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therapy for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被引量:3
1
作者 Haruka Hirono Kazuhiko Watanabe +3 位作者 Katsuhiko Hasegawa Masaki Kohno Shuji Terai Shogo Ohkoshi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1年第19期5112-5125,共14页
BACKGROUN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has been suggested 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and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is the first-line therapy for OSA.AIM To... BACKGROUN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has been suggested 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and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is the first-line therapy for OSA.AIM To clarify the efficacy of effective CPAP therapy on NAFLD of OSA patients by serum markers and transient elastography(TE)using FibroScan®(Echosens,Paris,France).METHODS We prospectively enrolled 123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OSA who met the indications for CPAP.Liver fibrosis and steatosis were assessed using TE.Before and after 6 mo of CPAP therapy,serum markers and TE were assessed for all patients.The mean usage rate of CPAP therapy for 6 mo was arbitrarily calculated in each patient and expressed as“mean compliance index”(m-CI).RESULTS In 50 OSA patients with NAFLD,both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and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6 mo of CPAP therapy.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decreased body weight(BW),decreased body mass index(BMI),decreased AST level,decreased hemoglobin A1c,and high m-CI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with improved ALT level.In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model adjusted for quantities of BW change during 6 mo of CPAP therapy,high m-CI tended to improve ALT level(P=0.051).All 17 OSA patients with NAFLD,high m-CI and no BMI changes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AST and ALT levels.Meanwhile,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E data or serum fibrosis markers were seen.CONCLUSION Some NAFLD could be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 due to OSA independent of BW changes.In those cases,adequate reoxygenation from effective CPAP therapy may improve N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 Transient elastography
下载PDF
不同无创通气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分析
2
作者 林硕 罗厚江 +3 位作者 杨军 贾文婷 汪灵芝 沈怀云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147-150,4,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无创辅助通气模式联合枸橼酸咖啡因在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治疗效果,探讨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优化方案。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2年8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0例胎龄≤34周的呼吸暂停患儿作...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无创辅助通气模式联合枸橼酸咖啡因在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治疗效果,探讨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优化方案。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2年8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0例胎龄≤34周的呼吸暂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病例资料,将患儿分为NCPAP联合枸橼酸咖啡因组(n=44)和NIPPV序贯NCPAP联合枸橼酸咖啡因组(n=46)。采用t检验、χ2检验、Mann-Whitney检验等,对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呼吸暂停疗效、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NIPPV序贯NCPAP联合枸橼酸咖啡因组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NCPAP联合枸橼酸咖啡因组的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创通气失败及相关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喂养不耐受、鼻损伤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采用NIPPV序贯NCPAP的通气模式,较传统单用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缩短治疗及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相对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早产儿呼吸暂停 枸橼酸咖啡因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下载PDF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呼吸衰竭新生儿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3
