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ust Storms in North China in 2002: A Case Study of the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被引量:3
1
作者 范可 王会军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5-23,共9页
The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in both hemispheres and its possible role in the dust weather storm events over North China in 2002 are analyzed as a cas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eutian Low is linked with the Cir... The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in both hemispheres and its possible role in the dust weather storm events over North China in 2002 are analyzed as a cas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eutian Low is linked with the Circumpolar Vortex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on a 30-60-day oscillation, with a weak Circumpolar Vortex tending to deepen the Aleutian Low which may be helpful for the generation of dust storm events. The possible mechanism behind this is the inter-hemispheric interaction of the mean meridional circulation, with the major variability over East Asia. The zonal mean westerly wind at high latitudes of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in the upper level troposphere may lead that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which then impacts the local circulation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hus, the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teleconnection is one possible linkage in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circulation and dust events over North China. However,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the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is uncle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st storm events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mean meridional circulation and local circulation relationship
下载PDF
Analysis on Changes of Basic Climatic Elements and Extreme Events in Xinjiang, China during 1961-2010 被引量:22
2
作者 JIANG Yuan-An CHEN Ying +4 位作者 ZHAO Yi-Zhou CHEN Peng-Xiang YU Xing-Jie FAN Jing BAI Su-Qin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SCIE 2013年第1期20-29,共10页
By using the observation data from 89 weather stations in Xinjiang during 1961-2010,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basic climatic elements including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wind speed, sunshine duration, water vapor pre... By using the observation data from 89 weather stations in Xinjiang during 1961-2010,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basic climatic elements including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wind speed, sunshine duration, water vapor pressure, and dust storm in the entire Xinjiang and the subareas: North Xinjiang, Tianshan Mountains, and South Xinjian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rom 1961 to 2010 the annual and seasonal mean temperatures in the entire Xinjiang show an increasing trend with the increasing rate rising from south to north. The increasing rate of annual mean minimum temperature is over twice more than that of the annual mean maximum temperature, contributing