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rLaLiTeO_(6):Dy^(3+),Eu^(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1
作者 龚劲松 朱齐 +4 位作者 郑小州 夏鹏举 刘凯 徐慢 戴武斌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74-279,共6页
白光发光二极管(LED)的商业合成方案缺少红光成分,导致合成的白光色温较高、显色性差,因此开发性能优异的单相暖白光荧光粉成为白光LED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以Dy^(3+)和Eu^(3+)为掺杂剂,SrLaLiTeO_(6)(SLLT)为基质,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 白光发光二极管(LED)的商业合成方案缺少红光成分,导致合成的白光色温较高、显色性差,因此开发性能优异的单相暖白光荧光粉成为白光LED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以Dy^(3+)和Eu^(3+)为掺杂剂,SrLaLiTeO_(6)(SLLT)为基质,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SrLaLiTeO6:Dy^(3+),Eu^(3+)无机荧光粉,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和色度坐标分析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及光学性能。结果表明:Dy^(3+)和Eu^(3+)成功进入SLLT晶体,无杂质产生;SLLT:0.07Dy^(3+),yEu^(3+)荧光粉在351 nm激发下能够同时发射蓝、黄、红光,证明了Dy^(3+)和Eu^(3+)之间存在能量传递,弥补了单掺Dy^(3+)荧光粉缺乏红色发射的缺陷;Eu^(3+)离子最佳掺杂浓度为0.05,此时的色度坐标为(0.391 9,0.380 9),色温为3 733 K,接近暖白光区域。因此,SrLaLiTeO_(6):Dy^(3+),Eu^(3+)荧光粉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暖白光LED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发光性能 SrLaLiTeO_(6):Dy^(3+) Eu^(3+) 暖白光 固相反应
下载PDF
Eu^(2+),Dy^(3+)共掺杂硼铝锶长余辉玻璃陶瓷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成宇 王淑彬 +1 位作者 于英宁 苏锵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3-237,共5页
首次介绍了一种新型长余辉材料 :Eu2 + ,Dy3 + 共掺杂硼铝锶长余辉玻璃陶瓷 ,该玻璃陶瓷用紫外灯、日光、荧光灯均可激发 ,发射黄绿色余辉 ,余辉的发射峰位于 5 16nm ,来自于Eu2 + 的 5d→ 8S7/ 2 跃迁。用12 0 0 0lx的荧光灯激发样品 ... 首次介绍了一种新型长余辉材料 :Eu2 + ,Dy3 + 共掺杂硼铝锶长余辉玻璃陶瓷 ,该玻璃陶瓷用紫外灯、日光、荧光灯均可激发 ,发射黄绿色余辉 ,余辉的发射峰位于 5 16nm ,来自于Eu2 + 的 5d→ 8S7/ 2 跃迁。用12 0 0 0lx的荧光灯激发样品 2 0分钟 ,停止激发后 10秒时 ,该玻璃陶瓷的余辉亮度为 3 5 3cd/m2 ,色坐标为 :x =0 2 84 2 ,y =0 5 772 ;停止激发后 5小时 5 5分钟 ,该玻璃陶瓷的余辉亮度为 0 0 1cd/m2 ;停止激发 30小时后 ,余辉在黑暗中仍肉眼可见。文中对该玻璃陶瓷的相关性质进行了表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2+ DY^3+ 长余辉材料 玻璃陶瓷 铕(Ⅱ) 镝(Ⅲ) 长余辉机理 余辉亮度 发光材料 硼铝锶玻璃
下载PDF
Dy^(3+),Eu^(3+)共掺杂BaWO_4荧光粉的合成及荧光性能研究
3
作者 王静 张涛 +1 位作者 王茜 何晓燕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4期68-71,共4页
采用微波共沉淀法,合成了BaWO_4:Dy^(3+),Eu^(3+)系列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致发光光谱(PL)等分析手段分别对样品的结构、形貌以及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激活剂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助剂等反应参数... 采用微波共沉淀法,合成了BaWO_4:Dy^(3+),Eu^(3+)系列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致发光光谱(PL)等分析手段分别对样品的结构、形貌以及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激活剂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助剂等反应参数对BaWO_4:Dy^(3+),Eu^(3+)发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Eu^(3+)在掺杂稀土离子中的物质的量之比增大,Dy^(3+)的发射峰逐渐减弱,而Eu^(3+)的发射峰逐渐增强,说明Dy^(3+)和Eu^(3+)之间存在能量传递.结构控制剂的添加有助于发光强度的增强,当添加L-谷氨酸为结构控制剂,激活剂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具有最大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WO4 DY^3+ EU^3+ 掺杂 发光材料
