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礼”与“理”的叛逆——兼论崔莺莺与杜丽娘的抗争形象 被引量:3
1
作者 罗建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62-64,69,共4页
《西厢记》中的崔莺莺与《牡丹亭》中的杜丽娘都是冲破封建束缚,追求自由爱情的抗争形象。但二者的反抗对象有所不同:崔莺莺的反叛行为是对封建礼教的抗争,而杜丽娘更多的是对扭曲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之叛逆。这种差异昭... 《西厢记》中的崔莺莺与《牡丹亭》中的杜丽娘都是冲破封建束缚,追求自由爱情的抗争形象。但二者的反抗对象有所不同:崔莺莺的反叛行为是对封建礼教的抗争,而杜丽娘更多的是对扭曲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之叛逆。这种差异昭显出杜丽娘形象所体现出的人性解放与觉醒之时代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莺莺 杜丽娘 礼教 理学 叛逆
下载PDF
说《牡丹亭》中的“情”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方政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77,共4页
《牡丹亭》是一曲“情”的颂歌,它所礼赞的“至情”、“梦情”是对礼教社会的决绝反抗。作者没有给杜丽娘所体现的“情”设置具体的对立面,她的青春觉醒也并非是自觉地以情抗理,惟其如此,更说明礼教统治的严酷。杜宝、柳梦梅等人以对情... 《牡丹亭》是一曲“情”的颂歌,它所礼赞的“至情”、“梦情”是对礼教社会的决绝反抗。作者没有给杜丽娘所体现的“情”设置具体的对立面,她的青春觉醒也并非是自觉地以情抗理,惟其如此,更说明礼教统治的严酷。杜宝、柳梦梅等人以对情的无知为代价所换来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功名事业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情与理 功名事业
下载PDF
反叛高歌三人奏——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形象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清玲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16-118,共3页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在追求爱情和反叛封建礼教的相似之处来剖析她们的性格特点和各自形象的异同。
关键词 反叛 高歌 三人
下载PDF
整合理论与《牡丹亭·惊梦》的隐喻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天送 王嵘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68-71,共4页
基于整合理论,探讨《牡丹亭·惊梦》中的隐喻的运作机制。《惊梦》可分为游园前、游园时、游园后及入梦三个阶段,从文本建构两个输入空间的对应关系,分析三个阶段的合成空间所产生的意义及其联系,从而清晰显示杜丽娘从春情觉醒到情... 基于整合理论,探讨《牡丹亭·惊梦》中的隐喻的运作机制。《惊梦》可分为游园前、游园时、游园后及入梦三个阶段,从文本建构两个输入空间的对应关系,分析三个阶段的合成空间所产生的意义及其联系,从而清晰显示杜丽娘从春情觉醒到情欲实现的情感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理论 杜丽娘 惊梦 隐喻
下载PDF
《牡丹亭》:生态审美理想的浪漫高歌 被引量:1
5
作者 武建雄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47-49,共3页
生态美学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平衡与和谐是生态审美发生的基础,也是中国传统儒、道哲学蕴含的思想。《牡丹亭》通过杜丽娘与自然生态关系的紧张,展现出生态审美的不和谐,通过杜丽娘生死两世对情的执著,... 生态美学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平衡与和谐是生态审美发生的基础,也是中国传统儒、道哲学蕴含的思想。《牡丹亭》通过杜丽娘与自然生态关系的紧张,展现出生态审美的不和谐,通过杜丽娘生死两世对情的执著,表现出其对个体生态审美完善的强烈追求。《牡丹亭》谱写的是一曲人类对生态审美理想追求的浪漫高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杜丽娘 自然生态
下载PDF
论杜丽娘形象的独特性与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湘庸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3期57-59,共3页
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是个性意识、情感意识的自我觉醒者。肯定人的欲望、人的情感存在的合理性正是其形象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之所在。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下载PDF
“礼”与“理”的叛逆——兼论崔莺莺与杜丽娘的抗争形象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建新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216-218,共3页
《西厢记》中的崔莺莺与《牡丹亭》中的杜丽娘都是冲破封建束缚,追求自由爱情的抗争形象。但二者的反抗对象有所不同:崔莺莺的反叛行为是对封建礼教的抗争,而杜丽娘更多的是对扭曲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之叛逆。这种差异昭... 《西厢记》中的崔莺莺与《牡丹亭》中的杜丽娘都是冲破封建束缚,追求自由爱情的抗争形象。但二者的反抗对象有所不同:崔莺莺的反叛行为是对封建礼教的抗争,而杜丽娘更多的是对扭曲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之叛逆。这种差异昭显出杜丽娘形象所体现出的人性解放与觉醒之时代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莺莺 杜丽娘 礼教 理学 叛逆
下载PDF
从精神分析角度比较《牡丹亭·惊梦》与《源氏物语·葵姬》的女性人物心理
8
作者 欧婧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6-58,共3页
