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action between Locomotion and Self-Care for Patients with Stroke in Severity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the Motor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upon Admission to the Recovery Ward 被引量:2
1
作者 Takashi Kimura 《Open Journal of Therapy and Rehabilitation》 2020年第4期164-182,共19页
<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Background</span></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b><... <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Background</span></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b></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A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care and gait in stroke patients has been shown. However, there are few reports suggesting an interaction between self-care and gait.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Purpose</span></b></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b></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ocomotion and improvements in self-care.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Participants and Methods</span></b></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b></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3034 stroke patients who were registered in the Japanese Rehabilitation Database. Using their data,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groups (severe, moderate, slight) based on the motor functional inde</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pendence measure upon admission, and data were modified as mean-centered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values. We performed a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ll the collected data. Subsequently, a 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interaction using the self-care motor score from the Functional Independent Measure (FIM)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Model 1 used two independent variable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and cognitive FIM score), model 2 used two independent variables (locomotion gain and gain of an item with the stronges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o the de-pendent variable), and model 3 used a mean-centering value, which was added to model 2. The simple slope was used for further analysis.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Results</span></b></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b></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Locomotion showed an interaction with self-care, except in the slight group. The R</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2</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changes in models 1 and 2 were significant in the following: grooming, dressing lower body, and bladder management in the severe group (p < 0.01), and only dressing upper body in the moderate group (p < 0.01). Results of the simple slope analysis were significant for grooming, bowel management, and dressing lower body in the severe group and for dressing upper body in the moderate group.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onclusion</span></b></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b></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Locomotion demonstrated interaction with improving self-care, mainly in the severe group. Therefore, for moderate and slight cases, an intervention that not only involves locomotion training but also focuses on improving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hould be considered.</span></span></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actION STROKE Gait SELF-care Recovery Rehabilitation
下载PDF
Understanding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Patient Interactions in Multiple Scler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Thematic Synthesis
2
作者 Andrew Soundy Carolyn Roskell +2 位作者 Rachel Adams Tracey Elder Helen Dawes 《Open Journal of Therapy and Rehabilitation》 2016年第4期187-217,共31页
Aim: To examine the experiences of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 (HCP)-patient interactions in Multiple Sclerosis (MS), identifying factors that can influence these interactions. Methods: A three-stage systematic review an... Aim: To examine the experiences of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 (HCP)-patient interactions in Multiple Sclerosis (MS), identifying factors that can influence these interactions. Methods: A three-stage systematic review and thematic synthesis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was undertaken. Stage 1: the systematic literature search;Stage 2: methodological appraisal of the qualitative papers;Stage 3: thematic synthesis of all qualitative paper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quantitative findings into the synthesis. Results: Forty-nine qualitative studies were identified. This included 1014 individuals with