下载PDF
Dy^(3+),Eu^(3+)共掺杂NaLa(WO_4)_2白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胡斌 何晓燕 +1 位作者 张涛 欧阳艳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42-2147,共6页
利用共沉淀法合成了Dy^(3+)、Eu^(3+)共掺杂的NaLa(WO_4)_2荧光粉,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荧光分析仪对荧光粉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393 nm波长激发下,添加0. 188 g的PVP作为表面活性剂,同时控制金属离子浓度在0... 利用共沉淀法合成了Dy^(3+)、Eu^(3+)共掺杂的NaLa(WO_4)_2荧光粉,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荧光分析仪对荧光粉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393 nm波长激发下,添加0. 188 g的PVP作为表面活性剂,同时控制金属离子浓度在0. 06 mol/L时NaLa(WO_4)_2荧光粉与其他浓度样品比较有较好的发光性能样品呈多孔状,孔大且分布较为均匀,因此调控Dy^(3+)和Eu^(3+)物质的量之比可以对NaLa(WO_4)_2:Dy^(3+),Eu^(3+)荧光粉的色坐标进行有效的调节,当Dy^(3+)/Eu^(3+)的掺杂比为1:1时NaLa(WO_4)_2荧光粉的色坐标为(0. 327,0. 341)接近标准白光色坐标(0. 33,0. 33),是有望用于暖白光LED的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法 Dy^3+和Eu^3+掺杂 白色荧光粉
下载PDF
Sr_(2)InP_(3)O_(11):Eu^(3+)红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及占位影响
5
作者 梁力 赵淑娟 +3 位作者 李贵花 刘一佳 王荣荣 蔡格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3-922,共10页
红色荧光粉是提高发光二极管(LED)显色指数、降低色温的重要组分。本文选择具有红色特征发射的Eu^(3+)作为激活剂离子,以新型磷酸盐Sr_(2)InP_(3)O_(11)为荧光粉基质,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系列Sr_(2-x)InP_(3)O_(11):xEu^(3+)(简化为S... 红色荧光粉是提高发光二极管(LED)显色指数、降低色温的重要组分。本文选择具有红色特征发射的Eu^(3+)作为激活剂离子,以新型磷酸盐Sr_(2)InP_(3)O_(11)为荧光粉基质,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系列Sr_(2-x)InP_(3)O_(11):xEu^(3+)(简化为S_(2-x)IP_(3):xEu^(3+))和Sr_(2)In_(1-x)P_(3)O_(11):xEu^(3+)(简化为S_(2)I_(1-x)P_(3):xEu^(3+))荧光粉。利用XRD、室温及变温PL光谱、量子效率和荧光寿命,详细研究了所制备荧光粉的光致发光性能及其受阳离子位点(Sr位和In位)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类荧光粉在254nm和393nm激发下均可发出明亮的橘红光(593nm和612nm主导)。此外,所合成的荧光粉具有较好的色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表明其在荧光粉转换型白光LED照明和显示领域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Eu^(3+)掺杂 占位 发光性能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Gd_(4)Ga_(2)O_(9):Dy^(3+)白光发射荧光粉及其性能
6
作者 官春艳 郑启泾 +1 位作者 万正环 杨锦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3-88,共6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白光发射的Gd_(4)Ga_(2)O_(9):x%Dy^(3+)荧光粉,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荧光光谱等对产物的物相结构、形貌、组分和光学性能进行研究...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白光发射的Gd_(4)Ga_(2)O_(9):x%Dy^(3+)荧光粉,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荧光光谱等对产物的物相结构、形貌、组分和光学性能进行研究,并分析了Dy^(3+)掺杂量对样品的影响。