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矮岩羊夏季活动节律、时间分配和集群行为 被引量:26
1
作者 龙帅 周材权 +2 位作者 王维奎 潘立 胡锦矗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7-693,共7页
采用扫描取样法(每隔10min进行一次扫描纪录,记录时间为5min)对36只矮岩羊夏季昼间节律与时间分配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将矮岩羊行为划分为取食、移动、站立、卧息和其他行为等5类。结果表明,矮岩羊在夏季有3个取食高峰(6:00-9:00、10:00-1... 采用扫描取样法(每隔10min进行一次扫描纪录,记录时间为5min)对36只矮岩羊夏季昼间节律与时间分配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将矮岩羊行为划分为取食、移动、站立、卧息和其他行为等5类。结果表明,矮岩羊在夏季有3个取食高峰(6:00-9:00、10:00-11:00和16:00-20:00);1个卧息高峰(11:00-15:00)。在时间分配上,用于取食的时间最多(30.14±3.32)%,其次是卧息(26.44±3.59)%,站立(24.90±4.27)%,移动(15.73±1.26)%,而用于其他行为的时间,仅占(2.82±1.00)%。通过不同个体的比较,发现成年雄性用于取食和站立的时间最多,幼体用于移动和其他行为的时间最多,成年雌性用于卧息的时间最多。在矮岩羊集群方面,其集群类型有:混合群、母仔群、雄性群、雌性群和独羊,在夏季集群平均大小为(7.81±8.42)只,2~8只的羊群,占总群数的54.05%;不同集群类型的大小差异极显著(χ2=13.197,df=3,P=0.004),混合群群体最大,而雄性群最小;雌雄比为1∶0.54,雌幼比为1∶0.26,成幼比为1∶0.17。这些都说明矮岩羊这类独特的行为和种群特征是长期适应金沙江干热河谷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岩羊 节律 时间分配 集群行为 行为生态
下载PDF
矮岩羊(Pseudois schaeferi)行为谱及PAE编码系统 被引量:26
2
作者 龙帅 周材权 +3 位作者 王维奎 胡锦矗 黄艺川 唐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632-5640,共9页
2007年3~12月,对四川竹巴笼自然保护区的矮岩羊(Pseudois schaeferi)进行了行为谱工作的研究,建立了矮岩羊行为谱及其PAE(posture,act and environment)编码系统。研究分辨和记录了矮岩羊的11种姿势,83种动作和118种行为,还区别了各种... 2007年3~12月,对四川竹巴笼自然保护区的矮岩羊(Pseudois schaeferi)进行了行为谱工作的研究,建立了矮岩羊行为谱及其PAE(posture,act and environment)编码系统。研究分辨和记录了矮岩羊的11种姿势,83种动作和118种行为,还区别了各种行为在雄性、雌性和幼体之间的相对发生频次以及发生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岩羊 行为谱 PAE编码系统 竹巴笼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四川省巴塘县矮岩羊与斑羚冬季生境比较 被引量:17
3
作者 申定健 郑合勋 +5 位作者 王淯 格来 曾国伟 黄艺川 李开俊 唐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20-2330,共11页
2007年10~12月,在四川省巴塘县竹巴笼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线调查法对矮岩羊和斑羚冬季生境进行研究,利用卡方检验和Mann-WhiteyU检验分析其生境选择差异。结果表明,矮岩羊对17种生境因子有选择性,倾向选择中等以上避风性,石质或便石质活... 2007年10~12月,在四川省巴塘县竹巴笼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线调查法对矮岩羊和斑羚冬季生境进行研究,利用卡方检验和Mann-WhiteyU检验分析其生境选择差异。结果表明,矮岩羊对17种生境因子有选择性,倾向选择中等以上避风性,石质或便石质活动基底,灌丛盖度10%~40%、种数>4种、高度>100 cm,草种数>5种、高度<20 cm或>40 cm,坡度>60°的南坡或西坡,隐蔽级<30%或>60%,水源距离>500 m,裸岩距离<2m,林缘距离1000~1 500 m,1级风,海拔高度2 600~2 800 m,人为干扰距离500~1 000 m,动物干扰距离80~150 m的生境。斑羚对15种生境因子有选择性,倾向选择上坡或山脊坡位,灌丛盖度10%~40%、种数>5种、高度>100 cm,草种数4~5种、高度>40 cm,坡度>60°的南坡或东南坡,南风,隐蔽级>60%,林缘距离<1 500 m,海拔高度>2 800 m,水源距离>1 000 m,人为干扰距离>1 000 m,动物干扰距离80~150 m的生境。因子分析表明,影响矮岩羊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为人为干扰距离、海拔高度、林缘距离、水源距离、灌丛高度、隐蔽级、风级和动物干扰距离等生境因子,而影响斑羚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为人为干扰距离、海拔高度、林缘距离、水源距离、坡位、灌丛盖度、灌丛高度、隐蔽级、坡向和风向生境因子。虽然两物种在资源生态位上存在部分重叠,但在生境选择利用和空间生态位上皆存在很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岩羊 斑羚 冬季 生境选择 四川巴塘