MS (244 male, 755 female and 15 unknown) and 106 carers and 86 HCPs. Seventeen quantitative studies were identified which included 7680 (2008 male, 5812 females, and 40 unknown) participants as well as 224 carers. Two themes are discussed: 1) The expectations, experiences and perceptions of interactions with HCPs, and 2)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interactions and relationships. Discussion: There is need for improvement in the content and provision of information to patients with MS from HCPs. Specific strategies are suggested and implications for patients and health care providers are 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litative META-SYNTHESIS interaction COMMUNICATION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s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NEUROLOGY Multiple Sclerosis
下载PDF
The trajectories of physical growth in 4 months postnatal corrected age among preterm infants discharged from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 prospective study
3
作者 Wenying Gao Taomei Zhang +2 位作者 Qihui Wang Xiaoli Tang Ying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 CSCD 2023年第2期206-214,共9页
Objectives Growth retardation is a risk for premature infants.In addition to demographic and perinatal factors,preterm infants’physical growth may be affected by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stress,maternal post... Objectives Growth retardation is a risk for premature infants.In addition to demographic and perinatal factors,preterm infants’physical growth may be affected by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stress,maternal postpartum depression,and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trajectories of physical growth in 4 months corrected age among preterm infants discharged from the NICU and the impactors on these trajectories.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among 318 preterm infants from September 2019 to April 2021 in Shanghai,China.Latent growth modeling was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weight,length,and head circumference growth trajectories in 4 months corrected age and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emographic and medical characteristics,infant stress during NICU stay,maternal postpartum depression,and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 on each trajectory.Results Unconditional latent growth models showed curve trajectories with increasingly slower growth in weight,length,and head circumference until 4 months of corrected age.Conditional latent growth models showed that a longer length of stay in the NICU and more skin punctures were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weight at 40 weeks corrected gestational age(β=−0.43 and−0.19,respectively,P<0.05).The maternal postpartum depression between 40 weeks corrected gestational age and 1 month corrected postnatal age was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growth rate of length(β=−0.17,P=0.040),while between 2 and 3 months corrected postnatal age,there were lower growth rates of weight and head circumference(β=−0.15 and−0.19,respectively,P<0.05).The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 scores between 40 weeks corrected gestational age and 1 month corrected postnatal age negatively predicted the growth rate of weight(β=−0.19,P=0.020).Conclusion The physical growth trajectories of preterm infants discharged from the NICU were influenced by infant stress during the NICU stay,maternal postpartum depression and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WTH Latent growth model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Postpartum depression Premature infant
下载PDF
可视化信息交互系统在严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兴珍 党星波 +5 位作者 苏晓丽 密弘飞 鲁宗高 王华 韩冬 郑芸辉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可视化信息交互系统在严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1日—2021年9月30日陕西省人民医院院前急救科未使用可视化信息系统的1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男性78例,女性34例;年龄18~7... 目的探讨可视化信息交互系统在严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1日—2021年9月30日陕西省人民医院院前急救科未使用可视化信息系统的1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男性78例,女性34例;年龄18~74岁,平均43.1岁;道路交通伤81例,高处坠落伤16例,刀砍伤12例,爆炸伤3例。2021年10月1日—2022年9月30日的10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可视化信息交互系统,该系统包含院前急诊可视化、救护车版、急诊室版、医护版、实现信息共享及数据沉淀,完成质控数据上报国家创伤医学中心。观察组应用该系统进行院前院内患者信息传输、病情评估衔接及院前病历书写,男性75例,女性32例;年龄18~74岁,平均44.9岁;道路交通伤79例,高处坠落伤15例,刀砍伤10例,爆炸伤3例。比较两组患者院前院内衔接相关指标、抢救效率相关指标、院前病历完成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院前诊断时间、院内预警准备时间、院内交接时间短于对照组[(5.0±1.7)min vs.(7.9±1.8)min、11(8,14)min vs.18(16,19)min、(3.3±0.9)minvs.(4.7±1.3)min,P均<0.05],而到达院内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5%vs.87.5%,P<0.001);观察组的急诊手术准备时间、院前病历完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病历完整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失血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视化信息交互平台的使用,可提升严重创伤院前救治效果,院前院内衔接顺畅,可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院前病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可视化信息交互系统 院前急救
