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Potential of Duck Hepatitis Virus(DHV-1) Stimulating the Body Weight Gain and the Effects of Silymarin on It in Duckling 被引量:1
1
作者 LIU Wei-min WANG Bing-yun CHEN Jian-hong WANG Jun JI Hui-qin YUAN Sheng HUANG De-chun LI Kang-li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9年第11期1403-1408,共6页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uck hepatitis virus-1 (DHV-1) on the body weight gain in duck and the effects of silymarin on it in vivo, 100 10-d-old ducks, both male and female, were collected to be subjected to the t...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uck hepatitis virus-1 (DHV-1) on the body weight gain in duck and the effects of silymarin on it in vivo, 100 10-d-old ducks, both male and female, were collected to be subjected to the test. Th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8 groups: in group 1-3, the animals were inoculated with 1:105 diluted duck hepatitis virus (DHV-1) infected allantoic fluid and given 0, 30, and 50 mg kg^-1 BW d^-1 silymarin orally, respectively. In group 4-6, the animals were inoculated with 1:5 × 105 diluted DHV-1 infected allantoic fluid and given 0, 10, and 30 mg kg^-1 BW d^-1 silymarin orally, respectively. In group 7, the animals were given 10 mg kg^-1 BW d^-1 silymafin only. Group 8 was the control one treated by injecting sterillized saline into the leg muscles. All the silymarin was given from 0 to 4 d after inoculation of the virus. By the 5th d after inoculation, the vein blood was drawn from the dorsal foot vein and the plasma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stored at -20℃. The body weight gain (BWG) was measured from 0 to 10 d after inoculation. The plasma IGF-I, T3, and T4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by radioimmunoassay (RIA). At the virus dose of 1:5 ×105 diluted virus infected allantoic fluid, the inoculation of the virus enhanced the BWG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 (P〈 0.01), while 10-50 mg kg^-1 BW d^-1 silymarin could counteract the effects of the virus on the BWG dose-dependently. The plasma IGF-I levels showed no correlation with the BWG, but the T3 levels showed a same tropism with the body weight gain. The presen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ublethal DHV-1 enhanced the body weight gain of ducklings significantly, and the silymarin could counteract this effect in viv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k hepatitis virus-l dhv body weight gain SILYMARIN INFECTION duckLING
下载PDF
Complete Genomic Sequence of a Chinese Isolate of Duck Hepatitis Virus 被引量:8
2
作者 Guang-qing LIU Fei WANG +4 位作者 Zheng NI Tao YUN Bin YU Jiong-gang HUANG Jian-Ping CHEN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7年第5期353-359,共7页