下载PDF
竹巴笼矮岩羊昼间行为节律和时间分配 被引量:22
4
作者 刘国库 周材权 +6 位作者 杨志松 龙帅 潘立 王维奎 游于群 曾国伟 耿山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72-981,共10页
2008年11月中旬至2009年1月中旬和2009年3月至8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目标取样法在竹巴笼自然保护区对矮岩羊的昼间行为节律和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矮岩羊的昼间行为活动有明显的节律性,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与矮岩羊昼间取食... 2008年11月中旬至2009年1月中旬和2009年3月至8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目标取样法在竹巴笼自然保护区对矮岩羊的昼间行为节律和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矮岩羊的昼间行为活动有明显的节律性,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与矮岩羊昼间取食高峰时间基本一致。取食和卧息是最主要的行为方式,分别占总观察频次的53.83%和27.76%,频次较少的是站立和移动,分别占总观察频次的9.93%和8.24%,其它行为所占频次最少,只有0.24%,昼间2个取食高峰(9:00—11:00,17:00—19:00)和1个卧息高峰(11:00—16:00),呈现出取食-休息-取食的规律。Kruskal-Wallis H检验表明,季节因素对矮岩羊取食(P<0.05)、卧息(P<0.05)和其它行为(P<0.05)所占时间影响显著,而对移动(P>0.05)和站立(P>0.05)行为影响不显著。各年龄段之间其它行为所占的时间比例差异显著(P<0.05),而取食(P>0.05)、移动(P>0.05)、卧息(P>0.05)和站立(P>0.05)所占时间比例差异不显著;对比分析不同性别矮岩羊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差异,雌性的取食、移动和卧息的时间略高于雄性,而站立和其他行为时间低于雄性;Mann-Whitney U检验对不同性别矮岩羊昼间的各种行为差异进行分析表明:性别因素对矮岩羊昼间时间分配和行为节律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岩羊 行为节律 时间分配 竹巴笼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从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差异分析岩羊和矮岩羊的系统进化关系 被引量:37
5
作者 曹丽荣 王小明 方盛国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8-204,共7页
矮岩羊的分类地位从它被发现后就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测定了分别来自四川和青海的岩羊 (Pseudoisnayaur)和矮岩羊 (Pseudoisschaeferi)共 7个个体的Cytb基因全序列 (114 0bp) ,结合山羊 (Caprahircus)、北山羊 (Capraibex)、绵羊 (Ovis... 矮岩羊的分类地位从它被发现后就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测定了分别来自四川和青海的岩羊 (Pseudoisnayaur)和矮岩羊 (Pseudoisschaeferi)共 7个个体的Cytb基因全序列 (114 0bp) ,结合山羊 (Caprahircus)、北山羊 (Capraibex)、绵羊 (Ovisaries)和盘羊 (Ovisammon)同源DNA序列进行比较 ,分析了碱基组成和变异情况以及核苷酸序列差异。用简约法和距离距阵法构建了分子系统树 ,得到了相同的拓扑结构。结果显示 :岩羊和矮岩羊互为单系群 ,有着较山羊、北山羊、绵羊和盘羊间更近的亲缘关系 ,它们之间的序列差异 (Cytb=3 2 % )低于牛科不同种间的序列差异水平 (8 3%~ 12 1% ) ,明显高于种内个体的序列差异 ,而处于牛科亚种的序列差异范围内。因此 ,推测矮岩羊与岩羊之间的差异可能已经达到了亚种的水平。它们的分歧时间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羊 矮岩羊 细胞色素B基因 序列分析 分子系统树 单系群 亲缘关系 亚种 系统进化关系
