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礼”与“理”的叛逆——兼论崔莺莺与杜丽娘的抗争形象 |
罗建新
|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3
|
|
2
|
说《牡丹亭》中的“情” |
刘方政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3
|
反叛高歌三人奏——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形象分析 |
黄清玲
|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6 |
3
|
|
4
|
整合理论与《牡丹亭·惊梦》的隐喻分析 |
林天送
王嵘
|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
2012 |
2
|
|
5
|
《牡丹亭》:生态审美理想的浪漫高歌 |
武建雄
|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1
|
|
6
|
论杜丽娘形象的独特性与价值 |
陈湘庸
|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4 |
1
|
|
7
|
“礼”与“理”的叛逆——兼论崔莺莺与杜丽娘的抗争形象 |
罗建新
|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8
|
从精神分析角度比较《牡丹亭·惊梦》与《源氏物语·葵姬》的女性人物心理 |
欧婧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
2011 |
0 |
|
9
|
杜丽娘的爱情观 |
叶树发
|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
2001 |
0 |
|
10
|
杜丽娘的情梦与明清女性情爱教育 |
谢拥军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1
|
杜丽娘与奥菲利娅比较研究 |
邹勇华
|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2
|
至“情”的化身——析《牡丹亭》中杜丽娘的艺术形象 |
洪艳
|
《景德镇高专学报》
|
2005 |
11
|
|
13
|
崔莺莺与杜丽娘形象比较 |
杨芳芳
|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1 |
1
|
|
14
|
浅析杜丽娘性格中矛盾的合理性 |
董宁
|
《晋中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5
|
论《牡丹亭》中梦境对于杜丽娘人物塑造的作用 |
唐九久
|
《教育教学论坛》
|
2020 |
0 |
|
16
|
论汤显祖《牡丹亭》中的生死观 |
蔡雅茹
|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21 |
0 |
|
17
|
从崔莺莺、杜丽娘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
卫柔羽
|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8
|
元明清戏曲文学中的女性觉醒历程 |
王珺
|
《数码设计》
|
2018 |
0 |
|
19
|
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浅析《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
刘瑞书
|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
2002 |
0 |
|
20
|
舞剧《丽娘》创作感思 |
肖燕英
|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