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3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reciating the Poetry of Du Fu Du Fu and his Poem Spring Outlook
1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5年第4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Appreciating the Poetry of du fu du fu and his poem spring Outlook
下载PDF
“诗之出位”与诗、画会通——论杜甫题画诗对“文人画”生成之影响
2
作者 吴怀东 王雅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76,共14页
有唐一代,文学、艺术全面繁荣并互相影响,题画诗创作兴盛,爱好绘画艺术的诗人杜甫,被公认为唐代题画诗创作的“第一人”。从盛唐到中唐,政治与社会、文化都经历重大转折,绘画艺术精神也同步发生重大变革。杜甫身处这一时期,高度关注绘画... 有唐一代,文学、艺术全面繁荣并互相影响,题画诗创作兴盛,爱好绘画艺术的诗人杜甫,被公认为唐代题画诗创作的“第一人”。从盛唐到中唐,政治与社会、文化都经历重大转折,绘画艺术精神也同步发生重大变革。杜甫身处这一时期,高度关注绘画,以“诗人之眼”赏画、论画,其题画诗体现诗、画会通的美学思想:以“神”“气”论画,追求“传神”,强调“立意”;以画“遣兴”,在题画诗中表达山水隐逸的趣味与立意。杜甫的绘画艺术理念,体现出诗歌思想的影响,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绘画实践变革的动向。杜甫题画诗及其绘画观念入宋以后深得推崇,不仅影响了唐代画史的建构,也对“文人画”理念的生成与绘画创作实践作出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题画诗 文人画
下载PDF
杜甫之任侠尚义品格探究——以其与李白、房琯交往为中心
3
作者 董利波 刘子墨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8-25,共8页
侠者,重诺尚信,重义轻生。唐代崇尚任侠精神,通过杜甫与李白、房琯的交往可知,杜甫重情重义,对二人的不幸遭遇深为同情,用诗文为他们鸣不平,通过多种方式上疏分辩,几陷不测,充分体现了其任侠尚义的品格,是“侠之大者”。探寻杜甫任侠尚... 侠者,重诺尚信,重义轻生。唐代崇尚任侠精神,通过杜甫与李白、房琯的交往可知,杜甫重情重义,对二人的不幸遭遇深为同情,用诗文为他们鸣不平,通过多种方式上疏分辩,几陷不测,充分体现了其任侠尚义的品格,是“侠之大者”。探寻杜甫任侠尚义品格对于深入了解杜甫其人,理解其诗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杜诗 任侠
下载PDF
论李杜交谊及其意义
4
作者 吴怀东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46-160,共15页
李白杜甫交谊是重要的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其意义绝不限于普通的人际关系,二人的友谊是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伟大的情谊,是儒家倡导的以义相交的典范。具体而言,李白对杜甫很关心,但与杜甫对李白的盛情相比,李白对杜甫的情谊不够“对等... 李白杜甫交谊是重要的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其意义绝不限于普通的人际关系,二人的友谊是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伟大的情谊,是儒家倡导的以义相交的典范。具体而言,李白对杜甫很关心,但与杜甫对李白的盛情相比,李白对杜甫的情谊不够“对等”:在李白交游圈中,杜甫只是他的普通朋友;在杜甫的交友圈中,李白是他一见倾心的人物。杜甫推崇李白的才华和气质,理解李白为诗为人,同情李白的遭遇,甚至为李白申冤,这充分证明李白飘逸人格与绝世才华的巨大魅力。杜甫对李白的推崇、关怀、同情、理解,也反映出杜甫独特的思想素质和精神需求,在杜甫成长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思想史和诗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杜甫 交谊 赠答诗 君子之风
下载PDF
杜甫诗歌善用“细”字的语言艺术
5