本文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方法的"自我、本我与超我"的人格理论角度出发,阐释明代传奇《牡丹亭·惊梦》一出中杜丽娘"梦中幽会"与日本平安时代长篇小说《源氏物语·葵姬》一章中六条妃子"生魂出窍"... 本文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方法的"自我、本我与超我"的人格理论角度出发,阐释明代传奇《牡丹亭·惊梦》一出中杜丽娘"梦中幽会"与日本平安时代长篇小说《源氏物语·葵姬》一章中六条妃子"生魂出窍"的原因,探讨两部作品中两位女性的心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丽娘 六条妃子 自我 本我
下载PDF
杜丽娘的爱情观
9
作者 叶树发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7-21,共5页
《牡丹亭》在中国爱情戏的老套子中注入了新鲜而 且是深刻的思想内容,体现出那个历史阶段中中国古典戏曲新 的审美取向,而这种取向又是通过杜丽娘独特而新颖的爱情 观来表现的。她要求女人应当得到自己的权力,即对男性的需 要,质言... 《牡丹亭》在中国爱情戏的老套子中注入了新鲜而 且是深刻的思想内容,体现出那个历史阶段中中国古典戏曲新 的审美取向,而这种取向又是通过杜丽娘独特而新颖的爱情 观来表现的。她要求女人应当得到自己的权力,即对男性的需 要,质言之,就是认为女人天生要有性爱的权利。这中间, 体现着人性或者说人的本能的复苏,这在当时,无异是一种石 破天惊的呐喊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丽娘 审美取向 爱情观 性爱 人性 《牡丹亭》 中国 汤显祖 古代戏曲
下载PDF
杜丽娘的情梦与明清女性情爱教育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拥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54,共8页
明清时期,戏曲艺术教化移情的效果非常突出。《牡丹亭》中杜丽娘的情梦具有显著的情爱教育效果。杜丽娘的情梦具有生理层面和幻想层面的双重意义,成为促发杜丽娘主动追求情爱实现的教育载体。杜丽娘情梦的情爱教育内涵,表现为明清女性... 明清时期,戏曲艺术教化移情的效果非常突出。《牡丹亭》中杜丽娘的情梦具有显著的情爱教育效果。杜丽娘的情梦具有生理层面和幻想层面的双重意义,成为促发杜丽娘主动追求情爱实现的教育载体。杜丽娘情梦的情爱教育内涵,表现为明清女性借情梦倾诉内心对意中人的梦想,充分肯定杜丽娘以梦承载情爱理想的情爱实现方式,从形而上的意义上倡扬两性情爱之梦的真实性,成为明清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存在的标志,赋予了女性精神解放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情梦 情爱教育
下载PDF
杜丽娘与奥菲利娅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邹勇华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56-60,共5页
《牡丹亭》与《哈姆莱特》在中西方戏剧史上分别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两位年轻美丽的女子杜丽娘与奥菲利娅深得后人的喜爱,在了解之同情的原则下,从她们的性格特征、爱情现和所处的时代等入手,比较她们的异同,并深入探讨促使她们不... 《牡丹亭》与《哈姆莱特》在中西方戏剧史上分别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两位年轻美丽的女子杜丽娘与奥菲利娅深得后人的喜爱,在了解之同情的原则下,从她们的性格特征、爱情现和所处的时代等入手,比较她们的异同,并深入探讨促使她们不同命运走向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丽娘 奥菲利娅 叛逆
下载PDF
至“情”的化身——析《牡丹亭》中杜丽娘的艺术形象 被引量:11
12
作者 洪艳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5年第1期38-40,共3页
汤显祖在其名剧《牡丹亭》中以遒劲的笔墨塑造出一个生动独特而又丰满的“至情者”的形象———杜丽娘。在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在审美领域里把“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激扬到超越传统意识的高度。表现了人类对爱情幸福的渴望与追求。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至情 独特 中国文化史 艺术形象 追求 生动 超越传统 塑造
下载PDF
崔莺莺与杜丽娘形象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芳芳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78-80,共3页
崔莺莺和杜丽娘分别是《西厢记》、《牡丹亭》中的主角,她们都出身于名门宦族,从小就受着严格正统的封建教育。由于她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她们追求爱情幸福的方式各异。本文分析、比较了崔莺莺和杜丽娘在反抗礼教、追求自由的过程中所体... 崔莺莺和杜丽娘分别是《西厢记》、《牡丹亭》中的主角,她们都出身于名门宦族,从小就受着严格正统的封建教育。由于她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她们追求爱情幸福的方式各异。本文分析、比较了崔莺莺和杜丽娘在反抗礼教、追求自由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的时代特征。如果说《西厢记》表达的是封建的婚姻制度如何对幸福的恋人设置障碍并加以迫害,那么《牡丹亭》是写杜丽娘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爱情根本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莺莺 杜丽娘 文学形象 《西厢记》 《牡丹亭》 礼教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浅析杜丽娘性格中矛盾的合理性
14
作者 董宁 《晋中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0-11,共2页
“自我”和“本我”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杜丽娘,二者的此消彼长促成其行为的前后矛盾。杜丽娘身上体现着难得的叛逆精神,虽然这种反抗带有明显的不彻底性,但是应该看到,对于处于那个时代的她来说,已经是难能可贵的。这种矛盾符合... “自我”和“本我”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杜丽娘,二者的此消彼长促成其行为的前后矛盾。杜丽娘身上体现着难得的叛逆精神,虽然这种反抗带有明显的不彻底性,但是应该看到,对于处于那个时代的她来说,已经是难能可贵的。这种矛盾符合“二律背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丽娘 自我 本我 二律背反