much to the increase in the annual averages. The magnitude of the decrease rate of low-temperature days is larger than the increase rate of high-temperature days. The increase of warm days and warm nights and the decrease of cold days and cold nights further reveal that the temperature increasing in Xinjiang is higher. In addition, annual and seasonal rainfalls have been increasing. South Xinjiang experiences higher increase in rainfall amounts than North Xinjiang and Tianshan Mountains. Annual rainy days, longest consecutive rainy days, the daily maximum precipitation and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s, annual torrential rain days and amount, annual blizzard days and amount, all show an increasing trend, corresponding to the increasing in annual mean water vapor pressure. This result shows that the humidity has increased with temperature increasing in the past 50 years. The decrease in annual mean wind speed and gale days lessen the impact of dust storm, sandstorm, and floating dust events. The increase in annual rainy days is the cause of the decrease in annual sunshine duration, while the increase in spring sunshine duration corresponds with the decrease in dust weather. Therefore, the increase in precipitation indicators, the decrease in gales and dust weather, and the increasing in sunshine duration in spring will be beneficial to crops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njiang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dust storm extreme climate event
下载PDF
末次冰期间冰阶晚期长江中游风尘堆积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17
3
作者 庄检平 贾玉连 +3 位作者 马春梅 胡忠 张海荣 吴敬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4-428,共5页
定山砂山剖面的下层灰黄色土-淤泥沉积,为末次冰期间冰阶(40~22kaBP)区域降尘堆积。灰黄色土层与淤泥为同源异相沉积,粒度组合基本相同,无特征性差异。频数曲线都以双峰为特征,第一峰为主峰,众值8~32μm;第二为次峰,众值250~500μm。... 定山砂山剖面的下层灰黄色土-淤泥沉积,为末次冰期间冰阶(40~22kaBP)区域降尘堆积。灰黄色土层与淤泥为同源异相沉积,粒度组合基本相同,无特征性差异。频数曲线都以双峰为特征,第一峰为主峰,众值8~32μm;第二为次峰,众值250~500μm。9.75±0.25Φ~4.25±0.25Φ(1~62.5μm)在垂向上具有相似的线形变化,组成第一峰态,各粒级垂向上的含量变化是区域冬季风强弱变化的敏感指标;2.25±0.25Φ~-0.75±0.25Φ(180~2000μm)具有相似的线形,组成第二峰态,各粒级剖面含量变化则揭示了冬半年环境干湿状况与局地尘暴事件。在对应区域降尘堆积较弱的两个时段,存在局地尘暴的增强事件,指示局地冬半年环境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 末次冰期间冰阶 灰黄色土-淤泥沉积层 区域降尘 局地尘暴事件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部风速对尘暴事件降尘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强明瑞 肖舜 +1 位作者 张家武 陈发虎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0-295,共6页
通过系统监测柴达木盆地北部冷湖地区的月降尘通量以及尘暴事件降尘量,发现该地区月降尘通量变化在0.57×10^3~18.12×10^3μg·cm^-2·month^-1之间,并且与月极大风速(Vextr)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r^2=0.60,n=23);... 通过系统监测柴达木盆地北部冷湖地区的月降尘通量以及尘暴事件降尘量,发现该地区月降尘通量变化在0.57×10^3~18.12×10^3μg·cm^-2·month^-1之间,并且与月极大风速(Vextr)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r^2=0.60,n=23);该区年内主要粉尘堆积时段为春季和初夏;尘暴事件发生期间的降尘量不仅与尘暴持续期间10min平均风速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r^2=0.60,n=16),而且降尘量与10min风速变化幅度有关:强劲稳定的风力条件在监测地点产生较少的降尘量,强劲且变率较大的风力条件产生较多的降尘量。监测结果显示,风速的变化对粉尘的释放、输送和沉降有重要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地质记录所揭示的冰期-间冰期不同的大气粉尘沉降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暴事件 10min风速 降尘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地区近4000年来尘暴事件初探——来自库赛湖沉积物粒度的证据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永波 刘兴起 +2 位作者 张恩楼 羊向东 姚波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91-696,共6页
