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对无痛分娩罗哌卡因用量及应激反应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妇幼保健院204名进行无痛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硬脊膜穿破组(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目的探究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对无痛分娩罗哌卡因用量及应激反应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妇幼保健院204名进行无痛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硬脊膜穿破组(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和对照组(常规硬膜外阻滞),每组102名。比较两组镇痛前和镇痛30 min的血糖、血清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比较两组镇痛前、镇痛30 min、镇痛60 min、娩出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镇痛起效时间,罗哌卡因消耗量,首次患者自控镇痛(PCA)时间;记录两组孕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镇痛30min,两组血糖、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高于镇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脊膜穿破组血糖、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30 min、镇痛60 min、娩出时,硬脊膜穿破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脊膜穿破组罗帕卡因用量低于对照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首次PCA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均未出现呼吸抑制与神经损伤等不良结局。结论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起效快,降低孕妇应激反应,且可以减少罗哌卡因用量,对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无不良影响。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和硬膜外阻滞技术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北京百子湾和美妇儿医院进行分娩镇痛的健康初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ASA分级Ⅰ或Ⅱ级。根据产妇入院的先后顺序采用...目的:比较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和硬膜外阻滞技术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北京百子湾和美妇儿医院进行分娩镇痛的健康初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ASA分级Ⅰ或Ⅱ级。根据产妇入院的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镇痛,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作硬膜外置管,观察组给予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镇痛,用25号腰麻穿刺针刺破硬脊膜到达蛛网膜下腔,以有脑脊液流出确定标准,再拔掉穿刺针,作硬膜外置管。2组均给予0.1%罗哌卡因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结果:镇痛后2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镇痛后5 min、30 min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镇痛后60 min、180 min和宫口开全时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和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对初产妇分娩镇痛较传统硬膜外更安全,值得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用于分娩镇痛的作用。方法:选择阳江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350例无痛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硬膜外阻滞(EP)组50例和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PE)组300例,DPE...目的:探讨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用于分娩镇痛的作用。方法:选择阳江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350例无痛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硬膜外阻滞(EP)组50例和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PE)组300例,DPE组300例孕妇再随机分成两大组:A组150例(针对给药浓度)、B组150例(针对硬膜外导管留置长度)。A组150例孕妇随机分组为3个小组:A1组50例(0.065%罗哌卡因)、A2组50例(0.08%罗哌卡因)、A3组50例(0.1%罗哌卡因)。B组150例孕妇随机分为3个小组:B1组50例(留置长度3 cm)、B2组50例(留置长度4 cm)、B3组50例(留置长度5 cm),比较不同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结局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DPE组全部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均高于E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PE组A1、A2、A3、B1、B2、B3等观察对象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E组全部产妇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EP组,其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明显低于E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结果与E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A2、A3、B1、B2、B3等观察对象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E是一种安全性更高的无痛分娩技术,对于骶神经的阻滞效果更好,起效速度更快,能够保证产妇的安全性,且不同麻醉药物应用方式对于患者的分娩安全性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对无痛分娩罗哌卡因用量及应激反应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妇幼保健院204名进行无痛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硬脊膜穿破组(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和对照组(常规硬膜外阻滞),每组102名。比较两组镇痛前和镇痛30 min的血糖、血清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比较两组镇痛前、镇痛30 min、镇痛60 min、娩出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镇痛起效时间,罗哌卡因消耗量,首次患者自控镇痛(PCA)时间;记录两组孕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镇痛30min,两组血糖、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高于镇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脊膜穿破组血糖、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30 min、镇痛60 min、娩出时,硬脊膜穿破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脊膜穿破组罗帕卡因用量低于对照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首次PCA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均未出现呼吸抑制与神经损伤等不良结局。结论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起效快,降低孕妇应激反应,且可以减少罗哌卡因用量,对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无不良影响。
文摘目的:比较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和硬膜外阻滞技术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北京百子湾和美妇儿医院进行分娩镇痛的健康初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ASA分级Ⅰ或Ⅱ级。根据产妇入院的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镇痛,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作硬膜外置管,观察组给予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镇痛,用25号腰麻穿刺针刺破硬脊膜到达蛛网膜下腔,以有脑脊液流出确定标准,再拔掉穿刺针,作硬膜外置管。2组均给予0.1%罗哌卡因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结果:镇痛后2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镇痛后5 min、30 min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镇痛后60 min、180 min和宫口开全时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和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对初产妇分娩镇痛较传统硬膜外更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文摘目的:探讨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用于分娩镇痛的作用。方法:选择阳江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350例无痛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硬膜外阻滞(EP)组50例和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PE)组300例,DPE组300例孕妇再随机分成两大组:A组150例(针对给药浓度)、B组150例(针对硬膜外导管留置长度)。A组150例孕妇随机分组为3个小组:A1组50例(0.065%罗哌卡因)、A2组50例(0.08%罗哌卡因)、A3组50例(0.1%罗哌卡因)。B组150例孕妇随机分为3个小组:B1组50例(留置长度3 cm)、B2组50例(留置长度4 cm)、B3组50例(留置长度5 cm),比较不同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结局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DPE组全部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均高于E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PE组A1、A2、A3、B1、B2、B3等观察对象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E组全部产妇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EP组,其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明显低于E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结果与E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A2、A3、B1、B2、B3等观察对象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E是一种安全性更高的无痛分娩技术,对于骶神经的阻滞效果更好,起效速度更快,能够保证产妇的安全性,且不同麻醉药物应用方式对于患者的分娩安全性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