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Duck Tembusu Virus on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Cytokines and Viral Replication of Ducklings
1
作者 曹宗喜 谭树义 +3 位作者 贺冬梅 顾丽红 林哲敏 叶保国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8期1428-1431,1547,共5页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athogenicity of duck Tembusu virus (DTMUV), it was injected into muscle of 5-d-old Cherry Valley ducklings according to the dosage of 1×104 EID50. Then, the biochemical indexes of du...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athogenicity of duck Tembusu virus (DTMUV), it was injected into muscle of 5-d-old Cherry Valley ducklings according to the dosage of 1×104 EID50. Then, the biochemical indexes of duckling serum samples were determined by kits, and the changes in detoxification, tissue viral load and cytokines were detected by using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TMUV had serious damage to the liver, kidney, heart and muscle of ducklings; DTMUV could proliferate in the liver, spleen, lung and brain; the virus levels in the liver and brain reached the peaks on day 5 after the inoculation and those in the lung and spleen reached the peaks on day 9; the virus content was highest in the brain, liver and spleen; and DTMUV induced the overexpression of IFN-γ, IFN-α, IL-6, IFN-β, IL-1β, TLR-7,IL-2,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type I (MHC-I) and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type II (MHC-II) in the spleen on day 1 and the overexpression of IL-6 and IL-2 in the brain on days 1, 2 and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k Tembusu virus dtmuv Biochemical index Viral load CYTOKINE PATHOGENICITY
下载PDF
Isolation and PCR Identification of Duck Tembusu Virus
2
作者 Huang Lili He Dongmei +5 位作者 Ye Baoguo Zhang Yan Yang Shaoxiong Chen Chaoxi Lin Zhemin Cao Zongxi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7年第5期318-319,共2页
Duck tembusu virus disease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infectious diseases endangering duck industry. A strain of virus was isolated from a dead duck,and performed PCR identification and sequence analysis. The results ... Duck tembusu virus disease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infectious diseases endangering duck industry. A strain of virus was isolated from a dead duck,and performed PCR identification and sequenc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quence of the isolate shared above 99% homology with duck tembusu virus( DTMUV) sequence on Gen Bank.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isolated virus was DTMU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k Tembusu virus (dtmuv) ISOLATION PCR IDENTIFICATION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对三穗麻鸭鸭坦布苏病毒净化后核心群生产性能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安而立 嵇辛勤 +6 位作者 阮涌 王晗晗 罗晓宇 龙丹丹 陈佳琪 杨纯培 姚碧琼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04,110,共7页
