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ual-Defect Engineering Strategy Enables High-Durability Rechargeable Magnesium-Metal Batteries
1
作者 Fuyu Chen Bai‑Qing Zhao +8 位作者 Kaifeng Huang Xiu‑Fen Ma Hong‑Yi Li Xie Zhang Jiang Diao Jili Yue Guangsheng Huang Jingfeng Wang Fusheng Pan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449-461,共13页
Rechargeable magnesium-metal batteries(RMMBs)are promising next-generation secondary batteries;however,their development is inhibited by the low capacity and short cycle lifespan of cathodes.Although various strategie... Rechargeable magnesium-metal batteries(RMMBs)are promising next-generation secondary batteries;however,their development is inhibited by the low capacity and short cycle lifespan of cathodes.Although various strategies have been devised to enhance the Mg^(2+)migration kinetics and structural stability of cathodes,they fail to improve electronic conductivity,rendering the cathodes incompatible with magnesium-metal anodes.Herein,we propose a dual-defect engineering strategy,namely,the incorporation of Mg^(2+)pre-intercalation defect(P-Mgd)and oxygen defect(Od),to simultaneously improve the Mg^(2+)migration kinetics,structural stability,and electronic conductivity of the cathodes of RMMBs.Using lamellar V_(2)O_(5)·nH_(2)O as a demo cathode material,we prepare a cathode comprising Mg_(0.07)V_(2)O_(5)·1.4H_(2)O nanobelts composited with reduced graphene oxide(MVOH/rGO)with P-Mgd and Od.The Od enlarges interlayer spacing,accelerates Mg^(2+)migration kinetics,and prevents structural collapse,while the P-Mgd stabilizes the lamellar structure and increases electronic conductivity.Consequently,the MVOH/rGO cathode exhibits a high capacity of 197 mAh g^(−1),and the developed Mg foil//MVOH/rGO full cell demonstrates an incredible lifespan of 850 cycles at 0.1 A g^(−1),capable of powering a light-emitting diode.The proposed dual-defect engineering strategy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developing high-durability,high-capacity cathodes,advancing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RMMBs,and other new secondary bat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hargeable magnesium-metal batteries dual-defect engineering Vanadium-based cathode High durability Lamellar structure
下载PDF
基于双流YOLOv4的金属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2
作者 徐浩 李丰润 陆璐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9-216,共8页
