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3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陆相页岩层系致密储层充注物性下限及其控制因素
1
作者 李辉 张涛 +4 位作者 侯雨庭 喻健 何鑫 陈世加 李勇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8-1510,共13页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页岩层系致密储层油藏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其储层充注物性下限的大小是评价该地区致密油勘探开发潜力的关键。本次研究通过孔隙度、渗透率(简称为孔渗)含油饱和度分析以及高压压汞等实验方法,采用物性试油法、经...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页岩层系致密储层油藏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其储层充注物性下限的大小是评价该地区致密油勘探开发潜力的关键。本次研究通过孔隙度、渗透率(简称为孔渗)含油饱和度分析以及高压压汞等实验方法,采用物性试油法、经验统计法和孔喉半径法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层位致密储层充注物性下限,并探讨其控制因素和对油气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陇东—姬塬地区致密砂岩以石英为主,储层孔渗平均为8.17%和0.15×10^(-3)μm^(2);陕北地区致密砂岩以长石为主,储层孔渗平均为8.20%和0.21×10^(-3)μm^(2)。陇东—姬塬地区的长71段致密储层孔渗下限为4.93%和0.034×10^(-3)μm^(2),长72段致密储层孔渗下限为4.36%和0.027×10^(-3)μm^(2);陕北地区长71段致密储层孔渗下限为5.90%和0.048×10^(-3)μm^(2),长72段致密储层孔渗下限为5.60%和0.043×10^(-3)μm^(2)。储层充注物性下限受储层物性、源岩生烃能力和源储间距三个因素影响。储层物性好、烃源岩生烃能力强、源储间距小的地区储层充注下限低,如烃源岩厚度更大的陇东—姬塬地区储层充注下限低于陕北地区,源储间距小的长72段储层充注下限低于长71段。储层充注物性下限越低,储层含油饱和度越高。储层充注下限低的陇东地区,平均含油饱和度为31.28%,陕北地区平均含油饱和度则为28.40%,明显低于陇东地区。同理,长72段储层含油饱和度高于长71段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7 页岩层系 致密储层 物性下限 控制因素 原油富集
下载PDF
香炉山隧洞不良地质段“L”型地面超前注浆方案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利鹏 李坚 +3 位作者 雷啸天 郭亚欣 王廷超 陶志刚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4-1304,共11页
为解决隧道(洞)建设过程中不良地质段突泥涌水和软岩大变形等问题,依托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提出一种采用全孔长度超过500 m的地面“L”型定向钻孔注浆并辅以洞内超前注浆的加固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确定这一方法的具体设计方案。首先,... 为解决隧道(洞)建设过程中不良地质段突泥涌水和软岩大变形等问题,依托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提出一种采用全孔长度超过500 m的地面“L”型定向钻孔注浆并辅以洞内超前注浆的加固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确定这一方法的具体设计方案。首先,通过现场地质调查与分析,揭示不良地质区段香炉山隧洞建设的技术难点;其次,介绍“L”型定向钻孔注浆的施工过程及注浆工艺;然后,设计出一种能够提高地层稳定性的“L”型地面超前注浆方案,并对地层进行加固;最后,采用掌子面揭示、注浆技术以及大地电磁检测等手段证明现场注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Z1+Z2+Z4”钻场设计为最优地面超前注浆技术方案;2)“L”型定向钻孔注浆辅以洞内超前注浆技术可满足盲区注浆区域覆盖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前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洞 输水隧洞 不良地质 突泥涌水 软岩大变形 地面“L”型定向钻孔
下载PDF
库车坳陷秋里塔格构造带中东段油气充注期次及成藏模式
3
作者 罗富文 柳少波 +2 位作者 卓勤功 鲁雪松 张蔚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8,85,I0003,共15页