为了开展三穗麻鸭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的净化及探索净化后复方中草药对核心群生产性能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采集胎粪、血液、泄殖腔棉拭子、蛋清样本共170573份,应用ELISA、PCR方法进行鸭坦布苏病毒抗原检测。依据... 为了开展三穗麻鸭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的净化及探索净化后复方中草药对核心群生产性能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采集胎粪、血液、泄殖腔棉拭子、蛋清样本共170573份,应用ELISA、PCR方法进行鸭坦布苏病毒抗原检测。依据检测结果淘汰阳性鸭,结合禽病的综合防控措施,实施5个世代鸭坦布苏病毒净化方案,建立鸭坦布苏病毒核心净化群,并测定其繁殖性能指标(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雏鸭成活率、育成率)。在净化后4世代,从核心群中挑选7日龄三穗麻鸭共120只,分为4组,分别为低、中、高剂量组及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低、中、高剂量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2%、0.3%的复方中草药,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连续饲喂30 d后测定其生产性能指标(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平均终末体重、平均产蛋量)及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结果表明:经过5个世代净化,三穗麻鸭鸭坦布苏病毒抗原阳性率由0世代的5.11%下降至4世代的0;与0世代相比,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雏鸭成活率、育成率分别增加21.53%、11.06%、2.87%、3.95%、5.38%。高剂量组三穗麻鸭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终末体重、平均产蛋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中、高剂量组IgA、IFN-γ、IL-2、IL-4、IL-6的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IgG、IgM的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该方案净化效果良好,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复方中草药可提高三穗麻鸭生产性能与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三穗麻鸭 净化 复方中草药 免疫指标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4
作者 陈平平 嵇辛勤 +5 位作者 阮涌 王晗晗 罗晓宇 安而立 龙丹丹 段志强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5-80,共6页
为了建立一种有效、快速、准确的鸭坦布苏病毒(DTMUV)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本试验针对NCBI发布的DTMUV E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qPCR反应体系。通过制备的标准质粒建立标准曲线,评估该方法的特异性... 为了建立一种有效、快速、准确的鸭坦布苏病毒(DTMUV)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本试验针对NCBI发布的DTMUV E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qPCR反应体系。通过制备的标准质粒建立标准曲线,评估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并使用该方法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 5,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可特异检测DTMUV;对标准质粒的最低检测限为2.72×10^(2) copies/μL,是普通PCR的100倍;CT值组内变异系数为0.97%~1.32%,组间变异系数为1.24%~1.79%;人工感染DTMUV的20份鸭胚成纤维细胞样本以及12份人工攻毒2 d的雏鸭脾脏组织样本和12份泄殖腔棉拭子样本阳性率为100%(44/44);疑似感染的12份活鸭泄殖腔棉拭子阳性率为25.00%(3/12),14份病死鸭脾脏组织样本阳性率为28.57%(4/14)。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TaqMan探针qPCR方法有良好的敏感性、准确性和重复性,能特异检测DTMUV,适用于临床快速检测,为DTMUV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疾病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dtmuv) TAQMAN探针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下载PDF
板蓝根与醋五味子对鸭坦布苏病毒感染雏鸭的治疗效果研究
5
作者 王晗晗 嵇辛勤 +4 位作者 阮涌 邓珊珊 杨纯培 吴宗豪 姚碧琼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06,共7页
为了研究板蓝根及醋五味子对鸭坦布苏病毒(DTMUV)感染雏鸭的治疗效果,试验将120只7日龄DTMUV抗体阴性雏鸭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病毒对照组、板蓝根组及醋五味子组,每组30只;饲养至15日龄时,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攻毒DTMUV,同时两个... 为了研究板蓝根及醋五味子对鸭坦布苏病毒(DTMUV)感染雏鸭的治疗效果,试验将120只7日龄DTMUV抗体阴性雏鸭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病毒对照组、板蓝根组及醋五味子组,每组30只;饲养至15日龄时,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攻毒DTMUV,同时两个药物组每日按体重口服相应药物1 g/kg,观察并记录各组临床症状及存活率并绘制生存曲线;在攻毒后第3,6,9,12天每组处死3只雏鸭,观察剖检病变并检测心脏、肝脏、脾脏和脑组织的病毒载量,并对第12天的上述组织进行切片、H.E.染色观察。结果表明:病毒对照组出现神经症状等典型临床症状并发生死亡,而板蓝根组及醋五味子组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且无死亡,存活率显著高于病毒对照组(P<0.05)。病毒对照组脾脏肿大、出现大理石样花纹,心包有纤维素性渗出,脑膜严重充血、出血,肾脏苍白、出血;板蓝根组脾脏、心脏、大脑、肾脏的病变不明显;醋五味子组脾脏出现大理石样花纹,脑膜轻微充血。病毒对照组肝细胞严重空泡变性、坏死,大脑见小胶质细胞结节,脾脏淋巴细胞明显减少,板蓝根组及醋五味子组肝细胞变性程度减轻,大脑未见小胶质细胞结节,脾脏淋巴细胞数增加,其中板蓝根组效果较好。第3天时,板蓝根组及醋五味子组脾脏和肝脏的病毒载量极显著或显著低于病毒对照组(P<0.01或P<0.05);第9,12天时,板蓝根组及醋五味子组心脏、肝脏、脾脏、大脑组织病毒载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病毒对照组(P<0.05或P<0.01),其中板蓝根组效果更好。说明板蓝根与醋五味子均可以缓解DTMUV感染引起的机体损伤,降低组织病毒载量及雏鸭死亡率,其中板蓝根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中草药 雏鸭 抗病毒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抗鸭坦布苏病毒感染的中草药筛选及其作用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晗晗 嵇辛勤 +4 位作者 阮涌 罗晓宇 龙丹丹 段志强 安而立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8-365,395,共9页