XRD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为Dy^(3+)掺杂的Gd_(4)Ga_(2)O_(9)单斜晶体和少量Ga_(2)O_(3)杂质相的混合物。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结果表明制备的Dy^(3+)掺杂Gd_(4)Ga_(2)O_(9)晶体是一种光学带隙为5.29 eV的直接带隙半导体。荧光检测结果表明Dy^(3+)掺杂Gd_(4)Ga_(2)O_(9)荧光粉可被属于Gd^(3+)激发带的275 nm紫外光有效激发,并在490 nm和575 nm附近分别发射出属于Dy^(3+)的^(4)F_(9/2)→^(6)H_(15/2)和^(4)F_(9/2)→^(6)H_(13/2)跃迁的蓝色和黄色的强烈光,证实在Gd_(4)Ga_(2)O_(9):Dy^(3+)样品中存在显著的由Gd^(3+)到Dy^(3+)的能量传递发光现象。同时,对其发光机制进行了讨论。样品的发光强度随着Dy^(3+)掺杂量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影响着样品的发光颜色,Dy^(3+)掺杂量为1.5%和2%时制备的荧光粉可在紫外光激发下分别发射出CIE色坐标为(0.3362,0.3512)和(0.3381,0.3523)、相关色温为5340 K和5263 K的白色光。研究结果表明Gd_(4)Ga_(2)O_(9):Dy^(3+)是一种潜在的紫外光激发白光发射荧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_(4)Ga_(2)O_(9) Dy^(3+)掺杂 白光发射 荧光性能 能量传递 直接带隙半导体
下载PDF
Eu^(3+)掺杂β-Ga_(2)O_(3)的水热法制备及其光学性能
7
作者 张法碧 何婷波 +1 位作者 周娟 周飞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446-452,共7页
采用高温水热法合成稀土Eu3+掺杂β-Ga_(2)O_(3)荧光粉,研究不同热退火温度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的物质结构信息进行表征,样品衍射峰发生小角度偏移,表明Eu^(3+)进入β-Ga_(2)O_(3)晶格中。通过拉曼光谱仪对样品... 采用高温水热法合成稀土Eu3+掺杂β-Ga_(2)O_(3)荧光粉,研究不同热退火温度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的物质结构信息进行表征,样品衍射峰发生小角度偏移,表明Eu^(3+)进入β-Ga_(2)O_(3)晶格中。通过拉曼光谱仪对样品的物质结构和组态进行检测,样品的拉曼峰与β-Ga_(2)O_(3)结构的拉曼峰位置一致,并在800℃达到最大峰值,说明此温度下样品的结晶度最好。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表面形貌进行观测,不同热退火温度下荧光粉颗粒分布均匀,表明热退火处理后样品的结晶质量良好。在395 nm波长激发光谱作用下,可以看到2种不同的发射光谱,591 nm处为Eu^(3+)(^(5)D_(0)→^(7)F_(1))跃迁产生的橙光发射,612 nm处为Eu^(3+)(^(5)D_(0)→^(7)F_(2))跃迁产生的红光发射,并以发射红光为主。随着退火温度的不断升高,样品的发射光谱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并在800℃下达到最大值,表明热退火温度为800℃时荧光粉样品的发光效果最好。水热法合成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合成的样品纯度高。高温热退火处理可通过应力作用减少材料中的缺陷,提高结晶度,从而提升荧光粉的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退火温度 Eu^(3+)掺杂β-Ga_(2)O_(3)荧光粉 稀土发光 色坐标
下载PDF
稀土掺杂GdBO_(3)发光材料的合成、表征与测试
8
作者 白家林 何诚 +2 位作者 王越 杨涵宇 梁惟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50-54,共5页
本文研究以化学式简单且易于合成的硼酸钆为基质,选择拥有不同发光特性的Ce^(3+)、Tb^(3+)、Eu^(3+)作为被掺杂离子,试图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制备出纳米与非纳米尺度的稀土掺杂GdBO_(3)发光材料,一方面研究纳米与非纳米材料在发光性能上... 本文研究以化学式简单且易于合成的硼酸钆为基质,选择拥有不同发光特性的Ce^(3+)、Tb^(3+)、Eu^(3+)作为被掺杂离子,试图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制备出纳米与非纳米尺度的稀土掺杂GdBO_(3)发光材料,一方面研究纳米与非纳米材料在发光性能上的差异,另一方面优选出最具实际应用价值的合成方案。对于常规(非纳米)样品,我们以稀土氧化物为反应物原料,使用高温固相法进行合成;对于纳米样品,我们则以稀土硝酸盐为反应物原料,使用水热法进行合成。随后,我们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对所制获的样品的物相纯度进行表征,同时测定其光致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掺杂 GdBO_(3):Ce^(3+) Tb^(3+) Eu^(3+) 发光材料 荧光粉 纳米材料
下载PDF
