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古傩仪中“十二兽”的内涵与嬗变新解——以白马人“十二相面具舞”等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胡颖
王天如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4-141,共8页
十二相面具舞,广泛流行于甘肃、四川、云南、山东、台湾等地。其中甘肃文县白马人的同类型舞,表演形态古老,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但长期以来对它的内涵及承载的文化密码,学界却语焉不详。文县十二相舞是唐代民间傩"十二生肖"驱...
十二相面具舞,广泛流行于甘肃、四川、云南、山东、台湾等地。其中甘肃文县白马人的同类型舞,表演形态古老,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但长期以来对它的内涵及承载的文化密码,学界却语焉不详。文县十二相舞是唐代民间傩"十二生肖"驱疫传统的遗迹,与佛教十二时兽的关系不大,面具舞中的狮子形象与传统的十二生肖不同,体现出传承中的"变异性"特征。该傩舞形式于20世纪初由四川南坪传入陇南文县,而南坪目前流行的"十二相"舞与文县差别大,较文县的晚出,具有明清时期民间傩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人
十二相面具舞
十二兽
十二生肖
驱傩传统
唐代敦煌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敦煌壁画婚嫁图中的乐舞文化——以莫高窟第445窟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林烜
《河西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26-32,共7页
本文以莫高窟第445窟《婚嫁图》中的小型乐队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文献对比考证该窟《婚嫁图》中的乐人、乐器及乐器组合情况,证明敦煌壁画中所绘《婚嫁图》与历史文献及敦煌遗书中婚嫁用乐习俗的记载一致,婚嫁礼仪中诗词对咏及其仪...
本文以莫高窟第445窟《婚嫁图》中的小型乐队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文献对比考证该窟《婚嫁图》中的乐人、乐器及乐器组合情况,证明敦煌壁画中所绘《婚嫁图》与历史文献及敦煌遗书中婚嫁用乐习俗的记载一致,婚嫁礼仪中诗词对咏及其仪式,体现出敦煌壁画婚嫁习俗受中原文化、敦煌地方风俗及民族交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敦煌壁画
婚嫁图
乐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唐古典舞与敦煌舞蹈教学体系研究
3
作者
叶晓丽
《龙岩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 104-109,共6页
汉唐古典舞以及敦煌舞蹈流派是在对古代文化资源的发掘以及对乐舞文化的反思和开拓下诞生的。近年来,这两个新生古典舞蹈流派在不断的磨合中日趋完善,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审美特性和训练特点。它们使中国大陆古典舞蹈的训练格局由以往的"...
汉唐古典舞以及敦煌舞蹈流派是在对古代文化资源的发掘以及对乐舞文化的反思和开拓下诞生的。近年来,这两个新生古典舞蹈流派在不断的磨合中日趋完善,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审美特性和训练特点。它们使中国大陆古典舞蹈的训练格局由以往的"一元独立"转为"三足鼎立"的文化盛态。在介绍两种新兴古典舞教学体系基本情况的同时,深入探析它们的研究途径和训练内容的编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古典舞
敦煌舞蹈
古典舞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隋唐时期敦煌壁画舞伎服饰特点及艺术表现
4
作者
曲小涵
黄欢
《流行色》
2022年第3期68-70,共3页
敦煌壁画中无处不在的乐舞形象,充分地体现出表演性舞蹈在隋唐时期的巨大发展。本文分析了壁画中舞蹈形象的服饰特点,将敦煌壁画中出现舞蹈形象的场景分为世俗场景与佛国世界两种场景,分别对这两种场景的舞蹈服饰形制进行了较详细的分...