下载PDF
冬春季矮岩羊集群特征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国库 周材权 +5 位作者 杨志松 龙帅 潘立 曾国伟 李开俊 唐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484-2490,共7页
2007年10月至12月、2008年11月中旬至2009年1月中旬和2009年3月至5月,采用样线法对四川竹巴笼自然保护区矮岩羊冬春季的集群特征进行了研究,春季共观察到73群451只矮岩羊,冬季共观察到170群1036只矮岩羊。发现春季平均群大小为6.18±... 2007年10月至12月、2008年11月中旬至2009年1月中旬和2009年3月至5月,采用样线法对四川竹巴笼自然保护区矮岩羊冬春季的集群特征进行了研究,春季共观察到73群451只矮岩羊,冬季共观察到170群1036只矮岩羊。发现春季平均群大小为6.18±5.186,最大群34只;冬季平均集群大小为6.65±4.564,最大群24只;春冬两季矮岩羊集群大小季节性变化不显著(P>0.05)。在观察到的矮岩羊中,冬春两季矮岩羊集群都以混合群为主,分别占57.20%和45.20%;与春季相比,冬季混合群和独羊出现频率增高,而春季雌性群和母仔群增多;2-8只的集群冬季109群,春季56群,分别占总群数的64.12%和76.71%;9只以上的集群冬季46群,春季15群,分别占总群数的20.06%和20.55%。说明矮岩羊主要以2-8只的小群为主。冬季雌雄比为1∶0.64;雌幼比为1∶0.77;春季雌雄比为1∶0.72;雌幼比为1∶0.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 春季 矮岩羊 集群特征 竹巴笼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四川省竹巴笼自然保护区矮岩羊的集群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申定健 王淯 +4 位作者 格来 曾国伟 黄艺川 李开俊 唐伦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9-245,共7页
2007年7~12月和2008年4~6月,采用样线法和定点观察法,在四川省竹巴笼自然保护区对矮岩羊集群行为进行了观察。2007年观察到34群共217只矮岩羊,集群平均为6.4±4.9只;2008年观察到16群共135只,集群平均为8.4±7.7只... 2007年7~12月和2008年4~6月,采用样线法和定点观察法,在四川省竹巴笼自然保护区对矮岩羊集群行为进行了观察。2007年观察到34群共217只矮岩羊,集群平均为6.4±4.9只;2008年观察到16群共135只,集群平均为8.4±7.7只。集群分为雄性群(2007年:8.8%;3008年:6.3%)、雌性群(2007年:2.9%;2008年:0)、混合群(2007年:70.6%;2008年:81.2%)、母仔群(2007年:8.8%;2008年:12.5%)和孤羊(2007年:8.8%;2008年:0)5种类型。在不同季节,5种集群类型比例都有所变化,差异显著(P〈0.01)。集群大小问和集群类型问也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2~10只的集群在2007年占73.5%,在2008年占75.0%,呈集小群特征。年龄组结构中,成体、亚成体和幼体个体数比为100:26,4:28.6(2007年)和100:24.7:20.4(2008年)。雌雄性比2007年为100:55.7,2008年为100:56.6,年间差异不显著(P〉0.05)。受集群收益、生物学特征、繁殖周期、资源竞争、生境地形地貌、捕食风险和人类活动等主要因素的影响,矮岩羊在集群类型、集群大小、年龄结构和性比上显示了其生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岩羊 集群类型 集群大小 年龄组结构 性比
下载PDF
矮岩羊集群行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淯 郑合勋 +6 位作者 赵建华 徐宏发 张汉峰 泽仁居勉 曾国伟 黄艺川 伍家德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3-75,共3页
1998和2000年,用样线法对巴塘县矮岩羊种群进行了研究,共发现矮岩羊158只40个集群,平均集群大小为(3.95±1.92)只,集群的大小在春夏季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45>0.05,df=38);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矮岩羊集群大小在不同的年份具有... 1998和2000年,用样线法对巴塘县矮岩羊种群进行了研究,共发现矮岩羊158只40个集群,平均集群大小为(3.95±1.92)只,集群的大小在春夏季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45>0.05,df=38);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矮岩羊集群大小在不同的年份具有显著差异(P=0.0153<0.05,df=62);多种比较发现,2000年矮岩羊集群的大小与1997年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41<0.01,df=60).研究结果显示,矮岩羊集群大小有逐年减小的趋势,其原因可能与栖息地的破碎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塘县 矮岩羊 集群行为
