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5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CTA结合DCG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慧 王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6期84-85,109,共3页
目的旨在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结合动态心电图(DCG)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过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确诊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165例,患者均进行了CCTA、DCG检查,以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果为参照... 目的旨在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结合动态心电图(DCG)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过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确诊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165例,患者均进行了CCTA、DCG检查,以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果为参照,比较DCG、CCTA及CCTA联合DCG检查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165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存在177个心肌灌注异常区域,心肌灌注异常区域主要为可逆行灌注减少区、固定性灌注缺损区,分别为151、26个。单一DCG检查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71.51%、61.21%、72.12%,单一CCTA检查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1.81%、72.12%、73.33%,单一DCG检查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低于单一CCTA检查(P<0.05);DCG+CCTA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6.36%、87.87%、89.69%,明显优于单一DCG、CCTA检查(P<0.05);CCTA检查共发现164个收缩期心肌灌注异常区域,其中可逆行灌注减少区、固定性灌注缺损区分别为143、21个。DCG检查共发现141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DCG检查ST改变类型:ST段水平型压低型94例;下斜型压低型31例;上斜型压低型16例。结论 CCTA结合DCG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优于单一CCTA、DCG检查,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心肌缺血 诊断效能
下载PDF
DCG检出的老年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远期预后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德平 董榕 +1 位作者 杨春英 刘梓荣 《心电学杂志》 1995年第1期8-9,共2页
对在我院进行体检的老干部常规进行DCG检查,701例中,有心肌缺血发作者108例(15.4%),其中99例(91.7%)为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经过平均37月随访,此108例中发生急性心肌梗塞17例(15.7%),心性死亡16例(5.6%);而无心肌缺血者593例中,发生急... 对在我院进行体检的老干部常规进行DCG检查,701例中,有心肌缺血发作者108例(15.4%),其中99例(91.7%)为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经过平均37月随访,此108例中发生急性心肌梗塞17例(15.7%),心性死亡16例(5.6%);而无心肌缺血者593例中,发生急性心肌梗塞17例(2.9%),心性死亡5例(0.8%).总心肌缺血时间<60min者54例中,发生急性心肌梗塞4例(7.4%),心性死亡1例(1.9%).总心肌缺血时间≥60min者54例中,发生急性心肌梗塞13例(24.1%),心性死亡5例(9.3%).说明老年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常见的且有显著的远期预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心肌缺血 预后
下载PDF
12导DCG对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时的动态QT离散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波 纳志英 +5 位作者 孙林 张麟 韩雪 吴文莉 尹琳 光雪峰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23-225,共3页
目的 探讨室性心动过速 (VT)发生时即刻前、即刻后的动态QT离散度 (QTd)变化及对猝死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利用同步实时 12导DCG监测 ,从 5 0 2例中选择发生VT者 2 7例 ,平均 6 5 37± 10 6 9岁 ,除 3例外其余 2 4例均有明显... 目的 探讨室性心动过速 (VT)发生时即刻前、即刻后的动态QT离散度 (QTd)变化及对猝死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利用同步实时 12导DCG监测 ,从 5 0 2例中选择发生VT者 2 7例 ,平均 6 5 37± 10 6 9岁 ,除 3例外其余 2 4例均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其中有 2例因心性猝死而死亡。测量计算VT发生即刻前、即刻后、前 1小时的QTd、QTcd ,与常规ECG的QTd、QTcd对照。结果 即刻前、后分别与前 1小时、常规ECG的QTd、QTcd及QTd≥ 6 0ms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0 1,P <0 0 0 5 ,P <0 0 1) ,两例猝死病人VT发生前 1小时的QTd为 70ms、80ms,而VT发生即刻前的QTd为 10 0ms、14 0ms,即刻后为 110ms、15 0ms,表明VT发生即刻前、后的QTd延长更为明显。结论 常规 12导ECG的QTd不能全面反映VT发生时的QTd动态变化 ,而 12导同步DCG更能准确反映VT发生时的动态QTd变化 ,这为临床治疗、预防猝死的发生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尤其在QTd≥ 10 0ms时更需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动过速 VT dcg 动态QT离散度 QTD 心电图
下载PDF
1150例室性早搏的DCG检测与分析
4
作者 桑晓银 薛桦 牛生山 《宁夏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室性早搏(PVBs)的发生规律及其与临床的联系。方法:对1150例有PVBs的24h动态心电图(DCG)按有无器质性心脏病进行分组分析。结果:复杂性和频发性PVBs及短阵室速(VT)以心脏病者多发(P<0... 目的:探讨室性早搏(PVBs)的发生规律及其与临床的联系。方法:对1150例有PVBs的24h动态心电图(DCG)按有无器质性心脏病进行分组分析。结果:复杂性和频发性PVBs及短阵室速(VT)以心脏病者多发(P<0005及P<001)且以冠心病、心肌病等病变范围广,病变程度重者发生率高。VT均呈短阵发作,自行终止,多无明显症状。结论:复杂性、频发性PVBs及VT以心脏病者多发,并与心脏病变性质及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室性早搏 早搏
下载PDF
800例中、老年人DCG分析——时辰节律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5
作者 张传忠 逯秀梅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138-142,共5页
以DCG探讨了800例中、老年人时辰节律与心脏功能的相关性。心率在9点~13点最快,4点~6点相对较慢,呈单峰曲线。室性早搏、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的发病,好发于8:30和23:30左右,与“正常”组相比,P<0.01。机理推测:昼夜规律与静息状态下... 以DCG探讨了800例中、老年人时辰节律与心脏功能的相关性。心率在9点~13点最快,4点~6点相对较慢,呈单峰曲线。室性早搏、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的发病,好发于8:30和23:30左右,与“正常”组相比,P<0.01。机理推测:昼夜规律与静息状态下,正值潜在刺激物高峰期有关。刺激物有儿茶酚胺、皮质醇。血液粘度、纤溶系统功能降低导致高凝状态,致使血栓形成、冠状动脉血流阻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心肌缺血 早搏