下载PDF
论《牡丹亭》中梦境对于杜丽娘人物塑造的作用
15
作者 唐九久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45期352-353,共2页
梦境的描写是汤显祖戏曲的一个核心。而《牡丹亭》的梦境更是经典中的经典。汤显祖通过梦境的营造为杜丽娘提供机会寻找自我,展现真我,遇见本心潜在的欲望。同时,梦境与现实的来回变化又是《牡丹亭》整体剧情进行的动力。这才有了后面... 梦境的描写是汤显祖戏曲的一个核心。而《牡丹亭》的梦境更是经典中的经典。汤显祖通过梦境的营造为杜丽娘提供机会寻找自我,展现真我,遇见本心潜在的欲望。同时,梦境与现实的来回变化又是《牡丹亭》整体剧情进行的动力。这才有了后面对柳梦梅抱有炽热之心的杜丽娘。那么,对于杜丽娘个人而言,梦境是其人物形象的重要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梦境 杜丽娘 人物形象
下载PDF
论汤显祖《牡丹亭》中的生死观
16
作者 蔡雅茹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5期38-40,共3页
《牡丹亭》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临川四梦”之一,作为汤显祖最重要的作品,它集中展示了作家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思想感情。汤显祖通过人物杜丽娘由生到死、再由死复生的戏剧情节来书写生命,展现自我生命意识。在作品中作家敢于直面死亡,利... 《牡丹亭》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临川四梦”之一,作为汤显祖最重要的作品,它集中展示了作家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思想感情。汤显祖通过人物杜丽娘由生到死、再由死复生的戏剧情节来书写生命,展现自我生命意识。在作品中作家敢于直面死亡,利用死亡甚至超越死亡,在“生生死死”之间传递着作者独特复杂的生死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生死观
下载PDF
从崔莺莺、杜丽娘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17
作者 卫柔羽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13-115,共3页
中国古代女性,她们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是非常曲折而且漫长的,随着封建势力的日渐衰弱,女性意识正在逐渐觉醒,在文学领域出现了许多歌颂女性反对封建礼教束缚、追求美好爱情的文学作品。《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崔莺莺、杜丽... 中国古代女性,她们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是非常曲折而且漫长的,随着封建势力的日渐衰弱,女性意识正在逐渐觉醒,在文学领域出现了许多歌颂女性反对封建礼教束缚、追求美好爱情的文学作品。《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崔莺莺、杜丽娘,就是反对封建礼教和勇敢追求爱情的例子,从她们身上体现出女性意识总体轮廓的递进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崔莺莺 杜丽娘
下载PDF
元明清戏曲文学中的女性觉醒历程
18
作者 王珺 《数码设计》 2018年第15期157-157,共1页
元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萌芽和发展,一些女性逐步觉醒,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女性思想觉醒的代表人物如崔莺莺、杜丽娘、李香君等,为爱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她们拥有不同的个体意识,她们的爱情观念和行为展现了女性觉醒的... 元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萌芽和发展,一些女性逐步觉醒,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女性思想觉醒的代表人物如崔莺莺、杜丽娘、李香君等,为爱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她们拥有不同的个体意识,她们的爱情观念和行为展现了女性觉醒的一个不断递进的历程。本文通过浅析元明清时期文学女性的觉醒历程,了解女性觉醒的原因、特点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莺莺、杜丽娘、李香君 元明清文学 女性觉醒
下载PDF
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浅析《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19
作者 刘瑞书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97-199,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情节 ,阐明了小说在布局谋篇上独具匠心 ,情节安排有张有弛 ,波澜起伏 ,引人入胜的特点。
关键词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明朝 冯梦龙 小说 杜十娘形象
下载PDF
舞剧《丽娘》创作感思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燕英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13,共4页
明代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家喻户晓,在艺术形式上的改编亦多种多样。舞蹈文本的创作,也已有芭蕾舞、现代舞、中国舞等不同舞种的先期实验。中型舞剧《丽娘》从中国舞的编创视角出发,根据文学剧本的基本框架为主要内容,尝试从女性化... 明代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家喻户晓,在艺术形式上的改编亦多种多样。舞蹈文本的创作,也已有芭蕾舞、现代舞、中国舞等不同舞种的先期实验。中型舞剧《丽娘》从中国舞的编创视角出发,根据文学剧本的基本框架为主要内容,尝试从女性化视角出发,集中表现女主人公丽娘的内心情感世界。本文以笔者舞剧《丽娘》的创作为个案,分别从舞剧脚本的立意搭建,舞剧的象征性空间两方面展开分析,为文学剧本改编舞剧创作提供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舞剧脚本 立意 象征性空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