The complete genomic sequence of Duck hepatitis virus 1(DHV-1) ZJ-V isolate was sequenced and determined to be 7 691 nucleotides(nt) in length with a 5'-terminal un-translated region(UTR) of 626 nt and a 3'-te... The complete genomic sequence of Duck hepatitis virus 1(DHV-1) ZJ-V isolate was sequenced and determined to be 7 691 nucleotides(nt) in length with a 5'-terminal un-translated region(UTR) of 626 nt and a 3'-terminal UTR of 315 nt(not including the poly(A) tail).One large open reading frame(ORF) was found within the genome(nt 627 to 7 373) coding for a polypeptide of 2 249 amino acids.Our data also showed that the poly(A) tail of DHV-1 has at least 22 A's.Sequence comparison revealed significant homology(from 91.9% to 95.7%) between the protein sequences of the ZJ-V isolate and those of 21 reference isolates.Although DHV-1 has been classified as an unassigned virus in the Picornaviridae family,its genome showed some unique characteristics.DHV-1 contains 3 copies of the 2A gene and only 1 copy of the 3B gene,and its 3'-NCR is longer than those of other picornaviruses.Phylogenetic analysis to do sequence homology based on the VP1 protein sequences showed that the ZJ-V isolate shares high sequence homology with the reported DHV-1 isolates(from 92.9% to 99.2%),indicating that DHV-1 is genetically st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序列 鸭肝炎病毒 中国 隔离群
下载PDF
鸭肝炎病毒(DHV-1)及水飞蓟素对雏鸭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刘为民 王丙云 +5 位作者 陈建红 王军 计慧琴 袁生 黄德纯 李康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19-1523,共5页
【目的】观察雏鸭接种亚致死量鸭肝炎病毒后生长速度的改变及水飞蓟素对其的影响。【方法】100只雏鸭分为8组,于10日龄接种病毒。第1、2、3组腿肌接种105倍稀释的病毒尿囊液,并分别口服0、30、50mg·kg-1bw·d-1的水飞蓟素;第4... 【目的】观察雏鸭接种亚致死量鸭肝炎病毒后生长速度的改变及水飞蓟素对其的影响。【方法】100只雏鸭分为8组,于10日龄接种病毒。第1、2、3组腿肌接种105倍稀释的病毒尿囊液,并分别口服0、30、50mg·kg-1bw·d-1的水飞蓟素;第4、5、6组腿肌接种5×105倍稀病毒尿囊液并分别口服0、10、30mg·kg-1bw·d-1的水飞蓟素;第7组为水飞蓟素对照组,不接种病毒,但口服水飞蓟素10mg·kg-1bw·d-1;第8组为空白对照组,仅腿肌注射0.2ml灭菌生理盐水。水飞蓟素连续给药5d,于攻毒的第5天采集血浆,测定血浆T3、甲状腺素(T4)、IGF-Ⅰ浓度。于攻毒后10d测定体重。【结果】用5×105倍稀释病毒尿囊液接种雏鸭,动物显示出显著高的生长速度(P<0.01,与对照组比较),此种效应可被口服水飞蓟素剂量依赖性的抑制。T4水平在接种病毒后极显著的降低,未见水飞蓟素对其显著的影响,生长速度与血浆T3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关系,与IGF-Ⅰ水平相关性不强。【结论】亚致死量鸭肝炎病毒可显著促进雏鸭的生长,水飞蓟素可拮抗病毒的这种作用,血浆T3水平与动物生长速度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型鸭肝炎病毒 dhv 增重 水飞蓟素 感染 雏鸭
下载PDF
山豆根多糖及其硫酸酯体外抗DHV-1感染细胞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陈云 曾玲 +4 位作者 熊文 张玲 张清 王德云 刘家国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7-122,共6页
为研制抗1型鸭肝炎病毒(DHV-1)新药成分,用水煎醇沉法提取山豆根多糖(BSRPS),并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制备其硫酸化产物山豆根多糖硫酸酯(sBSRPS),然后运用体外细胞培养法比较研究BSRPS和sBSRPS抗DHV-1感染鸭胚肝细胞的作用。采用直接荧光... 为研制抗1型鸭肝炎病毒(DHV-1)新药成分,用水煎醇沉法提取山豆根多糖(BSRPS),并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制备其硫酸化产物山豆根多糖硫酸酯(sBSRPS),然后运用体外细胞培养法比较研究BSRPS和sBSRPS抗DHV-1感染鸭胚肝细胞的作用。采用直接荧光免疫法比较分析BSRPS和sBSRPS对DHV-1吸附肝细胞作用的差异,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比较分析了最有效药物浓度的BSRPS和sBSRPS对DHV-1在鸭胚肝细胞上的复制、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BSRPS和sBSRPS都具有较好的体外抗DHV-1的作用,sBSRPS的效果优于BSRPS。sBSRPS能有效抑制DHV-1的体外复制和释放,BSRPS仅能抑制DHV-1的复制。两者对病毒吸附鸭胚肝细胞没有明显的作用。结论:sBSRPS可以作为抗DVH的新药主要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鸭肝炎病毒 山豆根多糖 硫酸化修饰 抗病毒活性
下载PDF
高免蛋黄抗体中和雏鸭肝炎病毒(DHV)的效价测定 被引量:1
5
作者 沙莎 孙裕光 罗函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607-610,共4页