下载PDF
DCG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杜晓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19期14-16,共3页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DCG)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82例冠心病伴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患者,均给予DCG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阳性检出情况。结果DCG检查心肌缺血的阳...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DCG)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82例冠心病伴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患者,均给予DCG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阳性检出情况。结果DCG检查心肌缺血的阳性检出率79.27%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的48.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CG检查心律失常的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长R-R间期、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房室传导阻滞、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5.12%、41.46%、24.39%、23.17%、19.51%、48.78%、47.56%、15.85%、31.71%,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的23.17%、8.54%、10.98%、3.66%、8.54%、24.39%、12.20%、6.10%、7.3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CG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的室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早发的阳性检出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诊断采用DCG检查相比常规心电图检查效果更佳,能够有效提高阳性检出率,减少漏诊、误诊,以便于医生后续为患者制定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阳性检出率
下载PDF
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DCG)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3期48-48,共1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DCG)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6例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诊断情况。结果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131阵次。其中上午6~12点发作占50.38%;下午12~18点占18.32%;凌晨0~6点发作... 目的:探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DCG)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6例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诊断情况。结果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131阵次。其中上午6~12点发作占50.38%;下午12~18点占18.32%;凌晨0~6点发作占31.30%。其中年龄在60岁以下的患者占37.40%,年龄在60岁以上占62.60%。结论动态心电图是监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临床特征
下载PDF
CCTA+DCG检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缺血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8
作者 李晨光 付义彬 +1 位作者 窦文广 吴清武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1-14,共4页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联合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 cardiogram,DCG)检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缺血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联合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 cardiogram,DCG)检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缺血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缺血患者118例,均行CCTA、DCG检查,以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为“金标准”,统计MPI检查结果,比较CCTA、DCG检查对心肌灌注异常区域及病变冠脉血管检测结果,以及CCTA、DCG及CCTA+DCG检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缺血的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11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MPI检查出心肌缺血74例,非心肌缺血44例;CCTA检查固定性灌注缺损、病变冠脉血管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左前降支检出率与DCG检查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TA检查心肌可逆性灌注减少检出率高于DCG检查(P<0.05);联合检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缺血灵敏度、准确度高于CCTA与DCG检查(P<0.05);CCTA检查、DCG检查与联合检查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TA、DCG检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缺血可准确判断心肌灌注异常区域及病变冠脉血管,且联合诊断可提高灵敏度、准确度,有助于临床病情的评估,并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动态心电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诊断
下载PDF
运动平板实验联合DCG检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诊断符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汪媛 《当代医学》 2020年第35期68-70,共3页
目的探究运动平板实验(TET)联合24 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诊断符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疑诊CHD患者60例,均行TET、DCG、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结果为金标准。统计CAG... 目的探究运动平板实验(TET)联合24 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诊断符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疑诊CHD患者60例,均行TET、DCG、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结果为金标准。统计CAG检查结果,比较CHD及非CHD患者rSBPR≥1.0者占比,TET、DCG单独及联合诊断CHD诊断价值,TET、DCG单独及并联对病变血管诊断敏感度。