目前有许多学者使用深度学习进行表面缺陷检测研究,由于这些研究大都沿用主流目标检测算法的思路,注重高级语义特征,而忽视了低级语义信息(色彩、形状)对表面缺陷检测的重要性,因此导致缺陷检测效果不够理想。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 目前有许多学者使用深度学习进行表面缺陷检测研究,由于这些研究大都沿用主流目标检测算法的思路,注重高级语义特征,而忽视了低级语义信息(色彩、形状)对表面缺陷检测的重要性,因此导致缺陷检测效果不够理想。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金属表面缺陷检测网络——双流YOLOv4网络,骨干网络分成两个分支,输入分为高分辨率图像和低分辨率图像,浅分支负责从高分辨率图像中提取低级特征,深分支负责从低分辨率图像中提取高级特征,通过削减两分支的层数和通道数来减少模型总参数量;为了强化低级语义特征,提出了一种树形多尺度融合方法(Tree-structured Multi-scale Feature Fusion Me-thod,TMFF),并设计了一个结合极化自注意力机制和空间金字塔池化的特征融合模块(Feature Fusion Module with Polarized Self-Attention Mechanism and Spatial Pyramid Pooling,FFM-PSASPP)应用到TMFF中。在东北大学热轧带表面缺陷数据集NEU-DET、金属表面缺陷数据集GC10-DET和伊莱特电饭煲内胆缺陷数据集Enaiter的测试集上对所提算法进行了测试,测得的map@50结果分别为0.80,0.66和0.57,相比大部分主流的用于缺陷检测的目标检测算法均有提升,且模型参数量仅为原YOLOv4的一半,速度与YOLOv4接近,可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表面缺陷检测 目标检测 YOLOv4 双流骨干网络 多尺度特征强化
下载PDF
热镀锌铁合金双相钢表面白条缺陷分析
3
作者 陈光 朱敏 茅玮辰 《宝钢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8,15,共9页
分析了热镀锌铁合金双相钢两种白条缺陷的微观形貌及其特征,并对相关工艺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两种白条缺陷都源自于镀锌前的基板表面缺陷,一种源自热轧辊系铁皮,其微观以Mo、V、Cr、Ni等热轧辊系元素为特征;另一种推测源自铸坯微裂纹... 分析了热镀锌铁合金双相钢两种白条缺陷的微观形貌及其特征,并对相关工艺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两种白条缺陷都源自于镀锌前的基板表面缺陷,一种源自热轧辊系铁皮,其微观以Mo、V、Cr、Ni等热轧辊系元素为特征;另一种推测源自铸坯微裂纹,其微观特征主要为二次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铁合金 双相钢 白条缺陷 辊系铁皮 二次氧化物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木材缺陷智能检测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4
作者 王明涛 项晓扬 +2 位作者 崔文燕 院霖享 多化琼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4,共7页
木材作为天然生物材料很容易受到内外界影响从而产生不符合人们生产需求的缺陷,人们为了准确高效的识别木材缺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木材缺陷检测技术进行梳理,根据使用方法的侧重点不同将其分类,并针对典型... 木材作为天然生物材料很容易受到内外界影响从而产生不符合人们生产需求的缺陷,人们为了准确高效的识别木材缺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木材缺陷检测技术进行梳理,根据使用方法的侧重点不同将其分类,并针对典型方法加以细分归类和对比分析,总结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应用面。此外,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木材缺陷检测技术目前所存在的难点与所陷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缺陷 单阶段目标检测 双阶段目标检测 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下载PDF
电力设备缺陷文本的双通道语义增强网络挖掘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宇波 王有元 +1 位作者 梁玄鸿 夏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3-1932,共10页
电力设备运维环节积累的缺陷文本可指导设备的状态评价和检修工作。然而缺陷文本结构多样且背景噪声强,导致智能挖掘信息的难度大。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双通道语义增强网络的电力设备缺陷文本挖掘方法。首先,分析缺陷文本的内容,结合... 电力设备运维环节积累的缺陷文本可指导设备的状态评价和检修工作。然而缺陷文本结构多样且背景噪声强,导致智能挖掘信息的难度大。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双通道语义增强网络的电力设备缺陷文本挖掘方法。首先,分析缺陷文本的内容,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方法预处理缺陷文本。利用Glove词向量嵌入模型将缺陷文本映射至数值空间表征语义。然后,基于词移距离构建缺陷文本的增强文本,通过含注意力机制的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分别提取缺陷文本和增强文本的特征,进而在网络末端融合特征实现关键信息加强,提升模型分类性能。实例表明,所提双通道语义增强网络的分类Macro-F1指标相比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单通道深度学习方法至少提高6.2%、5.2%,同时所提方法为实现图像、文本等多源运维数据的特征增强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文本 信息智能挖掘 词移距离 双通道语义增强网络 特征融合