敦煌壁画中无处不在的乐舞形象,充分地体现出表演性舞蹈在隋唐时期的巨大发展。本文分析了壁画中舞蹈形象的服饰特点,将敦煌壁画中出现舞蹈形象的场景分为世俗场景与佛国世界两种场景,分别对这两种场景的舞蹈服饰形制进行了较详细的分类归纳,由此分析壁画中舞蹈服饰的绘画艺术表现,即根据这些服饰图像分析总结敦煌壁画舞蹈人物服饰在绘画语言上的艺术特点,例如写实性、装饰性、夸张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时期
敦煌壁画
舞蹈人物服饰
绘画艺术特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唐间音乐审美的变迁——以敦煌乐舞壁画为中心
5
作者
郭艺璇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第6期9-14,共6页
敦煌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石窟壁画留存丰富,历史悠久。其中蕴藏了大量的佛教及世俗乐舞图像,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及其审美变迁的重要史料。同为中国古代音乐典型图像代表,敦煌乐舞壁画和两汉时期出土的乐舞画像石(砖)及乐器实物...
敦煌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石窟壁画留存丰富,历史悠久。其中蕴藏了大量的佛教及世俗乐舞图像,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及其审美变迁的重要史料。同为中国古代音乐典型图像代表,敦煌乐舞壁画和两汉时期出土的乐舞画像石(砖)及乐器实物所呈现出的音乐信息,在音乐体裁、表演形式、演奏规模和乐器组合等多方面,都具有鲜明的传承和对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乐舞壁画
汉唐
音乐审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舞蹈表演教学的唐代飞天“身”“神”“韵”研究
6
作者
赵乔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40,共6页
从《丝路花雨》诞生始,敦煌舞至今已历经四十余年发展,在教学、创作、理论研究等方面已有一定积累。立足前人成果,敦煌璀璨的文化遗产需要进一步挖掘其学术性、艺术性,更好地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断代研究是其中的研究路径之一...
从《丝路花雨》诞生始,敦煌舞至今已历经四十余年发展,在教学、创作、理论研究等方面已有一定积累。立足前人成果,敦煌璀璨的文化遗产需要进一步挖掘其学术性、艺术性,更好地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断代研究是其中的研究路径之一。文章从舞台表演视角出发,以唐代敦煌飞天为历史依据,探讨敦煌舞表演的"身""神""韵"问题,并由此延伸出断代研究对敦煌舞表演教学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表演教学
敦煌舞
飞天
唐代
断代研究
原文传递
丝路交融:梨园戏手姿与敦煌手姿渊源考
7
作者
王晓茹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65,共17页
泉腔梨园戏深居东南一隅福建泉州,敦煌莫高窟位于大西北甘肃敦煌,两者相隔万里为何其手姿密切关联。这一问题涉及泉腔梨园戏剧种的历史源流,还涉及古代陆丝文化与海丝文化的交汇融合。从造型方式、表现手段与文化内涵三层面比照,探明梨...
泉腔梨园戏深居东南一隅福建泉州,敦煌莫高窟位于大西北甘肃敦煌,两者相隔万里为何其手姿密切关联。这一问题涉及泉腔梨园戏剧种的历史源流,还涉及古代陆丝文化与海丝文化的交汇融合。从造型方式、表现手段与文化内涵三层面比照,探明梨园戏手姿与隋唐时期敦煌尊像画人物的手姿蕴有亲密的"血缘关系"。考证唐代中原传入泉州的歌舞戏"戏弄"的"下南"一派和宋代南外宗正司传入泉州的乐伎家班的"小梨园"一派,探明在丝路交融中唐宋时期歌舞艺术的共同始源是两者渊薮关系的成因,将梨园戏肇基期往前推至隋唐时期,联通"古南戏活化石"梨园戏与"墙壁上的图书馆"敦煌壁画,为中华民族戏曲文化研究开辟新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园戏手姿
敦煌手姿
历史渊源
唐歌舞戏
翰林院会馆
原文传递
题名
古傩仪中“十二兽”的内涵与嬗变新解——以白马人“十二相面具舞”等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胡颖
王天如
机构
兰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4-141,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皮影戏史论研究及抄本整理”(19EB197)
文摘
