of Chinese Lyricism. As the illness experiences are irreplaceable an...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use a new vision in interpreting Du Fu's disease poem in order to build a more profound interpretation in the tradition of Chinese Lyricism. As the illness experiences are irreplaceable and the disease poems expressing clear self-image of the poet, we attempt to explore the unique illness experiences to uncover the lyrical self' in Du Fu's poems. The perception of the world of the poets suffering from illness would be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while they were healthy, and thus they were experiencing a new sense of "space" through replacing the ordinary sense of spac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o interpret the new sense of space that is exhibiting features of anxiety caused by the state of imprisoned and the lost of mobility in life that is experienced by Du Fu's while he was sick.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study attempts to switch the perspective of Du Fu's disease poems that constructed a new sense of space by the action of"ascending" in order to inspect whether the patient was able to overcome his anxiety while standing on a higher plane. The third part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posture of"lying", examining Du Fu expression of space while suffering from illness and had to stay at a lower position, and his perception of the space while suffering from chronic ill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 fu Chinese lyricism illness SPACE
下载PDF
Confucianism in Du Fu's Poetry and Sun Dayu's Translation
4
作者 YAN Xiao-jia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7年第8期966-972,共7页
The great Chinese poet Du Fu's poetry in the Dang Dynast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culture. Confucianism is the main theme of his poetry, which penetrates connotation of benevolence,... The great Chinese poet Du Fu's poetry in the Dang Dynast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culture. Confucianism is the main theme of his poetry, which penetrates connotation of benevolence, love of all life and self-cultivation. The famous poet Sun Dayu strived to highlight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the essence of Confucianism in Du Fu's poetry through translation. On the basis of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source text and careful choice of words, Sun Dayu mainly used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and explanation in order to make the target readers know the spirit of Confucianism. His translation activities showed solicitude for national destiny and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fuCIANISM du fu's poetry Sun Dayu's translation
下载PDF