下载PDF
配电线路表面外破缺陷小目标双通道YOLO识别算法
6
作者 李海波 付家兴 +1 位作者 颛俊尧 刘永亮 《环境技术》 2024年第7期111-117,共7页
配电线路的外破缺陷可能导致电气事故、电弧故障和设备损坏,但外破缺陷识别易受波动因子影响,导致识别效果不佳。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配电线路表面外破缺陷小目标双通道YOLO识别算法。根据传输线理论对线路网络进行分布参数表示,并重... 配电线路的外破缺陷可能导致电气事故、电弧故障和设备损坏,但外破缺陷识别易受波动因子影响,导致识别效果不佳。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配电线路表面外破缺陷小目标双通道YOLO识别算法。根据传输线理论对线路网络进行分布参数表示,并重建三维点云;结合双通道YOLO算法,压缩特征信息,计算波动因子;通过簇聚类分析获取线路参数分布的特征点,并在临时坐标系中求取缺陷判别函数;将符合判别函数的特征匹配点像素聚合区域作为缺陷区域,实现缺陷检测。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应用后,识别查全率显著较高,线路表面外破缺陷识别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线路 外破缺陷 小目标双通道YOLO 识别精度
下载PDF
双重轻量化PCB缺陷检测算法研究
7
作者 杨洋 陈鑫 《福建电脑》 2024年第6期15-20,共6页
针对PCB缺陷检测方法存在检测速度慢、对部署设备要求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双重轻量化PCB缺陷检测算法。首先在YOLOv5主干网络中采用轻量化模块C3Ghost;然后利用GSConv模块和C3GS模块搭建特征融合网络,用来获取主干网络丢失的部分语义... 针对PCB缺陷检测方法存在检测速度慢、对部署设备要求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双重轻量化PCB缺陷检测算法。首先在YOLOv5主干网络中采用轻量化模块C3Ghost;然后利用GSConv模块和C3GS模块搭建特征融合网络,用来获取主干网络丢失的部分语义信息和提高网络检测速度;最后利用多任务全局通道剪枝修剪对网络精度影响较小的通道,进一步减少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量。该算法在PKU-Market-PCB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平均精度值为98.9%、模型大小为5.2M、模型参数量为2393469、检测时间为3.3ms。对比原算法,其模型大小、模型参数量和检测时间分别减少64%、66%和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B缺陷检测 双重轻量化 C3Ghost模块 通道剪枝
下载PDF
信号峭度不定干扰下的电缆局部放电模式识别研究
8
作者 高源 李拥军 《自动化仪表》 CAS 2024年第8期17-22,共6页
电缆不同类型缺陷引发的放电故障受信号偏斜度、峭度的影响,造成电缆的局部放电信号模式识别效果较差。为此,在信号峭度不定干扰下,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电缆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方法。采用小波阈值去噪方法预处理电缆局部放电信号。运... 电缆不同类型缺陷引发的放电故障受信号偏斜度、峭度的影响,造成电缆的局部放电信号模式识别效果较差。为此,在信号峭度不定干扰下,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电缆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方法。采用小波阈值去噪方法预处理电缆局部放电信号。运用双树复小波变换提取局部放电信号特征。通过提取偏斜度和峭度刻画信号的分布特征,可以解决信号峭度不定干扰问题。采用卷积神经网络训练提取的特征,并将该特征作为分类器完成电缆局部放电模式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识别准确率高于95%、识别时间低于5.4 s。该方法应用后具有较好的电缆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峭度干扰 卷积神经网络 小波阈值去噪 局部放电 双树复小波变换 电缆缺陷
下载PDF
支架介入术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颅内低灌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临床研究
9
作者 张栋梁 习雪峰 +1 位作者 韩永丰 金文才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18-522,共5页