Ce^(3+)⁃Cr^(3+)共掺杂Ba_(3)Sc_(4)O_(9)荧光材料的发光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温海洋 张晨杰 +1 位作者 周天亮 解荣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49-2157,共9页
红光‐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对于当下采用蓝光LED激发荧光材料实现红光‐近红外光谱输出的器件结构而言,则普遍存在蓝光过剩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通过构筑Ce^(3+)→Cr^(3+)能量传递从而实现抑制器件蓝光输出的策略... 红光‐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对于当下采用蓝光LED激发荧光材料实现红光‐近红外光谱输出的器件结构而言,则普遍存在蓝光过剩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通过构筑Ce^(3+)→Cr^(3+)能量传递从而实现抑制器件蓝光输出的策略。以Ba_(3)Sc_(4)O_(9)为研究对象,采用Ce^(3+)/Cr^(3+)共掺杂,研究了其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共掺杂的Ba3Sc4O9∶Ce^(3+)/Cr^(3+)同时具备了红光和近红外光发射能力,发射主峰分别位于585 nm和835 nm;Ce^(3+)→Cr^(3+)能量传递效率达50.92%。所封装的近红外LED器件的蓝光强度下降了78%,而Cr^(3+)的发射强度增至1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Ce^(3+)/Cr^(3+)掺杂 Ba_(3)Sc_(4)O_(9) 能量传递
下载PDF
具有持续反应活性的g-C_(3)N_(4)/Sr_(2)MgSi_(2)O_(7):Eu^(2+),Dy^(3+)复合材料的光学-催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晓宇 唐伯明 +2 位作者 曹雪娟 黄铭轩 郝增恒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8-54,共7页
为促进环境友好型光催化技术的应用推广,通过热解聚合方式将g-C3N4负载于多孔Sr_(2)MgSi_(2)O_(7):Eu^(2+),Dy^(3+)蓝色长余辉荧光粉上,制备具有持续反应活性的g-C_(3)N_(4)/Sr_(2)MgSi_(2)O_(7):Eu^(2+),Dy^(3+)复合材料。首次采用累... 为促进环境友好型光催化技术的应用推广,通过热解聚合方式将g-C3N4负载于多孔Sr_(2)MgSi_(2)O_(7):Eu^(2+),Dy^(3+)蓝色长余辉荧光粉上,制备具有持续反应活性的g-C_(3)N_(4)/Sr_(2)MgSi_(2)O_(7):Eu^(2+),Dy^(3+)复合材料。首次采用累积污染物降解效率等一系列指标评价材料在光照及暗态下综合去除污染物效果。通过微观表征手段和NO去除试验研究了单组分复配质量比对复合材料的光学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C_(3)N_(4)的复合对Sr_(2)MgSi_(2)O_(7):Eu^(2+),Dy^(3+)的荧光强度和余辉性能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光照下,提高的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和光吸收能力使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增强;暗态下,内在光源Sr_(2)MgSi_(2)O^(7):Eu^(2+),Dy^(3+)的存在赋予了复合材料持续去除NO的能力,该能力的持续时间与余辉亮度、光催化活性有关。本研究有助于推动持续活性光催化体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长余辉 g-C_(3)N_(4)/Sr_(2)MgSi_(2)O_(7):Eu^(2+) Dy^(3+) NO去除 持续反应活性
下载PDF
Eu^(3+)、Si^(4+)共掺杂TiO_2光催化剂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57
11
作者 李越湘 王添辉 +2 位作者 彭绍琴 吕功煊 李树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34-1439,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了Eu/Ti/Si纳米光催化剂,并通过XRD、FT-IR、EPR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掺入Eu3+和Si4+,阻止了TiO2从锐钛矿晶型向金红石晶型的转变,使TiO2的粒径减小,且Eu3+能够促进Si4+进入TiO2的晶格中.以甲基橙为光催化反... 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了Eu/Ti/Si纳米光催化剂,并通过XRD、FT-IR、EPR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掺入Eu3+和Si4+,阻止了TiO2从锐钛矿晶型向金红石晶型的转变,使TiO2的粒径减小,且Eu3+能够促进Si4+进入TiO2的晶格中.以甲基橙为光催化反应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光催化剂的活性.测定了甲基橙在不同光催化剂上的吸附常数,探讨了催化剂对甲基橙的吸附机理.Eu3+和Si4+的最佳掺入量分别为wEu=0.03%、wSiO2=39.06%,且Eu3+和Si4+同时掺入TiO2光催化剂产生协同效应.讨论了光催化活性与催化剂性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二氧化钛 EU^3+ Si^4+掺杂 甲基橙 协同效应
