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一种与蝉花易混淆虫草的鉴定及内菌核细菌群落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钟文琳
管景强
牟丹
曾召英
邹晓
-
机构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系
贵州大学真菌资源研究所
-
出处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74-1882,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60037)
贵州省科技计划(黔科合基础[2020] 1Z009号,黔科合支撑[2019] 2450号,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6] 3022-07号)。
-
文摘
【背景】中国浙江省民间常将一种称为"雄蝉花"(也称独角龙)的虫草误认为是雌蝉花(Isaria cicadae Miquel)的同种,因此有必要为二者作出区分。【目的】通过形态、rDNA ITS序列比较蝉花和独角龙的差异,为2种虫草的鉴别提供理论依据;探究二者内菌核细菌群落组成及功能,加深对2种虫草的理解。【方法】通过分离纯培养技术获得蝉花和独角龙菌株;显微镜观察比较2种真菌产孢细胞的形态特征;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内菌核细菌群落组成并进行功能分析。【结果】经鉴定,蝉花为蝉棒束孢(Isariacicadae),独角龙为独角龙弯颈霉(Tolypocladiumdujiaolongae);在细菌属水平上,蝉花内菌核优势细菌属为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Diplorickettsiaceae未定名属和根瘤菌属(Rhizobium),独角龙弯颈霉内菌核细菌有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沙雷氏菌属(Serratia)等潜在病原菌属;蝉花和独角龙弯颈霉细菌COG数据库预测功能相似,KEGG Pathway丰度相近。内菌核细菌群落涉及24种基因功能家族,其功能大多与转运和代谢相关,其中与新陈代谢相关的丰度最大。【结论】蝉花和独角龙是不同的物种,而且内菌核细菌群落组成差异较大,细菌主要参与2种虫草的代谢过程;独角龙弯颈霉内菌核存在病原性细菌类群,食用独角龙弯颈霉同食用蝉花相比安全性有待研究。
-
关键词
蝉花
独角龙
内菌核
细菌群落
功能分析
-
Keywords
Isaria cicadae Miquel
dujiaolong
sclerotia
bacterial community
functional analysis
-
分类号
R282.5
[医药卫生—中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