目的:探究支架介入术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颅内低灌注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低灌注ICAS患者186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102)和联合组(n=84)。对照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方案治疗,联合组... 目的:探究支架介入术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颅内低灌注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低灌注ICAS患者186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102)和联合组(n=84)。对照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方案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比较两组ICAS患者治疗1个月后临床疗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治疗前后动脉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采用CT脑灌注成像分析患侧脑血流速度(CBF)、脑血容积(CBV)、平均通过时间(MTT)。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于治疗前后分别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统计患者治疗后1年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PSV、PI和MTT低于对照组,rCBF和rCBV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6个月后,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临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AS患者经支架介入术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后获得较好的疗效,有效改善颅内动脉血管狭窄情况,减轻神经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短期内不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介入术 双联抗血小板 颅内低灌注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神经缺损 不良事件
下载PDF
双相钛合金材料疲劳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汤可可 蔡肖 +2 位作者 赵银盾 吴昊 仲政 《力学季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1-511,共21页
双相钛合金材料多样的微观组织结构特征,以及不可避免的内在缺陷,对材料疲劳裂纹萌生、扩展以及失效等多个阶段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双相钛合金材料的疲劳问题,聚焦微观组织与几何缺陷效应,从试验和数值模拟两个角度,系统综述了双相... 双相钛合金材料多样的微观组织结构特征,以及不可避免的内在缺陷,对材料疲劳裂纹萌生、扩展以及失效等多个阶段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双相钛合金材料的疲劳问题,聚焦微观组织与几何缺陷效应,从试验和数值模拟两个角度,系统综述了双相钛合金材料在裂纹萌生以及扩展阶段的疲劳性能评估与寿命预测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针对微观细节丰富的片层组织,重点总结了片层组织与微观缺陷协同效应下的双态合金疲劳裂纹萌生问题,并对后续研究中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钛合金 微观组织 几何缺陷 片层组织 疲劳
下载PDF
有限元分析3种内固定方式治疗伴有内侧骨缺损的C3型股骨远端骨折
11
作者 陈丁 于娇娜 +1 位作者 于洋 严明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11-1720,共10页
目的:伴有内侧骨缺损的股骨远端C3型骨折预后差,目前尚无治疗伴有内侧骨缺损的股骨远端C3型骨折的金标准。本研究采用有限元分析比较股骨远端外侧单钢板、逆行髓内钉和内外侧双钢板这3种治疗伴有内侧骨缺损的股骨远端C3型骨折的内固定... 目的:伴有内侧骨缺损的股骨远端C3型骨折预后差,目前尚无治疗伴有内侧骨缺损的股骨远端C3型骨折的金标准。本研究采用有限元分析比较股骨远端外侧单钢板、逆行髓内钉和内外侧双钢板这3种治疗伴有内侧骨缺损的股骨远端C3型骨折的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点,旨在为临床选择内固定治疗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位43岁体重60 kg男性志愿者,无股骨骨折及骨病史,股骨X线及CT检测表明骨质条件无异常。运用螺旋CT对志愿者的股骨全长进行层厚1 mm的断层扫描,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基于CT采集数据建立伴有内侧骨缺损的股骨远端C3型骨折仿真模型,并分别建立股骨远端外侧解剖钢板(单钢板组)、逆行髓内钉(逆行髓内钉组)以及内外侧双钢板(双钢板组)固定的三维模型。模拟60 kg体重男性行走步态中单足负重中立位受力情况,对装配模型施加300 N轴向应力,观察各组模型中内植物的应力、剪切力、位移、股骨应力分布及骨折端位移情况。结果:单钢板组、逆行髓内钉组、双钢板组的内植物应力峰值分别为149.300、59.281、58.038 MPa,应力峰值均在股骨远端骨缺损部位。单钢板组、逆行髓内钉组、双钢板组的内植物剪切力峰值分别为77.867、30.136、33.505 MPa,均出现在股骨远端骨缺损部位。单钢板组、逆行髓内钉组、双钢板组的内植物位移峰值分别为1.34、1.25、0.83 mm,骨折端位移峰值分别为1.529、1.264、0.880 mm,股骨应力峰值分别为72.682、112.430、40.716 MPa。结论:在治疗伴有内侧骨缺损的股骨远端C3型骨折的3种模型中,双钢板组的内植物位移及应力峰值最小,股骨应力峰值最小,出现内固定断裂风险最低,可能是治疗伴有内侧骨缺损的股骨远端C3型骨折的更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 内侧骨缺损 双钢板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双路高分辨率转换网络的花色布匹瑕疵检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辉 吕祥聪 +2 位作者 申贝贝 陶冶 王俊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31-2739,共9页
