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附势与媚俗:唐代诗人人格的另一面——以李白、杜甫、高适为中心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恩成 吕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8-52,共5页
在唐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层面中,附势与媚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格现象。一方面,它是集权制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封建知识分子功利思想的反映。这种人格现象集中地反映在投献、干谒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关文学作品中。以李白、杜甫、高适为代... 在唐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层面中,附势与媚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格现象。一方面,它是集权制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封建知识分子功利思想的反映。这种人格现象集中地反映在投献、干谒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关文学作品中。以李白、杜甫、高适为代表的盛唐文人几乎都有着从附势、媚俗到愤世嫉俗的人格变化的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诗歌 文人人格 李白 杜甫 高适
下载PDF
论杜甫思想对屈原精神的传承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新 张蓓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02-105,共4页
先秦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以其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忧国忧民、正直高洁的人格精神,对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品格的形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唐代大诗人杜甫,对于屈原精神全面加以继承和发扬,在其一生的诗歌创作中都有十分显著的表现。
关键词 杜甫思想 屈原精神 继承
下载PDF
杜诗“沉郁顿挫”风格含义辨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吴相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4-108,共5页
沉郁顿挫是杜诗风格的集中概括,然而人们对"沉郁顿挫"一词的理解却很不一致,有些含义也未挖掘出来。沉郁顿挫的风格是指杜诗运思深刻,感情浓烈,声情悲壮,而又忠厚缠绵,含蓄蕴藉,回环往复的特点。
关键词 沉郁顿挫 杜甫 风格
下载PDF
文献流传、文化转型与文学嬗变:宋代杜诗学的三大成因 被引量:2
4
作者 魏景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44,共7页
宋代杜诗学的发展历程,变动不居而异常复杂。在这一发展史的横剖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三个因素,即文献上对杜甫诗集的整理,文化上对杜甫人格的尊崇,文学思潮上对杜甫诗法的追慕,三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都包含了"变"的因素,共... 宋代杜诗学的发展历程,变动不居而异常复杂。在这一发展史的横剖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三个因素,即文献上对杜甫诗集的整理,文化上对杜甫人格的尊崇,文学思潮上对杜甫诗法的追慕,三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都包含了"变"的因素,共同构成三维一体的宋代杜诗学横向谱系。杜甫地位在宋代的确立,是三个因素的合力所致。文献流传、文化转型与文学嬗变,共同促成了宋代杜诗学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宋代杜诗学 文献流传 文化转型 文学嬗变
下载PDF
杜甫题画诗的审美标准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晶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6期43-47,共5页
唐代文化艺术的繁荣 ,能够使题画诗在唐代诗坛上崛起。能够使题画诗成熟起来并成为独立艺术种类的诗人可推杜甫。杜甫在题画诗的艺术手法上匠心独运、大胆创造 ,为题画诗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杜甫的题画诗较为鲜明地体现了诗人... 唐代文化艺术的繁荣 ,能够使题画诗在唐代诗坛上崛起。能够使题画诗成熟起来并成为独立艺术种类的诗人可推杜甫。杜甫在题画诗的艺术手法上匠心独运、大胆创造 ,为题画诗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杜甫的题画诗较为鲜明地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标准。杜甫题画诗所体现的审美标准主要是瘦硬遒劲、骨气刚健 ,这与当时普遍的审美观念相左。杜甫崇尚瘦硬有骨的审美标准 ,主要见于他的题画马、画鹰的诗作之中。这种审美标准的产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题画诗 审美标准
下载PDF
诗学经典的遴选与确立——北宋诗坛宗尚杜诗的纵向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魏景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5-70,共6页
北宋是宋代诗学由宗唐学古到宋调成型的转变期,也是宋人不断遴选诗学经典的时期。杜诗由宋初的落寞到后来被树为至高无上的诗学经典,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其中既有诗学演进的内部因素,亦有文化选择的外部因素。同时,杜诗之成为经典影响着... 北宋是宋代诗学由宗唐学古到宋调成型的转变期,也是宋人不断遴选诗学经典的时期。杜诗由宋初的落寞到后来被树为至高无上的诗学经典,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其中既有诗学演进的内部因素,亦有文化选择的外部因素。同时,杜诗之成为经典影响着宋诗的特质,宋人遴选诗学典范的历程,也表现为北宋诗学动态发展的过程,杜诗学与北宋诗学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 诗学经典 北宋诗学 宋代文化