为筛选抗鸭坦布苏病毒(DTMUV)的中草药并探究其抗病毒作用效果,本研究通过检测12种中草药对DTMUV感染鸭胚成纤维细胞细胞(DEF)形态学与病毒抑制率的影响,以及对DTMUV病毒滴度与病毒载量的影响,筛选在DEF中抗DTMUV效果较明显的中草药;采... 为筛选抗鸭坦布苏病毒(DTMUV)的中草药并探究其抗病毒作用效果,本研究通过检测12种中草药对DTMUV感染鸭胚成纤维细胞细胞(DEF)形态学与病毒抑制率的影响,以及对DTMUV病毒滴度与病毒载量的影响,筛选在DEF中抗DTMUV效果较明显的中草药;采用鸭胚接种法测定筛选出的3种药物(板蓝根、醋五味子、酒黄芩)对DTMUV感染鸭胚死亡率的影响;并选择效果最好的酒黄芩验证其对DTMUV感染雏鸭死亡率、临床症状、体重及组织(心脏、脾脏)中病毒载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鱼腥草、淫羊藿、金银花、板蓝根、绵马贯众、黄芪、酒黄芩、茵陈、甘草、连翘、醋五味子、白芍水提物在最佳作用浓度时均能减轻DTMUV感染DEF的CPE,并对DTMUV具有不同的抑制率,其中酒黄芩效果最佳;淫羊藿、白芍、板蓝根、黄芪、酒黄芩、茵陈、甘草、醋五味子、连翘能显著降低DEF中DTMUV的病毒滴度(P<0.05);板蓝根、醋五味子、酒黄芩能显著降低DEF中DTMUV的病毒载量(P<0.05);板蓝根、酒黄芩能起到治疗效果,且显著降低鸭胚死亡率(P<0.05),而酒黄芩、醋五味子还能预防病毒感染,且显著降低鸭胚死亡率(P<0.05);酒黄芩能够减轻病鸭临床症状,显著提高病鸭体重(P<0.05),显著降低病鸭死亡率及组织中病毒载量(P<0.05)。综上结果证明板蓝根、酒黄芩、醋五味子在细胞和鸭胚内具有一定抗DTMUV的作用,其中酒黄芩效果最佳,且酒黄芩对DTMUV感染的雏鸭具有治疗作用,可以成为抗DTMUV的潜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鸭胚成纤维细胞 鸭坦布苏病毒 抗病毒效果 鸭胚 雏鸭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Domain Ⅲ单克隆抗体胶体金试纸条的创制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阚莹 张淼 +8 位作者 卢奇 吕炫 于胜祖 王习强 姜雅倩 王蓓 朱英奇 王晴 王桂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2期131-138,共8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诊断鸭坦布苏病毒(DTMUV)的方法,以2株(B9D7B8G10和B9D10C7株)抗DTMUV的单克隆抗体制备DTMUV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采用经典的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溶液,利用rProtein G琼脂糖凝胶亲和层析法对两株单克隆抗体腹水进... 为建立一种快速诊断鸭坦布苏病毒(DTMUV)的方法,以2株(B9D7B8G10和B9D10C7株)抗DTMUV的单克隆抗体制备DTMUV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采用经典的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溶液,利用rProtein G琼脂糖凝胶亲和层析法对两株单克隆抗体腹水进行纯化并鉴定;以纯化的B9D7B8G10株单克隆抗体作为标记抗体,通过调节单克隆抗体浓度与pH确定胶体金探针最佳结合条件;同时,在硝酸纤维素膜(NC膜)检测带包被纯化的B9D10C7株单克隆抗体,质控带包被山羊抗小鼠IgG抗体,建立检测DTMUV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成功建立试纸条后,对试纸条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检测,并与RT-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对200份临床疑似感染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制备的胶体金试纸条在15 min内即可完成检测,最低检测稀释度为1:50,且不与鸭瘟病毒、番鸭细小病毒、鹅星状病毒、禽白血病病毒发生交叉反应;应用试纸条和RT-PCR方法分别对200份临床疑似样品进行检测,两者符合率达98%。结果表明,制备的胶体金试纸条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重复性好,为DTMUV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实用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胶体金 单克隆抗体 免疫层析试纸条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Capsid蛋白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
8
作者 焦琳琳 成玉婷 +4 位作者 吴庆国 吴双 吴植 朱善元 钱莺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95-2402,共8页
【目的】本研究选择原核表达系统表达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核衣壳蛋白(Capsid protein),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为DTMUV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DTMUV-201909株基因序列,运用一步克隆技术将Capsid基因克隆至... 【目的】本研究选择原核表达系统表达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核衣壳蛋白(Capsid protein),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为DTMUV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DTMUV-201909株基因序列,运用一步克隆技术将Capsid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0a(+)中,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利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重组蛋白;使用ISA206佐剂与纯化后的重组蛋白混合乳化后免疫BALB/c小鼠,以获得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方法测定获得的多克隆抗体效价,并对多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验证。