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续语的语境生态及其应对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光荣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54-57,共4页
多续语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部分藏族居民所讲的一种地脚话,分布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的安宁河谷,属于"极度濒危"语言。操多续语的藏族居民有传承本土语言文化的强烈愿望。目前应采取多续语语言材料收集、多续语文字设计... 多续语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部分藏族居民所讲的一种地脚话,分布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的安宁河谷,属于"极度濒危"语言。操多续语的藏族居民有传承本土语言文化的强烈愿望。目前应采取多续语语言材料收集、多续语文字设计、编写多续语教材及开办多续语培训班等措施,使多续语能得到典藏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续语 语境生态 典藏与传承
下载PDF
多续藏族的地方性知识 被引量:1
2
作者 袁晓文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63-69,140,共7页
本文通过对多续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狩猎、医药、民间工艺、服饰、饮食、建筑等的田野调查,记录了多续藏族的地方性知识。
关键词 多续 藏族 地方性知识
下载PDF
错巴卓——多续藏族“三重空间”的体现
3
作者 刘俊波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59-62,140,共4页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空间转向"成为人文社会学科理论变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对于藏彝走廊民族文化的研究也引入了"空间"这一新的视角。"藏彝走廊任何局部或微观整体都有一个时空的大坐标为背景,即为...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空间转向"成为人文社会学科理论变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对于藏彝走廊民族文化的研究也引入了"空间"这一新的视角。"藏彝走廊任何局部或微观整体都有一个时空的大坐标为背景,即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开阔的眼界。"在藏彝走廊东部边缘安宁河上游的冕宁县境内生活着一个小族群——多续藏族,"错巴卓"是多续藏族的重要节日,它不仅展示了多续藏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还是其地理空间、社会空间和历史空间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空间理论 错巴卓 多续藏族
下载PDF
和而不同:藏彝走廊多续族群与其他藏族支系关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袁晓文(益希汪秋)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15,共9页
在对世居川西南的历史族群"西番"研究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运用田野调查访谈资料,对多续藏族和与其关系密切的其他藏族支系纳木依、里汝、尔苏的关系作了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探讨,认为他们虽各自拥有不同的族群称谓与文化特质,"... 在对世居川西南的历史族群"西番"研究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运用田野调查访谈资料,对多续藏族和与其关系密切的其他藏族支系纳木依、里汝、尔苏的关系作了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探讨,认为他们虽各自拥有不同的族群称谓与文化特质,"和而不同",但确是关系紧密,同为藏族支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彝走廊 多续 藏族 支系 关系
原文传递
从多续语看高濒危语的结构特点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布凡 尹蔚彬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58,共5页
文章以多续语为例,讨论了高濒危语言的特点。高度濒危语言不仅在功能上经历了使用人数由多到少,使用范围由大到小,使用频率由高到低的逐渐萎缩过程,在语言结构上也呈现着不稳定,多变异;不断简化,造成语言结构项的缺失;接受外来影响逐渐... 文章以多续语为例,讨论了高濒危语言的特点。高度濒危语言不仅在功能上经历了使用人数由多到少,使用范围由大到小,使用频率由高到低的逐渐萎缩过程,在语言结构上也呈现着不稳定,多变异;不断简化,造成语言结构项的缺失;接受外来影响逐渐消磨自身原有特点的演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续语 濒危语言 语言结构
原文传递
《多续译语》藏汉对音与清前期四川方音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振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8-237,共10页
《多续译语》藏汉对音材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能直接反映四川方言音值的材料,本文从语音特征、历史背景等角度系统论证清代《多续译语》注音汉字的四川方音属性。
关键词 《多续译语》 藏汉对音 注音汉字 清前期四川方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