下载PDF
功名人生的审美超越——诗人杜甫“人”“圣”之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轶男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98-101,共4页
"人"与"圣"是诗人杜甫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人"的一面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杜甫,也看到了我们自己。对杜甫的终生矛盾、心战不已就有了同情的理解、理解的同情,那既是时代政治的结果,也是文化思想的产... "人"与"圣"是诗人杜甫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人"的一面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杜甫,也看到了我们自己。对杜甫的终生矛盾、心战不已就有了同情的理解、理解的同情,那既是时代政治的结果,也是文化思想的产物,更是人性的普遍存在。其"圣"的一面让我们看到了杜甫终生奔走避难,不只为身体得其所,更是为心灵求解脱,他怀着永恒的乡愁寻找精神的家园,寻找一片"乐土",那里既是自家安乐处,也是黎庶苍生安乐处。杜甫的伟大可敬之处就在这里,他实现了个体的、名利的,以及时代的巨大超越,也实现了从"圣"到"人"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功名 审美超越
下载PDF
督灸的研究现状及不足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文奎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24期132-134,共3页
督灸是一种隔物灸疗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温热刺激联合药物化学效应,通过与脊柱具有相关性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调节一身之阳气、五脏六腑之背俞穴,达到治疗的目的,扩大了灸法治疗的范围,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文章主要从督灸的作用机制... 督灸是一种隔物灸疗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温热刺激联合药物化学效应,通过与脊柱具有相关性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调节一身之阳气、五脏六腑之背俞穴,达到治疗的目的,扩大了灸法治疗的范围,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文章主要从督灸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两方面进行阐述,并总结了督灸在临床应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灸 火龙灸 长蛇灸 督脉灸 铺灸 研究现状
下载PDF
说杜甫《双枫浦》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去非 《云梦学刊》 2002年第3期77-78,共2页
杜甫的《双枫浦》一诗 ,素来号称难读 ,研究家们也各有不同的看法。究竟应当如何理解这首诗 ?这首诗在杜甫湖湘诗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真正理解了这首诗 ,对于我们正确理解晚年的杜甫 ,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杜甫 诗歌 《双枫浦》 研究
下载PDF
心哉美矣——《读杜心解》的感悟式批评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中胜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54-56,60,共4页
在杜甫批评史上,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是一部重要著作。它继承了中国古代文论重心领神会,重感悟心解的民族传统,以心解心,以心会心,以心传心,确立了杜甫批评史上一个重要批评范式。浦起龙强调,作诗、读诗、解读,全在一个心字;离心以索... 在杜甫批评史上,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是一部重要著作。它继承了中国古代文论重心领神会,重感悟心解的民族传统,以心解心,以心会心,以心传心,确立了杜甫批评史上一个重要批评范式。浦起龙强调,作诗、读诗、解读,全在一个心字;离心以索杜,必无所得,以心印心,方有自见。以心解杜,浦起龙发现了解杜的最佳路径。好诗当以心解之,浦起龙把握住了杜诗的主骨和血脉,深得杜诗风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浦起龙 心解 杜甫 《读杜心解》
下载PDF
由《禽侠》看蒲松龄的侠义精神——兼论其“动物侠”主题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玉军 《蒲松龄研究》 2016年第4期20-27,109,共9页
《禽侠》是《聊斋志异》中一篇表现侠义精神的佳作,其故事来源于杜甫诗《义鹘行》和宋、明人笔记。该篇是《聊斋志异》中"动物侠"主题的代表作,反映了蒲松龄强烈的侠义精神,也体现了蒲松龄对杜甫侠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 禽侠 蒲松龄 杜甫 侠义精神 动物侠
下载PDF
《戏赠杜甫》非李白诗辨及对李杜关系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2
作者 丹枫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68-70,共3页
文章的前半部分通过考证 ,进一步论证了《戏赠杜甫》一诗非李白诗的种种原因。在此基础上 ,对李杜关系予以重新检视 ,认为李杜的交情的确很好 ,但并没有达到后人通常认为的“知音”程度。而正确评价李杜友谊 ,为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他们的... 文章的前半部分通过考证 ,进一步论证了《戏赠杜甫》一诗非李白诗的种种原因。在此基础上 ,对李杜关系予以重新检视 ,认为李杜的交情的确很好 ,但并没有达到后人通常认为的“知音”程度。而正确评价李杜友谊 ,为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他们的诗歌及创作主张、思想经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戏赠杜甫》 李杜关系
下载PDF
圣人胸襟 大儒情怀——杜甫对蒲松龄影响论略
13