下载PDF
群智创新时代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交互设计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汪沙娜 谭嫄嫄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88-398,共11页
目的解决目前养老中因服务组织参与度不高及智能交互产品利用率低下而导致的养老服务质量欠佳的问题。方法通过对当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群智创新的发展及特点,分析养老服务设计的群智创新过程,提出了群智创新时代下基... 目的解决目前养老中因服务组织参与度不高及智能交互产品利用率低下而导致的养老服务质量欠佳的问题。方法通过对当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群智创新的发展及特点,分析养老服务设计的群智创新过程,提出了群智创新时代下基于用户的养老服务新组织,借助KANO模型原理对养老服务需求项目进行群体用户分析,并对分析数据结果进行优先顺序排序,获得老年用户群体对养老服务设计的真实需求情况。结果构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计框架,并结合服务设计工具进行智能交互界面设计。结论对交互设计界面的测评显示,老年人对其满意度极高,该养老服务新模式有别于传统养老模式,顺应当今群智创新时代下大数据、互联网、云平台等科技的发展需求,在提高养老服务满意度的同时,使养老服务质量达到最优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服务 群智创新 KNAO模型 交互界面
下载PDF
互动达标模式干预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负性情绪和健康行为的影响
6
作者 李蕊 袁冰 李君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199-1203,共5页
目的:探究互动达标模式干预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负性情绪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5月-2022年7月某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以常规临床干预,干预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互动达标模式干预。比... 目的:探究互动达标模式干预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负性情绪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5月-2022年7月某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以常规临床干预,干预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互动达标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健康行为、自护能力,评价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7.231,-9.451;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健康促进生活量表(HPLP-Ⅱ)中人际关系、健康责任、压力管理、营养、体育运动、精神成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9.801,8.168,8.590,10.423,8.449,8.765;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中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护知识、自我概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7.819,8.116,10.147,13.442;P<0.05);干预组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χ^(2)=6.536,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9.086,9.056,6.451,9.755;P<0.05)。结论:互动达标模式干预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其健康行为,提升其自护能力及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互动达标模式 负性情绪 健康行为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家庭媒体场景的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策略
7
作者 盖龙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79-87,共9页
人口老龄化、生活智能化是城市发展的双轨进程。“看电视”是居家老人的主要媒介接触行为,促使人们思考如何为其构建数智化的服务场景。通过分析面向家庭交互空间的家庭媒体适老服务场景构建原则及影响要素,提出基于家庭媒体的居家养老... 人口老龄化、生活智能化是城市发展的双轨进程。“看电视”是居家老人的主要媒介接触行为,促使人们思考如何为其构建数智化的服务场景。通过分析面向家庭交互空间的家庭媒体适老服务场景构建原则及影响要素,提出基于家庭媒体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模型和内容构成。从构建惠老化的收视娱乐服务场景、多功能的生活辅助服务场景、虚实结合的社会活动服务场景等三个方面,论证了以电视为中心的家庭媒体居家养老服务策略。旨在通过联结个人、家庭、城市等三个层次的交互空间,优化居家老人与家人、城市的信息连接、关系连接和情感连接,建立促进个人发展的连接,改善其在媒介化居住空间中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场景 家庭交互空间 居家养老 家庭媒体 服务策略
下载PDF
儿科门诊患儿家属护理人文关怀体验的质性研究
8
作者 张焕梅 刘义兰 +3 位作者 吴丽芬 胡昕玫 戴丽维 官春燕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5-89,共5页
目的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理论,探索门诊患儿家属就诊过程中的护理关怀体验,为改善其就医体验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面对面访谈17名门诊患儿家属,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确定主题。结果门诊患儿家属的护理人文关怀... 目的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理论,探索门诊患儿家属就诊过程中的护理关怀体验,为改善其就医体验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面对面访谈17名门诊患儿家属,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确定主题。结果门诊患儿家属的护理人文关怀体验共纳入4个主题11个亚主题,包括关怀独特性(个性化关怀、趣味关怀、空间关怀)、关怀互动性(专业水平、有效沟通、共情能力、健康信息)、关怀结局(有序就诊、高效便民)及关怀延续性(全流程关怀服务、“互联网+护理”延续服务)。结论儿科门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人文关怀体验总体较积极。应重视儿科门诊患儿的独特性,积极开展人文关怀实践,提高患儿及家属人文关怀的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 儿科门诊 患儿家属 护理人文关怀 体验 质性研究 沟通 互联网+护理
下载PDF
环境智能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周辰茜 王文娜 +2 位作者 梅永霞 林蓓蕾 张振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112,共5页
从环境智能的概念、发展背景、特征及其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分析环境智能在技术、隐私、安全、公平性等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旨在为我国环境智能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慢性病 环境智能 慢性病管理 交互方式 慢性病护理 智能护理 综述文献
下载PDF
互动式支持干预在粪菌移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朱桂铭 梁玉梅 +2 位作者 黄冬梅 徐春琴 毛燕宁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分析互动式支持干预在粪菌移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粪菌移植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 目的:分析互动式支持干预在粪菌移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粪菌移植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互动式支持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睡眠质量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式支持干预在粪菌移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缓解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菌移植 互动式支持 自我护理能力 睡眠质量