作者 刘燕歌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杜甫在炼字遣词方面对“细”字甚为钟情。诗中的“细”景建构起杜诗自然之维中独特的意象语言;同时,杜甫也擅长以“细”为标志语词缀织寻常事象,把羁旅生涯中的琐细情事与场景通过凸显细节的方式化入诗中,汇成了笔法细微而情意浓厚的艺... 杜甫在炼字遣词方面对“细”字甚为钟情。诗中的“细”景建构起杜诗自然之维中独特的意象语言;同时,杜甫也擅长以“细”为标志语词缀织寻常事象,把羁旅生涯中的琐细情事与场景通过凸显细节的方式化入诗中,汇成了笔法细微而情意浓厚的艺术特征。杜诗因“细”而生的描写语言在诗性语言成熟的背景下呈现出个性魅力,深悉物情、体物活泼的笔法独具姿彩,而其宏微互映、大小兼涵的层叠意象结构也显示出更富表现张力及情感底蕴的诗体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歌 细景 细事 语词渊源 艺术开拓
下载PDF
论江苏古代杜集刊刻的文化特征
6
作者 周生杰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0-36,共7页
从宋代至清代,江苏刻书家紧密结合杜诗学的发展特征,刊刻了多种杜集,无论数量还是质量皆领全国之先,创造了多个杜集版本史上的“第一”。江苏古代杜集刊刻体现出博大的人文情怀,奠定了江苏古代杜诗学研究重镇的学术地位。
关键词 江苏 杜集版刻 文化特征
下载PDF
论阿来《回首锦城一茫茫:杜甫成都诗传》的写作模式与成就
7
作者 吴怀东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2期100-107,126,共9页
阿来新作《回首锦城一茫茫:杜甫成都诗传》是一部高质量的“学术散文”。从文学性看,本书不仅把复杂的人物活动、历史过程处理得简洁明了,结构清晰,文字疏朗大气,语言流丽,而且描写成都之美,赞美杜甫之善,具有很强的审美感染力。从学术... 阿来新作《回首锦城一茫茫:杜甫成都诗传》是一部高质量的“学术散文”。从文学性看,本书不仅把复杂的人物活动、历史过程处理得简洁明了,结构清晰,文字疏朗大气,语言流丽,而且描写成都之美,赞美杜甫之善,具有很强的审美感染力。从学术性看,本书所述内容知识准确、科学,将学术内容进行大众化、通俗化解读,具有一定的学术品质。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并非水火不容,此书属于非虚构写作,内容上追求科学与准确,表达上追求文学感染力,此种学术的通俗化写作模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来 《杜甫成都诗传》 文学性 学术散文 非虚构写作
下载PDF
由组诗写作看魏燮均对杜甫的继承
8
作者 李贵银 李光辰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0-85,共6页
清代辽东地区著名诗人魏燮均在诗歌创作上转益多师,杜甫是其师法对象之一。在感时伤乱主题的创作上,魏燮均有意效法杜甫,以组诗形式写作了大量诗歌,其中拟杜甫《秋兴》八首而作的《拟杜少陵秋兴八首即用原韵》最具代表性。拟作用原韵且... 清代辽东地区著名诗人魏燮均在诗歌创作上转益多师,杜甫是其师法对象之一。在感时伤乱主题的创作上,魏燮均有意效法杜甫,以组诗形式写作了大量诗歌,其中拟杜甫《秋兴》八首而作的《拟杜少陵秋兴八首即用原韵》最具代表性。拟作用原韵且做到了主旨与原作基本一致,虽然在艺术成就上与原作尚有差距,但也自成一体,颇见功力。由于具有诗史性质,魏燮均的组诗不仅有助于研究当时辽东地区的文学状况,也有助于了解清朝末年辽东的历史和百姓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燮均 组诗 杜甫 《九梅村诗集》
下载PDF
杜甫对林寿图诗歌创作的影响
9
作者 马誉萌 李寅生 《闽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17,共7页
林寿图是晚清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少陵原杜甫祠堂重修的出资人。在林寿图学诗的过程中,杜甫一直是他诗歌中重要的取法对象,又由于他与杜甫拥有相似的经历,使之与杜甫产生了精神上的共鸣。杜甫对林寿图诗歌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题... 林寿图是晚清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少陵原杜甫祠堂重修的出资人。在林寿图学诗的过程中,杜甫一直是他诗歌中重要的取法对象,又由于他与杜甫拥有相似的经历,使之与杜甫产生了精神上的共鸣。杜甫对林寿图诗歌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题材与主题、语词和艺术手法三方面,林寿图还会在诗歌中直接使用杜甫的相关典故,以表达对杜甫的追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寿图 诗歌创作 杜甫 艺术手法 杜甫祠堂