Metaphors of Despair and Enlightenment: A Case Study Based on Du Fu's Four Poems on Sick or Withered Trees
5
作者 JIANG Yin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24年第2期168-181,共14页
In the second year of the Shangyuan period(761),Du Fu wrote a quartet of poems on sick or withered trees.They are“The Sick Cypress,”“The Withered Palms,”“The Sick Orange Tree,”and“The Withered Nanmu Tree.”Diff... In the second year of the Shangyuan period(761),Du Fu wrote a quartet of poems on sick or withered trees.They are“The Sick Cypress,”“The Withered Palms,”“The Sick Orange Tree,”and“The Withered Nanmu Tree.”Different from his previous practice of using trees to embody personal aspirations,the poet employed sick or withered trees to allude social realities.These poems,rich with profound contemplation on individuals,society,and the Tang Dynasty,cover many important topics,such as the poet's bleak future,the decline of people's livelihoods,the immorality of rulers,and even the decline of the Tang Dynasty.These poems reveal his disappointment with the future of his country and his personal ambitions.This disenchantment reflects the pivotal shift in Du Fu's later thoughts,revealing the impetus behind his relinquishment of political aspirations in favor of poetic creation.In this regard,this quartet of poems is the most thought-provoking exploration,with an undeniable value among Du Fu's later 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g poetry du fu sick or withered trees DESPAIR ENLIGHTENMENT
原文传递
初盛唐之际的诗坛交谊与诗名评骘:以杜审言诗名升降为核心
6
作者 王伟 倪超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7-156,F0002,共11页
杜审言名列“文章四友”是初盛唐之际诗名并列传播文化现象的代表之一,但这一诗名组合缺乏足够的史料支撑。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对此并未言及,杜审言与李峤、苏味道的身份地位也不相匹配。《新唐书》载杜审言的交往时间更是有误。... 杜审言名列“文章四友”是初盛唐之际诗名并列传播文化现象的代表之一,但这一诗名组合缺乏足够的史料支撑。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对此并未言及,杜审言与李峤、苏味道的身份地位也不相匹配。《新唐书》载杜审言的交往时间更是有误。相较而言,张说关于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的文学评论更能体现当时诗坛的实际情况;而“文章四友”中缺少薛稷、宋之问,与当时诗名评骘的真实史貌不符。因此,《新唐书》是基于推崇杜甫的文化需求而塑造了“文章四友”,杜审言诗名由此逐渐升高,至明代更被胡应麟推为律诗之宗。“文章四友”和张说诗评的排序,反映出杜审言、张说与李、崔、苏、薛、宋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友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审言 文章四友 张说 杜甫 宋之问
下载PDF
“诗之出位”与诗、画会通——论杜甫题画诗对“文人画”生成之影响
7
作者 吴怀东 王雅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76,共14页
有唐一代,文学、艺术全面繁荣并互相影响,题画诗创作兴盛,爱好绘画艺术的诗人杜甫,被公认为唐代题画诗创作的“第一人”。从盛唐到中唐,政治与社会、文化都经历重大转折,绘画艺术精神也同步发生重大变革。杜甫身处这一时期,高度关注绘画... 有唐一代,文学、艺术全面繁荣并互相影响,题画诗创作兴盛,爱好绘画艺术的诗人杜甫,被公认为唐代题画诗创作的“第一人”。从盛唐到中唐,政治与社会、文化都经历重大转折,绘画艺术精神也同步发生重大变革。杜甫身处这一时期,高度关注绘画,以“诗人之眼”赏画、论画,其题画诗体现诗、画会通的美学思想:以“神”“气”论画,追求“传神”,强调“立意”;以画“遣兴”,在题画诗中表达山水隐逸的趣味与立意。杜甫的绘画艺术理念,体现出诗歌思想的影响,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绘画实践变革的动向。杜甫题画诗及其绘画观念入宋以后深得推崇,不仅影响了唐代画史的建构,也对“文人画”理念的生成与绘画创作实践作出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题画诗 文人画