【结果】试验成功构建pET-30a-Capsid重组质粒,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大小约为18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该蛋白能与抗His标签鼠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反应原性。间接ELISA结果显示,制备的鼠抗Capisd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可达1∶256000;Western blotting和IFA结果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DTMUV感染细胞样品的Capsid蛋白。【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小鼠抗Capsid蛋白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DTMUV Capsid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试验材料,为进一步阐明DTMUV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dtmuv) 核衣壳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三种中草药对鸭坦布苏病毒感染雏鸭血清免疫指标与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晗晗 嵇辛勤 +6 位作者 阮涌 杨纯培 吴宗豪 姚碧琼 陈佳琪 李世静 胡焱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3-68,共6页
为研究板蓝根、酒黄芩、醋五味子对鸭坦布苏病毒(DTMUV)感染雏鸭血清免疫指标与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试验将150只7日龄DTMUV抗体阴性雏鸭平均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DTMUV对照组、板蓝根组、酒黄芩组和醋五味子组;饲养至15日龄时,除空白对... 为研究板蓝根、酒黄芩、醋五味子对鸭坦布苏病毒(DTMUV)感染雏鸭血清免疫指标与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试验将150只7日龄DTMUV抗体阴性雏鸭平均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DTMUV对照组、板蓝根组、酒黄芩组和醋五味子组;饲养至15日龄时,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接种DTMUV,同时三个药物组分别每日口服给药1 g/kg·bw,在接种病毒第3、6、9、12天对各组血清IgA、IgG、IgM、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含量及免疫器官指数进行检测。结果显示:DTMUV对照组在感染早期IL-2含量以及中后期IgA、IgM、IL-4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接种病毒第3、6、9天IL-6含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3个药物组接种病毒后第3、12天IgA含量,第9天IgM和IL-4含量均显著高于DTMUV对照组(P<0.05),板蓝根组在第3天能促进IgG表达,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板蓝根组、酒黄芩组在第9天能显著降低因病毒感染引起的IL-6含量上调(P<0.05);DTMUV对照组脾脏指数在试验期间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第6、9天胸腺指数以及第9、12天法氏囊指数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3个药物组第12天脾脏指数显著小于DTMUV对照组(P<0.05),第12天法氏囊指数显著大于DTMUV对照组(P<0.05),醋五味子组第6、9天胸腺指数显著大于DTMUV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板蓝根、酒黄芩、醋五味子可以不同程度地缓解DTMUV感染导致的鸭机体免疫抑制及免疫器官损伤,其中板蓝根及酒黄芩还能发挥抗炎作用,且板蓝根表现出更明显的免疫增强效果及免疫器官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中草药 雏鸭 血清免疫指标 免疫器官指数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检测方法及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吉敏 李辉煌 +3 位作者 赖连杰 杨银华 杨悦 林瑞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29-1339,共11页
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是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的一种新发蚊媒病毒,其引起的疫病在临床上以蛋鸭产蛋量下降和雏鸭神经系统损伤为特征,给国内养鸭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DTMUV感染自2010年在... 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是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的一种新发蚊媒病毒,其引起的疫病在临床上以蛋鸭产蛋量下降和雏鸭神经系统损伤为特征,给国内养鸭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DTMUV感染自2010年在上海市暴发后,逐渐向中国东部、东南部和北部主要鸭养殖场扩散。目前国内已建立了多种用于DTMUV临床诊断或实验室检测方法。DTMUV的分离鉴定和免疫组化用于检测病毒颗粒的存在;DTMUV的血清学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间接ELISA、竞争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条等,可检测DTMUV的特异性蛋白或抗体,广泛应用于DTMUV的现场检测;以常规PCR、多重PCR及CRISPR技术为主的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实现了DTMUV的快速临床诊断,促进了鸭坦布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致病机制研究。随着部分疫苗的开发和商业化,中国DTMUV感染的流行强度也由暴发逐渐转变为零星散发。但DTMUV的宿主范围较广,传播途径多样且具有潜在的人畜共患性,为及早发现并控制DTMUV的传播,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和安全有效的疫苗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DTMUV的检测方法和疫苗研发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DTMUV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dtmuv) 检测方法 疫苗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可视化RT-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植 夏文龙 +3 位作者 蔡树东 郭长明 袁维峰 王永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334-3339,共6页