对布匹瑕疵图像中存在的复杂花色背景、小目标、尺度变化大、数量不均衡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双路高分辨率转换网络的花色布匹瑕疵检测算法。利用双路高分辨率特征提取,消除复杂花色背景的影响;采用多尺度特征金字塔转换器,提高小瑕疵目... 对布匹瑕疵图像中存在的复杂花色背景、小目标、尺度变化大、数量不均衡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双路高分辨率转换网络的花色布匹瑕疵检测算法。利用双路高分辨率特征提取,消除复杂花色背景的影响;采用多尺度特征金字塔转换器,提高小瑕疵目标检测的准确率;设计自适应边界框生成器,指导初始锚定框设计;采用改进的聚焦损失解决少数类瑕疵样本准确率不高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升布匹瑕疵检测的准确率及定位精度,优于当前主流的布匹瑕疵检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匹瑕疵 小目标 尺度变化大 不平衡分类 双路高分辨率 转换网络 目标检测
下载PDF
应用于5G的高隔离双频MIMO天线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鹏 程号迪 韩国瑞 《测试技术学报》 2023年第2期165-169,184,共6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5G的n41(2.496 GHz~2.690 GHz), n78(3.300 GHz~3.800 GHz)频段的高隔离双频多输入多输出天线。通过在单极子天线单元上延伸出L型枝节产生新的谐振来实现双频,并将两个结构相同的双频天线单元以对称方式进行放置。... 本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5G的n41(2.496 GHz~2.690 GHz), n78(3.300 GHz~3.800 GHz)频段的高隔离双频多输入多输出天线。通过在单极子天线单元上延伸出L型枝节产生新的谐振来实现双频,并将两个结构相同的双频天线单元以对称方式进行放置。通过在两个天线单元之间的接地板上刻蚀一个C型槽来提高天线两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在接地板上加载一个接地枝节进一步改善天线在较高工作频段的隔离度。天线实测结果表明,工作频段分别为2.55 GHz~2.75 GHz(7.5%)和3.28 GHz~3.85 GHz(16.0%),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在工作频段内分别大于22 dB, 2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5G 双频天线 缺陷地 隔离度
下载PDF
基于双磁场管道复合型缺陷应力信号提取方法研究
14
作者 廉正 刘斌 +2 位作者 刘桐 武梓涵 杨理践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7-118,共12页
缺陷和应力共同存在的复合型缺陷是影响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双磁场管道内检测法可用于复合型缺陷处应力损伤程度判断,但应力信号提取方法亟待解决。本文将J-A理论中的磁力学关系引入磁荷模型中,解析计算了不同应力、外磁场下... 缺陷和应力共同存在的复合型缺陷是影响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双磁场管道内检测法可用于复合型缺陷处应力损伤程度判断,但应力信号提取方法亟待解决。本文将J-A理论中的磁力学关系引入磁荷模型中,解析计算了不同应力、外磁场下复合型缺陷磁信号,建立基于双磁场信号比值的复合型缺陷应力信号提取模型,提出比值因子用于缺陷处应力水平的评估,并进行了系统的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强磁信号对缺陷处应力大小不敏感,信号主要包括缺陷尺寸信息;弱磁信号对缺陷处应力大小敏感,信号包括缺陷尺寸信息和缺陷处应力信息。提出的比值因子可反映缺陷处应力情况,弱磁场强度较低时,比值因子随缺陷处应力的平均变化率大于9%,随着弱磁场强度的增加,比值因子随应力变化幅度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内检测 双磁场检测 复合型缺陷 应力
下载PDF