下载PDF
矮岩羊种群生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淯 王小明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9-62,共4页
利用路线调查方法分别于 1998年 3月、7~ 8月和 2 0 0 0年 5~ 8月对四川省巴塘县的矮岩羊 (Pseudoisschae feri,亦称倭岩羊 )种群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 ,矮岩羊目前主要栖息在巴塘县竹笆笼到苏阿龙一带的河谷以及支流两侧地势陡... 利用路线调查方法分别于 1998年 3月、7~ 8月和 2 0 0 0年 5~ 8月对四川省巴塘县的矮岩羊 (Pseudoisschae feri,亦称倭岩羊 )种群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 ,矮岩羊目前主要栖息在巴塘县竹笆笼到苏阿龙一带的河谷以及支流两侧地势陡峭的悬崖绝壁上的岩壁草丛中 ,在面积大约 2 0 0km2 的范围内活动 ,种群数量大约在 14 1只左右 ,活动群体的大小为 2~ 10只 ,种群平均密度为 0 .70 5只 /km2 ,种群雌雄性比为 10 0 :70 .4。幼体组、亚成体组、成体组分别占所观察到总数量的 13.0 %、2 9.8%和 5 7.2 %。矮岩羊生性胆小 ,易受惊吓 ,休息时喜欢用前脚刨地 ,这个动作约占休息时间的 1/3。从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 ,矮岩羊的种群数量下降很快 ,森林面积的锐减、人为猎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岩羊 种群生态 生存环境 种群数量 分布 样线法 四川巴塘
下载PDF
矮岩羊行为生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申定健 王淯 +4 位作者 泽仁居勉 曾国伟 黄艺川 李开俊 唐伦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74-777,共4页
2006年8月,在四川巴塘县竹巴笼自然保护区对矮岩羊的行为生态进行了研究。共发现矮岩羊7个集群33只,集群平均大小为4.71±1.60只;矮岩羊在夏季9:00~10:00内主要用于卧息,占该段活动时间的76.72%;因子分析显示:矮岩羊... 2006年8月,在四川巴塘县竹巴笼自然保护区对矮岩羊的行为生态进行了研究。共发现矮岩羊7个集群33只,集群平均大小为4.71±1.60只;矮岩羊在夏季9:00~10:00内主要用于卧息,占该段活动时间的76.72%;因子分析显示:矮岩羊对生境的利用具有选择性,影响矮岩羊生境选择行为的主要因子为草因子、灌木因子、坡度和活动基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岩羊 集群行为 活动行为 生境选择行为
下载PDF
罗尼神山矮岩羊(Pseudois schaeferi)集群和生境选择初报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国库 周材权 +3 位作者 杨志松 廖文波 黄燕 李庆涛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14-121,共8页
报道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罗尼神山矮岩羊的种群生态学的初步调查资料,调查期间共观察到矮岩羊7群,准确记录6群,其中母子群5群,雌性群1群.共记数25只矮岩羊,种群平均大小为4.17±2.56只,最大集群9只,最小2只.矮岩羊偏爱灌丛和仙人... 报道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罗尼神山矮岩羊的种群生态学的初步调查资料,调查期间共观察到矮岩羊7群,准确记录6群,其中母子群5群,雌性群1群.共记数25只矮岩羊,种群平均大小为4.17±2.56只,最大集群9只,最小2只.矮岩羊偏爱灌丛和仙人掌灌丛、隐蔽级中等、坡位中位或中下位、坡度较大、人为干扰较弱、距水源和裸岩较近、灌木高度1-2m、灌木盖度>50%以及草本盖度较小的东坡或南坡生境.矮岩羊生境因子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了84.69%,其可以较好地反映矮岩羊选择的生境特征,影响矮岩羊生境的三个主要因素为食物资源、水源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岩羊 种群生态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矮岩羊种群的生态学资料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淯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4期368-370,共3页