下载PDF
论李杜交谊及其意义
8
作者 吴怀东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146-160,共15页
李白杜甫交谊是重要的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其意义绝不限于普通的人际关系,二人的友谊是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伟大的情谊,是儒家倡导的以义相交的典范。具体而言,李白对杜甫很关心,但与杜甫对李白的盛情相比,李白对杜甫的情谊不够“对等... 李白杜甫交谊是重要的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其意义绝不限于普通的人际关系,二人的友谊是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伟大的情谊,是儒家倡导的以义相交的典范。具体而言,李白对杜甫很关心,但与杜甫对李白的盛情相比,李白对杜甫的情谊不够“对等”:在李白交游圈中,杜甫只是他的普通朋友;在杜甫的交友圈中,李白是他一见倾心的人物。杜甫推崇李白的才华和气质,理解李白为诗为人,同情李白的遭遇,甚至为李白申冤,这充分证明李白飘逸人格与绝世才华的巨大魅力。杜甫对李白的推崇、关怀、同情、理解,也反映出杜甫独特的思想素质和精神需求,在杜甫成长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思想史和诗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杜甫 交谊 赠答诗 君子之风
下载PDF
杜甫之任侠尚义品格探究——以其与李白、房琯交往为中心
9
作者 董利波 刘子墨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8-25,共8页
侠者,重诺尚信,重义轻生。唐代崇尚任侠精神,通过杜甫与李白、房琯的交往可知,杜甫重情重义,对二人的不幸遭遇深为同情,用诗文为他们鸣不平,通过多种方式上疏分辩,几陷不测,充分体现了其任侠尚义的品格,是“侠之大者”。探寻杜甫任侠尚... 侠者,重诺尚信,重义轻生。唐代崇尚任侠精神,通过杜甫与李白、房琯的交往可知,杜甫重情重义,对二人的不幸遭遇深为同情,用诗文为他们鸣不平,通过多种方式上疏分辩,几陷不测,充分体现了其任侠尚义的品格,是“侠之大者”。探寻杜甫任侠尚义品格对于深入了解杜甫其人,理解其诗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杜诗 任侠
下载PDF
黄羊、白麦、芦酒:杜诗西北名物书写及其文学史意义
10
作者 郝润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6,共9页
杜甫边塞诗中对河西名物的书写具体而微,形象而确,有的名物仅杜甫一人使用过;有的在其后虽偶有出现,但在之前却找不到例证,语典也并非来自当时通行文献。汉代文献中出现的“黄羊”,其实是家养黄狗;芦酒,一作“虏酒”,或是西北草原民族... 杜甫边塞诗中对河西名物的书写具体而微,形象而确,有的名物仅杜甫一人使用过;有的在其后虽偶有出现,但在之前却找不到例证,语典也并非来自当时通行文献。汉代文献中出现的“黄羊”,其实是家养黄狗;芦酒,一作“虏酒”,或是西北草原民族常喝的马奶酒。杜甫边塞诗中西北名物的特别书写,与唐代类书编纂之风及博物学、医学发达等文化环境不无关联。杜诗中三种名物的书写,不仅丰富了诗歌内涵,反映了时代地域特征,成就了杜诗“体物写志”的艺术贡献,影响及于后来,更重要的是:它也是唐诗史中盛唐气象的最后展示,随着安史之乱后帝国版图的南扩,杜甫及其以后文人的文学书写视野亦随之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 西北 名物 文学史意义 盛唐气象
下载PDF
《钱注杜诗》整理刍议
11
作者 曾祥波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3期12-20,共9页
《钱注杜诗》一向被认为是清代“集大成”杜诗注的源头与最具原创性的注本。比对宋注与钱注,发现钱注承袭宋注的内容占全书百分之七十以上,在观点原创性上超出宋注的内容不多;受文献搜集的限制,钱注未能全面掌握宋注,且对宋注颇多误解... 《钱注杜诗》一向被认为是清代“集大成”杜诗注的源头与最具原创性的注本。比对宋注与钱注,发现钱注承袭宋注的内容占全书百分之七十以上,在观点原创性上超出宋注的内容不多;受文献搜集的限制,钱注未能全面掌握宋注,且对宋注颇多误解。在钱注并无整体原创性的前提下,其他直接或间接遵从钱注的清人代表注本(如仇、浦、杨等)对宋注的承袭问题也将逐次呈现。所以,杜诗研究应以宋代注本为起点,不应以清代注本为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注杜诗》 杜诗宋注 稿本 原创性
下载PDF
宋人注杜的三种整理本考察
12
作者 胡可先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3期1-11,20,共12页
宋代杜诗学极盛,有“千家注杜”之誉。宋人对于杜诗的注释,是杜诗学史上的开创和奠基之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三种宋人杜诗注释的整理本,分别代表了古籍整理的三种类型:《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是在原本散佚较多的情况下辑佚而成... 宋代杜诗学极盛,有“千家注杜”之誉。宋人对于杜诗的注释,是杜诗学史上的开创和奠基之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三种宋人杜诗注释的整理本,分别代表了古籍整理的三种类型:《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是在原本散佚较多的情况下辑佚而成的整理著作;《新定杜工部草堂诗笺斠证》,是在原本基础上进行了正本清源、斠证发微、订讹掘隐工作,而与原本相较,成为了一种融合较多整理者见解的新著;《新刊校定集注杜诗》,则是恪守古籍整理规范,重在校点勘误、旨在恢复原貌的精审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人注杜 《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 《新定杜工部草堂诗笺斠证》 《新刊校定集注杜诗》