下载PDF
罕见明末四色评本《杜工部律诗选评》初考
10
作者 李有林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2期33-48,共16页
《杜工部律诗选评》是一部从未被著录的杜律选抄本,共选录杜律173首,书中用四种颜色过录何景明、崔龙蟠、冯琦、钟惺四家评语,除钟惺外的三家评语均属于首次发现。此书只选杜甫律诗体现了明人治杜风尚,书中没有沾染清代杜诗学的任何气息... 《杜工部律诗选评》是一部从未被著录的杜律选抄本,共选录杜律173首,书中用四种颜色过录何景明、崔龙蟠、冯琦、钟惺四家评语,除钟惺外的三家评语均属于首次发现。此书只选杜甫律诗体现了明人治杜风尚,书中没有沾染清代杜诗学的任何气息,未发现清代研杜名家的只言片语,选录钟惺评语说明它完成于竟陵派风靡天下、尚未被口诛笔伐而声名狼藉时期。综合考量,此书完成时间上限应是《唐诗归》初次刊行的万历四十五年(1617),下限当是钱谦益《读杜小笺》《读杜二笺》刊行的崇祯十六年(1643)。书中138条何景明评语,与相传为郑善夫、王慎中所作的杜诗评语大部分相同,正本清源后,或将改写杜诗学史的相关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工部律诗选评》 何景明 崔龙蟠 冯琦 钟惺 杜诗未刊评语
下载PDF
杜甫涉胡诗的情感意蕴与艺术特色
11
作者 王运涛 《中州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0-14,共5页
研究杜甫涉胡诗是窥探杜诗总体风貌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杜甫涉胡诗对胡人的态度饱含着诗人的家国之思、君臣之义和悲悯苍生的深情。杜甫善于以第一人称叙事方式讲述诗人亲历安史之乱的悲喜之情,用第三者视角描写抗胡将士的情思,综合运... 研究杜甫涉胡诗是窥探杜诗总体风貌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杜甫涉胡诗对胡人的态度饱含着诗人的家国之思、君臣之义和悲悯苍生的深情。杜甫善于以第一人称叙事方式讲述诗人亲历安史之乱的悲喜之情,用第三者视角描写抗胡将士的情思,综合运用描写、叙事、抒情、议论追忆诗人的涉胡经历。尚奇好异是杜甫涉胡诗创作的一大特色,不仅展现出杜甫超强的想象力,也为文化多元性的维护提供了思想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涉胡诗 情感意蕴 艺术特色
下载PDF
论杜甫退朝后的曲江饮酒诗及其醉中史笔
12
作者 傅绍良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7,共10页
杜甫长安为官期间因被疏远而内心苦闷,退朝之后常在曲江饮酒,写下了许多醉饮的诗歌。其中《曲江二首》中的“朝回日日典春衣”“苑边高冢卧麒麟”“人生七十古来稀”等诗句,是杜甫生平少有的狂言醉语,因而也形成了杜甫诗风的别调。然而... 杜甫长安为官期间因被疏远而内心苦闷,退朝之后常在曲江饮酒,写下了许多醉饮的诗歌。其中《曲江二首》中的“朝回日日典春衣”“苑边高冢卧麒麟”“人生七十古来稀”等诗句,是杜甫生平少有的狂言醉语,因而也形成了杜甫诗风的别调。然而,“朝回日日典春衣”并非实写,是杜甫“懒朝”情感的夸张表达;“苑边高冢卧麒麟”是基于汉武帝故事而对玄宗皇帝晚年处境的悲叹;“人生七十古来稀”则是表达自己不能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无奈。杜甫的狂态虚中有实,醉中有真,形象地再现了唐王朝的盛衰之变对其人生的影响。虽为杜诗之别调,实为杜甫独特的诗史笔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曲江二首》 饮酒诗 诗史笔法
下载PDF
叙事性与杜甫咏物诗的辨体意识
13
作者 白松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1-81,共11页
叙事性是杜甫咏物诗体物艺术的重要特性,通过研究杜甫咏物诗对叙事性因素的调度与重组,可以看出其诗创作的辨体意识:古体咏物诗和近体咏物诗分别依托词句形式和章法结构选择不同的叙事策略,形成了不同的叙事节奏与风貌;物的客体属性会... 叙事性是杜甫咏物诗体物艺术的重要特性,通过研究杜甫咏物诗对叙事性因素的调度与重组,可以看出其诗创作的辨体意识:古体咏物诗和近体咏物诗分别依托词句形式和章法结构选择不同的叙事策略,形成了不同的叙事节奏与风貌;物的客体属性会影响诗歌体式和叙事策略的选择,并最终使物呈现出不同的神韵风度;咏物组诗则构建了内在的逻辑线路,在文本复加的结构中完成组合叙事。杜甫在充分发掘诗歌体式特质和功能的过程中以“事”写“物”,从而实现了传形入神、神形兼备的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物诗 杜甫 辨体意识 叙事性 事境 组合叙事