作者 郑莉佳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 探究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时,使用不同机械通气方式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38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选择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观察组使用... 目的 探究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时,使用不同机械通气方式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38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选择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观察组使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临床住院时间,呼吸机通气时间等指标以及血气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临床住院时间、通气时间更短,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吸、氧化指数等指标显著较低,血氧分压氧化指数数值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呼吸衰竭新生儿过程中,相较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使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可帮助患儿恢复血气指标,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临床治疗时间,降低机械通气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其肺部功能恢复,治疗效果较为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新生儿呼吸衰竭 持续气道正压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
下载PD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nasal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 in acute pediatric respiratory failure 被引量:1
4
作者 Billy C Wang Theodore Pei +4 位作者 Cheryl B Lin Rong Guo David Elashoff James A Lin Carol Pineda 《World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18年第4期46-51,共6页
AIM To characterize the clinical course and outcomes of nasal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NIMV) use in acute pediatric respiratory failure.METHODS We identified all patients treated with NIMV in the pediatric i... AIM To characterize the clinical course and outcomes of nasal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NIMV) use in acute pediatric respiratory failure.METHODS We identified all patients treated with NIMV in the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 or inpatient general pediatrics between January 2013 and December 2015 at two academic centers.Patients who utilized NIMV with other modes of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during the same admission were included.Data included demographics,vital signs on admission and prior to initiation of NIMV,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 Ⅲ(PRIsM-Ⅲ) scores,complications,respiratory support characteristics,PICU and hospital length of stays,duration of respiratory support,and complications.Patients who did not require escalation to mechanical ventilation were defined as NIMV responders;those who required escalation to mechanical ventilation(MV) were defined as NIMV nonresponders.NIMV responders were compared to NIMV non-responders.RESULTS Forty-two patients met study criteria.six(14%) failed treatment and required MV.The majority of the patients(74%) had a primary diagnosis of bronchiolitis.The median age of these 42 patients was 4 mo(range 0.5-28.1 mo,IQR 7,P = 0.69).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measured in other baseline demographics and vitals on initiation of NIMV;these included age,temperature,respiratory rate,O2 saturation,heart rate,systolic blood pressure,diastolic blood pressure,and PRIsM-Ⅲ scores.The duration of NIMV was shorter in the NIMV nonresponder vs NIMV responder group(6.5 h vs 65 h,P < 0.0005).Otherwise,NIMV failure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ICU length of stay(LOs),hospital LOs,or total duration of respiratory support.No patients had aspiration pneumonia,pneumothorax,or skin breakdown.CONCLUSION Most of our patients responded to NIMV.NIMV failure is not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ces in hospital LOs,PICU LOs,or duration of respiratory suppo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Pediatric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ASAL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 High flow NASAL cannula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下载PDF
Influence of head anteflexion on airway sealing pressure during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with ProSeal laryngeal mask airway with an esophageal vent
5
作者 LI Cheng-wen XUE Fu-shan +5 位作者 LIU Kun-peng MAO Peng SUN Hai-tao ZHANG Guo-hua XU Ya-chao LIU Yi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2期61-64,共4页
关键词 密封压力 正压通气 食管癌 气道 间歇 全身麻醉 静脉注射 吸气压力
原文传递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无创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威 刘雨露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7期37-38,44,共3页