为实现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的快速检测,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DTMUV E蛋白基因的高度保守序列设计了1套引物,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各组分的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建立了一种灵敏、便捷的RT-LAMP扩增方法。结果显示,... 为实现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的快速检测,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DTMUV E蛋白基因的高度保守序列设计了1套引物,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各组分的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建立了一种灵敏、便捷的RT-LAMP扩增方法。结果显示,在最佳条件下甜菜碱对反应体系影响不明显;该方法灵敏度是常规RT-PCR的100倍;只能特异性扩增坦布苏病毒,对于其他常见的禽源病毒无特异性扩增;检测结果可直接通过肉眼观察来判断;对临床74份疑似病料,可检出65份。本试验建立的方法灵敏性高、特异性强,可用于鸭坦布苏病毒病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dtmuv) 环介导等温扩增 可视化 快速检测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微滴式数字RT-PCR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洋 李翔 +5 位作者 原霖 张硕 王传彬 连红岩 张良一 顾小雪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5-29,共5页
为建立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鸭坦布苏病毒(DTMUV)数字RT-PCR定量检测方法,采用鸭坦布苏病毒E基因为靶基因,在前期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可对其准确定量的微滴式数字RT-PCR方法。通过对反应体系中引物、... 为建立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鸭坦布苏病毒(DTMUV)数字RT-PCR定量检测方法,采用鸭坦布苏病毒E基因为靶基因,在前期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可对其准确定量的微滴式数字RT-PCR方法。通过对反应体系中引物、探针浓度以及反应条件中反转录温度、时间、退火温度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引物浓度为700 nmol/L,最佳探针浓度为350 nmol/L。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在模板浓度为10^(0)~10^(4)拷贝/μL范围内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34);最低检测限为6.4拷贝/反应,比相同引物探针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敏感一个数量级;同时,与其他禽源病毒无交叉反应,且重复性良好,对于103数量级的模板进行重复性检测,变异系数仅1.22%。通过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与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一致,表明该微滴式数字RT-PCR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用于鸭坦布苏病毒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微滴数字RT-PCR 定量检测方法
下载PDF
鸭抗病毒蛋白(viperin)在转染的BHK-21细胞表达并抑制鸭坦布苏病毒出芽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祺 顾香雪 +5 位作者 许泽军 黄荣 殷冬冬 萨达娅 吕炫 王桂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2-418,共7页
目的探索鸭抗病毒白(viperin)对鸭坦布苏病毒(DTMUV)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生物学信息学方法分析鸭viperin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6P-viperin和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viperin,分别转化Rosseta感受态细胞和转染BHK-2... 目的探索鸭抗病毒白(viperin)对鸭坦布苏病毒(DTMUV)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生物学信息学方法分析鸭viperin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6P-viperin和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viperin,分别转化Rosseta感受态细胞和转染BHK-21细胞。用DTMUV分别感染真核表达质粒和空载体质粒的BHK-21细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沉淀和上清中DTMUV的含量,利用质谱的方法鉴定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单克隆抗体捕获的结合蛋白。结果鸭viperin基因与其他种属viperin基因有显著差异。鸭viperin蛋白能成功在BHK-21细胞表达,鸭viperin抑制DTMUV在BHK-21细胞中的出芽。质谱分析结果显示转染真核表达质粒的细胞中可能存在6种影响抑制DTMUV增殖、出芽的蛋白。结论鸭viperin蛋白可在BHK-21细胞表达,且能抑制鸭坦布苏病毒出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perin蛋白 鸭坦布苏病毒(dtmuv) 质谱分析法