库车坳陷秋里塔格构造带新生界油藏勘探潜力大,古近系膏盐岩相变区储层砂岩厚度薄,油气成藏过程复杂。利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激光拉曼光谱、包裹体测温、盆地模拟和储层定量荧光光谱等方法,分析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盐间砂岩样品的... 库车坳陷秋里塔格构造带新生界油藏勘探潜力大,古近系膏盐岩相变区储层砂岩厚度薄,油气成藏过程复杂。利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激光拉曼光谱、包裹体测温、盆地模拟和储层定量荧光光谱等方法,分析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盐间砂岩样品的烃充注相关流体记录,明确研究区油气充注期次和成藏模式。结果表明:古近纪末—中新世早期,中质油聚集于白垩系砂岩顶部;中新世中期,库姆格列木群砂岩储层第一期轻质油—凝析油充注发生于约14.2 Ma,以蓝绿色荧光包裹体组合为主,古油藏广泛分布;中新世晚期—上新世中期,构造挤压作用增强,逆冲断裂、构造裂缝导致古油藏大量散失;上新世晚期以来,随埋藏深度的增加,高纯度、厚层膏盐层封盖性逐渐恢复,砂岩储层第二期甲烷干气充注发生于约3.7 Ma,形成含甲烷包裹体组合,构成现今盐间砂岩气藏的基本油气特征,形成膏盐岩盖层与构造作用双重控制的油气成藏模式。该结果为秋里塔格构造带中东段进一步勘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秋里塔格构造带中东 古近系 库姆格列木群 流体包裹体 油气充期次 膏盐岩 成藏模式
下载PDF
雷浚《说文段注集解》略论
4
作者 闫潇 《汉字汉语研究》 2024年第1期76-86,126,共12页
清代学者雷浚的《说文段注集解》是对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进行重新分类和系统编排的一部巨著,作为近出新材料,上海图书馆藏清稿本是目前所见唯一传本,鲜有人研究。该书摒弃了“始一终亥”的部首编排方式,采用编画法和自然分类法对《说... 清代学者雷浚的《说文段注集解》是对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进行重新分类和系统编排的一部巨著,作为近出新材料,上海图书馆藏清稿本是目前所见唯一传本,鲜有人研究。该书摒弃了“始一终亥”的部首编排方式,采用编画法和自然分类法对《说文解字注》重新编排,删节了各字条的说解,并新增一些字头和双音节词,在具体内容上少有创新,但用字上多有变动。该书为段学研究和清代《说文》学史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学术价值和学术史价值,但同时也存在分类不全、体例不一、字词关系混乱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浚 说文集解 文字学史
下载PDF
注浆加固黄土冲沟虚填段路基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贾静静 《市政技术》 2024年第2期62-67,共6页
以山西省某高速公路不良路基加固工程为例,在分析其路基病害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采用水泥-黄土浆液注浆加固与灰土挤密桩法进行了病害综合处理,通过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病害处理技术参数,分析了注浆加固后路基的变形及... 以山西省某高速公路不良路基加固工程为例,在分析其路基病害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采用水泥-黄土浆液注浆加固与灰土挤密桩法进行了病害综合处理,通过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病害处理技术参数,分析了注浆加固后路基的变形及稳定性,并通过长期监测评价路基注浆加固后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注浆加固后土体的极限荷载为358kPa,变形模量为25.38MPa;路基表面沉降最大值为84.6mm,坡脚水平位移最大值为4.13mm,坡脚沉降最大值为12.56mm,路基边坡安全稳定性系数为1.746;路基表面累计沉降最大值为65mm,差异沉降最大值为12mm,均满足规范要求,加固效果显著。研究结果可为今后路基病害的预防与处理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 浆加固 虚填 变形 稳定性 病害处理
下载PDF
梁北二井主副井基岩段水害注浆治理技术
6
作者 王子林 《技术与市场》 2024年第2期100-104,109,共6页
基于梁北二井主副井基岩段水害特点,提出工作面帷幕预注浆加壁后注浆的水害注浆治理方案,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给出工作面预注浆方案和井壁壁后注浆方案设计,并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关键词 主副井 基岩 工作面预 壁后
下载PDF
车辆段工程桩基后注浆施工技术研究
7