用鸭胚测定半数致死量并进行中和试验.测定了用雏鸭肝炎病毒(Ⅰ型)免疫蛋鸭收获的鸭蛋所制成的蛋黄抗体的滴度.结果表明,雏鸭肝炎病毒(Ⅰ型)的半数致死量为3.50,该毒株的高免蛋黄抗体以1:532稀释可保护50%的鸭胚免于死亡;病毒对照组全... 用鸭胚测定半数致死量并进行中和试验.测定了用雏鸭肝炎病毒(Ⅰ型)免疫蛋鸭收获的鸭蛋所制成的蛋黄抗体的滴度.结果表明,雏鸭肝炎病毒(Ⅰ型)的半数致死量为3.50,该毒株的高免蛋黄抗体以1:532稀释可保护50%的鸭胚免于死亡;病毒对照组全部死亡;空白对照组全部存活.该雏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蛋黄抗体滴度较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雏鸭病毒性肝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鸭肝炎病毒 半数致死量 蛋黄抗体 中和试验
下载PDF
鸭肝炎病毒(DHV)刺激雏鸭增重和发育及水飞蓟素对其影响的研究
6
作者 刘为民 白挨泉 +4 位作者 王军 计慧琴 何永明 冯军 何江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4-311,共8页
【目的】观察接种致死量鸭肝炎病毒后雏鸭生长及发育的改变及水飞蓟素对其的影响。【方法】100只11日龄雏鸭分为5组,分别为攻毒组、攻毒+30mg水飞蓟素组、攻毒+10mg水飞蓟素组、10mg水飞蓟素组、空白对照组。试验期内正常喂食及饮水,并... 【目的】观察接种致死量鸭肝炎病毒后雏鸭生长及发育的改变及水飞蓟素对其的影响。【方法】100只11日龄雏鸭分为5组,分别为攻毒组、攻毒+30mg水飞蓟素组、攻毒+10mg水飞蓟素组、10mg水飞蓟素组、空白对照组。试验期内正常喂食及饮水,并每隔3d空腹测定一次体重,观察动物发病及死亡情况。于攻毒后的第15d和第30d测定动物吻尾长度,于攻毒后第30d扑杀,并测定腹脂重以及各内脏器官指数。【结果】用致死量鸭肝炎病毒攻击后,雏鸭在96h内死亡严重,死亡率达75%(第1组);30、10mg·kg-1bw·d-1的水飞蓟素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死亡率分别为20%和0(第2组,第3组)。第1、第2组的幸存者显示出显著快的增重和发育速度,胴体构成发生了明显改变,内脏指数显著降低,胸肌指数显著上升。10mg·kg-1bw·d-1的水飞蓟素可有效抑制病毒的促生长发育效应,但30mg·kg-1bw·d-1的水飞蓟素却没有抑制效应。【结论】致死量鸭肝炎病毒可显著促进存活雏鸭的生长发育,水飞蓟素对鸭肝炎病毒的促生长发育效应具有双相性作用,在较低剂量时可发挥抑制作用,但在较高剂量时抑制作用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 体重 发育 水飞蓟素
下载PDF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控措施
7
作者 高原 姚伟 +1 位作者 吴浩 刘雪威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5期101-103,共3页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影响鸭健康的疾病,当前该疾病在鸭养殖过程中呈现高发趋势,给养殖工作造成诸多困扰。该疾病容易在雏鸭中传播,一旦出现,还容易引起较高的病死率,因此需要通过加强饲养环境管理、饲喂管理、科学免疫以及疫病的早...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影响鸭健康的疾病,当前该疾病在鸭养殖过程中呈现高发趋势,给养殖工作造成诸多困扰。该疾病容易在雏鸭中传播,一旦出现,还容易引起较高的病死率,因此需要通过加强饲养环境管理、饲喂管理、科学免疫以及疫病的早期监控和发病后的及时有效处置等方式,来加强防控,降低疫病高发可能对雏鸭健康造成的威胁。该文对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控工作进行分析和探究,详细阐述了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控措施。旨在通过探究,能为鸭养殖工作的进行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 防控措施
下载PDF
Viral and cellular determinants involved in hepadnaviral entry 被引量:36
8
作者 Dieter Glebe Stephan Urba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2-38,共17页
Hepadnaviridae is a family of hepatotropic DNA viruses that is divided into the genera orthohepadnavirus of mammals and avihepadnavirus of birds.All members of this family can cause acute and chronic hepatic infec-tio... Hepadnaviridae is a family of hepatotropic DNA viruses that is divided into the genera orthohepadnavirus of mammals and avihepadnavirus of birds.All members of this family can cause acute and chronic hepatic infec-tion,which in the case of human hepatitis B virus(HBV) constitutes a major global health problem.Although our knowledge about the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se highly liver-specific viruses has profoundly increased in the last two decades,the mechanisms of attachment and productive entrance into the differentiated host hepa-tocytes are still enigmatic.The difficulties in studying hepadnaviral