通过分析库赛湖近4000年来湖相沉积物粒度组成特征,对比人工俘获风成物粒度特征,表明库赛湖沉积物中粗颗粒组分(>64μm)主要由风力搬运作用进入湖泊沉积,记录了该地区尘暴事件历史。重建的尘暴事件序列表明:2500~800cal aBP时段为... 通过分析库赛湖近4000年来湖相沉积物粒度组成特征,对比人工俘获风成物粒度特征,表明库赛湖沉积物中粗颗粒组分(>64μm)主要由风力搬运作用进入湖泊沉积,记录了该地区尘暴事件历史。重建的尘暴事件序列表明:2500~800cal aBP时段为该地区近4000年来尘暴事件高频发生的阶段,4000~2500cal aBP和800cal aBP以来的时段尘暴事件发生频率较低;近千年来的尘暴事件主要发生于小冰期内的3次降温时段。与贵州董歌洞石笋氧同位素对比分析表明,库赛湖地区近4000年来气候变化受亚洲季风的影响,尘暴事件多发生于夏季风较弱的气候干冷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赛湖 粒度特征 尘暴事件 亚洲季风 青藏高原北部
下载PDF
晚冰期以来大柴旦盐湖沉积记录的古气候演变及其尘暴事件 被引量:3
6
作者 高春亮 余俊清 +4 位作者 闵秀云 成艾颖 洪荣昌 何先虎 张丽莎 《盐湖研究》 CSCD 2019年第1期39-53,共15页
选择大柴旦盐湖DCD03沉积剖面柱硼镁石矿层下伏土黄色淤泥质粉砂层为研究对象,基于AMS ^(14)C年代学、岩性地层学、矿物学以及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旨在探讨土黄色湖相淤泥质粉砂沉积记录的尘暴事件,以及重建晚冰期以来西风环流显著影响... 选择大柴旦盐湖DCD03沉积剖面柱硼镁石矿层下伏土黄色淤泥质粉砂层为研究对象,基于AMS ^(14)C年代学、岩性地层学、矿物学以及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旨在探讨土黄色湖相淤泥质粉砂沉积记录的尘暴事件,以及重建晚冰期以来西风环流显著影响区的水文气候变化。研究结果表明,DCD03沉积剖面的淤泥质粉砂样品粒度频率曲线呈现为双峰态,主峰(均值10μm)反映了河流作用携带入湖的细粒组分,次峰(>32μm)则反映了风力作用以及河流作用等携带入湖的粗粉砂粒组分。大于64μm的砂砾组分可能代表外源风尘物质的输入,由尘暴天气携带入湖。大柴旦地区晚冰期以来依次出现了博令和阿勒罗德暖期(12.94~12.17 cal.ka BP)、新仙女木冷期(12.17~11.37 cal.ka BP)、不稳定的早全新世气候(11.37~8.64 cal.ka BP)以及趋于偏冷干的中全新世早期(8.64~7.39 cal.ka 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旦盐湖 湖底沉积剖面 晚冰期 古气候演化 尘暴事件
下载PDF
沙尘天气对呼吸系统疾病日入院人数影响的时间序列研究(1995-2003年) 被引量:26
7
作者 孟紫强 卢彬 +4 位作者 周义 黄文清 王彤 耿红 张剑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00-1908,共9页
为了探讨沙尘天气,特别是沙尘暴对人群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对过去9年(1995-2003)沙尘暴高发地区甘肃省武威市的6所大中型医院沙尘天气高发季节(3月1日-5月31日)每日呼吸系统疾病入院人数进行了调查.采用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Semi... 为了探讨沙尘天气,特别是沙尘暴对人群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对过去9年(1995-2003)沙尘暴高发地区甘肃省武威市的6所大中型医院沙尘天气高发季节(3月1日-5月31日)每日呼吸系统疾病入院人数进行了调查.采用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Semi-parametric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在控制了长期趋势、日历效应(calendar effect)以及气象因子等混杂因素后,考虑到具体年份的差异。分别对每年建立GAM回归模型(滞后7d)并进行分析.然后应用Meta-分析方法的固定效应模型对各年GAM分析结果(即相对危险度RR)进行效应量合并,计算合并效应量(RR+),以此表示沙尘天气对呼吸系统疾病日入院人数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1)对于沙尘暴的影响,各年呼吸系统疾病日入院相对危险度(RR)合并效应量(RR+)随沙尘暴滞后天数的不同而不同。且在滞后3、4、5d时每天的RR+均有统计学意义,其RR+分别为1.40(95%CI为1.06-1.86)、1.34(95%CI为1.01-1.77)、1.73(95%CI为1.35~2.23);(2)扬沙天气在其滞后第6天RR+有统计学意义(RR+为1.14(95%CI为1.01-1.30);(3)浮尘天气与扬沙天气类似,也在其滞后第6天RR+有统计学意义,其RR+为1.12(95%CI为1.00-1.25).(4)沙尘天气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可根据滞后不同天的RR+值变化,分为滞后早期效应、滞后中期效应和滞后后期效应三类;(5)沙尘天气引发和加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为各种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和感冒以及急、慢性支气管炎.这些结果表明。呼吸系统日入院人数沙尘天气。特别是沙尘暴与有关联系。且均表现为滞后效应。而且沙尘暴的影响强度大于扬沙天气或浮尘天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天气 沙尘暴 扬沙 浮尘 呼吸系统疾病 日入院人数 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GAM) META-分析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苏干湖沉积元素特征与大风尘暴事件 被引量:1
8
作者 宋磊 强明瑞 +1 位作者 牛光明 郎丽丽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5-102,共8页