下载PDF
互动达标模式干预对腹腔镜阑尾炎患者术后自护能力的影响
11
作者 丁素敏 陈文莉 +1 位作者 赵静静 黄书芹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669-1673,共5页
目的:探究互动达标模式干预对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手术后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某院收治的82例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予以常规临床干预,研究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互动达标模式干预。评... 目的:探究互动达标模式干预对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手术后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某院收治的82例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予以常规临床干预,研究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互动达标模式干预。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自护能力,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及干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5.902,-6.651;P<0.05)自护能力量表(ESCA)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5.170,6.287,7.890,7.069;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145,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7.376,6.317,4.669,6.750;P<0.05);研究组的干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6.609,P<0.05)。结论:互动达标模式干预对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其自护能力,降低其术后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腹腔镜手术 互动达标模式 负性情绪 自护能力 并发症 生活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基于互动性公共艺术的儿童医疗空间疗愈设计策略
12
作者 李科宇 范晓莉 《设计》 2024年第13期148-150,共3页
探讨互动性公共艺术在儿童医疗空间中的潜在价值与实际应用。利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于互动性公共艺术融入儿童医疗空间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互动性公共艺术的介入策略及途径。总结出基于三方面的核心介入策略,提炼出具体的艺... 探讨互动性公共艺术在儿童医疗空间中的潜在价值与实际应用。利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于互动性公共艺术融入儿童医疗空间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互动性公共艺术的介入策略及途径。总结出基于三方面的核心介入策略,提炼出具体的艺术介入途径,为未来儿童医疗空间的疗愈设计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互动性 儿童医疗 疗愈环境 设计策略
下载PDF
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彩顺 梁雪英 +1 位作者 张润红 吴霭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进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观察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进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延续性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血糖、眼压控制情况、不良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较护理前提升,其中,研究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眼压、不良情绪均较护理前下降,其中,研究组血糖水平、眼压、不良情绪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提升,其中,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中,应用基于互动达标理论延续性护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视力改善,控制血糖水平及眼压水平平稳下降,减轻不良情绪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达标理论 延续性护理 糖尿病性 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下载PDF
家长-护士-孩子交互式游戏在自闭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李晨璟 毕庆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9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家长-护士-孩子交互式游戏模式在自闭症患儿心理干预疗效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自闭症患儿108例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干预,观... 目的探讨家长-护士-孩子交互式游戏模式在自闭症患儿心理干预疗效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自闭症患儿108例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家长、护士与孩子交互式游戏模式干预。比较2组患儿配合度、美国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utism Treatment Evaluation Checklist,ATEC)、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儿童功能性独立评定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for children,WeeFIM)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配合度为98.15%,高于对照组的85.19%(P<0.05)。护理后,观察组表达、语言沟通、社交能力、感知/认知能力、健康/生理/行为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感觉、交往、运动、语言、自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15%,高于对照组的81.48%(P<0.05)。结论自闭症患儿心理干预中落实家长、护士与孩子交互式游戏模式可促使患儿保持良好配合游戏行为,有效改善感觉、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减轻自闭症相关症状,且可提高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 心理干预 交互式游戏模式 配合度 生活自理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交互式健康教育联合运动疗法对腹膜透析患者运动功能、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5
作者 熊文 赵娜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5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交互式健康教育联合运动疗法对腹膜透析患者运动功能、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潜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行腹膜透析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 目的探讨交互式健康教育联合运动疗法对腹膜透析患者运动功能、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潜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行腹膜透析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加用交互式健康教育联合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功能[6 min步行试验(6MWT)、10次坐立秒数]、自护能力(ESCA)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6MWT、10次坐立秒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6MWT高于对照组,10次坐立秒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ESCA、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评分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互式健康教育联合运动疗法有助于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运动功能,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健康教育 运动疗法 腹膜透析 运动功能 自护能力