entry were primarily caused by the lack of easily accessible in vitro infection systems.Thus,for more than twenty years,differentiated primary hepato-cytes from the respective species were the only in vitro models for both orthohepadnaviruses(e.g.HBV) and avihepadnaviruses(e.g.duck hepatitis B virus [DHBV]).Two important discoveries have been made recently re-garding HBV:(1) primary hepatocytes from tree-shrews;i.e.,Tupaia belangeri,can be substituted for primary hu-man hepatocytes,and(2) a human hepatoma cell line(HepaRG) was established that gains susceptibility for HBV infection upon induction of differentiation in vitro.A number of potential HBV receptor candidates have been described in the past,but none of them have been confirmed to function as a receptor.For DHBV and prob-ably all other avian hepadnaviruses,carboxypeptidase D(CPD) has been shown to be indispensable for infection,although the exact role of this molecule is still under debate.While still restricted to the use of primary duck hepatocytes(PDH),investigations performed with DHBV provided important general concepts on the first steps of hepadnaviral infection.However,with emerging dataobtained from the new HBV infection systems,the hope that DHBV utilizes the same mechanism as HBV only partially held true.Nevertheless,both HBV and DHBV in vitro infection systems will help to:(1) functionally dis-sect the hepadnaviral entry pathways,(2) perform re-verse genetics(e.g.test the fitness of escape mutants),(3) titrate and map neutralizing antibodies,(4) improve current vaccines to combat acute and chronic infections of hepatitis B,and(5) develop entry inhibitors for future clin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 治疗 临床研究 检查
下载PDF
小鹅瘟、鸭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高免蛋免疫程序的研究
9
作者 陈生雷 王一平 +2 位作者 陈欣婷 李凤艳 舒秀伟 《现代畜牧兽医》 2023年第11期53-55,共3页
试验旨在研究小鹅瘟、鸭病毒性肝炎(1型+3型)二联灭活疫苗免疫商品蛋鸡的效果,测定蛋黄中小鹅瘟琼扩抗体和鸭肝炎中和抗体,筛选最佳高免蛋制备免疫程序。试验随机将2500只产蛋鸡分成5组,每组500只鸡。A组~D组进行3次免疫(A组、B组首免和... 试验旨在研究小鹅瘟、鸭病毒性肝炎(1型+3型)二联灭活疫苗免疫商品蛋鸡的效果,测定蛋黄中小鹅瘟琼扩抗体和鸭肝炎中和抗体,筛选最佳高免蛋制备免疫程序。试验随机将2500只产蛋鸡分成5组,每组500只鸡。A组~D组进行3次免疫(A组、B组首免和第2次免疫间隔14 d,C组、D组首免和第2次免疫间隔21 d,各组第2次免疫和第3次免疫间隔21 d),首次免疫剂量均为1.0 mL/只,第3次免疫均剂量为1.5 mL/只;A组、C组第2次免疫剂量为1.0 mL/只,B组、D组第2次免疫剂量为1.5 mL/只。E组不接种作为非免疫对照组。结果显示,第3次免疫后21 d,各组小鹅瘟抗体效价达1∶200,鸭肝炎中和抗体效价达1∶1024,均达到高免蛋使用标准。研究表明,采用首次免疫剂量1.0 mL/只,接种后21 d进行第2次免疫(剂量为1.5 mL/只),第2次免疫后21 d进行第3次免疫(剂量为1.5 mL/只)的免疫程序可获得较高的小鹅瘟和鸭肝炎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免蛋 小鹅瘟 鸭病毒性肝炎 免疫程序 抗体效价
下载PDF
新型鸭肝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4
10
作者 范书才 李虹 +8 位作者 袁率珍 巢伟 王少英 林旭野 张毓金 朱山林 张兵 姜畔 范小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70-775,共6页
对从广东地区流行鸭肝炎病例中分离到的1株病毒(命名为"GD株")进行了鸭胚(DE)传代培养。DE2~DE6代鸭胚毒的ELD50在10-5.17/0.2mL~10-6.38/0.2mL之间。DE6代毒回归雏鸭后可以产生与1型鸭肝炎病毒(DHV)相同的临床症状和解剖... 对从广东地区流行鸭肝炎病例中分离到的1株病毒(命名为"GD株")进行了鸭胚(DE)传代培养。DE2~DE6代鸭胚毒的ELD50在10-5.17/0.2mL~10-6.38/0.2mL之间。DE6代毒回归雏鸭后可以产生与1型鸭肝炎病毒(DHV)相同的临床症状和解剖病变。鸭肝组织毒对4日龄、8日龄和16日龄雏鸭的LD50分别为10-6.5/0.5mL、10-5.38/0.5mL和10-4.83/0.5mL。病毒对氯仿、乙醚和胰酶不敏感,能够耐受pH3.0酸处理,62℃30min不能被完全灭活。病毒核酸类型鉴定为RNA病毒。生物学和理化学特性鉴定结果表明,GD株为强毒DHV。使用标准1型DHV阳性血清进行的交叉中和试验和交叉被动保护试验表明,GD株病毒在抗原性上与1型DHV无关。对DHV抗原相关的VP1基因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表明,GD株与DHV-1的VP1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69.8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1.77%。GD株属于一种在我国流行的新型DHV强毒(暂命名为"CN-D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 新型鸭肝炎病毒 分离鉴定