作者 郭文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5期0083-0087,共5页
钻孔灌注桩在建筑领域应用广泛,但其施工存在一些固有问题,如桩底沉渣处理和泥浆护壁导致的侧阻降低。本研究以济南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位里庄车辆段工程为例,结合钻孔灌注桩与后注浆技术,通过对桩底和桩侧进行后注浆处理,有效克服了传统... 钻孔灌注桩在建筑领域应用广泛,但其施工存在一些固有问题,如桩底沉渣处理和泥浆护壁导致的侧阻降低。本研究以济南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位里庄车辆段工程为例,结合钻孔灌注桩与后注浆技术,通过对桩底和桩侧进行后注浆处理,有效克服了传统施工中的不足,提升了单桩的承载能力。通过分析施工工艺、地质情况和水文条件,论述了后注浆技术的原理及施工流程。实测数据显示,采用后注浆技术的钻孔灌注桩在承载力上得到了显著提升,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可靠的施工方案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灌 桩基后 车辆工程 承载力 工艺总结
下载PDF
玲珑金矿主运巷塌陷段锚注加固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蔡美峰 高永涛 +1 位作者 李长洪 乔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88-391,共4页
介绍了玲珑金矿255 m 水平主运输巷道塌陷破坏的成因、加固治理的难点和拱桥法锚注加固技术的要点与实施方案。
关键词 金矿 主动输巷道 塌陷 加固 拱桥法
下载PDF
高邮凹陷阜一段油气充注对储层物性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纪友亮 高崇龙 +1 位作者 刘玉瑞 卢欢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3-139,共7页
通过对高邮凹陷阜一段储层各种成岩现象的镜下观测与物性统计分析发现储层物性演化受到油气充注的影响.油气充注通过影响储层演化过程中各种成岩作用的进程和强度使得含油储层和非含油储层物性特征出现明显差异,造成含油层物性条件优越... 通过对高邮凹陷阜一段储层各种成岩现象的镜下观测与物性统计分析发现储层物性演化受到油气充注的影响.油气充注通过影响储层演化过程中各种成岩作用的进程和强度使得含油储层和非含油储层物性特征出现明显差异,造成含油层物性条件优越而非含油层物性条件相对较差.其具体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储层演化过程中各种溶解作用的进行、抑制晚期碳酸盐胶结并弱化石英的次生加大,但在压实作用的影响上需要考虑超压、常压及石油沥青化3种条件.整体上,油气充注对于储层的物性演化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凹陷 阜一 油气充 储层物性
下载PDF
深井三段地面分注工艺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爱军 张锐剑 +1 位作者 程世伟 胡光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8期100-101,共2页
深井三段地面分注工艺技术是通过油管与套管环空、中心管与油管环空、中心管组成的相对独立的注水通道,同时通过地面分注器与电子流量计配合来调节单层注水量,达到单层精确注水的目的。由于分注工艺采用了承拉器,解决了中心管下井深度... 深井三段地面分注工艺技术是通过油管与套管环空、中心管与油管环空、中心管组成的相对独立的注水通道,同时通过地面分注器与电子流量计配合来调节单层注水量,达到单层精确注水的目的。由于分注工艺采用了承拉器,解决了中心管下井深度的限制,更利于深井分注工艺技术的应用。采用了双解封方式的封隔器,确保分注工艺技术的安全性能。此项技术减少了无效注水,提高了分层注水有效率,使地质配注方案得到了准确落实,对提高注水开发效果,控水稳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油井 地面分 工艺技术
下载PDF
偏压隧道洞口段坡体钢花管注浆加固效果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郑明新 伍明文 +3 位作者 胡国平 郭杰森 黄钢 杨继凯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30,共8页