下载PDF
Li^+,Zn^(2+)共掺杂对Gd_2O_3:Eu^(3+)纳米粉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冰洁 顾牡 +2 位作者 刘小林 张睿 肖莉红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2-166,共5页
采用燃烧法制备出Li+,Zn2+掺杂的Gd2O3∶Eu3+纳米荧光粉,研究了掺杂离子对Gd2O3∶Eu3+的结晶性能、晶粒形貌和光致发光特性的影响。以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发射光谱和衰减时间谱等手段表征材料性能。结果表明,Li+,Zn2... 采用燃烧法制备出Li+,Zn2+掺杂的Gd2O3∶Eu3+纳米荧光粉,研究了掺杂离子对Gd2O3∶Eu3+的结晶性能、晶粒形貌和光致发光特性的影响。以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发射光谱和衰减时间谱等手段表征材料性能。结果表明,Li+,Zn2+掺杂可显著提高Gd2O3∶Eu3+纳米粉在611 nm处的发光强度,最大可达到未掺杂时的2.5倍。发光增强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3个方面:(1)使晶粒由单斜相向更利于发光的立方相转变;(2)氧空位的敏化剂作用;(3)掺杂离子的助熔剂效应,使晶粒的结晶性能提高、粒径增大,从而降低表面态引起的发光猝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2O3:Eu^3+纳米粉 燃烧法 Li^+ Zn^2+掺杂 光致发光 稀土
下载PDF
Eu^(3+)、Ga^(3+)共掺杂SiO_2基质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喜贵 于振友 +1 位作者 娜米拉 薄素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1-575,共5页
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稀土离子Eu3+和Ga3+共掺杂的SiO2材料;利用IR、XRD等研究了材料的结构,结果表明材料属于非晶态,800℃退火后样品的主要结构仍为SiO2的网状结构。400℃退火的样品在393nm激发下发射光谱显示了Eu3+的特征发射光谱... 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稀土离子Eu3+和Ga3+共掺杂的SiO2材料;利用IR、XRD等研究了材料的结构,结果表明材料属于非晶态,800℃退火后样品的主要结构仍为SiO2的网状结构。400℃退火的样品在393nm激发下发射光谱显示了Eu3+的特征发射光谱,产生3条明显谱带,分别是576nm(5D0-7F0),588nm(5D0-7F1),612nm(5D0-7F2)。588nm(5D0-7F1)处的跃迁在800℃退火后发生猝灭,这是因为发光中心Eu3+的化学环境由于掺入Ga3+离子而发生了改变。Ga3+的共掺杂使材料在460nm处发射较强蓝光,在同一材料中实现了蓝色和红色的共发射。材料在460nm处蓝色荧光的强度随激发波长的增大而先增强后减弱。Ga3+或Eu3+的掺入量不同时,除发射强度不同外,材料的发射谱图基本相同。通过实验还确定800℃的退火温度为最佳退火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方法 Eu^3+和Ga^3+掺杂SiO2发光材料 发光性质
下载PDF
新型红色荧光粉Sr_(3)CaNb_(2)O_(9):Sm^(3+),Eu^(3+)的发光特性和能量传递分析
14
作者 洪俊煌 孟宪国 +3 位作者 许英朝 肖泽宇 刘月 林振鹏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8-96,共9页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一系列单基质荧光粉Sr_(3)CaNb_(2)O_(9):xSm^(3+),yEu^(3+)(x=0.04~0.09,y=0.03~0.15),并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发光性能、能量传递机制和CIE色坐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Sr_(3)CaNb_(2)O_(9):xSm^(3+)荧光粉在激发...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一系列单基质荧光粉Sr_(3)CaNb_(2)O_(9):xSm^(3+),yEu^(3+)(x=0.04~0.09,y=0.03~0.15),并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发光性能、能量传递机制和CIE色坐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Sr_(3)CaNb_(2)O_(9):xSm^(3+)荧光粉在激发波长为407 nm时的浓度淬灭点为x=0.07。在Sr_(3)CaNb_(2)O_(9):0.07Sm^(3+),yEu^(3+)荧光粉中,随着Eu^(3+)掺杂浓度的增加,Sm^(3+)的发光强度降低而Eu^(3+)发光强度却先增加后降低,Eu^(3+)的浓度淬灭点为y=0.09。Sm^(3+)→Eu^(3+)的能量传递以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为主,能量传递效率达到76.6%。色坐标图表明Eu^(3+)离子的加入可使色坐标从橙红色区域向纯红色区域移动。此外,样品还具有较高的色纯度和较低的色温。结果表明,Sr_(3)CaNb_(2)O_(9)∶Sm^(3+),Eu^(3+)荧光粉有望成为白光LED发出红光物质的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_(3)CaNb_(2)O_(9):Sm^(3+) Eu^(3+) 稀土掺杂 发光特性 能量传递