急性肺栓塞双能量能谱CT碘基物质图联合肺灌注缺损指数的运用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岩 汤林花 +3 位作者 徐润桃 冯旺 王皓 兰晓庆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581-1584,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APE)双能量能谱CT碘基物质图联合肺灌注缺损指数(PPDI)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APE患者64例作为APE组;另选同期慢性肺栓塞(CPE)患者60例作为CPE组,均行双能量能谱CT肺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对0.625 mm层厚的原始数据...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APE)双能量能谱CT碘基物质图联合肺灌注缺损指数(PPDI)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APE患者64例作为APE组;另选同期慢性肺栓塞(CPE)患者60例作为CPE组,均行双能量能谱CT肺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对0.625 mm层厚的原始数据运用ISP工作站(与1.2.2图像处理相对应)软件后处理,获得碘密度图及PPDI。测量碘含量取平均值;PPDI=∑(n1×d1/40)×100%。比较APE组与CPE组碘基物质图定量特征和PPDI变化;比较APE不同危险分层碘基物质图定量特征和PPDI变化;采用ROC曲线分析PPDI联合碘基物质图定量对APE预测价值。结果 APE组肺异常灌注区碘含量和肺动脉栓塞区碘含量低于C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E组PPDI高于C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危患者肺异常灌注区碘含量和肺动脉栓塞区碘含量低于低危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危患者PPDI高于低危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PPDI联合碘基物质图定量对APE预测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PPDI与碘基物质图定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能量能谱CT碘基物质图联合PPDI预测急性肺栓塞灵敏度和特异度良好,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双能量能谱CT碘基物质图 肺灌注缺损指数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端输入型嵌套融合多尺度信息的织物瑕疵检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曲皓 狄岚 +1 位作者 梁久祯 刘昊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8-412,共15页
针对织物瑕疵检测中复杂纹理区域误判和边缘检测模糊问题,提出一种双端输入型网络架构WNet,使用两个骨干分支分别提取多尺度局部和全局特征,依靠自注意力机制的全局建模能力,在卷积深层网络中补充全局信息,减少深层网络中纹理特征的冗余... 针对织物瑕疵检测中复杂纹理区域误判和边缘检测模糊问题,提出一种双端输入型网络架构WNet,使用两个骨干分支分别提取多尺度局部和全局特征,依靠自注意力机制的全局建模能力,在卷积深层网络中补充全局信息,减少深层网络中纹理特征的冗余.为了减少深层网络中局部细节信息的丢失,提出一种轻量级双分支池化金字塔,将浅层多尺度细节特征引入深层模块.搭建多尺度嵌套双分支模块,将各级尺度下不同感受野的特征信息进行融合,该模块更加关注瑕疵特征,可以生成较精确的预测图.实验证明,提出的方法在ZJU-Leaper的四个数据集上的综合评价指标较优,尤其是fmeasure、阳性预测率和阴性预测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瑕疵检测 WNet 自注意力机制 双分支池化金字塔 多尺度嵌套双分支模块
下载PDF
联合灌浆法在螺杆桩裂缝缺陷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巢国军 周建华 +1 位作者 刘永灰 赵卫全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3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结合荆荆铁路复合地基螺杆桩受力及地层特点,对螺杆桩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裂缝处理难点,基于水泥浆液屈服强度时变特性及环氧浆液良好可灌性,提出了“水泥二次灌浆+环氧灌浆”的联合灌浆处理方案。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定量... 结合荆荆铁路复合地基螺杆桩受力及地层特点,对螺杆桩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裂缝处理难点,基于水泥浆液屈服强度时变特性及环氧浆液良好可灌性,提出了“水泥二次灌浆+环氧灌浆”的联合灌浆处理方案。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定量灌浆、水泥二次灌浆及“压力-抬动”双限控制灌浆等工艺。根据灌浆前后桩基低应变完整性检测结果,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价,表明联合灌浆技术对于螺杆桩裂缝缺陷处理具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桩裂缝缺陷 联合灌浆 二次水泥灌浆 压力-抬动双限控制
下载PDF
基于双视角CT重建的固体发动机点火试验药柱缺陷实时检测技术
18
作者 武晶 陆明 +1 位作者 陈平 潘晋孝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8-137,共10页