结果 60例疑诊CHD患者中,35例CHD患者,25例非CHD患者;CHD患者rSBPR≥1.0者占比高于非CHD患者(P<0.05);TET、DCG单独及联合诊断CHD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T、DCG并联敏感度高于二者单独诊断(P<0.05);TET、DCG串联特异度高于二者单独诊断(P<0.05);TET、DCG单独及并联对病变血管诊断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ET联合DCG检查应用于CHD患者,可有效提高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平板实验 24 h动态心电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PCI术前DCG检查对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彦慧 程慧磊 杜亚丽 《中国疗养医学》 2023年第6期652-655,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心率变异性指标对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郑州人民医院)2020年2月至2021年7月接收的...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心率变异性指标对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郑州人民医院)2020年2月至2021年7月接收的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94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0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两组DCG检查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全程全部NN间期标准差(SDNN)、24 h内每5 min一般正常RR期间标准差平均值(SDNNI)、24 h内每5 min NN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全程相邻NN间期差的均方根值(r MSSD)],研究组行PCI术治疗后,对比不同预后患者的DCG检查心率变异性指标,并分析DCG检查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r MSSD、SDNNI、SDANN、SDNN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且随心功能分级升高,各项指标逐渐降低(P<0.001);PCI术后,预后良好患者r MSSD、SDNNI、SDANN、SDNN高于预后不良患者(P<0.001);ROC曲线结果指出,联合检测对预测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结论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r MSSD、SDNNI、SDANN、SDNN处于较低状态,能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且对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经皮冠脉介入术 动态心电图 预后
下载PDF
DCG检出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分析
11
作者 袁励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83-284,共2页
为进一步了解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的规律 ,对 16 0例冠心病患者的 2 4h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 ,得出心肌缺血发生时无症状者占大多数 (95 .1% ) ;分布在 6∶ 0 0~ 12∶ 0 0较多 ,0∶ 0 0~ 6∶ 0 0较少 ;发作时心率 10 0次/分占 ... 为进一步了解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的规律 ,对 16 0例冠心病患者的 2 4h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 ,得出心肌缺血发生时无症状者占大多数 (95 .1% ) ;分布在 6∶ 0 0~ 12∶ 0 0较多 ,0∶ 0 0~ 6∶ 0 0较少 ;发作时心率 10 0次/分占 5 4.4% ,≤ 6 0次 /分只占 2 .8% ,大部分无症状心肌缺血为快频率依赖性 ;同时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预后与心肌缺血发作总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心肌缺血 冠心病 dcg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随机对照研究
12
作者 汪艳丽 任甜甜 +5 位作者 刘金凤 关宣可 常兴 吴巧敏 刘志明 刘如秀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816-1821,共6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门诊及病房的63例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予补肾活血...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门诊及病房的63例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予补肾活血方,200 mL/次,2次/d;对照组予参松养心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对比两组患者中医证侯积分、临床疗效、24小时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心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及安全性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心悸、胸闷、畏寒肢冷、头晕耳鸣等单项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24小时动态心电图总心率、平均心率及最慢心率均升高(P<0.05,P<0.01);生理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升高(P<0.05)。在临床疗效、常规心电图及心功能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肾虚血瘀证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 肾虚血瘀证 动态心电图 心功能
下载PDF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参数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及对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邓正超 李兴明 陈德华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053-1058,共6页
目的探究肺源性心脏病(PHD)患者动态心电图参数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及对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PHD患者73例为观察组,并纳入同期健康志愿者42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和肺功能检测;比较入组时两组被检者及观察组患者治... 目的探究肺源性心脏病(PHD)患者动态心电图参数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及对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PHD患者73例为观察组,并纳入同期健康志愿者42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和肺功能检测;比较入组时两组被检者及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时24 h动态心电图参数[24 h 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时段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和肺功能指标[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预计百分比(FEVl%)];随访6个月,根据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将观察组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分析24 h动态心电图参数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对PHD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入院后SDNN、SDANN、FEV1/FVC、FEVl%低于对照组(P<0.05),73例PHD患者在治疗后第7天时的SDNN、SDANN、FEV1/FVC、FEVl%较治疗前升高(P<0.05);随访6个月,73例PHD患者中有32例出现不良事件,预后不良组急性加重期占比、平均病程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时SDNN、SDANN、FEV1/FVC、FEVl%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时SDNN、SDANN均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时FEV1/FVC、FEVl%呈正相关(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PHD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时SDNN、SDANN的cut-off值分别为72 ms、55 ms、92 ms、91ms,AUC范围在0.702~0.813(P<0.05)。结论PHD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 d的SDNN、SDANN与肺功能呈正相关,24 h动态心电图参数对PHD不良事件的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源性心脏病 24 h动态心电图 肺功能 不良事件 预后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及sST2、PAI-1在川崎病伴发冠脉损伤诊断中的研究