目的探究早产儿呼吸暂停(AOP)给予无创间歇正压通气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医院接收的AOP患儿82例,采用区组随机的随机化方案将患儿分为A组和B组,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经鼻持续气道... 目的探究早产儿呼吸暂停(AOP)给予无创间歇正压通气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医院接收的AOP患儿82例,采用区组随机的随机化方案将患儿分为A组和B组,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B组给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两组病情恢复情况(无创通气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治疗前、治疗24h时血气分析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2h、治疗24h时氧合指数(OI);比较两组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B组更高(P<0.05);B组无创通气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更短(P<0.05);治疗24h,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降低、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升高,且B组PaO_(2)水平高于A组,PaCO_(2)水平低于A组(P<0.05);治疗24h两组OI水平高于治疗12h、治疗前,治疗12h两组OI水平高于治疗前,且B组治疗24h、12h时OI水平均高于A组(P<0.05);B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相较于NCPAP而言,NIPPV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AOP的效果好,可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和无创通气时间,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和OI水平,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呼吸暂停 枸橼酸咖啡因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氧合指数
下载PDF
重症支气管哮喘实施无创呼吸机持续正压通气模式间断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甘景帆 蒋慧 +1 位作者 严国美 董红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期48-50,共3页
目的分析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持续正压通气(CPAP)模式进行间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 目的分析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持续正压通气(CPAP)模式进行间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CPAP模式间断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FEV1/FVC]。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83.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83.69±7.95)mm Hg(1 mm Hg=0.133 kPa)、SaO_(2)(94.69±5.26)%高于对照组的(76.53±8.16)mm Hg、(90.06±3.97)%,PaCO_(2)(47.95±2.06)mm Hg低于对照组的(53.16±3.86)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3.65±0.19)L、FEV1(2.78±0.19)L、FEV1/FVC(88.95±3.69)%高于对照组的(3.20±0.13)L、(2.55±0.17)L、(82.62±3.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CPAP模式间断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以及肺功能指标,并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支气管哮喘 无创呼吸机 持续正压通气 间断治疗
下载PDF
不同护理方法对NCPAP早产儿的干预效果
8
作者 曾敬芳 李娟 梁妙娟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0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使用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早产儿的干预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20例NCPAP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60例。对...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使用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早产儿的干预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20例NCPAP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标准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经皮血氧饱和度(SpO_(2))及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NCPAP通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达全肠道营养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鼻梁损伤、胃潴留、腹胀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标准化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NCPAP早产儿有效改善SpO_(2)及呼吸功能,缩短NCPAP通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和达全肠道营养时间,提高满意度评分,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 早产儿 并发症 不同护理方法
下载PDF
间歇与持续经鼻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6
9
作者 史源 唐仕芳 +2 位作者 赵锦宁 胡章雪 李廷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991-1994,共4页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09例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大坪医院儿科NICU(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住院的NRDS患儿(男性69例,女性40例)分为NIPPV组(51例)与nCPAP组(58例),观察比较两种方法治疗的时间、治疗前后患儿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氧合指数(oxygenase index,OI)、并发症、治疗后需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比例及预后。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OI差异无显著性(P>0.05),NIPPV组治疗后1h动脉血pH值、p(O2)和OI显著高于nCPAP组(P<0.05)。NIPPV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nCPAP组(88.2%vs75.9%,P<0.05)。NIPPV组患儿的预后结局中治愈好转出院者显著高于nCPAP组(94.1%vs84.5%,P<0.05)。结论NIPPV可显著降低NRDS患儿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比例,其临床疗效优于nCP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间歇正压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前瞻性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食管引流型与标准型喉罩通气道用于正压通气的自身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成文 薛富善 +5 位作者 毛鹏 许亚超 刘毅 张国华 刘鲲鹏 孙海涛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 采用随机自身对照设计方法比较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气道(PLMA)和标准型喉罩通气道(SLMA)用于间歇正压通气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50例经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身体状态分级标准分为1~2级、拟在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整形外科手术患... 