下载PDF
抗鸭坦布苏病毒非结构蛋白1(NS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祺 苏观志 +6 位作者 邢雪 周晓雅 石亦鹏 唐中文 宋祥军 刘红梅 王桂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22-1427,共6页
目的原核表达鸭坦布苏病毒(DTMUV)非结构蛋白1(NS1)蛋白,并制备小鼠抗NS1多克隆抗体。方法利用PCR从DTMUV AH-F10株c DNA中获得NS1基因,亚克隆至p ET-32a中进行原核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使用含尿素的Tris缓冲液洗去杂蛋白再梯度复... 目的原核表达鸭坦布苏病毒(DTMUV)非结构蛋白1(NS1)蛋白,并制备小鼠抗NS1多克隆抗体。方法利用PCR从DTMUV AH-F10株c DNA中获得NS1基因,亚克隆至p ET-32a中进行原核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使用含尿素的Tris缓冲液洗去杂蛋白再梯度复性,纯化重组蛋白,并免疫小鼠制备小鼠抗NS1多克隆抗体,琼脂扩散试验测定抗体效价,Western blot法鉴定该抗体的特异性与反应原性,将抗体应用于病毒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结果获得鼠抗NS1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达到1∶8;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该多抗血清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反应性,且可以应用于病毒的IFA检测。结论成功制备了鼠抗NS1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非结构蛋白1(NS1) 多克隆抗体 原核表达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对雏鸭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叶保国 贺冬梅 +5 位作者 林哲敏 杨少雄 邢漫萍 顾丽红 林大捷 曹宗喜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9-182,共4页
为了解鸭坦布苏病毒(DTMUV)的致病性,试验以1×10~4 EID_(50) DTMUV剂量肌肉注射5日龄樱桃谷雏鸭,采用生化指标检测试剂盒对血清样品进行生化指标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排毒情况、组织载毒量和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为了解鸭坦布苏病毒(DTMUV)的致病性,试验以1×10~4 EID_(50) DTMUV剂量肌肉注射5日龄樱桃谷雏鸭,采用生化指标检测试剂盒对血清样品进行生化指标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排毒情况、组织载毒量和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DTMUV对肝脏、肾脏、心脏和肌肉组织都有严重损伤;DTMUV可以在肝脏、脾脏、肺脏、脑中增殖,并于攻毒后第5天在肝脏和脑中达到高峰,于攻毒后第9天后在肺脏和脾脏中达到高峰,且脑、肝脏、脾脏中病毒含量最高;攻毒后第1天DTMUV就可引起脾脏中γ干扰素(IFNγ)、α干扰素(IFNα)、白细胞介素6(IL-6)、β干扰素(IFNβ)、白细胞介素1β(IL-1β)、Toll样受体7(TLR-7)、白细胞介素2(IL-2)、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型(MHC-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型(MHC-Ⅱ)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在脑中第1,2,3天均引起促炎性细胞因子IL-6、IL-2的过度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dtmuv) 生化指标 病毒载量 细胞因子 致病性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E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分泌表达及免疫原性与保护性研究
16
作者 王善辉 谢金文 +1 位作者 吕颜枝 李云龙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580-2586,共7页
鸭坦布苏病毒(DTMUV)为新出现的病毒,主要引起鸭产蛋量急剧下降。本研究通过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利用蜂素信号肽(honeybee melittin signal peptide,Mels)构建分泌表达DTMUV JSXZ株E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将其感染Sf9昆虫细胞,从而分泌表达D... 鸭坦布苏病毒(DTMUV)为新出现的病毒,主要引起鸭产蛋量急剧下降。本研究通过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利用蜂素信号肽(honeybee melittin signal peptide,Mels)构建分泌表达DTMUV JSXZ株E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将其感染Sf9昆虫细胞,从而分泌表达DTMUV E蛋白,并对该表达E蛋白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进行了研究。经Western blotting、IFA试验证明E蛋白可以在Sf9昆虫细胞培养上清中分泌表达;通过免疫雏鸭试验、间接ELISA结果证明E蛋白可以诱导产生高水平的IgG血清抗体;MTT试验结果显示E蛋白能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0.3mL组免疫保护率为80%,0.6mL组和0.8mL组保护率均为100%,而PBS对照组雏鸭均表现为典型的DTMUV感染症状,其中3只死亡。上述研究结果为DTMUV亚单位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dtmuv) E蛋白 杆状病毒 分泌表达 免疫原性 保护效果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构建与分析
17
作者 云涛 陈柳 +4 位作者 张存 倪征 华炯钢 余斌 叶伟成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10-1915,共6页