14
作者 陈晓光 窦冰华 《临床研究》 2024年第8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及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ST2)、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在川崎病伴发冠脉损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月至2024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川崎病患儿,根据患儿是否伴发冠脉损伤分...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及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ST2)、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在川崎病伴发冠脉损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月至2024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川崎病患儿,根据患儿是否伴发冠脉损伤分为两组,其中损伤组40例,未损伤组62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发热持续时间、白细胞计数、25-羟维生素D3(25-(OH)D_(3))、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sST2、PAI-1]及动态心电图异常率,通过多因素分析川崎病伴发冠脉损伤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价不同指标对川崎病患儿伴发冠脉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损伤组患儿的发热持续时间、血小板计数、CRP、CK-MB、NT-proBNP、sST2、PAI-1水平高于未损伤组,25-(OH)D_(3)水平低于未损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组患儿的动态心电图异常率为60.00%,未损伤组患儿的动态心电图异常率为16.13%,损伤组高于未损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发热持续时间、25-(OH)D_(3)、血小板计数、CRP、CK-MB、NT-proBNP、sST2、PAI-1、动态心电图异常是川崎病患儿伴发冠脉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以sST2、PAI-1、动态心电图异常及3项指标联合应用作为变量绘制诊断川崎病伴发冠脉损伤的ROC曲线,sST2的AUC为0.789,PAI-1的AUC为0.729,动态心电图异常的AUC为0.719,联合检测的AUC为0.978。结论动态心电图及sST2、PAI-1水平诊断川崎病是否伴发CAL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川崎病 冠脉损伤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冠心病的诊断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淇惠 郭华 金峰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17-418,共2页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冠心病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00例,均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依据,比较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效...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冠心病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00例,均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依据,比较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效能。结果常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0.741,P<0.001),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923,P<0.001)。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较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冠心病具有更高的效能,可降低误诊、漏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性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诊断效能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沙丁胺醇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64例临床疗效及对动态心电图和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成成 王娜 王庆凯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830-834,共5页
目的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西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及对病人动态心电图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8例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 目的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西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及对病人动态心电图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8例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沙丁胺醇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动态心电图(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平均心率、QT间期、QRS间期、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心功能指标[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的血压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13.52±2.51)分比(19.54±3.47)分,(10.85±2.04)分比(19.23±3.26)分]、QT间期[(0.412±0.003)s比(0.445±0.003)s,(0.408±0.004)s比(0.446±0.004)s]、QRS间期[(0.09±0.05)s比(0.11±0.02)s,(0.07±0.03)s比(0.10±0.04)s]、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SDNN)、全程相邻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在一定时间内相邻两正常心动周期差值>50 ms的个数所占的百分比(PNN50)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最快心率[(74.56±3.98)次/分比(66.47±2.87)次/分,(83.23±4.68)次/分比(66.23±2.65)次/分]、最慢心率[(45.32±2.68)次/分比(40.23±1.74)次/分,(47.89±3.54)次/分比(40.46±1.89)次/分]、平均心率、CO、CI、LVEF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在组间、时间及交互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90.63%)高于对照组(76.56%)(P<0.05)。结论 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西药应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有利于其临床症状和心功能的改善,还可有效提高心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缓 黄芪桂枝五物汤 动态心电图 心脏功能 临床疗效 心排血量