下载PDF
Eu^(3+)掺杂诱导CsAgCl_(2)相变及其光学温度传感性质
15
作者 赵梦真 李超 +4 位作者 张凤 万柄亿 李冰 刘洁 王飞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50-1957,共8页
相变是调节材料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在介电、光电、光致发光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水热法合成未知相CsAgCl_(2),并通过升温和Eu^(3+)掺杂将CsAgCl_(2)从未知相转变为正交相。制备的Eu^(3+)掺杂的CsAgCl_(2)具有较高的光学温度... 相变是调节材料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在介电、光电、光致发光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水热法合成未知相CsAgCl_(2),并通过升温和Eu^(3+)掺杂将CsAgCl_(2)从未知相转变为正交相。制备的Eu^(3+)掺杂的CsAgCl_(2)具有较高的光学温度灵敏度,在荧光强度模式和荧光寿命模式下的最大相对灵敏度分别为3.63%·K^(-1)和3.20%·K^(-1)。结果表明,CsAgCl_(2)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高灵敏度光学温度传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 光学温度传感 水热合成 CsAgCl_(2) Eu^(3+)掺杂
下载PDF
钬掺杂对SrAl_2O_4∶Eu^(2+),Dy^(3+)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仁 王银海 胡义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8-891,895,共5页
首次研究了Ho3+掺杂对SrAl2O4∶Eu2+,Dy3+发光性能的影响。采用燃烧合成方法,在600℃条件下,合成Ho3+掺杂的SrAl2O4∶Eu2+,Dy3+新型长余辉光致发光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为单相SrAl2O4单斜晶系磷石英结构。光致发光光... 首次研究了Ho3+掺杂对SrAl2O4∶Eu2+,Dy3+发光性能的影响。采用燃烧合成方法,在600℃条件下,合成Ho3+掺杂的SrAl2O4∶Eu2+,Dy3+新型长余辉光致发光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为单相SrAl2O4单斜晶系磷石英结构。光致发光光谱测量显示,合成样品的发射光谱是连续宽带谱,峰值位于510nm左右,激发光谱是单峰且峰值位于356nm的连续宽带谱。利用单光子计数系统测量了材料的余辉衰减曲线,结果显示Ho3+的适量掺杂可以明显提高铝酸锶的初始发光亮度。当Ho3+的掺入摩尔比例为0.005时,初始亮度是不掺杂Ho3+时的两倍多。对初始亮度增强的机理做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法 长余辉 SRAL2O4:EU^2+ DY^3+ 掺杂
下载PDF
Eu^(3+)与V共掺杂SiO_2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 被引量:2
17
作者 娜米拉 王喜贵 +2 位作者 郑学仿 薄素玲 金岭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09年第1期70-75,共6页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Eu3+、V共掺杂的SiO2材料,通过差热-热重分析、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等测试手段对粉末的晶型、结构、发光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材料属于非晶态,800℃退火后Eu3+、V共掺杂的SiO2样品的...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Eu3+、V共掺杂的SiO2材料,通过差热-热重分析、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等测试手段对粉末的晶型、结构、发光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材料属于非晶态,800℃退火后Eu3+、V共掺杂的SiO2样品的结构基本稳定,只存在SiO2的网状结构;激发光谱显示,Eu-O电荷迁移带随着V掺杂量的增加而消失,产生强度较大的320 nm处的7F0→5H3跃迁;发射光谱显示,随着V的掺入,最佳激发波长由393 nm向320 nm转移,同时出现了467 nm,577 nm,588 nm,612 nm处的发射峰,它们分别归属于Eu3+的5D2→7F0跃迁与VO43-的蓝色发射的叠加跃迁、Eu3+的5D0→7F0跃迁5、D0→7F1磁偶极跃迁和5D0→7F2的电偶极跃迁,实现了同一物质同时产生蓝色荧光和红色荧光.同时发现,VO43-对Eu3+的发光有较好的敏化作用,并通过所得的能级图对样品的跃迁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技术 Eu^3+、V掺杂的SiO2材料 发光性质 制备 跃迁机理