为了解决偏压隧道施作套拱初期致局部坡体滑移的问题,提出3种边坡加固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分析3种加固方案下边坡安全系数、侧坡总位移、有效塑性应变、最大剪应变及隧道开挖的地表竖向位移值。... 为了解决偏压隧道施作套拱初期致局部坡体滑移的问题,提出3种边坡加固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分析3种加固方案下边坡安全系数、侧坡总位移、有效塑性应变、最大剪应变及隧道开挖的地表竖向位移值。通过对3种加固方案的对比及坡体测点的位移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对边坡施作工况3(对坡面挂网喷浆支护、坡体施作锚杆支护和局部钢花管注浆)的支护方式加固后坡体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工况1与工况2这2种坡体加固方案,工况3加固方案不仅提高了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而且能最大程度减小隧道开挖对地表变形的影响,在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压隧道 洞口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坡体的稳定性 钢花管
下载PDF
注浆法在加固既有路桥过渡段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危凤海 郭建芳 孙国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2-65,共4页
针对京沪铁路既有路桥过渡段结构变形不一致的问题,通过原因分析,提出了注浆加固的方法,并阐述了注浆技术加固过渡段的工程措施及注意事项,最后对注浆加固效果进行了现场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以及动态测试,得出注浆效果能够满足既有... 针对京沪铁路既有路桥过渡段结构变形不一致的问题,通过原因分析,提出了注浆加固的方法,并阐述了注浆技术加固过渡段的工程措施及注意事项,最后对注浆加固效果进行了现场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以及动态测试,得出注浆效果能够满足既有线过渡段加固要求的结论,值得在既有线加固过渡段施工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线 路桥过渡 浆法 检测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渤南洼陷沙四段油气多期充注的流体包裹体证据 被引量:16
13
作者 林红梅 程付启 +1 位作者 王永诗 宋国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9-218,共10页
为了确定渤海湾盆地渤南洼陷沙河街组四段的油气充注历史,对该层段24口井26块样品进行了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包括显微鉴定、微束荧光光谱分析和均一温度测定,并结合取样井沉积埋藏史及热演化史分析,明确了油气充注幕次和时间。流体包裹... 为了确定渤海湾盆地渤南洼陷沙河街组四段的油气充注历史,对该层段24口井26块样品进行了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包括显微鉴定、微束荧光光谱分析和均一温度测定,并结合取样井沉积埋藏史及热演化史分析,明确了油气充注幕次和时间。流体包裹体分析发现,该层段主要发育盐水、油和含烃盐水3类包裹体,并见沥青包裹体及裂缝/孔隙充填沥青。油包裹体以发黄-黄绿色和蓝白色荧光为主,少量发橙色荧光;橙、黄-黄绿和蓝白色荧光光谱主峰波长λmax分别为555.76~576.88,513.25~555.76和491.13~497.93 nm。红绿熵Q_(650/500)分布在0.21~0.39,0.43~0.96和0.95~1.17,Qt 535值分布在2.25~2.71,0.99~2.45和0.60~1.13,它们伴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别为92.6~112.2,106.4~143.7(120~140为主)和143.2~162.7℃。由此推测,渤南洼陷沙四段至少发生过早、中、晚3期油气充注过程。通过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在沉积埋藏史和热史图上的投影,得到3期油气充注时间分别为30.7~27.7,18~5和3.8~0 Ma。目前发现的油气主要是第二和第三期充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束荧光光谱 均一温度 流体包裹体 油气多期充 沙河街组四 渤南洼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注采井长封固段固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光 费中明 +1 位作者 杨声贵 尹璇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7-59,共3页