下载PDF
童趣化理论下的互动式护理对支气管炎患儿的治疗依从及住院时间的影响
16
作者 杨丽燕 金丽群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7期173-175,共3页
目的分析童趣化理论下的互动式护理对支气管炎儿童的治疗依从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平市建阳区潭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支气管炎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分析童趣化理论下的互动式护理对支气管炎儿童的治疗依从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平市建阳区潭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支气管炎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护理,试验组实施童趣化理论下的互动式护理,对两组患儿治疗依从及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呼吸频率、pH值改善情况以及两组血氧饱和度(SaO_(2))、24 h平均排痰量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儿治疗依从性、SaO_(2)、24 h平均排痰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后,试验组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pH值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童趣化理论下的互动式护理能有效提高支气管炎儿童的治疗依从性,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及症状消退时间,并促进患儿呼吸频率、pH值、SaO_(2)、24 h平均排痰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炎 童趣化理论 互动式护理
下载PDF
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破壁”何以可能、何以可为
17
作者 潘东阳 李玥 《社会建设》 CSSCI 2024年第4期34-50,共17页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速,失能人群的护理服务需求与日俱增,为此,我国在多地开展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试点。基于S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现状的调研发现,试点过程中,政府经办方、商业承办方、护理服务方、参保人等政策主体间的信息壁垒极大地影响了...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速,失能人群的护理服务需求与日俱增,为此,我国在多地开展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试点。基于S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现状的调研发现,试点过程中,政府经办方、商业承办方、护理服务方、参保人等政策主体间的信息壁垒极大地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呈现出道德风险、低质服务、供求脱节、认知偏差等四类风险。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对问题成因进行分析发现,保障信息均衡的专项法律法规匮乏,主体责任尚未落实;校正信息失衡的监督机制存在短板,主体违约成本低下;提高信息流速的技术手段欠缺,主体信息利用程度较低;弥补主体信息短板的渠道有限,主体间信息流通序向固化等四方面因素共同导致了信息壁垒的出现,阻碍政策目标的达成。据此,从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监督制约,完善信息系统,优化政策宣传等角度提出改进策略,以消解主体间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梗阻和矛盾,促进长期护理保险政策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主体互动 信息不对称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1例前列腺癌患者应用奥拉帕利致间质性肺炎伴发热的治疗实践
18
作者 司倩 毛新奇 +2 位作者 李文杰 杨庆宇 葛春丽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3期50-56,共7页
目的:为发生奥拉帕利致间质性肺炎伴发热的前列腺癌患者用药监护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口服奥拉帕利片后出现间质性肺炎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分析,临床药师结合临床药学专业知识,从患者出现发热的原因、间质性肺炎的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目的:为发生奥拉帕利致间质性肺炎伴发热的前列腺癌患者用药监护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口服奥拉帕利片后出现间质性肺炎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分析,临床药师结合临床药学专业知识,从患者出现发热的原因、间质性肺炎的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抗肿瘤治疗调整方案,并实施全程药学监护。结果:患者出现间质性肺炎后应及时停药,并根据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调整后续治疗剂量,临床药师参与诊疗过程后患者间质性肺炎症状改善明显。结论:奥拉帕利引起的间质性肺炎较少见,临床应注意用药监护、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并进行对症治疗,同时还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对奥拉帕利血药浓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拉帕利 间质性肺炎 发热 相互作用 药学监护 前列腺癌
下载PDF
住院患者认知障碍识别和信息管理的整合性综述
19
作者 熊蓓蓓 Daniel X.Bailey +5 位作者 Paul Prudon Elaine M.Pascoe Leonard C.Gray Frederick Graham Amanda Henderson Melinda Martin-Kh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 CSCD 2024年第1期120-132,共13页
目的旨在对目前提供急性照护的医院识别认知障碍患者以及在病历中记录和管理认知相关信息的实际情况及政策要求和推荐方法进行综述。方 法采用Whittemore和Knaf1的五步法,系统检索Medline,CINAHL和Scopus数据库,并检索了灰色文献来源。... 目的旨在对目前提供急性照护的医院识别认知障碍患者以及在病历中记录和管理认知相关信息的实际情况及政策要求和推荐方法进行综述。方 法采用Whittemore和Knaf1的五步法,系统检索Medline,CINAHL和Scopus数据库,并检索了灰色文献来源。纳人了提供急性照护的医院已实施的患者认知障碍识别和认知信息管理相关的文献。采用混合方法评价工具和灰色文献质量评估清单对文章质量进行评价。采用主题分析法呈现和整合结果。该综述已在PROSPERO预注册(CRD42022343577)。结果 共22篇原始研究文献和10篇政府/行业文件被纳人分析。结果显示,实践和政策之间存在差距。尽管在政策层面上高度重视认知障碍的识别、认知相关信息的透明度,以及与患者、家属和照顾者(如适用)之间的互动,但有时在临床实践中,认知评估是非正式的,患者的认知相关信息未作记录,与患者、家属和照顾者的互动也存在不足。结 论.通过整合认知评估,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管理综合系统,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教育与和培训,并采用国家层面的策略,有可能显著改善对认知障碍患者的识别和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照护 认知功能障碍 数据透明度 谵妄 痴呆 健康信息管理 与患者互动.
下载PDF
论人形机器人使用者的注意义务
20
作者 宁园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8,共11页
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和普及将产生人形机器人使用致害风险,并引发有关使用者是否应负注意义务的诘问。使用者是人形机器人的直接管控者,应设置与其风险管控能力相匹配的注意义务,以保障智能社会交往安全、维系人的主体性认同和共同体认同... 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和普及将产生人形机器人使用致害风险,并引发有关使用者是否应负注意义务的诘问。使用者是人形机器人的直接管控者,应设置与其风险管控能力相匹配的注意义务,以保障智能社会交往安全、维系人的主体性认同和共同体认同、实现动态利益衡平。人形机器人的注意义务包括合理指令义务、合理操作义务和过程管理义务,注意义务的成立则需满足义务履行的必要性、损害可预见性、损害可避免性三个要件。由于使用者对人形机器人的支配存在有限性和依赖性,应以人形机器人制造者、人工智能提供者未就损害发生之危险履行必要辅助义务作为使用者注意义务的免除事由,以避免使用者承担超出其支配能力的注意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形机器人 注意义务 社会交往安全 主体性认同 免除事由 侵权责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