目的 采用随机自身对照设计方法比较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气道(PLMA)和标准型喉罩通气道(SLMA)用于间歇正压通气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50例经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身体状态分级标准分为1~2级、拟在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整形外科手术患者。在常规麻醉诱导后,顺序插入PLMA和SLMA,将通气罩内压充气至60cmH2O(1cmH2O=0.098kPa),评价两种喉罩通气道充气前后的肺通气满意度和气道密封压,同时进行光导纤维支气管镜(FOB)评分,确定通气罩的解剖位置。然后将潮气量设定为10ml/kg实施间歇正压通气,记录间歇正压通气后连续5次呼吸的平均呼潮气量和平均吸气峰压。结果 在通气罩未充气情况下,插入PLMA后有46例(92%)患者获得了良好和尚可的肺通气效果,而插入SLMA后仅有22例(44%)患者获得了良好和尚可的肺通气效果;PLMA的气道密封压显著高于SLMA(P〈0.05)。将通气罩内压充气至60cmH2O,采用PLMA的50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的肺通气效果,但采用SLMA时仅有28例获得良好的肺通气效果;PLMA所需的充气量和充气后获得的气道密封压均显著高于SLMA(P均〈0.05)。采用PLMA时所有患者的气道密封压均高于或等于采用SLMA时;采用PLMA时除2例患者外,其他患者所需的充气量也均高于采用SLMA时。PLMA通气罩位置的FOB评分显著低于SLMA(P〈0.05)。采用PLMA维持气道的29例患者和采用SLMA维持气道的21例患者的平均呼潮气量、吸气峰压及维持气道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 与SLMA相比,PLMA可为正压通气提供更好的气道密封压,而且对声门和食管上端具有潜在的隔离作用,用于正压通气时PLMA比SLMA更有效、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气道 标准型喉罩通气道 间歇正压通气 气道密封压
下载PDF
不同无创通气模式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撤机后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6
11
作者 卢隽滢 卢红艳 +1 位作者 常明 王秋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797-2801,共5页
目的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早产儿撤机后分别应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和经鼻... 目的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早产儿撤机后分别应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RDS早产儿依据拔管撤除呼吸机后呼吸支持方式分为NIPPV组(20例)、BiPAP组(24例)和NCPAP组(26例),分析三组患儿无创通气前后血气分析指标、1周内拔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等。结果拔管前三组PaO2和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与BiPAP组无创通气后6 h PaO2、12 h 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高于NCP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6 h PaCO2最低,NCPAP组最高,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与BiPAP组12 h 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低于NCP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7 d内再插管、气胸、脑室内出血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无创通气期间患儿腹胀发生率较BiPAP组和NCPAP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早产儿RDS撤机后的过渡方式,NIPPV与BiPAP均能更好改善肺通气功能;在NIPPV使用中需要关注避免PaCO2过低;在BiPAP和NCPAP使用中需关注腹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双水平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症 早产儿 撤机
下载PDF
经鼻间歇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Meta分析 被引量:40
12
作者 唐仕芳 赵锦宁 +2 位作者 沈洁 胡章雪 史源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4期255-263,共9页
目的评价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 ed、EMBASE、Ovid、Springer、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获得NIPPV与NCPAP治疗NRD... 目的评价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 ed、EMBASE、Ovid、Springer、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获得NIPPV与NCPAP治疗NRDS的相关RCT文献。根据随机分配方法,分配隐藏,对研究对象、治疗方案和研究结果测量者采用盲法,结果数据的完整性,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其他偏倚来源进行文献偏倚评价。以治疗成功率和脱机成功率为主要结局指标;以预后良好率,早产儿呼吸暂停次数,脑室内出血(IVH)、脑室周围脑白质软化(PVL)、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和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发生率等为次要结局指标。计数资料选取OR及其95%C I表示,计量资料以加权均数差(WMD)及其95%C I表示。结果①13篇RCT文献进入M eta分析。13篇文献均采用了正确的随机方法,均提及报告数据的完整性,均未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12篇文献采用了分配隐藏;2篇文献提及未对研究者实施盲法。漏斗图检验未见显著发表偏倚。②M eta分析结果显示,NIPPV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NCPAP组,OR=0.39(95%C I:0.23~0.56),P<0.000 01。NIPPV组脱机成功率显著高于NCPAP组,OR=0.15(95%C I:0.08~0.31),P<0.000 01。③NIPPV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NCPAP组,OR=0.30(95%C I:0.13~0.68),P=0.004。NIPPV组早产儿呼吸暂停次数显著减少,WMD=-0.48(95%C I:-0.58^-0.37),P<0.000 01。NIPPV组ROP发生率低于NCPAP组,OR=0.36(95%C I:0.15~0.87),P=0.02。NIPPV组和NCPAP组BPD(OR=0.59,95%C I:0.29~1.16)、IVH和PVL的发生率(OR=0.54,95%C I:0.24~1.20)以及住院时间(WMD=-2.97,95%C I:-11.26~5.3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IPPV可显著降低NRDS患儿行机械通气的比例,可显著提高机械通气拔管后脱机成功率,并可改善早产儿呼吸暂停次数和减少ROP的发生率。现有研究尚不能证实NIPPV可显著降低BPD、IVH和PVL的发生率。有关NIPPV对NRDS的远期疗效仍有待大规模、多中心的RCT研究予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META分析
下载PDF
压力支持通气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水平两种脱机方式的比较 被引量:21