十二相面具舞,广泛流行于甘肃、四川、云南、山东、台湾等地。其中甘肃文县白马人的同类型舞,表演形态古老,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但长期以来对它的内涵及承载的文化密码,学界却语焉不详。文县十二相舞是唐代民间傩"十二生肖"驱疫传统的遗迹,与佛教十二时兽的关系不大,面具舞中的狮子形象与传统的十二生肖不同,体现出传承中的"变异性"特征。该傩舞形式于20世纪初由四川南坪传入陇南文县,而南坪目前流行的"十二相"舞与文县差别大,较文县的晚出,具有明清时期民间傩的特征。
关键词
白马人
十二相面具舞
十二兽
十二生肖
驱傩传统
唐代敦煌傩
Keywords
Baima people
twelve iconic mask
dance
twelve creatures
Ch
in
ese zodiac
exorcise tradition
dunhuang nuo dance in tang dynasty
分类号
J722.29 [艺术—舞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敦煌壁画婚嫁图中的乐舞文化——以莫高窟第445窟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林烜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河西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26-32,共7页
基金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一带一路’视野下的敦煌石窟乐舞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8CD176)
文摘
本文以莫高窟第445窟《婚嫁图》中的小型乐队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文献对比考证该窟《婚嫁图》中的乐人、乐器及乐器组合情况,证明敦煌壁画中所绘《婚嫁图》与历史文献及敦煌遗书中婚嫁用乐习俗的记载一致,婚嫁礼仪中诗词对咏及其仪式,体现出敦煌壁画婚嫁习俗受中原文化、敦煌地方风俗及民族交融的影响。
关键词
唐代
敦煌壁画
婚嫁图
乐舞
Keywords
tang
dynasty
dunhuang
murals
Wedd
in
g draw
in
gs
Music and
dance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唐古典舞与敦煌舞蹈教学体系研究
3
作者
叶晓丽
机构
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出处
《龙岩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 104-109,共6页
文摘
汉唐古典舞以及敦煌舞蹈流派是在对古代文化资源的发掘以及对乐舞文化的反思和开拓下诞生的。近年来,这两个新生古典舞蹈流派在不断的磨合中日趋完善,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审美特性和训练特点。它们使中国大陆古典舞蹈的训练格局由以往的"一元独立"转为"三足鼎立"的文化盛态。在介绍两种新兴古典舞教学体系基本情况的同时,深入探析它们的研究途径和训练内容的编排。
关键词
汉唐古典舞
敦煌舞蹈
古典舞教学
Keywords
Han and
tang
dynasties
dunhuang
dance
teach
in
g system classical
dance
分类号
G648.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隋唐时期敦煌壁画舞伎服饰特点及艺术表现
4
作者
曲小涵
黄欢
机构
北京服装学院
出处
《流行色》
2022年第3期68-70,共3页
文摘
敦煌壁画中无处不在的乐舞形象,充分地体现出表演性舞蹈在隋唐时期的巨大发展。本文分析了壁画中舞蹈形象的服饰特点,将敦煌壁画中出现舞蹈形象的场景分为世俗场景与佛国世界两种场景,分别对这两种场景的舞蹈服饰形制进行了较详细的分类归纳,由此分析壁画中舞蹈服饰的绘画艺术表现,即根据这些服饰图像分析总结敦煌壁画舞蹈人物服饰在绘画语言上的艺术特点,例如写实性、装饰性、夸张性等。
关键词
隋唐时期
敦煌壁画
舞蹈人物服饰
绘画艺术特点
Keywords
Sui and
tang
Dynasties
dunhuang
murals
dance
figure costumes
pa
in
t
in
g art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唐间音乐审美的变迁——以敦煌乐舞壁画为中心
5
作者
郭艺璇
机构
浙江音乐学院图书馆
出处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第6期9-14,共6页
基金
浙江音乐学院项目“从敦煌乐舞壁画看汉唐音乐审美的变迁”,项目编号:2018KL029。
文摘