下载PDF
杜甫诗歌善用“细”字的语言艺术
13
作者 刘燕歌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杜甫在炼字遣词方面对“细”字甚为钟情。诗中的“细”景建构起杜诗自然之维中独特的意象语言;同时,杜甫也擅长以“细”为标志语词缀织寻常事象,把羁旅生涯中的琐细情事与场景通过凸显细节的方式化入诗中,汇成了笔法细微而情意浓厚的艺... 杜甫在炼字遣词方面对“细”字甚为钟情。诗中的“细”景建构起杜诗自然之维中独特的意象语言;同时,杜甫也擅长以“细”为标志语词缀织寻常事象,把羁旅生涯中的琐细情事与场景通过凸显细节的方式化入诗中,汇成了笔法细微而情意浓厚的艺术特征。杜诗因“细”而生的描写语言在诗性语言成熟的背景下呈现出个性魅力,深悉物情、体物活泼的笔法独具姿彩,而其宏微互映、大小兼涵的层叠意象结构也显示出更富表现张力及情感底蕴的诗体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歌 细景 细事 语词渊源 艺术开拓
下载PDF
韩成武先生的杜甫研究述论
14
作者 孙微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7-54,共8页
韩成武先生是国内著名杜甫研究专家,数十年来在杜甫研究领域辛勤耕耘,取得了极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他通过系列学术著作《杜甫诗全译》《少陵体诗选》《诗圣:忧患世界中的杜甫》《杜诗艺谭》《杜甫新论》《杜诗诗体学研究》,构建起了一个... 韩成武先生是国内著名杜甫研究专家,数十年来在杜甫研究领域辛勤耕耘,取得了极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他通过系列学术著作《杜甫诗全译》《少陵体诗选》《诗圣:忧患世界中的杜甫》《杜诗艺谭》《杜甫新论》《杜诗诗体学研究》,构建起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杜甫研究体系。其洞幽烛微的杜诗艺术研究、雅俗共赏的杜甫传记、深入细致的杜诗诗体研究,对认识和理解杜甫的思想境界与艺术成就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有力地推进了新时期杜甫研究的深入发展。韩先生的杜甫研究往往将扎实的文献考据与细致的艺术分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不事空谈、严谨精审、浑厚细腻的研究特色,为当代杜诗学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进行深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成武 杜甫研究 杜诗艺术 杜诗诗体学
下载PDF
《菅家后集》所见杜甫逸诗真伪考——兼谈九世纪杜诗东瀛初渐时之传播形态
15
作者 陈翀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3期45-55,68,共12页
被日本古人尊为“天神”的平安时期大儒菅原道真《菅家后集》卷头收有一首《自咏》诗,此诗在江户时期就已被林罗山等人相继指出为杜甫逸诗。然而时至今日,日本古典文学、史学研究者仍将其视作菅原道真最重要作品之一,未对此诗之真伪予... 被日本古人尊为“天神”的平安时期大儒菅原道真《菅家后集》卷头收有一首《自咏》诗,此诗在江户时期就已被林罗山等人相继指出为杜甫逸诗。然而时至今日,日本古典文学、史学研究者仍将其视作菅原道真最重要作品之一,未对此诗之真伪予以必要的存疑与考辨。本文拟从贞享四年刊本《菅家后草》之《自咏》题下注入手,勾稽古文献,指出林罗山等人所说不谬。同时从菅原道真曾手书杜诗这一新史实出发,厘清杜诗初传东瀛之时间点,对唐抄杜诗在九世纪日本的传播形态作出一些新的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逸诗 菅原道真 林罗山 杜诗东渐
下载PDF
文本细读、文献考辨与“文心”前置:朝鲜杜诗学研究的基本维度——以左江《杜诗与朝鲜时代汉文学》为中心
16
作者 王成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3期69-77,86,共10页
杜诗学作为朝鲜古代诗学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单一的文本分析很难挖掘出杜诗在朝鲜文坛接受、传播与变化的丰富状貌,只有多维度阐释才能达成整体性的学术关照。左江《杜诗与朝鲜时代汉文学》以文本细读作为研究基础,重视文献考辨。该书秉... 杜诗学作为朝鲜古代诗学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单一的文本分析很难挖掘出杜诗在朝鲜文坛接受、传播与变化的丰富状貌,只有多维度阐释才能达成整体性的学术关照。左江《杜诗与朝鲜时代汉文学》以文本细读作为研究基础,重视文献考辨。该书秉承旧文献新用、新文献智用的研究原则,将义理阐释与文献考辨相结合,体现出“文心”前置的鲜明特点,进一步丰富了东亚汉文化圈的杜诗学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与朝鲜时代汉文学》 朝鲜杜诗学 文本 文献 “文心”
下载PDF
源流、派别、正变:《杜诗镜铨》对“杜甫诗学”的建构
17
作者 刘重喜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7-184,I0005,共9页