下载PDF
鸭肝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1
作者 张艳芳 罗薇 +1 位作者 刘内生 刘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1-175,共5页
鸭肝炎病毒是一种高致死性、高传播性的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临床主要引起急性肝炎,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的雏鸭,尤以1周龄内的雏鸭为甚,病死率高达100%。20世纪以来,鸭肝炎已成为危害中国养鸭业最为严重的疫病之一,给养鸭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 鸭肝炎病毒是一种高致死性、高传播性的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临床主要引起急性肝炎,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的雏鸭,尤以1周龄内的雏鸭为甚,病死率高达100%。20世纪以来,鸭肝炎已成为危害中国养鸭业最为严重的疫病之一,给养鸭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作者对鸭肝炎病毒的发生与分布、病原学、基因组学、诊断与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 鸭病毒性肝炎 基因组 诊断
下载PDF
2007~2009年华南地区鸭肝炎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分离株的VP1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何冉娅 于淼 +3 位作者 张玉玲 张得玉 曹宗喜 张桂红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7-17,共11页
为了分析华南地区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的遗传进化情况,本试验对2007~2009年华南地区各鸭场发病雏鸭进行DHV的病原学检测以及VP1基因扩增、克隆和测序,并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VP1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分离... 为了分析华南地区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的遗传进化情况,本试验对2007~2009年华南地区各鸭场发病雏鸭进行DHV的病原学检测以及VP1基因扩增、克隆和测序,并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VP1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分离的R、SS1、ZJ株为DHV-A、VP1 DHV-A参考毒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3.8%~100%、93.7%~99.6%、91.7%~98.9%,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4.5%~100.0%、94.1%~99.2%、95.0%~99.2%。其余15株DHV-C分离病毒株与台湾新型DHV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在71.4%~72.0%和78.2%~79.0%之间,与韩国新型DHV相似性在94.0%~95.1%和91.6%~93.3%之间,与国内分离的新型DHV相似性均在97.9%~100.0%和97.5%~100.0%之间。VP1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表明:VP1的高变区主要分布在46~64、95~149、180~223位,尤其是C′末端,存在点突变或连续变异。在第145~146位,15株新型DHV毒株比3株Ⅰ型DHV多2个氨基酸(G和G)。小RNA病毒科的VP1蛋白中保守的RGD基序,在DHV中分别显示为SGD和QSD。结果表明,危害华南地区鸭场的DHV已经发生变异,且存在两种基因型毒株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 变异 VP1序列分析
下载PDF
鸭肝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理化和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谢金文 苗立中 +3 位作者 王艳 肖跃强 王金良 沈志强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54,共4页
通过鸡胚尿囊腔接种,对山东省滨州地区采集的死于疑似鸭病毒性肝炎(DVH)的病鸭肝组织进行病原分离,获得1株病毒。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株的致死率高达80%。经过临床症状观察、剖检病理变化、理化特性试验、中和试验、RT-PCR鉴定... 通过鸡胚尿囊腔接种,对山东省滨州地区采集的死于疑似鸭病毒性肝炎(DVH)的病鸭肝组织进行病原分离,获得1株病毒。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株的致死率高达80%。经过临床症状观察、剖检病理变化、理化特性试验、中和试验、RT-PCR鉴定和动物致病性试验等鉴定为Ⅰ型鸭肝炎病毒(DHV),命名为BZ-Ⅰ株。该研究为有效预防DVH提供了较为有用的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 鸭病毒性肝炎 分离 鉴定 理化特性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3株鸭肝炎病毒Ⅰ型结构基因VP1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甘一迪 刘家森 +6 位作者 姜骞 郭东春 司昌德 孟庆文 韩凌霞 刘娣 曲连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2-957,共6页