敦煌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石窟壁画留存丰富,历史悠久。其中蕴藏了大量的佛教及世俗乐舞图像,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及其审美变迁的重要史料。同为中国古代音乐典型图像代表,敦煌乐舞壁画和两汉时期出土的乐舞画像石(砖)及乐器实物所呈现出的音乐信息,在音乐体裁、表演形式、演奏规模和乐器组合等多方面,都具有鲜明的传承和对比关系。
关键词
敦煌
乐舞壁画
汉唐
音乐审美
Keywords
dunhuang
murals featur
in
g music and
danc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musical aesthetics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舞蹈表演教学的唐代飞天“身”“神”“韵”研究
6
作者
赵乔
机构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
出处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40,共6页
基金
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唐代敦煌飞天的艺术形象研究”(项目编号19YTC034)阶段性成果。
文摘
从《丝路花雨》诞生始,敦煌舞至今已历经四十余年发展,在教学、创作、理论研究等方面已有一定积累。立足前人成果,敦煌璀璨的文化遗产需要进一步挖掘其学术性、艺术性,更好地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断代研究是其中的研究路径之一。文章从舞台表演视角出发,以唐代敦煌飞天为历史依据,探讨敦煌舞表演的"身""神""韵"问题,并由此延伸出断代研究对敦煌舞表演教学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舞蹈表演教学
敦煌舞
飞天
唐代
断代研究
Keywords
teach
in
g of
dance
performance
dunhuang
dance
Fly
in
g Apsaras
tang
dynasty
dynastic study
分类号
J712.2 [艺术—舞蹈]
原文传递
题名
丝路交融:梨园戏手姿与敦煌手姿渊源考
7
作者
王晓茹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65,共1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敦煌佛教文学艺术思想综合研究(多卷本)”子课题“敦煌佛教舞蹈思想研究”(19ZDA25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泉腔梨园戏深居东南一隅福建泉州,敦煌莫高窟位于大西北甘肃敦煌,两者相隔万里为何其手姿密切关联。这一问题涉及泉腔梨园戏剧种的历史源流,还涉及古代陆丝文化与海丝文化的交汇融合。从造型方式、表现手段与文化内涵三层面比照,探明梨园戏手姿与隋唐时期敦煌尊像画人物的手姿蕴有亲密的"血缘关系"。考证唐代中原传入泉州的歌舞戏"戏弄"的"下南"一派和宋代南外宗正司传入泉州的乐伎家班的"小梨园"一派,探明在丝路交融中唐宋时期歌舞艺术的共同始源是两者渊薮关系的成因,将梨园戏肇基期往前推至隋唐时期,联通"古南戏活化石"梨园戏与"墙壁上的图书馆"敦煌壁画,为中华民族戏曲文化研究开辟新渠道。
关键词
梨园戏手姿
敦煌手姿
历史渊源
唐歌舞戏
翰林院会馆
Keywords
Hand posture of Liyuan Xi
Hand posture
in
dunhuang
Frescoes
Historical connections
s
in
g
in
g and danc
in
g
in
tang
dynasty
Hanl
in
Academy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古傩仪中“十二兽”的内涵与嬗变新解——以白马人“十二相面具舞”等为例
胡颖
王天如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唐代敦煌壁画婚嫁图中的乐舞文化——以莫高窟第445窟为例
吴林烜
《河西学院学报》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汉唐古典舞与敦煌舞蹈教学体系研究
叶晓丽
《龙岩学院学报》
20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隋唐时期敦煌壁画舞伎服饰特点及艺术表现
曲小涵
黄欢
《流行色》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汉唐间音乐审美的变迁——以敦煌乐舞壁画为中心
郭艺璇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舞蹈表演教学的唐代飞天“身”“神”“韵”研究
赵乔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原文传递
7
丝路交融:梨园戏手姿与敦煌手姿渊源考
王晓茹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