下载PDF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17
作者 李玉平 王军阳 马运伟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1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究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诊的90例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24 h心率变异性频率[低频... 目的探究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诊的90例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24 h心率变异性频率[低频功率(LF)、超低频功率(ULF)、低级频功率(VLF)、高频功率(HF)],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LF、ULF、VLF、HF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56%、98.11%、91.89%,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的77.78%、84.91%、6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约登指数为0.9,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的0.524。结论心肌缺血患者行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均可取得一定的诊断效果,但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心电图检查 动态心电图检查 诊断准确度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光伏直流并网系统外部故障切除后有功恢复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俊涛 贾科 +2 位作者 董学正 杨彬 毕天姝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2-1090,共9页
光伏直流并网系统的集控信号局部丢失时,光伏单元难以在交流电网线路故障切除后恢复原有控制模式。为此,在分析恢复过程直流电压变化特性基础上,提出一种光伏直流并网系统外部故障切除后有功恢复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直流电压阈值以及... 光伏直流并网系统的集控信号局部丢失时,光伏单元难以在交流电网线路故障切除后恢复原有控制模式。为此,在分析恢复过程直流电压变化特性基础上,提出一种光伏直流并网系统外部故障切除后有功恢复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直流电压阈值以及变流器固有动态响应时间,构成控制模式切换综合判据,以实现不同电网电压跌落程度下光伏单元控制模式的可靠切换。所提方法优势在于充分利用了变流器固有响应时间,不受交流故障过渡电阻影响,且无需改变变流器的控制器结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电网电压跌落下,均可有效实现故障清除后光伏单元控制模式的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直流并网系统 集控信号丢失 本地电压 动态响应时间 恢复控制
下载PDF
腺苷负荷CT心肌灌注扫描、24h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查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效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晓晨 许丹丹 尚一楠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113-115,共3页
目的:观察腺苷负荷CT心肌灌注扫描、24h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查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和腺苷负荷CT心肌灌注扫... 目的:观察腺苷负荷CT心肌灌注扫描、24h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查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和腺苷负荷CT心肌灌注扫描检查,以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腺苷负荷CT心肌灌注扫描、24h动态心电图单项及联合检查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效能。结果: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结果显示,阳性52例,阴性28例。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阳性46例,阴性34例;腺苷负荷CT心肌灌注扫描检查结果显示,阳性46例,阴性34例;联合检查结果显示,阳性51例,阴性29例。腺苷负荷CT心肌灌注扫描、24h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查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二者单项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负荷CT心肌灌注扫描、24h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查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效能高于二者单项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H动态心电图 腺苷负荷CT心肌灌注扫描 冠心病 心肌缺血 诊断
下载PDF
不同年龄患者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特征比较
20
作者 陈思维 郭玲 +3 位作者 刘娟 谷建峰 赖小娣 杨艳敏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52-54,59,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患者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年龄分为A组(<18岁,n=30)、B组(18~45岁,n=38)和C组(>45岁,n=32)。三...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患者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年龄分为A组(<18岁,n=30)、B组(18~45岁,n=38)和C组(>45岁,n=32)。三组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比较三组各项参数包括HRV指标、J波出现的导联情况、ST改变程度及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B组和C组的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差值的均方根(rMSSD)和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极低频(VLF)、低频(LF)、高频(HF)、LF/HF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V2~V3高于A组,V4~V5低于A组,B组的Ⅱ、Ⅲ、aVF低于A组,C组的Ⅱ、Ⅲ、aVF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ST段抬高距离高于A组,且Q-T离散度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ERS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且监测动态心电图对判断ERS患者的预后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从不同角度为ERS的临床监测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正确评估疾病的进展及预后,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动态心电图 年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