通过RT-PCR方法扩增鸭肝炎病毒DHV-1:161/79/V、YH、HN株的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3株病毒与已发表的DHV-1结构基因VP1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2.7%~96.9%和95.4%~96.6%,与DHV-1变异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相似... 通过RT-PCR方法扩增鸭肝炎病毒DHV-1:161/79/V、YH、HN株的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3株病毒与已发表的DHV-1结构基因VP1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2.7%~96.9%和95.4%~96.6%,与DHV-1变异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均分别低于75%和88%,表明3株病毒属于DHV-1,与变异株是不同的血清型。强毒DHV-1:161/79/V的VP1蛋白第49和第183位氨基酸为T和H,弱毒DHV-1:YH、HN为S和Q,推测这2处位点的改变可能与病毒的强弱有关 DHV-1和其变异株的VP1蛋白均没有保守的RGD序列 变异株N-DHV:90D、04G在第50和51位比DHV-1多2个氨基酸(Q和D),在第147和185位各缺失1个氨基酸(E和L),而在变异株DHV:AP-03337、AP-04009、AP-04114、AP-04203的第145和146位比DHV-1多了2个氨基酸(G、G) 不同血清型的鸭肝炎病毒在46-64位、95-149位、180-223位抗原指数差别较大,推测这些位点的改变可能影响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dhv) VP1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间接ELISA检测鸭病毒性肝炎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萍萍 宋敏训 +2 位作者 艾武 马秀丽 崔言顺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4年第1期18-20,共3页
本试验以氯仿去脂 -滤膜过滤 -浓缩层析方法纯化病毒作包被抗原 ,成功地建立了检测鸡抗鸭肝炎病毒 (DHV)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 ,经交叉试验和阻断试验表明 ,该方法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应用于DHV抗体检测比较有效 ,为鸭抗DHV... 本试验以氯仿去脂 -滤膜过滤 -浓缩层析方法纯化病毒作包被抗原 ,成功地建立了检测鸡抗鸭肝炎病毒 (DHV)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 ,经交叉试验和阻断试验表明 ,该方法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应用于DHV抗体检测比较有效 ,为鸭抗DHV血清抗体检测以及进行DHV单克隆抗体筛选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ELISA检测 鸭病毒性肝炎 抗体检测 交叉试验 阻断试验
下载PDF
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抗体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峻 王红琳 +5 位作者 温国元 罗玲 罗青平 艾地云 张蓉蓉 邵华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789-3790,3793,共3页
用鸭肝炎病毒(DHV)地方分离毒株HB98株经鸡胚连续传53~62代适应鸡胚的鸭肝炎病毒作为种毒,制备成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分别免疫伊莎产蛋鸡,经3次免疫后,收获卵黄,测定病毒中和效价可达103以上,经30万只雏鸭临床应用,对未发病的雏鸭预防... 用鸭肝炎病毒(DHV)地方分离毒株HB98株经鸡胚连续传53~62代适应鸡胚的鸭肝炎病毒作为种毒,制备成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分别免疫伊莎产蛋鸡,经3次免疫后,收获卵黄,测定病毒中和效价可达103以上,经30万只雏鸭临床应用,对未发病的雏鸭预防保护率达90%以上,发病鸭群治疗保护率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 DVH) 高免卵黄抗体 研制
下载PDF
新型鸭肝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VP1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金花 沈志强 +4 位作者 朱辉 李峰 甄洪花 苗立中 单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72-775,780,共5页