13
作者 秦英智 徐磊 +3 位作者 魏肃 徐源 孙惠军 李唯绪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1998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比较压力支持通气(PS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水平(SIMVPS)两种机械通气方式的脱机效果。方法:对照观察两种通气方式患者在脱机时间、PS、潮气量(VT)、呼吸频率(f)、气道闭合压(P0.1)以及脱机... 目的:比较压力支持通气(PS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水平(SIMVPS)两种机械通气方式的脱机效果。方法:对照观察两种通气方式患者在脱机时间、PS、潮气量(VT)、呼吸频率(f)、气道闭合压(P0.1)以及脱机步骤方面的差异。结果:PSV脱机成功25例,SIMVPS脱机成功13例。两种脱机方式的脱机时间、PS水平、VT、f和P0.1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PSV脱机:短期带机(<7日)的PS应≤0.69kPa(1kPa=10.20cmH2O);长期带机(>7日)的PS应达0.49~0.59kPa,并应动态观察P0.1通气、氧合变化可成功实现脱机。SIMVPS脱机:短期带机(<7日)的PS应置于0.59~0.69kPa,SIMV的f可逐渐减至6次/min;长期带机(>7日)SIMV的f减至4次/min,并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同时调整PS达0.49kPa,结合常规参数变化及P0.1的变化可完成脱机过程。结论:SIMVPS脱机优于PSV脱机,尤其对不能耐受PSV脱机患者采用SIMVPS方式可成功实现脱机。SIMVPS是一种较佳的脱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支持通气 SIMV-PS 机械通气
下载PDF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吴杰斌 黄启凌 +2 位作者 李传景 许红 李莹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79-881,共3页
目的比较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和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肺透明膜病新生儿79例,随机分为nSIMV组和nCPAP组,治疗后对两组新生儿的血气分析结果、无... 目的比较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和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肺透明膜病新生儿79例,随机分为nSIMV组和nCPAP组,治疗后对两组新生儿的血气分析结果、无创通气方式失败例数及呼吸暂停发生例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SIMV组新生儿治疗后血气分析与nCPAP组相比有明显改善;nSIMV组患儿使用无创通气方式失败例数、发生呼吸暂停例数较nCPAP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nSIMV治疗HMD比nCPAP更能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使用,同时对于早产儿呼吸暂停可能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
下载PDF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史源 唐仕芳 +3 位作者 沈洁 赵锦宁 胡章雪 李华强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6期494-498,共5页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采用RCT研究的方法,选择2008年1~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NICU住院的呼吸衰竭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n...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采用RCT研究的方法,选择2008年1~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NICU住院的呼吸衰竭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nIPPV组和nCPAP组,分别实施nIPPV或nCPAP干预,观察患儿动脉血气分析、应用nIPPV和nCPAP时间、并发症和预后等指标,比较nIPPV组和nCPAP组治疗后需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比例及其预后结局。结果研究期间nIPPV组纳入48例,nCPAP组纳入53例。两组在性别构成比、胎龄、年龄、出生体重、出生后5 m inApgar评分、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和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比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呼吸衰竭原发病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IPPV组治疗后1 h血气分析pH和PaO2显著高于nCPAP组(P<0.05)。nIPPV组治疗成功率为77.1%(37/48例),nCPAP组为62.3%(33/53例),nIPPV组显著高于nCPAP组(P<0.05)。nIPPV组和nCPAP组治疗成功的患儿平均应用nIPPV和nCPAP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IPPV组的预后结局中治愈和好转出院45/48例(93.8%),nCPAP组为46/53例(86.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nCPAP相比,nIPPV治疗可显著降低呼吸衰竭新生儿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下载PDF
无创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1
16
作者 张馨丹 郑军 +1 位作者 王晓鹏 马俊苓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7-390,共4页
新生儿的机械通气分为有创机械通气及无创机械通气。为了减少有创通气的肺损伤,目前临床越来越多应用无创通气模式。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的早期应用已经成为目前很多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主要无创通气模式,同时早期联合选择... 新生儿的机械通气分为有创机械通气及无创机械通气。为了减少有创通气的肺损伤,目前临床越来越多应用无创通气模式。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的早期应用已经成为目前很多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主要无创通气模式,同时早期联合选择性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可以减少慢性肺疾患的发生。文章讨论无创呼吸支持模式的使用,包括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双水平CPAP模式,例如SiPAP及NIPPV;以及处于研究阶段的同步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神经调节辅助通气,无创高频振荡通气等无创通气模式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下载PDF
BIPAP-SIMV-PSV与SIMV-PS-CPAP脱机方式的比较 被引量:11
17
作者 秦英智 徐磊 +1 位作者 孔美珍 王旭红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比较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BIPAP SIMV PS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SIMV PS CPAP)两种脱机方式效果。方法:49 例呼吸衰竭患者按脱机方式不同... 目的:比较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BIPAP SIMV PS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SIMV PS CPAP)两种脱机方式效果。方法:49 例呼吸衰竭患者按脱机方式不同分为:BIPAP SIMV PSV 脱机成功组(22 例)与失败组(3 例),SIMV PS CPAP脱机成功组(14例)与失败组(10 例)。各组对应参数进行F检验、q检验。结果:采用BIPAP SIMV PSV 方式脱机与SIMVPS CPAP相比明显提高脱机成功率(88% 与58% ,P< 0.05)。尤其在SIMV PS CPAP不能脱机患者应用BIPAP SIMV PSV 能实现脱机。SIMV PS CPAP以减频率方法;BIPAP SIMV PSV 脱机参数一般为:FiO2 < 0.4、Plow < 0.49 kPa(1 kPa= 10.20 cm H2O)、Phigh < 1.57 kPa、f4 次/m in、I∶E= 1∶4、Phigh 与Plow 差0.49~1.18 kPa。结论:BIPAP SIMV PSV方式与SIMV PS CPAP相比是一种较好的脱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支持通气 脱机 BIPAP-SIMV-PSV
