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对鸡鸭鹅的现场免疫应用效果 被引量:7
1
作者 沈志强 柴家前 +12 位作者 姜竹枕 冉汝俊 马景霞 徐可利 王树良 李秀堂 王树栋 齐匀正 丁国华 吕晓星 张渊魁 莫道来 梁化成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65-267,共3页
对鸡、鸭、鹅健康群和禽霍乱发病群现场应用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可靠,不影响开产日龄和产蛋;保护率高,4个月内保护率为98.7%~100%,6个月内保护率为85%~95%,6个月以上保护率为60%~8... 对鸡、鸭、鹅健康群和禽霍乱发病群现场应用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可靠,不影响开产日龄和产蛋;保护率高,4个月内保护率为98.7%~100%,6个月内保护率为85%~95%,6个月以上保护率为60%~80%;对禽霍乱暴发群配合内服药物,可于5~7d内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霍乱 蜂胶 疫苗 免疫
下载PDF
西昌安宁河流域鸭霍乱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诊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亚刚 刘内生 +7 位作者 岳华 汤承 袁圣蓉 李建 余琼 罗贵荣 马正忠 蒋朝龙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畜牧兽医版)》 1991年第3期91-95,共5页
本文报道了西昌安宁河流域鸭霍乱的流行与诊治情况。各品种鸭均能感染,成年鸭和50—70日龄鸭发病居多,主要发病季节为6—9月。发病率为30—60%,死亡率为60—85%,有时高达100%。病原分离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复方痢菌净、喹乙醇、庆大... 本文报道了西昌安宁河流域鸭霍乱的流行与诊治情况。各品种鸭均能感染,成年鸭和50—70日龄鸭发病居多,主要发病季节为6—9月。发病率为30—60%,死亡率为60—85%,有时高达100%。病原分离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复方痢菌净、喹乙醇、庆大霉素、四环素和链霉素高度敏感,疗效良好。青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和土霉素中度敏感。痢特灵、磺胺嘧啶、增效联磺片、磺胺甲基异(口恶)唑及黄连素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 流行病学 诊治 西昌地区
下载PDF
野鸭霍乱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崔恒敏 张化贤 +1 位作者 王红宁 王德俊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464-467,463,共5页
本文报告了野鸭霍乱的病理学观察结果。眼观病变主要为肝脾表面散在多量灰白色或灰黄色坏死点,心外膜出血,肺脏部血水肿,十二指肠粘膜肿胀充血出血,全身浆膜出血;镜下变化是肝脏变性坏死、急性脾炎、心外膜出血及心肌纤维颗粒变性... 本文报告了野鸭霍乱的病理学观察结果。眼观病变主要为肝脾表面散在多量灰白色或灰黄色坏死点,心外膜出血,肺脏部血水肿,十二指肠粘膜肿胀充血出血,全身浆膜出血;镜下变化是肝脏变性坏死、急性脾炎、心外膜出血及心肌纤维颗粒变性、肺脏郁血水肿、出血性和卡他性十二指肠炎,并在肝脾、十二指肠中出现大量细菌或细菌性栓子。病原分高鉴定结果为多杀性巴氏杆菌A型。文中还探讨了发病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霍乱 多杀性巴氏杆菌 病理学 野鸭 鸭病
下载PDF
鸭病康防治鸭传染病的研究(二)——对鸭霍乱的防治报告
4
作者 赖勤农 李树明 彭代国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38-42,共5页
将鸭霍乱病鸭、可疑鸭和试验性感染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用鸭病康口服液进行疗效试验研究,并用西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鸭病康口服液对试验性感染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鸭的保护率分别为100%、80%、40%;对可疑鸭... 将鸭霍乱病鸭、可疑鸭和试验性感染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用鸭病康口服液进行疗效试验研究,并用西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鸭病康口服液对试验性感染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鸭的保护率分别为100%、80%、40%;对可疑鸭的预防效果与土霉素无明显差异(P>0.05);对急性病鸭的治愈率不及肌注卡那霉素(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病康 感染保护 鸭霍乱 防治
下载PDF
1株鸭源非O1/O139群霍乱弧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天天 吴征卓 +5 位作者 陈国权 王娜 周碧君 程振涛 文明 王开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57-1465,共9页
为探明引起贵州省某鸭场雏鸭发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和耐药情况,本研究对该鸭场送的疑似细菌感染病鸭进行剖检,取鼻黏膜、心脏和肝脏等组织器官接种于培养基中进行细菌分离鉴定,通过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和毒力基因检测研... 为探明引起贵州省某鸭场雏鸭发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和耐药情况,本研究对该鸭场送的疑似细菌感染病鸭进行剖检,取鼻黏膜、心脏和肝脏等组织器官接种于培养基中进行细菌分离鉴定,通过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和毒力基因检测研究其耐药情况和致病性。结果显示,分离菌在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16 h后呈现为边缘整齐、有光泽的乳白色菌落,伴有β-溶血现象,经革兰氏染色后在生物显微镜下呈两端钝圆、弧状、排列无规则的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与霍乱弧菌相符;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及系统进化树显示,该分离菌与霍乱弧菌同源性高达99.6%~99.7%聚为一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大部分药物都表现为耐药,其中对氨苄西林、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苯唑西林和克林霉素等抗菌药耐药性较强,对头孢哌酮和头孢曲松敏感;动物回归试验显示,分离菌可导致试验组雏鸭5 d内全部发病死亡,表明该分离菌对雏鸭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显示,检测的霍乱弧菌相关毒力基因hlyA、ompW和chxA为阳性,而检测的O1群rfb、O139群rfb、tcpA及ctxA基因为阴性,表明本次分离的霍乱弧菌携带有致病基因,但不属于O1和O139血清群。结果表明,该鸭场雏鸭发病的疫情病原为非O1/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该菌致病性强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本试验结果为贵州省鸭霍乱弧菌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1/O139群霍乱弧菌 药敏试验 毒力基因
下载PDF
鸭病毒性肝炎和急性霍乱混感的诊治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德辉 刘景霞 +1 位作者 刘树声 苑德民 《家畜生态》 2002年第1期79-80,共2页
通过观察患病麻鸭的生活环境、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 ,确诊为鸭病毒性肝炎和霍乱 ,并提出了有效的治疗办法 ,分析了发病原因及传播途径 。
关键词 麻鸭 病毒性肝炎 急性霍乱 感染诊治 临床症状 养殖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