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无达诂”的批评方法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光波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71-74,共4页
“诗无达诂”说虽产生于西汉,但与先秦哲学思维方式、先秦人对诗的引用解释和汉初今文经学的学术方法有关,具有深厚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基础,同时和诗歌之中意、象、境的复杂性分不开。从古代诗论对此问题的探讨,可见构建中国文学解释学的... “诗无达诂”说虽产生于西汉,但与先秦哲学思维方式、先秦人对诗的引用解释和汉初今文经学的学术方法有关,具有深厚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基础,同时和诗歌之中意、象、境的复杂性分不开。从古代诗论对此问题的探讨,可见构建中国文学解释学的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诗无达诂 批评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