下载PDF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用于拔管后呼吸支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灿 陈龙 +3 位作者 汪丽 王楠 吴婷婷 史源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6期4408-4409,4411,共3页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拔管后呼吸支持中的疗效。方法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将196例拔管患儿按照呼吸支持模式分为分为nIPPV组(102例)与nCPAP组(94例),比较nIPPV或nC...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拔管后呼吸支持中的疗效。方法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将196例拔管患儿按照呼吸支持模式分为分为nIPPV组(102例)与nCPAP组(94例),比较nIPPV或nCPAP呼吸支持治疗后需再次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比例。结果 nIPPV组拔管成功率为88.2%(90/102),使用nIPPV时间(6.3±2.8)d,nCPAP组拔管成功率为75.5%(71/94),使用nCPAP时间(7.1±2.4)d;nIPPV组拔管后需要呼吸支持时间短,拔管成功率高(P<0.05)。结论与nCPAP比较,nIPPV治疗可显著提高拔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间歇正压通气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下载PDF
喉罩全身麻醉自主通气在乳腺癌根治术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郑颖 汪春英 +1 位作者 张爱萍 闻大翔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探讨喉罩全身麻醉自主通气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呼吸与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在全身麻醉下实施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自主通气组(SV组)和间歇正压通气组(IPPV组),SV组在诱导期尽量保留... 目的探讨喉罩全身麻醉自主通气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呼吸与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在全身麻醉下实施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自主通气组(SV组)和间歇正压通气组(IPPV组),SV组在诱导期尽量保留自主呼吸,待下颌松弛后插入喉罩,适当辅助通气至自主呼吸恢复正常并维持至术毕;IPPV组予常规麻醉诱导及维持。记录麻醉期间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前(T1)、插入喉罩后5 min(T2)、插入喉罩后30 min(T3)、插入喉罩后60 min(T4)、拔除喉罩前(T5)、拔除喉罩后30 min(T6)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分钟通气量(VE)、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以及吸气末七氟烷浓度(CINSEV)、呼气末七氟烷浓度(CETSEV)。并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查。结果①两组患者均可获得满意的插管条件,但SV组的诱导时间显著长于IPPV组(P<0.01),且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其插入喉罩前的CETSEV显著高于IPPV组(P<0.01),两组间清醒时间和躁动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②两组间SBP、DBP、HR、Sp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V组T1、T2时间点的VE均显著低于T0时间点(P值均<0.05),T2时间点的PETCO2显著高于T0时间点(P<0.01);SV组T1、T2时间点的PETCO2显著高于IPPV组(P值分别<0.05、0.01)。③两组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均能维持正常,T6时间点的pH值显著低于T0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IPPV组T6时间点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高于T0时间点(P<0.05)。结论喉罩麻醉自主通气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术中及术后血流动力及呼吸功能均能维持接近生理状态,可替代机械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自主通气 间歇正压通气 血流动力学 呼吸功能 血气
下载PDF
持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和间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仁 曾健 +1 位作者 王臻 陈敏 《临床肺科杂志》 2016年第9期1646-1649,共4页
目的 对比持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和间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7例老年AE慢阻肺患者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39),分别采用间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与持续双水... 目的 对比持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和间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7例老年AE慢阻肺患者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39),分别采用间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与持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水平、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74%(35/39),对照组为68.42%(26/38),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呼吸困难分级、PaCO2及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小(P〈0.05-0.01),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及PaO2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大(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SF-36生活量表各维度(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 与间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相比,持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老年AECOPD疗效更显著,更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部供氧状态与预后状况,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间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