根据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ZJ-407株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4对特异的Infusion引物,应用RT-PCR技术分4段扩增了DTMUV全基因组c DNA。通过In-fusion技术将扩增的c DNA重叠片段A,B,C和D片段分别克隆到载体p BluescriptⅡ... 根据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ZJ-407株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4对特异的Infusion引物,应用RT-PCR技术分4段扩增了DTMUV全基因组c DNA。通过In-fusion技术将扩增的c DNA重叠片段A,B,C和D片段分别克隆到载体p BluescriptⅡKS(+)中,获得了DTMUV全长基因组c DNA克隆p SK-T7-DTMUV。在扩增5'末端时,引入T7启动子序列;在基因组3'末段引入SmaⅠ酶切位点,以供c DNA模板的线性化之用。核酸序列分析表明,DTMUV毒株基因组全长为10 990个核苷酸,与DTMUV ZJ-407 DF-1细胞分离株的同源性为99.9%;全长基因组中有9个核苷酸发生突变,其中7处为沉默突变,2处导致相对应的氨基酸发生改变,且这两处均位于非结构蛋白NS5。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构建了DTMUV ZJ-407株基因组全长c DNA,为其感染性c DNA的拯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全长CDNA克隆 感染性克隆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帆帆 曾艳兵 +6 位作者 方绍培 李海琴 康昭风 谭美芳 谭佳 杨群 韦启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89-1497,共9页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引起的一种新发的病毒性传染病,以产蛋鸭产蛋量严重下降和雏鸭或育成鸭出现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自从2010年首次暴发以来,鸭坦布苏病毒给我国养鸭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引起的一种新发的病毒性传染病,以产蛋鸭产蛋量严重下降和雏鸭或育成鸭出现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自从2010年首次暴发以来,鸭坦布苏病毒给我国养鸭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天然免疫应答以及病毒的诊断与防控等方面对DTMUV进行综述,为今后该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dtmuv) 流行病学 天然免疫应答 诊断与防控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E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少艳 于可响 +4 位作者 王华 史玉颖 马秀丽 李建亮 崔言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2-786,共5页
利用PCR方法从鸭坦布苏病毒山东分离株(BZ株)扩增整个E基因,全长1 503 bp,克隆到pMD18-T载体中,然后将双酶切目的片段亚克隆入pET-28a(+)载体,构建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E。将PET28a-E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经IPTG诱导可表达出分子量... 利用PCR方法从鸭坦布苏病毒山东分离株(BZ株)扩增整个E基因,全长1 503 bp,克隆到pMD18-T载体中,然后将双酶切目的片段亚克隆入pET-28a(+)载体,构建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E。将PET28a-E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经IPTG诱导可表达出分子量约54.8 kD的蛋白,Western blotting试验呈阳性,表明E蛋白有很好的反应原性。以纯化的表达产物作为包被抗原,鸭坦布苏病毒血清为一抗,HRP标记的羊抗鸭IgG为二抗建立间接ELISA方法。采用该方法对80份送检鸭血清进行检测,并与中和试验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者的符合率为95.0%,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E基因 表达 间接ELISA
下载PDF
自然感染鸭坦布苏病毒蛋鸭卵巢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羽晨 雷亚萍 +7 位作者 农碧丹 庞晓敏 张苗苗 刘晓丽 谷长勤 张万坡 程国富 胡薛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326-2332,共7页
鸭坦布苏病毒(DTMUV)感染是引起蛋鸭产蛋下降的疾病,给禽类养殖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对DTMUV感染病鸭卵巢的病毒定位及产生的病理损伤进行观察,以了解DTMUV对病鸭卵巢的病理损伤。主要运用病理剖检、常规石蜡切片及HE染色、免... 鸭坦布苏病毒(DTMUV)感染是引起蛋鸭产蛋下降的疾病,给禽类养殖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对DTMUV感染病鸭卵巢的病毒定位及产生的病理损伤进行观察,以了解DTMUV对病鸭卵巢的病理损伤。主要运用病理剖检、常规石蜡切片及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对自然感染DTMUV的病鸭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感染蛋鸭临床表现主要以产蛋量骤然下降为特征,严重病例站立不稳,倒地抽搐,最后衰竭而死。剖检眼观病变表现为卵泡充血、出血,破裂,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是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增生、凋亡或坏死;卵泡周围有大量空泡状细胞和小动脉增生,增生的动脉平滑肌细胞坏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增生的空泡状细胞为上皮细胞,DTMUV主要位于卵泡的颗粒细胞内。综上表明,DTMUV主要分布在颗粒细胞内,颗粒细胞发生增生、凋亡或坏死,导致卵泡闭锁,进而引起蛋鸭产蛋量下降,为阐明DTMUV的感染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自然感染 蛋鸭 病理损伤 卵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