下载PDF
“了解之同情”之后:赵翼《瓯北诗话》论杜甫内容辨析
14
作者 李煜东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2-77,108,共7页
赵翼《瓯北诗话》卷二论杜诗的内容历来受到学界高度评价,然其中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在辨析杜诗系年时,赵翼在文献上未能充分把握“王洙本”和《钱注杜诗》的渊源,其推理逻辑亦有破绽,存在未通会杜诗便作结论的嫌疑;在对杜诗的具体分析... 赵翼《瓯北诗话》卷二论杜诗的内容历来受到学界高度评价,然其中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在辨析杜诗系年时,赵翼在文献上未能充分把握“王洙本”和《钱注杜诗》的渊源,其推理逻辑亦有破绽,存在未通会杜诗便作结论的嫌疑;在对杜诗的具体分析中又受到“诗史”和“无一字无来处”论的束缚。古人论杜的诸多方式与结论对今人影响甚巨。在“了解之同情”之后明了古人的疏失,不仅可以更深刻领会古代杜诗学的面貌,也能纠正杜甫研究中常见的“是古”现象,使今人更加警醒,推动杜诗学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翼 《瓯北诗话》 杜甫 杜诗 诗史
下载PDF
高楚芳家世、交友与生平考论
15
作者 王晓彤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26-136,共11页
宋末元初,高楚芳聚集贤才佳士编纂宋旧集注《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此本历代翻刻不断,文本文献价值颇高,故其人其书值得关注。通过对现有史料的详细考订,可知其家族自河南迁徙而来,高楚芳一支,经历了“归仙里-泰溪-嘉林-橘山”并落... 宋末元初,高楚芳聚集贤才佳士编纂宋旧集注《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此本历代翻刻不断,文本文献价值颇高,故其人其书值得关注。通过对现有史料的详细考订,可知其家族自河南迁徙而来,高楚芳一支,经历了“归仙里-泰溪-嘉林-橘山”并落脚。橘山公所结交者朱南山、文天祥、刘辰翁皆爱国名士,鸿儒乡贤;高楚芳所结交者晏镐民、刘自昭、刘将孙,品行亦然。高楚芳耳濡目染,潜心从学,待人处世彰显着厚重的庐陵文化精神。高楚芳虽生不逢时,但其少时学诗,良善执义,后刻书为田,编纂《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有功于时,元明文人继以为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楚芳 家世生平 《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 庐陵文化
下载PDF
《文苑英华》选录杜诗底本溯源--以异文为中心
16
作者 沈润冰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71,共11页
宋初官修总集《文苑英华》所选录的杜诗与通行杜集间存在诸多异文,包括字序调换、语词改易、诗句变更等。大量异文显映出其所据杜诗底本的独特性。经比勘可知,《文苑英华》与九家本、分门本、百家本等北宋诸种杜集非出同源,而二王本较特... 宋初官修总集《文苑英华》所选录的杜诗与通行杜集间存在诸多异文,包括字序调换、语词改易、诗句变更等。大量异文显映出其所据杜诗底本的独特性。经比勘可知,《文苑英华》与九家本、分门本、百家本等北宋诸种杜集非出同源,而二王本较特殊,王洙搜罗的文献中可能存在与《文苑英华》底本相同或近似的杜集。同时可排除蜀本杜集、樊晃《杜工部小集》、孙仅《杜甫集》、杂编杜集以及吴若本所参杜集为《文苑英华》底本的可能。若从文献编纂的过程来看,《文苑英华》编修时曾采辑前代类书,顾陶《唐诗类选》可能为其重要参本之一。《文苑英华》成书早于杜集祖本二王本,在杜诗结集过程中占据关键地位,对其底本的追索有助于寻绎早期杜集文本的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苑英华》 杜诗底本 异文 《唐诗类选》
下载PDF
刘濬《杜诗集评》资料来源、编纂体例及评语选录特点考论
17
作者 王辰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3-60,128,共9页