通过分析苏干湖地区降尘(含尘暴样品)、湖泊表层沉积(碎屑沉积)以及湖泊东部地表沉积3组样品的元素组成特征发现:3组样品具有同源性,Al和Ti在粉尘释放—沉积中行为稳定,Fe可能受元素分馏效应的影响,在湖泊沉积中富集程度相对较高。6次... 通过分析苏干湖地区降尘(含尘暴样品)、湖泊表层沉积(碎屑沉积)以及湖泊东部地表沉积3组样品的元素组成特征发现:3组样品具有同源性,Al和Ti在粉尘释放—沉积中行为稳定,Fe可能受元素分馏效应的影响,在湖泊沉积中富集程度相对较高。6次典型尘暴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尘暴降尘中Al、Fe、Ti通量的变化与尘暴发生期间10 min平均风速及其变差系数(Cv)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Al、Fe、Ti通量不仅可以作为尘暴中风速变化的替代指标,而且可以指示尘暴事件中风速的变化幅度。苏干湖现代沉积(岩心)中Al、Fe、Ti通量变化与冷湖气象站44年的年均大风日数记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可以利用湖泊现代沉积中风成输入碎屑组分(去除有机质和碳酸盐)的Al、Fe、Ti通量作为大风尘暴事件的替代指标,以重建地质历史时期柴达木盆地粉尘源区尘暴演化序列或者粉尘释放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组成 大风—尘暴事件 粉尘源区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1955-2011年兰州沙尘暴、浮尘天气事件发生概率的Markov模型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蔡忠兰 孙宏义 +1 位作者 董海涛 隆霄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4-368,共5页
依据甘肃兰州市1955-2010年沙尘暴、浮尘天气事件年变化资料,划分年强度分级,应用Markov模型对其不同强度发生概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预测和检验了2011年兰州沙尘暴浮尘天气事件的发生概率.结果显示:2011年沙尘暴发生的特强年、强烈年... 依据甘肃兰州市1955-2010年沙尘暴、浮尘天气事件年变化资料,划分年强度分级,应用Markov模型对其不同强度发生概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预测和检验了2011年兰州沙尘暴浮尘天气事件的发生概率.结果显示:2011年沙尘暴发生的特强年、强烈年、强发生年、一般发生年和少发年的概率为[0.022,0.00,0.044,0.044,0.888],而事实上2011年发生沙尘暴0次,属于少发年,符合预测结果;2011年浮尘天气发生的特强年、强烈年、强发生年、一般发生年和少发年的概率为[0.20,0.1,0.00,0.30,0.40],而事实上2011年发生浮尘9次,介于平常年和少发年范围,符合预测结果.随着时间序列的延长,Markov模型可成为短期沙尘暴浮尘天气变化预测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 气候变化 MARKOV模型 沙尘暴、浮尘天气事件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湖相沉积和黄土高原黄土沉积磁化率与粒度相关性对比 被引量:1
10
作者 时伟 蒋汉朝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9-610,共12页
为探讨构造稳定地区(如黄土高原)和构造活跃地区(如青藏高原东缘)粉尘沉积物中磁化率(SUS)与粒度的相关性及其对环境事件的指示意义,本次研究分析了黄土高原蓝田剖面黄土—古土壤样品和青藏高原东缘湖相沉积样品的粒度和磁化率记录。黄... 为探讨构造稳定地区(如黄土高原)和构造活跃地区(如青藏高原东缘)粉尘沉积物中磁化率(SUS)与粒度的相关性及其对环境事件的指示意义,本次研究分析了黄土高原蓝田剖面黄土—古土壤样品和青藏高原东缘湖相沉积样品的粒度和磁化率记录。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沉积SUS与2~10μm粒度组分最强正相关,青藏高原东缘湖相沉积的SUS与2~10μm粒度组分最强负相关,反映2~10μm粒度组分为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乃至亚洲干旱—半干旱地区连续稳定敏感的背景沉积组分。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沉积的SUS与32~63μm粒度组分最强负相关,青藏高原东缘湖相沉积的SUS与32~63μm粒度组分最强正相关,反映32~63μm粒度组分不仅是黄土高原尘暴事件沉积的敏感指标,也是青藏高原东缘湖相沉积记录的地震事件敏感指标。SUS与粒度组分的相关性在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地震事件层开始部分高于结束部分,也较好地反映地震事件为研究区添加新鲜沉积物后随地形地貌恢复逐步减少的过程。SUS与粒度组分相关性也受当地物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率与粒度相关性 黄土沉积 湖相沉积 青藏高原东缘 尘暴事件 地震事件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记录的敦煌地区历史时期沙尘天气序列重建
11
作者 王伊蒙 范亚秋 +1 位作者 龙川 柳本立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71,共10页
采用历史文献和现代观测资料结合的方法,根据河西走廊沙尘传输路径上不同地区沙尘暴发生的强度和概率关系,获取了143条记录、83个年代数据,初步建立了敦煌地区过去两千年的沙尘天气活动强度序列,并与邻近地区的树轮、冰芯等气候代用指... 采用历史文献和现代观测资料结合的方法,根据河西走廊沙尘传输路径上不同地区沙尘暴发生的强度和概率关系,获取了143条记录、83个年代数据,初步建立了敦煌地区过去两千年的沙尘天气活动强度序列,并与邻近地区的树轮、冰芯等气候代用指标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历史时期沙尘天气的时空分布与气候条件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敦煌地区沙尘天气强烈且频发时期主要在280—351年、1440—1550年、1720—1840年、1900—1952年等4个阶段,与周围地区自然代用证据所反映的沙尘高发时期基本对应,且大致对应于干旱、寒冷时段。在公元2世纪以前、7—14世纪、16—17世纪反映沙尘天气的文献记录较为缺失,但史料文献数据仍有广泛的挖掘空间。为填补这些空白时段的资料,应深入开展现有历史记录的定年工作,并加强国内外合作,进一步挖掘海外流失文献的价值,这将为敦煌和整个西北地区历史时期气候环境的研究提供更充分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天气 沙尘暴 历史文献 河西走廊 敦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