作者 杨玉军 《蒲松龄研究》 2017年第1期104-113,131,共11页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彪炳千秋的人物,蒲松龄和杜甫在生平、思想、性格与文学创作方面都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杜甫在思想和创作多个方面均给予蒲松龄以丰富的精神滋养,蒲松龄也堪称是"诗圣"杜甫的后代知音和优秀的继承者。
关键词 杜甫 蒲松龄 影响
下载PDF
株洲杜甫草堂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水明 鲁新民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44-147,共4页
株洲石浦少陵草堂为纪念杜甫住宿凿石浦题诗而建。其始建于宋,盛于康乾,毁于晚清。杜公在凿石浦住宿时间短,留下诗篇少;然而,岁月精准,遗址精确,历代怀杜盛事详实可查,实属罕见。
关键词 凿石浦 杜甫草堂 怀杜岩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进展
15
作者 陈旻湖 章天予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89年第7期289-292,共4页
本文综述法莫替丁、尼扎替丁、亚砜咪唑、三钾二橼络合铋及前列腺素类似物等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新药的作用机理、疗效及副作用。
关键词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下载PDF
论杜甫的正体七律及其声律特色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英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5期27-29,共3页
杜甫的七言律诗是杜甫诗歌中较受人关注的一个方面。通过对杜甫七律的声律研究,可以看出杜甫在注意打破原有的声律结构而创作变体七律的同时,也在遵循传统创作正体七律。正体七律一直以来虽较少受关注,但也是杜甫诗律艺术的一个体现。... 杜甫的七言律诗是杜甫诗歌中较受人关注的一个方面。通过对杜甫七律的声律研究,可以看出杜甫在注意打破原有的声律结构而创作变体七律的同时,也在遵循传统创作正体七律。正体七律一直以来虽较少受关注,但也是杜甫诗律艺术的一个体现。正体七律是杜甫对历来七律形式的一个总结,为七律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正体七律的创作以及在声律方面所做的努力,也显示出杜甫对诗律的精心追求和求新求变的创作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正体七律 声律
下载PDF
前列腺素类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
17
作者 陈观榕 韩萍 +1 位作者 练海燕 赵香兰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89年第7期293-295,292,共4页
近十多年来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着重介绍前列腺素类药物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 胃溃疡 前列腺素
下载PDF
《六度集经》词语例释——兼与蒲正信先生商榷
18
作者 张龙 陈源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39-41,共3页
《六度集经》是三国时代东吴康僧会编译的一部佛本生故事与佛传故事集,当代学者蒲正信曾专门为其作详细注解,但对其中一些词语的训释和注音欠妥,如■、蒻、杌、齚等。利用字书、韵书等相关文献,从语音和意义等方面来考察这些词语,可知&q... 《六度集经》是三国时代东吴康僧会编译的一部佛本生故事与佛传故事集,当代学者蒲正信曾专门为其作详细注解,但对其中一些词语的训释和注音欠妥,如■、蒻、杌、齚等。利用字书、韵书等相关文献,从语音和意义等方面来考察这些词语,可知"■"是"老弱"之义;"蒻"当是名词而非助词,其释义与"荷"有关;"杌"作动词用,由"断"义引申为"杀戮"之义;"齚"读音为zé,非"炸";"氎"注的引文有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度集经》 蒲正信 《一切经音义》 《龙龛手镜》
下载PDF
《〈聊斋志异〉校注》的几点商榷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启新 《蒲松龄研究》 2014年第3期18-26,共9页
盛伟先生的《〈聊斋志异〉校注》(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中有的人物没有注释,个别注释有待商榷。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考证出"王蒲令"是淄川举人王启泰;"潍水邑令"是陕西临潼举人王珍;"王侍御"是胶... 盛伟先生的《〈聊斋志异〉校注》(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中有的人物没有注释,个别注释有待商榷。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考证出"王蒲令"是淄川举人王启泰;"潍水邑令"是陕西临潼举人王珍;"王侍御"是胶州进士王垓;"章丘邑令钟"是浙江钱塘人钟运泰;以及青城进士于重寅的简要身世。认为长山举人李笃之不是蒲松龄的表哥;新城进士李鸿霔任职云南元江知府,而不是湖南沅江知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校注 王蒲令 潍水邑令 王侍御 章丘邑令钟等
下载PDF
明弘治十二年礼部会试舞弊案 被引量:7
20
作者 谈晟广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4-139,共16页
弘治十二年(1499)春,唐寅以南京乡试第一名的成绩参加在京城举行的礼部会试。是次考试后来由于主考官程敏政和考生唐寅、徐经涉嫌鬻题舞弊而成为明代历史上一次受人关注的会试。唐寅也因为这场舞弊案而被废为吏,由此直接影响了唐寅后来... 弘治十二年(1499)春,唐寅以南京乡试第一名的成绩参加在京城举行的礼部会试。是次考试后来由于主考官程敏政和考生唐寅、徐经涉嫌鬻题舞弊而成为明代历史上一次受人关注的会试。唐寅也因为这场舞弊案而被废为吏,由此直接影响了唐寅后来的人生道路,特别是他的艺术创作。关于这场舞弊案,历来模糊难辨。本文试图从一些新的角度,如该试另一主考官李东阳与徐经家族的关系、《明孝宗实录》纂修以及关于此事的评价、对舞弊案所涉官员傅瀚、华昶以及唐寅友人都穆的考察等,来重新审视这一事件,这对研究中国绘画史上“明四家”之一的唐寅的个人思想无疑是个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部会试 舞弊 唐寅 徐经 《明孝宗实录》 程敏政 李东阳 傅瀚 华昶 都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