作为清代杜诗评点领域之集大成者,刘濬《杜诗集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据考索,刘濬编撰《杜诗集评》主要依据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同时还参考了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等宋本杜集。深入其中,不难发现《杜诗集评》大体采用先分体... 作为清代杜诗评点领域之集大成者,刘濬《杜诗集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据考索,刘濬编撰《杜诗集评》主要依据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同时还参考了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等宋本杜集。深入其中,不难发现《杜诗集评》大体采用先分体再编年的纂辑方式,使阅者开卷了然。通过精读全本,可以知道刘濬采择15家评论的工作主要从辨证异文、追溯渊源、叙述背景、归纳诗意、探讨诗法、阐发影响六个层面展开,堪称特色鲜明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濬 《杜诗集评》 资料来源 编纂体例 评语选录
下载PDF
试论苏词《望江南·超然台作》对杜诗《清明二首》的承扬
18
作者 李新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4-48,共5页
苏轼宦游密州期间所作《望江南·超然台作》与杜甫晚年漂流潭州所作《清明二首》,同为表现清明、寒食“双节”意涵的节令诗词,在形式方面,有着联章体、以乐写哀等诸多共同的艺术呈现,从中可看出苏轼对于杜诗艺术的推重与承扬,亦使... 苏轼宦游密州期间所作《望江南·超然台作》与杜甫晚年漂流潭州所作《清明二首》,同为表现清明、寒食“双节”意涵的节令诗词,在形式方面,有着联章体、以乐写哀等诸多共同的艺术呈现,从中可看出苏轼对于杜诗艺术的推重与承扬,亦使二作并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清明诗词之杰出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杜甫 清明 节令诗词
下载PDF
杜甫杂诗的开拓——以《秦州杂诗二十首》为例
19
作者 黄鲜 荣军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28-31,共4页
杂事发展到唐代有所新变,《秦州杂诗二十首》改变了杂诗以个人情怀为主的写作传统,转向社会现实。底层百姓及其生活成为杂诗的审美对象,拓宽了杂诗表现范围;从平民立场为百姓发声、批判现实,提高了杂诗的思想性;其杂诗手法随着写实增加... 杂事发展到唐代有所新变,《秦州杂诗二十首》改变了杂诗以个人情怀为主的写作传统,转向社会现实。底层百姓及其生活成为杂诗的审美对象,拓宽了杂诗表现范围;从平民立场为百姓发声、批判现实,提高了杂诗的思想性;其杂诗手法随着写实增加而转变,展现杂诗艺术形式的适应性,丰富了杂诗乃至诗歌的表现手段,影响了后世诗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杂诗 个人情怀 社会生活
下载PDF
诗作批点与副文本引介:论《翁批杜诗》对杜诗的诠释及其在诗学理论上的建构
20
作者 孔燕君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2期58-74,共17页
批点文字作为一种副文本形态,可以对文本意义起到明确的引介、干预与塑造功能,这一点在批点研究中尤其值得关注。《翁批杜诗》正提供了一个较为典型的文本案例,可借以讨论“批点”这一副文本的主观导向与现实功用。翁方纲通过《翁批杜诗... 批点文字作为一种副文本形态,可以对文本意义起到明确的引介、干预与塑造功能,这一点在批点研究中尤其值得关注。《翁批杜诗》正提供了一个较为典型的文本案例,可借以讨论“批点”这一副文本的主观导向与现实功用。翁方纲通过《翁批杜诗》,以批点为文本场域,对杜诗的特质及价值作了有意识的解读。他从语言组织、文本及内容来源、外部表达效果三个层面一一落实杜诗“无一字无至理”“无一字无来处”“不着一字”实则“苦用心”的特征,系统地塑造并强化了杜诗“质实”的主体特质,为其“学人诗”论的建构确立了必要的标杆与典范。可见《翁批杜诗》带有明确的批评指向与现实意图,它对杜诗的诠释、干预与塑造,本身构成并且有效完成了学人诗论体系建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批杜诗》 批点 副文本 诗学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