利用路线调查方法分别于1998年7-8月和2000年7-8月对巴塘县的矮岩羊(Pseudoisschaeferi)种群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矮岩羊的种群数量下降很快,目前主要栖息在巴塘县的竹笆笼到苏阿龙一带河谷及支流两侧陡峭的、... 利用路线调查方法分别于1998年7-8月和2000年7-8月对巴塘县的矮岩羊(Pseudoisschaeferi)种群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矮岩羊的种群数量下降很快,目前主要栖息在巴塘县的竹笆笼到苏阿龙一带河谷及支流两侧陡峭的、难以攀越的悬崖绝壁上的岩壁草丛环境中,面积大约200km2的范围内,数量大约在141只左右,活动群体的大小为2-10只,种群平均密度为0 705只/km2.矮岩羊生性胆小,易受惊吓,休息时喜欢用前脚刨地,约占休息时间的1/3.森林面积的锐减,人为猎杀,过渡放牧是影响矮岩羊种群数量和生存环境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岩羊 种群生态学 巴塘县 种群数量 种群密度 偶蹄目
下载PDF
珍稀野生动物——矮岩羊
13
作者 王淯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37-39,共3页
根据收集到的有关矮岩羊的文献报道,探讨了种的分类情况,种群的分布、数量、科群行为生态等方面的研究状况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矮岩羊 分布 数量 种群生态
下载PDF
基于DNA条形码和微卫星标记分析矮岩羊的进化地位 被引量:4
14
作者 谭帅 彭锐 +1 位作者 彭确昆 邹方东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4-659,共6页
岩羊Pseudois nayaur是目前岩羊属Pseudois中承认的唯一物种,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脉地区,是该地区代表性的大型有蹄类动物。岩羊种内存在矮岩羊这一个形态特异的种群,其分类地位一直处在争议当中。本次研究从岩羊分布区域内搜... 岩羊Pseudois nayaur是目前岩羊属Pseudois中承认的唯一物种,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脉地区,是该地区代表性的大型有蹄类动物。岩羊种内存在矮岩羊这一个形态特异的种群,其分类地位一直处在争议当中。本次研究从岩羊分布区域内搜集到26个岩羊样品,其中包括5个矮岩羊样品,选取了COⅠ基因DNA条形码标准区域和8个微卫星标记位点探讨了矮岩羊与岩羊不同地理种群的系统进化关系,同时分析了矮岩羊的进化地位。结果表明矮岩羊和岩羊间目前处于基因交流半隔离状态,不应该被分为2个不同的物种或者亚种,而矮岩羊应该被作为岩羊四川亚种P.n.szechuanensis中一个形态变异的特殊分类群。另外,结合生境选择和生态观察的结果推测矮岩羊目前可能已经处于单独进化的早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羊 矮岩羊 遗传分化 DNA条形码 微卫星分子标记
下载PDF
矮岩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分离和测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邱时学 李大筠 +2 位作者 唐毅 胡锦矗 彭基泰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年第3期204-208,共5页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法,对矮岩羊(Pseudois Schaeferi)的血清、肝、肾、肺、骨骼肌、心肌和小肠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进行分离和测定.其结果显示:成体和幼体矮岩羊各种组织中LDH同工酶的分布与含量,既具有相类似的特点又...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法,对矮岩羊(Pseudois Schaeferi)的血清、肝、肾、肺、骨骼肌、心肌和小肠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进行分离和测定.其结果显示:成体和幼体矮岩羊各种组织中LDH同工酶的分布与含量,既具有相类似的特点又有一些差异,且与人和某些脊椎动物的特点有很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岩羊 LDH同工酶 分离 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