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ubberley分型抗滑或支撑钢板治疗肱骨小头骨折效果观察
1
作者 张海峰 杜薛平 +1 位作者 蔡春岳 汤继磊 《交通医学》 2023年第4期354-356,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Dubberley分型空心钉结合钢板治疗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肱骨小头骨折患者16例临床资料,其中Dubberley分型IA型4例,IB型3例,IIA型2例,IIB型1例,IIIA型4例,IIIB型2例。均采用外侧入路,骨折解剖复位后在... 目的:观察基于Dubberley分型空心钉结合钢板治疗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肱骨小头骨折患者16例临床资料,其中Dubberley分型IA型4例,IB型3例,IIA型2例,IIB型1例,IIIA型4例,IIIB型2例。均采用外侧入路,骨折解剖复位后在克氏针及Herbert螺钉固定基础上,A型骨折采用前侧抗滑钢板固定,B型骨折采用后外侧锁定支撑钢板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8周。末次随访时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70~100分,平均85.4分;肘关节伸直0°~15°,平均4°;屈曲100°~130°,平均119°。所有患者未见异位骨化、骨化性肌炎、内固定失效及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结论:肱骨小头骨折在克氏针及螺钉固定的基础上,根据Dubberley分型选择合适的钢板进行抗滑或支撑固定,可以增加稳定性,利于早期肘关节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钢板 支撑钢板 dubberley分型 肱骨小头骨折
下载PDF
Dubberley 3B型肱骨小头-滑车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胡晓川 向明 +2 位作者 杨国勇 陈杭 唐浩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94-1198,共5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Dubberley 3B型肱骨小头-滑车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且获完整随访的8例Dubberley 3B型肱骨小头-滑车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2例,女6例;年龄43-65岁,平均55岁。致伤原因:跌伤6例,...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Dubberley 3B型肱骨小头-滑车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且获完整随访的8例Dubberley 3B型肱骨小头-滑车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2例,女6例;年龄43-65岁,平均55岁。致伤原因:跌伤6例,电动自行车伤1例,交通事故伤1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3-15d,平均5.9d。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充分显露,采用由后向前的3.0mm Herbert加压螺钉结合后外侧2.4 mm或2.7 mm锁定加压支撑钢板固定,及关节面软骨下骨冠状面横行1.0mm克氏针或3.0mm Herbert螺钉固定,修复损伤的内、外侧副韧带。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5个月。X线片示7例骨折愈合,愈合时间12-24周,平均15周;1例骨折不愈合,X线片示持续存在骨折线伴肱骨小头骨折块部分吸收。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物失效、肱尺关节不稳定、创伤后骨关节炎、尺神经炎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患肘关节活动范围:伸肘0-40°,平均25.0°;屈肘100-135°,平均116.3°;前臂旋前60-70°,平均61.3°;旋后80-90°,平均81.3°。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为64-96分,平均81.1分;获优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7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0-3分,平均1分。结论对于Dubberley 3B型肱骨小头-滑车骨折,早期解剖重建肱骨小头和滑车,修复损伤的内、外侧副韧带,术后早期主动活动锻炼,可获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肱骨小头-滑车骨折 dubberley 3B型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基于Dubberley分型成人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5
3
作者 胡健 刘红国 +4 位作者 石鹏 苏孟华 李洪鹏 邵顺建 陶春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050-2053,共4页
[目的]探讨按照Dubberley分型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的手术治疗入路与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24例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患者,依据Dubberley分型选择手术入路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结果]24例患者均顺利... [目的]探讨按照Dubberley分型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的手术治疗入路与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24例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患者,依据Dubberley分型选择手术入路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结果]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24例中,14例,包括ⅠA型3例、ⅠB型2例、ⅡA型6例、ⅡB型2例和ⅢA型1例,采用单纯外侧入路,2例ⅢA采用外侧入路加辅助前外侧入路,2例ⅢA、6例ⅢB型采用后正中鹰嘴截骨入路。24例患者恢复患肢完全负重活动时间为(16.17±3.16)周。随术后时间推移,24例患者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肘伸屈ROM和MEPS评分显著增加(P<0.05)。影像方面,24例患者中,21例关节面解剖复位,2例关节面移位≤2 mm,1例关节面移位>2 mm。影像显示骨折愈合时间(9.83±1.39)周。至末次随访,1例现异位骨化,1例肱桡关节间隙略缩窄;24例患者均无内固定松动、移位或断裂以及骨缺血性坏死等影像征象。[结论]Dubberley分型有利于确定骨折类型和手术入路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取得满意的临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 dubberley 分型 开放复位内固定
原文传递
肘关节外侧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Dubberley 3B型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
4
作者 王庆伟 王华松 +3 位作者 石华峰 胡寿勇 周奇煌 王军海 《中华骨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3期1532-1540,共9页
目的比较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与后方鹰嘴截骨入路内固定治疗Dubberley 3B型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荆门市中心医院骨科(15例)和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20例)诊治的35例Dubbe... 目的比较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与后方鹰嘴截骨入路内固定治疗Dubberley 3B型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荆门市中心医院骨科(15例)和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20例)诊治的35例Dubberley 3B型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患者资料,男24例,女11例;年龄32~64岁;左侧18例,右侧17例。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23例(外侧入路组),常规后方鹰嘴截骨入路内固定治疗12例(后方入路组)。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周、1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疼痛程度,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评定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外侧入路组与后方入路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入路组患者随访(18.7±3.9)个月(范围12~47个月),后方入路组患者随访(22.3±4.7)个月(范围12~52个月)。外侧入路组的手术切口长度为(10.5±0.9)cm、手术时间为(76.3±4.7)ml、术中出血量为(65.6±10.2)ml、住院时间为(10.4±1.5)d、骨折愈合时间为(4.2±0.9)个月,均小于后方入路组的(21.2±1.7)cm、(98.8±6.1)min、(148.5±14.9)ml、(15.8±1.6)d、(5.7±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外侧入路组VAS[(2.7±0.4)、(1.3±0.4)分]均低于后方入路组[(3.1±0.5)、(1.8±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7,P=0.015;t=2.288,P=0.029);术后3个月外侧入路组MEPS为(83.6±1.7)分,高于后方入路组的(60.3±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18,P<0.001)。随访期间两组VAS均呈降低趋势、MEPS均呈增加趋势,末次随访时两组MEP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外侧入路组3例发生关节退变,未见神经、血管损伤、螺钉切割、骨折不愈合、复位丢失、关节僵硬及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后方入路组1例鹰嘴截骨处延迟愈合、1例骨折复位丢失,制动后骨折愈合,均出现不同程度关节僵硬;1例出现异位骨化,共4例出现肘关节僵硬。两组并发症发生率[13%(3/23)和33%(4/1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6,P=0.044)。结论肘关节外侧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Dubberley 3B型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术中可做到充分显露,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内固定可靠、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肘关节 dubberley分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