为了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试验环境下,研究药柱裂纹等缺陷对燃面退移的影响,需要对药柱进行实时缺陷检测。但由于传统CT重建算法和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无法实时、有效地重建内部缺陷来进行动态监测,提出了一种利用双视角投影数据进... 为了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试验环境下,研究药柱裂纹等缺陷对燃面退移的影响,需要对药柱进行实时缺陷检测。但由于传统CT重建算法和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无法实时、有效地重建内部缺陷来进行动态监测,提出了一种利用双视角投影数据进行CT重建来检测缺陷的方法。首先,该方法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双视角下发动机内结构重建,完成二维到三维的跨维度重建;然后,利用无监督异常检测算法对双视角下投影图像进行缺陷检测及定位,获取缺陷区域坐标;最后,利用视差原理在三维结构体中重建缺陷,从而可以实时得到发动机内部三维结构,达到动态监测目的。利用仿真数据与模拟工件数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仅利用双视角下的投影图像即可有效完成三维重建以进行缺陷检测。相比于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超稀疏重建算法,无需缺陷区域先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药柱缺陷 实时检测 双视角CT重建 深度学习 视差原理
下载PDF
基于双传感器融合的纱疵检测技术
19
作者 王瑜 刘佳 《纺织器材》 2023年第5期69-72,共4页
为提高纱疵检测精度及分级水平,介绍电容式检测和光电式检测的原理和特点,提出基于双传感器融合的检测技术,详述其电容检测电路、光电检测电路和CAN通信电路、主控制器的处理软件流程的设计、工作原理及优势等;基于该技术开发出双传感... 为提高纱疵检测精度及分级水平,介绍电容式检测和光电式检测的原理和特点,提出基于双传感器融合的检测技术,详述其电容检测电路、光电检测电路和CAN通信电路、主控制器的处理软件流程的设计、工作原理及优势等;基于该技术开发出双传感器融合的纱疵检测系统,并用其对14.7 tex紧密纺纯棉纱线进行测试。指出:基于双传感器融合的纱疵检测技术,结合了电容式检测和光电式检测的优势,仅通过1次检测便可获得疵点信息,减少了多传感器或多次测量对于纱体的损伤,可为纱疵检测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检测信息;但其对于叶屑等植物纤维和长度小于2 mm的异色目标未做判断,需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传感器 光电式传感器 双传感器 纱疵分级 纱疵检测
下载PDF
双源CT对成人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
20
作者 赵海珊 王诚 +3 位作者 韩曙光 徐彤彤 伍雪晴 胡春峰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3年第6期761-769,共9页
目的:探讨双源CT评价成人房间隔缺损(AS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5例成人ASD患者,根据右心导管(RHC)检查术所得肺动脉平均压(mPAP)是否≥25mmHg分为PAH组(40例)和无PAH组(35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1周内行D... 目的:探讨双源CT评价成人房间隔缺损(AS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5例成人ASD患者,根据右心导管(RHC)检查术所得肺动脉平均压(mPAP)是否≥25mmHg分为PAH组(40例)和无PAH组(35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1周内行DSCT先天性心脏病检查,测量升主动脉直径(AAD)、主肺动脉直径(MPAD)、右肺动脉干直径(RPAD)、左肺动脉干直径(LPAD)、右下肺动脉直径(RLPAD)、双心室短轴最大内径(RVD、LVD)、脊柱室间隔夹角、ASD直径,计算MPAD与AAD比值(rPA)、RVD与LVD比值(RVD/LVD)。采用t检验评价两组患者临床资料、RHC检查指标、CT心血管参数差异;使用ROC曲线确定双源CT对成人ASD合并PAH的诊断效能;使用Pearso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CT参数与mPAP、PVR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CT指标有MPAD、RPAD、LPAD、RLPAD、RVD、脊柱室间隔夹角、rPA、RVD/LVD、ASD直径,其中RPAD、LPAD、脊柱室间隔夹角、rPA、RVD/LVD、ASD直径对PAH具有中等强度的诊断效能(AUC均>0.7);MPAD、rPA、ASD直径与mPAP呈中度正相关,MPAD、rPA、RVD/LVD与PVR呈中度正相关,ASD直径与PVR呈高度正相关。结论:双源CT对成人ASD合并PAH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以为临床治疗前综合评估、长期随访与管理提供较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成人房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右心导管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