油田区域的长期开采造成了地层下部压力明显低于上部 ,给注采井固井 ,特别是长封固段注采井固井带来许多困难。试验研究表明 ,适应于长封固段的梯度多凝水泥浆是由不同比例的水泥、降失水剂、分散剂、缓凝剂、膨胀剂和消泡剂组成。该水... 油田区域的长期开采造成了地层下部压力明显低于上部 ,给注采井固井 ,特别是长封固段注采井固井带来许多困难。试验研究表明 ,适应于长封固段的梯度多凝水泥浆是由不同比例的水泥、降失水剂、分散剂、缓凝剂、膨胀剂和消泡剂组成。该水泥浆性能、水泥石强度、封固质量、油层保护方面均远远优于常规固井水泥浆 ,采用该水泥浆固井技术 ,提高了固井质量 ,减少了施工压力。现场应用表明 ,双级梯度多凝水泥浆固井技术能减少施工压力 ,防止压漏地层 ;在长封固段 ,双级梯度多凝水泥浆可以有效地防止水泥浆在凝结过程中因失重造成的油气窜槽 ,有效地压稳地层 ,保证固结质量 ;可以减少对地层的污染 ,快速封固好易漏、易塌等复杂地层 ,实现水泥浆在长封固段的紊流顶替 ,提高了封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井 长封固固井技术 水泥浆 添加剂 降失水剂 分散剂 封固质量
下载PDF
应用流体包裹体研究致密砂岩储层多期油气充注历史——以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延长组长8段砂岩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鹏 张立宽 +6 位作者 曹斌风 胡才志 邱桂强 马立元 尹伟 李超 雷裕红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46-960,共15页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镇泾地区延长组长8段致密砂岩储层为例,利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微束荧光光谱及显微测温等分析方法,厘定油气充注期次和时间,同时结合储层成岩演化,探讨储层致密化与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表明,储层孔隙沥青...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镇泾地区延长组长8段致密砂岩储层为例,利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微束荧光光谱及显微测温等分析方法,厘定油气充注期次和时间,同时结合储层成岩演化,探讨储层致密化与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表明,储层孔隙沥青呈黄色和蓝白色荧光,并以蓝白色为主;石油包裹体呈黄色、黄绿色及蓝白色荧光,并以后两者居多。与黄色荧光石油包裹体同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峰为80℃-90℃;而与黄绿色和蓝白色荧光石油包裹体同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峰分别为105℃~115℃和110℃~120℃。研究区储层主要经历了3期烃类充注:第一期发生在早白垩世早期(138—130Ma),表现为少量的低熟油充注;第二期发生在早白垩世晚期(124—105Ma),为关键成藏期,与大规模成熟油充注相关;第三期发生在晚白垩世(85~73Ma),古油藏发生调整,再次成藏。储层早成岩阶段以机械压实、薄膜状绿泥石、高岭石及微晶方解石胶结为主,在中高孔渗条件下发生了早期石油充注;随着继续压实,石英加大、孔隙填充绿泥石、高岭石及亮晶方解石胶结发育,储层逐渐致密化,晚期石油在低渗致密储层内的运聚成藏主要受早期烃类充注路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油气充历史 运聚成藏 长8致密砂岩 镇泾地区
下载PDF
东营凹陷广利-八面河地区沙四上亚段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充注期次 被引量:3
16
作者 孟江辉 刘洛夫 +3 位作者 姜振学 周杰丽 刘惠民 高永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21,164,共5页
通过流体包裹体显微荧光和均一化温度分析,结合软件模拟埋藏史,认为东营凹陷广利-八面河地区沙四上亚段储层经历过3期油气充注:第1期为距今37.92-29.74Ma,发生于沙一段沉积晚期到东营组沉积早期;第2期为距今11.9-9.06Ma,发生于馆陶组... 通过流体包裹体显微荧光和均一化温度分析,结合软件模拟埋藏史,认为东营凹陷广利-八面河地区沙四上亚段储层经历过3期油气充注:第1期为距今37.92-29.74Ma,发生于沙一段沉积晚期到东营组沉积早期;第2期为距今11.9-9.06Ma,发生于馆陶组沉积中期;第3期为距今5.21-0Ma,发生于明化镇组沉积期至现今。研究区油气充注以第3期为主。研究表明,第3期油包裹体普遍存在,而第1期和第2期油包裹体仅分布于距排烃中心较近的相对较深的砂组中,反映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和排烃强度控制了油气运移的范围和充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均一化温度 油气充 沙四上亚 东营凹陷
下载PDF
水泥水玻璃注浆加固黄土隧道富水软弱段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昊 杨晓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6期196-200,共5页