“杜甫诗学”是郭绍虞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包括文学史和批评史两方面的含义。在古代杜甫诗集注本中,清代学者杨伦所著《杜诗镜铨》一书最能体现“杜甫诗学”思想。《杜诗镜铨》从文学史出发,通过对历代诗歌文本句法、章法、用典以及诗... “杜甫诗学”是郭绍虞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包括文学史和批评史两方面的含义。在古代杜甫诗集注本中,清代学者杨伦所著《杜诗镜铨》一书最能体现“杜甫诗学”思想。《杜诗镜铨》从文学史出发,通过对历代诗歌文本句法、章法、用典以及诗体风格的具体分析,细致地梳理出杜诗的“源流所出”和“派别所开”,全面彰显了杜诗“集大成”的文学史地位。从批评史出发,以传统诗论中的“正变”思想作为批评视角,以“变化而不失其正”的杜诗作为评判尺度,通过诠释“别裁伪体”和“清词丽句”,探索出以杜诗为核心的古代诗学史“正”与“变”的发展规律。研究“杜甫诗学”不仅可以进一步认清杜诗“集大成”的文学史意义,对于当前构建中国文学批评的话语体系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伦 《杜诗镜铨》 杜甫诗学 源流 派别 正变
下载PDF
杜甫召补京兆功曹事新考——兼论《奉寄别马巴州》之作年
18
作者 孙微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98,共7页
杜甫在《奉寄别马巴州》的诗注中称其在东川除京兆功曹,然诗中对功曹一职却表现出鄙弃的态度,学界遂误以为杜甫并未接受此职。实际上京兆功曹是杜甫官职序列中的重要节点,其品阶恰好位于华州司功参军与检校工部员外郎之间,是检校工部员... 杜甫在《奉寄别马巴州》的诗注中称其在东川除京兆功曹,然诗中对功曹一职却表现出鄙弃的态度,学界遂误以为杜甫并未接受此职。实际上京兆功曹是杜甫官职序列中的重要节点,其品阶恰好位于华州司功参军与检校工部员外郎之间,是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前资官。《奉寄别马巴州》应作于广德元年(763)春,是年正月严武代刘晏为京兆尹,遂表奏杜甫为京兆功曹参军。黄鹤将此诗系于上元二年(761)乃是沿袭了新旧《唐书·杜甫传》之误,而仇兆鳌将此诗与《奉待严大夫》的作年进行联动,同系于广德二年(764)春,乃是出于对诗意的误解,其实杜甫召补京兆功曹与严武再次镇蜀并无密切的联系,故二诗的作年并没有联动之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严武 京兆功曹 《奉寄别马巴州》 作年
下载PDF
杜甫以左拾遗参与朝会之始日及其相关问题——《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探析
19
作者 戴伟华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1期1-12,50,共13页
杜甫《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不仅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而且对其生平研究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二诗,能了解杜甫以左拾遗身份始列朝会的经历及其表现。杜甫任左拾遗地点有两处,一在凤翔,一在长安,而参与朝会则是在至... 杜甫《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不仅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而且对其生平研究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二诗,能了解杜甫以左拾遗身份始列朝会的经历及其表现。杜甫任左拾遗地点有两处,一在凤翔,一在长安,而参与朝会则是在至德二载冬至日的长安。杜甫与张镐关联度极高,张镐救杜甫,可以在张镐“赍符告谕”中找到因果关系。有学者认为第一首是伪作,这是没有认识到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其意义。二诗互补,去年至日与今年至日形成对比,庄谐并存,富有戏剧性,别具风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左拾遗 供奉班 《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
下载PDF
ChatGPT与人类译者杜诗英译对比研究
20
作者 张拥政 阎睿 于翠红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3-82,共10页
本文以许渊冲、宇文所安和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所译杜甫诗歌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句子和语篇三个层面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显示:与人类译者相比,ChatGPT在翻译中使用的词汇更加丰富多样,且偏好名词,叙事倾向于采用第一人称视... 本文以许渊冲、宇文所安和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所译杜甫诗歌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句子和语篇三个层面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显示:与人类译者相比,ChatGPT在翻译中使用的词汇更加丰富多样,且偏好名词,叙事倾向于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在词汇使用和翻译风格上更加接近宇文译本,在句式结构上更接近许译本。不过,ChatGPT有时会因过分追求韵律或因人称代词指代不清而导致歧义或影响译文自然度,仍需专业人员进行干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研究指出,大力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不仅要“善用”,还要“用善”人工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人类译者 杜甫 诗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