为了解新型鸭肝炎病毒(N-DHV)的变异情况,本实验从广西、河南、山东临床发病鸭体内分离到3株病毒。通过RT-PCR检测为N-DHV。将分离株进行鸭胚传代培养,并测定鸭胚毒的ELD50为10-3.29/0.2 mL~10-4.65/0.2 mL。以1型和N-DHV阳性血清分别... 为了解新型鸭肝炎病毒(N-DHV)的变异情况,本实验从广西、河南、山东临床发病鸭体内分离到3株病毒。通过RT-PCR检测为N-DHV。将分离株进行鸭胚传代培养,并测定鸭胚毒的ELD50为10-3.29/0.2 mL~10-4.65/0.2 mL。以1型和N-DHV阳性血清分别与分离株进行血清交叉中和试验,结果表明,Ⅰ型鸭肝炎病毒(DHV-1)阳性血清对分离株无保护性。动物回归试验表明,分离株致死雏鸭的临床症状和病变与DHV-1相同,分离株的致死率为30%~70%。将分离株接种鸡胚,不产生任何病变,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中连续传5代后,细胞产生明显、规律的病变。扩增3株分离株的VP1基因,并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3个分离株与DHV-C的同源性最高,与DHV-A的同源性最低,并存在氨基酸的插入和缺失。本实验表明3个分离株与韩国N-DHV属于同一血清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鸭肝炎病毒 分离鉴定 VP1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鸭病毒性肝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8
作者 赵瑞宏 张小飞 +1 位作者 魏建忠 潘孝成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4期42-45,共4页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烈性传染病,雏鸭一旦感染,可在鸭群中迅速传播,且病死率高,使养殖户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及时做出准确的诊断,对于控制和预防鸭病毒性肝炎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鸭病毒性肝炎诊断技术,包括常规...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烈性传染病,雏鸭一旦感染,可在鸭群中迅速传播,且病死率高,使养殖户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及时做出准确的诊断,对于控制和预防鸭病毒性肝炎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鸭病毒性肝炎诊断技术,包括常规的病毒分离技术,血清学诊断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着重对目前广泛应用的血清学诊断技术如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凝集试验、荧光抗体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胶体金技术等进行了介绍,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鸭病毒性肝炎诊断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病毒性肝炎 诊断技术
下载PDF
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的研究 Ⅴ.规模化养鸭中对种鸭鸭瘟鸭病毒性肝炎免疫程序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程安春 汪铭书 +2 位作者 陈孝跃 钟妮娜 赖为民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599-603,共5页
本文报道了在规模化养鸭中应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防制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适用的免疫程序。试验采用了测定血清中相应抗体液度以及免疫鸭抵抗鸭瘟强毒攻击的能力和免疫鸭的下一代雏鸭抵抗鸭肝炎病毒强毒攻击的能力来进行判... 本文报道了在规模化养鸭中应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防制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适用的免疫程序。试验采用了测定血清中相应抗体液度以及免疫鸭抵抗鸭瘟强毒攻击的能力和免疫鸭的下一代雏鸭抵抗鸭肝炎病毒强毒攻击的能力来进行判定。试验结果表明,种鸭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防制,使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首次免疫的适宜时间为28-30日龄,二免时间为产蛋前即23-24周龄.这样在60周龄内可使种鸭不发生鸭瘟和下一代雏鸭不发生鸭病毒性肝炎。对于1-30日龄阶段的小鸭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防制主要是依靠母源抗体和环境的隔离、消毒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 鸭病毒性肝炎 免疫程序 鸭病 疫苗
下载PDF
一株鸭星状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吉山 李娇 +3 位作者 祖立闯 肖跃强 沈志强 柳增善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41,共4页
为对发病鸭场找到致病原,并对病原分离鉴定,丰富病原分子流行病学以及为新型诊断试剂和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通过对发病鸭场病鸭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鸭胚传代分离培养及一步RT-PCR检测和扩增序列比对分析,最终确定该鸭场发生鸭病毒... 为对发病鸭场找到致病原,并对病原分离鉴定,丰富病原分子流行病学以及为新型诊断试剂和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通过对发病鸭场病鸭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鸭胚传代分离培养及一步RT-PCR检测和扩增序列比对分析,最终确定该鸭场发生鸭病毒性肝炎,病原为鸭星状病毒。鸭星状病毒感染导致鸭肝炎的报道不多,但确是导致鸭肝炎的病原之一,应该引起对该病毒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星状病毒 鸭病毒性肝炎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