针对黄土隧道富水软弱段围岩强度低、自稳能力差,极易发生地质灾害的现状,在室内测定了水泥-水玻璃浆液不同配比下的凝结时间以及注浆加固时影响土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现场模拟试验,对水泥-水玻璃浆液配比、注浆压力、浆... 针对黄土隧道富水软弱段围岩强度低、自稳能力差,极易发生地质灾害的现状,在室内测定了水泥-水玻璃浆液不同配比下的凝结时间以及注浆加固时影响土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现场模拟试验,对水泥-水玻璃浆液配比、注浆压力、浆液扩散半径等技术参数和注浆加固后复合土体的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灰比取1∶1、水玻璃浓度取30~35°Be'及水泥水玻璃体积比取1∶1制备的浆液凝胶时间较为合理;当土体含水率为20%、密度1. 8 g/cm3、水玻璃浓度35°Be'及浆液掺入比为15%时,其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大;现场模拟试验表明:注浆压力在0. 4~1. 0 MPa时,浆液的扩散半径为0. 4~0. 9 m,加固后土体的力学性能有了较大的改善,其极限荷载为300 k Pa,变形模量为21. 4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隧道 富水软弱 水泥水玻璃 浆加固试验
下载PDF
《周礼》物量词使用义探析──兼论《说文段注》的文献词义训释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兴均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41,共5页
《周礼》的物量词在指称范围和词义表达方面都很有特色,某些物量的表达与现代相差甚远,离开了《周礼》文本,难以判定它们的量词属性。文章从《周礼》文本出发,旁征前人注疏,借助《说文段注》,对《周礼》114个物量词中的七组疑... 《周礼》的物量词在指称范围和词义表达方面都很有特色,某些物量的表达与现代相差甚远,离开了《周礼》文本,难以判定它们的量词属性。文章从《周礼》文本出发,旁征前人注疏,借助《说文段注》,对《周礼》114个物量词中的七组疑难词从使用义的角度进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量词 《说文 词义训释 《周礼》 指称 文章 探析
下载PDF
临盘油田临2-平5井水平段注灰封层工艺实践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隆斌 李小林 +2 位作者 丛洪良 吕学忠 杨广海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3-66,共4页
以临 2 -平 5井注灰封层为例 ,对机械防砂水平井水平段封堵工艺的选择进行了适应性比较 ,分析了影响水平段注水泥塞封堵效果的主要因素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封堵效果的具体措施 ,即提高水泥浆悬浮稳定性 ,防止水泥浆因重力分异而造成... 以临 2 -平 5井注灰封层为例 ,对机械防砂水平井水平段封堵工艺的选择进行了适应性比较 ,分析了影响水平段注水泥塞封堵效果的主要因素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封堵效果的具体措施 ,即提高水泥浆悬浮稳定性 ,防止水泥浆因重力分异而造成灰塞密封强度降低 ;加入防膨剂 ,减少水泥石的收缩量 ;用稠化浆作为水泥塞的前置液和顶替液 ,解决水泥浆因与顶替液密度、粘度差异过大而产生“平躺”问题等。现场应用结果表明 :试验井施工一次成功 ,水泥塞密封效果良好 ,满足了水平段封堵工艺要求。该工艺的成功实施 ,对各油田水平井封堵工艺的选择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盘油田 临2-平5井 水平 灰封层工艺 水平井 水泥 封堵 悬浮性 失水收缩 膨胀剂
下载PDF
油田注汽锅炉蒸汽干度检测段的失效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韦丽娃 洪俊超 王健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2-243,245,共3页
油田注汽锅炉蒸汽干度检测是保证注汽安全和蒸汽计量的重要技术,设备长期使用后检测段局部发生磨蚀、腐蚀失效,造成计量精度降低,影响蒸汽干度的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通过对注汽锅炉检测段部分切割取样、宏观观察、腐蚀及金相显微... 油田注汽锅炉蒸汽干度检测是保证注汽安全和蒸汽计量的重要技术,设备长期使用后检测段局部发生磨蚀、腐蚀失效,造成计量精度降低,影响蒸汽干度的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通过对注汽锅炉检测段部分切割取样、宏观观察、腐蚀及金相显微观察和成分分析,对检测段的失效进行了研究,并对支架和V锥体的选材提出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锅炉 蒸汽干度 检测 失效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