下载PDF
Dy^(3+)/Tm^(3+)掺杂Na_(2)Gd(PO_(4))(WO_(4))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18
作者 林翔宇 孟宪国 +5 位作者 许英朝 周琼 刘春辉 吴盼盼 王明明 王嘉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9-244,共6页
采用二次熔融的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Dy^(3+)/Tm^(3+)共掺钠-钆-磷钨酸盐(NGPW)荧光材料,研究了其光致发光特性和热稳定性,以及CIE与激发波长的映射关系。改变激发波长可以让NGPW∶2%Tm^(3+),xDy^(3+)(x=1%、2%、3%、4%、5%)荧光粉的... 采用二次熔融的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Dy^(3+)/Tm^(3+)共掺钠-钆-磷钨酸盐(NGPW)荧光材料,研究了其光致发光特性和热稳定性,以及CIE与激发波长的映射关系。改变激发波长可以让NGPW∶2%Tm^(3+),xDy^(3+)(x=1%、2%、3%、4%、5%)荧光粉的颜色从蓝色-冷白色-暖白色-黄色连续变化。在356nm和363nm激发下,可实现白光发射。对共掺杂荧光粉的荧光衰减曲线进行表征,验证了该荧光粉中Dy^(3+)和Tm^(3+)之间存在能量转移。详细研究了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传递机理。NGPW∶2%Tm^(3+),xDy^(3+)荧光粉有望成为极具潜力的色彩可调的单组分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Dy^(3+)掺杂 Tm^(3+)掺杂 能量转移
下载PDF
B_2O_3对Eu^(2+),Dy^(3+)共激活铝酸锶发光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玉军 尹衍升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0-23,共4页
文章借助于材料的发射光谱和结晶相组成分析研究了B2 O3 对Eu2 + ,Dy3 + 共激活铝酸锶发光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B2 O3 在Eu2 + ,Dy3 + 共激活铝酸锶发光材料的合成过程中 ,一方面作为助熔剂 ,降低发光材料的合成温度 ;另一方面 ,硼酸盐... 文章借助于材料的发射光谱和结晶相组成分析研究了B2 O3 对Eu2 + ,Dy3 + 共激活铝酸锶发光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B2 O3 在Eu2 + ,Dy3 + 共激活铝酸锶发光材料的合成过程中 ,一方面作为助熔剂 ,降低发光材料的合成温度 ;另一方面 ,硼酸盐的存在促进Eu3 + 离子转化为Eu2 + 离子的还原过程。但是 ,B2 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2O3 EU^2+ DY^3+ 激活 铝酸锶 发光材料 稀土 发光性能
下载PDF
一步热聚合法制备K、Mn共掺杂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应用于CO_(2)还原 被引量:7
20
作者 唐立平 张会明 +2 位作者 郭文杰 胡莹莹 贾晶晶 《分子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52,I0002,I0003,共12页
以尿素和KMnO4为原料,采用一步热聚合法制备了K、Mn共掺杂g-C_(3)N_(4)复合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光催化CO_(2)还原.XRD、FT-IR、TEM-EDS、XPS表征结果表明,K和Mn元素成功地共掺杂到g-C_(3)N_(4)骨架构成n-π*共轭形式,部分Mn元素以MnO2... 以尿素和KMnO4为原料,采用一步热聚合法制备了K、Mn共掺杂g-C_(3)N_(4)复合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光催化CO_(2)还原.XRD、FT-IR、TEM-EDS、XPS表征结果表明,K和Mn元素成功地共掺杂到g-C_(3)N_(4)骨架构成n-π*共轭形式,部分Mn元素以MnO2的形式存在.通过色谱对产物进行检测,所有样品的主要产物为CO和CH4,其中K、Mn共掺杂g-C_(3)N_(4)样品较纯的g-C_(3)N_(4)样品表现出更高的CO和CH4产率,最高分别是纯g-C_(3)N_(4)的1.82倍和2.18倍.表征发现,K、Mn共掺杂g-C_(3)N_(4)复合催化剂的CO_(2)还原性能的提升得益于扩展的可见光利用率和光致载流子的加速分离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CO_(2)还原 g-C_(3)N_(4) 掺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